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電影活著的觀後感。。。
電影是根據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但是相應地減輕了一些傷感的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情節,以使看的人不會對生活失去希望。故事選擇了40、50、60三個年代作為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經歷了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時期——抗戰、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40年代,主人公徐富貴賭博輸掉了祖業,從地主家的闊少爺淪落為了一個佃戶,氣死了父親,隨後被抓去當壯丁打仗;50年代,富貴一家經歷了大躍進,生活艱苦,但是卻在擠牙縫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來,富貴的兒子有慶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謂白發人送黑發人,其痛可知;60年代,文化大革命悄然而至,在動亂中人們的生活生命毫無保障可言,富貴的戰友春生被批鬥致死,女兒鳳霞在生孩子時因大出血也慘死了。電影中故事到此便謝幕了,結尾是富貴夫婦和女婿外孫一起活了下來。之所以說電影的改編減輕了悲傷的情節,是因為原著中,結尾只剩下富貴一個人活著,帶著一頭他夢寐以求的老牛。他的妻子、女婿、外孫都相繼先他而去。面對這樣的影片,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傷感,又怎能不讓人震撼。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姑且不去說,人只有先活著,才能去實現所謂的生命的意義。
是轉載的,可以供您參考,注意尊重別人的版權,謝謝~
富貴的母親教育他只要活著高興,窮也不怕。少爺時代的他只知玩樂,生活頹廢。窮了以後,他反倒找到了家庭的快樂,妻兒的幸福。賭博時他沒想過回家,當被抓去打仗,每天踩在死人屍體上,不知道能否活著歸家時,他又是如此地想家,想著家中的妻兒老母。在那種孤獨絕望的時刻,人才會如此深切地想著一定要活著,一定要活著回家去。
他們往後的日子很艱苦,生活拮據,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死。我看到當富貴和他的妻子為死去的一雙子女號啕大哭時,教室里的部分女同學也禁不住地抽泣起來,這就是人們對生命的珍視,對死者的惋惜以及對弱者的同情吧。電影完了,我心中想著的竟是要好好活著,莫名地想起了家中的親人。每個人都要好好活著,因為身後都會有惦記他希望他活著的人。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家人負責,活著不只是自己的事,而是關系著很多人的感情和命運的事。
《活著》這部電影,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向人們講述一個凄婉悲慘的命運。人們在自己的笑聲中思考著生命這種東西,同時也在想著應該怎樣活著。如同我,是無論如何不想過與片中人一樣的生活,但是我卻贊賞富貴面對打擊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他在生活中勇於改過的精神。富貴的賢惠妻子或許在他人眼裡有點兒傻,但是她的堅強卻是我們都應該具備的。活著有很多的意義,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我們不必去苛求他人與自己趨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著,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去追尋自己活著的意義。
2. 《活著》觀後感
《活著》是一部獲獎很多的老片,反映了中國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間的大變革。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活著》觀後感,希望能幫到您!
篇一:電影《活著》觀後感
看完余華的小說《活著》再看張藝謀的電影版《活著》,深深覺得張藝謀就是上帝派來拯救小說《活著》殘酷結局的天使,灑滿溫暖在人間,滿滿的正能量。小說相比電影更加殘忍,讓人痛心。電影的結尾是福貴祖孫一家人其樂融融坐在一起吃飯的畫面,香火得以保留,親情得以延續,這樣的結局處理顯得更加溫暖,留有溫情,給人希望。
我談「賭」
影片第一個出現的鏡頭就是男主人公福貴在跟皮影班主龍二賭博。這場賭,福貴既是輸了,也是贏了。輸是因為福貴敗家把家產全輸光了,並和龍兒對調了身份,以前的大少爺變得狼狽落魄,老爹被他氣死,懷孕的妻子也帶著女兒離他而去,福貴的世界瞬間天昏地暗。又說福貴贏了是因為他和龍二的身份互換,在特殊時期龍二換來的身份使得龍二成為被批判的人,龍二反而死了,福貴反而保住了一條命。這個「賭」在影片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情節就是福貴妻子家珍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回到福貴身邊,一家團聚,福貴問妻子起名了嗎,妻子開玩笑說叫「不賭,徐不賭」,福貴信以為真,開心的說「不賭好,不賭好,我後來再沒賭過,下輩子也不賭了。」可見「賭」對福貴是件好事,讓福貴成長。「賭」的第三次出現是在福貴低聲下氣的向龍二借錢的時候,龍二說「我不賭了,免得以後像你一樣。」可見龍二見好就收,也吸取了賭博害人的教訓。「賭」最後一次出現是在福貴女兒鳳霞要生孩子的時候,開玩笑說給他的孫子起名叫「不賭」,可見「賭」影響福貴的一生,福貴是真的改正「賭」,拒絕「賭」了。
我談「皮影」
皮影也算是電影中的.一條主線,伴隨福貴的一生,是福貴的謀生工具,更是福貴的護身符。福貴去向皮影班主龍二借錢,龍二借給他一箱自己曾經用過的皮影,從此皮影與福貴不離不棄,相依為命。起先唱皮影戲是福貴的一份謀生的工作,接著福貴無奈的去了兵荒馬亂的戰場給士兵唱皮影,後來福貴在村裡給鄉親們唱皮影。在這樣顛簸流離的日子裡,福貴保住了皮影,皮影也保住了福貴。在電影中,皮影給人們帶來歡笑,鼓舞人們,給人們希望,安撫人們的心靈,也是一種精神寄託。
我談「尊嚴」
福貴本是天生好命的公子哥,卻因為賭博輸掉了一切,原先的高傲盛氣便自然向生活低下了頭。他向龍二低下頭,他向生活低下頭,他開始順從一切別人說的、政策要求的、正確的事,一切的不反抗,只求保命,只求生活安穩,尊嚴面子這種東西變得一文不值,活著最重要。
我談「小雞」
小雞在影片中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是在福貴送兒子有慶去學校的路上對兒子說的:「你看啊,咱們家現在也就是一隻小雞,雞養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養大了就變成了羊,羊再養大了就變成牛啦。」有慶問:「牛以後呢?」福貴答:「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第二次出現是福貴孫子饅頭看著皮影箱里的小雞問的:「牛以後呢?」是福貴妻子家珍回答的:「牛以後啊,饅頭就長大了。」饅頭說:「我要騎在牛背上。」這句「我要騎在牛背上。」實則表現出人不再受壓迫,命運由自己掌握,自己當家作主的美好願景。小雞象徵著希望,就算生活再怎麼艱苦,福貴還是報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將希望傳遞一代又一代。原本裝皮影的皮影箱最後裝的是小雞,也象徵舊時代的過去,新時代的到來。
我談「父愛」
影片中福貴的愛跟所有中國式父愛一樣,嚴厲而不乏疼愛,但總是默默的默默的。看到女兒兒子的喜悅是一種愛,當他看到啞了的女兒對他笑他滿眼流露出一種心疼的愛;在眾人面前教育犯錯的兒子,希望兒子吸取教訓是一種愛;因為錯打兒子給兒子揉屁股是一種愛;作為道歉他叫兒子去看他唱皮影戲,兒子跟他開玩笑他跟兒子追逐打鬧是一種愛;他背著睏乏的兒子去學校,三番囑咐兒子把餃子泡熱再吃是一種愛;他百般後悔當初自己不該讓兒子去學校,就不會發生兒子被車子撞死的事,這樣的後悔是一種愛;他細心給女兒挑選對象,關心女兒的終身大事是一種愛;女兒成親那天離開的時候他眼裡溢滿一種不舍的愛;女兒生產的時候等待焦急是一種愛;他用自行車推著孫子,幫小雞找住所,對孫子的疼愛也是一種「父愛」。
我談「活著」
當福貴的命運被徹底翻牌,生活不再如意,家破人亡,開始流離失所,開始流浪,開始漂泊,開始領悟,開始謀生,開始奮斗,經歷過生與死,目睹過生命的消失,感嘆活著是多麼的不容易,多麼的重要,當生存成為最基本的渴望,與親人的每一分相聚都是幸福,只希望日子過得平靜,不被打擾,只要活著,什麼都好。活著就有希望!
篇二:電影《活著》觀後感
活著是一部電影,它訴說了一個人的一生。
從前,有一個少爺(葛優)叫徐福貴,他家很有錢。不這怎麼回事,他爸爸愛上了賭博。他也隨著愛上了賭博,他們徐家的三家院子被他爸爸賭的只剩下一家了,獨為剩下了一家,也被這位少爺賭沒了。
這位少爺曾經向他的夫人家珍許諾過,如果他夫人又懷了一個孩子,他就戒掉賭癮。現在,他的夫人又真的懷了一個孩子,可是他還沒有戒掉賭癮。而且當著他的夫人面前賭了一場,當他夫人看著他的時候,他還讓他的夫人馬上滾蛋。
他夫人馬上回家,帶上她的孩子鳳霞,打了一個包袱。在福貴的面前說了幾句話,拍拍屁股就走了。
家珍在外面流浪了很久,當找到安頓的地方時,她肚子里的兒子已經出生了。
家珍一直沒有工作,多虧鎮長好心,給她了一個送水的活干。可送水的活可不是好乾的,因為早上要水的人多,鳳霞也幫著媽媽送水。終於,福貴在外面流浪找回了家,他們才團聚。我想,盡管現在的福貴不富,但他們家人團聚了是最富有的。
福貴因為沒活干,整天在家裡悶得慌。最後,龍二便給了他唱皮影戲的東西,讓他去唱皮影戲。天大的禍說來就來了,那天福貴和春生再唱皮影戲時,國民黨的軍隊突然來了,把福貴從老家帶走了。我想,福貴現在沒了老婆沒了孩子的,肯定不想再活了。但是,他活下去了。
當福貴再次回到家的時候,他遇見了鳳霞。風霞光沖著他笑,不說話。最後福貴一問家珍才知道 ,一場延續了七天的高燒奪去了鳳霞的聲音。看到這里,我心裡暗暗的流眼淚,這么痛苦地事情,誰受得了啊!可是福貴堅持著。
接著,福貴的小兒子死了。鳳霞嫁出去後生孩子大出血也死了。現在,福貴只有妻子女婿和孫子,但他很快樂。
看完活著這篇電影後,我突然感覺到,世界上有很多比我們生活更悲慘的人,我們能到現在,應該感謝生活。不管怎麼樣,你經受了今晚的風雨,明天的太陽也會一定升起。在這部電影裡面,福貴給他的兒子和孫子講過同樣的一句話:「雞長大了是鵝,鵝長大了是羊,羊長大了就會是牛。」日子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好。
3. 活著觀後感_影評解析評價_結局彩蛋
電影《活著》,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被公認為是張藝謀導演電影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活著》講述了在大歷史洪流的無情沖刷下,小人物那不由自主的悲愴命運。片中由葛優、鞏俐塑造的男女主角極具時代代表性,解讀這些藝術形象,為我們提供了解讀特殊時代語境下,命運與人性的鑰匙。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這部電影的觀後感_影評解析評價_結局彩蛋,希望你們能喜歡!
余華說,有時候,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就像路邊的乞討者,可能一無所有,可能兩手空空。《活著》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值得我們每一個有思想的觀眾細細品味咀嚼。這部影片不僅為我們呈現了那個時代的苦難,而且還超越時空,為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尋求著某種合情合理的解答。影片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反應了一個時代底層老百姓的生活與酸辛,從開始,中國下層老百姓的生活就被攪的天翻地覆,從開始,中國動盪,政權更迭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在,同樣又是這一群人,本以為應該美好的生活卻再度遭打擊。而活著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創作出來的,表達了活著的不易和對活著的渴望。
影片真正所傳達給我們的不是對命運無奈的控訴,而是對人的生命本身所存在的敬意與感動、對世間至情至愛的謳歌和贊頌。當福貴一次次聲嘶力竭的呼喊的時候,當家珍一次次泣不成聲的悲痛的時候,當一次次的、運動打破寧靜的生活的時候,他們還是攜手一路走來。因為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有希望一切才有可能。所以,影片被設計成了一個更為溫馨的結尾,福貴滿懷深情的對外孫饅頭說:「你是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越來越了。」這是生命的囑托,更是希望的傳承。而這種種的希望背後,最終的驅動力,正是這不變的愛、這是這未了的情。
千百年的歷史,彈指一揮、唯見滄海桑田,而這亘古不變的唯有一個情字。親情、友情、愛情,似乎在不同的時代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實質永遠不變的守候在那裡,穿越了此後漫長的激情燃燒的歲月而最終經久不衰。相信,這些才是我們堅持好好活下去的理由。以至於我們可以為此而忍受任何刺骨的疼痛。就像戰場上的福貴說的那樣:「什麼都沒有老婆孩子好,我一定要活著回去」。正是有了這一份堅持、這一份信念,他才能從槍林彈雨中走來、從屍橫遍野中走來,在昏暗的燈光下與家珍相會。
《活著》這部電影,讓我們了解了一個真實歷史下的心理和生活狀態,從,,下鄉勞改,......時代在進步,經濟在不斷發展和繁榮,也許這一代的故事,再也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活著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一個奢望,甚至成了很多人唯一的追求,時候導致的逃荒,知識分子等等受到的,都成了那個時代有力的步伐,在那個年代,沒有人可以左右時代,沒有人可以反抗時代的力量,他們所做的就是默默忍受,默默堅持,直到撥開濃霧的那一瞬間,陽光灑向土地,生活重燃希望。
在此過程中福貴憑借著自己的信念與毅力超越苦難,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在生活中磨練出忍耐和包容的品質。導演用道具「皮影」幫助福貴完成了一次精神層面上的人性回歸和人生的成長。福貴從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賭錢和為所欲為到如今的敢於擔當,他猶如風雨中飄零的浮萍,搖搖欲墜,始終不倒,面對著殘酷的現實,福貴唯默默承受這些無法言喻的痛苦,撕破臉前的自尊,然後再繼續生活。福貴的形象也是最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的縮影,體現中國人最淳樸而善良的道德品質。
家珍的形象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壓迫下的一位女性典型代表。福貴嗜賭成性,家珍作為一個妻子,是出於對丈夫的愛與尊重,出於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哪怕丈夫在外花天酒地,嫖賭成性,也不曾責怪過福貴。
家珍,為了丈夫,可謂將自尊和顏面都棄之不顧了,不顧自己有孕在身,去茶館低三下四地求福貴別再賭了。福貴將家產敗光,變得一無所有,家珍沒有埋怨。在重重的苦難面前,她依然是堅強地挺立著,這是一個堅強的女子。但同時她也聰明,心胸寬廣。福貴最後落得傾家盪產的境地,但是家珍始終沒有離開她,即使帶著鳳霞回了娘家,後來她還是回到了福貴的身邊,與他一起面對生活的苦難,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妻子。在舊時期,家珍就是當時女人的典範,她的忠貞與大度,對家庭的堅守更是福貴活下去的精神支撐。
其次,家珍是一個為了子女而活的母親形象,一個女人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而舍棄自己的幸福,付出所有的一切。有慶的意外死亡,鳳霞的生產大出血離世,雙重打擊下她的世界崩塌了,可是她依舊堅強繼續著今後的生活,在家珍身上,看到了成千上萬偉大堅強的母親形象。家珍,一個普通的女人,一輩子,為了自己的男人而活,為了自己的孩子而活,為了這個辛苦經營下來的家庭而活,卻忘記了為自己而活。
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小說的主旨,小說的結局是除了富貴之外所有的人都相繼死去,只剩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足以支撐生命存在的愛情、親情、友情都不存在了,而他還繼續頑強地活著。所以余華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這種對於活著本身的訴說似乎才是余華的本意。他像一個完完全全的旁觀者,冷冰冰地敘述著福貴悲劇的一生,不帶有任何主觀情緒色彩,不去評判富貴對錯與否,甚至不願剖析富貴的內心,採用一種「隔離式」的敘事手法,僅通過對人物行為的白描來為讀者提供這樣一種形象,而對這一形象的內心活動卻全然不管。
余華並不是在透過富貴的一生來向我們傳達他具體的價值判斷,並不是要告訴讀者如何活著才是好的或對的,他所要傳達的是高於此的對於生命本身的哲學性思考,想通過文字告訴讀者究竟什麼才是生命,什麼才是活著,他在探尋活著的本質形態究竟是什麼,並由此表達一種對於生命的敬畏。
這一點在電影上的表現是極為困難的,因此電影對主旨做了修改。結尾處家珍雖然患病卻仍舊活著,在小說中應已去世的女婿和外孫也還健康無憂,四個人雖然經受了種種不幸與痛苦,卻還能坐下吃飯聊天。對於這里的富貴來說,活著是充滿希望的。他在結尾與外孫對話,「雞長大就變成了鵝,鵝長大就變成了羊,羊長大就變成了牛,牛長大了饅頭(福貴外孫)就長大了,就過上好日子了」這句給人以溫暖的希望。在這里結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了新的主旨,即只要堅韌地活著,不被無常的命運擊倒,不因生活的痛苦而自暴自棄,就一定會看見活下去的希望。
《活著》無疑是張藝謀最好的一部作品,《活著》幫我們跨越了前後這個的特殊的時代,以小見大,塑造了鮮明而令觀眾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展現的是像福貴、家珍、春生這樣,在大時代洪流下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演繹的悲愴題材,體現了人們共有的情感、那無法與命運抗爭的悲哀。「人活著,就比什麼都強,我們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你可不能去尋死啊!」福貴站在門外,拉著一臉落魄失魂的春生說出這句話。
時隔多年,重溫張藝謀的《活著》,少了幾分娛樂的心境,平添了幾分人性的思考。
以上就是活著這部電影的觀後感_影評解析評價_結局彩蛋,希望你們能喜歡!
活著影評
活著結局
活著觀後感
活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