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什麼時候開始演電影

台灣什麼時候開始演電影

發布時間:2023-09-11 23:56:13

台灣電影的日據時期

日據時代台灣自製日語電影《莎勇之鍾》,李香蘭主演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治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台灣少數民族等題材。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誰之過》於1925年由劉喜陽、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不過即使劇情片,仍有相當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傳的作用。
1908年,高松豐治郎於台灣定居,開始在台灣北、中、南七大都會建戲院放映電影,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起來。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以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辟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

㈡ 台灣最近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台灣最近上映的電影有《江湖喜事》《別讓我走》《獨家頭條》《夏日有晴天》《忠犬流浪記》等電影。

《忠犬流浪記》是由桑凱·維杜郎執導,應昊茗、傅風男、王景晨、王碩等聯袂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8月20日全國上映。

該片根據搜救犬"叮當"真實背景原型改編,講述了消防戰士楊奇在一次地震救援中因傷提前退役,被迫與自己訓養多年的搜救犬"叮當"忍痛離別。多年以後,搜救犬"叮當"卻偷跑出療養基地,淪落為流浪犬的它用盡了自己一生尋找最初訓導員楊奇的感人故事。

劇情簡介

楊奇是重慶某市消防官兵,叮當是楊奇入伍後訓練的第一隻搜救犬,一人一犬在訓練的過程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一次地震救援任務中楊奇為保護叮當受重傷,被迫提前退役。

離開楊奇後的叮當抑鬱很久,好不容易接受了新主人林楓,卻在一次火災救援中,為救出困在烈火中的嬰兒而受傷,失去了繼續做搜救犬資格,受到英勇稱號表彰的叮當提前被安排住進了搜救犬療養中心。

在療養中心的叮當,無時無刻都想著把自己訓練成搜救犬、因保護自己而受傷的楊奇,終於在有一天,叮當鼓起勇氣,踏出尋找自己第一個主人的道路。

㈢ 台灣第一部影片是什麼

由於台灣迷的一首怪紳士電影主題曲的啟發,引起我的興趣。對於什麽是台灣的第一部電影,不同的資料有不同的看法,....。下面這一段的看法好像比較不一樣。

.....

台灣華語電影的正式開端,是在1925年。這一年,一群電影愛好者,劉喜陽、鄭超人、張雲鶴和李松峰等人成立了「台灣影畫研究會」。其中任職台灣總督府的李松峰,透過教育會電影部在美國芝加哥購得一部攝影機,再請劉喜陽擔任編導,拍攝了台灣人自己製作第一部故事片《誰之過》。

由台灣影畫協會拍攝的《誰之過》,以及之後由文英影片公司拍攝的《情潮》,在票房上都不成功。1928年,「江雲社歌仔戲班」受日本連鎖戲的影響,在歌仔戲中穿插放映《楊國顯巡案》和《江雲娘脫靴》。這種新形式的做法轟動一時,票房的成功也令劇團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連鎖戲的成功使張雲鶴和李松峰等人得到啟示,再次集合一群電影愛好者,成立「百達影片公司」。1929年,他們拍攝了第二部由台灣人製作的故事長片《血痕》。這部俠義愛情片是仿效了當時中國的"神怪武俠片"而製作的。在公映的時候,空前盛況,賣座非常成功。

1931年,日本侵華,台灣也被迫進入備戰狀態。在文化上,日本對台灣嚴加管治,再加上資源缺乏和人材不足。所以在1931年至1937年間,台灣只生產了五部電影,而且還是以台日合作方式拍攝,由日本人當導演的。五部影片當中,《鳴呼芝山岩》和《榮譽軍夫》是日本殖民者的政宣片;《怪紳士》是偵探片、《義人吳鳳》是傳記片、《望春風》則是一部愛情悲劇。

㈣ 2000年至今台灣電影的發展

2000年以後的台灣電影年產量已降至19部(2000年)/10部(2001年)/16部(2002年)/15部(2003年)的窘境,主要原因是延續2000年以前的衰頹(例如信息發達,娛樂多元,電影不再是唯一)。其他原因則是產銷關系崩解,早期投資電影輔導金的片商,即使無法賺錢,尚能贏得聲譽,如今幾乎完全喪失市場機能,片商已經毫無投資報酬率可言,於是形成不斷壓縮投資,製作淪於粗糙,賣座更形慘淡的惡質循環,最後只有靠極少數打代跑的獨立製片奮力而為,造就了目前的年產量。賣座紀錄更是慘烈,居然會有賣座破百萬,登上年度冠軍因而「含淚慶祝」的荒謬場面。年產量太少的情況下,必然會衍生出兩個問題:一是按照常態分配原則,量少則不易質優。二是樣貌窄化,無法開發出千姿百態的素材/形式/風格。

㈤ 第一部在大陸上映的台灣電影

1984年,《搭錯車》成為首部在大陸上映的台灣影片,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連映3個多月。

㈥ 在70年代台灣最賣座的影片主要是什麼類型

言情片和武打片,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而台灣武俠主流自此就轉化為功夫片、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的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了一段台灣電影的"政治宣傳片"時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源》《皇天後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

㈦ 台灣的電影什麼時候開始傳入大陸的,幾幾年在大陸開始放台灣的電影的當時什麼電影比較有名

90年左右
第一部是《媽媽再愛我一次》

㈧ 台灣的戲劇運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台灣的戲劇運動,從2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作為新文學形式之一的新劇,與處於過渡時期的文明戲,以及新舊混雜的歌仔戲、鱸鰻戲等多種形式,始終此起彼伏地發展著。但占據主導地位的則是新劇。

台灣新劇運動的開展與台灣文化協會有密切聯系。1921年成立的文化協會,在1923年10月17日第3屆定期總會議決事項第6項中,特別增列了「為改弊習涵養高尚趣味起見特開活動寫真(即電影)會音樂會及文化演劇會」,欲將戲劇作為改革社會之利器,及至1925年,文化演劇已成為文化協會的主要活動之一,台灣文化協會與海外留學生關系密切,當年熱心劇運的留學生後來都成為文化協會會員,而文化協會成員的演劇運動無疑受到祖國五四運動後勃興的話劇的影響。如熱心劇運的張維賢所說:「我對於新劇發生興趣是因為看過了中國新文學運動後胡適的劇本。」這種情形,使台灣的新劇運動一開始就帶有社會革新意識與文化運動性格。

20年代前期,台灣新劇運動進入萌芽期。1923年11月,在廈門讀書的彰化學生陳、潘爐、謝樹元於寒假歸台時,集合同志周天啟、楊松茂、郭炳榮、吳滄洲等人成立了鼎新社,後演出廈門通俗教育劇本《社會階級》和《良心的戀愛》。鼎新社是台灣最早出現的帶著政治運動色彩的文明戲劇團,具有抗日意識和改革新劇、改革社會運動之旨趣。

1924年,張維賢與陳奇珍、陳凸(陳明棟)等人成立星光演劇研究社。這是繼鼎新社之後的第二個重要新劇社團,它的成立受到田漢、歐陽予倩等人的話劇影響,以及廈門通俗教育社的文明戲啟發。是年冬天演出田漢改編的三幕劇《終身大事》,頗獲好評。次年演出劇目更為豐富,新增獨幕笑劇《母女皆拙》、《你先死》,八幕話劇《芙蓉劫》、《火里蓮花》等。

1925年至1930年,新劇運動開始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又以劇團的孕育和「文化劇」的頻繁演出為標志。

1925年7月,草屯炎峰青年會演劇團成立,團員共28名。主要成員有張深切、洪元煌、李春哮、洪錦水、林金釵等人。經過半年訓練,1926年3月2日在台中首度演出,劇本有《改良書房》、《鬼神末路》、《愛強於死》,第二夜有《舊家庭》、《浪子末路》、《小過年》、《人》。這些劇目其他劇團並未演出,多是張深切自編自導。

1925年4月,鼎新社內部因對戲劇見解不一致,發生分裂,周天啟自組「台灣學生同志盟會」,成員有吳滄洲、林生傳、庄加恩、賴湘洲、潘爐等,演出劇目有《良心的戀愛》、《三怕妻》、《新女子的末路》、《虛榮女子的反省》、《家庭黑幕》等,學生演劇團因思想宣傳色彩明顯,成為日警禁演、取締的對象。

1926年3月,自北京回彰化的陳,將鼎新社與「學生同志聯盟」聯合起來,建立彰化新劇社。該社以「改善風俗、打破迷信、諷刺勞資關系」為宗旨,巡迴各地演出《父歸》、《社會階級》、《終身大事》、《我的心肝兒肉》等劇目。

1927年,配合台灣文藝協會政治運動的「文化劇」達到演出高潮,據張深切回憶:「反對專制,攻擊警察,介紹世界民主政治,打倒封建思想,消除陋習和迷信等等,這些都是當時演講與文化劇的中心題材,當時為使運動更通俗普遍化,所謂文化劇團也在各地方如雨後春筍地成立起來,獲得了相當大的效果。」據葉榮鍾《台灣社會運動史》統計,1927年的文化劇公演計五十回之多,且不包括那些小劇團或文協附屬劇團的演出。如此頻繁的演出活動,首先是以文化劇團的創設為基礎的。這一年成立的劇團,計有:3月,林延年自廈門返台,在台南成立安平演劇團;8月25日,北港讀書會成立民聲社;10月,由台北博愛協會班底,重組黎明演劇研究所;11月10日,新竹創設新光社,由文化協會林冬桂主持,聘周天啟指導;11月3日,黃天海在宜蘭成立民烽劇社;凌水龍於基隆組建運新劇團。是年,還有台南文化劇團成立。新老劇團攜手演出,以「革故鼎新、化昧就明」的文化劇運動被推向高潮,它在文化啟蒙、喚起民眾方面發揮的廣泛影響,引起了日本殖民當局的警惕,遂實行劇本檢查、設障禁演等彈壓行動,有意刁難文化劇演出。

㈨ 台灣新電影的介紹

指20世紀80年代台灣青年電影藝術家的電影革新運動,是台灣戰後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體現。台灣新電影作為一種藝術運動,是從1982年8月四位台灣電影屆新導演合作導演的影片《光陰的故事》開始的,其代表人物有楊德昌、侯孝賢、柯一正等。期間的代表作有《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冬冬的假期》等。

閱讀全文

與台灣什麼時候開始演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電影寂靜導演 瀏覽:428
青橄欖電影完整版 瀏覽:991
雷洛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34
台灣電影金馬獎視頻直播 瀏覽:52
愛之訓電影英文名 瀏覽:368
暴力情仇電影完整版 瀏覽:110
一個小孩和三個笨賊的電影名字 瀏覽:817
狼少年電影韓國完整版下載 瀏覽:967
惡作劇情侶電影在線看完整俄羅斯 瀏覽:726
2017年新的動畫電影 瀏覽:739
借什麼人電影 瀏覽:936
日本最新愛情電影2020 瀏覽:440
閃電女孩電影片段泰國 瀏覽:402
爸爸去哪兒大電影3完整版 瀏覽:938
食人魚電影看正片在線觀看完整版 瀏覽:568
麗茲電影院 瀏覽:275
張國強泰國拍攝電影 瀏覽:812
韓國搞笑笑話電影大全視頻大全視頻播放 瀏覽:775
網紅的誕生電影完整版小黃車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