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國外的科幻電影預告片,忘了啥外國名字了有一個鯨魚似的巨大生物飛在雲里。
是科幻概念短片《利維坦》(The Leviathan),盧埃里·羅賓森自製,目前好像是確定由美帝二十世紀福克斯作為製片方,投資並製作發行這部影片。
網路「利維坦 科幻」就有了
望採納!
B. 巨齒鯊的剋星是什麼
巨齒鯊的剋星是梅爾維爾鯨。
巨齒鯊的剋星是梅爾維爾鯨。梅氏利維坦鯨是利維坦鯨屬中最大的物種,是一種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中新世時期的已滅絕的齒鯨。利維坦鯨的種名是以《白鯨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名字命名。
巨齒鯊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咬合力量的生物,平均咬合力為28噸,最大咬合力可達36噸,其牙齒撕咬力量遠遠超過了霸王龍只有與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的梅爾維爾鯨相匹敵。
動物天敵
天然的仇敵自然界中某種動物生性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前者就是後者的天敵。如貓是鼠的天敵,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蟲的天敵。
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比如貓是鼠的天敵,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蟲的天敵。
C. 梅爾維爾鯨有多大
梅氏利維坦鯨是利維坦鯨屬中最大的物種,是一種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中新世時期的已滅絕的齒鯨。利維坦鯨的種名是以《白鯨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名字命名。利維坦鯨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這種龐然大物曾捕食更為強悍的獵物,甚至是體型比自身更為巨大的須鯨類。
目前梅氏利維坦鯨樣本只有一個頭骨,科學家推測梅爾維爾鯨長17米長65噸重。牙齒目前發現最大35cm,但2013年發現長達40cm的焦形鯨齒,所以這只梅爾維爾鯨可能有17米以上。但因目前化石樣本較少,科學家只得出和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
2008年一支由法國、秘魯、荷蘭和比利時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通過在秘魯南部海岸附近的沉積層中進行挖掘,進而第一次發現了這種遠古海中怪獸的頭骨、頜骨以及部分牙齒化石。經過復原,古生物學家們得到了殘余部分為3.0米長,完整度達到75%的頭骨化石。《自然》雜志同時發布了一段長七分鍾的影片,報道化石挖掘的情況並且訪問參與的研究人員,化石現藏於利馬自然史博物館。
D. 電影推薦:在氣態行星飛行的狂暴怪獸,這部科幻片的腦洞真大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氣態行星」的概念!
什麼是「氣態行星」?
氣態行星最初的概念來自於科幻小說,但並非現在嚴格意義上定義的氣態行星。氣態行星沒有陸地,可以簡單理解為一顆行星從外到內依次是氣體、液體、固體,外圍是密度越來越高的大氣層,然後是液態的「海洋」,最後的核心是高密度的固態金屬。因此,人是不可能在氣態行星表面登陸的。
而我們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就有四顆是氣態行星,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這四顆固態行星又各不相同。以木星為例,表面氫氦氣態巨行星,赤道表面的溫度最高只有零下168攝氏度;然後是液態的氫氦海洋。這個構造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一位愛爾蘭導演名叫盧埃里·羅賓森,《火星上的最後時日》的導演,他腦洞大開,製作了一個科幻短片,故事的主場便是一顆氣態行星。
科幻短片的名字叫《利維坦》,在未來的22世紀,人類的 科技 水平突飛猛進,已經實現了比光速還快星際旅行。而在某一個外星巨型氣態行星的「雲層」中,生活著類似於鯨魚的巨大怪獸。而有一種工作便是星際怪物獵人,專門狩獵這種怪物。工作非常危險,大多數人都是被迫參加這項工作。
在如巨獸般龐大的運輸艦中,一排排黃黑相間的飛行器穿梭在氣態行星中,飛行員仔細檢查者運行數據,准備把飛行員發射出去。
在氣態行星的大氣層中,天空陰暗,陰雲密布,不時有閃電劃過。飛行員駕駛著飛船准備狩獵巨大的飛行怪獸利維坦。利維坦通體雪白,如同《莊子》里的「鯤」,又像會飛的鯨魚。
飛行員飛向利維坦,狂暴的利維坦發出猛烈的攻擊,張開大口,露出巨大尖利的牙齒一口咬住了飛行員的飛行器。飛行器爆炸,飛行員被炸飛出去……
這個動畫短片雖然只有不到四分鍾,但其特效和視覺沖擊力極強,想像力十分豐富,關於「氣態行星」背景的設定也讓人大開眼界,而生活在大氣層中的利維坦彷彿生活自地球上海洋里的鯨魚一般。
這是導演為了獲得長片投資而拍攝的概念短片,而且導演已經有了一個長篇的規劃。然而,盡管這個短片在世界上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被各方稱贊,卻依然沒有拍攝長篇電影的消息,但導演在位自己的想法而努力實踐著。
有網友看到這個短片十分震驚,表示可以像《大魚海棠》一樣眾籌來獲取拍攝資金!而且這個短片已經被很多頁面 游戲 的廣告無恥盜用,「開局一隻鯤,進化全靠吞」的上古異獸骨鯤。那些「大魚吃小魚」吞獸的 游戲 廣告里,「鯤」的形象完全盜用了這個科幻短片里「利維坦」的形象,足見,這個形象設定給人的沖擊力極強。
希望這個科幻短片《利維坦》將來有機會發展成為一個電影。
E. 十種可怕的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1、碳龜是一種上古龜,它的頭足足有一隻籃球那麼大,身子比小汽車還要大一輪,它的嘴巴長著尖厲的喙,腳爪十分厚重,這些都成為了它的捕食利器。
2、奇蝦,又名古怪的蝦。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生物,它是已知的最大的寒武紀動物。奇蝦是一種活躍性的肉食性動物,在十大恐怖滅絕動物名單上排名第二。
3、泰坦蟒足有15米長,可是在當時的蟒蛇種族裡不算是非常大。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被發現,泰坦蟒屬於蟒,這樣大的變溫動物只能在30多度的環境才能生存下來。
可怕的滅絕的動物
1、布龍度蠍,又名雷蠍。和現在的蠍子較為相像,但是體型十分巨大,也有更大的復眼。布龍度蠍大概有2.5米,尾巴上有一個像燈泡一樣的大毒刺。
2、遠古蜈蚣作為十大滅絕恐怖動物之一,模樣十分可怕,體型非常巨大,現在雖然已經滅亡,可是光看圖片就十分瘮人。它的食物來源主要是靠植物和小型動物。
3、廣翅鱟的體型異常的龐大,體長2~3米。生活在奧陶紀,一般生活在河口和三角洲附近。廣翅鱟是一種攻擊力極強的肉食生物,鋒利的爪子是它引以為傲的捕食利器。
4、萊茵耶克爾鱟是史上最長的節肢動物,足有3米。它存活於三億年前的水中。因為外形和蠍子較為相似,我們一般稱它為海蠍子。
5、野豬鱷存活於白堊紀晚期。一般在湖泊和河流內覓食,它會一直隱藏埋伏在水裡,直到看到獵物的那一刻才會跳出來一擊斃命。
6、梅爾維爾鯨又名「利維坦鯨」。利維坦鯨作為十大恐怖滅絕動物之一,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鯨魚,科學家推測大概有17米長,極其兇悍,據說能夠捕獵比自己還大的獵物。
7、利茲魚,利茲魚生活在侏羅紀時代,靠吃浮游生物為生。據科學家考察,這種魚大概16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魚類之一。
F. 08年在秘魯南部海岸發掘史前海獸化石是什麼樣子的
當你面朝一片大海的時候,有些人想到的是春暖花開的情景。而有些人卻望著遠處的風景,內心確實充滿了恐懼。
對於這類的現象,有個科學依據就是深海恐懼症。其原因就是對於這類的人來說,大海裡面充滿著各式各樣未知而又可怕的生物。自己的內心也是十分的迷茫。
那麼在深海裡面到底隱藏著多少未知可怕的生物呢?他們的破壞了又會是怎麼樣的一種程度呢?
體型最大的海洋生物
眾所周知在目前來看的話,體型最大的海洋生物就要數鯨魚了。不過要是從之前的來看最大的海洋生物是利維坦鯨。
在西瓜視頻我們了解到,利維坦鯨的名字取於聖經中的水下怪物利維坦。它的主要捕食獵物為其它鯨魚,口中的牙齒一顆最多能有半米長。這也足以可見其可怕程度。
據估算利維坦鯨的長度大概在13到17米左右,也就是比一頭長頸鹿還要高三倍。2008年科學家在秘魯南部海岸,挖掘到了一顆完整的化石。而推測他們在海洋時期大概生活在1300萬年前。
所以說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要是出現在現代的話,對人們造成的恐懼怕也是相當的大的。估計一頭撞過去,一艘漁船估計都要沒了,這也是十分的可怕了。
所以也經常會出現在各種游戲或者科幻電影裡面,畢竟這樣的龐然大物,妥妥的大反派既視感。
作為一個1500萬年就滅絕的生物。它的外觀很像是海豚和魚的結合體。眼睛巨大全是有一層厚脂鰭,能夠在暗黑的海底裡面進行捕獵。魚龍最長可達23米,這個體型可遠遠大於現在的海洋生物。
之前有個拍賣會上面,有個富豪拍到了一個魚龍的珍貴化石,拍出了47000美元。也是相當珍貴了。
結語
所以說再強的生物,都有可能有滅絕的一天。這是自然規律,我們在遵守自然規律的同時。也要適當的保護一些珍貴的瀕臨滅絕動物。
G. 梅爾維爾鯨的介紹
梅氏利維坦鯨(學名:Livyatan melvillei1)是利維坦鯨屬中最大的物種,是一種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中新世時期的已滅絕的齒鯨。利維坦鯨的種名是以《白鯨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名字命名。目前樣本只有一個頭骨,科學家推測梅爾維爾鯨長17米-18米。牙齒目前發現最大35cm,但2013年發現長達40cm的焦形鯨齒,所以這只梅爾維爾鯨可能長達20米。但因目前化石樣本較少,科學家只得出和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
H. 梅爾維爾鯨200字介紹
利維坦鯨(Leviathan melvillei),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利維坦鯨以《白鯨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的名字命名。利維坦鯨是一種大型肉食性鯨魚,與迄今已知體型最大的肉食性魚類——巨齒鯊(Carcharodon megalodon)生活在同一時期,據估測體長約為60英尺(約合18米),其體型比現代雌性的抹香鯨還要大。
相比之下,現代抹香鯨主要以烏賊為食,而麥爾維爾鯨巨大的牙齒(有些長度達到36厘米)表明,這種龐然大物曾捕食更為強悍的獵物,甚至是體型比自身更為巨大的須鯨類。[2]
頭顱化石有一凹陷的坑,說明它有一個巨大的腦油器,內存大量油脂和蠟質,以結締組織分隔,作用是幫助現代抹香鯨潛入深水捕食烏賊。但由於梅爾維爾鯨可能以須鯨為食。
,器官可能另有用途,包括作聲音定位、利用腦油器作共鳴器求偶,或者用於雄鯨爭奪配偶或獵食時以頭部作攻擊武器。
化石是在秘魯南部皮斯科-伊卡沙漠科羅拉多山丘(Cerro Colorado),距今1200-1300萬年的中新世岩層中發現。當地被認為曾經是一處淺水潟湖,其他包括須鯨、喙鯨、海豚、鼠海豚、海龜、海豹、海鳥等海洋動物的化石也曾被發現。本種估計與巨齒鯊同屬頂級掠食者。氣候變冷和獵物數目、種類或大小的變化。
梅爾維爾鯨與同時期的新須鯨。
可能是滅絕的原因。
巨型掠食性抹香鯨的牙齒化石在世界范圍內都有發現,顯示在當時,巨型掠食性抹香鯨占據了類似現在虎鯨的生態位,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
梅氏利維坦鯨Livyatan melvillei正模MUSM 1676的顱基長度Condylobasal length以及顴骨寬度Bizygomatic
width這兩項 估計分別為294cm,197cm。
方法一是參考抹香鯨,得出體長為13.5米
方法二是參考顴突抹香鯨,得出體長為16.2~17.5米
本種是由荷蘭鹿特丹自然史博物館的克拉斯·波斯特在2008年11月一次野外考察的最後一天
意外踩到而發現的。隊伍由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館長克里斯蒂安·德·米伊宗博士率領,並包括來自烏特勒支大學和鹿特丹、比薩、利馬及布魯塞爾自然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
其屬名取自《聖經》中的利維坦,種小名乃紀念小說《白鯨記》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論文的作者都是該小說的愛好者,都希望把發現向梅氏致敬。化石在秘魯首都利馬修復,而此項發現在於2010年6月30日於《自然》雜志出版。《自然》雜志同時發布了一段長七分鍾的影片,報道化石挖掘的情況並且訪問參與的研究人員,在官網和其YouTube頻道可以觀看。屬名也是乳齒象的次異物同名(LeviathanKoch, 1841,參見Leviathan)。
化石現藏於利馬自然史博物館。
I. 有一部關於巨齒鯊與梅爾維爾鯨的紀錄片是什麼
只有大牙和長野鯨的,裡面的長野還是衛星.......這部片叫侏羅紀格鬥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