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和劉燁的《愛出色》吧~~http://ke..com/view/3368540.htm,這是網路資料,你看看是不是這個,裡面有一段就是姚晨穿著藍色衣服跳舞的~~~希望你滿意O(∩_∩)O~
⑵ 什麼電影講述的是畫家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亞平寧半島的棕櫚樹,蘸著維蘇威火山的岩漿在天空勾畫的金色畫幅,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充滿了動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一件件氣勢恢弘的作品,成為人類高尚精神的象徵。
有關米開朗基羅的片子有1950年的義大利影片《泰坦:米開朗基羅的故事》、1980年的美國影片《米開朗基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羅爾·里德導演的《迷狂與痛苦》,影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和僱主,羅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間發生的故事,著力表現兩個巨人之間的沖突和友誼。(P16-1A、P16-1B)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這個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數當選為代表整個20世紀的個人,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曾經嘗試過從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以至波普藝術的各個繪畫流派,並且是「立體派」畫法最重要的發明人,這使他成為我們這個飛速發展時代的象徵。除了在繪畫領域表現出的驚人創造力,作為情聖的畢加索也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一生中曾經和難以數計的女人有過浪漫史,而他「畫風隨著情人變」的癖性更是被史家們津津樂道。
不少電影都以畢加索為主角,其中比較優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魯佐導演的《畢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電影《畫家畢加索》、1996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畢加索》、以及曾經在中央台播放過的瑞典影片《畢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體現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筆下的魑魅魍魎彷彿會飛出紙面。而這種奔放感在另一些繪畫中表現為對革命的熱情和對不公正的憤怒。當然,戈雅也有溫情的一面,他畫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聯想起畫家不凡的浪漫史。
關於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爾多的戈雅》,這部製作精美的藝術影片描繪了西班牙畫家戈雅熱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奧·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術史上的一個謎團。1906年,這位百分百英俊瀟灑的青年才子從義大利來到巴黎,窮愁潦倒地度過了十數年的時光,1918年後其自創的畫風逐漸被社會承認,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絕從絕望和放盪的泥潭中爬出來,幾乎每天都要喝得爛醉如泥,終於在1920年溘然長逝。莫迪里阿尼喜歡描繪高度變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鵝式的長脖子」而聞名於世。這些形象大多賞心悅目,在構圖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諧之美,這些畫是如何在醉酒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這一直是令史家頭痛的謎題。(P16-4A,P16-4B)
關於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爾納斯19號》,在這部法國導演雅克·貝克導演的影片中,錢拉·菲利浦演活了這位命運多蹇的天才。這部影片獲得了激進的電影大師戈達爾的賞識。
迭戈·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聲名顯赫的拉美畫家裡維拉曾經嘗試過立體派和抽象派,但在壯年時毅然轉向挖掘祖國墨西哥的傳統文化,歌頌偉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畫法、馬雅和阿茲台克的古老畫風、以及西方現代諸流派的技法,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也屬於左翼進步力量,屬於拉美人民的,富於裝飾性和宣傳性的畫風。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搖籃還要搖》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位藝術家開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畫家、版畫家和電影製片人幾重身份的安迪·沃霍爾是按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紅人。他提出了「藝術不必手工製作」的著名主張,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製作的瑪麗蓮·夢露絲網版畫,這些畫組成的「版畫走廊」探討了大眾文化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成為波普藝術運動中的最強音。
1996年的美國影片《我射殺了安迪·沃霍爾》表現了一個希望安迪·沃霍爾買下自己的電影劇本,卻履履不能如願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殺了這位先鋒人物的故事,影片從海報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藝術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達·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這位墨西哥女畫家的作品中,幻覺和想像如野馬狂奔。卡羅曾經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後來嫁給了墨西哥畫家裡維拉,他們的婚姻生活騷動不安。在20世紀40年代後,女畫家的脊柱出了問題,但她仍然作畫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終結,畫作的主題從超現實主義的想像變成了對神的禮贊。
還未上映的美國影片《弗瑞達·卡洛》由著名影星塞爾瑪·海耶克主演,將在觀眾面前展現卡羅傳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爾·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畫作多是宗教題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塊和拉長的形體表現嚴肅的精神性主題。這在當時文藝復興的世俗化氛圍中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風格,但400年後,格列柯的平塗技巧和精神主題卻正好投合了現代畫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為對現代流派影響最大的古典畫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這更增加了現代人對他的興趣。
1963年,梅爾·費雷爾在影片《埃爾·格列柯》中,再現了這位大師不平凡的繪畫生涯。(P16-8A、P16-8B)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畫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裡已經表現得相當成熟,但到波洛克這里才真正顯示出其瘋狂的魅力。波洛克創造了各種極端的畫法:以戲劇化的狂暴將顏料潑灑到畫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顏料,再甩向釘在牆壁上或鋪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開的畫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隨便拋灑在畫布上。他作畫時在房間中不停地走在走去,並且把這種行動看作是繪畫的一部分,這使其風格獲得了「行動藝術」的稱號。但這並不是說波洛克的行動大於藝術,在其作品中,我們仍能夠感到一種清新、和諧而又豐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國繪畫第一次擁有了一種完全獨特的視覺語言,為美國成為戰後視覺藝術中心立下了汗馬功勞。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因為一直懷疑自己藝術的價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戀酒精,直至最後被車撞死。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波洛克》中,美國實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孤獨而又瘋狂的開拓者,因此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寫風格的清晰勾線和富有光感的色彩運用使勞特累克的畫作彷彿杜米埃和印象派的雜交。這位少年身殘的畫家喜歡和下層人士來往,敏銳的感覺使他得以同時捕捉環境氛圍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過,他所畫的人物總是比實際上看起來丑些,成為作者憤世疾俗情緒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兩部《紅磨坊》中,勞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這兩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這位18世紀的畫家畫風甜美細膩,可以說達到了洛可可風格的極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兩個弗拉戈納爾》根據畫家的名畫《洗衣婦》的主題,設置了洗衣婦瑪麗安娜作為女主人公,為影片引入社會畫卷,注入浪漫情調。(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這位中國近代女畫家幼時父母雙亡,13歲即被賣入煙花樓,受盡凌辱,1916年被革命黨人潘贊化贖出並與之成婚。之後受鄰居的影響開始學習文化和繪畫,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績考入上海美專,之後考入法國國立里昂美術學校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1925年以畢業創作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羅馬獎學金,進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之後其作品兩次獲得國際大獎。潘玉良把中國傳統和勾線畫法和當時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她筆下的人物多表達出強烈的情感,而女性沒有層次感的紅艷嘴唇是她畫作的商標。
大陸香港合拍的影片《畫魂》由著名影星鞏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現了潘玉良從妓女到畫家的過程,觀眾對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和影片中的裸體鏡頭津津樂道,卻並沒有意識到主人公是一個多麼傑出的畫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歸於印象派,有人把他歸於表現主義,其實凡·高不屬於任何派別,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題材、明亮的色彩,旋轉的筆觸,凡·高的每一幅畫上都帶上了自己的商標。凡·高的人生有著太多的詭謬之處:他有著渴望擁抱一切人的熱情,卻連親近的朋友都無法和他友好共處;他像個聖徒一樣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難,卻被認為是反社會的怪人;他的畫在生前無人問津,在死後卻價值連城,其復製品比「可口可樂」的廣告還要常見。凡·高同時擁有著最富親和力的畫作和最富戲劇性的人生,沒有理由不成為最為公眾熟知的藝術人物,以至於在中國的任何一個鄉鎮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說起他的名字就像說「蛋糕」一樣自然。
凡·高是電影業的寵兒,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內利導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並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間的同性戀關系。在黑澤明的影片《夢》中,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國著名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凡·高》中,攝影師用電影畫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繪畫給人的感覺。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兒童片《我與凡·高》,在片中一個小姑娘在夢中的凡·高的鼓勵下追回了自己的畫。
(P16-13A、P16-13B)
讓-米歇爾·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寫的文句以及科學的數字圖式,加以豐富的色彩拼湊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畫似乎比任何經典畫家的作品更契合於我們這個紛亂的時代。從紐約嬉皮士的塗鴉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紅起來,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國際聲望,但不久死於吸毒過量,年僅26歲。
1996年米拉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紛亂的色調和激越的搖滾表現了這位畫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唐伯虎(1470-1523)
唐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中應天府解元,後入京會試,受考場舞弊案牽連下獄,
被黜為吏。於是伯虎絕意功名,藉詩畫謀生,他泛取宋元諸家之長,筆墨細勁秀潤,格調瀟灑
清逸,行利兼具,雅俗共嘗。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羈,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
不過,我們了解這位畫家,主要是因為星爺的影片《唐伯虎點秋香》。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
畫家業余時間做成的一件小事:化身為唐伯虎的敵人打入仇家內部,只因為看中了府里長相酷
似鞏俐的丫環「秋香」。在求愛的過程中,唐伯虎不但表現了繪畫的絕技,更顯示出其在曲藝
、武術、氣功等方面的多項才能,最終抱得美人歸。《唐伯虎點秋香》塑造了電影史上最神氣
的畫家形象,並且給了本文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
(轉的別人的……)
⑶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主角是個畫家。故事從小開始說的。。外國片。
中文名稱:遠大前程 英文名稱:Great Expectations 別名:烈愛風雲 主演:伊桑·霍克 格溫尼斯·帕特洛 羅伯特·德尼羅 安妮·班克勞馥 根據19世紀大文豪狄更斯原著小說改編,充滿現代、激情及爭議的電影《烈愛風雲》,故事描述一位年輕藝術家,在旅程中遇見三個毫不相乾的陌生人,但卻改變了他一生,這些人毫無預期且無情的闖入他的生活:一位危險的囚犯勞斯汀,冰山美人伊斯黛拉及有錢卻古怪的黛斯摩夫人,經由這四人間的驚奇互動,使得《烈愛風雲》呈現對於生命中之偶然,睿智且又獨特的風貌。
⑷ 請教關於畫家的電影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亞平寧半島的棕櫚樹,蘸著維蘇威火山的岩漿在天空勾畫的金色畫幅,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充滿了動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一件件氣勢恢弘的作品,成為人類高尚精神的象徵。
有關米開朗基羅的片子有1950年的義大利影片《泰坦:米開朗基羅的故事》、1980年的美國影片《米開朗基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羅爾·里德導演的《迷狂與痛苦》,影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和僱主,羅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間發生的故事,著力表現兩個巨人之間的沖突和友誼。(P16-1A、P16-1B)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這個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數當選為代表整個20世紀的個人,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曾經嘗試過從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以至波普藝術的各個繪畫流派,並且是「立體派」畫法最重要的發明人,這使他成為我們這個飛速發展時代的象徵。除了在繪畫領域表現出的驚人創造力,作為情聖的畢加索也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一生中曾經和難以數計的女人有過浪漫史,而他「畫風隨著情人變」的癖性更是被史家們津津樂道。
不少電影都以畢加索為主角,其中比較優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魯佐導演的《畢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電影《畫家畢加索》、1996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畢加索》、以及曾經在中央台播放過的瑞典影片《畢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體現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筆下的魑魅魍魎彷彿會飛出紙面。而這種奔放感在另一些繪畫中表現為對革命的熱情和對不公正的憤怒。當然,戈雅也有溫情的一面,他畫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聯想起畫家不凡的浪漫史。
關於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爾多的戈雅》,這部製作精美的藝術影片描繪了西班牙畫家戈雅熱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奧·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術史上的一個謎團。1906年,這位百分百英俊瀟灑的青年才子從義大利來到巴黎,窮愁潦倒地度過了十數年的時光,1918年後其自創的畫風逐漸被社會承認,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絕從絕望和放盪的泥潭中爬出來,幾乎每天都要喝得爛醉如泥,終於在1920年溘然長逝。莫迪里阿尼喜歡描繪高度變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鵝式的長脖子」而聞名於世。這些形象大多賞心悅目,在構圖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諧之美,這些畫是如何在醉酒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這一直是令史家頭痛的謎題。(P16-4A,P16-4B)
關於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爾納斯19號》,在這部法國導演雅克·貝克導演的影片中,錢拉·菲利浦演活了這位命運多蹇的天才。這部影片獲得了激進的電影大師戈達爾的賞識。
迭戈·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聲名顯赫的拉美畫家裡維拉曾經嘗試過立體派和抽象派,但在壯年時毅然轉向挖掘祖國墨西哥的傳統文化,歌頌偉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畫法、馬雅和阿茲台克的古老畫風、以及西方現代諸流派的技法,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也屬於左翼進步力量,屬於拉美人民的,富於裝飾性和宣傳性的畫風。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搖籃還要搖》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位藝術家開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畫家、版畫家和電影製片人幾重身份的安迪·沃霍爾是按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紅人。他提出了「藝術不必手工製作」的著名主張,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製作的瑪麗蓮·夢露絲網版畫,這些畫組成的「版畫走廊」探討了大眾文化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成為波普藝術運動中的最強音。
1996年的美國影片《我射殺了安迪·沃霍爾》表現了一個希望安迪·沃霍爾買下自己的電影劇本,卻履履不能如願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殺了這位先鋒人物的故事,影片從海報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藝術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達·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這位墨西哥女畫家的作品中,幻覺和想像如野馬狂奔。卡羅曾經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後來嫁給了墨西哥畫家裡維拉,他們的婚姻生活騷動不安。在20世紀40年代後,女畫家的脊柱出了問題,但她仍然作畫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終結,畫作的主題從超現實主義的想像變成了對神的禮贊。
還未上映的美國影片《弗瑞達·卡洛》由著名影星塞爾瑪·海耶克主演,將在觀眾面前展現卡羅傳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爾·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畫作多是宗教題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塊和拉長的形體表現嚴肅的精神性主題。這在當時文藝復興的世俗化氛圍中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風格,但400年後,格列柯的平塗技巧和精神主題卻正好投合了現代畫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為對現代流派影響最大的古典畫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這更增加了現代人對他的興趣。
1963年,梅爾·費雷爾在影片《埃爾·格列柯》中,再現了這位大師不平凡的繪畫生涯。(P16-8A、P16-8B)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畫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裡已經表現得相當成熟,但到波洛克這里才真正顯示出其瘋狂的魅力。波洛克創造了各種極端的畫法:以戲劇化的狂暴將顏料潑灑到畫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顏料,再甩向釘在牆壁上或鋪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開的畫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隨便拋灑在畫布上。他作畫時在房間中不停地走在走去,並且把這種行動看作是繪畫的一部分,這使其風格獲得了「行動藝術」的稱號。但這並不是說波洛克的行動大於藝術,在其作品中,我們仍能夠感到一種清新、和諧而又豐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國繪畫第一次擁有了一種完全獨特的視覺語言,為美國成為戰後視覺藝術中心立下了汗馬功勞。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因為一直懷疑自己藝術的價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戀酒精,直至最後被車撞死。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波洛克》中,美國實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孤獨而又瘋狂的開拓者,因此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寫風格的清晰勾線和富有光感的色彩運用使勞特累克的畫作彷彿杜米埃和印象派的雜交。這位少年身殘的畫家喜歡和下層人士來往,敏銳的感覺使他得以同時捕捉環境氛圍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過,他所畫的人物總是比實際上看起來丑些,成為作者憤世疾俗情緒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兩部《紅磨坊》中,勞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這兩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這位18世紀的畫家畫風甜美細膩,可以說達到了洛可可風格的極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兩個弗拉戈納爾》根據畫家的名畫《洗衣婦》的主題,設置了洗衣婦瑪麗安娜作為女主人公,為影片引入社會畫卷,注入浪漫情調。(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這位中國近代女畫家幼時父母雙亡,13歲即被賣入煙花樓,受盡凌辱,1916年被革命黨人潘贊化贖出並與之成婚。之後受鄰居的影響開始學習文化和繪畫,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績考入上海美專,之後考入法國國立里昂美術學校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1925年以畢業創作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羅馬獎學金,進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之後其作品兩次獲得國際大獎。潘玉良把中國傳統和勾線畫法和當時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她筆下的人物多表達出強烈的情感,而女性沒有層次感的紅艷嘴唇是她畫作的商標。
大陸香港合拍的影片《畫魂》由著名影星鞏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現了潘玉良從妓女到畫家的過程,觀眾對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和影片中的裸體鏡頭津津樂道,卻並沒有意識到主人公是一個多麼傑出的畫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歸於印象派,有人把他歸於表現主義,其實凡·高不屬於任何派別,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題材、明亮的色彩,旋轉的筆觸,凡·高的每一幅畫上都帶上了自己的商標。凡·高的人生有著太多的詭謬之處:他有著渴望擁抱一切人的熱情,卻連親近的朋友都無法和他友好共處;他像個聖徒一樣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難,卻被認為是反社會的怪人;他的畫在生前無人問津,在死後卻價值連城,其復製品比「可口可樂」的廣告還要常見。凡·高同時擁有著最富親和力的畫作和最富戲劇性的人生,沒有理由不成為最為公眾熟知的藝術人物,以至於在中國的任何一個鄉鎮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說起他的名字就像說「蛋糕」一樣自然。
凡·高是電影業的寵兒,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內利導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並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間的同性戀關系。在黑澤明的影片《夢》中,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國著名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凡·高》中,攝影師用電影畫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繪畫給人的感覺。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兒童片《我與凡·高》,在片中一個小姑娘在夢中的凡·高的鼓勵下追回了自己的畫。
(P16-13A、P16-13B)
讓-米歇爾·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寫的文句以及科學的數字圖式,加以豐富的色彩拼湊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畫似乎比任何經典畫家的作品更契合於我們這個紛亂的時代。從紐約嬉皮士的塗鴉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紅起來,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國際聲望,但不久死於吸毒過量,年僅26歲。
1996年米拉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紛亂的色調和激越的搖滾表現了這位畫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唐伯虎(1470-1523)
唐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中應天府解元,後入京會試,受考場舞弊案牽連下獄,
被黜為吏。於是伯虎絕意功名,藉詩畫謀生,他泛取宋元諸家之長,筆墨細勁秀潤,格調瀟灑
清逸,行利兼具,雅俗共嘗。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羈,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
不過,我們了解這位畫家,主要是因為星爺的影片《唐伯虎點秋香》。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
畫家業余時間做成的一件小事:化身為唐伯虎的敵人打入仇家內部,只因為看中了府里長相酷
似鞏俐的丫環「秋香」。在求愛的過程中,唐伯虎不但表現了繪畫的絕技,更顯示出其在曲藝
、武術、氣功等方面的多項才能,最終抱得美人歸。《唐伯虎點秋香》塑造了電影史上最神氣
的畫家形象,並且給了本文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
(P16-14A、P16-14B)
⑸ 美國一部關於四位著名畫家的電影
畢加索的奇異旅行
中文名稱:畢加索的奇異旅行
英文名稱:the adventures of picasso
別名:Picassos äventyr
導 演: Tage Danielsson
主 演: Gösta Ekman
Lena Olin
Jytte Abildstrøm
Lissi Alandh
上 映: 1978
dvd發行:2003.10
地 區: 瑞典
對 白: 瑞典語/英語 /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芬蘭語/俄語
評 分: 7.6/10 (501 votes)
顏 色: 彩色
聲 音: setero.mp3
時 長: 106分鍾
類 型: 喜劇
分 級: 芬蘭:K-8 / 瑞典:7 等
簡 介:
畢加索年少時就已經表現出超常的繪畫技藝了.而且被送到馬德里藝術學院學習.但成為畫家後卻不得不在巴黎過著貧困的生活.一天他被一位美國的百萬富翁發現開始有了生計,掙了點錢.但是他的繪畫才能卻因為整日做些如給盤子陶器等繪彩的事情而埋沒.但不就他又認識了20世紀20年代的一些名人如希特勒.邱吉爾等.從此他的的生活充滿了冒險.刺激.快樂.....
這部影片採用9種語言拍攝,很多語言都是雙關語,如在一個國家是這個意思,但到了另外的國家卻變成別的含義.因此對於廣大的語言愛好者就很有觀賞研究價值.是很難用某一種語言能達到這種效果的.
⑹ 一部外國電影,男主角是個畫家,不得志,在酒吧喝了一種酒後(電影的名字就是那個酒的名字)碰到個女神。
曙光女神
⑺ 描寫關於畫家的電影
《我的左腳》《梵高·傳》
⑻ 默片時期的著名電影藝術家要五名
阮玲玉、樂蒂、夏夢、藍蘋、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戲。
化妝間,一個人對著鏡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畫眉。
從後台一路奔波,在幕後悄悄凝望等待開場,再走過連接幕後和舞台的虎度門,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經成了戲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戲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閘路沁園村9號,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裡,也徘徊在生死的邊緣,在接下來的幾分鍾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歡吃的八寶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葯,她選擇的是永遠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寧。
阮玲玉是整個中國電影默片時代的超級明星,她的一顰一笑中散發了當時上海的優雅氣息,從處女作《掛名夫妻》開始,先後拍攝了《自殺合同》、《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戲雜志》舉辦「電影明星選舉」中,阮玲玉以6179票當選第一名,這個時候的巨星胡蝶也僅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這些沒有給阮玲玉帶來所謂的幸福。
25歲的阮玲玉最終死在舞台上,沒有能從虎度門退回來。「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好快樂。」,她把遺書留給了下來。她活在公眾的目光中,活在媒體的報道里,活在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唯獨沒有活在屬於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認識這些人么?你見過這些電影畫報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過80,並且曾經做過追隨時尚的年輕人,相信你給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們都是解放前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胡蝶、樂蒂、藍蘋……一代名伶,估計不少都已經香消玉殞,這里留下的是她們人生最美的時刻。
樂蒂
「古典美人」樂蒂小姐(1937-1968)以31歲的芳華離世,她從影的15年間,共計參演過44部電影。雖然短暫了些,但憑借著她獨一無二的古典韻味及精湛演技,影壇至今仍無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與世長辭幾十年後,仍能令無數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牽夢縈的魅力,可謂永不停格的一則傳奇。
夏夢
有「上帝傑作」之美譽的夏夢,曾經是長城電影公司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與石慧及陳思思合稱「長城三公主」。在中國內地觀眾最早看到的香港電影中,夏夢主演的《搶新郎》《董小婉》和《故園春夢》無疑成為了代表作。而與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麗高貴且多才多藝的夏夢至今無人能敵。
藍蘋
在三十年代,一個年輕女演員開始在上海嶄露頭角,她先後主演了幾部進步電影,但她自己卻經歷了被捕和婚變等戲劇性的變故,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後,她做了一個改變她一生、也改變幾十年中國現代史的決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員的時候叫藍蘋,她去了延安後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緩時,估計許多現在讀到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們,都還沒有出生。
藍蘋給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風光》、《狼山喋血記》、《聯華交響曲》、《王老五》五部電影,在過去幾十年裡的中國,只有極少數人可以看到這些電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黃梅調歌唱電影的代表人物。十四歲以「小娟」的藝名開始演出廈語(即閩南語)電影,外銷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凌波於1962年開始演出國語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裝演出的黃梅調電影,她亦因此成為此類電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蘭》(1964)、《宋宮秘史》(1965)、《西廂記》(1965)、《魚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與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灣上映時轟動全島,連映數月不輟,凌波因此榮獲第二屆金馬獎「最佳演技特別獎」。據說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裝演出,不便領取「最佳男主角獎」,於是評審當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別獎」名目以贈。時至今日,台灣傳媒提到凌波,無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見《梁山伯與祝英台》餘威猶在。
凌波也拍過不少非黃梅調電影,著名的有:《萬古流芳》(1965)、《烽火萬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啞巴與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蘭》及《烽火萬里情》兩部電影榮登金馬獎影後寶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壇,1989年舉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麗華
河北省人,香港國語影壇的中流柢柱,有「影壇長青樹」的美譽。父母均為京劇名伶,李麗華因而深受薰陶,曾隨名伶章遏雲學藝。1940年從影,拍過一百二十多部電影,其中不乏經典之作,例如:《假鳳虛凰》(1946)、《誤佳期》(1951)、《小鳳仙》(1953)、《雪裡紅》(1956)、《楊貴妃》(1962)、《武則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憑《故都春夢》(1966)及《揚子江風雲》(1969)兩部電影榮膺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李麗華多部作品中,以《小鳳仙》最為人熟悉。據說李麗華為其角色小鳳仙設計了多套戲服,該批戲服在電影上映後竟然廣受觀眾歡迎,競相仿造,一度成為東南亞的流行服飾,號稱「小鳳仙裝」,傳為影壇佳話。
李麗華1973年退出影壇,移居美國。夫婿嚴俊也是國語片的著名演員兼導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從二十年代末延續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她把一個忍受丈夫虐待與壓榨而毫無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幾分愚昧的女性刻畫得相當成功。在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受到好評。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飾演有著不同生活道路的雙胞胎姐妹大寶、二寶,把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刻畫得非常成功。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有史以來上座率的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胡蝶飾演過娘姨、慈母、女教師、女演員、娼妓、舞女、闊小姐、勞動婦女、工廠女工等多種角色,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緻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後」,胡蝶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兩個時代,成為三、四十年代我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國語片女演員。1934年出生於桂林,原籍廣西賓陽,1949年隨母來港定居,翌年被星探發掘,加入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成為基本演員。1951年,轉投永華電影公司,拍攝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紅,成為當時兩大電影公司電懋和邵氏的爭奪對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風格、形式截然不同的電影。其中《金蓮花》、《貂蟬》、《千嬌百媚》及《不了情》幾部電影更令她四度成為亞洲影後。林黛曾與多位圈中人戀愛,1961年與曾任雲南省長龍雲的兒子龍繩勛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但後來林黛與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過量安眠葯兼吸入煤氣自殺,失救而死,年僅三十歲。當時她尚有兩部電影《寶蓮燈》(1965)及《藍與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這兩部電影也成為林黛的最後遺作。
主要作品:
《金蓮花》(1957)
《情場如戰場》(1957)
《貂蟬》(1958)
《雲裳艷後》(1959)
白虹
尤敏
⑼ 電影的名字 外國片 一個畫家 一個女僕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開放分類: 娛樂、電影、影視、藝術、影片
中文片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英文片名: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導 演:彼得-韋伯
領銜主演:科林-佛斯--飾維梅爾
斯嘉麗-瓊森--飾葛麗葉
「我要畫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樣子,葛麗葉,僅僅只是你。」——維梅爾
「我逼迫自己直視他的眼睛,覺得自己燃燒了起來,一陣陣熱流在我的體內擴散,雖然如此我依舊凝視著他,我的心臟跳得很快。他在畫我了……」——葛麗葉
葛麗葉出身貧寒,為了生計,去給畫家維梅爾做女傭。在維梅爾家勞作的過程中,她不知不覺地愛上了男主人,並且用自己的藝術天分和為人深深影響著維梅爾的創作。同時,葛麗葉必須在好色的畫商、一家之主的老夫人、嫉妒的少夫人以及不懂世事的孩子間周旋,但最終因為身份地位的懸殊,此情終了……少女離開豪門,與一個屠戶結婚
看點:
靈感來自古代名畫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楊·維梅爾(Jan Vermeer)的重要成就,這張畫以神秘的黑暗為背景,襯托少女側身回眸、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情貌。憑此微妙的特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書的作者崔西·雪佛蘭寄情筆墨,大筆揮灑出女主角葛里葉的現代女性特質,小說並沒有演變為好萊塢大片里丑小鴨變天鵝的傳統套路,葛里葉雖然獲得了維梅爾的心,並且深深地影響著他的藝術創作,但是最終落得滿身是傷,退出朱門,返回幽巷的舊居,淡出出焦黑的畫布後,嫁入屠戶,堅持自己的選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書作者崔西·雪佛蘭,一九六二年出生於華盛頓首府,一九八四年遷居英格蘭,一九九四年她從英國東安哥拉大學畢業後,獲得創意寫作碩士學位。崔西與丈夫及兒子居住於倫敦。她希望能看遍維梅爾一生中所完成的三十五幅畫作的真跡(如今她已看過二十八幅)。《戴珍珠耳環的女孩》以過去時代女人試圖突破環境限制、改變自身命運為描寫主題,加上作者對維梅爾的透徹研究,使得該書在美國圖書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一直鍾愛歷史題材的英國導演皮特·韋伯深深地被其吸引,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終於藉助小說的力量把大師的一幅名作,演繹為一場感人至深的愛情電影。
女主角眾望所歸
飾演女主角葛麗葉的斯嘉麗·瓊森是出色的美國女演員,雖然年紀不大,卻獲得了頗多榮譽。早在12歲時,斯嘉麗就曾獲得美國獨立精神獎,她19歲時因《迷失東京》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逆流單元」的最佳女演員獎。她還參演過《馬語者》、《缺席的人》等大作。算起來,斯嘉麗·瓊森迄今為止已榮獲過10多個重大的表演獎項。而導演皮特·韋伯和同名小說作者崔西·雪佛蘭執意要求斯嘉麗·瓊森出任女主角。導演皮特·韋伯對此解釋道:「我們選擇她,是因為她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斯嘉麗·瓊森瘦削的臉龐和憂郁的眼神,蘊涵著一種孤獨和反叛的魅力。這和影片女主角葛麗葉的性格特徵很相符。」而影片上映後,斯嘉麗·瓊森已經獲得了本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將與妮可·基德曼爭奪金球獎影後。
英國人一貫擅長此種古裝題材的大製作,多年前的《戀愛中的莎士比亞》令人拍案叫絕由此捧紅了甜姐格溫尼斯帕特洛。同時也成就了片中的配角湯姆·威爾金森,受過舞台訓練的英國性格演員湯姆·威爾金森(Tom Wilkinson),自從70年代中期以來就開始活躍於英國影視圈。他擅長於飾演那些感情上受到壓抑或者自命不凡的男人。1997年的《一脫到底》(「The Full Monty」)讓他斐聲國際影壇。威爾金森在銀幕上塑造了不少閃光的配角形象,越來越受到圈內人士的肯定。 不過遺憾的是此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中,老哥還是配角上場,甘為人梯。主演美術大家維梅爾的是性格小生科林·菲爾斯,他的星路歷程也不是特別順利,曾有人戲稱其為休·格蘭特的超級替補。好在此小生在電影《布里奇特·瓊斯的日記》以及電視劇《傲慢與偏見》中的精彩表演當仁不讓地成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里的男一號。
情節互動精彩異常,導演刻畫細致如微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中葛里葉與維梅爾的互動是精彩之處。史上的繪畫大師向來傾重男性,名肖像又以女性出頭,兩者間在本片中的碰撞一發而不可收拾,饒是有趣。目不識丁的葛里葉在維梅爾指導下,迅速掌握色彩圖譜,更以本身的靈性聰穎,諳熟繪圖透視及構圖法,反過來點撥維梅爾。值得注意的是,少女鮫淚般的珍珠是繪畫構圖的重心,亦是本書不可忽視的隱喻。維梅爾的命令下,葛里葉唯命是從地以熱針穿耳洞,掛上富貴象徵的珍珠耳環,連那看不到的另一耳垂亦要如此,這深深觸及到了她心靈的底限:維梅爾終究還是繞到圖畫的背面,隱隱掌控少女懷春的情緒波動。但她拒絕被豪門或不倫之戀收編,堅決維護自己在維梅爾眼中並不存在的人格。
導演皮特·韋伯恰恰看中了這部沒有戰爭、篡權奪位、血腥殺戮等浩大題材壓得人腎上腺亢奮的輕量級歷史小說,影片著重刻畫了原書中力圖表現的少女情愛思維的變化,及其自身命運的掙脫。導演以細膩的影視語言、流暢的情節安排、精細的歷史重塑,還原了三百年前荷蘭小鎮台夫特(Delft)的風土民情,牢牢捉住觀眾的脾胃。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彼得·韋伯是英國人,第一次參與電影是在一個哥們兒拍的女同性戀短片中當剪輯,後來導演過幾部電視片,本片是他第一次拍大電影,用瑰麗影像再現三百年前的荷蘭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