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香港三汲4p大漚集粵語電影

香港三汲4p大漚集粵語電影

發布時間:2025-04-27 09:18:53

1. 最搞笑的喜劇電影都有什麼

推薦喜劇電影,不能以笑點低的人作為參考標准,否則不能服眾。故而結合市場口碑和票房反響,是相對客觀的參照依據。

由於我是周星馳鐵粉,在我心中周星馳任何一部電影,都是爆笑喜劇電影。礙於篇幅有限,周星馳作品不再單獨重描推薦,諸君直接觀看即可。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TOP1:《夏洛特煩惱》

設計的黃金丟失案和殺人案,兩大案件的偵破過程,基本做到了嚴絲合縫,前後邏輯貫通,沒有太過明顯的缺陷和漏洞。

尤其最後張子楓的邪魅一笑,以及潘粵明的縱身一躍,起到了很好的畫龍點睛功效。

同系列作品推薦:《唐人街探案2》。

2. 陶三姑的參演電影

牛鬼蛇神(1973)
愛欲奇譚(1973)
鈔票與我(1971)
神探一號(1970)
天賜橫財(1969)
多情高竇貓(1969)
賣當借(1967)
苦海嬌兒(1967)
新馬仔蒙查查搵食(1967)
有車階級(1966)
喜結未了緣(1965)
好好運(1965)
點心皇後(1965)
太太日記(1965)
十三號情報員(1964)
太太日記(1964)
大丈夫日記(1964)
一樓十四伙 (1964)
好兒孫 (1964)
一家之主 (1964)
搶食世界 (1964)
半張碌架床 (1964) .... 三姑
大家姐 (1964) .... 六婆
騎樓底新娘 (1964)
瘋婦 (1964)
新夜吊秋喜 (1963) .... 三姑
三傻尋女 (1963).... 四嬸
咖啡女郎 (1963) .... 貴婦
春到人間 (1963) .... 包租婆
香海情潮 (1963) .... 四姑
楊八姐鬧金鑾 (1963) .... 太監
卿何薄命 (1963) .... 駂母
戲迷奇遇記 (1962) .... 八婆
春滿帝皇家 (1962) .... 張近貴
夫妻的秘密 (1962) .... 包租婆
千里送皇姑 (1962) .... 鴇母
水觀音三戲白金龍 (1962) .... 契娘
職業夫妻 (1962) .... 三姑
冷戰夫妻 (1962)
孤雛血淚 (1961) .... 包租婆
小甘羅拜相-上集 (1961)
警察捉小偷 (1961) .... 包租婆
傻人發達記 (1961) .... 珍媽
十載含冤為我郎 (1961) .... 鴇母
無頭女賣頭尋夫 (1961) .... 文恭妻
歡喜夫妻 (1961)
天山龍鳳劍-下集 (1961) .... 知府妻
雌雄劍贖母報父仇 (1961)
一張白紙告親夫 (1961)
相見歡 (1961)
慈母千秋 (1961)
火窟幽蘭 (1961) .... 鴇母三姑
武林十三劍 (1961) .... 允提夫人
盲公睇女婿 (1961)
天山龍鳳劍-上集 (1961) .... 知府妻
拉車行大運 (1961) .... 包租婆
女權 (1960) .... 媒婆
神鷹飛天俠 (1960) .... 趙夫人
亞福對錯馬票 (1960) .... 三姑
節婦審貪官 (1960) .... 麥母
我要活下去 (1960) .... 包租婆
電梯情殺案 (1960) .... 阿旺
雙孝女萬里尋親 (1960) .... 春桃
彩鸞燈 (1960)
七喜臨門 (1960) .... 三姑
雙孝子劈棺救母 (1959) .... 阿三
掃把精 (1959)
生死連枝-下集 (1959) .... 杜三娘
龍鳳喜迎春 (1959) .... 周母
天賜良緣 (1959) .... 李七姑
妹仔王掛帥平西 (1959) .... 蕃薯
六月雪 (1959) .... 媒婆
兩傻擒凶記 (1959) .... 三姑
乖侄 (1959) .... 六姑
王先生行正桃花運 (1959) .... 三姑
王先生著錯老婆裙 (1959) .... 三姑
芙蓉傳 (1959) .... 鴇母
黑市姑爺 (1959) .... 包租婆
墓美人火燒棺材精 (1959)
王先生騎正胭脂馬 (1959)
武松打虎 (1959) .... 王婆
凄涼媳婦 (1959) .... 鴇母
王先生招親 (1959)
兩個大老襯 (1959) .... 三姑
兩傻捉鬼記 (1959) .... 三姑
天官賜福 (1958) .... 三姑
玉堂春 (1958) .... 鴇母馬票女郎 (1958) .... 水嬸
阿超結婚 (1958) .... 包租婆三姑
兩傻游天堂 (1958) .... 三姑
駙馬艷史 (1958)
花債狀元還 (1958) .... 鴇母
兩傻游地獄 (1958) .... 三姑
花落斷腸橋 (1956)
七重天 (1956) .... 二姑
武松血濺獅子樓 (1956) .... 王婆
狂風暴雨吊寒梅 (1956) .... 鴇母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1956) .... 李媽
失匙夾萬 (1956)
碧玉簪 (1956) .... 孫婆
黃飛鴻七獅會金龍 (1956)
方世玉義救洪熙官 (1956) .... 三姑
小冤家 (1956) .... 花麗容
黃飛鴻火燒大沙頭 (1956) .... 龜婆
同撈同煲 (1956) .... 豆皮三姑
假鳳凰 (1956) .... 阿三
大團圓 (1956) .... 三嬸
乾隆皇大鬧萬花樓 (1956)
家和萬事興 (1956) .... 三姑
情僧偷到瀟湘館 (1956) .... 傻大姐
梅娘 (1956) .... 鴇母
新馬仔瓜棚遇鬼 (1955)
八俠英雄傳 (1955)
王先生與肥陳 (1955) .... 王太太
天長地久 (1955) .... 同居
十字街頭 (1955)
璇宮春色 (1955)
金生挑盒 (1955)
黛絲姑娘 (1955)
山河戀 (1955) .... 奶媽
入鄉隨俗 (1955) .... 周氏
鐵馬騮別傳-續集 (1955)
凄涼金葉菊 (1955)
七屍八命九人頭 (1955)
三審玉堂春 (1955) .... 鴇母
碎琴樓 (1955) .... 鴇母
唔做媒人三代好 (1955)
真假千金 (1955) .... 七嬸
復活 (1955) .... 四姑
難為了妹妹 (1955) .... 秋嬸
鄉村姑娘 (1955) .... 三姑
紅粉飄零未了情 (1955) .... 沈五娘
蠻女斗七雄 (1955) .... 馬嬸
日月重光 (1955) .... 陳師奶
兒女債 (1955) .... 三姑
後窗 (1955)
虎笙歌戲鳳凰 (1955) .... 姑媽
胭脂虎 (1955) .... 鴇母
女大女世界 (1955) .... 媒婆
變幻姻緣 (1954) .... 二嬸
好女十八嫁 (1954) .... 六婆
檳城艷 (1954) .... 三姑
飄零女 (1954) .... 六嬸
患難夫妻 (1954)
芸娘 (1954)
人隔萬重山 (1954) .... 張媽
樓下閂水喉 (1954) .... 包租婆
秋戀 (1954) .... 舅母
如此人生 (1954) .... 白粥婆
苦命妻逢苦命郎 (1954) .... 六姑
萬里行屍 (1954) .... 鴇母
自梳女 (1954)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1954) .... 馮母
一家八口一張床 (1954) .... 女房東
家 (1953) .... 黃媽
再戀負心人 (1953) .... 姨媽
我為情 (1953) .... 三嬸
父之過 (1953) .... 三婆
無端端發達 (1953) .... 二房東
太太有喜 (1953)
秦淮月下再生緣 (1953) .... 雪大嫂
人間富貴花 (1953) .... 三姑
新唐伯虎與秋香 (1953) .... 華夫人
紅粉多情 (1953) .... 包租婆
玉碎花殘 (1953) .... 淫媒七姑
人唔同命 (1953) .... 六婆
義犬救美 (1953)
意中人 (1953)
飛鳳游龍 (1953)
淘金記 (1953)
危樓春曉 (1953) .... 三 姑
為孩子們祝福 (1953) .... 三姑
朱門紅淚 (1952)
大良阿斗官 (1952)
老婆皇帝 (1952)
唔嫁又嫁 (1952) .... 張母
艷曲醉郎心 (1952) .... 凈慧
八股佬選美 (1952)
蠶蟲師爺 (1952) .... 三姑
媚花嬌 (1952) .... 何母
毀滅 (1952) .... 胖婦
再訪香城艷 (1952) .... 三姑
拜錯石榴裙 (1952) .... 陶美妮
金屋藏嬌 (1952) .... 小鶯媽
珍珠淚 (1952) .... 三姑
連環相思 (1952) .... 黃母
為情顛倒 (1952) .... 玲母
古靈精怪 (1952) .... 包租婆
傻仔洞房 (1952) .... 媒婆
時來運到 (1952) .... 區母
艷福齊天 (1952) .... 四姑
春宵醉玉郎 (1952) .... 林母
十個肥女嫁瘦郎 (1952) .... 女僕
笑星降地球 (1952) .... 胡氏
嬲緣 (1952) .... 三姑
呆佬拜壽 (1952)
大話夾好彩 (1952) .... 媒婆
香車美人 (1952) .... 三姑
花月又重圓 (1952) .... 靚女人
馬票狂 (1952) .... 鍾妻
人約黃昏後 (1951) .... 吳太太
彩鳳戲金龍 (1951) .... 馬太太
一帆風順 (1951) .... 牛媽
霓裳恨 (1951) .... 三姑
呷錯醋 (1951)
對錯親家 (1951) .... 陶太太
新梁山伯祝英台 (1951) .... 媒婆
皆大歡喜 (1951) .... 八嬸
金玉滿堂 (1951) .... 馬太太
陞官發財 (1951)
一本萬利 (1951) .... 母親陶氏
兩仔爺 (1951)
方世玉千里送艷娘 (1951)
明星夢 (1951)
明珠淚痕 (1951) .... 八婆
粉陣迷龍 (1951) .... 飾錢妻
食飯神仙 (1951) .... 梁太
人海八大仙 (1951) .... 房東
斷腸母子心 (1951) .... 三姑
范斗 (1951) .... 八婆
情天孤雁 (1951) .... 二房東
艷魔 (1951) .... 書記母
女俠白旋風 (1951) .... 子明母
飄零燕 (1951) .... 二房東
春殘燕未歸 (1951) .... 三姑
缸瓦船打老虎 (1951)
憐我憐卿 (1951)
銀海春光 (1951) .... 三嬸
嫁錯金龜婿 (1951)
羊城恨史 (1951) .... 老闆娘
唔嫁 (1951) .... 泉妻
失魂魚 (1951) .... 唐虱
錦綉年華 (1951) .... 周先生
紅粉飄零 (1951) .... 女搭客
賣錯相思表錯情 (1951)
女兒香 (1951)
指天篤地 (1951)
行錯姻緣路 (1951)
謠傳 (1950)
飄零二孤女 (1950) .... 羅母
珠江淚 (1950) .... 肥婆三
豹子頭林沖 (1950)
柳姐與沙塵超 (1950)
薄命女兒香 (1950)
白楊紅淚 (1950) .... 二嬸
經紀拉 (1950) .... 二房東
福祿壽全 (1950)
井底冤魂 (1950)
大破銅網陣 (1950)
魔鬼家庭 (1950) .... 六姑
五福臨門 (1950) .... 三姑
南海漁歌 (1950) .... 六姑
慾海遺恨 (1950) .... 媒婆
劫後孤兒 (1950)
萬劫情鴛 (1950) .... 三姑
年晚錢 (1950) .... 包租婆母夜叉
梵宮情淚 (1950)
花和尚大鬧五台山 (1950) .... 店主婆
宋江怒殺閻婆惜 (1950)
冷落斷腸花 (1950) .... 九姑
千里送鵝毛 (1950) .... 三姑
烏龍夫妻 (1950)
窮風流 (1950)
烏龍將軍 (1950) .... 八婆
人海萬花筒 (1950)
天涯何處再相逢 (1950) .... 包租婆
少林七俠五探峨嵋山 (1950) .... 修雲大師
流氓世界 (1950)
六渡荷仙姑 (1950)
龍渡姜公 (1950)
千古女兒千古恨 (1950)
逼上樑山 (1950) .... 鄰婦
脂粉生涯 (1950)
月下琴挑淑婦魂 (1950)
血淚洗殘脂 (1950) .... 三姑
鳳嬌投水 (1950)
天魔女三戲濟顛 (1950)
暴雨寒梅 (1950) .... 女僕
豪門棄婦 (1950) .... 鴇母
一生兒女債 (1949)
雙喜臨門 (1949) .... 媒婆
小俠艾虎 (1949)
不如歸 (1949) .... 奶媽
差利沖破天仙陣 (1949)
骨肉情深 (1949) .... 三姑
滿江紅 (1949) .... 肥三姑
濟公活佛 (1949)
夢里西施 (1949)
乞兒皇帝 (1949)
啞老婆 (1949)
差利游地獄 (1949)
石秀大鬧翠屏山 (1949)
地獄金龜 (1949) .... 豆皮六姑
夜祭雷峰塔 (1949)
原來我負卿 (1949)
穆桂英 (1949)
孤兒救祖 (1949) .... 廣嬸
忍棄枕邊人 (1949) .... 鴇母
小青弔影 (1949)
牛郎織女 (1949)
夜吊白芙蓉 (1949)
卓文君夜訪相如 (1949) .... 三嫂
桃花女鬥法 (1949) .... 蔣媒婆
寶玉憶晴雯 (1949)
朱買臣分妻 (1949)
武松血濺鴛鴦樓 (1949)
我愛薄情郎 (1949)
三娘汲水 (1949)
打雀遇鬼 (1949)
鐵羅漢勇救玉觀音 (1949)
凄涼姊妹花 (1949) .... 賴母
大鬧粉妝樓 (1949) .... 沈謙
孽海痴魂 (1949) .... 包租婆
寶玉奇緣 (1949)
大四喜 (1949) .... 二嬸
洞房移作兩家春 (1949) .... 有為姑母
郎是春日風 (1949)
飛燕迎春 (1949)
大鬧廣昌隆 (1949)
姑嫂墳 (1949)
相依為命 (1949) .... 包租婆
斷腸花 (1949) .... 二嬸
守得雲開見月明 (1949) .... 三姑
斗氣夫妻 (1949) .... 陶氏
紅樓夢 (1949) .... 劉姥姥
齊宣王與鍾無艷 (1949)
萬里長城 (1949)
賣肉救家姑 (1949)
天花龍鳳 (1948)
紅顏未老恩先斷 (1948)
戲迷姑爺 (1948) .... 舅母
天下婦人心 (1948) .... 姨母
雷劈好心人 (1948)
夫榮妻未貴 (1948) .... 三姑
本地狀元 (1948)
荊棘幽蘭 (1948)
再生緣 (1948)
賢妻盪婦 (1948)
公子情深 (1948)
女大當嫁 (1948) .... 房東太太
幾度春風 (1948) .... 三嬸
太太萬歲 (1948)
步步高升 (1948)
十艷戀檀郎 (1948)
腸斷跳樓人 (1948) .... 劉媽
真假新郎 (1948)
金粉世家 (1948) .... 媒婆
神秘婦人心 (1948) .... 三嬸
兩個煙精掃長堤 (1948) .... 六姑
歸來燕 (1948) .... 四婆
四代同堂 (1948)
地底迷宮 (1948)
四鳳齊飛 (1948) .... 包租房東
接財神 (1948) .... 九嬸
恩怨在今宵 (1948) .... 張媽
方世玉與苗翠花 (1948)
萬綠叢中一點紅 (1948)
地道狀元 (1948)
飛天女俠 (1948)
十三妹大鬧能仁寺 (1948)
吉人天相 (1948)
妙想天開 (1948) .... 三姑
刁蠻宮主 (1948) .... 女僕
江湖奇俠-三 (1948)
銅錘俠大戰九花娘 (1948) .... 桑媽
十二美人樓 (1948)
廣東先生大破謀人寺 (1948) .... 店主婆
審死官 (1948)
江湖奇俠-四 (1948)
武松大鬧獅子樓 (1948) .... 王婆
惜玉憐香 (1948) .... 四姑
四大天王 (1948)
御貓大戰錦毛鼠 (1948)
阿女 (1948)
何處是儂家 (1947)
情賊白菊花 (1947) .... 蓮香
各有千秋 (1947) .... 王媽
賣肉養孤兒 (1947)
妻嬌郎更嬌 (1947)
鬼馬歌王戇舅爺 (1947)
海角紅樓-上集 (1947) .... 阿杏
狂風雨後花 (1947)
辣手蛇心 (1947) .... 童三姑
明日又天涯 (1947)
沙三少與銀姐 (1947)
我為卿狂 (1947)
牛精良大鬧香港 (1947)
卿本佳人 (1947) .... 美女母
白頭情侶 (1947)
怕見舊情郎 (1946)
大雷雨 (1946)
紅粉佳人 (1941)
雪姑七友 (1941) .... 鐵咀雞
醋淹藍橋 (1941)
春閨夢里人 (1941)
卿何薄命 (1941)
孔雀東南飛 (1941)
夜上海 (1941)
天作之合 (1941)
人去樓空 (1941)
癲婆尋仔 (1941)
何老大 (1941)
前程萬里 (1941) .... 鴇母
花公花婆 (1940)
虎嘯枇杷巷 (1940)
銷魂柳 (1940)
廣州順母橋 (1940) .... 白母
紅巾誤 (1940)
小五義夜探沖霄樓 (1940)
望夫山 (1940)
人海淚痕 (1940)
好女十八嫁續集 (1939)
女人世界 (1939)
脂粉將軍 (1939)
口花花 (1939)
半面西施 (1939)
掃把精 (1939)
孝子亂經堂 (1939)
食人太太 (1939)
竹織鴨 (1939)
女鬼洞房 (1939)
三審玉堂春 (1939)
南國姊妹花 (1939) .... 小蝶後母
飛將軍(1938)
扭紋柴(1938)
八百壯士(1938)
紫霞杯 (1938)
花心蘿卜 (1938) 花心蘿卜大結局 (1938)
六月飛霜 (1938)
周氏反嫁 (1938) .... 黃婆
乞米養家姑 (1938)
孟麗君 (1938)
銷魂大姐 (1938)
神秘之夜 (1937)
少婦的瘋狂 (1937)
荒唐老爺 (1937)
女性之光 (1937)
如此人間 (1937) .... 乞兒婆
回祖國去 (1937)
蛋家妹 (1936)
博愛 (1936)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兩傻游地獄 (1958) .... 演唱
兩傻擒凶記 (1959) .... 演唱
神秘之夜 (1937) .... 演唱

3. 香港賭片的前世今生(一)

「為什麼大家總是說『吃、喝、嫖、賭』,為什麼不說『賭、嫖、喝、吃』?」

「因為賭最厲害,不管你怎麼吃,怎麼喝,怎麼嫖,一下子都不會光的,可是一賭起來很可能一下子就輸光了。」

「一輸光了,就吃也沒得吃了,喝也沒得喝了,嫖也沒得嫖了。」

                                ——古龍:《三少爺的劍》

賭片作為香港商業電影的一個類型,在上世紀最後十年,曾經風行一時,大行其道,更在票房上取得無數成功。這些影片以影壇偶像為主角,故事情節奇特,牌技花樣炫目,騙術千術奇思妙想,故事充滿娛樂性;尤其是許多賭片的高潮,集中在影片結尾「show-hand」決勝負的那場戲,情勢逆轉,跌宕起伏,局外有局、套中有套,主角光環籠罩,金錢美女在握,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贏得最後勝利,深受大眾追捧。可惜,高潮來的快,去的更快,只不過了十餘年的發展,賭片互相抄襲、情節雷同、缺乏新意,粗製濫造,隨著整個港片的式微,賭片這一香港電影獨有類型更為沒落。近年來,賭片偶有拍攝,即使是《澳門風雲》系列也取得一些票房成功,但整體仍是酒瓶裝新酒,賣弄情懷,靠明星大雜燴圈錢罷了。

1. 起源

所謂十賭九騙,千賭一家,香港賭片的起源也得從騙說起。

清宣統元年(1909年)出版的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清·雷君曜撰繪圖騙術奇談四卷》全篇皆為各種騙術,按小說體形式述說,每集里收一騙局,所收甚多,至為奇特。

1971年,香港大導演李翰祥結束台灣苦悶生涯,轉赴香港,重整旗鼓,以新國聯的名義繼續拍片,風格驟然由古雅敦重、諧趣怡然的古典大導演轉為爾虞我詐、諷俗嫉世的寓言家,將從《騙術奇談四卷》汲取的「營養水分」構思一些小品片段組織成以"騙"為主題的集錦片《 騙術奇譚 》。《 騙術奇譚 》中,李翰祥採用了兩位街頭賣藝的說書人串起整部戲,將市井風貌、坊間笑談、性感調情共治於小品化敘事,開始影射現代城市的功利主義,揭示現代人的不擇手段和物慾橫流,表露香港人面臨一種急速暴富形勢下,迥然迷惘和不適應的心態,公映後大受歡迎,與《唐山大兄》、《新獨臂刀》等武俠、動作片躋身年度票房榜前十行列。其後兩年,李翰祥在大興風月片的基礎上,以騙錢騙色為主題,博採各類民間騙術段子,雜合70年代香港要素,分別於1972年和1973年分別推出《騙術大觀》和《騙術奇中奇》,同樣票房斐然,成就騙術三部曲。

在李翰祥在台灣成立國聯公司時,曾網羅了一位人才——張曾澤(1931年生,籍貫山東青島,畢業於政工幹校(現在的政治作戰學院)影劇系,香港賭片的開創者)。張曾澤在台期間,曾執導 瓊瑤 小說改編的《 菟絲花 》,一炮而紅。1970年,張曾澤拍出自己代表作《 路客與刀客 》,並贏得當年 金馬獎 優秀劇情片、最佳導演等獎項。在李翰祥離台後,張曾澤以《 路客與刀客 》被邵逸夫賞識,邀請赴港加盟邵氏簽下了六部片約。1972年,作為曾經翰祥助手的張曾澤執導了由聲名日隆的邵氏小生岳華和美艷女星 何莉莉 主演的賭片《 吉祥賭坊 》,在李小龍《精武門》、《猛龍過江》和許冠文《大軍閥》等大製作的競爭下,凈收百萬票房,年度票房榜排在第13位,超過了排在21位的《騙術大觀》,一時被捧為「邵氏新貴」。 《吉祥賭坊》本質上還是以賭為背景的邵氏動作片。講述軍閥混戰年代,何莉莉與岳華飾演一對青梅竹馬的情侶,吉祥賭坊掌管人何莉莉下嫁岳華。期間,其它地方惡霸豪強勾結官府也開設賭坊,誘使賭徒沉迷其中,結果家破人亡。兩人幡然醒悟,認識到賭博對人的毒害作用,宣布停業,誰料卻惹禍上身。岳華發奮練就一手精湛的賭術,決心以賭制賭,面對的賭坊一幫有權有勢的惡勢力,終於在一場浴血戰斗中,慷慨捐軀,用兩人的鮮血使眾多賭徒猛醒。

《吉祥賭坊》是張曾澤在邵氏票房最為成功的戲,但相傳張在邵氏待得並不愉快,一方面他與邵逸夫商定的水滸題材,特別是心愛的《大名府》那一段,被張徹一句「水滸任何橋段別人都不能動」全然霸走,只能舍棄《水滸傳》改拍《吉祥賭坊》;另一方面邵氏倉促為戲,工廠化模式,只看重效益的勢利做派,讓張曾澤有些理想撞上現實的落差。同時,《吉祥賭坊》拍攝之際,張徹不但挖走了張的副導演午馬(張曾澤不懂粵語,午馬任其副導演兼翻譯),同時還拉走岳華去演個大反派,讓張曾澤有被挖牆角的痛感。這也造成張曾澤完成六部片約後毅然返台。

1975年,張曾澤邵氏片約的最後兩部《惡霸》和《大老千》陸續上映,與《吉祥賭坊》合稱張曾澤賭片三部曲。《惡霸》由李修賢、谷峰、胡錦、鄭康業(葉德嫻前夫)、樊梅生(樊少皇老爸)主演,講述偵緝隊長李修賢帶領鄭康業、樊梅生兩大助手,設計對付開設賭場、走私毒品的谷峰。《大老千》是邵氏時期花費張曾澤最多心血的一部社會寫實片,從73年開始策劃直到75年才上映,張導掌握了大量賭場老千行騙的資料,並向此「行」前輩請較,因而把老千行騙的萬般手法揭示等十分清楚透徹,構成了影片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影片難得以女性為主角,邵氏艷星陳萍以一位奇特美艷的交際女郎形象,施展美色誘惑代父報仇,方式出其入勝。《大老千》片中有很多花招,情節緊湊刺激,還有許多神奇令人難以置信的千術。張曾澤說:「我收集了很多方面的資料,並且也訪問了許多內行人,希望能把老千行騙的陰謀揭示出來,一則可以增強影片的娛樂色彩,另外也許可以給人提高警覺。」(摘至《香港影壇》第93期)此外,需要提到的是,張曾澤賭片三部曲,三部編劇都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可以說倪匡和張曾澤都是香港賭片的拓荒者。

此後,張曾澤再未涉獵賭片,返台後於1977年拍攝個人代表作《 筧橋英烈傳 》,於7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40周年上映,與《 八百壯士 》、《 英烈千秋 》、《梅花》並稱台北的四大抗戰片,張曾澤也因此獲第十四屆 金馬獎 優秀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等諸多獎項,躋身一代名導行列。

在香港賭片尚處剛剛萌芽之際,地球另一端的好萊塢一出手就達到賭片高峰。1973年12月25日,影片《騙中騙》在 美國 上映,講述利用騙局報仇的故事。影片由美國影視地位卓著的 保羅·紐曼 和 羅伯特·雷德福 。《騙中騙》是兩位大明星即《虎豹小霸王》席捲全球後的又一次成功合作,影片最終也獲得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等在內的七項大獎,可見受歡迎程度。

《騙中騙》採取了小節式的結構,用幕劇拍攝手法,分為七環:賭徒、圈套、下餌、設套、賭馬、出擊、上鉤,整個故事便如行雲流水,任意自然。 羅伯特·雷德福 飾演的虎克原本是一個爛賭無品的騙子,為了給搭檔路德報仇,同時也是給自己解套,找到最優秀的失意落魄的亨利•康夫( 保羅·紐曼 飾演),兩個人招募眾多人手、設下一個豪華錯綜復雜的賭局。當年第一次觀影結束後,第一感覺讓人感覺無比暢快,深為編劇的巧妙構思所折服。

《騙中騙》在全球的成功,極大的啟發了香港邵氏名導程剛的思路,據此創作了經典的《賭王大騙局》,一舉奠定了賭片以兩方仇怨展開大賭局的劇情基構。該片被很多人認為是香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賭片,同時也奠定了程剛作為賭片奠基者的江湖地位。

程剛,1924年4月4日在安徽壽縣出生,十三歲與家人失散,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一度在孤兒院生活(後在賭片《流氓千王》,又名《三山五嶽》中,描述一小段主人公在孤兒院的生活),在大陸曾經干過圖書館門童,因對話劇和電影深感興趣,通過圖書館涉獵了有關書籍,也為以後從編劇入門奠定基礎,1938年參加新安履行劇團,在各地演出話劇宣傳抗日,1942年在重慶加入中藝劇團,戰後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美術設計,1948年首次編寫話劇劇本《空庭夜雨》。1949年移居香港開始電影編劇工作,此後歷年寫過粵語、國語、閩南語電影劇本300百部(從小學輟學到編劇300部,絕對的天才!)。1951年就開始執導生涯,先後指導《斷腸母子心》、《春到人間》等電影,1963年正式加入邵氏公司擔任編劇,為李翰祥、胡金栓等編寫劇本,後兼任副導演,到1968年才再次獨立導演電影《神刀》。1970年程剛執導的《十二金牌》獲得第九屆金馬獎優秀劇情片獎,並斬獲年度票房榜榜眼位置,開始受到邵氏重用。其後,邵氏投資四百萬巨資,耗時兩年,動員邵氏旗下頂尖女演員,於1972年拍攝完成程剛代表作《十四女英豪》(此片以楊門女將為背景)。

此片是程剛的才華與心血結晶,戰爭場面浩大、群打或單打設計精妙,特效驚險精彩,其時,當時不到17歲的名導 程小東 (程剛之子),在該片中擔任副武指和武師,開啟職業生涯。上映後,影片再次票房大賣,僅次於如日中天李小龍的《猛龍過江》、《精武門》和許冠文的《大軍閥》排在1972年票房榜第四,同時再次獲得第十一屆金馬優秀獎劇情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一時風光無限。1974年,程剛編導取材於香港著名三狼案的巔峰之作《天網》(另外本案於1989年再次搬上銀幕,命名為《 三狼奇案 》,由 鄭則士 、 梁家輝 及 徐錦江 主演)。影片從節奏、張力到人物刻畫和犯案過程的都體現了真實感,再次排在年度票房榜榜眼位置。

與張徹、李翰祥等邵氏名導數量可觀、質量參差不齊相比,程剛可謂部部精心。隨著程剛電影屢獲成功,追求完美、不愛跟風且親自編寫劇本的程剛的拍片速度相比別的邵氏導演卻越來越慢,票房雖高成本也高,許多演員喜歡拍程剛的電影,但也顧慮影響收入。受《騙中騙》啟發,程剛很早就啟動《賭王大騙局》前期工作,前後足足拍了三年,可以說是程剛耗時最多的一部電影,拍攝時真正在片場用了90多個工作日,也遠超邵氏一般影片40個工作日的時間,初始也拍了兩部影片的長度。據記者采訪程剛,排的慢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當時劇本和賭片的題材未受到重視,屢次修改都無法通過製片,另一方面,演員顧慮收入,在組織人力上也耗費功夫,再加上程剛負氣別人說他拍的慢,賭氣故意慢著拍,導致《賭王大騙局》上映時已經到了1976年底了。(根據《南國電影》1976年第225期程剛采訪錄)

《賭王大騙局》講述的是,沙通(宗華)是中國千年以來千王家族沙家傳人,因師父被靠出千起家的彭天石(陳觀泰)挖瞎雙目陷害入獄,求助沙家老爺子,召集沙氏家族男女老少,以老千千老千、騙子騙騙子的手段對付彭天石為師父報仇,同時順便將彭天石搜刮錢財用於慈善(此景橋段在《賭俠》中再現)。影片從一開始就進入高潮,扣人心弦、布局巧妙、步步深入,借鑒採用了《騙中騙》小節式的結構,同樣用幕劇拍攝手法,共分了六個回合:術中術、騙中騙、千中千、錯中錯、計中計和王中王,精彩展示宗華和陳觀泰的鬥法,片中展示了賭術千術,聽聲判點,過目不忘,快手換牌等,極具新意,最後一場投注千萬的大賭局和煙盒換牌戲法也運用得相當出彩。整部影片劇情結構完整,關系錯綜復雜,人物眾多,節奏絲毫不亂,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仍稱得上精彩。

可惜的是,這部程剛的精心之作,1976年年底前上映後碰上許冠文巔峰之作《半斤八兩》,導致票房平平,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千賭片在《賭王大騙局》後未能馬上興起來。

時間很快到了1977年,香港娛樂圈爆發「銀雞案」,多名艷星涉及賣淫遭警方傳話,轟動港城。邵氏聞風而動,邵逸夫欽點程剛指導此熱門題材,考慮程導一向慢工慢活,容易超支超時,又委派楚原、孫仲兩大名導協助,當年即完成上映了叫好又叫座的《應召名冊》,再次躋身票房十強,程剛聲威再次大震。盡管如此,程剛在一向講究工業化、經濟利益為第一的邵氏也面臨「高高掛起」和「閑來無事」的窘境,邵逸夫也根本不擔心被挖牆腳,因為別的公司也沒財力能夠承受的起程剛的「慢工細活」。身處巔峰之際的程剛苦悶於「英雄無用武之地」,陷入短暫的沉靜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程剛後來身患中風埋下了伏筆,但關於程剛和《賭王大騙局》的故事還遠未結束。(未完待續)

4. 在香港看電影多少錢

在香港觀看電影的費用因電影院而異,但通常價格較高。以廣東道一家電影院為例,去年的票價約為60元。請注意,這可能隨時間與地點而變化,建議直接查詢最新信息以獲得准確價格。

在香港,觀看電影時,您會發現大部分影片以英文和粵語呈現,國語影片相對較少。如果您更傾向於原版體驗,強烈建議觀看英文電影。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電影可能沒有提供中文字幕。這意味著,如果您對英文理解有限,可能會遇到一些觀影障礙。

盡管觀看英文電影可能帶來挑戰,但這種體驗對於提升語言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沉浸式觀影體驗而言,都是極佳的機會。對於非英語母語的觀眾,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如字幕翻譯軟體,來輔助理解電影內容,或在觀影前做一些基礎的電影主題英語學習,以提升觀影體驗。

總的來說,在香港觀看電影的費用並不便宜,但您能享受到的不僅僅是高質量的影像與音效,還有獨特的觀影環境和豐富的電影選擇。無論選擇哪種語言的電影,關鍵在於享受這個過程,從中汲取樂趣與知識。

閱讀全文

與香港三汲4p大漚集粵語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惡女幹部熱島電影院 瀏覽:804
日本愛情接吻電影短片 瀏覽:890
周星馳和梁家輝的電影 瀏覽:847
電影赤焰戰場3中文版下載 瀏覽:43
小花仙大電影之奇跡少女圖片 瀏覽:278
愛情公寓電影最後的英語 瀏覽:350
好看的奧特曼大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861
外來媳婦本地郎電影版粵語bd 瀏覽:710
老鐵西工人村電影院 瀏覽:189
晴雅集電影院哪裡可以看 瀏覽:387
石頭電影大全集 瀏覽:976
壞小子們美國電影完整版 瀏覽:967
泰國電影版日落湄公河 瀏覽:356
英文分享一部電影 瀏覽:883
如何改電影票微信時間 瀏覽:346
韓國愛情電影大叔少女 瀏覽:282
好看國產愛情偶像電影 瀏覽:224
電影牧羊人大結局 瀏覽:333
水手電筒影粵語完整版 瀏覽:871
叢林蟲子電影大全 瀏覽: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