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是哪個
樓主問的是漢朝西域三十六國,不是南宋時的西域。
應該是烏孫,有士兵18萬8千8百人。最早是塞人(白種人)最強,後來塞人被月氏人擊敗。漢景帝時烏孫又把月氏人打敗了。失敗的月氏又擊敗了大夏,於是居住在大夏,有兵十萬人。樓蘭比較出名,但只有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西域大國還有康居國有兵十二萬人,大宛國有兵六萬人。
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相,大祿,左右大將二人,侯三人,大將、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東至都護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西至康居蕃內地五千里。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B322。不田作種樹,隨畜逐水草,與匈奴同俗。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民剛惡,貪狼無信,多寇盜,最為強國。故服匈奴,後盛大,取羈屬,不肯往朝會。東與匈奴、西北與康居、西與大宛、南與城郭諸國相接。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縣度。大月氏居其地。後烏孫昆莫擊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烏孫昆莫居之,故烏孫民有塞種、大月氏種雲。
《漢書 卷九十六西域傳第六十六 》
『貳』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來了,在你的印象中新疆是怎樣的
1月25日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
攝制的八集大型紀錄片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
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叄』 西域三十六古國名都有什麼
烏孫、龜茲、焉耆、若羌、樓蘭、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
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
1、龜茲
龜茲國(拼音qiū『cí,梵語Kucina)又稱丘慈、邱茲、丘茲,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為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
在歷史長河中,龜茲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
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於此。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於龜茲。
2、西夜
西夜國是絲綢之路南道小國,又名漂沙 。位置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一說葉城縣城西南的烏夏爾巴什即其國都所在地。 西漢時其王在呼犍谷。有4000人,350餘戶,養兵1000人。人種與羌人相類。
經濟以游牧為主,地產玉石。東漢時人口達萬餘人,戶增至2500,養兵達3000人。國分為西夜與子合兩部 。東漢初,為莎車所破,東漢末被疏勒所並。
北魏時國名又改稱「悉居半」。唐代稱「朱俱 波」或「朱居?」,國力且有發展,曾並吞帕米爾高原上的蒲犁國、德若國和依耐國。其王族為疏勒人,語言與於闐語大同小異。
3、疏勒
疏勒國(梵Kha^sa,藏Shu-lig、Shu-lik) 為西域古國,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相當於今新疆之喀什噶爾。位居西域南、北兩道的交會點,古來即為東西交通的主要進出口。
4、尉頭
漢朝時少數民族建國。治所在今新疆阿合奇縣的哈拉奇鄉一帶,從事游牧,兼營農業,服飾類烏孫,漢朝時屬於西域都護、西域長史。76年,與疏勒起兵反漢,被班超擊敗。三國到北魏,附屬於龜茲,被龜茲所吞並。
5、單桓
漢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地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西北郊。單桓國人口為當時西域諸國最少。實為有記載,中國歷史上最小的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域三十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龜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疏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尉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單桓
『肆』 古西域36國是哪36國
西域三十六國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類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
(一)烏孫——現新疆伊寧市及附近幾縣是烏孫當時一部分。絕大部份,為沙皇俄國侵佔。
(二)龜茲——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三)焉耆——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四)於田——現新疆和田一帶。
(五)若羌——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
(六)樓蘭——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跡。
(七)且末——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里古城兀立,牆垣斷續。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現新疆且末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
(九)戎盧——現新疆於田縣南。
(十)彌——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現新疆策勒縣南。
(以上四個小國,全在現和田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沙漠湮沒)。
(十二)皮山——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
(十三)西夜——現新疆皮山西南。
(十四)蒲犁——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
(十五)依耐——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唐玄奘從天竺(現印度)取經回國,取道於此。
(十六)莎車——現南疆莎車縣,後被於田吞並。
(十七)疏勒——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十八)尉頭——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
(十九)溫宿——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
(二十)尉犁——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後被焉耆吞並。
(二十一)姑墨——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
(二十二)卑陸——現新疆阜康縣以北
(二十三)烏貪訾——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
(二十四)卑陸後國——現新疆阜康縣東。
(二十五)單桓——現新疆瑪納斯東北。
(二十六)蒲類——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現新疆烏蘇縣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現新疆昌吉縣以西。
(三十)劫國——現新疆呼圖壁東北。
(三十一)狐胡——現新疆吐魯番以北。
(三十二)山國——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
(三十五)師車尉都國現新疆吐魯番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現新疆奇台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屬於西域的國家,現都不在我國新疆境內了。
『伍』 西域36國是哪36國
(一)烏孫——現新疆伊寧市及附近幾縣是烏孫當時一部分。絕大部份,為沙皇俄國侵佔。
(二)龜茲——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三)焉耆——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四)於田——現新疆和田一帶。
(五)若羌——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
(六)樓蘭——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跡。
(七)且末——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里古城兀立,牆垣斷續。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現新疆且末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
(九)戎盧——現新疆於田縣南。
(十)彌——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現新疆策勒縣南。
(以上四個小國,全在現和田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沙漠湮沒)。
(十二)皮山——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
(十三)西夜——現新疆皮山西南。
(十四)蒲犁——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
(十五)依耐——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唐玄奘從天竺(現印度)取經回國,取道於此。
(十六)莎車——現南疆莎車縣,後被於田吞並。
(十七)疏勒——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十八)尉頭——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
(十九)溫宿——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
(二十)尉犁——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後被焉耆吞並。
(二十一)姑墨——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
(二十二)卑陸——現新疆阜康縣以北
(二十三)烏貪訾——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
(二十四)卑陸後國——現新疆阜康縣東。
(二十五)單桓——現新疆瑪納斯東北。
(二十六)蒲類——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現新疆烏蘇縣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現新疆昌吉縣以西。
(三十)劫國——現新疆呼圖壁東北。
(三十一)狐胡——現新疆吐魯番以北。
(三十二)山國——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
(三十五)師車尉都國現新疆吐魯番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現新疆奇台周圍。
『陸』 求西域36國中都有哪些各有現在哪個地方,龜茲和樓蘭為先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類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烏孫、龜茲、焉耆、若羌、樓蘭、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師車尉都國、車師後城國 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西域國
(一)烏孫----現新疆伊寧市及附近幾縣是烏孫當時一部分。絕大部份,為沙皇俄國侵佔。
(二)龜茲---- 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三)焉耆 ---- 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四)於田 ---- 現新疆和田一帶。
(五)若羌 ---- 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
(六)樓蘭 ---- 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跡。
(七)且末 ---- 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里古城兀立,牆垣斷續。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 ---- 現新疆且末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 (九)戎盧 ---- 現新疆於田縣南。
(十)彌 ---- 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 ---- 現新疆策勒縣南。(以上四個小國,全在現和田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沙漠湮沒)。
(十二)皮山 ---- 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
(十三)西夜 ---- 現新疆皮山西南。
(十四)蒲犁 ---- 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
(十五)依耐 ---- 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唐玄奘從天竺(現印度)取經回國,取道於此。 (十六)莎車 ---- 現南疆莎車縣,後被於田吞並。
(十七)疏勒 ---- 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十八)尉頭 ---- 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
(十九)溫宿 ---- 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
(二十)尉犁 ---- 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後被焉耆吞並。
(二十一)姑墨 ---- 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
(二十二)卑陸 ---- 現新疆阜康縣以北
(二十三)烏貪訾----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
(二十四)卑陸後國--現新疆阜康縣東。
(二十五)單桓 ---- 現新疆瑪納斯東北。
(二十六)蒲類 ---- 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 ---現新疆烏蘇縣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 ---現新疆昌吉縣以西。
(三十)劫國 ---- 現新疆呼圖壁東北。
(三十一)狐胡 ---- 現新疆吐魯番以北。
(三十二)山國 ---- 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
(三十五)師車尉都國 現新疆吐魯番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 現新疆奇台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屬於西域的國家,現都不在我國新疆境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