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個電影我想不起來了
葉啟田
是電影《我們台灣這些年》——講述30年來政治巨變下,台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29]
1988 《愛拼才會贏》席捲台灣
拖拉機的師傅在哼著這首歌,那就是《愛拼才會贏》。
這首歌的原唱葉啟田,在更早期就已經是台灣的知名歌星。但他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因故犯罪入獄,人生頓時跌到最低點,出獄後卻又以一首《愛拼才會贏》咸魚大翻身。
因為這首歌太火爆了,在當時不管走到哪一條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公園里跳土風舞的在放,殯葬隊伍在放,運動會在放,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許多選舉時候選人的宣傳車也都會放這首歌。
葉啟田後來也拍了一部同名的電影《愛拼才會贏》,有點兒他的自傳性質,但稍顯胡鬧了一點兒。而他後來的一些歌,如《浪子的心聲》、《故鄉》等,也一樣膾炙人口,不愧是寶島歌王。
在台灣,似乎每個時代都有那麼幾首代表當時的歌,這些流行歌曲如同串起了台灣的歷史。
比如說戰後的台灣,經濟不發達,生活也比較艱苦,有些人為了生計,只能從事一些低下的工作,如沿街賣零食、收破銅爛鐵之類的。有許多人為了家計,只好放棄學業出來工作。當時就有一首歌叫《燒肉粽》,是這么唱的:
「自悲自嘆歹命人,父母本來真疼痛(疼愛),讓阮讀書幾年冬,出業頭路(工作)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
其實這是一首非常心酸的歌,那個時代許多孩子因為家境清苦無法繼續升學,只能在半夜街頭大喊燒肉粽叫賣。
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大家都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努力,為了賺更多的錢,可以沒日沒夜地加班做工。當時,台灣第一個電視台台視開播了,很快就有了綜藝節目「群星會」。那操勞的工作之後,身心自然需要鬆弛,大家擠在電視前觀看綜藝節目里歌星的演唱便成為通俗的娛樂。於是,群星會的主題曲,就成為當時的流行歌:
「群星在天空閃亮,百花在地上開放。我們有美麗幻想,為什麼不來齊歡唱……」
「群星會」算是通俗娛樂節目的代表,但年輕人或知識分子總是相對叛逆一點兒,總覺得這些是「靡靡之音」,所以,上世紀60年代也是西洋音樂流行的年代。因為那時美軍駐台仍有美軍電台,因此許多年輕人也喜歡收聽美軍電台的音樂節目。在楊德昌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里,就可以看出當時西洋歌曲在學生中的流行。
另一方面,在海外,許多異議人士因為流亡而有家歸不得,他們最喜歡唱的歌就是《黃昏的故鄉》:
「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流浪的人無厝的渡鳥,孤單若來到異鄉,有時也會念家鄉。今日又是聽見著喂,親像在叫我的……」
這是當時海外的台灣人在聚會時最常唱的歌,以解思鄉之情,結果這首歌也因為這樣被禁。
另一首當時很紅的歌就是《龍的傳人》,這首歌在官方授意下一再宣傳,令歌曲變得家喻戶曉。
進入台灣經濟起飛的20世紀80年代,人是有錢起來了,但是精神卻慢慢空虛。這時,羅大佑的歌曲又丟下一顆「震撼彈」,歌詞流露出對社會現象及環境的不滿和批判,如當時流行的《鹿港小鎮》: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里燒香的人們……」
台灣許多年輕人都是從中南部鄉下到台北工作的,在台北賺到錢穩定下來後,卻又發現心裡好像缺少了些什麼。這首《鹿港小鎮》在當時引起廣大共鳴,成為流行金曲之一。羅大佑的《童年》也唱出了許多台灣「60後」的回憶:
「福利社裡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所以,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社會更開放,經濟飛快發展,賺錢機會更多時,《愛拼才會贏》剛好唱出了當時台灣人的所想。這首歌除了本身就跟葉啟田的際遇起起落落有呼應的效果外,也更符合當時的社會狀況,這可能跟台灣長期是一個移民社會有關。台灣是一個資源缺乏的海島,對外依存性較高,為了生存下來,商業不得不發達。在重商的精神下,只有努力找機會拼搏開拓才不會被淘汰,所以這首歌真的貼切地描述了許多台灣人的心聲。
時代造就了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又勾起時代的回憶,讓人不禁覺得,沒有歌的時代是多麼的寂寞。
2. 兩幫台灣人接白衣人出監獄是什麼電影
黑 白
是純台灣自製的正宗電影,由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擔任總監制,戲劇圈資深名導游堅煜擔任總導演,王傳一、李妍瑾、張靜之、竇智孔等主演
3. 有什麼經典的台灣老電影
台灣相關的問題,當然要問我這個來自台灣的人啦,我不會去網路查一堆資料然後貼給你,因為你自己就可以查得到,我只用我這個台灣人看到的、知道的告訴你,給你真正的台灣人的觀點啦。
兒子的大玩偶
獨臂刀俠
桃太郎
好小子
搭錯車
七匹狼
西螺七崁
4. 吳敦人物簡介
台灣人吳敦,出生於1949年11月29日,他的早期生涯與台灣最大的黑幫組織——竹聯幫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幫派中,他與精神領袖陳啟禮結為義兄弟,這在當時是幫派文化中重要的聯結方式。
然而,吳敦的公眾形象因1984年的一起重大事件而改變。那一年,他被捲入了震驚台灣的劉宜良(江南)槍擊案,被認定為兇犯之一。這場事件導致他面臨法律的嚴懲,被判無期徒刑。在獄中度過了漫長的六年多後,他得以減刑出獄。
出獄後的吳敦選擇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即投身於電影事業。他憑借自己的經歷和轉變,成為台灣影視界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在台灣長宏影視公司,他擔任了總裁的職務,帶領公司發展並製作了許多影視作品。這一轉型展現了他從黑暗世界走向光明的一面,也見證了他在法律和社會邊緣成功重塑自我的故事。
吳敦,生卒年不詳,泰山(今山東泰安)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武將。原為山賊,相助呂布,呂布敗後投降曹操。
5. 《血觀音》這部影視作品怎麼樣有哪些彩蛋
《血觀音》這部影視作品怎麼樣?有哪些彩蛋?這部影視劇不能算是比較精彩,只能說比較一般而已,總體來看屬於中上游水平的影視劇罷了,下面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內容:
經過上面的全方位分析,大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實《血觀音》就是一部拍案驚奇的影視作品,他們希望創造類似的氛圍,可以注重由於狹隘的台灣情節,導致沒有什麼看點。
6. 台灣電影的解嚴時期
台灣在20世紀80年代中葉起,隨著社會經濟泡沫及言論自由的達成,讓導演為主導的台灣電影,將電影觸角伸向過去禁忌題材,並回顧與探討台灣近現代社會、歷史與個人記憶。這階段代表作有《刀瘟》、《香蕉天堂》、《童黨萬歲》、《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灣的莫過於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員經歷台灣光復、二二八事件、及台灣光復初期的歷程,具體而微地反映台灣人的歷史經驗,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榮獲金獅獎,使侯孝賢成為國際矚目的知名導演。之後幾年,台灣電影於世界各地大小影展獲得不少得獎紀錄,這使得主管電影業務的「新聞局」自1990年開始,透過電影輔導金來支持藝術電影的製作。
在票房方面獲得數億台幣的空前成功、同時也獲得不少獎項,叫好又叫座的結果讓台灣觀眾開始重新關注台灣自製電影。隨著《海角七號》熱賣,片商與觀眾均對台灣電影重拾信心,多部電影亦搭上順風車取得不錯的票房,如《囧男孩》、《九降風》、《花吃了那女孩》等等。《海角七號》同時也成為戰後以來最賣座的華語片及台灣影史最賣座影片的第二名。
進入21世紀,台灣電影人在選角、攝制等方面更多的走出島外,改編自台灣女演員劉若英的作品《我想跟你走》的其中一篇短篇小說《Happy Birthday》,劉若英本人並擔任主角。
7. 90年左右上映的一部電影,女主是台灣人到北京玩的故事
《她來自台北》。
8. 曾經的「好小子」入獄20年,戴手銬去父親葬禮,顏正國現在過得怎樣
乍一聽顏正國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生疏,但你假如看過1985年的台灣動作電影《好小子》,你就能立馬想起他。
演這部影片的時分他還是個小孩,當年他也憑仗這部電影一夜之間成了眾所周知的人物,當時以至比釋小龍的名氣還大。
可是後來他卻逐步偃旗息鼓了,這中間終究發作了什麼呢?這一切都要從他的童年開端講起。
他出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中國台灣人,從小的時分就特別喜歡武術,散打這類運動,父母也很支持兒子的喜好,給他報了一系列的培訓班來學習各種功夫。
在1985年的時分,導演朱延平要籌拍動作片《好小子》,需求找會功夫的小孩來出演,練過多年功夫的顏正國自然毫無疑問勝利中選,在裡面扮演三個小孩中的阿國。
從曾經的叛逆少年到如今的天才導演,能夠說是很勵志了,現年四十六歲的他除了偶然拍攝電影,就是在家裡陪伴家人。只需肯矯正,一切都還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