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愛情片與歐美的差異
愛情片也分很多種啊,有浪漫的,搞笑的,傷感的……美國可能新意更多一些,因為大部分愛情片都是表現年輕人的,所以新鮮元素要多一些。中國現在很多影視作品都是借鑒他們的,所以難有突破。不過感覺上,歐美的愛情片發展要比中國的快很多,這也可以推廣到所有影視作品中,歐美的片子節奏要快一點,當然也有以溫情見長的,拍的也很精彩。最喜歡的就是歐美有很多拍中老年人的愛情電影拍得也是相當精彩。
2. 中國愛情故事和西方愛情故事的區別
以《天仙配》和《灰姑娘》為例:
1、不同之外:
西方的愛情故事,多為王子與灰姑娘式的故事,如《灰姑娘》,男子身份較高,由男子帶給女方幸福,而中國的愛情故事,多為董永和七仙女式的故事,如《天仙配》,女方身份較高,由女子帶給男子幸福。
2、相同之處:
都是中西關於愛情的童話故事,主人公都天性善良,對愛情有著執著的追求,在故事中,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都經歷了坎坷(灰姑娘遇到後母和姐姐的阻撓,七仙女遇到王母娘娘的反對,)但最後都有美滿的結局,表明正義和愛情,可以戰勝邪惡和困難。
(2)中西方愛情電影差異擴展閱讀
第一個交叉點:愛情國度的自由追求
愛情是幸福的起點,是生命的延續,是文學作品中一個常見的主題。兩部作品故事的發生就都是因為男女主人公的自由戀愛。
第二個交叉點:青春生命的絕唱
如果說作為兩部作品的第一個交叉點是男女主人公對愛情自由的追求並由此引發故事進行的話,那麼男女主人公的雙雙殉情作為兩部作品的共同結果,則形成中西這兩部著名悲劇的第二個交叉點。
第三個交叉點: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成功運用
一部作品的成功單靠內容是無法實現的,作者創作作品除為了反映世界、表達自己的感受外,更為現實的意義應該是能夠得到讀者的接受,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作品的表現手法如何也是其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
3. 中西方情感電影的差異是什麼,各自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
我來說說吧,一個個的呀,我感覺我總結出來的體驗是十分豐富的呢!
首先說什麼是電影的主題思想?我看吶,中國的電影人士們都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呢。電影的主題是意識形態的爭論。
為什麼人們愛看電影呢?我感覺沒有人能夠回答出來的呢!
我個人的觀點是:要相信電影的藝術魅力和精神境界,因為電影是生活的濃縮,是人生的歷練,是精神上的靈魂,是感情上的升華,是身體上的釋放。電影來源於生活、發揮自生活、想像自生活、藝術於生活,是一切人類情感的訴說!
中方是飲食文化,而西方是性文化;所以說西方的電影能夠表達人類的真實、具體的靈魂內在,我愛看外國電影,它能夠表達人心和人性的真實,把握人類感情的變化和走向是西方電影的精粹;而中國的電影就沒有這個靈魂啦,一個個都是粗製濫造、雜亂無章的破爛兒和垃圾產品,根本就不能怪罪外國電影給中國電影帶來的沖擊,帶來沖擊和毀滅是好事情,這充分表明啦,中國的電影事業是腐敗和無能的人在管理的,應該改制和換人,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根本不會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中國的電影事業應該好好考慮自己的生存問題啦!
4. 從東西方電影差異比較二者價值觀的不同。
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歷史積淀,奠定了東西方不同的藝術美學。在《論亞里士多德的〈詩學〉》里,俄羅斯著名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詩學》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學論文,也是迄至前世紀末葉一切美學概念的依據」,又說,「亞里士多德是第一個以獨立體系闡明美學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然雄霸了兩千餘年」。《詩學》中,亞里士多德系統地提出了影響西方美學發展路徑的「模仿說」,即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我們現在所謂「美的藝術」,如詩歌、音樂、圖畫、雕刻等,在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叫做「模仿」(Mimesis)或「模仿藝術」。從這個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他把「模仿」看作這些藝術的共同功能。這種美學觀點對於兩千餘年後產生的新興藝術門類——電影,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如果說西方美學重模仿,重再現。那麼,不同文化傳統熏陶下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美學則重抒情,重表現,最終發展為意境的理論。畫史上對唐朝畫家張躁有這樣的記載:「張躁,字文通,畫松特出古今,能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作生枝,一作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雨,槎椏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畢宏畫名擅於時,一見驚嘆,異其唯用禿筆,或以手摸絹素,因問所學?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筆者以為,張躁所言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精確地道出了東方美學尤其是中國美學的精髓所在,就是注重對外在「造化」的模仿,但是最終卻要由內在的「心源」來作決定,「造化」是為「心源」作準備的,「心源」才是藝術家最終憑借的根據。就像中國繪畫中所說的「手中之竹」與「胸中之竹」的區別一樣。這種美學觀點與中國藝術注重藝術意境的創造是緊密相關的。
在東西方電影影像的表現方式上,也體現了這些差異。
理論構架的差異性
在《電影是什麼》中,法國電影批評家、理論家巴贊提出了他的電影理論體系的基礎和核心,就是電影影像本體論和長鏡頭論。巴贊認為,電影本質上是「真實的藝術」。
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是一位原籍德國的美國學者。他採納了巴贊的理論前提,根據他40多年的「觀影經驗」,寫出了《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一書,在卷首序言中聲明這本書「是一種實體的美學,而不是一種形式的美學,它關心的是內容。它的立論基礎是:電影按其本質來說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樣,跟我們的周圍世界有一種顯而易見的近親性。當影片記錄和揭示物質現實時,它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影片。」
以巴贊、克拉考爾為代表的紀實派電影理論,就是一次對西方傳統的藝術觀——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的回歸。雖然在後來,電影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新的電影理論流派。但是,他們的紀實派電影理論的影響卻一直沒有中斷,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在電影實踐領域。
東方沒有產生過影響深遠的電影理論著作,經典電影理論著作基本上都是產自於西方,這也許再一次印證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東方就沒有自己的電影理論。例如,從1905年中國人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始,電影就逐漸開始向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藝術形式,例如戲劇,借鑒學習,從而在理論上產生了對中國電影影響深遠的「影戲」觀。早期電影藝術家侯曜說過,「影戲是戲劇的一種,凡戲劇所有的價值它都具備。」 而「影戲」理論的核心就是,以戲劇式的敘事為本位去把握電影的方式,是一種與西方電影理論截然不同的中國式的電影本體論。
題材選擇的差異性
希臘文化對整個西方文化的影響是舉世公認的,其中的科學理性精神同樣深刻地影響著西方世界。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西方人特別注重邏輯思維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呈現出與東方人迥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同時,希伯來精神中的基督教信仰也深刻地影響著西方世界。二者相結合,西方文化傳統里就產生了大量的充滿理性的哲學著作,散發出濃厚的人性關懷。
這對於電影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尤其是繼承了西方文化精髓的歐洲電影。在題材選擇上,一方面是形而上的「哲學電影」,這種電影給人的感覺,猶如將電影作為一個載體,來探討哲學的命題。
本文中所提及的東方文化是以中國、日本及韓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尤其突顯中國文化,眾所周知,日韓文化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對於中國文化的構成,李澤厚先生在《美的歷程》中,認為是「儒道互補」的。但同時也承認「孔子在塑造中國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結構上的歷史地位,已是一種難以否認的客觀事實。孔學在世界上成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並非偶然。」 可以說,綜觀中國數千年來的傳統文藝作品(除某些純粹的愛情詩、田園山水詩和其他抒情性的文藝作品外),歷代文人的政治立場、個人理想、思想情感、心理反射、生活方式等都深印著儒家的倫理色彩。
這在東方電影中也有鮮明的體現,著名的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他一生拍過50多部電影,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對日常平凡生活的記錄和反映,沒有戲劇式電影中的矛盾沖突和激烈的大事件,有的只是現實中家庭關系平淡的描寫。
其實,即使是對同一題材的處理,東西方電影也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烙印。例如,同是愛情影片,西方電影就呈現出激烈奔放的感情色彩。在愛情片《泰坦尼克號》中,當傑克與露絲遇到外在的危難時,他們是以一種盪氣回腸的方式祭奠愛情。而在東方的愛情片中,男女主人公常常是採取含蓄內斂的方式面對愛情,如中國的經典影片《小城之春》、韓國影片《八月照相館》等。
影像呈現的差異性
西方文化中重視精確性和科學理性,使得西方電影的影像有自己的獨特特徵,例如為了提倡「現實的多義性」而產生的長鏡頭和景深鏡頭。巴贊認為,電影要做到從多義的現實事物中,讓觀眾「悟出」其「確切含義」的話,只有不被剪斷的景深鏡頭,才能給觀眾這一權利。巴贊以奧遜·威爾斯的影片為例,指出這位導演在《公民凱恩》里用景深鏡頭來刺激觀眾,因為這種技巧迫使觀眾去使用他們自由的注意力,同時也使他們覺察到事實的多重矛盾,這就使他的景深鏡頭具有三重的真實,即本體論的真實、戲劇的真實和心理的真實。在影片中有一個經典的景深鏡頭,畫面的前景是,屋裡的小凱恩的父母在與經紀人商談關於送小凱恩出去的事情,而畫面背景的深處,窗戶外的小凱恩在無憂無慮地玩雪,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正在發生改變。這一景深鏡頭簡單而多重含義地將巴贊所強調的「現實的多義性」表達了出來。
巴贊的長鏡頭理論進入中國後,也受到了電影人的欣賞和實踐,但是在東方電影中的長鏡頭,似乎只存留了長鏡頭的外形。仔細分析,東方電影長鏡頭的運用,明顯蘊涵和折射出東方文化的意韻,其中的突出代表,當推台灣導演侯孝賢。在侯孝賢的電影中,多見悠長緩慢的長鏡頭,慢慢地搖移。它只是一種形式,並非是對絕對客觀景象的機械描摹,而是經寫實、傳神而至妙悟的一種心靈境界的折光反映。
5. 中國電影和西方電影有些什麼不同
1、運用市場運作規則、模式差異
中國電影與歐美電影相比,還處在市場化的初級階段,在商業訴求上顯得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中國電影走向產業化,不僅是電影本身從藝術電影向商業電影的過度,更是文化市場和大眾審美對電影發展的需求。
2、培育衍生品市場差異
美國電影業總收入僅有20%是從影院的票房收入中獲得的,而電影衍生品的收入高達70%。
中國電影收入的90-95%是票房和植入式廣告,一些電影衍生品的收入幾乎為零。美國電影衍生品開發與推廣給中國以啟示。
3、新舊媒體融合的宣傳營銷差異
在新媒體時代,美國抓住新媒體與電影的共性——虛擬性的特點,充分利用網路的互動性,使新舊媒體平台相配合,增加電影的消費力量。
電影傳播的是蘊藏在影片深層的文化觀念 中國電影需培育穩固的國內市場,在挖掘電影的內涵上下功夫,表達中華文明的精髓,反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世界觀。
6. 在電影上,中西方描寫愛情方面有何不同,有什麼區別
西方較直接,中國比較委婉,另外中國比較喜歡浪漫,西方則喜歡追求刺激
7. 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近日閑暇,看了一部外國影片,名為《羅馬假日》。完卻時,心裡總覺得有幾句話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影片中,講述了一個個性十足的公主(奧黛麗。赫本飾),大概是受夠了封建禮教的約束,在羅馬訪問期間,竟突發奇想,溜出宮去,在羅馬街頭很是歡暢地遊玩了一回,並由此遇見了影片的男主角——某報社記者。在短暫的相處中,倆人四處遊玩,期間闖禍不少,卻也由此而互生愛意。但無奈公主畢竟是公主,平民終究是平民,一天過後,公主要回宮了,倆人只能依依惜別。影片最後,倆人在記者招待會上,語帶雙關,以示告別,並以男主角在宮殿外飽含深情與無奈的回望作結,意境凄美,催人淚下。
顯然,這是一個反對封建等級制度題材的電影,影片浪漫而不失深刻,含笑中卻讓人流淚,舉重若輕的藝術手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拍攝此類電影的陳詞濫調。而假如是個中國導演來拍攝此類題材的電影,我想,那幾乎肯定要離不開以下幾種結局了。
大團圓版:某公主外出遊玩,期間邂逅了一個英俊的小夥子,相處中,倆人互生愛慕之情,但苦於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於是決定私奔。不料,皇威浩盪,倆人最終還是「難逃法網」。皇帝一時怒起,對著那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草民,就是一句「殺無赦」。誰知,公主對愛情忠貞不渝,以死相逼,皇帝惻隱之心一動,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殉情版:某公主外出遊玩,期間偶遇一帥氣小伙,在朝夕的相處中,倆人墜入愛河。無奈封建制度森嚴,倆人決定私奔。不料,皇威浩盪,倆人最終還是「難逃法網」。皇帝聞知此事,龍顏大怒,傳旨下來,「斬立決」。最後,小青年在菜市口刑場,血灑一地,而公主對愛情忠貞不渝,上吊而亡,雙雙殉情。
誠然,這樣的電影也能反映反對封建等級制度的主題,但類似的故事,看了開頭,便知結尾,實為無趣。而《羅馬假日》則顯然跳出了這樣的俗套,用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配以凄美的結局取而代之,這樣的故事情節,其可觀賞性,自然大大提高,而就其震撼力而言,也決不在以上兩種版本之下。
在這里,顯然就涉及到了一個創新的問題。我一直認為,西方的電影,較中國電影有創意,這種創意,除了在故事結構上的創新外,更多的是體現在了故事的內容上。
西方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側重於崇前,而中國電影,則偏愛於懷古。只要對西方電影稍有關注的人,就會發現西方電影更多的是執著於對未來的想像,諸如《火星計劃》、《機械公敵》等影片就是明證。而中國的電影,則是與之相背的。近來,國內的一些歷史劇、宮廷戲甚囂塵上,大概就是這種懷古情結的突顯。因此,當西方兒童正沉醉於星球大戰的無盡遐想時,我們的下一代仍痴迷於降龍十八掌的無堅不摧;當西方人正在為宇宙飛船的設計圖紙一籌莫展時,我們仍在為哪段歷史是否尊重史實而吵得雞飛狗跳。
無可否認,這樣的思維模式,已嚴重影響了我們對未來的認知。我們常說,咱們的下一代普遍缺乏創新能力,但誰又想過,我們周邊的文化,又為他們提供了多少創新的氛圍呢?
我們的電影,與西方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嘗試著去從西方的電影中吸取有益的思維方式,我想,無論是對我們的電影事業,還是下一代,想必都會大有裨益。
來源:http://www.doofu.com/book/zw/20080203/7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