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丹麥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貳』 有哪些優秀的丹麥電影值得推薦
搭訕的法則
8.3分
主演:孫藝珍宋一國玄英朴俊奎
導演:吳基煥(廢棄)
類型:愛情喜劇劇情
看點:韓國喜劇主僕醫院夫妻家庭
時長:100分鍾
年代:2005
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簡介
『叄』 丹麥動畫電影有哪些
1、公主追殺令 / AV公主 / 公主
2、想做熊的孩子 / 想做熊的孩子
3、丑小鴨和小老鼠 / Das hässliche Entlein & ich / Den grimme ælling og mig
4、安徒生講故事 / H.C. Andersens eventyr / 安徒生講故事
5、公仔總動員:校園驚魂計 / Terkel i knibe
6、小小老鼠 百分百女孩 / Circleen-Mice And Suoerhelt / 小小老鼠 百分百女孩
7、邪惡科特
8、叢林歷險記
9、大丹麥狗馬默杜克 狗狗青春片
10、妮可和她的星際之旅
11、地下理想國
12、3D動畫 丑小鴨和我
14、土星之旅
15、 高盧英雄大戰維京海盜
16、班尼的浴缸
17、丹麥詩人
18、校園驚魂記
19、 聖誕營救計劃/尼科的飛天夢
20、《哇,我變成了魚(Help! I am a fish)》
21、安徒生狂想曲
22、提線木偶動畫《Strings》(被翻譯成《扯線王子復仇記 )
23、迪斯科蟲子
ps:以上的片子上映時間不分先後,並且中間有一些是與法國合拍
『肆』 希望找到丹麥電影(開戰日)的資源
聖殿騎士的寶藏
『陸』 丹麥電影的早期
丹麥最早的電影,是由宮廷攝影師拍攝的新聞片。1906年,O.奧爾森在哥本哈根成立了北歐電影公司,從此丹麥開始製片生產。該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影片獵獅記(1907),是由舞台演員V.拉爾森導演並演出的,這是丹麥第一部獲得成功的影片。其後,該公司主要是拍攝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如《茶花女》(1907)、《威廉?退爾》(1908)、《哈姆雷特》(1910)等。這些影片都是照搬舞台表演,只交待故事的主要情節。這期間,丹麥出現了幾家電影公司。所拍攝的影片主要是喜劇片和情節片。如:導演A.林德的《未婚妻市場》(1910),導演R.狄尼森的《四個魔鬼》(1911),導演A.布洛姆的《獄門之旁》(1911)、《大西洋號》(1913),導演F.霍爾格-麥德森的《福音書的作者》(1914)等。這些影片情節雷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也都很膚淺,但是演員的表演和攝影技術是出色的,在剪接、布景、照明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這時期丹麥導演的創作成就對其他國家的電影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丹麥電影演員,特別是女演員A.尼爾森,由於主演影片《深淵》(1910)、《沒有祖國的姑娘》(1913)、《西班牙的愛情》(1913)(3片導演U.蓋特)在國外獲得很大聲譽其他著名電影演員有V.普西蘭德、C.維特邦托彼丹、E.弗列里赫、C.維特、O.封斯、B.南森。
『柒』 丹麥電影的介紹
丹麥電影的歷史是由藝術和工業雙重因素構成的,它既經歷了藝術性的沒落復興的跌宕過程,也伴隨著經濟性的生長發展。如果我們試圖用階段來劃分丹麥電影的歷史,一般可以按照時間大致分成四個階段:1896年——1930年:默片時期;1930年——1960年:古典時期;1960年——1990年:現代時期;從1990年開始是丹麥電影的國際化突破時期。在這幾個帶有明顯時代特徵的丹麥電影文化在多個領域取得了國內和國際的成功。
『捌』 丹麥本國出品的電影有哪些特別之處
現在的丹麥電影有什麼特別之處我不清楚,但是在 1995 年丹麥興起了 Dogme Film Movement,在國際電影界頗有影響,包括美國,(雖然我沒有看過)《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攝風格就是受其影響。 Dogme Film Movement 的主張是拋棄對視覺效果的追求,電影應該反樸歸真,回歸到敘事本身和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上。當時他們還為這個運動寫了個「十戒」,要求攝影機必須手持,燈光、音樂等必須是現場自然效果,不能有任何後期等等。在當時應該是反其道而行之,算是十分特別吧~ Dogme Film Movement 裡面比較有名的有 Italians for Beginners (2000) 和 The Idiots (1998) 等。我只看過 The Idiots,故事是一群正常人通過偽裝成精神病人尋找生活的意義和彼此之間的歸宿感(我的理解),其文藝程度非大眾所能接受,據美國同學說他們也看得不甚明白。但是我覺得這個運動的本意是很好的。
『玖』 求丹麥電影
詛咒 Vølvens forbandelse (2009)
詳文參考: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988767/
『拾』 丹麥電影的世界大戰
丹麥攝制了一些宣揚和平主義的反戰影片。如導演A.布洛姆的《為了祖國》(1914)、《世界末日》(1915),導演F.霍爾格-麥德森的《放下武器》(1914)、《永久的和平》(1916)和《天上的船》(1917)。這個時期,由演員成為導演的本傑明·克里斯滕森拍攝了偵探片《神秘的無名氏》(1913),其後,拍攝了敘述道德問題的影片《復仇之夜》(1915)、《女妖們》(1921)。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丹麥的影片出口銳減,電影事業境況惡化。最有影響的導演和演員紛紛遷居國外。這個時期,導演A.W.桑德堡根據英國作家C.狄更斯的小說改編的幾部電影頗具特色。影片中演員的演技出色,再現時代氣氛,原作風格准確,公映後在丹麥和英國博得觀眾好評。這些影片是:《我們共同的朋友》(1919)、《遠大前程》(1922)、《大衛?科波菲爾》(1922)和《小杜麗》(1924)。1919年,後來成為丹麥著名導演的德萊葉·卡爾·西奧多拍攝了他第一部影片《大總統》,1921年,他拍攝了自相矛盾的影片《撒旦的日記》,影片表現了對暴力的憎惡,呼籲人道主義精神,但同時又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芬蘭1918年的革命作了誹謗性的歪曲。20年代裡,鬧劇片成為最受歡迎的樣式。如導演L.勞里春(老)執導的影片:《電影、調情和訂婚》(1921)、《他、她和哈姆雷特》(1922),《我們冬季的朋友》(1923)等。這些作品表現了滑稽可笑但非常可愛的流浪漢的異常經歷,在國內外得到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