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語電影的種類
台語電影,也常被稱為台灣電影或閩南語電影,涵蓋了多種電影類型,這些類型反映了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和歷史背景。
喜劇片是台語電影中備受歡迎的一種類型。這些電影通常以輕松幽默的方式呈現台灣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本土文化和元素。例如,著名的台語喜劇片《雞排英雄》講述了一群在雞排店工作的年輕人如何追求夢想和愛情的故事,通過幽默的對白和情節,展現了台灣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劇情片則是台語電影中另一種重要的類型。這些電影通常關注社會問題和人性探索,通過深入的故事情節和角色塑造,引發觀眾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哲學的思考。例如,《賽德克·巴萊》是一部以台灣少數民族賽德克人為背景的電影,通過講述他們為了保衛家園和尊嚴而進行的抗爭,深刻反映了台灣社會的歷史和文化。
青春片也是近年來台語電影中的熱門類型。這些電影通常以年輕人為主角,講述他們的成長故事、愛情經歷和人生選擇。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就是一部備受歡迎的台語青春片,它通過講述一群高中生的青春記憶和愛情故事,勾起了觀眾對青春時光的美好回憶。
此外,紀錄片也是台語電影中不可忽視的一種類型。這些電影通過真實的記錄和呈現,讓觀眾深入了解台灣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翻滾吧!阿信》就是一部以台灣體操選手阿信為主角的紀錄片,通過記錄他的訓練和生活,展現了台灣體育界的拼搏和堅持。
綜上所述,台語電影涵蓋了喜劇片、劇情片、青春片和紀錄片等多種類型,這些電影不僅展現了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和歷史背景,也引發了觀眾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哲學的深入思考。
B. 台灣人看什麼網路電視
台灣人主要觀看的網路電視平台包括Netflix、愛奇藝、騰訊視頻等。
一、Netflix
Netflix是全球知名的流媒體服務平台,提供大量的電視劇、電影和紀錄片等內容。台灣地區的觀眾可以通過訂閱Netflix服務,觀看其提供的豐富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台灣本土製作的節目以及世界各地的影視作品。
二、愛奇藝
愛奇藝是中國大陸的一家主流在線視頻網站,也深受台灣觀眾的喜愛。該平台擁有豐富的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等內容,同時也有大量的台灣本土製作節目。愛奇藝還為台灣觀眾提供了彈幕互動功能,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和社區氛圍。
三、騰訊視頻
騰訊視頻是另一個備受歡迎的在線視頻平台,同樣提供豐富的影視內容。該平台與許多製作公司合作,包括台灣的製片方,為觀眾提供最新的電視劇和電影。此外,騰訊視頻還提供了一些獨家內容,吸引大量忠實觀眾。
除了上述平台,YouTube等國外視頻網站也是台灣觀眾常去的場所,上面有許多台灣網友上傳的本土視頻和海外影片。同時,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和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台灣觀眾選擇通過手機APP觀看網路電視,隨時隨地享受觀影樂趣。
總的來說,台灣觀眾的網路電視觀看選擇多樣,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平台觀看節目。
C. 台灣的歷史影片
日治時期
日治時代台灣自製日語電影《莎勇之鍾》,李香蘭主演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治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16]。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誰之過》於1925年由劉喜陽、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不過即使劇情片,仍有相當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傳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豐治郎於台灣定居,開始在台灣北、中、南七大都會建戲院放映電影,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起來。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以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辟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17]
民國時期
台語電影興起
主條目:台語電影
台語電影《舊情綿綿》,洪一峰主演。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的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一直到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歷經了二十多年的台語電影時代。根據統計,台語片的總產量將近兩千部,產量最多時一年高達120部作品問世。《薛平貴與王寶釧》在當時台灣社會引起大轟動,皆創下當時票房紀錄,[18],引來一窩風的台語歌仔戲跟拍風。
健康寫實電影
1960年代,台海情勢逐漸穩定,中央電影公司提出健康寫實的製作路線,兼顧歐美寫實主義電影下,聘請李行拍攝《蚵女》與《養鴨人家》兩片。兩片均頗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導演李翰祥來台發展,並香港電影技術帶進台灣。此階段所拍電影類型除了初期的黃梅調,尚有歷史宮闈片《如西施》及文藝片,其中以瓊瑤原著為藍圖者佔了8部。
胡金銓與新武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開始製作新派的武俠片,其中的兩位主要導演胡金銓與張徹後來都來台灣發展。胡金銓於1967年為聯邦公司編導武俠片《龍門客棧》締造了絕佳的票房紀錄[19],從此武俠、功夫、武打類型的電影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沒落。胡金銓的電影發揮中國京劇的特色,結合彈簧床與吊鋼絲的特技,運用蒙太奇電影手法,使得武打動作快速俐落,動靜收放形成視覺韻律。
功夫片興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而台灣武俠主流自此就轉化為功夫片、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的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愛國政宣電影
197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了一段台灣電影的愛國政宣片時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源》、《皇天後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種則有如《汪洋中的一條船》的自我勉勵寫實片及如《一個女工的故事》的文藝片。
學生電影類型
之後,李行、宋存壽、屠忠訓等導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鳥之愛》、《歡顏》等清新的小品。之後,導演林清介則在《一個問題學生》賣座後,連續拍攝相同類型,以學生生活為主題的學生電影,這些類型電影包括《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男女合班》、《台北甜心》、《畢業班》等。而這波電影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年輕人的心聲》、《不妥協的一代》。此階段學生電影成為台灣新浪潮電影出現以前的重要台灣電影類型。這些低成本獨立製作方式,也讓新導演有了拍片的機會。事實上,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在此階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等兩部片子。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興起與沒落
台灣電影「現代主義」化,可說是始於三支短片合而為一的黃春明原著改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蘋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頂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發的《台灣電影宣言風波》外,中影公司大膽啟用新人拍攝鄉土文學作品,也是確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實上,於《兒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啟用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拍攝了《光陰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與《小畢的故事》。這些電影也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更因票房賣座,讓台灣新電影成為主流[16]。
《兒子的大玩偶》製作完成後,突破當時台灣政治與電影保守勢力的抵制,於輿論、口碑與市場的支持下,為往後台灣電影的創作自由創造一片天空。其後,包括侯孝賢、楊德昌、張毅、萬仁、柯一正、陳坤厚、曾壯祥、李佑寧、王童等也確定了以導演為主;形式新穎、風格獨特、意識前進的台灣新電影。
一般來說,此波新浪潮電影中較重要的作品計有《風櫃來的人》、《海灘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青梅竹馬》、《殺夫》、《恐怖份子》、《戀戀風塵》、《桂花巷》。
該新電影絕大多數是由台灣政府所屬的中影所投資拍攝,主要的推動者為中影主事者明驥與中高階層的小野和吳念真。此三人,可說是促成台灣新電影的主要功臣,也對當時低迷的台灣電影產生重大影響[16]。
在此影響下,台灣業內原本拍攝商業電影的導演見狀,也將此潮流引進商業電影境地,此種以鄉土小說為類型的商業電影,計有《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室男》、《嫁妝一牛車》、《孤戀花》、《孽子》等。不過因為產量畢竟有限,1980年代台灣電影仍以如許不了主角的喜劇,與其他如著賭博片、犯罪片的商業電影。
另一方面,因為香港電影的成功,讓台灣輿論上也開始出現對台灣新電影的批判聲音。以藝術電影為主軸的台灣新電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逐漸壁壘分明,此因素,讓集體的台灣新潮流電影方朝終於1980年代末期結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為失利。不過,相對的,此藝術電影,卻同時間大受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的歡迎。
D. 90年左右上映的一部電影,女主是台灣人到北京玩的故事
《她來自台北》。
E. 《轉山》觀後感
電影《轉山》傳達給人的是一股夢想和不屈的力量,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轉山》觀後感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挑戰自我
我只是看了影片的末尾一小段,我感受最深的是:騎行者敢於挑戰自我。即使面對高山,他也不畏懼,努力向前。在影片中,有一幕是一輛汽車經過主角旁,說上面至少5000米海拔以上,問他是否需要幫忙,騎行者說:「我行的,不用了。」如果面對同樣的困境,我們是否都會有一樣的回答呢?現實中的我們,常常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脆弱,經不起風浪。觀看了電影也許會有一點改變。
信念
騎行者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去拉薩。在拉薩那高原地區,高原山地的氣候,一個騎行者要完成這次旅程似乎是很難的事。但我們常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他能夠完成,是因為心中的信念:我要去拉薩。當你在大海中航行時,信念是你手中的一方羅盤,它使你沿著捷徑前行;當你余核耐在黑暗中摸索時,信念是夜幕上一顆明亮的北極星,它將你的未來照得銀亮銀亮的,像是希望在跳躍;當你順著小路氏首回家時,信念是一篝為焰,指引你走向前方……正是因為信念才產生了內心的一種堅持,一種執著。奇跡就是這樣創造的。拉薩是人們嚮往的豎春地方,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追求下去。「知難而退」並不是一種智慧,而是一種懦弱。心中擁有了信念,我們就必須堅持,堅持,再堅持。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人文關懷
《轉山》中貫穿了一種人文關懷。雖然,人與人之間素不相識,但因為一個動作——「握手」,而牽在了一起。「握手」——顯示一種信任,一種理解,一種鼓勵。志同道合的人一個簡單的動作「握手」以及老人與騎行者的「握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內心洋溢著溫暖。除此之外,我從影片中體會到一種助人為樂的精神。老人在雪地遇見騎行者,隨後兩天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在主角臨行前贈予葯物。慈祥的老人,言行也一樣令人感到慈祥。雷鋒精神中的助人為樂得以彰顯。
《轉山》讓我想起爸爸對我說的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發出生命的強音。向困難發出挑戰,憑借信心、勇氣將困難克服。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一種境界,是一中內心深處的豪邁。相信生活在象牙塔的我們,在人生旅途上勇敢攀登,也終將收獲這一種豪邁。
為什麼要走?只因路在腳下。
兩年前看的《轉山》這書,也是兩年前去的西藏。只因轉山這部電影,那些回憶那些沒有完成的夢想又一起燃點起來了。這是一部關於夢想,關於信仰的電影。
記得兩年前考慮去西藏的時候,是打算騎行青藏線進去的,那時候因為看了天涯上一個很有名的牛人月光1981隻身騎行川藏線的帖子,血脈噴張。於是買了自行車和裝備,練習了幾個月,也約好了騎行的同伴。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卻只是很安逸地坐了飛機去,慚愧不已。雖然去了拉薩,去了珠峰,可是一直有心結,總覺得只有用徒步或騎行的方式去西藏,才是心靈的凈化和夢想的完整。每一個修行的人,都知道修行是艱苦而漫長的。我也想以這種修行的方式,去到西藏。
人只有夢想,有信仰,才會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主人公張書豪為了完成哥哥的夢想,沒有一點騎行經驗就隻身踏上了滇藏之路。在同行的川哥掉下懸崖受傷後,一個人繼續騎行。面對寒冷、高原反應、食物中毒以及惡犬時候的那種精神狀態,歇斯底里達到了極致。我明白,比起那種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孤獨和精神上的摧殘是最可怕的。如果沒有信仰支撐,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那麼,你就有可能半途而廢。
在這壓抑且讓人窒息的都市裡,我們戴著面具,每天朝九晚五地過著操蛋一樣的生活。是該給自己的心靈找個出口了。
只有在路上,我們才會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就像張書豪一樣,誰會想到這個文質彬彬的台灣男生,竟然騎完了1800多公里的滇藏線。我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張書豪,可這卻又是真正的張書豪。沒有面對絕境的那種無法回頭,我們永遠不會發現真正的自己。
也許回來了,我們還是過著操蛋一樣的生活,可是我們經歷過那些內心的洗禮,已經變的異常的強大,或許若干年後,還可以跟兒子吹吹牛逼,你老爸騎行過西藏,知道不?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轉山》這部影片,反正我是看了,看的我熱血沸騰,當然不是殺日本鬼子的那種,那種只是為了正義的伸張,而這種熱血沸騰,是與眾不同的,是震撼心靈的那種,它可以讓你凈化你的心靈,讓你悟出更多的道理,如果有過那種經歷,我相信,生命中沒有什麼事情還能難倒你。
當看到曉川掉入懸崖的那一刻,我的心真的震了一下,一個生命就此而差點結束,他讓我明白做事情真的要很小心,不管你認為你有沒有把握,現實生活中的我,總是覺得很多事情在我的掌控之中,可是未然,一切都不在手中。我總是想把東西拽在手裡緊點,可是越緊它越掌握不住,人生亦是如此!
曉川還是活過來了,活過來了又繼續上路,很佩服這種人,對於一種生活的狂烈熱愛,是沒有什麼能夠抵擋的住的。他說:喜歡路上的味道,喜歡去看那個雪山冰淇淋。捫心自問,我雖沒有那種頑強的意志,但我也想能夠走上那條路,靜靜的享受美好的風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凈化一下自己浮躁的心!
那是一種挑戰,挑戰自我的超級表現,旅行,是自我的一種解脫,而騎行,則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看完之後,我覺得我此生不會做騎車去西藏這種危險的事情,更多的是對自己,對親人的責任和牽掛,我沒有那種勇氣!本身我也是放不下的人,所以我堅信我會踏上那片土地,但不是通過騎行!
所以,我是打從心裡崇拜佩服這些勇敢上路的人們,唯有遙祝騎行在進藏途中的兄弟姐妹們一切安好,祝你們平安。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果你真的想好了,就出發吧。
電影《轉山》根據謝旺霖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故事中主人公所騎行的高原路線,從麗江到拉薩,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長度近2000公里,其間的山是永遠眺望不盡的玉龍、哈巴、白馬、梅里……水是永遠俯瞰不及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當騎至芒康一段後則轉入「318國道」。而「318國道」正是中國騎行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猶如美國人心中的66號公路。原作小說在被陳國富關注到之後,裡面傳達的「夢想和不屈的力量」也讓他決心把小說改編成電影。影片在確定由太合環球影業出品之後,攝制組在去年正式奔赴西藏拍攝,70餘人的劇組也在零下30度的極端環境之下完成了90天的極限拍攝,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戰。
一個24歲的台灣年輕人,在寒意漸生的10月,為了幫助哥哥完成遺願,從麗江出發,獨自騎行穿越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近20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於1000米「高原之路」。一路上他經歷了穿越無人區、夜間騎行幾乎掉下懸崖、八宿打狗、由於食物中毒而整整兩天上吐下瀉……艱險的旅程過後,他從懦弱寡言到可以和藏民同食一塊糌粑。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這不僅是一本關於旅行的電影,更是一次關於自由、成長的電影。每個人都可以從電影中找到出發和改變的理由,青春、酷勁兒十足、以及自由和釋放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剛出麗江,書豪遇到了一位騎行者曉川與他同路,曉川是位比書豪年長很多的騎行愛好者,經驗多,在騎行和生活方面都能給予書豪很中肯的幫助。但他就是愛講自己做糕點那點事兒,書豪老覺得他人怪怪的但又很可愛。兩人投宿過香格里拉的牧民奶奶家,也在鹽田的藏女小男孩家過過夜,品嘗著曉川大哥做的酥油餅干,書豪覺得自己這一路上並不孤單。一次夜翻山路,曉川意外墜崖,身受重傷。書豪的信念已在崩潰的邊緣,他開始懷疑自己此次征程的意義。書豪回想起這段路上曉川大哥對他不斷地鼓勵,相信他自己一定能走完這段路。飛來寺的歌聲經文又讓他堅持自己走下去……東達下雨,投靠無門的書豪心理上再次承受考驗。怒江被藏獒追逐、然烏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險,書豪依然在路上。通麥路遇朝聖母女,書豪尋找到不同的生命價值和意義。一路上有歡歌笑語,一路上有悲喜離合,一路上還有人間冷暖。書豪騎在路上,尋找價值,完成自我。在海拔5000米的色季拉山埡口,書豪拿出朝聖母女贈予的五彩風馬旗,灑向天空。他雙手合十,念誦著六字真言,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在布達拉宮門前,書豪與大家一起載歌載舞。書豪把陪伴自己一路的自行車送給了需要的人。回到台灣的書豪展開了研究生生涯。書豪來到靈骨塔,把自己這一路寫成的「騎行者日誌」放進了哥哥書偉的靈柩里。完成了哥哥的願望,他似乎比完成懂得的更多。書豪回到台灣接到了曉川哥的信,他又出發了啊!
這是一段夢之旅,夢的經營與實現,每一個人都會擁有踏上西藏這一片聖土的願望,因為那裡的一切是如此這般純凈,是這樣的完美,也許最真摯的地方,總要經過最曲折的路途,但只要挺過去了,一切都會成為值得。
滇藏線,一段完美的夢之旅,人生有許多不如意,有許多以為的絕路,整裝再戰,夢必成真。
今天我觀看了《轉山》這部真實紀錄片。片中的主人公張書豪為了完成哥哥的夢想,僅憑著一張哥哥畫的路線圖和幫哥哥完成願望的心就孤身一人踏上了去拉薩的漫漫長路。
張書豪的行動讓我驚嘆。他為何有如此大的勇氣隻身一人踏上去拉薩危險而又漫長的路?他在路上遇到那些離奇的事件讓我產生無比的好奇。
他憑著自己的勇氣,憑著哥哥到去世還沒完成他夢想的信念,憑著親情的力量,冒著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危險,為了哥哥為了自己一定要到拉薩。一路上,最讓他難忘的是西藏人民那淳樸的笑容和川哥無私的幫助。老奶奶雖然沒有了潔白的牙齒,但笑的卻是那麼美麗,慈祥。孩子雖然有些羞澀,但笑的卻是那麼陽光,單純。正在修行的女人雖然不能說話,但她們的笑容里卻透著真實,淳樸。川哥對他的幫助銘記在心。他被困在一個大坡上,川哥放下自己的東西,二話沒說拿起他的行李翻過了山坡。折回去又攙扶快堅持不住的張書豪,一次一次的給他鼓勵。腿磨破了,川哥提醒他由於走這種路的姿勢不對,導致身體受到傷害。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貴。由於這種精神在以後的路上張書豪把困難和坎坷一把拿下,欣賞著一路的美景到達那白雪皚皚的山峰。他放飛了一疊彩紙,同時也放飛了所有的激動和夢想。
一種力量支撐著他,讓他勇往直前,不畏困難到達最高峰。這應該是我們學習的精神和榜樣,我將沿著這種精神之路一往直前走下去。
沒有接觸過單車的朋友或許會認為,騎車是一種體育愛好,可以強身健體,可以磨練毅力;也有人認為,騎車是一種旅行方式,可以見到許多的美景,可以吃到許多的美食;還有人認為,騎車是一種難忘的經歷,可以結交朋友,走南闖北,可以體會那種征服的快感。
在看這部片子以前,你問我,為什麼這么喜歡單車,為什麼那麼喜歡騎行?我其實還真答不上來。身邊的很多朋友,甚至包括我少有的三兩知己,都不理解,我對於單車和行走的痴迷和熱愛,甚至可以超越自己的生命。
雖然我認為這部片子的名字和它所反映出來的內容有所出入,幾處情節也頗有刻意而為的造作之感,包括演員們稍顯稚嫩的演技,以及無可避免的老套的劇情。然而,這依然是一部值得到電影院去看的,值得在深夜裡回味,並值得為其留下一點文字的電影。因為它是一部誠意之作,尤其是相比於現今的若幹部侮辱觀眾智商的所謂商業大片而言。
它用最直接的手法,表達出了許多一直以來想說的,而又不曾說出的東西。正是這些東西,讓我為之瘋狂,痴迷與熱愛;正是這些東西,讓我在這個逐漸麻木的世界裡,還能感受到心臟鮮活地跳動;也正是這些東西,才讓我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和理由。
原諒我無法用單薄地語言來描述那樣的感受,那冰封的埡口,血紅的經幡,漫天飄散的彩紙,還有那終於迸發的熱淚,太多的太多,或許,只有你真的開始騎行,在路上,經歷過那些磨難與痛苦後,才會懂得。
在生命的長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的夢想,為了追求那些夢想而不斷前進的腳步,會逐步演變成為一種信仰的力量。或許在別人看來,那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而只有自己明白,這一路走來,轉山轉水轉佛塔,不是為了旅行,也不談不上修行,只是一種生命前行的必須!這是一段孤獨到無法想像的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獨自前行。
當夢想在心中生根,發芽,成長,究竟要經歷多少不為人知的苦難與疼痛,夢想之花才可以怒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為了追求夢想而咬牙堅持的信仰,原來,拋棄安逸之路,選擇最難的道路前行,這才是信仰真正的的力量。而當我們終於沖破所有的艱難險阻,見到那怒放的花朵,剎那間,彷彿知道了永遠,心靈以及靈魂的所在。而在這之後的下一瞬,是無比的悲傷。
有人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無論終點在哪裡,我們都要一直走下去!」而《轉山》這部電影給了這句話一個最完美的詮釋。
主角張書豪本來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無憂無慮、青春帥氣,他有夢想,也有激情,可是並不成熟且內向的他和眾多莘莘學子一樣,想法挺多,做法很少。
故事是因為書豪的`哥哥書緯逝世而開始,書緯是一個騎行愛好者,喜歡踩著自行車四處旅遊,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騎一次川藏線,當然,到他生命結束,他也沒能夠實現這個願望。當悲傷中的書豪發現了書緯寫的《騎行者日誌》之後,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要替哥哥完成夢想,騎行一次川藏線。這個渺小而又沉重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女朋友的支持,在和女朋友分手後,他整理行裝,一個人毅然決然的來到了昆明,准備完成他的拉薩之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書豪開始了他的騎行之路,一個台灣人,一輛腳踏車,一個簡單的行囊,從昆明出發,不懂內地法律的他辦了假身份證,被坑了幾千塊錢,終於踏入了藏區,一開始的沉悶也終於被沿途美不勝收的風景所掩蓋,似乎終點就在前方,輕輕鬆鬆就能到達。
可是旅行也像是人生,坎坷無處不在,好在初涉騎行的他遇到了一個熱愛騎行的前輩——曉川。
曉川已經騎行過三次川藏線,會說藏語,知道路該怎麼走,也熟悉藏族文化,在曉川的帶領下,書豪第一次喝到了酥油茶,吃到了藏族傳統的糌粑,藏族人民的熱情招待,藏族小孩的深深留戀,都給書豪帶來了親切的感覺,寡言少語的他也終於有了一絲絲的改變,一路上和曉川說的話也多了起來。當書豪踩不上上坡路的時候,曉川幫他推車,當書豪試圖放棄騎行,對著腳踏車發脾氣的時候,曉川勸他消氣,鼓勵他繼續前行。這就像人生一樣,一路上總會有那麼幾個難以跨過的溝坎,難以翻越的高山,而曉川就像是人生中的那些知己朋友,事業上升期的時候推自己一把,人生低谷、決定放棄的時候安慰鼓勵一番。再加上藏族女子的喜歡,小孩的留戀,大爹的熱情,奶奶的招呼,貨車司機的跋扈,狼群的圍堵,雨雪的沖洗,這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人生歷程圖。
終於,書豪堅定了前往拉薩的意念,如果說剛開始是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那麼從曉川受傷離開之後,騎行川藏線已經成為了書豪對自己毅力的考驗。
見到了鷹擊長空的雄壯,原馳蠟象的美麗,巍峨的雪山像一個個超大號的冰激凌聳立在眼前,身體已經飽受摧殘的書豪帶著疲憊的身軀和不屈的意志,騎上了通往拉薩的最高山峰米拉雪山,米拉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高,此時書豪的內心世界肯定是不平靜的,他曾經也想過放棄,如果他放棄了,沒有人會笑話他,也有過路司機要開車帶他上山,他拒絕了,如果他坐車去,也沒有人會笑話他,正如劇中那人所說:「五千多米的地方,我坐車都喘氣!」高原反應會讓人難以忍受,可是書豪忍下來了。他的人生,將由自己書寫,他的旅程,將由自己完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真的很不錯,爬上山頂看山下的感覺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不是山下的風景秀麗,也不是山上的樹木奇特,而是在登山時經歷的種種讓人難以忘懷,跌倒過、爬起過、受傷過、開心過、悲傷過、痛哭過、大笑過,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波瀾壯闊,就像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騎行到海拔兩千多米的地方,再從兩千多米的地方騎上四千多米的高山,這樣的大起大落,才算是真正的跌宕起伏。
《轉山》不光是詮釋人生,更是鼓勵人生,作為一個業余的騎行愛好者,我被書豪這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動,如果有機會,我也會背上行囊,踏上愛車,走上那不朽的征程。
等了好長時間,這部電影終於上映了。我迫不及待的去大上海影城觀看了這部我期待已久的電影!這是一部專門為騎行者們量身打造的影片。故事主線是講述一位騎友的弟弟為了完成他生前的願望,獨自騎行滇藏線在路上所發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從倆個騎行者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一下就戳中了我的淚點。我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騎友,跟很多人說過自己想去這里,想去那裡,信誓旦旦揚言的一人旅行。但是總有各種理由為自己搪塞,資金不夠,工作忙等等!總之只要你不想去做的,你總有說不完的理由讓自己緩一緩等一等不著急。因此你只能成為別人絢爛生活的羨慕者,圍觀者,或者嗤之以鼻的輕聲一笑,自欺欺人地說一句「那又怎樣」。只能想影片里的哥哥一樣寫滿了一本子的騎行日誌,卻只能化為冰冷的軀體帶著自己的夢里夢境永遠永遠的再見。男主角張書豪是幸運的,他有這樣一個契機讓迷茫的想要逃離的自己,背負著一種信念,一種責任,一種執著踏上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道路,去尋找未來,去認知自我。一個人,騎車2000多公里,從麗江到拉薩,為的是替逝去的親人實現夢想,這樣簡單純潔的心性無需太過復雜的詮釋。
其實片中最令人感動的還是李曉川這個人物。堅持滇藏騎行的糕點師,可以讓人依靠的大哥,等待梅里十三峰現身的孩子。沒有這樣一個人帶著張書豪一段路,可能張書豪就無法堅持過前半程。那巨大的雪山冰淇淋最後還是眷顧了這樣虔誠堅持不懈的孩子,他帶著身上的七根鋼釘上路,他隨時能問到在路上的味道,他想活著,熱烈的活著,因此他不允許自己耗費時光,浪費生命。他說:「我熱愛生命,所以我必須走出去。」冰淇淋打火機和雪山冰淇淋相互遙望,堅持下去吧,如果有一天你厭煩了什麼,那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至少你有一些事是在一直堅持的。
在騎行的路上,我可能無法做到張書豪那樣的壯舉,但是作為一個普通騎友,我也願真心祈禱所有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夢想執著追求者們,平安。
我想《轉山》要詮釋的不是激情與夢想,而是在責任與執著的推動下,完成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
當主人公張書豪一臉茫然地揣著一本騎行筆記,騎著山地車,踏上了從麗江到拉薩的路時,他不是滿懷激情地為了自己的夢想選擇了這一艱苦的行程,而是因失去親人帶來的巨大的悲傷讓他覺得無法承受無可適從時,才選擇了這么個替哥哥完成夢想,釋放悲傷的苦行僧之旅。也正因著有了要替哥哥完成夢想的責任感與信念以及一路上對哥哥沉痛的思念和對哥哥夢想的追隨才讓張書豪在一次次頻臨崩潰的邊緣最終又選擇了前行再前行……
這一路,不是一個騎車愛好者慷慨激昂為夢想拼搏的過程,而是一個大男孩經受了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孤獨,感受過人情冷暖、悲喜離合後,從沉重逐步走向輕松,從悲傷逐日走向歡愉,從迷茫逐漸走向清晰,從不知所措走向成熟與自信的過程,這是一次自我的完善和成熟的歷練。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頓然感悟,我想,張書豪的內心在這一磨難式的行程中悄然地強壯了,他的生命也由此完成了一次蛻變和升華!
一個人內心的成長是艱辛的,但同時也不乏美好的收獲!
喜歡影片里那個大大的「梅里雪山冰激凌」,喜歡那純凈的白雲在藍天中飄移,喜歡望著那風中招展的經幡從遠處到身邊的過程,喜歡抑揚的藏樂聲中緩緩轉動起的經輪,還喜歡遠遠望到的藍天白雲下霸氣的布達拉宮……希望有天,我去看看它們。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一個本身並不痴情於騎車運動的羸弱大男孩茫然中選擇這一艱辛的充滿險惡的高原之旅實乃瘋狂之舉,但我不覺得。當一個人的情緒堆積壓抑著讓自己無所適從的時候,隨心而動給心一個自由,就是對心靈的撫慰,對情緒的釋放,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大多數時候,人們做事情都會沖著「有用」這一目的性去行動,當一個人拋開世俗中被人們認可的目的,僅僅因為想做而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就會被認為是瘋狂或者不可思議之舉,但這種時候,這個人,也許才是真正的、純粹的為心而活!
其實這的確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在當前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要幹嘛的中國電影市場,在神馬《白蛇傳奇》《畫壁》這種從拍攝到放映都是此起彼伏的宣傳轟炸,要麼介個緋聞,要麼內個大尺度,造就所謂萬眾矚目的假象,實則就是一除了噱頭,就是噱頭的商業電影,接二連三而來的時候,這樣一部意義上多少有些單純的片子,著實值得我們這些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自顧自掙扎的孩子們靜心坐下來,看一看。
孩子。我又提起了這個我一直對誰都排斥著的代名詞。因為在觀影途中想到。在離世的書緯面前,他是個孩子;在老驢友川哥面前,他是個孩子;在一路上那麼多個滿臉褶皺皮膚如枯木的藏族老者面前,他是個孩子;在屏幕外同處青蔥歲月的觀影者面前,他同樣是個孩子。一個用一個月的時間改寫了生命態度的孩子,一個牢記「騎出去就要騎回來」的好孩子。
聽說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於是我在想,那個現實中的張書豪,在一個月的生死行程歸來後,內心裡到底獲得了怎樣的蛻變和升華。或者說我還在困惑的是,九死一生的川哥,為什麼不要生活不要女朋友不要命都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覺。我不知道答案,也真心的不理解這種痴狂,但最後的最後我只想到了一個詞,信仰。
念及我日復一日盲目茫然如一潭死水像無頭蒼蠅亂撞的生活,我再一次想到了這個詞。信仰。很久以前似乎我經常拿這個詞說事兒,從嘴裡吐出的時候也沒覺得任何沉重嚴肅。只是因為對這個詞的認定和堅持,我那麼自以為是得將自己同賴以生存的環境孤立開來,算不上潔身自好,但是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被一個盤觀者毫不留情義正言辭得冠以「虛偽」二字,我淚眼汪汪得落荒而逃,卻未能得以跳脫或者釋然,一成不變或者說是某稱程度上更加疲憊痛苦。
關於信仰最直接的表現莫過於宗教,一如影片中那個修行中的藏族女子,為了虔誠不言不語不眠不休。把生命的意義寄託於一個虛幻的存在,如若真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心無雜念,其實倒也能算值得。當已完全褪去稚氣和小清新的張書豪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將五彩經文符撒向蒼穹,他實現了對信仰的追求。而這個信仰是什麼,一個關於親情的承諾?也許遠不止此,那是一顆心靈的成長,何以一言概之。
不論是之前看的《背包十年》還是今天的《轉山》,推崇者都不約而同得選擇了一個誘人的廣告語:自由。道理誰人都懂,我們不斷選擇被同化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所有人都這樣」,方式如何殊同,為的不過就是可以使單薄的一己擁有更大的力量,說為了隨心所欲也許有些誇張,而崇尚自由恰是最好的描述。契合大眾心理的需求,便是最成功的營銷。
然而不是所有找准需求切入口的營銷都能成功,能長久深入人心的經典一定是關注本質表達的。所以,不論是《背包十年》還是《轉山》,都很仁慈善意得作了提醒——「人應該趁著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騎回去就就要騎回來」。在路上的人都喜歡問「旅行的意義在哪裡」。在哪裡?內個溫暖系女聲唱過「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如此拐彎抹角翻來覆去的瞎想之後,我又一次為自己頻繁的糾結找到了安慰的理由:暫時停下腳步,豈不正是在為了而後的重新啟程鋪磚墊瓦,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呵呵,不錯,好借口。阿Q精神常常形成於潛意識。
若為信仰,即便再貧瘠,也必是百難不死!不是么?
F. 有什麼經典的台灣老電影
台灣相關的問題,當然要問我這個來自台灣的人啦,我不會去網路查一堆資料然後貼給你,因為你自己就可以查得到,我只用我這個台灣人看到的、知道的告訴你,給你真正的台灣人的觀點啦。
兒子的大玩偶
獨臂刀俠
桃太郎
好小子
搭錯車
七匹狼
西螺七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