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氣球》觀後感
《紅氣球》觀後感(精選8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紅氣球》觀後感(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一個有靈性的紅氣球,一個像被施了魔法的紅氣球,一個能聽懂人話的紅氣球。
故事發生在19世紀,講的是小男孩和紅氣球的感人故事。
法國戰爭結束後,整個城市一片荒涼。小男孩在路上遇見了一個紅氣球。他爬上細細的桿子伸手把紅氣球拉了過來,帶回家裡。可他的奶奶卻不同意,將紅氣球扔出窗外。紅氣球並沒有飛走,而是在窗口停留。奶奶走後,小男孩打開窗戶,向他的朋友——紅氣球喊:「回來!」紅氣球主動飛到了他的面前。小男孩和紅氣球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最心愛的玩具——毛絨熊。我也經常牽著它,抱著它……跟它一起睡覺。
更讓我感動的是小男孩的善良。為了不讓「朋友」飛走,他不怕臟,把繩子叼在嘴裡;為了不讓「朋友」淋雨爆炸,他顧不上自己淋濕,特地問路人借傘。小男孩為紅氣球著想的畫面,真讓我感動。
紅氣球最後被壞孩子砸破了。這時,所有的氣球都飛來了,帶著男孩慢慢飛上天空……
這部影片太感人了!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紅氣球》。裡面的小男孩非常善良。
一天,小男孩在放學的路上,看見一盞路燈上面有一個紅氣球。小男孩非常想得到那個紅氣球。於是,他先放下背包,然後爬上那一盞又高又滑的路燈頂端,再用手抓住氣球的線,接著把線在手上繞了幾圈,最後,小男孩咬住氣球的線,滑下去了。小男孩心想:我終於不孤單了,有它陪我玩了。紅氣球也非常高興,興奮地對小男孩說:「主人,快把我帶回家吧,我都在這里等了三四天,終於有人把我帶回家了。」你們想知道,我如果就是那個小男孩的話,我會做什麼呢?我也會像那個善良的小男孩一樣,爬上路燈,把氣球線咬住,從那個路燈上滑下來,拿著氣球高高興興地回家。
小男孩和紅氣球一起玩的時候,非常有趣!紅氣球非常頑皮,小男孩想抓住氣球,可是紅氣球偏偏不讓小男孩抓住它。小男孩假裝生氣,轉身就走了。可在這時,紅氣球卻飛到小男孩面前。這回,小男孩一把抓住它了。我敢說世界上沒有比紅氣球更頑皮的氣球了。
我要給《紅氣球》這部電影打個五星好評,因為小男孩太善良了。雖然,他一心想保護紅氣球,可最終紅氣球還是破了。
我們在電影課上看了一部名叫《紅氣球》的電影。這個紅氣球比小男孩的頭大好幾倍。它圓溜溜的,火紅火紅的,像一個大蘋果;又像一個巨無霸大櫻桃;還像一個紅艷艷的小太陽。
我覺得小男孩身手敏捷。小男孩上學的路上遇到了紅氣球。他爬上了路燈,伸出手解開了紅氣球的繩子,把紅氣球拽向了自己。接著,他叼著紅氣球,扶著路燈往下滑。
我覺得小男孩非常聰明。上學時,他抓不到紅氣球,於是假裝生氣走了。紅氣球馬上飛到他面前來了。他突然伸出手來抓住了紅氣球。沒過多久,紅氣球又飛了。這時,小男孩快速跑到一個牆角,紅氣球又馬上跟了上去。紅氣球一到牆角,就被藏在旁邊的小男孩一下子抓到了。
我覺得小男孩很可愛。他要到店裡買麵包。他對紅氣球一本正經地說:「你要乖乖地在這里等我。」說完,便放開了紅氣球的繩子,進店裡買麵包了。沒想到,一群熊孩子來了。他們抓走了紅氣球,跑走了。小男孩買完麵包,出來一看,發現紅氣球不見了,非常的慌張。此時,他心裡想:這個紅氣球飛到哪裡去了,真讓我著急!
當我看到紅氣球被熊孩子用石頭砸到,掉到了地上,此時,我很傷心又很生氣,心想:這些人太過分了。紅氣球不會要永遠離開小男孩了吧?幸好結局是完美的。
如果我也有一個像紅氣球這樣形影不離的朋友,我會很開心很開心的!
一隻紅氣球被一個小男孩從路燈上拿了下來。從此,它便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這只紅氣球十分紅,紅得似火,紅得像霞,紅得如太陽……它還挺著一個圓圓的大肚子,猶如一個沒了皮的大西瓜。它的下方還有一條又短又軟的白繩子,方便它主人抓住它。
一天,下起了大雨,小男孩寧願自己淋雨,也不肯讓紅氣球淋到一丁點的雨。他牽著紅氣球跑著跑著,遇到一位善良的老爺爺。於是,他便問老爺爺:「請問,您能讓我的紅氣球藏在你的雨傘下面嗎?」「這當然可以!」老爺爺緩緩地說。小男孩一聽,便迅速地把紅氣球藏在了他的雨傘下。小男孩帶著心愛的氣球經歷了重重困難才回到家。
可奶奶卻似乎一點也不喜歡紅氣球,把它給放飛到窗外。紅氣球卻偏偏不走,留在窗外等小男孩把它牽進去。不久,小男孩果真這么做了,這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這小男孩一直把紅氣球當作寵物來養,保護著它,寵著它。紅氣球可真是他的好夥伴啊!
一個紅氣球,比其他氣球大了一些,「尾巴」又短又粗。但是,這樣美麗的一個氣球卻被綁在了路燈上。有一個小男孩從此處經過,看見了它,一下子跳了上去把它「救」了下來。
從此以後,紅氣球就像朋友一樣跟著小男孩,像保鏢一樣保護著他。小男孩也對它愛不釋手。
但是,紅氣球也被一些人傷害著,他們就是「追蹤小隊」。當他們看見紅氣球時,有的拿著石頭去砸,有的拿著彈弓去打,有的直接去抓它的繩子……第一次,在小男孩的幫助下,紅氣球成功逃脫;第二次,小男孩也沒有辦法,他「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結果,紅氣球被一顆非常邪惡的「子彈」打破了「身體」,慢慢的,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紅氣球彷彿在說:「再見了,這個世界!再見了,我親愛的主人!」在它「身子」快要扁的時候,一隻「罪惡之腳」踩了上去。「啪」,一下子,氣球破了,小男孩的心碎了。
這時,整個巴黎的氣球都來了,它們聚在一起,來到了小男孩手上。小男孩抓著氣球,慢慢地飛上了天空……
有部電影叫《紅氣球》,非常感人。這個故事發生在19世紀40~50年代,主要講的是小男孩和紅氣球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天,小男孩去上學,走著走著,發現路燈上掛著一個紅氣球。小男孩想把紅氣球拿下來,於是就用手抱住燈桿,用腳勾住燈桿,慢慢地向上蹬,爬到了旁邊的`陽台上。他站在陽台上,踮起雙腳,想去拿紅氣球。啊,終於拿到紅氣球啦!小男孩又小心翼翼地往下爬,往下爬時,還用牙咬住氣球的繩子呢!紅氣球看小男孩這么喜愛它,就和小男孩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夥伴。
有一次,小男孩去買麵包,叫紅氣球在門外等,紅氣球「答應」了。沒想到,紅氣球被一群熊孩子抓住了,還拿走了。等小男孩出來時,發現紅氣球不見了,便趕緊去找。但小男孩找到紅氣球時,紅氣球已經「奄奄一息」了,小男孩非常傷心。這時,有一大群的氣球飄向小男孩,這下可把小男孩給樂壞了。
我多麼希望,我也有形影不離的夥伴啊!
從前,有個紅氣球,它與眾不同。它紅得鮮艷,圓得像皮球,大的像太陽,它的「尾巴」還特別短。
它像一個守護神,保護著小男孩;像一個朋友,陪伴著小男孩;像一個跟班,成天跟著小男孩。它還是一個精靈。它呀,還是小男孩從電線桿上撿來的。
它,要和校長PK。為什麼呢?校長把它心愛的主人給關進了小黑屋。校長看見了紅氣球,想伸手抓,可哪能抓住輕盈的紅氣球呢?紅氣球似乎說:「抓不到我吧,我就是那麼牛。」校長走了,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紅氣球用出了第一大法:撞頭功。它突然飛到校長後面,用頭狠狠撞校長。校長怒火中燒,說:「你不但讓我顏面掃地,還上頭了!看我不抓住你!」校長還在走,紅氣球用出了第二大法:跟蹤大法。它跟著校長,校長走到哪,它就跟到哪。校長遇見了自己的同事,和他聊了一會,紅氣球一直在校長旁邊轉。萬般無奈下,校長只好把小男孩放了。紅氣球想:想跟我斗,沒門!
紅氣球,如果我有你這個「守護神」朋友,我就幸福到極致了。
我看了一部電影——《紅氣球》,認識了一個名叫帕斯克的小男孩。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的兩個畫面。
第一個畫面是紅氣球和小男孩帕斯克成為好朋友的故事。有一天小男孩帕斯克,帶著紅氣球去教室時,被老師關進了「小黑屋」。紅氣球就一直跟著老師,希望老師可以把帕斯克放了。在紅氣球不停的「騷擾」下,老師終於把帕斯克從小黑屋放了出來。我想:這個紅朋友太講義氣了,真是有福同享有難也要在一起擔當啊!第二個畫面是小男孩帕斯克的紅氣球被一群調皮的男孩踩壞了。看到這,我的心情糟糕透了!當時我覺得那些小男孩好壞,為什麼一定要搶紅氣球?不僅要搶還要破罐子破摔——得不到就把它毀滅掉。帕斯克十分傷心。看到這副畫面,我覺得帕斯克又要孤獨了。就在他傷心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所有的氣球好像收到信息一樣,都飛過來了。帕斯克看到這么多氣球,心裡高興極了,就把氣球系在一起,然後讓自己坐在氣球上飛向遠方……大家都看得沉醉不已。有的目瞪口呆,有的鼓起掌來,還有的忍不住叫出了聲……
我也有一個「紅氣球」。它和我一起睡覺,一起玩游戲,一起長大。還記得有一次家裡空無一人,就只有我和「紅氣球」在家裡,當時我心裡害怕極了,那時「紅氣球」在我的身邊,好像對我說:「小主人,你不要害怕,我永遠在你的身邊!」是的,「紅氣球」一直在我的身邊。
這次電影可真令人難忘!
;
導演作品
紅氣球 (2007)
聶隱娘 (2007)
每人一部電影 (2007)
盛世里的工匠技藝 (2006)
最好的時光 (2005)
咖啡時光 (2003)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2001)
海上花 (1998)
再見南國,再見 (1996)
好男好女 (1995)
戲夢人生 (1993)
悲情城市 (1989)
尼羅河女兒 (1987)
戀戀風塵 (1986)
童年往事 (1985)
冬冬的假期 (1984)
兒子的大玩偶 (1983)
風櫃來的人 (1983)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3)
風兒踢踏踩 (1981)
就是溜溜的她 (1980)
編劇作品
紅氣球 (2007)
最好的時光 (2005)
咖啡時光 (2003)
去年冬天 (1995)
童年往事 (1985)
青梅竹馬 (1985)
冬冬的假期 (1984)
油麻菜籽 (1983)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3)
小畢的故事 (1983)
俏入彩蝶飛飛飛 (1982)
早安台北 (1979)
翠湖寒 (1976)
製片人作品:
愛麗絲的鏡子 (2005)
命帶追逐 (2000)
去年冬天 (1995)
多桑 (1994)
少年吔,安啦! (1992)
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1)
小畢的故事 (1983)
演員作品:
盛世里的工匠技藝 (2006)Métro Lumière: Hou Hsiao-Hsien à la rencontre de Yasujirô Ozu (2004)
侯孝賢畫像 (1997)
男生女相:中國電影之性別 (1996)
沒有太陽的日子 (1990)
老娘夠騷 (1986)
青梅竹馬 (1985)
C.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介紹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陣容豪華,涵蓋了動畫、音樂、導演、編劇、表演及電影技術等多元領域的頂尖人才。以下是對幾位評審的簡介:
石昌傑,台灣動畫創作者,動畫教育的奠基者。他的作品如《台北!台北!》、《後人類》和《微笑的魚》等,曾獲得金穗、金馬與亞太、柏林影展等大獎。他目前是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的專任教授。他的作品《逐格造夢》與《數字藝術新浪潮》對台灣動畫產業與藝術動畫創作做出了寶貴貢獻。
李欣芸,出生於高雄,赴美留學後專注於跨界演奏、流行音樂製作和電影配樂。她以電影《深海》的配樂獲得了第42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並且在2005年至2009年間,她的專輯《托斯卡尼 我想起你》、《故事島》分別獲得了金曲獎最佳演奏專輯獎和最佳作曲獎。
李滄東,韓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及小說家,出生於大邱廣域市。他於2003年至2004年間曾被韓國總統盧武鉉任命為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他的重要作品包括《綠洲》、《密陽》和《生命之詩》,這些作品在坎城、威尼斯等國際影展上獲得了無數獎項。
林奕華,香港出生的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創始人,也是導演、編劇及舞台創作的推動者。他以電影《紅玫瑰白玫瑰》獲得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並且在回港後致力於推動舞台創作,編導了近五十齣作品。
郎祖筠,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生,是一位全方位藝人,涉及舞台劇、相聲、導演、主持、電影、廣告、綜藝、廣播、配音、藝術教學及公益活動等領域。
張艾嘉,台灣嘉義出生,從1970年代開始在台灣及香港兩地開展演藝事業,主演過超過一百部電影。她曾因《碧雲天》、《我的爺爺》和《最愛》獲得金馬獎肯定,並且兩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近十年來,她減少了銀幕前的演出,專注於幕後工作。
陳勝昌,曾任台灣中央電影公司職務,現任長榮大學媒體設計科技學系系主任,曾獲第七屆哥倫比亞影展最佳剪輯獎。他參與的電影作品包括《稻草人》、《不散》、《看海的日子》、《策馬入林》、《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熱帶魚》、《河流》、《你那邊幾點》、《不見》、《天邊一朵雲》、《黑眼圈》、《臉》等。
幾米,生於台北,自1998年發表《森林裡的秘密》和《微笑的魚》後,陸續完成多部知名作品,並且在繪本創作領域掀起風潮。他的作品如《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微笑的魚》等作品不僅被翻譯為多國語言版本,還延伸到音樂、舞台劇、電影、動畫等多個藝術領域。他最新的作品改編同名電影《星空》。
彭浩翔,生於香港,首部作品《買兇拍人》獲得了香港金紫荊最佳編劇獎,之後又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導演獎、柏林影展最佳音樂銀熊獎及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創意獎。2010年完成的《志明與春嬌》獲得了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黃文英,美國匹茲堡大學和美國卡內基美倫大學的戲劇製作碩士與藝術碩士。她自1994年開始參與電影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作品包括《紅氣球》、《最好時光》、《千禧曼波》、《海上花》等,並以《海上花》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獎。
蔡國榮,東方設計學院專任副教授及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同時也是中華編劇學會理事長及中國影評人協會理事。他的影評廣泛發表於各報章雜志,並且出版了《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夢遠星稀:中國明星影史》等書籍。他與王蕙玲及詹姆斯夏慕斯以《卧虎藏龍》獲得了第三十七屆金馬獎及第七十三屆美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蔡崇隆,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電影研究,曾任公視「紀錄觀點」製作人,現為紀錄片工作者,並擔任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錢翔,世新大學視覺傳播學系電影組畢業,自1993年起從事電影廣告MV攝影師工作,至今超過六百部廣告作品。他參與的電影作品包括《藍色大門》、《20 30 40》、《關於愛》、《片刻暖活》等,並在2010年完成了首部導演作品《歸途》。
瞿友寧,電影、電視導演,作品如《假面超人》、《殺人計劃》等。他曾獲得三座電視金鍾獎及四次優良電影劇本獎。
黃渤,出生於青島,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他以喜劇電影如《大電影之數百億》等聞名,並因《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而聞名。2009年以《鬥牛》獲得了第四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D. 如何解讀豆瓣8.8電影《紅氣球》:希望總會出現在轉角處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寓意還是非常好的,因為每個人對生活都要抱有希望
E. 電影《紅氣球》觀後感
電影《紅氣球》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紅氣球》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我看來電影《紅氣球》是一個關於孤獨的成人童話。全片很少有對白,電影講述法國小男孩巴斯蒂安,無意中撿到一隻紅氣球,紅氣球彷彿是小男孩飼養的寵物,時時刻刻跟在他的身後,讓他每天單調的校園生活變得絢麗多彩。然而,紅氣球卻被一群嫉妒巴斯蒂安的搗蛋鬼們搶走了,巴斯蒂安竭盡全力也無法阻止氣球破裂漏氣的事實。正當他獃獃地望著干癟的氣球不知所措時,整個巴黎的所有五顏六色的氣球紛紛飛向滿懷惆悵的巴斯蒂安。他重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緊緊地抓著這么多氣球,任憑它們把自己帶到空中,自由地在巴黎廣闊的天空中翱翔。
小男孩的孤獨讓他有了一次奇遇,而因為孤獨紅氣球被其他小孩破壞,最後卻奇跡般的整個巴黎的紅氣球都飛向他。這樣的結尾似乎太過完美,完美到不敢相信。但不妨將這樣的安排理解為一種期許。生而為人,大家都有孤獨的時候,或許是自認為孤獨,或許是被別人孤立。作為平凡人,我們很少人能做到真正享受孤獨,所以唯一能做到的只有身處孤獨而對不孤獨存有期許。
但又仔細想想,抱有期許就能改變現狀嗎?就算小男孩作為幸運兒獲得了一次奇遇,往後他就不會再被孤立了嗎?只要孤立他的人仍然存在,只要人的本性依然這樣殘忍,只要世界依然容忍不了異類,那麼小男孩依然會被孤立,依然又會回到孤獨的行列中來。不管童話多麼圓滿,最後現實一定會劃下血淋淋的傷口。
小男孩帶著紅氣球在巴黎街頭奔跑,有一條街是我認得的。它在蒙馬特高地上,叫做維蘭街,我看過關於這條街的一部紀錄片。片子是在街被拆除以後拍的,所以沒有電影資料,但是那個導演搜集了所有的關於這條街的照片,然後拼在一起,最後,真的就成了一整條街。男孩跑過時,那條街已經破敗不堪,我想那時候它也已經在拆了。就是它的末尾有一排向上的階梯通向另一個街區的那條。電影里巴黎的街道總是雜亂,像是剛起床未經梳妝的少女的發梢,彎彎曲曲,隱隱匿匿,像藏著心事。於是總也記不清哪條是哪條,看了一部稱心的法國電影,就起誓要記住在裡面出現的巴黎街道的形象,至於為什麼要記住?我也說不清,是為了以後在另一部電影里再次看到它時的會心一笑,還是心裡隱秘的巴黎情節的曲折流露?或者真的只是覺得好看。好看是懷疑不了的,鏡頭確實會美化,但攝影師們為什麼總選擇巴黎來美化?
但遺憾的是,這條維蘭街是現在我唯一的一次會心一笑。《天使愛美麗》里也出現了蒙馬特高地,對這片高地最初的嚮往出現在高中的歷史課上,巴黎公社的死守之地。但現在已經和《紅氣球》裡面很不相同了,《天》裡面的美化太明顯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修飾過的巴黎,廣角鏡下,什麼都變得華麗起來。現在的巴黎老城街道,也在勒魯什的《我最好的朋友》裡面出現很多,那位的士司機對每條街的歷史都如數家珍。這是很令人自豪的一件事,比如帶一個外地朋友來北京逛,鳥巢和水立方就顯得有些寒磣。
還有候麥的《麵包店女孩》,當時看了之後我就死命地去記那些街道的樣子,然後幻想突然有一天恍惚去巴黎的時候,能一睹個究竟,但現在還是忘了,究竟是我的記憶力不好,還是無聊的東西天生容易被遺忘?但除了那些不知名的街道,有些地方的名字卻記起來很省力。比如法國電影資料館,《夢想家》裡面一群年輕人聚會的地方,拉著鐵鏈門。現在肯定不是那個樣子了,但只要記得這名號,總還抓著個辮子。
於是巴黎本身成了一個高效的生產者。它不但生產商品,藝術,它更生產各種光環。文學愛好者要去找波德萊爾的足跡,因為巴黎是一個開放的生產車間,它容納了各種人物來給它的光環打磨拋光,但品牌只有一個。在這個產業鏈中,巴黎無疑驕傲地處於最高端,有些城市生產微波爐,有些城市生產藝術,但巴黎於此不屑一顧,它生產著對藝術的.信仰。
於電影尤其如此。從形而下到形而上,從機器到人物,從內容到形式,巴黎全面滋養了電影,沒有巴黎,就沒有現在這個樣子的電影。巴黎是影迷的麥加。所以當電影本身把鏡頭對准巴黎時,就像朝聖者用腳步丈量出發地到麥加的距離,影像里力圖給巴黎一件不但真實而且美麗的外衣,而觀影者則無聲無息地被這種神秘的視覺崇拜所俘虜。所以,關於巴黎的電影,不管是真實的,還是幻想的,都具有一種「神聖紀錄」的特質,這種特質加強了巴黎的電影聖城的光環。
《紅氣球》的「神聖紀錄」展現了巴黎的童話的一面,就像《天使愛美麗》展現了巴黎特有的神秘愛情。當小男孩跑過巴黎街道,其實質就是在展示關於巴黎的一個童話,若這個故事發生在紐約,那麼它只是一個童話,而不是一個紐約的童話,只有巴黎才有這個特權。這個特權的合法性來源已如前述,包括巴黎的文化積淀、包容度以及它的電影聖城的地位。所以《紅氣球》與所有其它關於巴黎的電影一樣,必然的會顯示出它的光環來。我們不會意識到這種光環,但我們深受其影響,這無法否認,因為巴黎與電影雖兩性而一體。
;F. 你喜歡《紅氣球的旅行》這部劇的人物設定嗎
侯孝賢將自己新片命名為《紅氣球》,很顯然是向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那部著名的法國兒童短片致意。盡管在他的電影中也出現了一個紅氣球和一個孤獨的小男孩,但這兩部電影卻呈現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美學風格。拉摩里斯的紅氣球是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童話故事,而侯孝賢的紅氣球則完全是他自己的,這部電影可以恰如其分的列入他寫實主義風格的電影序列中。 巴贊在《被禁用的蒙太奇》一文中,高度贊揚了《紅氣球》(1955)迴避蒙太奇,大量採用鏡頭段落的拍攝技巧。拉摩里斯嚴守影像空間的統一,使得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真實可信。但是,這部電影事實上並不切合於安德烈巴贊關於「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的美學理論。這個通人性的氣球,很顯然是超現實的。
而侯孝賢才應該是巴贊真正的知音。他的紅氣球並沒有絲毫的神性,在電影的開頭對小男孩的殷勤無動於衷。一個童話里的玩具,是每一個孤獨的孩子都會有的幻想。可真正應該關心他的母親呢?又在干什麼呢?這才是侯孝賢的電影所關注的。 侯孝賢的電影,不變的永遠是長鏡頭,定鏡拍攝,深焦攝影,空鏡頭這些招牌式的拍攝技巧,這就像他的簽名一樣。在電影里,有一個長鏡頭讓我印象深刻。坐在公車上的小男孩凝視著車窗上的自己,他輕輕的親吻自己。這時攝影機始終未動,但窗外城市的繁華通過深焦攝影巧妙的映在了玻璃上,與孤獨的小男孩形成了對比。讓每一個觀眾都深切感受到了小男孩成長中的寂寞。
G. 紅氣球上映
紅氣球這部電影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於不同的日期上映。首先,它在1956年10月15日在法國亮相,緊接著,丹麥於同年12月10日加入了放映的行列。西班牙則在12月21日加入了觀眾的觀影之旅。在美國,紅氣球的首映是在1957年的3月11日,地點設在紐約市,紐約。此後,這部電影又在1957年12月20日在芬蘭上映,為當地觀眾帶來了視覺享受。
然而,紅氣球的故事並未止步於過去,它在2000年11月11日再次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國際兒童電影節上被展示,為新一代觀眾帶來了新的觀影體驗。在2001年,電影在6月8日的洛杉磯同性戀和女同性戀電影節上也引起了關注,進一步拓寬了它的影響力。緊接著,同年11月10日,它再次在威斯康星國際兒童電影節上放映,延續了其與觀眾的聯系。
最後,紅氣球在2003年3月27日再次在美國威斯康星電影節上上映,這表明了其持久的吸引力和跨時代的藝術價值。每次放映都為不同地區和人群提供了欣賞這部經典作品的機會,留下了獨特的觀影記憶。
《紅氣球》是一部34分鍾的法國電影,法文原名Le Ballon Rouge,影片由Pascal Lamorisse和Georges Sellier等主演,最初於1956年10月上映。此外,我國還有同名的動畫片。
H. 紅氣球的旅行:侯孝賢電影記錄續編內容簡介
《紅氣球的旅行:侯孝賢電影記錄續編》是一部深入探討這位著名導演作品的最新力作。三年前,一本詳盡的電影記錄集《最好的時光》由山東出版,其中匯集了電影小說、劇本以及豐富的相關文章,這些內容大多源自侯孝賢電影的幕後故事和評論,其搜集之豐富令人驚嘆。當時,在台灣,這樣的全面收錄尚為空缺。
去年,台灣印刻出版社推出了九卷本的文集,我有幸參與其中,將《最好的時光》改編為繁體字版。有趣的是,簡體版竟然先行面世,隨後繁體版緊隨其後。這次,我感到有責任填補空白,因為新發現的一些珍貴資料,包括一部新片《紅氣球的旅行》的幕後內容,促使我決定製作這部《續編》。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是履行對讀者服務承諾的必然之舉,因此,我在閱讀了台灣的補充版後,決定集結這些新內容,為讀者呈現一個更加完整的侯孝賢電影世界。新補充的章節,主要集中在第三部分「關於電影」,其中包含了導演的最新思考與電影藝術的深度探討。
I. 求法國佬電影 紅氣球mp4格式下載地址!
弄個格式轉換軟體吧 資源倒是有 不過沒有MP4格式的
http://119.147.41.16/down?cid=&t=4&fmt=&usrinput=紅氣球&dt=1002002&ps=720_540&rt=816kbs&plt=1958
是不是一個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