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歷史小報圖片大全

電影歷史小報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9-03 10:49:42

㈠ 手抄報關於電影宮崎駿

宮崎駿(Miyazaki Hayao,1941年1月5日-),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1] 。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1985年與高畑勛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2013年9月6日宣布引退。宮崎駿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

早年經歷

宮崎駿1941年出生於的東京都文京區,在四個兄弟中排名第二,父親是宮崎家族經營的「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經營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所以戰爭後期物質匱乏中也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宮崎駿度過了相當自由的幼年生活。然而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宮崎駿卻意外地對家族的特權產生了懷疑。由於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也因此對靜態的繪畫很有天分,特別對於飛機感到興趣,並成為終身的愛好,他後來許多作品當中都反復出現飛行的概念,尤其是在其2014年的作品《起風了》,主人公是一名夢想設計出日本最優秀的飛機的工程師。高中3年級的時候,他邂逅了第一個戀愛的對象:就是東映動畫的日本第一部長篇彩色電影《白蛇傳》裡面的白娘子。之後宮崎駿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大學裡面沒有漫畫社,所以進入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傳說社員只有宮崎駿一個人。這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也曾向貸本漫畫出版社投稿,不過似乎是沒有完結的作品。當時風起雲涌的安保運動中宮崎僅僅是一個旁觀者,僅僅在最後時刻作為無黨派人士參加了一下。宮崎駿也在思想上開始傾向社會主義,蘇聯解體對他的思想構成了很大沖擊,雖然面對社會主義敗北的現實,但是他對勞動者和革命的肯定立場一直沒變。宮崎駿在1994年連載完漫畫《風之谷》後,決定放棄馬克思主義。[2] 東映動畫宮崎駿於1963年4月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的工作。由於宮崎駿是次子,有長子繼承家業,所以可以按自己喜歡的選擇自己的職業。放棄漫畫選擇動畫的原因據本人說是因為被人說自己的作品是在模仿手冢,在自己並不這么認為的情況下。他意識到自己無法超越手冢這樣的漫畫家,於是選擇了即使不是原創也無所謂的動畫。東映動畫是由東映電影吸收日動映畫株式會社而成立的。在1961年手冢治蟲的蟲pro成立前,幾乎是日本唯一製作動畫的企業,有著濃厚的人文氣息和悠久的傳統。蟲pro是以價格低廉的電視動畫打開影響的,而當時成本高,畫面精細,富於傳統的動畫電影則還是東映的天下。宮崎進入東映時僅僅是最底層的原畫人員。當時戰後文藝界一派左派風潮(安保運動剛剛結束),社內充滿民主氣息,作品的很多東西都靠大家討論決定。而勤奮、高學歷的宮崎因此在討論中嶄露頭角。他第一次參與製作的動畫是《汪汪忠臣藏》(製作人為白川大作),其不凡的才能被發現後,升職為主要製作人,並擔任了東映動畫的公會書記長。1964年,社內開始工會活動,領導是大冢康生,副委員長是高田勛,書記長就是宮崎駿。宮崎駿於東映動畫公司認識了在他動畫生涯中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前輩高田勛,在此期間參與了《狼少年肯》(是東映首部動畫電視劇)、《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高田勛執導)、《穿長靴的貓》(製作人矢吹公郎,1969年公映)等動畫的製作,擔任原畫或場面設計的職務。社內的老前輩大冢康生發現了東京大學畢業的高田勛等人的才華。1965年,工會的這群人開始一起製作《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大冢為作畫監督,當時尚為新人的高田勛被他提拔為監督。由於宮崎駿在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大家為他發明了一個職位:場面設計。富有文藝才華的高田勛給這部作品帶來了嶄新的概念,裡面加入了更多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表現,可以說這是日本第一部不僅僅是為兒童製作的長篇彩色動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工會和資方談判待遇和勞動條件的活動干擾了工作,這部動畫於1966年10月製作中斷,1967年1月繼續製作,1968年7月正式放映。這期間,1965年宮崎和同事太田朱美結婚,1967年長子出生。由於製作者們精益求精的精神,這部作品不斷延期和追加預算。然而,這部作品雖然在後來受到很高的評價,在當時卻並未在票房收入上達到收支平衡。完成這部作品後,鬧過工會又弄出赤字的大冢康生離開了東映動畫,加入A-Pro。宮崎駿跟著高田勛、小田部羊一這些前輩一起繼續在東映動畫工作,職位仍然是原畫。1969年他開始在報紙上以秋津三朗的筆名連載短篇漫畫《沙漠之民》。這可能是後來《風之谷》的一點原型。[3] A-Pro動畫1971年,宮崎駿、高田勛、小田部羊一一起從東映動畫跳槽到大冢康生所在的A-Pro。作為新企劃《長襪子的皮皮》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宮崎首次出國旅行到蘇格蘭考察。不過由於原作者的原因,這個企劃最後被放棄了。原本宮崎駿就喜歡歐洲村鎮的風景,這次經歷給他的印象出現在很多以後的作品中。接下來諸人一起參加了大冢康生主導的TV版《魯邦三世》第一季的製作。《魯邦三世》至今幾乎每年都有TVspecial或者劇場版問世,而魯邦從身居豪宅的大盜變成如今大家熟悉的平民形象,高田勛和宮崎對原作的擅自改編可謂影響深遠。演出高田勛、作畫監督小田部羊一和宮崎駿的組合創作了大量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熊貓家族》。該作品首次以描繪日常生活為主,是高田勛以後的新風格的第一次嘗試。在熊貓熱中,這次冒險評價倒是非常不錯。[2] 1974年,三人一起轉到Zuiyou映像,即後來以「世界名作劇場」系列而聞名的日本Animation的母公司。三人合作的第一部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可以說是奠定整個系列風格的作品,高田勛描寫日常生活為主,強調動作時間安排的導演風格就此形成。這種嶄新的動畫風格獲得了大成功。宮崎駿這次的職務是Layout和畫面構成,又是為了配合新的作畫形式發明的新職務。對於不會畫畫的高田勛來說,宮崎駿就如同他的手腳一般把他的想法變成畫面構圖。三人在世界名作劇場系列中高田勛還擔任了《尋母三千里》(1976年),《紅發少女安妮》(1979年)的監督。後來,修煉已久,有了許多TV單集主導經驗的宮崎駿1977年首次得到了監督的職位,這就是《未來少年柯南》(1978年)。和比較尊重原作、作風沉穩的高田勛導演相比,宮崎駿的特點是想像力和對於動作的表現力豐富。本來是悲觀色彩的原作被宮崎改成了明朗的少年少女故事。這個故事可以看到後來《天空之城》等故事的影子。1979年,為了製作劇場版動畫《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轉入東京Movie新社(這也是宮崎駿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作畫監督是魯邦動畫系列的最初創作成員大冢康生。如果你對於GHIBLI的作品覺得不錯的話,請務必看看這部作品,他有著和後來GHIBLI作品相當的質量和魅力,至今仍然是傳說的中的經典。不過,當時受到機器人潮的影響票房只有前作的一半,在後幾年80年代初的電視放送中還是受到歡迎。之後,宮崎駿就在東京movie新社的新人養成公司TELECOM工作,繼續製作新魯邦的TV系列(作為監督和劇本創作了145集「死之翼信天翁」和最終的155集「再見,可愛的魯邦」)。在這里,宮崎駿提出了成為後來《龍貓》《幽靈公主》前身的企劃。當然沒有被採用。吉卜力工作室1981年,德間書店新創刊的動畫雜志《Animage》的總編鈴木敏夫想要製作動畫人員訪問專輯,本來是打算訪問高田勛,但被其拒絕,最終成為宮崎駿的訪問專輯。在鈴木敏夫和德間書店牽頭下,宮崎駿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動畫。劇場版動畫《風之谷的娜烏西卡》的企劃,最初由於沒有原作被打回,於是1982年宮崎駿在《Animage》上面連載其漫畫。緻密的作畫,深刻而多重的反思,使得這部斷斷續續連載的漫畫史詩達到相當大的成就。而宮崎完成製作《名偵探福爾摩斯》相關的工作後,離開東京Movie新社為新作做准備。1983年,從太陽王子時代就一起合作的人們再次集合起來,《風之谷》的動畫開始製作。宮崎駿一人擔任導演、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由於從最底層一直干到最上層,宮崎駿有著主導從故事到作畫,動畫大部分工作的能力。電影最後變成了宗教般的結尾,雖然製作者覺得不大滿意,但是在放映時卻意外的非常讓人感動。在該作的成功背景下,1985年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宮崎駿聯合高田勛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該名字來自二戰時候義大利的一款偵察機,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由於宮崎駿父親曾經是飛機製造廠工作,從小宮崎駿就對飛行和天空充滿著嚮往,這也是吉卜力的由來之一。也正因為這個宮崎駿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始終貫穿著天空場景和各式各樣飛行器的刻畫。宮崎監督此間的作品則是繪本修那之旅。隨著新動畫天空之城開始製作,漫畫風之谷休刊。之後《風之谷》也一直隨著Ghibli動畫的製作而斷斷續續的休刊和再開,一直到1994年為止。《天空之城》也仍然是宮崎監督的個人表演。宮崎監督的富於動作和戲劇張力,充滿真實觸感和細節的幻想世界風格得到了完全發揮。1988年宮崎監督的《龍貓》和高田勛監督的《螢火蟲之墓》同時放映。盡管後者得到了文藝界的廣泛贊揚,也感動了無數觀眾,但是前者才是Ghibli一直最為人氣的作品之一。而Ghibli之後也形成了兩位監督輪流製作動畫電影的體制。1989年,《魔女宅急便》公映。宮崎駿導演首次挑戰少女成長的題材。完成了風之谷動畫後,跑到岳父家的山中小屋度夏的時候閑極無聊閱讀了高橋千鶴的《混凝土的坡道上》,和晚輩的小女孩們一起閱讀的經歷讓他職業性的想到了改編少女漫畫成為動畫的可能性。本來宮崎監督就是女性至上主義者的一種,以當代少女為主角的電影發想就此形成。1992年,《紅豬》公映。喜愛兵器的美麗卻討厭戰爭的宮崎監督在兵器模型雜志連載一些短篇漫畫,這個作品即為其中之一改編。1995年的《側耳傾聽》由A-pro時代就認識的近藤喜文監督,但是腳本、分鏡仍然是宮崎駿擔綱。1994年連載十年的漫畫《風之谷》也終於完結。不得不承認,1994年的同名動畫的成功和當時的環保思想不無關系。而這個作品在連載中見證了宮崎駿導演想法的不斷變化和反思。動畫以來的想法不斷被推翻否定,認為宮崎監督思想是簡單的環保的人應該仔細讀一下這個作品。1995年,被認為是GHIBLI的實驗劇場的《OnYourMark》、由恰克與飛鳥的歌曲製作的短篇作品在「SuperBest3」放映。講述了在被放射能污染的世界,兩個青年把有翅膀的少女送上藍天的故事。但宮崎駿想要表現的並不是「拯救」,而是「自己的希望」,這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東西。休整之後,宮崎導演開始製作稱得上總結性的《幽靈公主》。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一般而言,宮崎駿導演的作品更為活潑明了和帶有幻想色彩,更受觀眾歡迎。而他的作品也往往是當年國產電影票房的前三名以內。這部作品由於場面宏大,製作精美,加上宮崎導演隱退數年後復出的號召,還有這次前所未有的廣告宣傳,使得票房創造了日本電影的歷史。《幽靈公主》回應和總結了《風之谷》以來宮崎導演思想的變化,本來這應該就是宮崎駿導演的一個完美的句號,不過兩件事情卻打亂了計劃。第一是被作為接班人培養的近藤喜文導演過勞而死,第二是高田勛導演《MyNeighborsTheYamadas》(中文譯名:《我的鄰居山田君》)票房的失敗,影片虧損數十億日元。高田勛導演黯然退隱,宮崎駿只有再次出山。由於幽靈公主的票房再次被《泰坦尼克號》超越,這次的口號就是再奪第一。宮崎駿動畫作品(16張)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該作再次拿下總票房第一,超過300億日元的票房創造了歷史。而此時,日本動畫的年度經濟總額才5000億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到30億。強大的宣傳攻勢,甚至動用到了首相來為首映捧場。宮崎駿的成功開始得到國際的承認,作品得到奧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國際電影獎項。《千與千尋》敘述了千尋的一個生活小片段,講述她在面對困難時,如何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正是宮崎駿要觀眾明白的。宮崎駿自己也認為這是一部有別於他以往其他故事的影片,以往,他筆下的主角都是他所喜愛的,但這次宮崎駿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一個毫不起眼的典型十歲日本女孩,其目的就在於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身上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最初創造這角色時,宮崎駿還曾有點替她憂心,但到故事將近完結時,他卻深信千尋會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2002年新手接手的《貓的報恩》的票房的不如意,讓宮崎導演再次出手。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的票房估計接近《幽靈公主》,但無法達到千與千尋的程度。吉卜力工作室2005年4月脫離德間書店,成為獨立公司,並由鈴木敏夫出任代表取締役社長,宮崎駿與史提芬·艾伯特出任公司的董事。宮崎駿作品的版權及所有權也移轉至吉卜力工作室。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上映,獲得廣大好評。故事圍繞一個5歲的男孩宗介與想要成為人類的金魚公主「波妞」,宮崎駿說這個想法是從丹麥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話故事《美人魚》中得到的靈感。經過種種世事之後,他在全球動畫界無可替代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肯定和承認宣布退休代念聲明2013年9月1日,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4] 《起風了》在麗都島舉行了首映儀式,該片配音演員瀧本美織以及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主席星野康二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導演宮崎駿先生因為身體抱恙,並未親自出席。[5-6] 在發布會的結尾,吉卜力工作室主席星野康二代表宮崎駿念讀了一份聲明,「我代表宮崎駿先生宣布,宮崎駿將於下周在日本東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退休一事。他想在這里跟大家說再見。」星野康二話音剛落,媒體室便響起了一陣掌聲向這位高齡藝術家表示了致意。[7] 宣布引退宮崎駿2013年9月6日下午,日本動畫巨匠宮崎駿的引退記者會召開,宮崎駿表示這次引退「來真的了」。在記者會上,宮崎駿坦言雖然自己之前數次宣布引退,又食言復出,但這次是認真的:「估計會有人說怎麼又來了,但這次是認真的。因為是必須充分休息的時候了。我的長篇動畫時代已經結束了。」對於外界的挽留,宮崎駿稱他的每部動畫作品都要花5年才能完成,他本人自覺年事已高,未來可能沒有多少個「5年」可以完成作品,才下決心退休。同時,他也沒有再製作短片動畫的計劃。宮崎駿還強調,雖然不再製作動畫電影,不過他考慮再工作十年,擔任美術館館長致力於展覽等工作。宣布退休的著名導演宮崎駿之後出現在東京一家心血管專科醫院。宮崎駿不止一次到此醫院,而他退休的原因之一就是患上心臟病。宮崎駿常感到胸口不適,醫生診斷極有可能是心絞痛。心絞痛會引起心肌梗塞,一般需要患者進行減肥、禁煙等減輕心臟負擔的行動,必要時可能需要手術。[8] 終身成就2014年11月8日晚,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在洛杉磯好萊塢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是繼已故導演黑澤明於1990年獲得該獎以來,第二位獲此殊榮的日本導演。宮崎駿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將會繼續短篇動畫的創作。[9] 2015年2月23日,宮崎駿再次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英文電影介紹手抄報英文版圖片帶中文介紹圖片

一、手抄報大題目《電影快車》

A big problem ", hand written film express"

1、由打賭而發明的電影放影機

By 1,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movie projector bet

如今,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娛樂方式,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你是否知道當初電影的發明是為了裁判一次打賭?也許,我們要感謝那次打賭,感謝它給我們帶來的電影。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

Now, as a form of mass entertainment, film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our lives. But, did you know that the invention of the film is to judge a bet? Perhaps, we want to thank the bet, thank you for the movie we brought. One day 1872. In California, a hotel, Stanford and Cohen happened a heated argument: hoof is a horse running? Stanford says running horse in the leap moment hooves is vacated; Cohen thinks, horse running always have a hoof. The outcome of the dispute can not convince anyone, so he took a bet on the way Americans used to settle. They hired a horse players to make a decision, however, the referee also cannot decide which is right and which is wrong. This is normal, because the person's eyes do not see the fast running of the horseshoe is how to exercise. The friends -- British photographer Mai Buri knew about the matter, said by him to try. He placed the on the side of the runway 24 camera, in a row, the camera lens are aligned with the runwa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unway, he played 24 wood piles, each timber are tie a piece of string, the string across the track, respectively, the Department of to the opposite each camera shutter.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After everything is ready, Mai Buri brought a beautiful horse, let it run from one en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runway. When the horse racing through this area, in turn, the 24 lead to break down, the 24 camera shutter is pulled and took 24 photos. Bridge put the photos in sequence. Each of these two images is very small, and they form a coherent picture of each. Referee according to this group of photos, finally see the horse in the run there is always a hoof on the ground, not Siti vacant to determine Cohen won. Could said story here may be over, but the bet and the judgement of the strange way has caused people's great interest. Mai Buri once again to show people that recorded horse photo image. Once, someone unconscious quickly affect the photo belt appeared in front of the a singular sight: the picture in the stationary horse folded into a sport horse horse, it unexpectedly "live" up!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Biologist Marlay get inspiration from here. He tried to use pictures to study the animal's movement. Of course, first of all hav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tinuous photography, because the way Bridge's photography is too cumbersome, not practical. Malai is a wise man, after several years of unremitting efforts, finally in 1888 to proce a light "fixed film for the camera", which is the ancestor of modern cameras. From then on, many inventors are look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vie camera. On December 28, 1895, French Lumiere brothers in Paris "Coffee Museum"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his invention of the projection photography al-purpose machine show the "train" in the movie, the film marks the formally birth.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 of course, the birth of film in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fundamentally said is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t, before the birth of the film, many inventors have the birth of the film made a contribution of hard work and basic.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mentioned scientific inventor, there are many,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 great inventor, Edison, et al. And Stanford and Cohen's gambling events as make the blend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in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catalyst, quickly led to film and proce, movie the great art of knocking the door of the 20th century.

㈢ 歷史小報資料

看看下面資料能不能對你有用

一、手抄報的總體構思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二、手抄報的編排設計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1.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
2.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3.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三、手抄報的書寫
1.標題的書寫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標題,應用較醒目、莊重的字樣;文娛消息或次要文章,則可用輕松活潑的字體。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標題,也應用不同的字體書寫。標題字體應比文章內容字體大,色彩也應加重。標題多用美術字,以楷書、行書、魏書、隸書見多。
2.正文的書寫
字體要清楚、美觀大方,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
四、手抄報的裝飾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繪圖等藝術手段,彌補文字的單調,給人以生動形象、優美和諧的美感和啟迪。內容包括報頭、題花、插圖、花邊、尾花和色彩運用等。
1.報頭
它是手抄報的標志,由圖案或畫面和刊名組成。文字上由報頭名稱、日期和編輯單位等組成。
2.題花
是對文章標題或開關的裝飾,常見的有底紋,帶有提示性的圖畫或圖案。
3.插圖
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畫一個能說明一個情節的畫面,這種形式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系;還可以採用與文章內容毫無聯系的圖案,如花鳥、山水等,這是純粹為了美化而作的。
4.花邊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則就會喧賓奪主。花邊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開文章,便於閱讀。
5.尾花
是裝飾在文章後面的圖畫或圖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後,還剩有空白,可以畫一尾花,既可充實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色彩
一般宜簡練、明快、淡雅,不宜過分渲染、雜亂。一般而言,正文色調宜樸素、穩重;標題及花邊、插圖等,則可用較鮮艷的色彩。這樣才能濃淡適宜,增強效果。

㈣ 右面的圖片是電影《我的1919》的宣傳海報,你能從圖中判斷出這部電影的歷史背景嗎

以巴黎和會為背景
《我的1919》黃健中導演,陳道明和許晴主演。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巴黎和會事件為題材的,在這次會議上,西方列強強迫作為戰勝國一方的中國接受喪權辱國的戰後條約,從而引發了中國現代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對於中國的意義當然遠遠不只是舉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戰旗,而更深刻的意義在於它使國人意識到中國作為一個泱泱文明古國,由於自身政治經濟文化的落伍,因而現代化實際上成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關鍵詞,這一歷史性的階段,對於這以後中國的百年歷史,應該說都產生了深刻而復雜的影響。

㈤ 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一等獎圖片大全

我和我的祖國一起成長,雖然年齡沒有我們祖國的大,但是心中對於祖國的心卻是不變的!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國 手抄報 一等獎圖片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我和我的祖國相關內容推薦↓↓↓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

我和我的祖國演講稿五篇

我和我的祖國心得體會800字

我和我的祖國高中作文5篇

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

我的祖國 優秀 作文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是明媚的的風光……」歌唱我的祖國,這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國家!

我的祖國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x年前的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廣場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全中國的人民,歡呼著,第一次成為了自己的主人;人們沸騰著,開始了嶄新的幸福生活;人們憧憬著,一個更加美好陽光的未來。

我深愛著我的祖國啊!是我的祖國,用強壯而有力的臂膀,擁抱守護著我們;我深愛著我的祖國啊!是它用肥沃的土地,迎來金秋的碩果累累,養育著每一個子民;我深愛著我的祖國啊!它用它秀美的山川,用奔騰的大江,用廣闊的平原,組成了一隻昂首闊步的雄雞,雄雞一唱天下白,太陽從這里冉冉升起!

你看,江南魚米鄉,那金黃的稻田裡,戴著草帽的老農,臉上笑成了一朵花。盡管滿是皺紋,每一條褶皺中都抑制不住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手裡捧著的稻穀,在陽光的照耀下,化作捧捧黃金;你看,烏蘇里江江面上,晨曦微露,漁民高大的身影立在船頭,他渾身披著金光,如同剪影般攝人心魄。只見他將手一揚,一張大網灑下,水面濺起了顆顆晶瑩剔透的鑽石;你看,布達拉宮前的廣場上,伸著盛裝的藏族同胞載歌載舞,他們高升的歌唱,揮舞著衣袖。那粗獷的歌聲、豪邁的舞步、爽朗的笑聲,繪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畫面。他們的幸福化成了一朵朵紅雲,鑲嵌在臉上……這是五彩的祖國,快樂幸福的點點滴滴,拼湊成了一個萬花筒,每朝每夕,每季每年,都呈現出別樣的精彩!

現在,我的祖國已經是國富民強、繁榮昌盛。祖國的強大,使得人民安居樂業。可這也引得了個別國家的妒忌和排擠,日本想搶占釣魚島,美國則趁機煽風點火,拉攏其他野心勃勃的國家,想打壓制約我國的經濟發展。正如歌中所唱:「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祖國是我們生長的地方,給予了我們安定的生活,若是我們的祖國受到了威脅,我們定將誓死捍衛祖國。保家衛國,乃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贊美我的祖國,歌唱我的祖國,敬仰我的祖國。祖國像一朵怒放的花兒永不凋零,我以我是中國人為豪,為祖國而驕傲!

我和我的祖國優美 句子

1、祖國是我們心中的燈塔,照亮我們前進的步伐;祖國是我們自信的源頭,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2、欣望江山千里秀,歡頌祖國萬年春。神州大地繁花似錦,祖國長空樂曲如潮。

3、祝福我們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4、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5、我們的祖國並不是人間樂園,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把她建設成人間樂園。

6、所謂愛國心,是指你身為這個國家的國民,對於這個國家,應當比對其他一切的國家感情更深厚。

7、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8、x年,承載了中華兒女無數的光榮與夢想;向著明天,讓我們用雙手創造更多的輝煌。

9、x春秋過,江山萬里紅。共和國成長,雄姿勃發新。未來責任重,由我勇擔承。祖國前程美,燦爛又光明。

10、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11、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用不著等待什麼特殊機會,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表現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12、中國,正以龍的姿態騰飛,願您越飛越高,與日月同輝,像恆星一樣永存,像星星一樣閃亮。

13、每一個偉大人物的歷史意義,是以他對祖國的功勛來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愛國行為來衡量的。

14、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勃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

15、我們就是中國,中國就是我們。我們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使命,祝祖國更加美好!

16、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17、能夠獻身於自己祖國的事業,為實現理想而斗爭,這是最光榮不過的事情了。

18、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19、是您,孕育了華夏的智慧;是您,見證了子孫的成長。祝我們偉大的祖國大步朝前走。

20、黃河孕育了華夏民族,長江見證了炎黃歷史。偉大的祖國,我為你自豪!

國慶節 經典詩歌朗誦

《我愛我的祖國》

我愛我的祖國

愛她那奔騰的黃河、長江

以及豐盈的「北大倉」和「魚米之鄉」

哺育我們成長

我愛我的祖國

愛她那峻美的山河,

為我們好奇的眼球

捕捉快樂

我愛我的祖國

愛她那富饒的「天府之國」

和位於東南角的「寶島」

使這片土地更加豐沃

我愛我的祖國

愛她東方明珠的夜色

和鄉村淡淡的稻香

交織著祖國多元化發展的成果

我愛我的祖國

愛她世界屋脊的輪廓

和珠穆朗瑪峰的巍峨

匯聚成中華兒女的驕傲與快樂!

我愛我的祖國

愛她那凝結了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

——萬里長城

屹立在中華民族的領土上

像一個活躍的精靈

我愛我的祖國

愛勞動人民豐收的喜悅

和他們臉上深深的皺紋

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我愛我的祖國

愛人民子弟兵不畏艱險

面臨災難勇往直前

他們不愧為龍的傳人!


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一等獎圖片大全相關 文章 :

★ 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圖片簡單好看的-我的祖國 我的家

★ 最新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圖片欣賞6張-我與祖國心連心

★ 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製作版面設計圖6張-慶祝新中國成立72周年

★ 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簡單又漂亮模板6張-祖國在我心中

★ 我和祖國共成長手抄報圖片

★ 建國72年我和我的祖國手抄報素材

★ 國慶節手抄報作品一等獎圖片8張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㈥ 求英語手抄報介紹英語電影的

提供一部英語電影 忠犬八公的故事 Hachi: A Dog's Tale (2009) 資料壓縮包,見附件。

如果看不到附件,請用電腦訪問。下載附件後,解壓,就是影片的英文介紹、英文影評、英文台詞文本文件。

手抄報的製作也比較簡單,按照下面的圖片手繪一個小海報,把上面的素材組織剪輯一下抄寫上去,就完成了。

㈦ 愛國影片的手抄報或者簡報該怎麼做

用手抄報的的格式 文字內容寫一篇類似電影觀後感的文章 主圖片用電影的海報 手抄報底色盡量為紅色 附上一些愛國圖片 還有黨徽 國徽等等

㈧ 歷史小報

建議你查看一下相關的書籍,初一一年級下冊歷史書上好像有相關的內容。

㈨ 麻煩告訴我:歷史手抄小報的素材。拜託了!!!!

以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為素材,製作有一份有特色的歷史小報

一、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近代民俗變遷是近代社會變遷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近代社會轉型相始終。近代民俗變遷涉及到社會各個角落、各個層面。以下從禮儀、消費、服飾、飲食、居住、出行、節日、婚喪等八個方面進行概括,大致可以窺見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1.禮儀習俗的變化:在鴉片戰爭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傳統的社交禮俗和祭典禮俗,包括稱謂、見面禮等仍在社會上占據主導地位。人們見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請安等禮。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勢,但在封建時代成為敬重、臣服的一種禮節,以體現封建社會的等級尊卑,跪拜主要對尊長,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禮,平輩之間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與此相適應還有一套「大人」、「老爺」、「太太」、「老太太」等稱謂。然而,開國以後,在沿海通商地區,受西方平等觀念影響,先是在新式知識分子內部,逐漸採用握手、鞠躬等見面方式,並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稱謂。1912年民國成立後,明令祭孔時「除去拜跑之禮,改行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註:《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報》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廢除社交中實行的叩拜、相揖、請安、拱手等舊禮節,改行鞠躬禮為主。同年8月17日,民國政府公布了《禮制》,用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新式禮節的合法地位(註:《東方雜志》第9卷第4號,1912年9月。)。行鞠躬禮,使用「先生」、「君」的稱呼,反映出近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總之,脫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禮俗逐漸成為中國通常的「文明儀式」、「文明禮」,反映出社會禮俗的進步趨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際舞的流行、生日聚會以及同事宴請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際習俗的新變化。

2.消費習俗的變化: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侵入以及中國新式商業的產生和迅速發展,對傳統消費習俗產生巨大沖擊,並直接導致了消費習俗的變遷。在鴉片戰爭後的道光年間,享用洋貨在上層社會已漸成時尚,不過開始僅限於通商口岸等少數地區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紀末,隨著通商口岸增加到70餘個,於是洋貨消費遍及各階層,即使在雲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裡,也可見到不少洋貨,包括各種哈剌呢、嗶嘰、羽紗、法蘭絨、鍾表、玻璃等,一應俱全,而且其售價「並非貴得驚人」(註:姚鎬編:《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頁。)許多「農民亦爭服洋布」,中產之家更是「出門則官紗紡綢不以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註:宋延齋:《蒲圻鄉士志》,轉引自嚴昌洪:《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頁。)。此外,賽馬、賽船、網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點心、西式飲料、業余劇社、公園、室內音樂會、電影、電燈、電話、自來水、郵政、電車等西式生活方式無不影響到中國人消費方式的改變,使中國人消費結構、消費內容均發生重大改變。此外,以上海為例,色情消費、游樂消費也成為商人、富人等消費方式中的重要內容。

3.服飾習俗的變化:中國服飾習俗源遠流長,各時代都有絢麗多彩的服飾。至清代中國服飾則多以長袍馬褂為主,女子則穿旗袍。民諺有「孔雀翎,馬蹄袖」之說。服飾具有體現等級森嚴、褒衣博帶特點,這些弊端與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很不協調。為此,部分中國人開始接受西式服飾。在19世紀50年代,香港、廣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華商更多有穿洋裝者。戊戌時期康有為力倡「易服」。20世紀初,當時青年穿西服的人漸多起來。1903年胡漢民任教的廣西梧州中學允許學生可以在歲時年節「披洋衣揖孔孟」(註:《胡漢民自傳》,〔北京〕《近代史資料》1981年第2期。),可見在學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數。當時的出「洋」留學生更多著洋裝。清亡後,曾出現過「洋裝熱」,在通都大邑,人們「趨改洋服洋帽,其為數不知凡幾」(註:《潘月樵請用國貨》,〔上海〕《申報》1912年3月4日。),在偏遠小城,「文武禮服,冠用氈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歐式」(註:民國《慈利縣志》卷17,風俗。)。此外,洋式襯衣、絨衣、針織衫、西褲、紗襪、膠鞋、皮鞋等都漸漸普及推廣,總之,中國服飾中的西方因素不斷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裝則是近代中西服飾合璧的最典型標志。
在廣義的服飾民俗中,穿著和「打扮」是有機的統一體。例如紋身、化妝、發式、飾物、纏足等。鴉片戰爭前後,西方人到中國,首先看到的就是蓄著長辮子的男人和裹著小腳的女人,「許多年來,全歐洲都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荒謬最奇特的民族;他們的剃發、蓄辮、斜眼睛、奇裝異服以及女人的毀形的腳,長期供給了那些製造滑稽的漫畫家以題材」(註:〔英〕哈利:《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王維周等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頁。)。男人拖著大辮子、穿著寬大的褂袍,女人裹著小腳,這是清代中國人的基本裝束。然而,19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人這種裝束形象有了顯著改觀。首先,一批來華的傳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維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對纏足,主張放足,1883年康有為在廣東南海縣成立不纏足會,1896年又在廣州成立不纏足會,1897年梁啟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纏足會,不久不纏足會遍及東南沿海地區。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還發出上諭禁止纏足。1901年慈禧太後下達了勸禁纏足的懿旨,1912年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從反對傳統道德,爭取婦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纏足運動帶有反封建的政治意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
辮發雖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標志,但卻是滿族習俗同化漢族的結果,在外國人面前,卻又成為中國人的民族標志了,而這種民族標志,在近代又成為與開化世界趨向短發的世界大潮相背馳的「落後」、「不開化」的標志而體現的。
戊戌時期康有為在給光緒皇帝的《請斷發易服改元折》中公開要求清政府「斷發」易服,一般開明人士也發出了剪辮的呼聲。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許官民自由剪發了。辛亥革命爆發後,辮子陸續剪掉。當時甚至出現了眾多的理發店取代了眾多的「剃頭匠」。連袁世凱也剪掉了辮子。民國的成立更帶來了短發的普及。

4.飲食習俗的變化:中國是世界上飲食文化發達的國家,至清代已逐漸形成了川、粵、魯等各種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風味菜餚及小吃。至鴉片戰爭以後較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社會的飲食習慣並未發生明顯的變化,但隨著西方文化的進一步滲入,西方的一些飲食也逐漸傳入中國,至19世紀中葉以後西式飲食開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開設在上海虹口一帶的西餐館有「華人間亦往食焉」(註:葛元煦等:《滬游雜記·淞南夢影錄·滬游夢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頁。)。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館也相繼開設,名聲愈來愈大。翻閱這一時期的《大公報》,常可看到「品升樓」、「德義樓」等「番茶館」的廣告,稱它們專辦「英法大菜」、「請得巧手外國廚房精調西菜」(註:《大公報》光緒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北京的西餐飯店檔次很高,象「六國飯店、德昌飯店、長安飯店,皆西式大餐矣」(註:胡樸安編:《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一,上海書店1986年版,第2頁。),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間。辛亥之後,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為一種時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濱竹枝詞》中寫道:「番菜爭推一品香,西洋風味睹先嘗,刀又耀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註:顧柄權:《上海風俗古跡考》,〔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頁。)。總之,在以「洋」為時尚中,具有西方風味的食品漸受中國人的歡迎,如啤酒、香檳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麵包、西點、蛋糕等皆被國人接受。說明西式飲食已引起了中國飲食習俗的較大變化,豐富了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

5.居住習俗的變化:中西居住習俗差異較大,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問題,也有不同的風俗問題。皇家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傑出代表,不過它與民居存在著明顯的等級差別。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窯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數民族的吊腳樓和土樓、北方草原的氈包等,都是中國傳統民居的典型形態。通常中國傳統民居以平房為主,這主要與中國有廣闊的土地以及建築材料、建築技術落後有關。在近代,由於受西式建築風格的影響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國人也開始建築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現「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的風尚。鄧子琴在《中國風俗史》中稱,「晚清園亭,亦參以西式建築,而通都大邑,幾於觸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樓漸漸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為當地居室建築的新潮流;在沈陽「建築宏麗,悉法歐西,於是廣廈連雲,高甍麗日,綿亘達數十里」(註:《奉天通志》卷97,禮俗三、居室。);在青島,「市內住屋多屬歐式建築」(註:袁榮叟:《膠澳志·民社志》,第72頁。);在漢口,「尺地寸天,huán①huì②日密,中西廠肆,角勝爭奇」(註:民國《夏口縣志·序》。);在上海除了興建了大量西式建築外,還出現了西洋建築風格影響下的中國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響,漢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島等地也相繼在租界、碼頭、商業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與西式建築的引進,鋼鐵、水泥、機制磚瓦、建築五金、自來水、電燈等也大量應用。使近代中國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習俗發生重大變化。

6.出行習俗的變化:出行習俗是與交通工具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傳統社會,代步工具主要是馬車、牛車、肩輿(轎子)、木船以及騎馬、騎驢、騎駱駝等。其共同特點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動范圍小。交通落後,必然造成社會的落後。在近代,隨著西方的火車、輪船、電車、汽車、自行車、摩托車等的引入,逐漸導致了中國傳統交通工具的變革。人們出行一下子就由「鄉人」而變成「國人」。汽車興起後,「男女授受不親」的陳腐觀念被打破了「男女雜坐不以為嫌」(註:民國《夏口縣志》卷二,風土志。)。使傳統的交往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7.節日習俗的變化:中華民族的節日習俗獨具特色,近代的歲時令節從總體上仍然沿襲自古以來的民間形成的節慶習俗,如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臘八節等,但這些節日是依據傳統歷法而來,屬於封建農業文明的產物,且多有傳統民間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適應近代工業社會的落後性也是非常明顯的。清末已有改歷的呼籲,梁啟超於1910年就撰寫《改用太陽歷法議》一文,主張採用太陽歷代替陰歷(註: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25,〔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2頁。)。民國政府成立後,斷然於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國改用陽歷,以求與國際上通行歷法相一致。改歷後,必然引起歲時節日習慣的變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義的新式節日、紀念日相繼出現在人們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國初年的新紀念日除了民國成立日(元月1日)和國慶(10月10日)紀念以外,還有革命先烈紀念日(3月29日)、國恥日(5月9日)、植樹節(清明節)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國際婦女節(3月8日)、兒童節(4月4日)、國際勞動節、學生運動紀念節(5月4日)、教師節(8月27日)等等。特別是受西俗影響,聖誕節、情人節等也在城市中普及。這些都為中國的節日時令習俗增添了異彩。

8.婚喪習俗的變化:婚禮是標志與慶賀結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漢族主要的婚姻形態仍然是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受男女平等觀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響,19世紀五六十年代,少數與外國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禮結婚的現象,「前日為春甫婚期,行夷禮」(註:上海人民出版社編:《清代日記匯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頁。)。光緒年間,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出現了婚姻論財不問門第的現象,西式婚禮漸有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文明結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開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結婚,倡於都會商埠,內地亦漸行之」(註:徐珂:《清稗類鈔》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頁。)。文明結婚,除婚禮地點不在教堂,不用牧師主婚外,許多儀式大致從西禮中移植過來,雖然雜有中國傳統婚禮的某些內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總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鎮「文明結婚」的流行,畢竟反映出中國婚俗的變化,代表著晚清婚俗變化的正確方向。

㈩ 歷史的電子小報

你這是在尋求別人的幫助 請不要用命令的語氣、

閱讀全文

與電影歷史小報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節期間為啥不讓換電影票 瀏覽:586
邵陽大祥區電影院 瀏覽:912
有一個小孩丟失的電影名字 瀏覽:129
電影院沒有武漢日夜 瀏覽:657
333層監獄的電影名字 瀏覽:673
印度一部電影主角會接子彈 瀏覽:155
武打片大全電影南拳王 瀏覽:820
電影前路漫漫背景音樂 瀏覽:771
鄭伊健泰國電影 瀏覽:279
豫劇電影全集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735
愛國電影八佰觀後感300 瀏覽:748
泰國關於打胎的恐怖電影 瀏覽:500
教父1電影英文字幕 瀏覽:728
top拍的電影名字 瀏覽:739
正義聯盟電影中文免費觀在線觀看 瀏覽:211
電影導演的因果 瀏覽:804
徐達夫是什麼電影里的名字 瀏覽:724
香港的天使愛情電影 瀏覽:247
保護動物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31
什麼電影的床戲是真的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