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的名字》票房超100億日元,這么好的成績,日本觀眾的反應是什麼
《你的名字》票房超100億日元,這么好的成績,日本觀眾好像沒有任何的反應(在我的認知了是沒有的)。
《你的名字》可以說是新海誠在藝術創作道路上一次全方位的成功。清新柔美的作畫風格,細膩動人的情感刻畫,有趣討巧的時空設定,以及難得成熟的敘事手法,讓《你的名字。》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上都創造了日影史上難得的奇觀。
⑵ 你的名字 是宮崎駿的作品嘛
《你的名字》不是宮崎駿的作品,是新海誠的作品。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作品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並尋找彼此的故事。
北京時間2017年8月26日零點於中國大陸的PPTV、bilibili、愛奇藝、優酷網路首播。該作的宣傳口號是「尋找未曾見過的你」。這種在相隔遙遠土地上生活的少年和少女的相遇,是新海誠2014年製作的Z會CM《十字路口》中得到的啟發。
另外,創作靈感來源於兩個日本古典,小野小町的和歌「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古今和歌集》)和《とりかへばや物語》里的設定「男子像女兒一樣養育,女子像兒子一樣養育」。
(2)宮崎駿新電影你的名字擴展閱讀:
這部電影在日本是第一部宮崎駿的作品以外的票房突破100億日元的動畫電影,票房250.3億日元,總票房第4名,國內電影總票房第2位。
該片在全球125個國家發行。2017年1月18日,全球票房收入達到2億8100萬美元,超過《千與千尋》的2億7500萬美元的成績,成為日本電影史上票房收益最高的電影。
獲獎記錄:
第8屆Newtype動畫大獎 作品獎第一名。
第49回西班牙錫切斯・加泰羅尼亞國際電影節動畫部門最優秀長篇作品獎。
第18屆韓國富川國際動畫節長篇競賽部門特別傑出獎和觀眾獎。
第42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動畫電影。
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優秀動畫作品獎提名、話題獎。
第11屆聲優獎獲Synergy賞。
第26屆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導演獎。
⑶ 大家覺得電影《你的名字》好看嗎
我看了,畫風挺好,劇情不是很喜歡。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從來不是拍給孩子們看的,他的電影,一直是拍給這個殘酷世界看的。
新海誠說「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製作,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大家喜歡嗎?
⑷ 電影《你的名字》看完之後你都想到了什麼
這部影片的叫《你的名字》可是我卻想到了《秒速五厘米》的結尾曲。假如說秒五是稚嫩的純愛番,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是一個虛空而有點傷感的設疑,那君名便是對one more time的實踐活動,是一個堅定不移的回答。獲得這一回答新海誠用了九年半,期內自身也變成了一個四十三歲的大爺,這一把自己受眾群體界定為二十五歲之上群體的大爺肯定不僅想讓你講純愛番,只是想告訴你發展與積累出來的完善。
充斥著想像的影片影片的瑕瑜姑且無論,它是一部充斥著想像的影片,業外的人員如欲用繩規尺墨去評定,豈知看起來太不諳世事。這部影片就在這里充斥著這絲守湖和夜空一樣的深藍色幻想像的主旋律下創造為之。假如人和人之間的心裡終歸無法挨近,上百條信息內容也沒法以心會心拉進一厘米的間距,那麼就索性互換身體吧。假如櫻花飄落的速率是秒速五厘米,可這一速率假如維持十三年這一間距恰好是南極洲到北極圈的間距。2個以前混溶的心,歷經十三年時間,彼此之間也是全世界最遙遠的距離。那麼就索性喝下去你的口嚼酒擺脫時間軸的障壁。
在界面上,新海誠對全部景色、情景的勾勒都務求接近真正:這些陽光明媚的峽谷、這些生機盎然的原野、這些條理清楚的火燒雲、什麼關鍵點真正的現代都市工程建築,都體現了新海誠電影導演寫作上的細致與固執。僅從界面實際效果來講,觀眾們就早已值回門票了。
⑸ 動畫《你的名字》主要講了什麼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作品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
這部電影在日本是第一部宮崎駿的作品以外的票房突破100億日元的動畫電影,票房249.4億日元,總票房第4名,國內電影總票房第2位。
⑹ 誰知道日影你的名字講了什麼啊我怎麼沒看懂啊求詳細講解!
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並尋找彼此的故事。
具體內容: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飛驒市的鄉下小町糸守町。
宮水三葉生活在一個安靜祥和、封閉偏僻地系守鎮上,母親早死,父親不願繼承神社的事物,被趕出家門後從政,成為小鎮的鎮長。三葉和妹妹四葉跟著奶奶宮水一葉生活,日益長大的三葉和四葉繼承了神社的事情,成為類似於巫女的人。
高中生三葉正是處在過於在意別人眼光的人,在小鎮單調乏味壓抑讒言的日子裡,幻想著能夠成為生活在東京的帥哥。
於是,三葉就真的成為了東京學生的瀧。而瀧毫不意外地成為了系守鎮的三葉。兩個人交換了彼此的身體內的靈魂。
為了不影響兩個人彼此的生活,兩人開始用備忘錄之類的手機日記記起彼此交換靈魂後的日常。三葉如願以償地成為東京的男孩瀧,並且通過自己靈巧地針線活,成功引起了瀧暗戀的美女前輩奧寺紀美的注意和好感。
而瀧曾是用自己大大咧咧地男子氣概幫助三葉頂著了流言的風波,也獲知了安放放置了「擁有三葉一半靈魂」的口嚼酒的山洞。
當瀧回到自己身體時,並以自己身體約會時,兩人的感情線突然飆升。奧寺紀美在兩人約會結束後,道出瀧之前是喜歡她沒錯,但是現在喜歡的卻是另一個女生。
於是,夕陽西下,瀧獨自杵在橋墩上,撥通三葉留在瀧手機上的號碼。手機的另一端,卻傳來幽遠的嘟嘟聲,瀧落寞地離開,想著下次交換身體的時候在告訴他今天約會的事情。
另一邊,三葉在起床後,想起此時的瀧應該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約會,不自覺地留下眼淚。於是決定去東京尋找瀧。當她歷經腳酸、飢餓、無措等千辛萬苦找到瀧後,發現瀧並不認識他。
於是回家減掉了自己的長頭發。並和朋友沙耶香和豉使去看山頂上看彗星。因為所有媒體都在宣揚,這次的彗星是1300多年來離地球最近的一次。
這天之後,兩個人再也沒有交換過身體。
明白自己心意後的瀧因為遲遲不能跟三葉交換身體,不能跟三葉聯絡而萌發出尋找三葉的心。於是,他努力畫畫,畫出系守鎮的美景,然後開始尋找三葉所在的地方。
他同樣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三葉所在的系守鎮之後,驚訝地發現,這個鎮根本就在三年前就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天彗星剛好分類,剛好砸中地球,剛好砸中了系守鎮,剛好砸死了系守鎮的500多人,剛好也砸中了三葉。
於是一陣錯愕、懷疑、傷心之後,男主來到了系守鎮安放「擁有一半靈魂」的口嚼酒的山洞,並喝下了口嚼酒。然後,成功地暈倒了……於是,男主和三葉交換了身體,來到彗星撞地球的那一天,開始和敕使、沙耶香三人開始了拯救村名的生涯。
變成三葉的瀧想要勸三葉的鎮長父親同意自己的計劃,然後鎮長發現了瀧並不是真正的三葉,當然也沒有同意這個看起來很玩笑很荒誕的計劃。
瀧覺得很傷心,覺得在這樣下去,500多個人仍然會死掉。瀧於是想起,交換身體的話這個時候,變成自己的三葉應該就在山洞裡面,於是跑過去尋找三葉。在去尋找三葉的過程中,瀧這個時候才得知,原來在三年前,三葉曾經找過自己。可那是的自己根本就都還沒有和三葉交換身體,也還不認識三葉。
終於,瀧還是找到了三葉,彼時,時空交錯,同一個位置的兩個人,分別處在三年前和三年後。兩人開始對話,終於在黃昏時候,兩人開始變回了彼此,有了第一次見面。為了防止對方忘記,兩人約定把名字寫在對方的手上,可是三葉還來不及寫在自己的名字,黃昏就接受了,三葉就消失了。
三葉瘋狂地跑回去,准備就村子裡面的人,在跑的過程中,她一直默念瀧的名字。三葉不小心摔了一下,發現自己就快記不住那個「很重要,不想忘記,也不能忘記的人」的名字,打開手上的印記,發現瀧根本沒有寫自己的名字,而是寫了「喜歡你」。
在這種鼓舞下,三葉忍著傷繼續向前跑,在忙碌而緊張的逃難過程中,她救出了眾人,也漸漸忘了瀧的名字。
瀧也漸漸地忘記了三葉的名字,只是,記得似乎在茫茫人海中,自己一直在尋找這某一種很重要的東西。幾年之後,還在找工作的瀧在地鐵對面看到了三葉。忘記了曾經有過的種種經歷的彼此,開始瘋狂地去尋找對方,終於,在一個樓梯上遇見,兩個人都想喊出對方的名字,卻又再次彼此擦肩而過。
終於,瀧轉過頭說,「那個,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你?」
三葉也說,「我也好像在哪裡見過你?」
你的名字的相關內容
《你的名字。》基於新海的原創劇本,電影圍繞三葉,一個女孩不樂意住在農村,瀧,一個東京的高中生,是一個建築迷。這兩個人有著命中註定的聯系,但電影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實現的,至少可以說:他們在夢里交換著身體。
新海誠的電影還展示了青春期真實的尷尬和窘迫,當三葉變為瀧時,發現自己使用女性的「我」的稱呼時朋友表現出的驚訝等,這笑料顯得十分可愛,當然這樣的情景也再其他電視劇中出現過。
然而這部電影關於的跨性別,是新海誠的獨特之處,因為他們有著奇特的處境和陌生的渴望。他們互相留下筆記,甚至爭吵。當然,一旦事情來到了這個階段,就知道愛會綻放。
但故事神秘之處是在故事開始前一個月的天空中出現一千年一次彗星。也預示著中心人物關系的萌芽。劇情需要很多的曲折,但把焦點集中在三葉和瀧各自的命運。
配角人物,如美紀,瀧暗戀的對象,和三葉的祖母一葉、妹妹四葉,主要是為突出兩主人公特點和困境。
作為最高潮的部分,天空中爆發出耀眼的顏色和光,《你的名字。》就像夢幾乎每個人覺得戀人太完美,相遇太短,結局太突然,欣喜溶解在稀薄的空氣以保持清醒的生活。但仍有一些東西保留下來——記憶,盡管如此微弱。
《你的名字。》得到的是一種痛苦的悲情和超自然美的交融,難以忘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你的名字
⑺ 《你的名字》是宮崎駿的嗎
《你的名字》不是宮崎駿的。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作品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並尋找彼此的故事。
製作沿革
2015年12月10日,本作的製作發表會在東京召開。聲優神木隆之介和上白石萌音、監督新海誠、東寶製作人川村元氣、Comix Wave Films製作人川口典孝共同出席。
2016年3月,動畫作家新海誠導演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公開最新海報。
2016年5月10日,《你的名字》小說版發行得到確定。
2016年6月30日,電影製作完畢。
2016年7月3日,作品在美國洛杉磯動漫展「Anime Expo 2016」舉行了首映禮。
2016年7月7日,完成披露試映會在東京都內舉行。
⑻ 動漫《你的名字》的主要故事情節是什麼
影片講述了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在夢中相遇邂逅的奇幻愛情故事。在千年一遇的彗星造訪地球的一個月前,身居日本深山小鎮的少女宮水三葉(上白石萌音 配音)每天都過著憂郁煩燥的生活,而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她對大都市的憧憬嚮往與日俱增。然而不久,三葉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眼前的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朋友和她夢寐以求的寬敞街道。
三葉雖然感到迷茫困惑,但能夠盡情享受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的她覺得神清氣爽。與此同時,遠在他鄉的東京少年立花瀧(神木隆之介 配音)也有一個奇怪的夢境,睜開睡眼的他發現變成一名不知名姓女孩的自己身處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兩人驚醒時發現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身體,但每逢兩人入睡或半夢半醒之際,他們就會交換對調身份。
(8)宮崎駿新電影你的名字擴展閱讀:
新海誠(Makoto Shinkai),原名新津誠(Makoto Niitsu),1973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動畫導演、編劇、作家,畢業於日本長野縣野澤北高等學校、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
2002年公開獨立製作的科幻動畫短片《星之聲》後開始受到矚目。現於Comix Wave Films擔任映像作家。
2016年,自編自導了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憑借該片獲得了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編劇獎 及第26屆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導演獎。
參考鏈接:網路-新海誠
⑼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你的名字》:雙性化教育,孩子能更具競爭力
最近在網上看到大家紛紛推薦一部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你的名字》,於是趁著周末期間,我也看了這部電影。我想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在給我們講述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同時也在告訴我們"雙性化"這一心理概念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性!
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你的名字》深受大家的喜歡,上映之後得到一個很高的評分,在這部電影中,主要講的是男女主角換身並且相愛的故事。
女主角三葉原本生活在糸守鎮,一直夢想著考上東京大學,後來她夢見了自己變成在東京生活的一個男孩子。一覺醒過來之後,發現自己所做的夢成真了,自己和一個男生交換了身體,這個男生叫做瀧。兩人通過互換身體之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瀧原本喜歡自己的打工處的女前輩,但是一直不敢向前輩表達自己的心意,而女主三葉的性格比較軟弱,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然而在兩個人交換身體之後,在學校里沒人敢欺負三葉,而男主瀧也成功約到了自己喜歡的前輩。
後來男女主角也因為交換身體而喜歡上了彼此,然而突然有一天,他們的身份又變回來了。瀧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三葉,最終經過多重波折,瀧終於找到了三葉所居住的小鎮。經過重重困難,最終三葉和瀧在山頭看見了對方,瀧將事情的過程告訴三葉,隨後兩人為了不忘掉對方的名字,就在別人的手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但是瀧給三葉寫名字的時候,因為的倒著寫的緣故,三葉看成了"喜歡你"。最在三葉的努力下,成功拯救了鎮上的人們,但是瀧和三葉卻是忘掉了彼此。五年後,瀧大學畢業,在剛的鐵的時候遇上了三葉,兩人差點錯過,最後兩人同時回頭,問出了一個問題:"你的名字"。
這部電影最為突出的就是男女主交換身體的設定,因為交換身體的緣故,使得男女主身上擁有了雙性化,也讓彼此過得更好。電影《你的名字》也揭示了一個心理現象, 那就是雙性化教育能夠使孩子更具有競爭力 。
何為"雙性化教育"?
所謂的"雙性化教育"是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出發, 在兩性由生理差異造成的心理特徵的兼具或統一的狀態 ,如一個人"同時具有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心理特。在雙性化理論下雙性化是一種最為理想的性別模式,它體現的是一個人同時具備男性和女性的特徵。
本姆認為:" 中性化"可以說是"無性化",是 社會 性別最不突出的一類群體,它沒有顯著的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 具有雙性化的孩子,會比同齡的孩子更具有競爭力,更具有發展的可能性。
在電影《你的名字》中就很好的闡述了"雙性化"這個概念,男女主角在交換身體之後,變得更加讓人喜歡,男女之間的特徵也進行了相應的融合,讓彼此變得更好。科學的"雙性化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重要的。
1.孩子更具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就被分派成兩種模式,那麼男生和女生之間會容易產生隔閡,孩子會按照人們的想法去生活,比如男生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女生應該怎麼做,不能怎麼做。
生活中,有些父母總是強調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樣子,就要去做一些重活,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樣子,女孩子就一定要懂事聽話。但其實這些規定都不是合理的,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幫助。
雙性化教育能夠讓孩子更加深刻地了解不同性別的人之間的差別,也能夠更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具有更強的同理心,這有利於孩子獲得更好的人際關系。
2.孩子對 社會 的適應性更強
擁有雙性化的孩子往往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更加懂得如何變通,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根據自己對 不同性別個性的理解,進一步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比如在和女孩子交流的時候,男生會懂得用溫柔一點的態度,更加有條理地做事。而當交流的對象是男生時,他們會更加直接了當,不會拐彎抹角。而這個的孩子,往往能夠更加靈活地處理問題,使問題的解決更加合理化。
3.孩子發展得更加全面
雙性化教育能夠讓孩子進一步地理解異性之間的不同,在雙性化教育中父母進一步引導孩子了解異性之差,並且從中學習異性的優點。
雙性化教育不僅讓孩子發揮了自身的優勢,也能去學習異性身上的優點,進一步完善自己,比如男孩可以學習女孩身上的溫柔體貼,而膽小的女孩也可以學習男孩身上的那份冷靜,勇敢。
1.做好雙性化教育,父母要把握好度
父母在給孩子雙性化教育的時候要把握好度,切勿因此而改變孩子原本的生活和習慣。有些父母由於 育兒 心切,總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於急於求成,反而適得其反。
父母要知道,給孩子雙性化教育是要讓孩子有心理上的互補和平衡,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異性與自身的差別,從而汲取異性身上的閃光點,進一步提升和完善自己。
如果在給孩子雙性化教育的時候把握不好度,把男孩過度的女孩化,或者把女孩過度的男孩化,都會讓孩子真的變成"娘娘腔","假小子"的形象。
2.切勿將雙性化教育錯當為性別教育
在傳統教育理念下,有些父母容易錯把雙性化教育當成性別教育。過度強調性別差異,會讓孩子產生:我是女孩子,我只跟女孩玩,你是男孩,我不能和你一起玩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男孩和女孩一起玩,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相互學習。研究表明,孩子之間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一般而言,女孩做事相對於男孩比較認真嚴謹,而當一起玩的男孩看到了,也會不自覺得模仿起來。
3.不刻意強制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
有些父母會在了解雙性化教育之後,於是就強制性地要求孩子學習異性的優點,但卻忽略了孩子原本的性格特點。
父母要知道,要想孩子更好地向異性學習,首先是要尊重孩子,一味地強制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在給孩子雙性化教育的時候,父母要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覺得這樣的行為不適合自己或者會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這時父母就不應該強制孩子,而是要讓他順其自然地發展。
給孩子雙性化教育越早越好,在 孩子嬰兒時期 就可以對應給孩子進行雙性化教育,這有利於 孩子從起跑線上就超過同齡孩子,嬰兒時期的孩子性格都還沒有完全養成,是給孩子雙性化教育的最好時機。
我是木木媽媽 育兒 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