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三摩地電影第二部中文線觀看

三摩地電影第二部中文線觀看

發布時間:2023-09-16 03:10:44

Ⅰ 電影《三摩地》

可以反復觀看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三摩地》。電影從各種文化視角闡述了什麼是三摩地,真理只有一個,只是名字不同而已。不同文化對三摩地的稱呼也不同,它們可能叫做基督意識、奎師那意識、梵、真我、自性、本性、真心三昧、妙明真心、如來藏、空性、本地風光、古銅鏡、無限能量......但都是在描述同一件事物,或者說在描述同一個真理。

因為這兩部影片是西方人製作的,所以講述的語言更偏向於西方的思維方式。我簡單敘述下影片的核心內容,詳細的內容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影片。

影片第一部提到的「自我」更接近我們古文中的「妄心」「心意識」,因為這個虛幻的自我,所以隔離我們與本性的結合(即明心見性、證道、開悟、大徹大悟......),因此修行的重點便是「終結自我的造作」(即熄滅妄念;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都攝六根,凈念相續,入三摩地;起心動念皆是妄;非思量處,情識難測;不用求真,唯需息見;得失是非,一時放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我們的禪宗、道家、佛學有大量關於「終結自我造作」的經典論述。)

一旦「終結了自我的造作」,見性、證道便是一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結合我們的禪宗、佛學、道家的學說來看下面的影片,其實非常容易理解裡面的內容,只是用了當代語言翻譯了古代經典而已。

Ⅱ 燒腦靈性電影《三摩地 》(1.2部)

三摩地 第一部《瑪亞,自我的幻象》

​古代梵文--三摩地,現代詞彙無一可等同於其意涵。要拍一部關於三摩地的電影,基本土就是極大的挑戰。三摩地指的是,某種在心智層次無法表達的東西。它並非是要教導你何謂三摩地,或者是為你的心智提供關於三摩地的訊息,而是要啟發你直接去發覺你自己的真實本質。

身為人類,我們多數人的生命都是埋首於日常活動中,極少想到「我是誰」我們為何在這里?或者是我們將往何處?

大部分的人類,從未體悟過真我,或靈性,或超越名字與形相,超越思維。

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相信自己就是這個受限的軀體,我們活在恐懼中,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害怕我們認同的這個受限的自我結構,終將死亡。

在當今這個世界,大多數從事宗教活動或靈修的人們,諸如瑜伽、祈禱、禪修、唱誦或其他的形式,都是在練習某些被制約的技巧。

這些都只是自我結構的部分。這種追尋或這些活動本身並不是問題所在,你以為在外在的形式上找到了答案,這才是問題。

最常見的靈性形式它是更激動的心靈。多數的人類都是在行動,卻忽略了人性。

自我結構的生命運作,總是無度的需索,要更多的金錢,更多的權力,更多的愛。。。。更多的一切。

這些在所謂靈修之道上的人們,渴望自己變得更靈性、更覺醒。更安詳、更寧靜、更開悟。當你觀看這部影片時的危險是,你的心智會想要獲得三摩地 ......

柏拉圖寫下共和國二千四百年之後,人類仍在試著走出柏拉圖的洞穴。事實上,我們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更加迷戀幻象。

柏拉圖請蘇格拉底描述了一群一輩子都生活在一個洞穴里的人,他們面對一堵空牆。他們所能看到的就是,通過在他們身後的火焰把面前來往的事物,投射在牆上的影子。這個皮影戲成了他們的整個世界。

依據蘇格拉底的論述,影子就像是囚犯所能看到的現實,即使他們已被告知外在的世界,他們卻仍持續相信影子就是所有的一切。即便他們心存懷疑,卻不願意離開自己向來熟悉的世界。

當今的人類,如同只看見洞穴牆壁上的影子的那些人。影子被比喻為我們的思想。這個思想的世界,是人們唯一知道的世界。但是有一個超乎思想的世界。

你有意願要離開洞穴嗎?放下你所知道的一切,而找到你是誰的實相?為了要體悟三摩地,必須把注意力從影子移開,從思維中移開,轉向光。當一個從來只習慣黑暗,他必須慢慢地讓自己熟悉光。

如同要適應任何新的模式,是需要時間與努力,以及有意願探索新的,同時擺脫舊有的。心智可被比喻為意識的陷阱,迷宮或監獄。

這不是說,你在監獄,而你本身就是監獄。監獄就是個幻象。

如果你認同幻象的自己,你即是在沉睡中。一旦你覺知到監獄時,而你抗拒著要離開這些幻象,那麼你就是把幻象看成是真實的,你還是停留在沉睡中,不同的是現在這個夢境變成了一個惡夢,你會永遠不停地追逐或逃離影子幻象。

三摩地是從分離的自我,或自我結構模式的夢境中,醒過來。

三摩地是從這個認同於我稱之為[我]的監獄中覺醒。其實你無法真正自由的,因為無論你身在何處,你的監獄就在那兒。

覺醒並不是要擺脫你的心智或母體,反而是,當你不再認同於它時,你才能夠更充分地體驗生命劇,享受如是之劇,沒有恐懼或渴望。

基於錯誤的認同,我們將無限等同於有限,這樣的有限性逼迫著我們去無度的擴充這個有限。也是這個錯誤的認同,而創造了恐懼。

恐懼是一個幻覺。是對有限的錯誤認同從而遮擋了無限。是有限在生滅。而放下對有限的認同,無限就會敞開。而我的真實身份就是無限本身。

三摩地 第二部《不是你想的那樣 》

除了這個物質世界和自身的福祉之外,還有另一個的世界。當在三摩地確實止息了自我結構時,其中沒有自我的思維,沒有自我,沒有二元,但是,還有[我本是I am],anata,或無我。

於此空性,即是智慧之光——體悟到內在的我(本我),遠遠超越二元劇碼,超越整個相續流。

這個本我,無時間性,不變,恆常當下。開悟是生命初始螺旋,即這個時間向度中恆常變化顯現的世界,或蓮花,與無時間性的你,融合。

當你不再認同自我,你內在的能量(路線)就如同持續展開變化的花朵,並成為時間向度,與無時間向度世界之間的橋梁。

只是體悟到原初之我,是進入靈性之道的開始而已。在有能力把三摩地融入生活中的其他面向之前,大部分的人會持續的在禪修中無數次的經驗到三摩地並失掉三摩地。

很常見的是,在禪修中,深入洞察到自我的本質,然後再度發現自己落入舊有的模式之中,忘記自己是誰的真相。

要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面向,個我的每一面向領悟寂靜或空性,就是要化為空性,一切事物皆是空性的舞動。

寂靜並不是某種與動能分開的事物。它也不是動能的對立面。三摩地是體認到寂靜與動能是同一的,形相與空性是同一的。這對心智而言是荒謬的,因為心智就是會形成二元。

個人意志或個人意識,和神聖意志或更高意識,達到一致。三摩地是全然地放下所有內在的抗拒——對所有無常現象,無一例外。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體會到內在安祥的人,即是證得了真正的三摩地。你放下抗拒,並非因為你容忍某件事,而是因為你內在的自由,並非依賴於外在的條件。

如果你相信你已經覺醒了,那為什麼要做這些艱難的工作去達到你相信你已擁有的?在可能覺醒之前,必需要先接受你還在沉睡,住在母體之中。

誠實地檢視你的生活,不要自我欺騙。如果你想要,你是否能夠停止自己機器人般的,重復性的生活方式?

你能停止尋求快樂,避免痛苦嗎,你會沉迷於某些食物,活動,消遣嗎?你是否不斷地評判,指責,批評自己和他人?你的心是否持續地尋求刺激,或是你能完全滿足於寂靜?

你對人們對你的看法,會有所反應嗎?你是否尋求認同,並積極強化?你是否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你生活中的情況?

大部分的人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即使十年後,還是以同樣的方式經驗著他們的生活。當你開始觀察你機器人般的本質時,你會變得比較覺醒。

你開始認出問題的深度。你是完完全全地睡著,迷失在夢境里。就像住在柏拉圖洞穴的居民一樣,絕大多數聽到這個真相的人,並不會願意或有能力改變生活,因為他們執著於自己熟悉的模式。

我們不遺餘力地為我們的模式辦解,把自己的頭埋在沙里,而不去面對真相。

克里希納穆提說:能夠適應一個嚴重生病的社會不表示這個人就是健康的。認同於自我心智是疾病,三摩地是療方。歷史上的聖陡,智者和覺醒者,都學到自我臣服的智慧。如何能夠體悟真我?

當你穿透瑪亞的面紗,放下虛幻的自我時,還剩下什麼?

燒腦燒腦,大家有沒有看明白?

電影非常震撼。那是對所有宗教背後所指的一種了悟的闡述。指出了悟真相的障礙所在和通往那無門之門的道路。當我們認同心智就是自己時,我們則在概念中尋找真相。

真相是絕對的,他超越了概念本身。概念必然是相對的是基於心智的二元。心智的努力最終只會創造更多的概念,並因迷失而更加困惑。真相是我唯一的身份。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憑著信心臣服那未知,當不再對自我(心智)反應時,「奧秘」將呈現。

解脫之道不是自我提升,也不是滿足自己的目的,而是完全放棄個我的目的。

因為我們在母體中沉睡,絕大部分的我們從來都不知道靈魂真正想表達是什麼。通往三摩地之道涉及靜心,它既觀察這個被制約的自我——這是變化無常的,以及體悟你的真實本質——這是恆常不變的。

當你達到寂止的狀態時,你的存在本源,等著接收進一步的指示,而不必堅持你的外在世界必須如何改變。

不是我的意志,而是更高的意識會執行。藉以符合自以為[道]應該是什麼的想法,這就好像試著操縱鏡中的反射,來改變鏡中影像。

為了讓鏡中影像微笑,你顯然無法操縱它的反射,你必須意識到,你才是反射的真正來源。一旦你體悟到真實的我,這並不意味著外面的事物需要改變。

值得一看。

Ⅲ 無諍三昧,最為第一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專注的靜思修行,排在最前面,原文出自於印度初期大乘佛教的《金剛經》。

原文: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白話譯文:

因為實在沒有任何什麼,可以名叫做阿羅漢。

世尊,如果阿羅漢有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羅漢道了。

」那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世尊,佛說我沒有人我是非之心,已經證得一切寂然平等的專注的靜思修行,在人群之中排在最前面,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但我不作這樣的念頭:我是離欲阿羅漢。

(3)三摩地電影第二部中文線觀看擴展閱讀: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

傳入中國,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

然而中國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響,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常住佛性和如來藏。又在三教合流環境下,明清以來,三教九流都來註解《金剛經》,雜合濃厚的真常理論和儒道信仰。

又受密教影響,《金剛經》被附加密咒形成讀誦儀軌。

此外,民間還出現各種離奇的靈驗感應錄。般若經典《金剛經》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國特別的盛行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剛經

Ⅳ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這段我沒理解,能講解一下嗎

佛問:「須菩提:在你看來,須陀洹能夠有這樣的念頭—`我已得到了須陀洹的果位`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世尊。為什麼呢?須陀洹雖然說已脫六凡境界,初入聖者之流,從而名叫入流,但也正困為其已入流,已斷除了對三界一切境界的錯誤見解,心無所取,所以,實際上他是無所而入的。具體講,既不入眼睛可見的大小形狀、不同境況、各類顏色等表面現象,也不入於耳聞的聲音、鼻嗅的氣味、舌品的六味、身體的觸覺以及意識所感覺和認識的一切事物現象。如此無所而入,所以說須陀洹僅僅是一個假名而已。」
「須菩提:在你看來,斯陀含能夠有這樣的念頭——`我已得到了斯陀含果位`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世尊。為什麼呢?斯陀含雖然說已除了對世界事物所持的貪欲、嗔恨、愚痴等大多數情慾和迷惑,從而只須在欲天、人間往來轉生一次,即可脫離欲界,故名叫一往來,但實際上,色身虛妄,心無所得,並無往來之相。所以說斯陀含只是一個假名而已。」
「須菩提:在你看來,阿羅漢能夠有這樣的念頭——`我已進入阿羅之道`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阿羅漢已除盡一切迷惑,斷盡三界煩惱,情無逆順,識境雙忘,證入不可言說、不可取捨的無為寂靜之體,從本質上說並無真實可取的阿羅漢,而只有作為假名的阿羅漢。世尊,如果阿羅漢有這樣的念頭——`我已獲得阿羅漢道`,那說明他有得果之心,妄見未除,迷惑未消,尚屬凡夫之列,從而必然會執著於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壽命的相狀。
「世尊:如來佛說我已經深悟無爭妙趣,在所有弟子中是最能與世無爭的人,是名列第一的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這樣想——我是一位遠離各種慾望的阿羅漢。世尊:我如果有這樣的念頭——我已得到了阿羅漢字道,世尊就不會說須菩提是遠離塵囂、隱居幽林的寂靜行者。因為須菩提已悟性空無相之理,從而不再受物役使,受境繫纍,心無一念,行而無行,所以假名為須菩提,如此才算是樂於遠塵離俗的寂靜修行。」

「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會生起這樣的心念?『我已證得須陀洹果!』」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佛陀!為什麼呢?須陀洹的意思是入聖流,而事實上是無所入的,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相,因為心中沒有取捨的妄念,不隨六塵流轉,所以,才叫作須陀洹。」「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會有那樣的念頭嗎?『我已證得斯陀含果!』」「不會的,佛陀!什麼緣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已證初果,要再一往天再上,再一來人間,斷除欲界思惑。而事實上,他對於五欲六塵已不起貪愛了,應是體順無為真如之理,在這無為真如之理上,那有往來之相呢?因為他已無往來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須菩提!你認為阿那含能有這樣的心念嗎?『我已得阿那含果?』」「不會的,佛陀!為什麼?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二果斯陀含,斷除了欲界思惑以後,就永久居住於**的四禪天,享受天上的福樂,不再來人間,所以才名為不來。所以心中已沒有來不來的分別。因此,才稱為阿那含。若他尚有證果之念,便是著了不來之相,就不可以稱為阿那含。」「須菩提!阿羅漢能起一種念頭?『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不會的,佛陀!怎麼說呢?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法叫做阿羅漢。所謂的阿羅漢是徹悟我、法二空,不再隨妄境動念,只是寂然如如,才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羅漢起了我得阿羅漢的念頭,那麼,就是有了我、人、眾生、壽者等法相對待分別,就不可以稱為阿羅漢。「佛陀!您說我已證得無諍三昧,是人中第一,亦為羅漢中第一離欲的阿羅漢。但我並沒有執著我是離欲羅漢的念頭。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羅漢道的念頭,佛陀就不會稱我為阿羅漢,那麼,佛陀也不會贊嘆我是歡喜修阿蘭那行。因為須菩提並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稱為是歡喜修阿蘭那行的。」

金剛經一點都看不懂啊?那看看我更的故事吧http://tieba..com/p/1592941761

Ⅳ 電影《三摩地》

2017年,他創作電影《三摩地》,截至目前,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被譽為「21世紀最受推崇的現代覺醒電影」,觀影人數破1000萬。

他就是丹尼爾·施密特(Daniel Schmidt)。

大丹:我稱它為「小丹」和「大丹」,我時常提醒著自己觀看內在的「小丹」和「大丹」。舉個例子:前面你說到我製作的《內在世界外在世界》,還有《三摩地》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全球有幾千萬人在觀看,包括越來越多的中國影迷。

雖然我生命中的「小丹」(小我)此時已十分享受發行影片帶給他的廣泛認可和贊賞,但更真實的部分卻是,「大丹」(大我)感知到的越來越強烈的、越來越深的謙卑。   

我知道我在服務,我在為大家服務,為那些「小我」無法理解的神性靈性服務,我所作的一切都是真心愛的付出,所以我非常幸運能有這樣的機會與大家分享,為大家服務,這對正在修行中的我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我一直說,該謝謝的人,是你們,是觀看這部電影的你們。

Ⅵ 怎樣正確念懺悔三昧

凈空法師---你要想真正懺悔消除業障,懺悔不是念念懺悔文業障就消掉,我心裡悔過了,悔過要付諸實現才能懺悔得掉。心裡悔過,還照做,那怎麼叫懺悔?懺悔的定義是後不再造。




我知道悔過了,我以後再不造這個過失,這叫真正懺悔,業障才能懺除得掉。懺悔了,明天再干,幹完了再懺悔,悔過又再干,這一點用都沒有,這是自欺欺人,欺騙佛菩薩,這不可以的。所以要曉得懺悔真正的意義,真正的修法。




凈空法師---真正懺悔,老實念佛;佛號念純熟了,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你的罪業就沒有了,

我們知道惡的事情不能做,做了,你想到西方世界這一生去不成了。不但惡事不能做,惡的念頭都不能生。我過去做了很多錯事,現在我很後悔,我天天在佛菩薩面前懺悔,把我從前造的罪業在佛菩薩面前再念一遍,真正懺悔,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行?你把那個罪惡的事情想一遍,你就又造一次;你想兩遍,又造兩次;你天天在造罪業,罪業不斷,你怎麼能去得了?那不叫懺悔。

怎麼樣叫真懺悔?過去所造一切惡業的時候,事過境遷,了了就了了,不要再去想它了,把那個心集中起來專想阿彌陀佛,再不想罪業了,那罪業就沒有了。天天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這叫消業障。

所以消業障、懺除業障,念佛是最有效果的。千萬不要老想著我以前造什麼罪,現在後悔,求佛菩薩原諒,那就糟了!佛菩薩看到你這個樣子,搖頭,你不解如來所說義,我苦口婆心教給你的,你完全沒有理解,完全沒有體會到,錯解了佛的意思。所以真正懺悔,老實念佛;佛號念純熟了,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你的罪業就沒有了,你的心就清凈了,這是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

無量壽經(第二十六集)

Ⅶ 佛教講的三昧是什麼、

三昧(sānmèi) 一詞,來源於梵語samadhi的音譯,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

教內外對此詞皆有不同的論述和解釋。 其有一般和特殊兩層含義: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慮的能力,或者指修習所得的,發展了的集中力。從而,它也就變成了可以使禪定者進入更高境界並完全改變生命狀態的神秘力量。

「三昧」是個總括的概念,細分成為: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其中,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一共有二十五種定論,交換修煉。最終成道是為了得到「無生法忍」至「涅槃」的結果。

(7)三摩地電影第二部中文線觀看擴展閱讀

三昧的相關分類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為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如何集中精神,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種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後得定」。前者靠積德,後者靠修行而得。

《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三三昧(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稱為三昧。」,在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對於三昧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

念佛三昧有二種:

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念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

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

Ⅷ 佛教三昧是什麼意思

1.三昧是佛教用語,來自於梵文Samādhi,也譯作「三摩地」、「三摩提」。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為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

2.如何集中精神,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種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後得定」。前者靠積德,後者靠修行而得。

3.《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三三昧(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稱為三昧。

4.三是指身口意 ,昧是不執著。三昧就是身體清凈,語言清凈,念頭清凈,沒有染著的意思。身口意三業清凈。

拓展資料:

梵音samā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

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三昧是個總括的概念,細分成為: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其中,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一共有二十五種定論,交換修煉。最終成道是為了得到「無生法忍」至「涅槃」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三摩地電影第二部中文線觀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降頭之十大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41
英國萬像國際電影節 瀏覽:659
謀殺電影在線觀看完整視頻 瀏覽:661
電影演員陳慧芳 瀏覽:842
九龍神劍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130
有一部電影是訓練死士 瀏覽:268
黃渤電影十大排名 瀏覽:490
我會在電腦上聽音樂看電影 瀏覽:523
金柳妍所有愛情電影 瀏覽:707
泰國男學生走秀電影 瀏覽:199
哥譚第四季完整的電影 瀏覽:964
光影青春電影完整版 瀏覽:51
德國電影中文版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834
拍微電影背景音樂是什麼格式 瀏覽:274
台灣恐怖電影緝魔在線觀看 瀏覽:573
吳孟達電影全集完整 瀏覽:217
槍戰外星人的一部電影大全 瀏覽:830
我是誰電影成龍電影圖片 瀏覽:2
中文字幕電影hd 瀏覽:924
電影雨人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