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肖恩康納利還主演過什麼好電影
《諾博士》(007系列)、《鐵面無私》、《勇闖奪命島》、《偷天陷阱》
《絕地任務》都還行了,別的就不多說,個人不喜歡,
但是基本給你一點吧,受到好評點的電影
2003年 《特別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1999年 《偷天陷阱》(Entrapment)
1996年 《絕地任務》(The Rock)
1995年 《第一騎士》(First Knight)
1993年 《旭日追凶》(The Rising Sun)
1991年 《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0年 《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89年 《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7年 《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
1986年 《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
1983年 《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
1979年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76年 《羅賓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
1974年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64年 《金手指》(Goldfinger)
1963年 《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2年 《諾博士》(Dr. NO)
Ⅱ 求一部老電影
大概是肖恩康納利與克里斯汀史萊特的《玫瑰的名字》,也叫魔宮傳奇。
在十四世紀,一個重要宗教會議,突遭五名神秘殺手破壞。 英國聖芳濟各會修士威廉負責追查幕後元兇,威廉在年青隨從協助下,一步一步向真相逼近,豈料,跟他作對的宗教裁判官貝納多也來到了修道院。貝納多決意以酷刑杜絕一切異說,假如威廉堅持繼續追緝元兇,被追緝的將是威廉自己。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上映:1986年01月24日
Ⅲ 肖恩康納利主演的一個理發師電影叫什麼名字
這個是肖恩康納利的作品年表,但是我都找了一遍,也沒有找到樓主你要找的影片,地址給你,你自己看看吧。
地址:http://www.mtime.com/person/926119/filmographies/index.html
Ⅳ 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拍過哪些電影
你很喜歡肖恩嗎,我很喜歡他的電影他的007系列很是經典而且他寶刀未老,出演了許多經典影片,我最喜歡他和凱奇合作的勇闖奪命島中他的表演了,帥呆了,正是他的驍勇與不遜,使他有著越老越成熟的魅力,並在世界最有魅力的男人的排名上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他的表演希望以下的資料能幫到你 肖恩-康納利
本名: Sean Connery
生日:1930年8月5日
出生地:蘇格蘭,愛丁堡
妻子:Micheline Roquebrune
主要作品:
《諾博士》(007系列)、《鐵面無私》、《勇闖奪命島》、《偷天陷阱》
榮譽:
1987年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鐵面無私》)
影迷信箱:
C/O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lls, CA 90212
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他少時崇拜的影星--肖恩-康納利的評價是:世界上總共只有七個真正的電影明星,肖恩-康納利是其中之一。
確實,年過七十的肖恩-康納利魅力不減當年,始終被視為性感偶像。最近美國《新青年》雜志利用網路進行了調查,根據16000多名讀者的投票結果,當選「本世紀最性感男人」的居然是年過七旬的老「007」--肖恩-康納利。1998年在英國舉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六十八歲的肖恩和二十三歲的凱特-溫斯萊特分別奪得「最性感男女演員」的稱號。肖恩-康納利,堪稱演藝圈中的一大奇跡。
肖恩1930年8月5日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家庭生活就十分困難,靠父親每周兩英鎊的收入和母親給人家當女傭的微薄補貼度日。清貧的家境使得他13歲就輟學開始謀生,16歲入海軍服役,但嚴重的胃潰瘍卻使他從軍不到三年就被迫退伍,返回了故鄉愛丁堡。由於沒有學歷,也不可能找到個理想的工作,他先後做過泥瓦匠、貨車司機、棺材匠、私人保鏢。1950年,他在工作之餘,參加了健身俱樂部,練就了一身好體格,這為他日後扮演「007」打下了基礎。同年,在倫敦舉行「世界先生」選拔賽,身材高大,體質健壯的他贏取了環球先生(Mr.Universe)的參賽資格,並被「南太平洋歌舞團」招聘為合唱隊員,從此踏入演藝圈,在十幾部電視片和影片中擔任一些小角色。1958年在一部名為《另一時段,另一地點》(Another Time, Another Place)中,由於健美的體魄使他贏得了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1962年肖恩主演了「007」系列的第一集《諾博士》(Dr. NO),從此開創了不朽的「邦德」時代。這部影片改變了他的一生,只要一提起肖恩-康納利,人們馬上會聯想到瀟灑、機敏的英國間諜詹姆斯-邦德。第二年他又拍了一部邦德片《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這是他所拍的七部邦德片中他自己最喜歡的一部。接著,他又拍了第三部「007」影片《金手指》(Gold finger)、第四部《晴天霹靂》,一部比一部賣座。到1965年,他已經成為英美兩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之一。1967年後,肖恩便拒絕再演間諜,於是1969年的邦德片《為女王陛下秘密效勞》便改由澳大利亞籍的喬治-拉辛主演。這部影片完全失敗了。於是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科利又說服肖恩再次扮演「007」,於1971年拍了《永恆的鑽石》。邦德系列片打入了世界市場,但拍完這一部,肖恩堅決不再幹了。從此,銀幕上的「007」便改由羅傑-摩爾擔任。12年後,1983年,另一個製片人傑克-施瓦茨曼也想拍一部「007」影片《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原來是請肖恩作顧問,但不久影片就到了非肖恩演不可的地步。於是,這一年兩部邦德片同時上映:肖恩-康納利的《永不說不》和羅傑-摩爾的《章魚》。
間諜「007」使肖恩出了名,贏得了不計其數的影迷。憑著其英雄的氣慨、紳士的風度、迷人的姿態吸引了千百萬觀眾,成為世界級大明星。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人物,他說:「要是除去那些花里呼梢的東西,他不過是個平庸的英國警察罷了。在真實生活中我如果遇到他,一定不會喜歡他。他跟我根本不是一類人。」與此同時他扮演的其他角色並未引起應得的重視。於是肖恩決心罷演「邦德」轉而嘗試其他戲路。1965年,紐約導演呂美特請他拍《山嶽》一片,給他打開了發揮演員才能的另一條道路,但在接下來的幾篇其他的影片,都不太成功。其中包括1974年主演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1975年的《The wind and the lion》、1976年《羅賓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
時至80年代,60高齡的肖恩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秋。他接連拍攝了六七部電影,並且每一部都很成功。1987年,他因在影片《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中扮演正直的老警官馬龍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片中肖恩-康納利完全突破「007」的模式,其精湛的演技再次令人驚嘆不已。後來,他又相繼出演了一系列影片,並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在《獵殺紅十月號》(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90)中他扮演了蘇聯潛艇指揮官;《俄羅斯之家》(The Russia house 1990)中和謁可親、德高望重的老長者;《正義的事業》(1995)中堅持正義、公平的法律老教授;《第一騎士》(First knight 1995)中的英勇公正的亞瑟王;《絕地任務》(The rock 1996)中飾演一個挽救舊金山百萬平民百姓於水火的英國老特務。在1999年浪漫驚險片《偷天陷阱》(Entrapment)中,肖恩轉而飾演一名超級竊賊,與英籍女演員凱瑟琳-澤塔-瓊斯演對手戲,影片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肖恩所拍的四、五十部影片,有不少是演配角。有人曾問他,以他這么一個國際明星,為什麼會接受配角?他說:「我知道美國明星是不願意演配角的,我真不明白為什麼。如果我認為某件事有獨創性,有價值,我就會很高興去做,不會有什麼顧慮。」正如這位「美髯公」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所說「我早在30年前就來到這里。忍耐乃美德。這個獎雖說是配角獎,但也是對我整個表演生涯的一種肯定與鼓勵......」也許正因為如此,肖恩從影四十年仍然保持藝術的青春。今年父親節前夕,英國一個男性護膚品牌舉辦了一個「理想父親」選舉,由五百名英國男士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的最理想名人父親,結果老牌「007」肖恩-康納利成為英國男士的首選。這位「本世紀最性感男人」與「最理想的父親」,還在今年7月5日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爵士頭銜,成為了頗具傳奇色彩的「千年騎士」。
獲獎記錄:1987年以《鐵面無私》一片獲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主要影片: 2003年 《特別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1999年 《偷天陷阱》(Entrapment)
1996年 《絕地任務》(The Rock)
1995年 《第一騎士》(First Knight)
1993年 《旭日追凶》(The Rising Sun)
1991年 《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0年 《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89年 《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7年 《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
1986年 《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
1983年 《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
1979年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76年 《羅賓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
1974年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64年 《金手指》(Goldfinger)
1963年 《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2年 《諾博士》(Dr. NO)
Ⅳ 他是誰,演過什麼電影
肖恩 康納利
本名: Sean Connery
生日:1930年8月5日
出生地:蘇格蘭,愛丁堡
妻子:Micheline Roquebrune
主要作品:
《諾博士》(007系列)、《鐵面無私》、《勇闖奪命島》、《偷天陷阱》
榮譽:
1987年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鐵面無私》)
影迷信箱:
C/O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lls, CA 90212
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他少時崇拜的影星--肖恩-康納利的評價是:世界上總共只有七個真正的電影明星,肖恩-康納利是其中之一。
確實,年過七十的肖恩-康納利魅力不減當年,始終被視為性感偶像。最近美國《新青年》雜志利用網路進行了調查,根據16000多名讀者的投票結果,當選「本世紀最性感男人」的居然是年過七旬的老「007」--肖恩-康納利。1998年在英國舉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六十八歲的肖恩和二十三歲的凱特-溫斯萊特分別奪得「最性感男女演員」的稱號。肖恩-康納利,堪稱演藝圈中的一大奇跡。
肖恩1930年8月5日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家庭生活就十分困難,靠父親每周兩英鎊的收入和母親給人家當女傭的微薄補貼度日。清貧的家境使得他13歲就輟學開始謀生,16歲入海軍服役,但嚴重的胃潰瘍卻使他從軍不到三年就被迫退伍,返回了故鄉愛丁堡。由於沒有學歷,也不可能找到個理想的工作,他先後做過泥瓦匠、貨車司機、棺材匠、私人保鏢。1950年,他在工作之餘,參加了健身俱樂部,練就了一身好體格,這為他日後扮演「007」打下了基礎。同年,在倫敦舉行「世界先生」選拔賽,身材高大,體質健壯的他贏取了環球先生(Mr.Universe)的參賽資格,並被「南太平洋歌舞團」招聘為合唱隊員,從此踏入演藝圈,在十幾部電視片和影片中擔任一些小角色。1958年在一部名為《另一時段,另一地點》(Another Time, Another Place)中,由於健美的體魄使他贏得了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1962年肖恩主演了「007」系列的第一集《諾博士》(Dr. NO),從此開創了不朽的「邦德」時代。這部影片改變了他的一生,只要一提起肖恩-康納利,人們馬上會聯想到瀟灑、機敏的英國間諜詹姆斯-邦德。第二年他又拍了一部邦德片《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這是他所拍的七部邦德片中他自己最喜歡的一部。接著,他又拍了第三部「007」影片《金手指》(Gold finger)、第四部《晴天霹靂》,一部比一部賣座。到1965年,他已經成為英美兩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之一。1967年後,肖恩便拒絕再演間諜,於是1969年的邦德片《為女王陛下秘密效勞》便改由澳大利亞籍的喬治-拉辛主演。這部影片完全失敗了。於是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科利又說服肖恩再次扮演「007」,於1971年拍了《永恆的鑽石》。邦德系列片打入了世界市場,但拍完這一部,肖恩堅決不再幹了。從此,銀幕上的「007」便改由羅傑-摩爾擔任。12年後,1983年,另一個製片人傑克-施瓦茨曼也想拍一部「007」影片《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原來是請肖恩作顧問,但不久影片就到了非肖恩演不可的地步。於是,這一年兩部邦德片同時上映:肖恩-康納利的《永不說不》和羅傑-摩爾的《章魚》。
間諜「007」使肖恩出了名,贏得了不計其數的影迷。憑著其英雄的氣慨、紳士的風度、迷人的姿態吸引了千百萬觀眾,成為世界級大明星。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人物,他說:「要是除去那些花里呼梢的東西,他不過是個平庸的英國警察罷了。在真實生活中我如果遇到他,一定不會喜歡他。他跟我根本不是一類人。」與此同時他扮演的其他角色並未引起應得的重視。於是肖恩決心罷演「邦德」轉而嘗試其他戲路。1965年,紐約導演呂美特請他拍《山嶽》一片,給他打開了發揮演員才能的另一條道路,但在接下來的幾篇其他的影片,都不太成功。其中包括1974年主演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1975年的《The wind and the lion》、1976年《羅賓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
時至80年代,60高齡的肖恩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秋。他接連拍攝了六七部電影,並且每一部都很成功。1987年,他因在影片《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中扮演正直的老警官馬龍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片中肖恩-康納利完全突破「007」的模式,其精湛的演技再次令人驚嘆不已。後來,他又相繼出演了一系列影片,並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在《獵殺紅十月號》(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90)中他扮演了蘇聯潛艇指揮官;《俄羅斯之家》(The Russia house 1990)中和謁可親、德高望重的老長者;《正義的事業》(1995)中堅持正義、公平的法律老教授;《第一騎士》(First knight 1995)中的英勇公正的亞瑟王;《絕地任務》(The rock 1996)中飾演一個挽救舊金山百萬平民百姓於水火的英國老特務。在1999年浪漫驚險片《偷天陷阱》(Entrapment)中,肖恩轉而飾演一名超級竊賊,與英籍女演員凱瑟琳-澤塔-瓊斯演對手戲,影片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肖恩所拍的四、五十部影片,有不少是演配角。有人曾問他,以他這么一個國際明星,為什麼會接受配角?他說:「我知道美國明星是不願意演配角的,我真不明白為什麼。如果我認為某件事有獨創性,有價值,我就會很高興去做,不會有什麼顧慮。」正如這位「美髯公」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所說「我早在30年前就來到這里。忍耐乃美德。這個獎雖說是配角獎,但也是對我整個表演生涯的一種肯定與鼓勵......」也許正因為如此,肖恩從影四十年仍然保持藝術的青春。今年父親節前夕,英國一個男性護膚品牌舉辦了一個「理想父親」選舉,由五百名英國男士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的最理想名人父親,結果老牌「007」肖恩-康納利成為英國男士的首選。這位「本世紀最性感男人」與「最理想的父親」,還在今年7月5日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爵士頭銜,成為了頗具傳奇色彩的「千年騎士」。
獲獎記錄:1987年以《鐵面無私》一片獲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主要影片: 2003年 《特別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1999年 《偷天陷阱》(Entrapment)
1996年 《絕地任務》(The Rock)
1995年 《第一騎士》(First Knight)
1993年 《旭日追凶》(The Rising Sun)
1991年 《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0年 《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89年 《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7年 《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
1986年 《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
1983年 《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
1979年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76年 《羅賓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
1974年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64年 《金手指》(Goldfinger)
1963年 《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2年 《諾博士》(Dr. NO)
天降奇兵 (2003)
James Bond Story, The (2000)
尋找佛羅斯特 (2000)
偷天陷阱 (1999)
復仇者 (1998)
隨心所欲 (1998)
勇闖奪命島 (1996)
劍俠風流 (1995)
黑獄大平反 (1995)
天生的大英雄 (1994)
燃燒的天堂 (1992)
紅場諜戀 (1990)
獵殺紅色十月 (1990)
俄羅斯大廈 (1990)
奪寶奇兵3之聖戰奇兵 (1989)
家庭生意 (1989)
普西迪基地 (1988)
鐵面無私 (1987)
魔宮傳奇 (1986)
永不說不 (1983)
時間劫匪 (1981)
時光大盜 (1981)
地球浩劫 (1979)
泣血古巴 (1979)
黃金列車大劫案 (1979)
遙遠的橋 (1977)
下一個目標 (1976)
羅賓漢與瑪莉安 (1976) .... 羅賓
黑獅震雄風 (1975)
霸王鐵金剛 (1975)
薩杜斯 (1974)
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4)
突擊者 (1973)
大盜鐵金剛 (1971)
紅帳篷 (1971)
永遠的鑽石 (1971)
007系列-金剛鑽 (1971)
沙拉克 (1968)
007系列-雷霆谷 (1967)
鐵金剛勇破火箭嶺 (1967)
脂粉金剛 (1966)
雷霆萬鈞 (1965)
軍令如山 (1965)
007系列-霹靂彈 (1965)
金手指 (1964)
美人局 (1964)
艷賊 (1964)
鐵金剛勇破間諜網 (1963)
勇破神秘島 (1962)
夢游小人國 (1959)
春夢留痕 (1958)
鑽石血案 (1957)
Ⅵ 誰有肖恩·康納利的片子
你們那些連勇闖奪命島 都沒有
差全部差太多了
這里有詳細介紹
http://www.mtime.com/person/926119/filmographies/
演員-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好萊塢上的台伯河 Hollywood sul Tevere (2009)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獸醫比利爵士 Sir Billi the Vet (2006) .....Sir Billi (voice)
第7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6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4) .....Himself - making opening announcement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Himself - #65: Things They Shouldn't Say (archive footage)
天降奇兵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2003) .....Allan Quatermain
奇幻兵團LXG / LXG紳士盟 / 紳士大聯盟 / 特別紳士聯盟 / 非凡紳士聯盟
Liga der au?ergew?hnlichen Gentlemen, Die
LXG
皇後樂隊video精選2 Queen: Greatest Video Hits 2 (2003) .....Juan Sanchez Villa-Lobos Ramirez (segment "Princes of the Universe") (archive footage)
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3)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Past winner
Sex at 24 Frames Per Second (2003)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Playboy Presents Sex at 24 Frames Per Second: The Ultimate Journey Through Sex in Cinema
尋找佛羅斯特 Finding Forrester (2000) .....William Forrester
心靈訪客 / 隔窗友緣
偷天陷阱 Entrapment (1999) .....Robert MacDougal
將計就計
Untitled Antoine Fuqua Project
Verlockende Falle
公費旅遊的娼妓 Junket Whore (1998) .....Himself
復仇者 The Avengers (1998) .....Sir August de Wynter
世紀特工 / 雌雄神探
隨心所欲 Playing by Heart (1998) .....Paul
從心所愛 / 用心演繹
Dancing About Architecture
If They Only Knew
第7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8)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Picture/Past Winner (uncredited)
勇闖奪命島 The Rock (1996) .....John Patrick Mason
石破天驚 / 絕地任務
龍之心 Dragonheart (1996) .....Draco (voice)
魔龍傳奇 / 魔幻屠龍 / 屠龍記
黑獄大平反 Just Cause (1995) .....Paul Armstrong
正當防衛 / 致命陷井
阿拉伯騎士 Arabian Knight (1995) .....Tack the Cobbler (voice)
Princess and the Cobbler
The Thief and the Cobbler
劍俠風流 First Knight (1995) .....King Arthur
第一武士 / 第一騎士 / 劍俠柔情
天生大英雄 A Good Man in Africa (1994) .....Dr. Alex Murray
旭日追凶 Rising Sun (1993) .....Capt. John Connor
旭日東升 / 升起的太陽 / 上升的太陽
不朽的傳奇:追憶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Remembered (1993) .....Robin Hood (archive footage)
Tähtilegenda - Audrey Hepburn
飛越綠林 Medicine Man (1992) .....Dr. Robert Campbell
燃燒的天堂 / 葯劑師
The Last Days of Eden
挑戰者2:天幕之戰 Highlander II: The Quickening (1991) .....Juan Sánchez Villa-Lobos Ramírez
時空奇兵 2
Highlander II: The Renegade Version
Highlander - Le retour
俠盜羅賓漢 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1) .....King Richard (uncredited)
俠盜王子羅賓漢 / 大盜羅賓漢 / 羅賓漢:俠盜王子 / 奇雲高士拿之俠盜羅賓漢
Robin Hood - König der Diebe
Robin des bois: Prince des voleurs
獵殺紅色十月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90) .....Captain Marko Ramius
追擊赤色十月 / 追蹤「紅色十月」 / 追擊紅色十月號 / 獵殺紅十月
À la poursuite d'Octobre Rouge
Jagd auf 'Roter Oktober'
俄羅斯之家 The Russia House (1990) .....Bartholomew 'Barley' Scott Blair
俄羅斯大廈 / 紅場諜戀
聖戰奇兵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Professor Henry Jones
印第安那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 / 印第安那瓊斯和聖杯 / 奪寶奇兵3之聖戰奇兵
Indiana Jones et la dernière croisade
Indiana Jones och det sista korståget
家庭生意 Family Business (1989) .....Jessie McMullen
家族生意 / 家庭事務
第6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9) .....Himself - Co-presenter: Best Supporting Actor
普西迪基地 The Presidio (1988) .....Lt. Col. Alan Caldwell
龍虎先鋒 / 流放
The Presidio: The Scene of the Crime
第6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8) .....Himself - Winner: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 Presenter: Best Visual Effects
午夜逃亡 Midnight Run (1988) .....Himself
父子戰爭 / 我的回憶
Memories of Me
鐵面無私 The Untouchables (1987) .....Jim Malone
義膽雄心 / 不可觸犯
Intocables, Los
Incorruptibles, Les
玫瑰之名 Der Name der Rose (1986) .....William of Baskerville
魔宮傳奇,玫瑰的名字 / 薔薇的記號 / 魔宮傳奇 / 玫瑰的名字
Name der Rose, Der
Nom de la rose, Le
挑戰者 Highlander (1986) .....Juan Sanchez Villa-Lobos Ramirez
巡弋飛彈 Never Say Never Again (1983) .....James Bond
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
James Bond 007 - Sag niemals nie
Warhead
五日一夏天 Five Days One Summer (1982) .....Douglas Meredith
是非錯對 Wrong Is Right (1982) .....Patrick Hale
拆穿西洋鏡
The Man with the Deadly Lens
九宵雲外 Outland (1981) .....O'Niel
天外天 / 異鄉 / 外面的世界
Io
時間劫匪 Time Bandits (1981) .....King Agamemnon/Fireman
時光大盜
地球浩劫 Meteor (1979) .....Dr. Paul Bradley
Meteoro
Meteor
泣血古巴 Cuba (1979) .....Maj. Robert Dapes
古巴風雲
火車大劫案 The First Great Train Robbery (1979) .....Edward Pierce/John Simms/Geoffrey
金剛大盜 / 黃金列車大劫案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遙遠的橋 A Bridge Too Far (1977) .....Maj. Gen. Roy Urquhart
奪橋遺恨 / 英雄冢 / 鷹掠戰士
下一個目標 The Next Man (1976) .....Khalil Abl-Muhsen
Double Hit
The Arab Conspiracy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Robin Hood
The Death of Robin
The Return of Robin Hood
霸王錢金剛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 (1975) .....Daniel Dravot
王者 / 霸王鐵金剛
Rudyard Kipling's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
黑獅震雄風 The Wind and the Lion (1975) .....Mulay Achmed Mohammed el-Raisuli the Magnificent
狂飆與怒獅
恐怖分子 Ransom (1975) .....Nils Tahlvik
The Terrorists
東方快車謀殺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74) .....阿伯斯諾上校
火車謀殺案
Agatha Christie's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Mord im Orient Express
薩杜斯 Zardoz (1974) .....Zed
鐵金剛勇闖未來世界
Tas tanri Zardoz
突擊者 The Offence (1973) .....Detective Sergeant Johnson
冒犯
Something Like the Truth
The Offense
金剛鑽 Diamonds Are Forever (1971) .....James Bond
永遠的鑽石 / 007鐵金剛勇破鑽石黨
Ian Fleming's Diamonds Are Forever
007 - Os Diamantes São Eternos
大盜鐵金剛 The Anderson Tapes (1971) .....John Anderson
安德森的錄音帶
紅帳篷 Krasnaya palatka (1971) .....Roald Amundsen
驚爆生死劫
Tenda rossa, La
The Red Tent
莫莉馬貴 The Molly Maguires (1970) .....Jack Kehoe
沙拉克 Shalako (1968) .....Moses Zebulon 'Shalako' Carlin
Man nennt mich Shalako
雷霆谷 You Only Live Twice (1967) .....James Bond
007鐵金剛勇破火箭嶺 / 你只能活兩次 / 007系列之雷霆谷
Ian Fleming's You Only Live Twice
On ne vit que deux fois
新世界 Un monde nouveau (1966) .....Himself (uncredited)
A New World
A Young World
脂粉金剛 A Fine Madness (1966) .....Samson Shillitoe
Altid i stødet
Ihana hulluus
雷霆萬鈞 Thunderball (1965) .....James Bond
霹靂彈 / 007鐵金剛勇戰魔鬼黨
Ian Fleming's Thunderball
Opération Tonnerre
山丘 The Hill (1965) .....Trooper Joe Roberts
金手指 Goldfinger (1964) .....James Bond
007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 007情報員3:金手指 / 007之金手指
Ian Fleming's Goldfinger
007 - Contra Goldfinger
艷賊 Marnie (1964) .....Mark Rutland
瑪爾尼 / 神秘賊美人
來自俄羅斯的愛情 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3) .....James Bond
第七號情報員2 / 007鐵金剛勇破間諜網
Ian Fleming's 'From Russia with Love'
Bons sers de Russie
諾博士 Dr. No (1962) .....James Bond
第七號情報員 /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 007之諾博士
Doctor No
Ian Fleming's Dr. No
最長的一日 The Longest Day (1962) .....Pvt. Flanagan
碧血長天 / 最長的一天
Längsta dagen, Den
Längste Tag, Der
斯那夫計劃 On the Fiddle (1961) .....Pedlar Pascoe
A 077, dalla Francia senza amore
Kaikkien aikojen agentti
夢游小人國 Darby O'Gill and the Little People (1959) .....Michael McBride
The Little People
春夢留痕 Another Time, Another Place (1958) .....Mark Trevor
彼時、彼地
地獄司機 Hell Drivers (1957) .....Johnny Kates
Hard Drivers
春日紫丁香 Lilacs in the Spring (1954) .....Undetermined Role (uncredited)
Blixtrande kär
Drømmenes melodi
製作人-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天降奇兵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2003) .....executive procer
奇幻兵團LXG / LXG紳士盟 / 紳士大聯盟 / 特別紳士聯盟 / 非凡紳士聯盟
Liga der au?ergew?hnlichen Gentlemen, Die
LXG
尋找佛羅斯特 Finding Forrester (2000) .....procer
心靈訪客 / 隔窗友緣
偷天陷阱 Entrapment (1999) .....procer
將計就計
Untitled Antoine Fuqua Project
Verlockende Falle
勇闖奪命島 The Rock (1996) .....executive procer
石破天驚 / 絕地任務
黑獄大平反 Just Cause (1995) .....executive procer
正當防衛 / 致命陷井
旭日追凶 Rising Sun (1993) .....executive procer
旭日東升 / 升起的太陽 / 上升的太陽
飛越綠林 Medicine Man (1992) .....executive procer
燃燒的天堂 / 葯劑師
The Last Days of Eden
Ⅶ 一部電影外國的,挺感人的,中文名好象叫兩兄弟,裡面還有一隻老虎
難道是《兩只老虎》?
片名:Two Brothers/Deux frères
譯名:兩只老虎/虎兄虎弟
類型:動作/動物/冒險/劇情
語言:英語 片長:109分鍾
級別:PG(輕微的暴力)
發行:環球電影公司Universal Pictures
國家:法國/英國
上映日期:2004年4月7日-法國/6月25日-美國/10月9日-中國
演職人員
導演:讓-雅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
主演:蓋·皮爾斯Guy Pearce
讓·克勞德·德夫斯Jean-Claude Dreyfus
克里斯坦·克萊維阿Christian Clavier
菲麗帕·里羅伊Philippine Leroy-Beaulieu
劇情梗概
這是一個有關兩只老虎的故事。
影片要追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的法屬殖民地印度支那,聲名狼藉的英國獵手艾丹·邁克拉里(蓋·皮爾斯)本以獵取象牙為生,但卻在一次獵殺行動中發現了老虎一家,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一場意外的收獲。在捕殺了幼虎戈莫和桑哈的父親後,盡管幼虎的媽媽曾經兩次試圖救回她的孩子,但是殘酷的命運還是將這對雙胞胎虎兄弟分開了。
戈莫和桑哈,一個羞怯而溫和,一個粗暴而兇猛。分開後兇猛的哥哥戈莫被賣到了馬戲團,在那裡,思鄉病與被圈養在籠子中的生活擄走了戈莫的銳氣。而溫和的弟弟桑哈處境則稍好一些,成為了當地法籍長官尤因·諾曼丁(讓·克勞德·德夫斯)那孤單的兒子拉奧(弗雷迪·海默)的寵物與玩伴。諾曼丁打算把附近的叢林發展成旅遊景點,但是這必須要得到他的上級(歐安·紐因)的同意,於是這個家庭將桑哈送去培養成「鬥士」參加比賽,取悅他的上級。
當兩只老虎長大成熟後,它們再次相遇,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再是兄弟而是敵人……最後,兩只老虎逃出了牢籠,回到了叢林。但是它們卻對當地的村莊構成了潛在的威脅,諾曼丁派邁克拉里去把它們殺掉,可當邁克拉里看見這兩只老虎快樂地回到屬於它們的那片叢林時,他再也不能下手,不能允許自己完成任務,於是,他把戈莫和桑哈留給了屬於它們的命運,轉身離去。
影片主創
「唯小孩與動物不能合作」,這是你在好萊塢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但似乎《兩只老虎》的導演讓-雅克·阿諾對此充耳不聞,這也便宜了我們這些影迷。阿諾的上一部影片是投資巨大卻毀譽參半的影片《兵臨城下》,從他的第一部電影到現在已經快30年了,但這僅僅只是他的第十部影片。他在影片創作上的嚴謹態度使他更願意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一部影片而不是一部接一部的流水作業上。他拍攝過一部表現動物的影片,為他帶來巨大聲譽的《熊的故事》,那一次他創造了票房奇跡,滿盆滿缽地賺了1.3億。他也拍攝過一部反映印度支那的影片,我們熟悉的《情人》,這一次,他帶來的是一部關於兩只老虎在印度支那的故事。
在他的導演生涯中,與凱撒獎有過三次親密接觸。1981年《火的戰爭》獲得了最佳影片,1986年他拍攝的第一部英文電影《玫瑰的名字》獲得了最佳外語片,1989年《熊的故事》獲的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它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讓雅克阿諾最成功的影片。也正因如此他的第二部動物題材影片格外受到矚目,但就目前評論界的聲音來看,失望的情緒更大一些。但觀眾的反響十分熱烈,影片一上映就登上了法國票房榜的冠軍。
澳大利亞男星蓋·皮爾斯2000年時以《記憶碎片》中的表演突破了自己以往的角色,也征服了觀眾,其後他又參演了《時光機器》《新基督山伯爵》《記憶的呼喊》,在讓-雅克·阿諾的新片中他把兩只老虎的命運連在一起。雖然影片並不需要什麼高超的演技,但他的氣質出現在之那的叢林里並得到女人的垂青是讓人信服的,無論與影片與老虎還是與環境,都和諧默契。再一次驚嘆讓-雅克·阿諾的選角眼光,從梁家輝到裘德·洛再到蓋·皮爾斯,從不失手。
幕後軼事
其實我們都知道,影片的真正明星是兩只老虎。拍攝完這部影片之後,導演讓-雅克·阿諾繼成為熊專家之後又幾乎成了老虎專家,因為與它們朝夕相處了半年之久,為了更好的進行拍攝工作,就要了解他們的習性和生活狀態。影片拍攝周期長達6個月,又是在亞熱帶的叢林中進行,遇到的困難不計其數。別的不說,光是在炎熱的氣候下的坎坷不平又狹窄的山路上運送這些老虎就夠劇組頭痛的了。
與真實的演員一樣,大牌明星是有替身的,我們的主角也不例外。這兩只老虎有三名替身。除了危險的鏡頭以外,有些平常的鏡頭它們也用替身。因為拍攝地點的艱苦條件和影片主角的特殊性,拍攝工作進行的十分緩慢。人可以頂住疲憊持續作戰,但老虎不行。它們工作4或5個小時後就要休息6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時替身就要上場了。有的時候兩只老虎的不同鏡頭甚至是由一名替身完成的。有的老虎可以完成危險動作,但是不會表現威風凜凜,有的老虎近鏡頭時毛發十分美麗,但它未必會作出溫情的一面。因此影片可以說是五隻老虎交替上陣,你看到的鏡頭集中了它們的優點。至於能否看出破綻,就看你的本事了。就像《人猿星球》或是《肥佬教授》的拍攝現場,化妝師是最忙碌的人一樣,馴獸員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不知是不是怕受到動物保護組織的懷疑,阿諾強調,雖然影片中有一些危險鏡頭,但我們的動物主角從未真正涉及這些危險。比如兩場關於火的戲,老虎離火可是好遠著呢。現在的科技水平,搞店這點小玩意,容易的很。
除了5隻成年老虎,還有幾只小老虎,它們深受演員和工作人員的歡迎。尤其是一隻小老虎。雅克稱贊他十分專業,有一場它和小主人公睡覺的戲。導演喊開始它就閉上眼睛,導演喊停,它立刻掙開眼睛,幾次下來連真人演員都不得不佩服它的適應能力。
此外,依我一個俗人的眼光來看,影片的原創音樂十分不錯。英國作曲家Stephen Warbeck的名氣當然沒有他的一些好萊塢同行那麼大,但他在2000年為影片《比利艾略特》創作的音樂卻是很多人的最愛,他出名的作品並不多,除了以外,恐怕就是1998年那部讓人十分不服氣的《莎翁情史》了。
影片花絮
異域色彩:電影於2002年開始拍攝,在柬埔寨、泰國、法國三地取景,拍攝地點主要在暹粒的吳哥窟、女王廟,還包括磅湛、磅清揚、臘塔納基里、茶膠幾地。異域風情為這部電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拒絕技術:在這部表現兇猛動物的電影中,導演更加傾向於使用受過訓練的老虎,而不是看似完美的CGI技術,只為給觀眾一種彷彿在現場一般的真實感。還有蓋·皮爾斯主動請纓與一隻成年虎一起拍攝,要知道,通常這樣的場景都是分別拍攝的。並且讓-雅克·阿諾大量地使用DV拍攝,這樣老虎運動的細節就可以完美的表現出來了。
仍是默片?:在《熊》那部情節簡單卻生動感人的片子中,讓-雅克·阿諾從動物的視角出發去表現,少有對話,所以影片幾乎成了「默片」。這次影片轉向另一塊大陸上的另一種動物,添加了許多人物角色,所以也就多了不少的對白。
人性動物?:阿諾並沒有把片中的兩只老虎描寫成迪斯尼動畫世界中通常出現的那些具有人的特質的動物。而且由於兩只老虎是雙胞胎,難以分辨,導演用在虎頸上佩戴飾物來區分戈莫和桑哈。
影片評價
讓-雅克·阿諾在這部影片中把可愛的動物、可惡的獵人、異域的風情,當然還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組合在一起,獻給了觀眾再一部動物作主角的大片。看著幼虎們嬉戲玩耍,就像是在看國家地理頻道的動物紀錄片,但顯然電影想表達的東西更多,它也的確容易讓我們想到「友誼的力量、兄弟的情深」這樣的主題。
相對於老虎的表演來說,人則顯得有些木訥,也許是過於簡單的劇本的原因,也許是這樣一部表現動物的電影根本就不需要多少人的表演。所以有人會說,壯觀的視覺效果並不能掩飾一個缺乏驚喜的故事的呆板之處。
樓上的我說的是外國的,沒說中國的。
Ⅷ 幫我找找一部電影 叫 《玫瑰之名》
魔宮傳奇/玫瑰的名字/玫瑰之名 Der Name der Rose (The Name of the Rose) (1986)
1327年,中世紀時期的義大利處於天主教封建勢力反對統治的陰影中。英國天主教方濟各會修道士威廉和年輕的徒弟阿德索來到義大利北部山區本尼迪克特教會修道院。參加關於宗教與清貧、王權與意志的大辯論。在修道院的七天中,他們耳聞目睹了插圖裝幀師阿德爾莫、希臘文翻譯費南修斯等修道士神秘的死亡,這一切都與繕寫室中的一本怪書有關。在追尋過程中,阿德索與一位來修道院以色相換取食物的年輕姑娘發生了感情。在一座八邊形的迷宮式的藏書樓中,他們發現了這一樁樁謀殺案的秘密:老院長約傑在怪書上塗了劇毒葯物,因為他害怕這本宣傳真理的「怪書」會影響人們對天主教教義的信仰。他看到陰謀敗露,把怪書撕毀,並放火焚燒藏書室。威廉冒著生命的危險搶救出一批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回國途中,阿德索見到了那位他傾慕的姑娘,但還是割斷柔情,跟隨自己的恩師而去。
eMule下載
http://lib.verycd.com/2004/08/01/0000014869.html
http://58.251.57.206/down?cid=420326786&t=14&fmt=flv
Ⅸ 《唐人街探案》張鈞甯飾演的玫瑰是大BOSS,都給出了哪五點暗示
去年年底得知《唐人街探案》出了網劇,讓我整個人都處於興奮的狀態。但因為某些事情,耽誤了幾天,導致《唐人街探案》的電視劇版本已經播到了第二案的時候,我才開始看。有一說一,張鈞甯是真的好看。如果我要是林默的話,我也一定會和他一樣,甚至比他更容易沉迷在張鈞甯的魅力之中,以至於犯下大錯。除了劇情吸引我之外,第二案中的一首《loving strange》讓我到現在都能哼出調來。但是,作為大boss的張鈞甯,給了我們那些提示?
一開始,在玫瑰的花店裡面,當玫瑰把林默綁起來的時候,動作非常的麻利,而且在之後應對顧客的時候也顯得很是從容。即便之後,林默故意製造出了聲響,玫瑰也沒有變得很堂皇,反而還對客人進行了解釋。雖然,進去看林默情況的時候,玫瑰被林默反綁了起來。但是,玫瑰仍然表現的很是坦盪,而且在這個時候刺殺林默的殺手很快就趕到了,這難道不是巧合嗎?
Ⅹ 我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寫作背景簡單的說來就是作者當時所處的一種社會環境,所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寫出了這種文章或小說。
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二章三:「性格是隨時代背景而改移的。」鄒韜奮《經歷》五五:「我們卻未嘗沒有我們的背景!我們的背景是什麼?是促進民族解放,推廣大眾文化!」艾蕪《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的小說是以新加坡為背景,寫失業的 華 僑工人,談礦工和海員的艱苦生活。」
部分作品寫作背景:
1、《玫瑰的名字》背景:方濟會修道院。
《玫瑰的名字》是翁貝托·埃科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以以一所中世紀修道院為背景。
修道院是基督教組織機構名稱。拉丁文Seminarium的意譯,是天主教培訓神父的學院,又譯神學院。簡稱修院,分為備修院、小修院、大修院3種。
在黑暗時代的動亂期間,少數堅定地獻身宗教的基督徒,離開社會到荒涼而讓人生畏的文明邊緣地帶過著隱士生活。隱士的行為喚起更多陳腐的教士去發誓約守貧窮和奉獻,重新聆聽耶穌基督的教誨。
這種教士組成一個新的同質信徒團體,稱為修道院。教皇格列哥里在信奉基督教的歐洲各處,鼓勵建立修道院。在某些歐洲地區,修道院成為唯一剩存的學問中心。
有些人相信愛爾蘭的僧侶在他們的修道中保存了當時的文化。這些僧侶遊走歐洲各處教育民眾恢復對學問的興趣。修道院成為教養人們的中心,這些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協助管理政府,不少人當上國王的助手。
2、《基督山伯爵》所處的時代背景:百日王朝。
百日王朝(法語:Cent-Jours)是指拿破崙一世在被流放後重返法國,試圖重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一連串事件。
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逃到法國,集結軍隊,把剛復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稱帝;6月18日,因為滑鐵盧戰役的失敗,拿破崙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波旁王朝再度復辟。拿破崙戰爭至此結束。拿破崙重返帝位總共101日,因此史稱「百日王朝」。
3、《湯姆叔叔小屋》寫作背景、時代、背後的故事。
《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一部分創作靈感來自喬賽亞·亨森(英語:Josiah Henson)的自傳。亨森是一位黑人男性,他曾是奴隸主艾薩克·賴利(Isaac Riley)所擁有的一名奴隸,生活並勞作於馬里蘭州北貝塞斯達地區(英語:North Bethesda, Maryland)的3,700英畝(15平方公里)煙草種植園中。
1830年,亨森逃到了上加拿大省(即今安大略省),並擺脫了奴隸身份;此後,他協助了一些逃亡奴隸抵達該地,自己也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並寫出了他的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