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佛教電影大全玄奘法師傳記

佛教電影大全玄奘法師傳記

發布時間:2022-09-20 09:46:11

① 推薦幾部好的關於佛教的電影或電視劇,謝謝

電視劇:觀世音傳奇、玉琳國師之再世情緣、地藏王、鑒真東渡、俞凈意公遇灶神、百年虛雲、布袋和尚、玄奘
電影:媽祖、玄奘、六祖慧能、達摩祖師、一輪明月(弘一法師)、聖心、元曉大師、密勒日巴、希望樹、旅行者與魔術師、逆緣

② 西天取經的玄奘故事簡介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2)佛教電影大全玄奘法師傳記擴展閱讀

貞觀十九年,玄奘返祗長安,時年46歲,出遊外達17年,歷56國。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 ,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玄奘法師回國後翌年,即貞觀二十年(646年)即開始組織翻經譯場,首先在弘福寺翻經院進行,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直至麟德元年(664年)圓寂前為止,共19年,先後譯出佛典75部,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

他還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全書記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經歷的110個和傳聞所知的28個以上的城邦、地區、國家的情況,內容包括這些地方的幅員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

不僅是是研究中亞、南亞地區古代史、宗教史、中外關系史的重要文獻。

此書傳世版本很多,這三個古本,對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將《老子》等中國經典譯作梵文,傳於印度。

③ 影片《玄奘大師》的感想以及評價

最近無意中觀看了電影紀錄片《玄奘大師》,本著看一看真人西遊的想法才看的。
誰知到看過之後,很有感覺,就又看了2遍,突然有醍醐灌頂的感覺,總是有一肚子話要表達,所以就在這里寫下了以下這些話,冥冥之中上天註定我要寫的吧,誰知道~
紀錄片《玄奘大師》觀後感
蕭瑟磬銘演奏著渾厚古老的音樂,朴實無華的3D動畫一段一段描繪出了一個個古跡,最終浮現出一紙地圖天竺-那爛陀。
天竺,我知道,古印度一代的統稱。古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也是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人曾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並有許多發明,例如阿拉伯數字、國際象棋、甘蔗製糖法等。據說天竺的叫法也是從唐代開始的,估計也是玄奘大師給音譯的吧。那爛陀我可不知道了,所以網路了一下(那爛陀[Nālandā] 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學術中心)之後就明白了,這里就是西天取經的地方。
解除了以上疑惑,認真的觀看起來。紀錄片就是一部流水賬,要不是這樣,使用電影常用的倒敘,插敘,雙線並行等常用手段拍攝出來的就不是記錄片了。影片真是地記錄了玄奘大師的一生,以及他的精神。對理想永不放棄,對信念始終堅持,這就是玄奘的精神,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這個就是該片的中心思想。
影片看完了,還有N多不解之處,於是網路N次,一一解疑。我在這里可以負責任的說,本片基本就是照著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所記載的真實故事拍攝,拍攝的線路也是按照(大唐西域記)裡面記載的古「絲綢之路」路線拍攝的,所有能拍攝到的遺址(就連戰火中阿富汗)都一一記錄影像,靠著電腦動畫再復原出1500多年以前的樣子,還原歷史,電影做的很是認真。
說道玄奘大師,就不能離開佛,佛教。什麼是佛-梵語 buddha 之音譯,巴利語同。全稱佛陀、佛馱、休屠、浮陀、浮屠、浮圖、浮頭、沒馱、勃陀、馞陀、步他。意譯覺者、知者、覺。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個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真正圓滿覺悟的人,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佛教與耆那教都以「佛陀」這個稱號來尊崇他們的創始者;也用這個稱號來稱呼真正解脫的「人」。(網路提供)
佛教-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所創,他的名字是悉達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S. Gautama, P. Go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 (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網路提供)
請大家看好「人」,對是人不是神。1500多年以前玄奘大師是被佛的文化,知識所吸引偷渡留學去的,抱著把學成好武藝、服務帝王家的那種理想去的,最重要的恰恰是他的回歸,那才是他的精神,也就是玄奘精神最根本的體現。
1500多年的佛和現在中國化的佛有著本質的區別,佛教中國化之後,不知道是佛教的悲哀還是中國的悲哀。
好好的一個人「佛-喬達摩.悉達多」,為了尋求無限的知識、宇宙的奧秘、人類本心等諸多疑問,所做的諸多論文、動作及方法,被N年以後的中國化的佛家理論無限的誇大、神話、唯物唯心。這就是佛教中國化佛教的悲哀,人類的悲哀!
佛教-應該是著作、典籍、知識、故事會等,不應該是迷信、報應、鬼怪等妖魔化的綜合體。
觀看影片以後,知道了1500年以前的寺院,本身的功能類似於學校,是為了那些追求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個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學習、生活、上課的地方,不是象中國寺廟燒香、請願、求財、辟邪的地方。
1500年以前的人都可以擁有的智慧和素質,怎麼到了1500年以後的中國,變的這么俗氣,無知,銅臭,不要臉了呢?真的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希望佛是屬於全人類的,佛的知識也是屬於全人類的,千萬不要被中國化的佛密閉了大家的心靈,擾亂了大家的視聽,污染了大家的雙眼。

④ 有關佛教的電影

1.達摩祖師(這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片子,講述的達摩從印度來中國傳法的故事。這個片子拍攝的很好,不過,個人覺得如果將那些沒有意義的打鬥場面刪去,增加一些佛理故事,會更好。本片能夠給人不少啟發,對於入門來說,相當有幫助。在片中,中國人的丑態有所暴露,很值得深思。這也可能是導演刻意的在解析國人吧。非常推薦這一部電影。我也看了十幾遍,今天又看了一遍。每看一遍都感觸很深)
2.禪(日本拍的,講述了日本佛教的道元來中國學佛有成後,回日本弘揚佛法,規范日本佛界戒條,並自開門戶的故事)
3.春夏秋冬又一春(又叫《春去春又來》,韓國拍的。對佛理有一些深刻的闡發。看了後,可以去看一下相關的影評,相信對你一定有所啟發。比如說他們的水上寺廟,禪房裡有門,但是卻沒有牆壁,代表的是,佛家的戒條)
4.釋迦牟尼佛傳(電影有些老了。最感觸之處是那個乞討的老太太,將辮子賣了換香油,供奉佛)
5.鑒真大和尚(這是一部動畫片,最經典的一句話是「天下的事,很少有一次就能完成的。所以,盡管無常來臨,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主線是鑒真六次東渡)
6.玄奘之路(這部片子類似於紀錄片,幾乎沒什麼劇情,也很少闡述佛理,但是宣傳卻很火)
7.百年虛雲(這是電視劇,感覺編劇不行,似乎有故意美化的感覺。這個片子,我看著感覺相當膚淺,不推薦。)
8.一輪明月(講的是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故事,濮存昕演的。這部片子,片頭給人一種佛家的大氣魄感覺,但是整個片子不知道為什麼拍著拍著就越來越顯示出了小情調之感。根本就沒有將文化大師弘一法師的內涵展現出來。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這么好的題材、人物、劇情,甚至是社會的廣泛影響力,卻依舊拍不成好片子來。趕《達摩祖師》差了不止一個火候)
9.了凡四訓(這部片子好像是一個系列的。不是簡單的電影,看著更像是在看書。劇中的人物對白,就像是在背書一樣。有些故事,還用了動畫來演述。但是道理確實很深刻。值得一看)

⑤ 玄奘的主要事跡有哪些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

玄奘(602~664),名陳褘(一說名為「陳禕」),洛州 緱氏(今河南偃師 滑國故城)人。世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度化眾生的真實事跡。

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貞觀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於長安弘福寺組織譯場,開始譯經,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

譯經講法之餘,玄奘還口授由弟子辯機執筆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一書,全面記載了他游學異國的所見所聞。

(5)佛教電影大全玄奘法師傳記擴展閱讀:

玄奘之弟子:

神昉、嘉尚、普光、窺基,號稱奘門四哲,皆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寶、神泰,則稱俱舍三大家;窺基、神泰、順憬又為因明巨匠;新羅高僧圓測,為玄奘神足,新羅元曉,為華嚴大家;西域利涉,為護法名僧;南山道宣為之證義,乃律學宗師;玄應,義學名家;東塔懷素,後為新疏之主。

玄奘對唯識學說的整理和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力量。他在印度求學時,在杖林山勝軍居士處學習唯識兩年。

回國之前,把那爛陀寺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及十大論師的註疏共2500頌,統統搜集起來,並揉譯成《成唯識論》一書,成為中國唯識宗的主要經典。

⑥ 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的玄奘,有關他西天取經的故事有那些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佛經翻譯家、旅行家。俗姓陳,名煒。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也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翻譯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西行5萬里,歷時17年,到印度取真經,並窮一生譯經1335卷。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3歲,於東都洛陽凈土寺出家。隋大業十二年(616年),玄奘隨其兄長赴長安居留,後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游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通過多年來在各處講筵所聞,他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要典《瑜迦師地論》作為依據,發揚法相唯識宗之根本理論。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

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余里。貞觀元年,玄奘從長安出發西行,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

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素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今蘇聯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

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濕彌羅國。

在此從僧稱(或作僧勝)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明等學,與毗戌陀僧訶(凈師子)、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羅多(最勝救)等討信紙佛學,前後共2年。

貞觀五年,抵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受學於戒賢。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

貞觀十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

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

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庄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

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已佚),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

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已佚)。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已佚)。

貞觀十九年,玄奘返祗長安,時年46歲,出遊外達17年,歷56國。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玄奘法師回國後翌年,即貞觀二十年(646年)即開始組織翻經譯場,首先在弘福寺翻經院進行,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直至麟德元年(664年)圓寂前為止,共19年,先後譯出佛典75部,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

他還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全書記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經歷的110個和傳聞所知的28個以上的城邦、地區、國家的情況,內容包括這些地方的幅員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

不僅是是研究中亞、南亞地區古代史、宗教史、中外關系史的重要文獻。此書傳世版本很多,這三個古本,對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將《老子》等中國經典譯作梵文,傳於印度。

(6)佛教電影大全玄奘法師傳記擴展閱讀

敦煌壁畫現中國最早玄奘取經圖,揭秘西行取經歷程:

近日,敦煌研究院披露了敦煌壁畫中現存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畫面均象徵性地表現了玄奘西行取經17年的艱苦歷程。這些壁畫都繪制在甘肅瓜州境內西夏時代的洞窟里,是目前中國最早的玄奘取經圖。

據了解,敦煌壁畫中6幅取經圖都是以玄奘與悟空兩個關鍵人物刻畫的。玄奘取經的故事因神話小說《西遊記》而家喻戶曉,書中以唐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為題材,結合民間傳說故事,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善於斗爭,無所畏懼的叛逆者「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深受人們喜愛。

敦煌研究院認為,絲綢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經的必經之路,後世民間的藝術畫師和當地的一些佛教信徒,為了表達對唐僧西行取經偉大精神的敬仰,即以當時流傳的唐僧取經的神話故事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畫中,創作了多幅《西遊記》還沒有成書前的《玄奘取經圖》。

據敦煌研究院分析,敦煌藏經洞出土文獻中有關玄奘西遊取經的事跡多有記載,玄奘西行取經路過瓜州時得到地方官吏和民眾的冒險幫助,因此留下了一段廣泛流傳的歷險故事。畫師們發揮藝術的想像力,將這段故事畫上了牆壁。

以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側的「取經圖」為例,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滾滾的岸邊,雙手合十,禮拜觀音。他身後的孫悟空毛發披肩,頭戴金箍,一手牽白馬,一手舉額前遙望觀音,並不施禮,大為不敬之態躍然壁上,白馬僅露馬頭。畫家把猴子頑皮、機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徵,刻畫得惟妙惟肖。

敦煌研究院稱,敦煌壁畫中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的內容和表現手法基本一致。大都不是獨立畫面,而是穿插在觀音經變和普賢經變中的插曲。這跟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描述唐僧師徒路遇險惡,求助觀音菩薩的內容相符合。

⑦ 電影《大唐玄奘》真的就是佛教的真實寫照嗎

您好,是這樣的,電影中的諸多場景真實還原了玄奘西行的真實故事,可是電影中所展現出的佛教場景細節仍有著較大的爭議。
電影中,玄奘法師出了瓜州後收了胡人弟子石磐陀,在給他皈依受戒的時候有這樣一段台詞,大概內容就是「我為你授的這個居士五戒很重要,不僅作為居士的你要好好持守,比丘、比丘尼也都需要持守」。有點佛學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居士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出家人的戒律中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和不飲酒是跟居士戒一樣的,但在「淫」這一條上,出家人與在家居士的戒律是有根本區別的。出家人的戒是「不淫」,是完全斷欲的,絕對不可以有男女關系。而居士是「不邪淫」,也就是說沒有完全斷絕淫慾,正常夫妻之間的生活還是可以的。雖然不淫包括不邪淫,但是作為精通三藏的玄奘法師口中對一個居士說不邪淫是比丘和比丘尼也需要遵守的,這種表達難免有表達不準確之嫌。
玄奘初見戒賢論師的時候,說的梵語基本都是對的,應該是有高人指點。但後面就不對了,開始說印地語。印地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是由古梵語發展而來的一種現代印度雅利安語言。印地語是受到了阿拉伯語和英語的影響後才形成的語言,唐代的印度人肯定是不說印地語的。還有,無遮大會時候掛的那些梵語書寫的貝葉經,寫的竟然都是天城體。天城體是13世紀以後才有的,玄奘的時候,流行的應該是笈多體或巴米揚體,或者寫悉曇體也行啊。對於不懂梵語的觀眾來說,寫什麼體,說什麼語都無所謂,反正聽不懂。但是畢竟佛教題材的電影,還是有很多懂梵語的人看的,如果細節方面能處理的再嚴謹一點恐怕會更好。
另外,當時的印度出家人是嚴格持守非時食戒的,就是所謂的過午不食。但是電影中出現了玄奘法師晚上與勝軍論師一起吃飯的鏡頭,這顯然也是不妥的。佛陀為什麼制定這條非時食戒呢?是因為有一次一個長得比較嚇人的比丘晚上進城乞食,結果嚇到了一個懷孕的婦女,被他人譏嫌,故而佛陀制定戒律,過了中午就不可以再乞食了。當然,現在因緣環境變化了,很多出家人晚上開緣吃葯食,那是另當別論。

⑧ 佛教電影都有哪些

《玄藏》《六祖法師》《釋迦牟尼佛》

⑨ 有什麼介紹佛教高僧的比較好的電影

[紀錄片]禪者的腳步——《百年虛雲》——特別推薦
《六祖慧能傳》
《一輪明月》弘一大師
《鑒真東渡》
《濟公》
《達摩祖師》
《玉琳國師》
《唐玄奘》

⑩ 好看的佛教電影

《一輪明月》濮存昕演的弘一法師光輝的一生非常好!

閱讀全文

與佛教電影大全玄奘法師傳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交電話費怎麼做分錄 瀏覽:201
深圳音樂廳電影院 瀏覽:603
在線神秘寶藏電影粵語 瀏覽:922
電影除了愛情什麼都編不出來別的嗎 瀏覽:882
接受劇本的電影節 瀏覽:134
小夜刀電影完整版 瀏覽:196
電影總匯大全 瀏覽:782
給我播放一部好電影 瀏覽:960
電影漁夫圖片 瀏覽:174
宮崎駿電影全部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8
兵馬俑復活大戰盜墓賊是什麼電影 瀏覽:864
好看的韓國科幻愛情電影 瀏覽:218
刺激電影英語 瀏覽:926
我的小公主法國電影 瀏覽:499
電影院選座抖音標志 瀏覽:796
2014澳大利亞囚犯電影女主角 瀏覽:330
時光倒回是那個電影的音樂 瀏覽:779
電影尋夢環游記影評英文 瀏覽:616
苗族電影姐妹趕屍完整版 瀏覽:148
初戀這件小事泰國電影劇照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