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一部日本電影,裡面講的是用活人的身體來讓死去的武將復活
陰陽師3魔界轉生,影片講述距離1638年島原之亂100年後,在日本德川家光時代發生的妖異英雄故事。在德川幕府時代,日本幕府統治開始走向沒落,對農民的壓迫也空前慘烈,其時又有西方宗教傳入日本,忍無可忍之下,暴發了農民起義,許多天主教農民揭竿而起反對幕府的統治,史稱「島原之亂」,轟動了整個日本,大大地沖擊了當時的當權者。
當時的起義在1638年暴發,不男不女的妖異少年天草四郎為首的天主教徒,聚集農民和天主教徒37000多人發動了起義,攻擊德川幕府的各地政權。起義軍開始時勢如破竹,連連擊敗幕府軍隊,攻下了幾座城池,而且影響越來越大,參加進來的農民逐漸增多。德川幕府緊急調動各地諸侯的兵力12萬鎮壓起義農民,起義軍和幕府諸侯軍隊血戰3個多月後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起義軍領袖、年青的天主教徒天草四郎也被幕府軍隊抓獲,被判斬首示眾,他死前卻大聲疾呼:我將像天主基督一樣復活!
這個事件很快過去了100年,幕府統治者慢慢淡忘了「島原之亂」,突然間,又出現了一個自稱是天草四郎的少年,為推翻幕府統治聚集民眾,並以妖異手段聚集了更多的起義者——天草四郎真的復活了!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德川家光時代,負責保護幕府政權的是武林世家柳生家族,他們堅守自己的職責和天草四郎展開了或大或小的戰斗。其中,武林家族柳生派的第一高手是柳生十兵衛,他的家族武術淵源甚深,對劍術尤其精湛,而天草四郎則不斷鍛煉妖異魔法,也具備常人無法企及的法力,他們兩人都感受到了對方的威脅,正邪激戰一觸即發……
2. 請問當年霧社事件的起義者還有後人留在現代嗎現在還有影片《賽德克巴萊》中那樣的部落存在嗎
霧社位於台灣島中部,屬於台中州的能高郡(今南投縣),世代居住著高山族中賽德克族謝塔喀的分支,共有馬赫坡、勃阿倫、荷戈、羅得夫、太羅萬、束庫等12社共有500多戶,2000多人口。社是高山族的基層組織,相當於部落。事件領導人莫那魯道自殺,參與行動的部落幾遭滅族。
現在,霧社已重建為「大同村」(原賽德克族-謝塔喀群已被滅絕),成為台灣全省重要文史遺跡之一,村中多有紀念建築供人訪古憑吊。
賽德克族分東賽德克族(即太魯閣族);西賽德克族。
西賽德克族分成「土魯(德魯)閣」、「督(多)達」、「德古搭雅」三個社群,後者一度勢力最大,但日據時代因為發起霧社事件被誅反而人口最少。
3. <勇敢的心>主角是誰他還演過什麼電影 這電影里的人物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么,
梅爾.吉普森,那片子也是他導演的,我還看過他演的《傾聽女人心》,很有意思,探討男女心思的電影
是真實的,人物原型,威廉姆.華萊士 ,1304年八月,由於蘇格蘭人,華萊士信任的夥伴,叛徒約翰·曼提斯的出賣,華萊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判處死刑,而且沒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
比較可信的是一些規模較大的戰斗。譬如羅頓山伏擊戰。華萊士的妻子梅倫死於老愛委派的拉那克郡長荷斯里格爵士(Sir William Heselrig)之手。華萊士率手下夜入城堡血洗了郡長的府邸。。《BH》中,這一事件被編排成捍衛「初夜權」的官逼民反,並作為大起義的導火索。或許梅爾看過《逼上樑山》。洋人不認為「沖冠一怒為紅顏」有什麼不光彩的。
電影當然有虛構,很多歷史學家都批判過這個電影的失實,但他依然是一個很好的電影。有興趣可以去網路搜下相關方面的東西。
4. 幫忙找一部電影~歐美宮廷的,好像叫光明之星,明星之光服裝和時代有點像《傲慢與偏見》電影頻道介紹過的。
你說的是《迷人之星》吧
「十二月黨人」忠於理想和同志;他們的妻子忠於愛情和丈夫
1825年17月(俄歷),俄皇亞歷山大突然逝世。以穆拉維約夫、彼斯捷爾等為首的進步貴族軍官(通稱十悉汪二月黨人)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下,積極組織革命團體「南方協會」、「北方協會」,主張廢除腐朽的農奴制度和專制制度,代以君主立憲制,在烏克蘭分別舉行起義。此舉很快被新皇尼古拉一世鎮壓下去。沙皇鷹犬四處搜捕十二月黨人。
十二月黨人特魯別茨柯依公爵(王建新配音),為躲避搜捕,偕妻卡特琳悄悄躲進奧國大使官邸。事隔不久,尼古拉一世獲悉此情,裝得若無其事,邀他進宮議事。特魯別茨柯依不知是計,如約前來。結果成了階下囚。卡特琳回想起幾天前的情景:特魯別茨柯依騎著軍馬夾在浩浩盪盪的示威遊行隊伍中,不斷高呼:「君主立憲萬歲」的口號,繼而又沖向皇宮廣場……她擔心丈夫會遭到不幸。
獄中,和特魯別茨柯依關押在一起的安寧科夫中尉(楊曉配音),是在起義時負傷後被捕的。他對自己的行為並不感到懊喪,只是為被深鎖在高牆內,無法看到心上人——體態輕盈、眸子明亮的法國姑娘波麗娜(劉廣寧配音),而顯得有些惆悵。波麗娜為搭救安寧科夫日夜奔波,經過一番努力。經獄警同意,和安寧科夫見面了。他倆四目相對,傾訴衷腸,回憶彼此從相識、相愛,到准備去教堂舉行訂婚儀式的往事,沉浸在愛河之中。這時,波麗娜提議安寧科夫設法越獄逃跑,安寧科夫則表示願和同伴生死與共。同時,安寧科夫想到自己目前的處境,為不累及她,希望波麗娜忘卻自己,另覓意中人。波麗娜心中不免湧上一陣痛楚。之後,她去安寧科夫家,請她母親弄一張護照,以便逃往國外。可安寧科夫的母親認為,這是有辱門楣的舉動,斷然回絕了她的請求睜鏈仔。
尼古拉一世對起義者軟硬兼施,他引誘伏爾康斯基:只要供出為首者,便可解釋。伏爾康斯基(童自榮配音)斬釘截鐵地說:皇帝陛下!不幸的是你可以為所欲為超越法律;可我的希望是讓你的臣民聽命於法律,而不是順從你的願望,由你的情感支配,因此,必須結束沙皇的專制獨裁統治。不久,特魯茨柯依、安寧科夫、伏爾康斯基等起義者都被流放去西伯利亞服苦役。
囚車在一片哭聲中漸漸離去,一些公爵的夫人要求沙皇准予她們也去西伯利亞。沙皇為進一步折磨起義者的精神,同意了她們的要求,但不準她們享受貴族的待遇,並專文批示:作為囚犯的家屬不得離開丈夫服役的地點。卡特琳、波麗娜和伏爾康斯基的妻子瑪麗雅,忠於自己的愛情,排除了各種阻撓,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在這里,卡特琳目睹丈夫遭到看喚胡守的訓斥和鞭打;瑪麗雅在黑洞礦山中尋覓到人不如鬼的伏爾康斯基,他腳上戴著鐐銬,行走艱難;波麗娜在第二個春天,和安寧科夫在鄉村教堂舉行了婚禮。婚禮一結束,新郎戴著鐐銬又回到高牆內。瑪麗雅等堅強不屈的女性,目送丈夫離去。
該片演員陣容絕對強大,看著都眼熟!伏爾康斯基由斯特里熱諾夫(主演《牛虻》)扮演、特魯別茨柯依公爵由巴塔洛夫(《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的果沙)扮演、安寧科夫中尉由科斯托列夫斯基(主演《合法婚姻》、在《德黑蘭1943》中扮演安德烈)扮演、伏爾康斯基的妻子由蘇聯著名導演謝爾蓋·邦達爾邱克的女兒娜塔麗婭·邦達爾邱克(她在塔科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星球》中扮演一位外星美女)扮演!
5. 求 印度暴徒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鏈接,謝謝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印度暴徒》是由維傑·克里什納·阿查亞編劇並執導,由阿米爾·汗、阿米特巴·巴強、卡特莉娜·卡芙、法緹瑪·薩那·紗卡主演的動作冒險電影。該片改編自菲利普·米多斯·泰勒的小說《暴徒的懺悔》,講述了18世紀末一夥被稱為「印度暴徒」的起義者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傳奇故事。該片於2018年11月8日在印度上映,後於2018年12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6. 古羅馬的格鬥電影中.有一個女庄園主把一個很厲害的格鬥士買回家當護衛的是什麼電
斯巴達克 Spartacus(?,色雷斯~前71)
古羅馬奴隸起義的領袖。在戰斗中被俘並淪為奴隸,被賣到卡普阿一角鬥士訓練所。公元前73年初夏,為爭取自由率70名角斗奴隸起義,佔領附近的維蘇威山,得到各地逃亡奴隸和破產農民的響應,不久即擴至數千人。他所率義師得到奴隸和貧民的廣泛擁護,隊伍不斷擴大,盛時曾達到12萬人。公元前72年率軍先北後南進行了3次遠征,多次打敗羅馬軍隊。公元前71年春在阿普利亞境內與克拉蘇·迪弗斯決戰,起義軍失敗,斯巴達克在激戰中壯烈犧牲。這次起義予羅馬統治者以嚴重打擊,但因歷史條件的限制和起義者未建立適當的基地,內部發生分裂等,終被強大的羅馬統治者所鎮壓。K.馬克思稱斯巴達克是「偉大的統帥,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V.I.列寧贊譽他為「最大一次奴隸起義的一位最傑出的英雄」。
在人類戰爭史中,反階級壓迫的戰爭佔有相當的比重。在這種戰爭中涌現出的軍事歷史人物的事跡無不英勇悲壯,可歌可泣。在古羅馬奴隸制時代,奴隸領袖斯巴達克領導的大起義,曾經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其不畏強暴、前仆後繼求解放的斗爭精神曾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奴隸,譜寫了奴隸解放的光輝詩篇。
在古羅馬,到處都有大規模使用奴隸勞動的大庄園,奴隸被稱之為「
會說話的工具」。奴隸主為了取樂,建造巨大的角斗場,強迫奴隸成對角斗,並讓角鬥士手握利劍、匕首,相互拼殺。一場角斗戲下來,場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隸屍體。奴隸主的殘暴統治,迫使奴隸一再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爆發了。
斯巴達克是巴爾干半島東北部的色雷斯人。羅馬進兵北希臘時,在一次戰爭中斯巴達克被羅馬人俘虜,被賣為角鬥士奴隸,送到卡普亞城一所角鬥士學校,受非人待遇。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斯巴達克向他的夥伴們說∶「寧為自由戰死在沙場,不為貴族老爺們取樂而死於角斗場。」角鬥士們在斯巴達克的鼓動下,拿了廚房裡的刀和鐵叉,沖出了牢籠。在路上,他們正好遇上幾輛裝運武器的車子,就奪取了這些武器武裝了自己,並跑到幾十里以外的維蘇威火山上聚義。斯巴達克率領起義者在這里安營紮寨,建立起一個鞏固的陣地。
許多逃亡奴隸和農民都紛紛前來投奔,斯巴達克的妻子和他是同一個部落的,也參加了起義。起義隊伍由70餘名角鬥士很快發展為約1萬人,並多次戰勝羅馬軍隊的一些小部隊,斯巴達克便按照羅馬軍隊的形式將自己的部隊進行了改編,除有數個軍團組成的步兵外,還建立了騎兵,此外還有偵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輜重隊。除奪取敵人武器外,起義軍兵營里還組織製造武器。對士兵進行訓練,並制定了嚴格的兵營和行軍生活規章,不久就控制了整個坎佩尼亞平原。
公元前72年初,斯巴達克軍隊已增到6萬人。他將部隊開向阿普利亞和路卡尼亞,在那裡人數達到12萬(據有些史料記載為9—10萬)。被起義的巨大規模震驚的羅馬元老院,於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執政官楞圖魯斯和蓋里烏斯為首的兩支軍隊討伐斯巴達克。這時,起義軍內部產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隸,其中包括斯巴達克,根據敵我雙方力量對比,認為在義大利本土建立政權比較困難,主張離開義大利,沖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羅馬勢力尚未到達的高盧地區,擺脫羅馬統治,獲得自由,或者返回家鄉。而參加奴隸起義運動的當地的牧人和貧農則不願離開義大利,希望繼續與羅馬軍作戰,以奪取失去的土地。由於這種意見分歧,3萬人的隊伍脫離了主力部隊,在伽爾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亞北部)被羅馬軍隊擊潰(死2萬人)。斯巴達克聞訊趕來救援,已經來不及了。斯巴達克殺死了300名羅馬俘虜,祭奠了陣亡戰友的「亡靈」,繼續率軍北上。公元前72年,斯巴達克的軍隊沿亞得利亞海岸穿過整個義大利。在齊扎爾平斯高盧省(北義大利)的摩提那會戰中,斯巴達克的軍隊擊潰了卡西烏斯總督的軍隊。起義者受到勝利的鼓舞又因越過阿爾卑斯山有不少困難,斯巴達克改變了原來的計劃,揮師南下,返回義大利,從一邊繞過羅馬,向南方進軍。
面對這支馳騁於義大利的起義隊伍,羅馬統治集團驚慌失措,沒有人敢競選執政官。元老院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最後選任大奴隸主克拉蘇斯統率大軍,鎮壓起義軍。公元前72年秋,斯巴達克的軍隊在義大利布魯提亞半島(今卡拉布里亞)集結,預計乘基利基海盜船渡過墨西拿海峽。但海盜不守信用,沒有提供船隻,斯巴達克自造木筏渡過海峽的計劃也未能實現。這時,克拉蘇斯在起義軍兵營後方構築了一道工事,切斷了起義軍撤回義大利的後路。挖的是一條兩端通海的壕溝(長約55公里,寬和深均為4.5米),並築起土圍。但是,起義軍用土和樹木填平了壕溝,突破了工事。在突擊中,斯巴達克的軍隊損失了約三分之二。不久,斯巴達克在軍隊很快得到補充後(達7萬人),於公元前71年春試圖以突襲的方式佔領義大利南部的主要港口——布爾的西,乘船渡海駛向希臘,進而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亞、土耳其的歐洲部分)。羅馬元老院竭力想盡快地將起義鎮壓下去,分別從西班牙和色雷斯將龐培的大軍和路庫魯斯的部隊調來增援克拉蘇斯。為了不讓羅馬軍隊會合,斯巴達克決定對克拉蘇斯的軍隊發起總決戰。他用急行軍快速將部隊開向北方,迎擊克拉蘇斯。在阿普里亞省南部的激戰中,斯巴達克軍隊雖在數量上比羅馬軍隊少得多,但他們仍然英勇戰斗。斯巴達克身先士卒,騎在馬上左沖右突,殺傷兩名羅馬軍官。他決心殺死克拉蘇斯,但由於大腿受了重傷,只好在地上屈著一條腿繼續戰斗。在羅馬軍隊的瘋狂圍攻下,6萬名起義者戰死,斯巴達克也壯烈犧牲。約5000名斯巴達克起義軍逃往北義大利,不幸在那裡被龐培消滅;6000名俘虜被羅馬人釘在從羅馬城到加普亞一路的十字架上。但是,一些分散而沒有統一領導的起義隊伍在義大利許多地區仍然堅持戰斗10年之久。
轟轟烈烈的斯巴達克起義失敗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沒有一個能夠聯合廣大受剝削群眾的總綱領;參加起義的羅馬社會各階層的社會成分和民族成分復雜,對之缺少必要的教育工作;作戰指揮上由於缺少經驗也有許多錯誤等。然而,這次起義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起義的本身,它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統治階級,加劇了羅馬奴隸制的經濟危機,促使羅馬政權由共和制向帝制的過渡。斯巴達克在起義中表現了英勇的斗爭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馬克思稱他是「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列寧也說∶「斯巴達克是大約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的一位最傑出的英雄。」
斯巴達克起義對奴隸解放與自由運動是一次巨大推動,在人民群眾爭取社會解放的斗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遺跡。列寧在評價斯巴達克起義時指出∶「在許多年間,完全建立在奴隸制上的彷彿萬能的羅馬帝國,經常受到在斯巴達克領導下武裝起來、集合起來並組成一支大軍的奴隸的大規模起義的震撼和打擊。」就當時來說,極大地動搖了羅馬奴隸制基礎。奴隸主被迫對剝削奴隸和經營田產的方式作出某些改變,並開始改變控制奴隸的方法和對奴隸的態度。他們盡量收買不同種族的奴隸,避免把同族的奴隸集中使用,提防他們聯合在一起。奴隸主開始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奴隸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隸就在這樣的方式下開始演化為「隸農」,而釋放奴隸的數目也漸漸增多。上述情況到公元1世紀後就更為普遍。
斯巴達克起義能夠建立較強大的軍事組織,多次打退羅馬精銳部隊,在軍事上有許多成功之處,如在戰斗行動中力求奪取和掌握主動權;組織好步兵和騎兵的協同,力主進攻;在戰區內巧妙地機動部隊;行軍隱蔽迅速,設置埋伏,實施突襲;善於各個殲滅敵人。這些對後來的奴隸起義戰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古代希臘最強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達第二
斯巴達克領導的古代羅馬規模最大的一次奴隸起義。斯巴達克原是色雷斯人,在一次反抗羅馬的戰爭中被俘,賣到卡普亞的一個角斗訓練所當角斗奴隸。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和他的夥伴們不堪忍受角鬥士的悲慘境地,決定起義
首先這種表演(和體育比賽不一樣,它血腥殘忍,和體育的奧利匹克精神實在不是一路,因此不說它是比賽)從264 B。C馬庫斯和德西穆斯兄弟(Marcus and Decimus Brutus)在他們父親的葬禮上驅使3對奴隸互博開始,到574AD已經是蠻族和基督教之城的羅馬舉行了最後一場比賽為止,這個活動持續了近千年(拜占庭帝國有賽車活動,但沒有類似角斗表演的活動)。在羅馬歷史上,許多這樣的表演都是由顯貴大家出資舉辦,免費向羅馬公民開放的,角斗表演和免費發放的麵包一樣,是用來撫慰羅馬中下層人心,讓他們忘記自己的不幸用的。
早期的角鬥士來自奴隸,戰俘,罪犯(羅馬公民一犯罪就失去了公民權),但後來有大量的自願者入行,到了共和羅馬晚期,超過半數是自願入行的。
一個自由人選擇干這個出於如下的原因:1、生活失敗,債務纏身,藉此試圖發財(否則就只能加入軍團,當教師,或者下大獄);2、想獲得榮譽和財富;3、一個成功的角鬥士的功績和羅馬軍功一樣,是可以拿出來炫耀的。
角鬥士是一門職業,參加者歸叫lanista的主人所有,接受專業訓練,包括田徑訓練和格鬥訓練,受傷有人負責治療,一日3餐,有獲得獎勵的機會。也有女角鬥士。
下面就是歷史有記載的幾種角鬥士。
1、THRACIAN,也就是色雷斯人的意思,現在在保加利亞境內的色雷斯(thrace)則一直是個傳奇的地方,有兩個讓至今世界都知道的驕傲,玫瑰花和反抗暴政的英雄。因此,我之所以把他們放在第一位向大家介紹,不是沒有道理,這個地方出了兩個有名的人物,一個是著名的歌唱家Orpheus,也就是奧費斯,就是據希臘神話說在演唱時把動物,樹木,水澤,石頭都能打動的那位人物。另一位則是個大英雄,也是各路暢銷書,電影的寵兒,偉大的起義者斯巴達克思Spartacus,出身色雷斯的反抗者。
言歸正轉,羅馬人在征服色雷斯時對該地人的反抗印象至深,外加從那裡弄來的奴隸也不少,自然就有大量的色雷斯人被充做角鬥士,他們人數眾多,影響之大,以至職業角鬥士里有了這個以此為名稱的單獨分類。跟據研究,他們屬於輕裝角鬥士的范疇,通常使用小圓盾和被稱為
PARMA的方盾以及被叫做SICA(這個也是現在許多義大利人的姓)的短彎劍,帶有冠飾為神獸GRIFONE(我們對這個動物所最熟悉的兩個東西分別是法國標致汽車的那個獅子狀標徽,以及意甲佩魯甲隊的那個呢稱)的金屬頭盔。著及膝護腿甲。常被安排與重裝角鬥士-Hoplomacus角斗。
2、MIRMILLO,他們戴有冠飾,其外型近似現代女帽的長沿金屬頭盔(往往還插有羽毛)和皮革護臂,屬於界於重裝鬥士和輕裝鬥士之間的角色,在格鬥中使用的的武器一般是劍,橢圓盾牌以及類似漁網的捕網。在格鬥表演時主要被安排的對手是RETIARIUS(這類鬥士的塊頭,裝備,平常的訓練也近似於重裝鬥士,因此倒也不是很吃虧)。
3、SAMNITE,這個名稱源於在公元前被羅馬盟友CAPUN人所打敗的人。他們不是部落,而也和羅馬人一樣,有著許多自己的城市。說老實話,這些人並沒有象羅馬人所說的那樣不堪,這些人也是和擴張中的羅馬人勇敢的打了幾場惡仗的人,而且也表現的頗為勇敢,從BC343年到BC290年間,和羅馬人光大仗就打了3次,史稱"SAMNITE WAR"不過是運氣不好,第3次SAMNITE WAR(298BC-290 BC),他們終於失敗,最後一座在他們手裡的SAMNITE城市被羅馬人所征服,其中許多人變成了奴隸。不過,萬流歸源,羅馬人也絕僅僅不是那7個山包上人的後代,他們的血液里有著其他許多義大利人的血,其中就有這些SAMNITE人的。
他們所穿的盔甲和所使用的武器(式樣和他們被征服前所穿用的那些有類似的地方)據說代表了羅馬人對SAMNITE人的蔑視,很奇怪,羅馬人從被征服地區的奴隸里挑出一批人充做角鬥士,可又用那些地區的名稱來給角鬥士們分類,這也許是羅馬人自信心的表現"我們征服了你們,我們用你們取樂,你們要表現的勇武來取悅我們才能活下去,可無論你們如何勇武也沒用,因為征服者是我們。"(這段話史無信據,純屬我的臆測)。使用長方型盾(SCUTUM)和角鬥士劍(GLADIOUS),一般在左腿著金屬護腿或皮革護腿(OCREA---對腿護甲的統稱)頭戴有羽飾和護面的金屬頭盔。
4、SECUTOR,有「追擊者」的意思。得名於其格鬥技術-----經常主動把他的對手趕的滿格鬥場的跑。在角斗表演中,他們往往是和同伴們集群作戰,很講究之間的相互配合,用快速,靈巧,詭計來迷惑對手。所用的頭盔上開有2個觀察孔,帶有冠飾。格鬥時主要被安排的對手是REIARIUS,因此才使用可以避免被REIARIUS捕捉網套住的圓頂頭盔(盡量避免被捕網掛住)。用長盾,左腿戴叫做0CREA的護甲右臂帶金屬或皮革護甲,使用叫SPATHA的短劍。
既然這些人的特點是快速敏捷,那就不免既被古代的惟利是圖的傢伙們看中也不免被現代那些惟利是圖的大公司們看中,比如,NIKE公司的一款球鞋就叫這個名字。
5、OPLOMACUS,這可是一場角斗表演的要角。是名副其實的重裝鬥士,你可以隨喜好叫他"大象""巨人"或者其他什麼的。這類鬥士也是所有角鬥士里裝備最重,最多的。其武器和格鬥技術和SAMNITE相似。使用被叫做SCUTUM的長方型盾,著名的GLADIOUS劍(也是角鬥士-Gladiator的詞源)說老實話,很多時候他和另一種重裝角鬥士之間的差別很小,甚至是沒有,這也是許多研究者所爭論不休的地方,確實,無論是裝備,都是厚甲重盔,無論是武器,都是劍和長盾,無論是塊頭,都是些肌肉發達,青筋飽綻的大傢伙。無論是出場時的轟動效應,都會引起歡呼和喝彩,以及婦女們看到健壯的,體若天人的強壯大漢時所發出的尖叫,或者還有別的其他什麼,這兩種鬥士都是一樣的。那我就不妨妄度一下,既然羅馬商業繁盛,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看,多一些花頭是很必要的,就是要進行細分,讓觀眾津津樂道於這些不同,從中試圖找出些小差異來獲得心理的滿足。
既然他們算是真正的重裝角鬥士,那自然是武裝到牙齒。他們頭戴重型護面金屬頭盔,四肢著金屬或皮革護甲。尤其是右臂,披著一直延伸到肩部的索子甲。外加他們的大塊頭,這樣一來,自然會成為格鬥表演的要角,但也要受制於其盔甲的重量。不過,最刺激,最血腥的場面往往也是他們所製造出來的,一個個黑鐵塔式的大傢伙在格鬥場里縱橫挪閃,用各路家甚把可憐的對手一個個的送上西天,這種摧枯拉朽的場面是羅馬人所最樂於看見的場面,許多史書都記錄了當時羅馬人在那種情況下歡呼雀躍的場面,而且,很多情況下,目睹這樣殘忍場面時,表現的最為激動的往往是那些在神廟里發誓永守童貞,終生侍奉眾神的女祭祀和貞女們。 這些都是真的,和電影里那些文雅的演員不一樣,羅馬人實際是一個強悍的,近於嗜血的民族。
6、RETIARIUS,捕網角鬥士的意思。使用3齒魚叉(就是海神的3叉戢,羅馬人喜歡附庸希臘人的風雅,胡亂搬用的情況不少,這個就是一例)和捕網(有的是全金屬絲編的,有些是在普通的魚網里加了金屬物以增加分量)來進行格鬥。他們的主要格鬥戰術是用捕網套住對手然後用魚叉攻擊。與其他角鬥士不同,此類角鬥士不著護甲,僅在左肩有金屬護板,使用GLADIOUS劍,左腿有金屬或皮革護腿,不使用頭盔或鎧甲。但其輕快敏捷,在格鬥時被安排的主要對手是SECUTOR。是輕快了不少,但在和重型角鬥士的打鬥中,往往就變成了黑鐵塔們手下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