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經典歷史題材電影
《孔子》春秋
《墨攻》戰國時期
《屈原》戰國
《卧薪嘗膽》
《荊軻刺秦王》戰國,秦
《秦始皇》秦
《秦頌》
《鴻門宴》楚漢
《西楚霸王》楚漢
《赤壁》三國,不知道算不算
《大唐風雲》唐
《武則天》唐
《大唐西域記》
《敦煌》日本拍的,汗
《宋家皇朝》宋
《成吉思汗》元
《鄭成功》明
《國姓爺》明
《甲午風雲》清
《垂簾聽政》清
《圓明園》清
《火燒圓明園》清
《鴉片戰爭》清
《林則徐》清
《甲午風雲》清
《太平天國》清
《孫中山》民國時期
《我的1919》民國,關於巴黎和會,中國第一次向世界說不
《末代皇帝》清末—新中國成立,外國導演拍攝中國最後一位帝王一生
《東京審判》
《南京南京》
《井岡山》國民黨時期
《長征》國民黨時期
《西安事變》國民黨時期
《七七事變》國民黨時期
《走向共和》新中國
《開國大典》新中國
《建國大業》新中國
2. 有沒有關於唐朝歷史的紀錄片
有的,為《大明宮》。
《大明宮》由導演金鐵木耗時三年傾力打造的歷史劇情紀錄片。由李翠翠、劉長純等人主演,影片時間跨度近300年,以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大明宮為主線,通過這一空前絕後的龐大宮殿群自建造、輝煌到毀棄的全過程,講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歷史風雲 。
大明宮為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群之一,另兩座是太極宮和興慶宮。大明宮在太極宮之東,所以又稱為「東內」,大明宮原是太極宮後苑,靠近龍首山,較太極宮地勢為高。龍首山在渭水之濱折向東,山頭高二十丈,山尾高六七十丈。唐大明宮又在未央宮之東,地基更高。唐高宗中年因患風痹病害怕潮濕,便移住到涼爽乾燥的大明宮內。

(2)中國歷史書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唐朝歷史紀錄的相關情況:
1、唐高宗時期擊敗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於690年建國周,即武周,女主政治達到高峰。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武周直到唐玄宗繼位後才完全結束。
2、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3、唐太宗李世民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家大事,以洛陽為東都。
3. 中國歷史電影有哪些
1、《鴉片戰爭》

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歷史劇情類電影,該片由馮小寧執導,寧靜、邵兵、多布吉、應真等共同出演。影片講述了以20世紀初的中國西藏為背景,演繹了一段漢藏兒女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和並肩抗戰的英雄傳奇的故事。
4. 中國歷史題材電影
1,《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影片於2011年10月19日正式開機,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大明劫》
《大明劫》是由王競指導,謝曉東製片兼編劇,馮遠征、戴立忍、馮波、余少群領銜主演的歷史災難題材作品。影片講述了崇禎15年(1642年)瘟疫橫行,李自成攻打開封,明朝江山內憂外患,孫傳庭與吳又可分別誓死抗擊闖軍與瘟疫的故事。電影已於2013年10月25日在中國及北美地區上映。
3,《忠烈楊家將》
《忠烈楊家將》,是由黃子桓編劇、於仁泰執導的香港電影。由鄭少秋、徐帆飾演楊令公、佘太君,由鄭伊健、於波、周渝民、李晨、林峯、吳尊、付辛博聯袂主演楊家七郎。於2013年4月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4,《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

5,《英雄》
《英雄》是張藝謀執導的武俠電影,由李連傑、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於2002年12月14日上映。電影主要講述戰國末期,七雄並起,惟秦國最為強大,急欲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為對抗秦國的吞並,六國各地俠客欲刺殺秦王的故事。
5. 有教育意義的中國歷史電影 中國歷史電影盤點
1、中國歷史電影:《中國史話》《圓明園》《1942》。《中國史話》節目系科教頻道特為暑期特別製作的大型歷史題材系列片。 《中國史話》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華文明初始,下至風雲變幻的20世紀初期民族危亡、奮發自強的五四運動,浩浩盪盪地為觀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動的普及性的歷史知識電視文獻。
2、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6. 關於中國歷史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范圍太大了 4000多年可考的歷史 960萬疆土 能拍的東西太多了
就說說我個人看過的比較不錯的電影
《荊軻刺秦王》陳凱歌
《楊貴妃秘史》鮑芝芳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塞夫 麥麗絲
《英雄鄭成功》吳子牛
《鴉片戰爭》謝晉
《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李翰祥
《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貝納爾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紅河谷》(英國入侵西藏)馮小寧
《我的一九一九》(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黃健中
《鐵道游擊隊》(抗日戰爭)趙明
《宋家王朝》(宋氏三姐妹與蔣家王朝)張婉婷
《開國大典》李前寬;肖桂雲
就這些吧 我看過的好的不多 片名後面是導演 歷史題材的並不好拍 越是離現在久遠就越難出經典 而且歷史在每個人心裡都不同 所謂「眾口難調」是也 我挑的這幾部都還比較寫實 沒有太多演繹的成分 都可以歸為紀錄片的范疇 希望合你的胃口
7. 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電視劇有什麼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夏商周以來,朝代更替不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有的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和電視劇如下:
秦帝國代表作:《大秦帝國》
此劇是中國歷史劇中的另類之作,全劇突出了「法治」二字。打個比方,法治觀念好比一塊吸鐵石從桌上劃過,所有歷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鐵釘一般自動吸附上來,其表現手法獨樹一幟,觀點明確,解析精闢,值得大力推薦。
2.漢帝國代表作:《漢武大帝》
這不僅是漢武帝題材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更是中國所有帝王戲中的上品。整部電視劇思路清晰,對於政治、歷史、戰爭都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完全可以視作一部教科書。
尤其是漢武滅匈奴的那幾集,把戰爭全過程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實在是難得的精品。
3. 三國代表作:《三國演義》
唐國強鮑國安主演。精品之處無需贅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文做台詞的電視劇,片中對於兵法、政治、謀略、人物個性的詮釋與刻畫都可謂登峰造極,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4. 隋帝國代表作:《隋煬帝》
《隋煬帝》不僅生動呈現了帝王風采,還展現了一段苦難而又精彩,生動而又不可思議,輝煌而又傷痕累累,隨著楊廣短暫人生匆匆而逝、經歷起起落落的王朝歷史。
它沖破了詮釋歷史的格局,角度新穎,使之成為感悟歷史,給今人以啟迪的歷史題材的古裝大戲。
5. 唐帝國代表作:《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以一種類似於紀錄的方式重現了唐初時代,不同於以往的古裝戲說劇。
專家一致稱,從劇情、台詞到建築、道具、服裝等基本還原了初唐風韻,從人物簡單的頭飾、色調偏暗但袖口寬大的服裝,甚至李世民鬍子的形狀等看出,主創們做到了以史為准。
而扮演李世民的馬躍,面容清癯冷峻,雙目深湛,鼻隆而直,唇上連髭微翹,不怒自威。頓時便與古代大畫家閻立本所作的肖像畫作重合起來,這扮相就是李世民的瘦版標准照了
6. 宋帝國代表作:《大宋王朝趙匡胤》
該劇是一部繼《雍正王朝》、《康熙帝國》後結合古戰爭、武打、風月言情、謀劃韜略的歷史巨作。
7.元帝國代表作:《成吉思汗》
該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以雄渾的氣魄、壯麗的景象和精美的製作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中國歷史上帝王眾多,但被世界史學界關注最多的,卻是那位說不清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西方史學界稱之為「千年第一風雲人物」、「世界征服者」,關於他的著作、書籍、文章汗牛充棟,世界各國知名首腦幾乎都曾發表過對他的評價。
8.明帝國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學界權威們對於《大明王朝·1566》給予了一致高度的評價。思想理論界、文化理論界和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
該劇從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並不僅僅滿足於表現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故事,而是在這些故事裡面展示了命運的邏輯。將我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9.清帝國代表作:《康熙王朝》
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視率最高,重播次數最多,影響最大。在歷史劇中,關於清朝的戲最多,原因很簡單——離現在最近,可供演繹的史料、故事最多,觀眾最感興趣。
而在清宮戲中,關於康熙帝的最多。,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陳道明塑造的那個形象。確實,陳道明的康熙很成功,從形象到氣質都接近歷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陳道明的台詞功底,為這部戲增添了大量精彩,將一代雄主的文韜武略、氣魄胸懷刻畫得淋漓盡致。
10.華夏帝國代表作:《走向共和》
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於,從公眾的閱讀和觀賞方面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歷史學家才會以公正的角度認識他的,一般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負面的。
《走向共和》還原了歷史的真實狀態,沒有拔高一個好人,沒有貶低一個壞人。
以前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描寫為壞人,而《走向共和》卻非常人性化、設身處地地為前人著想了。
但是《走向共和》並不是給這些人物進行「平反」,而是告訴人們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先人。我們不能總用批判的眼光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問題,應該多看他們的貢獻,建立一種同情的理解。

(7)中國歷史書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
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
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
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8. 哪些可以了解中國歷史的書或者電影!
中國史話,講的是中國古代史, 《中國史話》節目系科教頻道特為暑期特別製作的大型歷史題材系列片。《中國史話》——以時間為線,講述一部浩浩盪盪的中國史 。《中國史話》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華文明初始,下至風雲變幻的20世紀初期民族危亡、奮發自強的五四運動,按照編年史的時間順序,圍繞大的歷史現象和事件,以豐富的資料、翔實的細節展示,浩浩盪盪地為觀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動的普及性的歷史知識電視文獻。
中國史話共38集,每集47分鍾
地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722504.html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6944963/
百年中國是中央電視台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獻禮片、全片共五十二集,三百六十二期,每期五分鍾,約一千八百分鍾。迄今為止反映百年中國歷史最為全面完整的文獻紀錄片,其篇幅之宏偉,資料之豐富,視點之獨到在電視界中也屬史無前例.
本片的主題:通過對中國二十世紀的回顧,反映一個民族的現代化史.
本片的風格追求:從中國大歷史的角度,立體化反映中華民族的百年歷程.在歷史中發現詩意,追求可觸摸的歷史。
地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421980.html
土豆上沒找到
復興之路,六集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是中央電視台第一部全面、系統地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系列節目。該片以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為視角,應用生動翔實的歷史資料,向我們展示一幅幅振興圖強的全景畫面,使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體味百年祖國的滄桑巨變,體味民族的奮斗歷程。
第一集:千年局變
時間跨度:1840—1911年
內容概要:以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中國社會各階層救國圖強的各種探索為主要內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課題被歷史性地提了出來。
第二集:崢嶸歲月
時間跨度:1912—1949年
內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後各種政治力量探索中國道路為線索,重點表現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挫折到壯大、贏得勝利並最終建立新中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進入新紀元。
第三集:中國新生
時間跨度:1949—1976年
內容概要:以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的重大成績為核心內容,表現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探索國家發展道路的經驗和教訓。
第四集:偉大轉折
時間跨度:1976—1992年
內容概要:以思想解放為起點,重點展現了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第五集:世紀跨越
時間跨度:1989—2002年
內容概要:以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綜合國力全面提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為主要內容。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始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斗的新階段。
第六集:繼往開來
時間跨度:2002—2007年
內容概要:以中國在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帶領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為主要內容。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地址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378238.html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6457360/
漢字五千年,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通過生動展示漢字產生、演變、發展的過程及在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謳歌中華文化優秀傳統。
《漢字五千年》於2009年1月28日至31日15:10,在中央電視台四套播出,每天兩集,每集50分鍾。 第一集:人類奇葩。 本集是全片的開篇,通過漢字與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運對比,凸現出漢字在人類文明史中獨樹一幟的地位。
第二集:高天長河 。 本集主要表述漢字3000多年時間的生命史。歷史跨度從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時代的漢字。第三集:霞光萬道。本集的主要內容是重構漢字在空間上的擴展歷史。 第四集:華夏心靈。本集是全片的重點之一,她的主題是挖掘解讀漢字的精神價值,說明中華文明追求「內在超越」的核心特質。 第五集:翰墨情懷。本集表現由漢字書寫而演化出的書法藝術,並通過描述歷代書法家不同的身世、命運,探討古代知識分子的文化價值取向,以及他們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集:天下至寶 。本集通過對毛筆、紙張、印章等漢字書寫用具的歷史追溯,揭秘漢字與中國傳統政治結構的邏輯關系。 第七集:浴火重生。用漢字面臨的變革危機來展示中華文明在近代的命運。本集的敘述重點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 第八集:芳華永駐。本集的主題是漢字與世界的關系。
地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995296.html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6657545/
清宮秘檔。 國內首都公開披露清宮秘檔普及歷史知識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清宮秘檔》於2002年攝制完成。該片首次系統利用中國第一檔案館所藏的一千餘萬件清代檔案,沿循清王朝二百六十餘年由盛而衰的歷史軌跡,真實再再了為人關注的歷史人物、宮廷內幕和皇家隱私,揭開了諸多由來已久的迷團懸案。該片25集,每集30分鍾。集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於一體。由中國每歷史檔案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金水滴文化有限公司和湖南廣電集團湖南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聯合攝制。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李准、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長刑永福、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誠如、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清宮史專家朱家晉等主持了該片的創作。
地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111457.html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6136497/
就到這么多了,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現代,可以說大體反映了中國通史,夠你看了,建議下載下來多看幾遍。
另外,故宮,台北故宮,圓明園,世界遺產在中國,再說長江,同飲一江水,水問等都是不錯的紀錄片,你可以上土豆網,優酷,56網上看,這些我都看過,可以擴大知識面,多了解些歷史人文知識。建議你有空看看。
9. 中國十大必看歷史電影是哪些
中國十大必看歷史劇:《末代皇帝》、《大秦帝國之裂變》、《三國演義》、《貞觀之治》、《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康熙王朝》、《漢武大帝》、《成吉思汗》。《末代皇帝》是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
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義大利上映,其3D修復版於2015年6月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該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

劇情簡介
1950年的冬天,清王朝廢帝溥儀(尊龍飾),作為戰犯從蘇聯被押回中國。火車抵達中蘇邊境的滿洲里火車站後,溥儀認為此去性命難保,便溜進衛生間企圖割腕自殺。中國戰犯管理所所長(英若誠飾)發現情況有異,急敲衛生間的門,敲門聲使溥儀陷入了回憶。
1908年的一個冬夜,清宮衛隊長敲開了醇親王府的大門,按慈禧太後(盧燕飾)旨意把3歲的溥儀接進宮中教養,准備接位。在香煙繚繞的坤寧宮內,即將咽氣的慈禧接見了溥儀,告訴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舉行登基大典時,溥儀在大臣陳寶琛身上發現了一個裝著蟈蟈的小籠子。
他對蟈蟈的興趣顯然要超過幾千名跪在他腳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後,溥儀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獨的孩子。溥儀從回憶中驚醒過來。他也被管理所長救起,從此開始了接受審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10. 你看過幾部中國歷史電影呢
我看過好幾部中國歷史電影,有:
1,《三毛》這部是我最喜歡看的一部。三毛從軍記確實是中國電影史上前所未見,到目前為止也後無來者的影片,它好就好在用戲謔的手法對抗日戰爭的復雜性做了表述,看似嬉皮笑臉,實則字字椎心泣血。三毛從軍記和三毛流浪記,對舊中國,舊上海,的圖景進行了深刻的描繪,對於今天把舊中國描繪成公子佳人,鐵血軍官的抗日神劇,舊中國神劇,是一個極好的反諷我們的文藝界是怎麼從三毛從軍記演變到今天的抗日神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