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小龍電影有哪些
鏈接:https://pan..com/s/1wOVJj69onVzIgeN-iHn0pQ
導演:李小龍
編劇侍帆陵:李小龍
主演: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
類型:劇情/喜劇/動作/驚悚/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英語/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1972-12-30
片長:100分鍾/USA:90分鍾
又名:TheWayoftheDragon/FuryoftheDragon/Manglunggohkong/ReturnoftheDragon/RevengeoftheDragon轎基該劇講述了痴迷練拳的唐龍(李小龍飾)不遠萬里來到羅馬幫助深陷麻煩的陳清華(苗可秀飾),因某大老闆(JonT.Benn飾)看中了清華飯店的地皮,為逼其就範,派流氓日夜騷擾。阿龍一分鍾就撂倒了四名流氓,後又收服了飯店眾伙計,打暈了埋伏在公寓的槍手(HomanTapsell飾),制服了大老闆及其十餘手下,救回了被擄走的清華。賊心不死的大老闆從美國請來空手道高手Colt(ChuckNorris飾),並將阿龍誘騙老戚至斗獸場
㈡ 李小龍一生拍了幾部影片
4部半
㈢ 李小龍是武打明星,他的電影有哪些推薦
掰著指頭算一算,距離李小龍去世至今已經45年了。但是「李小龍」三個字擺在當今的功夫電影節仍然如雷貫耳,足以可見這位傳奇人物的影響力。他是真正身懷武功的一代宗師,也是功夫片的開創者。可惜,被無數光環籠罩的他年僅33歲去世,成為了無數影迷心目中最大的遺憾。
當然,《唐山大兄》和《猛龍過江》也是李小龍的電影作品。其實,真正意義上李小龍的電影僅僅4部而已,在第四部《死亡游戲》未拍攝完李小龍就遺憾的離世了。雖然留下了僅僅不足四部作品,但李小龍對中國動作電影影響巨大。大師已逝,只剩下世人無限緬懷!
㈣ 李小龍拍過什麼電影呢越多越好
分類: 娛樂/明星 >> 電影
解析:
五大名作:
《唐山大兄》(The Big Boss)(1971年)、
《精武門》(Fist of Fury)(1972年)、
《猛龍過江》(The Way of the Dragon)(1972年)、
《龍爭虎鬥》(Enter the Dragon)(1973年)、
《死亡游戲》(Game of Death)(1973年)
李小龍檔案
個人檔案
1940.11.27--1973.7.20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布魯斯·李(Bruce Lee)
生肖:龍
出生地:美國舊金山唐人街
原籍:廣東南海
身高:5尺7.5寸
體重:140磅(64公斤)
五大名作:
《唐山大兄》(The Big Boss)(1971年)、
《精武門》(Fist of Fury)(1972年)、
《猛龍過江》(The Way of the Dragon)(1972年)、
《龍爭虎鬥》(Enter the Dragon)(1973年)、
《死亡游戲》(Game of Death)(1973年)
李小龍生平年表
◎1940年
11月27日十月二十七日生於美國舊金山,取名振藩(洋名Bruce)乳名(細鳳),族名源鑫,共五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二。父為粵劇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母為何東爵士之弟何甘堂之女何愛瑜。
◎1946年
參與演出第一部電影《富貴浮雲》,正式在電影中擔任重要角色,更與父親李海泉合演。
◎1948年
首用藝名「李小龍」在《細路祥》片中演出,自該年起在香港參演二十二出粵語片,除《細路祥》外還有《雷雨》、《人海孤鴻》等的表現最為突出。曾用過的藝名有「李龍」、「小李海泉」、「李小龍」。
◎1955年
該年夏天拜詠春宗師葉問門下習武。
◎1957年
奪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
◎1958年
進入聖芳濟書院讀高中,同年奪得「全港恰恰舞公開大賽」冠軍,並參與電影《人海孤鴻》演出。
◎1959年
5月定居美國。9月入讀愛迪生技術學校,白天上課,晚上於周路比春液餐當侍應換取食宿,開始半工讀生涯。
◎1960年
12月畢業於愛迪生技術學校。
◎1961年
5月以優異成績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
◎1962年
4月在西雅圖唐人街開設第一間「振藩國術館」。
◎1963年
出版《基本中國拳法》及創立截拳道拳法。
◎1964年
8月參加加州的『國際空手道錦標賽'作表演嘉賓,同月12日與蓮達(Linda Emery)在西雅圖結婚。
◎1965年
兒子李國豪(Brandon Lee)於2月1日出世,七日後(即2月8日)父親李海泉病逝。
◎1966年
6月參演福斯公司的電視劇《青峰俠》助手加藤一角,一舉成名,開始私人教授好來塢名人如史提夫,麥昆及羅曼-波蘭斯基。在洛杉磯唐人街開設第四間「振藩國術館」。
5月出席華盛頓的「全國空手道錦標賽」作表演嘉賓。
6月出紐約的「全美空手道公開賽」作表演嘉賓。
◎1967年
8月把自己的武術定名為「截拳道」(Jeet Kuen Do簡稱:JKD)。
◎1969年
4月19日女兒李香凝(Shannon Lee)出世。
4月接受香港無線電視《歡樂今宵》及麗的電視《金玉滿堂》的采訪並表演。
◎1970年
因脊背受重傷,卧床四個月,傷愈後仍須服用止痛葯。
◎1971年
為香港嘉禾主演《唐山大兄》,票房收310萬港幣破香港紀錄。
主演《精武門》,以及自編、自導、自演《猛龍過江》,均刷新香港票房紀錄。
9月開拍《死亡游戲》
11月獲國際武術權威雜志《黑帶》列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
◎1972年扒鏈物
憑《精武門》一片獲金馬獎「最佳技藝獎」;該片同時獲劇情片殊榮。
2月停拍《死亡游喚孫戲》,接拍嘉禾與華納公司合資的《龍爭虎門》。
◎1973年
7月20日晚在影星丁佩家中暈倒送院不治身亡,享年32歲零8個月。
◎1979年
美國洛杉磯市 *** 將《死亡游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㈤ 李小龍總共演了幾部電影有哪些
李小龍共出演過以下幾部電影:
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The Big Boss)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吳家驤聯合導演,李小龍、羅維聯合編劇,李小龍、衣依、田俊、苗可秀主演,該影片於1971年10月31日在香港首映。影片中講述了在曼谷一家製冰廠工作的華人青年鄭潮安,經歷過多年的冤冤相報之後,領悟了人生,誓言不再與人打鬥,對別人的多次羞辱都忍耐下來,但當他發現這個製冰廠實質上是掩護壞人進行非法勾當的處所,且他人的逼迫到了無可忍受的地步,於是重施拳腳,與壞人展開大戰的故事。
㈥ 李小龍演過哪些電影
1946年至1959年期間,作為電影童星的他在香港出演了18部粵語文藝片,包括:《細路祥》(1950年)、《人之初》(1951年)、《苦海明燈》(1953年)、《慈母淚》(1953年)、《父之過》(1953年)、《千萬人家》(1953年)、《危樓春曉》(1953年)、《愛》上下集(1955年)、《孤星血淚》(1955年)、《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年)、《孤兒行》(又名《苦命女》,1955年)、《兒女債》(1955年)、《詐癲納福》(1955年)、《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年)、《雷雨》(1957年)、《甜姐兒》(1957年)和《人海孤鴻》(1959年)。此外,李小龍酷愛跳Cha-Cha舞和養狗,是有名的「舞痴」,少年時期曾獲全港Cha-Cha邀請賽冠軍。
1964年,他應邀出席美國加州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賽(Long Beach Karate Tournament)作表演。他被電視劇《蝙蝠俠》製作人威廉·多茲爾(William Dozier)賞識,邀請試鏡,於1966年4月30日,李小龍與美國廣播公司簽訂了30集電視劇《青蜂俠》的演出合約,擔演配角「加藤」(Kato),但只能播出一季共26集。其後以「加藤」角色演出3集《蝙蝠俠》及在《無敵鐵探長》(Ironside)和《新娘駕到》(Here Come the Brides)中客串。
1971年由於他無法接受只是在《青蜂俠》中扮演一名專門負責打鬥的「特技人」式的角色,所以決定回香港演電影,期盼闖出一番新天地。李小龍回香港後,與鄒文懷等人合作拍攝了五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和《死亡游戲》。
㈦ 跪求李小龍所有電影(粵語中字)
..
唐山大兄:http://dl1.www2.btchina.net/download.php?s=ed1496cb05ccba17&attachmentid=1092555
猛龍過江:http://www.bt880.com/s/262039#
㈧ 李小龍的所有電影作品名稱
李小龍,武術技擊家,武功片電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創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乳名:細鳳
綽號:馬騮,冇天裝,闌仔,牛王頭,冇時定,點解龍 ,猩猩王等。
藉貫: 中國廣東順德
生於: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於: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歲)
生肖:龍
出生地:美國舊金山(三藩市積臣街醫院)
近視:600度
身高:5尺7寸(1.71米)
體重:140磅
胸肌:41.5(擴胸前)44.25(擴胸後)
腹:29.5寸
右前臂:12.25寸 左前臂:11.75寸
右上臂:14.25寸 左上臂:13.75寸
右大腿:22.5寸 左大腿:22.5寸
右小腿:13寸 左小腿:12.88寸
肆業於香港喇沙書院
1961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哲學及心理學
7歲從影,13歲習武
入門功夫:詠春拳
父親:父親:李海泉(李滿船)(粵劇名丑)
母親:何金棠(歐亞混血)
師父:葉問(詠春宗師)
姊姊:亞葛蕾絲、費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羅勃特
太太:蓮達.愛美莉(Linda)
兒子:李國豪(拍攝電影中意外喪生)
女兒:李香凝(從影)
李小龍有一兄、一弟、澆?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由兒子李國豪陪伴。
所拍電影和電視劇:金門女(1940),富貴浮雲(1948),夢里西施(1949),細路祥(1950),凌霄孤雁(1950),人之初(1951),苦海明燈(1953),母淚(1953),父之過(1953),千萬人家(1953),危樓春曉(1953),愛(上集)(1955),愛(下集) (1955),孤星血淚(1955),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孤兒行=苦命女(1955),兒女債(1955),許癲納福(1955),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雷雨(1957),甜姐兒(1957),人海孤鴻(1959),唐山大兄(1971),精武門(1972),猛龍過江(1972),龍爭虎鬥(1973),死亡游戲(1978),盲人追凶,打擊惡魔黨,可愛的女孩, 布朗蒂,青鋒俠等。
作為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我很早就對李小龍這個名字耳熟能詳,但慚愧的是,一直都不太清楚這個人的來龍去脈,總覺得一位已經去世三十年的明星,其星光可能只存在於上一代人的記憶里,在我們這一代,亮極有限。這些年走了一些地方,發現李小龍的地位和影響力遠遠超出我的想像,幾乎是有電影的地方就有他的名字,知道中國電影的人就知道他。後來終於買到了他的幾部代表作和傳記片,一看之下,瞠目結舌。原來他不僅僅是儀表堂堂淵停岳峙,動起來更似奔雷閃電,遠不是如今眾多功夫明星的花拳綉腿可以比擬;原來他不僅僅是一位功夫片明星,還是一代武學宗師,一生致力於傳播和提升中國武術;原來他不僅會演戲,還對電影有著自己的深刻見解和切實投入,後期作品可以真正稱為「李小龍作品」;原來他不僅懂電影懂功夫,還懂哲學,會作詩,擅長美術……
李小龍原籍廣東順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三藩市,屬龍,乳名細鳳,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據說是「振興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據說在李小龍尚在襁褓里的時候,好萊塢電影《金門女》需要一名華人嬰兒出鏡,抱去了李小龍。如果此事屬實,應該算是這位電影巨星的處女作吧。
他的父親名叫李海泉。
李海泉是一位在廣東地區很著名的喜劇演員,粵劇四大名丑之一,經常帶著全家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這也是李小龍降生在美國的原因
李小龍的媽媽何金棠有一半德國血統,容顏俊秀
李小龍三個月大的時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後直到十八歲,李小龍一直生活在香港。
年少的李小龍已經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親與演藝界的關系,他成了一位比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電影是《富貴浮雲》,當時六歲,在拉薩爾書院小學部讀書。
李小龍參加電影拍攝多安排在學校的假期,有時也要在課余參加拍攝。為了不耽誤他的學業,導演盡可能把他的戲安排在夜間進行。李小龍在電影事業上表現出極強的敬業精神,據家人回憶,若要拍電影,李小龍吃完晚飯就會上床休息,到了該去攝影棚的時候,母親一喚就醒,手腳利落地穿戴好行裝,精神抖擻地隨父親出門,拍戲從不遲到。但是作為學生的他,卻是個頑劣少年,上課不聽講,課下不讀書,經過多次退學轉校後,才勉強讀完初中。
當時的李小龍在電影中也總是扮演一些問題兒童或是問題少年,舉止隨意,玩世不恭,神情動作上已經頗具後期李小龍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
十八歲赴美之前,李小龍在香港參演22部粵語電影,曾用過的藝名還有「李龍」、「小李海泉」等。評論界已經稱其為演藝天才
早期的李小龍並未演過功夫電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藝片。
十八歲,李小龍進入聖芳濟書院讀高中
這個時期的李小龍是個標準的時尚青年,一大愛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愛好是摩托車。還有一個愛好是跳舞。李小龍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開賽的冠軍
那時香港的報紙,雖然連篇地報道了李小龍暴斃的花邊新聞,但死亡的經過情況則大致循著嘉禾電影公司的董事長鄒文懷最初對記者的說法:
「他原約定李小龍於昨日(7月20日)下午5時半,與到香港的澳大利亞演員佐治.拉辛比一起在尖沙咀金田中餐館吃晚飯,但等候多時仍未見李至,於是致電李家,李接電話,謂感身體不適,須稍睡一會。但久久不見李至,鄒文懷與佐治.拉辛比在金田中餐館共進晚餐後,於下午6時獨自驅車抵達李小龍寓所,其妻謂李小龍不大妥,叫之不醒。於是通知醫生,稍後私家醫生亦至,以診治後,認為病情嚴重。7時許,首先在九龍塘浸信會醫院訂下了一間病房,准備送李小龍入院,但經該私家醫生詳細檢查後,認為情況非常嚴重,於11時徑送往伊莉莎白醫院救治......但延至深夜11時半,李已證實不治,至於其死因,他亦莫明,有待解剖。」
此人以中國功夫的特色出現.給與我們極大的視覺.讓我們對中國功夫更加熱愛
1973年7月20日晚上在影星丁佩家中暈倒送醫院
不治身亡,享年32歲零8個月
特立獨行,卓而不群。
70年代,一個年輕人自信可以震驚世界,雖然人們並不相信。後來,他真的做到了——用了四部半的電影。這個年輕人,就是李小龍。
李小龍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結束。無論時光怎樣流轉,都絕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與武者於一身的功夫明星了。
李小龍以凌厲瀟灑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雙節棍將空手道家們一個個擊倒。然後把「東亞病夫」四個字撕下來,「告訴你們,中國人不是病夫。」李小龍揚長而去,一個民族英雄的形象就此塑造。
這便是《精武門》的經典畫面,這便是深深留在人們印象中的永恆的李小龍形象。
英文名布魯斯·李(Bruce Lee)。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在美國三藩市誕生,父親給他起名叫李振藩,希望他有一天能夠名振三藩市。李小龍幼時身體瘦弱,為使身體強壯,7歲時便開始練習太極拳。13歲,李小龍開始跟隨名師葉問學習詠春拳。他先後練習過洪拳、白鶴拳、潭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歲時,李小龍離開父母、師傅,孤身來到美國,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哲學系。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1964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賽,年僅24歲的李小龍橫掃所有選手取得桂冠。
李小龍熱愛武術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他的功夫日益嫻熟,達到很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研習氣功和硬功,並且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而自創了一種拳術——截拳道。
回到香港的李小龍迎來了他龍騰虎躍的演藝事業。1971年主演《唐山大兄》,創下香港自1840年開埠以來的最高電影票房紀錄:310多萬元港幣。他以他在片中打鬥的實戰風格一夜間躥紅整個東南亞,掀起東南亞地區的武術熱潮。
1972年主演《精武門》,再創440萬元的票房佳績。「李小龍式」打鬥動作在此片公映後被人們認可,而他凝視敵人的犀利眼神和打鬥時的怪叫也在此片後成為他的「注冊商標」。也是在該片中,小龍第一次使用兩節棍,並被譽為「李三腳」。李小龍以凌厲瀟灑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雙節棍將空手道家們一個個的擊倒。然後把「東亞病夫」四個字撕下來,「告訴你們,中國人不是病夫。」李小龍揚長而去,一個民族英雄的形象開始出現。
同年底,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並任武術指導,全面展現李小龍電影才華的影片《猛龍過江》刷新《精武門》的票房紀錄,首輪放映便狂售530多萬元港幣。李小龍在片中的打鬥自由無羈,收放自如,並將其「以無法為有法」的截拳道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說《猛龍過江》奠定了李小龍國際巨星的地位,那麼1973年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又一部力作《龍爭虎鬥》則奠定了小龍國際巨星的超級地位。《龍爭虎鬥》使李小龍躋身於世界頂尖明星之列。李小龍也向全世界宣揚了他的哲學思想。「不是思考,而是一種直覺。」李小龍就是一種直覺,想到了就去做,絕不會去想什麼後果。這一點上,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小龍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使中國演員在好萊塢重要影片中獲得主演地位的夙願,使美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功夫、重新認識了中國人。
1972年深秋,李小龍在完成《猛龍過江》後不久,便開始構思、投拍新作《死亡游戲》。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准備大展宏圖的時候,卻於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驟然逝世。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長於香港,在美讀了大學,最後又回到香港,他就這樣遊走於兩種文化之間,也許是這樣的經歷使他最後突破了形式的束縛,創立了以無法為有法的截拳道。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里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
㈨ 李小龍的電影
《精武門》
基本信息
【類型】:動作/故事
【上映時間】:1972年3月22日
【香港票房】:HK 435,8928
演職員表
【出品人】:羅維
【監制】:鄒文懷
【導演】:羅維
【武術指導】:韓英傑
【音樂】:顧嘉輝
【攝影指導】:陳清渠
【剪輯】:張耀宗
【製片】:劉亮華
【演員】:
李小龍�飾�陳真
田�豐�飾�大師兄
苗可秀�飾�小師妹
羅伯碧亞�飾�皮洛夫
魏平澳�飾�胡翻譯
羅維�飾�探長
電影簡介
《精武門》,在美國上影時名稱:《The Chinese Connection》。是香港1972年嘉禾電影出品的一部武打功夫電影,由李小龍主演,羅維執導。這也是李小龍第二部主演的電影,在當時香港票房收超過四百萬。
其他演員包括:苗可秀、劉永、金山、馮毅、田俊,甚至還有李小龍的外國徒弟羅伯碧亞等等。顧嘉輝配樂。後來成名的成龍及洪金寶於戲中擔任武師,有被李小龍痛打的鏡頭,不過看不見面孔。電影中李小龍飾演陳真。精武館的創辦人,陳真的師傅霍元甲逝世,陳回到上海一心想跟青梅竹馬的師妹(苗可秀飾)結婚,回來卻得到師傅逝世的消息,好不難過。日本人辦的虹口道場派人來霍元甲的公祭,送上「東亞病夫」牌匾;陳真不甘侮辱,瞞著眾師兄弟,獨自將橫額送回虹口道場,以一敵百,以「迷蹤拳」及雙節棍打敗日本人;並且在公園內凌空踢碎「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告示牌。當時陳真身處在公共租界,精武館上下知道陳真闖禍,力勸他離開上海暫避。就在臨行前的晚上,陳真無意中發現精武館有兩個日本人派來的奸細,並且就是毒殺師傅的元兇。於是陳真殺了二人後,改變初衷,決定留在上海,找出殺死師傅的幕後黑手報仇。最終打探到是虹口道場的日本人乾的,盛怒之下血洗虹口道場。而正在此時,道場的人找來了租借巡警,為了不拖累精武門,陳真英勇就義。
經典對白
* 「胃病會不會死人?感冒會不會死人?」 -師兄們引述醫生的說法,指師傅霍元甲是因為「胃病轉做感冒」而死,陳真感到十分荒謬,質問師兄們時這樣說。
* 「中國人不是病夫」 -陳真把「東亞病夫」牌匾交還虹口道場,並把館內高手都教訓一頓後這樣說。
* 「為什麼?為什麼還要迫我?」 -陳真向一位漢奸(胡翻譯)查證師傅霍元甲死因後,本來想放他一馬,但這個漢奸竟想從後襲擊陳真,陳真一拳打死了這個漢奸後,說了這句話。
* 「我讀得書少,你不要騙我!」 -陳真問警官如果他向日本領事自首,精武門是否真的可以逃過被封館一難時這樣說。
《精武門》兩個國語版的區別
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確實存在兩個台詞差別很大的國語版本。
第一個版本的人物台詞基本和粵語原版一樣,我們估且叫它「原配版」吧。第二個版本不知是何時何地配的(肯定不會是台灣),台詞變更了不少,使故事的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原配版強調精武館和虹口道場之間的恩怨,是「中日之間的民族恩怨」,而重配版則將其定位為「兩個武館之間的私人恩怨」,具體如下:
區別一:李小龍的經典台詞:「中國人——不是病夫!」
原配版:李小龍飾演的陳真第一次到虹口道場踢館時,打敗了所有日本拳手後,確實說的就是這句「中國人——不是病夫!」(和粵語版完全一樣),這句話可謂慷慨激昂;
重配版:不過,在重配版里就改成了「精武館的人絕對不會是病夫」。
區別二:羅探長的諾言
原配版:故事結局,羅探長向陳真承諾精武館絕不會有事,他說了句:「我也是中國人!」;
重配版:這句話改成了:「我和你們是一樣的人」。
區別三:關於主人公一方的身份
原配版:顯示主人公們是「中國人」,例如日本武師對羅探長說的是:「你們中國人只會幫中國人」;
重配版:這句話改成了:「你們自己人幫自己人」(重配版強調了「大日本」,卻淡化了「中國人」的概念)。
區別四:踢碎「狗與華人不得進入」的牌子
原配版:和粵語版一樣,完整地保留了這段情節;
重配版:有刪節,將其演繹為陳真受到日本人的污辱後出手還擊,結果差點招來麻煩,並沒有這塊牌子的鏡頭(不過,某些VCD版本還是完整地保留了這段情節)。
幕後製作
本片是李小龍的第二部功夫電影,至今仍是功夫電影代表作之一。本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狹隘的復仇主題,將影片上升到民族大義,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起廣泛共鳴。例子是陳真飛腳踢碎租界公園大門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將「東亞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著名情節。在打鬥中,李小龍第一在銀幕上展示了他雙截棍的驚人絕技,短小精悍,威力無比。李小龍盡量避免使用蹦床等輔助設備,不用替身。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以男性為主,女演員戲份很少,感情戲也很少,起不到什麼作用。李小龍性格粗放,大大咧咧,見到女性就拘謹害羞。本片中苗可秀是女主角,她在《唐山大兄》中尚為女配角。苗可秀與李小龍是世交,自幼相識,是與李小龍合作最多的女演員。影片中,師徒兩代人俠肝義膽,為正義與國家不屈不撓,無堅不摧,體現了中國人高貴的武俠精神與愛國主義情操。影片故事曲折緊張,武打動作設計高超,拼殺場面兇狠激烈。尤其是在影片的結尾,陳真一個凌空騰起,畫面突然停格,成為功夫片中經典畫面,給全世界的觀眾以震撼。
㈩ 李小龍的電影
《唐山大兄》(1971年)
《精武門》(1972年)
《猛龍過江》(1972年)
《龍爭虎鬥》(1973年)
《死亡游戲》(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