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看的非洲戰爭題材電影
《四月的某時》《剛果驚魂》《戰爭之王》
⑵ 戰爭之王的原型
Victor Bout,國際軍火走私商。《戰爭之王》Yuri Orlov 的原型, 原KGB成員, 911後被美通緝, 但他所擁有的航空公司居然在兩年前替GLA運兵打Iraq(伊拉克), 而阿聯酋航空也是他創立的。 影片中的尤里奧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火販子維克多鮑特,原KGB成員。Victor Bout曾被稱為「死亡批發商」,他的公司職員超過300人,擁有約40架貨機,他所擁有的「安」式運輸機的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⑶ 非洲剛果戰爭電影片名是什麼
對於你所說的這個非洲剛果戰爭的電影裡面,好像來說應該是有很多這樣的一個戰爭的題材的影片的了。
⑷ 一個老片子,一群人,去山洞裡找鑽石,結果剛找到鑽石,就出來了一堆白猿,然後戰爭就開始了,有紅激光槍
<<剛果驚魂>>
影片簡介:
一家公司派人到剛果尋找純度極高的鑽石,並將發現進行衛星傳送。但從尋像上看,那裡似乎發生了突發事件,似乎還看到某種體形巨大的動物。公司只好繼續派人到現場查明真相。靈長類動物學家彼得.埃利奧特帶著艾美——一隻8歲的大猩猩前往。但是,熱帶雨林是另一個天地,在那裡主宰一切的可不是這些城市人的意志。這是一個表現人類和動物復雜關系的故事。影片藉助電腦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艾美的動作,情節驚險曲折,激動人心。以下轉自明日黃花瘦,西門吹吹牛博客…………
中文名:《剛果驚魂》 Congo (1995)
上映:1995年6月9日
類型:神秘片科幻片冒險片動作片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時長:109分鍾
⑸ 150名士兵面對3000名敵人圍攻 是什麼電影
雅多維爾圍城戰
導演: 里奇·斯邁斯
編劇: 凱文·布勞得賓
主演: 詹米·多南
類型: 劇情
地區: 愛爾蘭
語言: 英語
上映: 2016-07-10
片長: 108分鍾
⑹ 《現代啟示錄》講的個什麼意思呀
劇情簡介:
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上尉威拉德接到總部的命令, 去尋找脫離了美軍的科茨上校。科茨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但如今卻已陷入瘋狂。
他在越南境內建立了一個獨立王國,推行著野蠻、血腥、非人的殘暴統治,還不時地向美軍進行瘋狂的近乎妄語的廣播宣傳。
威拉德接到的命令就是找到科茨,並把他帶回來或者是殺了他。帶著這個命令,威拉德率領一小隊士兵沿著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叢林前往越南。
在尋找科茨上校的過程中,威拉德幾乎橫穿了整個越南戰場。他目睹了種種暴行、恐怖、殺戮與死亡的場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在不斷的殺戮之中,威拉德也幾乎變得瘋狂。
最後歷盡艱辛的威拉德一行終於來到了科茨的恐怖王國。他們落入了科茨的手中,受到了嚴酷的折磨。
但這卻也使威拉德得以直接面對科茨。科茨本可以殺死威拉德,但他卻沒有這樣做,他藉助威拉德的手完成了渴望已久的死亡,終於從這個瘋狂的世界中得以解脫。
而威拉德也深深地體會到了人類心中的邪惡與黑暗,體會到了邪惡所引起的瘋狂。土著們跪倒在他面前,他實際上已取代了科茨。
對這一切感到由衷地厭惡的威拉德拉起同伴,登船離去。科茨的瘋狂被制止了,但在整個越南戰場上,恐怖與殺戮仍然在瘋狂地進行著。
《現代啟示錄》是一部以越戰為背景的影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馬丁·辛、馬龍·白蘭度、羅伯特·杜瓦主演。影片於1979年8月15日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越戰期間,美軍情報官員威爾德上尉奉命除掉庫爾茲上校。接到命令後,威爾德率領小分隊,冒險乘小艇深入柬埔寨。
創作背景:
早在拍攝1969年的《雨人》時,時任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助手的喬治·盧卡斯就鼓動約翰·米利厄斯寫出一部越戰電影,後者想到改編約瑟夫·康德拉的小說《黑暗之心》,只是他無意執導,而是希望盧卡斯擔綱。
不過,導演拉羅爾·巴爾蘭德曾稱他在1967年就產生了拍攝《現代啟示錄》的想法,當時米利厄斯還沒開始動筆,他和製作人喬爾·蘭登達成協議,可二人最終沒能得到康德拉小說的改編權。
科波拉支付給米利厄斯15000美元編寫劇本。米利厄斯的劇本初稿完成於1969年,原定片名為「迷幻戰士」。
雖說影片劇本改編自《黑暗之心》,卻明顯與原著大相徑庭。康德拉在《黑暗之心》中融入了自己在非洲的親身經歷,當時他曾在一艘蒸汽輪船上任船長。
米利厄斯希望將康德拉的小說當作一種寓言,因為小說情節過於簡單,根本無法完全遵從。在構思人物時,他還借鑒了身邊的第一手素材。
網路-現代啟示錄
⑺ 戰爭之王的真實背景是什麼
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影片中的尤里奧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火販子維克多鮑特,原KGB成員。
Victor Bout曾被稱為「死亡批發商」,他的公司職員超過300人,擁有約40架貨機,他所擁有的「安」式運輸機的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1992年,25歲的布托得到了第一桶金子。他借了12萬美元買了三架「安」運輸機,開始在莫斯科四處飛行。
1993年,他將業務遷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那裡,他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個機場租用運輸機,建立了一家進出口公司。
在短期內,布托的公司贏得了一份「正式合同」,為比利時駐索馬里維和部隊提供武器。為了進一步擴大在非洲的存在,布托在賴比瑞亞成立了阿爾薩斯航運公司。
按照「賣錢」的原則,向非洲國家出售自動步槍、步槍手榴彈、機關槍、火箭發射器和其他武器。布托的「觸角」幾乎遍及非洲的每一個角落。
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盧安達、肯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南非、史瓦濟蘭、蘇丹和烏干達等,只要有戰爭,布托夫人就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
布托因違反聯合國武器禁運而成為國際刑警組織的目標。與此同時,聯合國觀察員已經將布托作為目標,指責他向安哥拉、賴比瑞亞和獅子山走私大量違禁武器。
聯合國安理會的一份報告描述了布托如何使用至少5個別名向非洲走私武器,如「維托·弗拉利維克·布托」、「維托·布托」和「維托b」。
(7)剛果戰爭改編的電影名字擴展閱讀:
本片拍攝於2004年,在四年後的三月,鮑特在泰國被捕,被關押於曼谷特殊監獄。他精通六國語言,其中包括漢語。
但片中凱奇在中國邊境說的那句中文可不怎麼流利。電影的開篇,以一枚彈頭為視角,講述這枚彈頭從製造到售賣到上膛到發射的過程,實在震撼。
不過是一些金屬,一點兒粉末,放一塊兒就成了不長眼的殺人凶器,一個生命轉瞬凋零,一個家庭霎時瓦解。
電影拍攝背景:
在20世紀末,當美蘇冷戰結束時,另一場噩夢出現了。僅在烏克蘭,從1982年到1992年,就有價值3200億美元的武器流入黑市,由中間商和軍火商賣給飽受戰爭蹂躪的第三世界國家。
軍閥、商人、國際犯罪集團,甚至美國政府本身都捲入了涉及巨額股份的軍火交易,形成了復雜而令人興奮的利益網路。
但在此之前,從未有一部電影像《戰爭之王》那樣如此接近並揭示了武器交易的真相和內幕,也從未像《戰爭之王》這樣毫不掩飾地扮演了美國人的角色。
結果,由於敏感的題材,這部電影很難找到美國投資者,而且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拿到錢。最終,在這部4200萬美元的獨立電影中,幾乎沒有投資者在美國,所有的資金都來自海外。
⑻ 《現代啟示錄》講述了什麼
《現代啟示錄》是美國反映侵越戰爭的一系列影片中最成功的一部。
這部影片採用了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最著名的小說《黑暗的心靈》的框架。原小說是講一位青年船長去剛果做生意,並奉公司之命去害該公司駐剛果分公司的代理人庫爾茨。船長到剛果後理解了庫爾茨,沒有殺他,把他帶到英國。影片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為:美國侵越部隊的特種部隊上尉威拉德奉上級命令去暗殺一個美國上校庫爾茨。庫爾茨在越南戰爭中精神失常,成為當地土著部落的領袖,因不聽從美軍調遣,而且有損美國聲譽,必須除掉。威拉德帶領四名士兵乘一艘巡邏艇從西貢出發,沿湄公河上溯,影片從威拉德的視角展示了侵越美軍的一系列暴行。
作為戰爭片,這部影片有一些獨特之處。
首先影片構思巧妙,整體設計新穎而完整。影片中的湄公河象徵人類歷史發展長河。當威拉德一夥順河上溯時,看到並參與了一系列暴行,他們的人性越來越少,獸性越來越多,等到他們找到庫爾茨時,已變得比庫爾茨更兇殘。這意味著戰爭使人類退化。這種意圖也許不易理解,但是畢竟譴責了戰爭對人性的扭曲。表現了編導反對侵略戰爭、渴望和平的願望。這種對侵越戰爭的反思,也推動了美國國內的反越戰的運動。
其次影片採用從現實主義逐漸向超現實主義過渡的創作方法,從揭露現實發展到探求哲理,銜接自然流暢,渾然一體。在用現實主義手法描繪戰爭時善於選擇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例如,威拉德遇上一位美軍中校,名叫基戈爾,他好戰成癖,以殺人為樂趣。他一邊乘直升飛機對越南平民狂轟濫炸,一面用大功率擴音器播放華格納的音樂,感到特別興奮快樂。他為了要在戰爭進行的時候安全地欣賞士兵沖浪,派飛機把海邊的叢林燒成一片火海,他說自己最喜歡聞凝固汽油彈爆炸燃燒的氣味,可見他已變成殺人魔王和戰爭瘋子。這是美國好戰的上層軍官的典型。最開始威拉德對基戈爾這種人感到不可理解,但是,隨著他們越來越深地陷入戰爭泥潭,自己也越來越殘忍。有一次遇到一隻小船,在檢查時,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忽然一隻小狗動了一下,他們驚慌失措,開槍猛烈掃射,打死多人,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有的士兵對自己的暴行深感內疚,要給受傷的越南婦女包紮,一向溫文爾雅的威拉德竟然開槍打死她。他們自己生活在恐懼之中,整日酗酒吸毒,無可救葯。最後威拉德找到了庫爾茨,終於明白,是這種侵略戰爭把他逼瘋了。他殺死了庫爾茨,土人們擁戴他為領袖,他陷入矛盾之中。最後這段已不是寫實主義風格了,帶有鮮明的超現實主義成份。這也許不能恰當地解釋侵略戰爭的本質,但是編導嚴肅認真的積極探求真理的態度是值得贊許的。觀眾跟隨威拉德走進越南叢林,也彷彿經歷了這場荒誕、恐怖、滅絕人性的戰爭,自然會反對戰爭。編導曾希望把這部影片拍成一部沒有政治口號的政治片,顯然他們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這部影片技巧運用別出心裁。特別是攝影和音樂成功地渲染了戰爭氣氛,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如拍攝直升飛機一面轟炸一面放音樂時,攝影角度變化靈活,音響震撼人心,二者綜合,組成強烈的視聽效果,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美軍的瘋狂。在拍攝歌舞明星勞軍一場時,強烈的聚光燈柱不斷橫掃,數干名美軍官兵騷動不安,不僅與一般美國歌舞片的華麗場面截然不同,而且與周圍陰沉黑暗的叢林形成鮮明對比;美軍官兵獸性大發,勞軍女郎倉皇乘直升飛機逃跑,拍得有聲有色,驚心動魄,彷彿到了世界末日。特別是最後一部份,庫爾茨始終處於黑暗之中,強烈的以陰暗為主調的畫面造型突出了神秘莫測的氣氛,也暗示出庫爾茨的陰暗心理。這些都已成為戰爭片的著名段落。這部影片獲得第52屆奧斯卡獎中的最佳攝影和最佳音響效果兩項金像獎。
⑼ 推薦一些反映非洲戰爭現實的電影
先說最新的電影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8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激情
《U-571》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多少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1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7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穆斯林作戰浴血撕殺。
老牌經典有:
《橋》
《卡撒布蘭卡》
《巴頓將軍》
《坦克大決戰》
《莫斯科保衛戰》
中國的戰爭片嘛
《大決戰》不錯
《開國大典》經典
《渡江偵察記》還兼具娛樂效果
《上甘嶺》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奮人心,爆炸效果一點不遜色外國大片。
⑽ 戰爭電影《戰爭之王》未免太殘酷,真的可能存在原型人物
Victor Bout,國際軍火走私商。《戰爭之王》Yuri Orlov 的原型, 原KGB成員, 911後被美通緝, 但他所擁有的航空公司居然在兩年前替GLA運兵打Iraq, 而阿聯酋航空也是他創立的。
他擁有全球最大的私人安東諾夫貨運機群,他將各種武器通過自己的航空貨運網路運至全球各個沖突地區,巨大的空運能力使得他能夠將坦克以及其他重型武器運至世界的任何角落。
他通過海運秘密地向世界上許多沖突地區的反政府武裝提供軍火,以換取鑽石以及其他貴重貨物。
他的生意遍及阿富汗、安哥拉、剛果、賴比瑞亞、巴基斯坦、菲律賓、盧安達、塞拉里昂、蘇丹等地區。
他居住在莫斯科,但大多數時間在阿聯酋操縱著自己的貨運機隊。有消息說美英政府也曾僱傭過他的船隊進出伊拉克的危險地區。
數年來,憑借著許多假身份以及許多實權人士的照應,他總是能夠逃脫制裁。 一系列的聯合國安理會報告中出現過他的名字,並且列舉了許多他操作的致命交易。 比利時政府以洗錢和共謀罪向他發出了通緝令,他的名字同時也出現在國際刑警組織的通緝名單上。但是只有少數人認為他會受到應有的審判。
也許他終有一天會受到法律制裁,但買賣武器,只是戰爭過程的正常需求。真正製造戰爭的,往往是某些大國在背後的操縱,甚至很多長期沖突都是因為某些大國故意製造的,如印巴沖突,就是英國撤退時故意造成的。正如《戰爭之王》里說的,當世界上真正的軍火商其實是幾個超級大國政府的時候,誰又能制裁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