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香港電影模仿大陸人說粵語

香港電影模仿大陸人說粵語

發布時間:2023-09-07 11:37:08

㈠ 有時看香港電影,他們說的不是粵語又有點像粵語的是什麼方言

客家話,仔細聽其實和普通話也有許多相似性

㈡ 香港人拍電影時對白是用粵語還是普通話

粵語,後期再配音。早期港地演員的普通話多有問題,所以港片傳入大陸時都有所謂的御用配音,如周星馳之石班瑜、吳孟達之胡立成、張衛健之於正昌等。不過也有一些為多名藝人配音的情況發生,如王凱、張藝都曾為梁朝偉飾演的角色配音。可張藝卻也曾在《功夫》中為斧頭幫幫主琛哥(陳國坤)配音,所以聲線會讓人十分熟悉。

但是在有大陸或台灣演員時,拍攝中會用普通話或閩南口音的普通話對白,可見如《少林足球》被刪減的醬爆跳舞一段中,周星馳用粵語與趙薇普通話對白。另外就是如《功夫》中,同樣是醬爆(何文輝)卻是自己給自己配音,因為他會說普通話。

具體的可以參看片尾字幕部分,有配音導演或註明配音演員的都有配音部分。另外,電影配音需要的時間我並不太清楚,但電視劇一般配音時間是三到四天左右,加上後期至多七天。

㈢ 赤壁裡面張震說國語,梁朝偉說粵語,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梁朝偉是香港人,香港人以粵語為主,他的國語說的不好,而張震是台灣人,以國語為主,所以在電影《赤壁》中,張震說的是國語,梁朝偉說的是粵語,在電影的後期製作再加以配音,不影響電影的語言要求。

而香港主流媒體和影視劇也是以粵語為主,即便是能夠講去普通話,也仍然帶走明顯的港味口音,台灣雖然也講國語,但和大陸的普通話還是有很明顯的差別,大陸觀眾看台灣影視劇都會感受到很重的台灣腔,所以在三地演員合演一部戲時,大家各說各的說只要表演到位,語言就不是問題。

㈣ 香港電影原版語言是廣東話還是普通話

如果是本地產的一般都粵語原聲,然後配上國語.合拍片就兩種都有或者只有國語.

㈤ 為什麼 粵語電影 會變成普通話 是不是大陸的人配音 把香港電影變成普通話

是的像周星馳 劉德華···等老牌明星都有御用的配音上網一概可以查到·

㈥ 香港電影中粵語是原聲還是普通話是原聲

這取決於電影和放映地方,如果純港產片,在香港放映的話,肯定就是粵語原聲,如果在大陸放映話,就是全期配的。如果是合拍片,在香港放映的話,香港演員說的是原聲,大陸演員是後期配音粵語,在大陸放映的話就調轉,香港演員配國語,大陸演員原聲。

對我而言,無論是哪個後期配音,都有損電影的現場感,會出戲。支持原聲,說普通話的說普通話,說粵語的就說粵語,不要後期配音了,好難聽。

香港電影,如果是面對香港市場為主,以粵語語境寫的劇本,那我會認為是粵語是原聲。我的感覺是配音再好,也比不過原聲。

就拿今年賀歲片人潮洶涌來說。這不是香港電影,但是因為有劉華,我忽略了,在廣州看的,進場發現居然是粵語的。劉華是原聲,其他都是配音。

太尷尬了。所有人的粵語都是標準的。但是你會聽得出那些普通話的語境,那些普通話的梗,給生硬的配了廣州話。幹嘛,幹嘛,廣州播放不提示就直接給了粵語,是廣州人不配聽原聲嗎。電影明明好看的,我卻出戲。

另一部哪吒重生,我朋友圈大贊粵語版,但我沒有信心了。直到上了優酷才看的。這部配的廣州話就好多了。語境沒有那麼生硬。

以前進電影院,如果主角是香港的,那我們自然而然會想看粵語版的。現在不一定了。

㈦ 想學廣東話,有哪些香港的好電影

黑社會1,個人感覺較接近現代廣東話,雖然不是廣東人但是有些和普通話相近,以前八九十年代電影中的廣東話完全聽不懂

㈧ 為什麼香港人說的粵語和廣州人說的不同我看外來媳婦本地郎說的粵語和看tvb電視說話口語不同

我是香港人哈哈哈,其實香港游粵語多多少少受英語影響,因為香港之前英文才是法定語言,例如【士多】就是由英語store譯音來的,
另外,粵語是發源於北方的中原雅言(漢族母語)而於秦漢時期傳播至兩廣地區與當地古越語相融合產生的一種方言,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而非特指「廣東話」。
中華民國成立時,雖然有用北方白話取代文言文正式書寫的趨勢,但粵語的實際使用沒有多大限制,一度還有把粵語定為全國普通話的提議。但建國之後,在全民推廣北方語言作為普通話的運動中,粵語受到普通話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致在中國大陸粵語分布區的許多年輕的一代不懂得一些專門名詞的粵語讀法。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不少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士開始產生一種母語危機感,不但粵語,中國各地的方言都受到普通話很大的影響。
香港在這個時候是英國統治的,所以沒收到這個影響,而廣州就有一點。
廣州音是約定俗成的粵語的標准音,大多粵語字典以廣州音為准。廣州以粵劇、粵曲等傳統藝術長期保持廣州話的標准地位,至1970年代末以後,香港粵語流行曲、粵語電視劇及粵語電影強勢影響廣東地區,繼而輻射影響中國內地的非粵語省市。民間的香港口音跟廣州口音並無明顯分別,只是在語感上有少許差異,因兩地在不同社會體制下沿用不同的習慣語匯,用詞有所不同,以及兩地教學改革所導致。針對近年來香港年輕人懶音增多的現象,香港的一些大學教授發起了粵語正音運動,以何文匯主張的讀音取代現時通用的讀音,此主張受到廣東及香港的粵語學者反對。有些粵語方言和廣州音較為接近,如廣東西部的肇慶和茂名市的高州(舊稱茂名縣)、信宜和廣西東南部的某些粵語;而廣東台山、廣西玉林一帶的口音和廣州話差異就非常明顯。
粵語一共分為九聲: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
粵語拼音表

九聲各自代表字有:詩 史 試 時 市 事 色 錫 食

廣州方言
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及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廣州方言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它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秦代以前,居住在廣東、廣西地區的是稱為「南越」(百越的一種)的少數民族,包括壯、瑤、黎和疍家等。後秦始皇派兵戍守嶺南,開始了早期漢語與百越語言融合的先聲。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粵方言最早的源頭,應該是楚人南遷、楚語南來所導致的結果」(李新魁《廣東的方言》)。漢代至唐宋,中原漢人源源不斷地遷徙嶺南,促進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元明清以來,粵語的變化較小。
廣州方言又稱「廣州話」,為粵語的典型代表,但廣府話本身亦不斷地變化發展。1949年前的廣州話用詞比較古雅,受北方方言的影響也較少。
廣州方言主條目:東山口音、西關口音、西村口音和番禺口音廣州方言即狹義「廣州話」,因地處珠江流域中心城市,為廣州、香港等大都市數千萬本地居民的母語,長期引導傳統的粵語戲曲文化和粵語流行文化,影響力強大,被各粵語方言區人們接納為約定俗成的公認標准音。廣州話本身亦在不斷緩慢變化。廣州音的收音范圍比較廣,連佛山、中山、香港的部分口音也一並收錄。
廣州話特點:廣州方言一方面繼承、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漢語的成分,與普通話和其他方言有較大的差異,具有自己特有的語音特點。
(1)無濁塞聲母,保留古微母M-的讀法
(2)聲調多達9個
(3)連讀變調不明顯,但有豐富的語義變調
(4)單音節古詞較多
(5)語法方面量詞可單獨與名詞構成量名短語

港澳粵語
粵語於香港與澳門的官方、媒體以及社會廣泛使用,語音為廣州音,部分專有名稱的詞彙則與廣州方言有一定差別,但不影響雙方溝通,在生活上也不易察覺。澳門粵語長期受香港粵語影響,因此完全一致,外來語更多使用英文外來語,而葡文外來語並不多見。香港於1997年前仍有相當人數稱之為廣州話、白話;1997 年後基本以粵語、廣東話作為香港粵語的正式名稱。但近年出現了不少對「廣東話」這個名稱的質疑,為避免名稱沖突也有人稱為廣府話。
香港新界的本地粵語以莞寶片圍頭話為主。
1949年前的香港,由於粵、客混居,所以香港方言帶有很濃的粵客混雜的口音(即香港客家話和香港廣府話在音調和詞彙相互影響)。當中以錦田話為代表,但這種口音今日只在上了年紀的香港人身上找到。
1949年後,香港方言出現大量音簡現象,當中以鼻音消失 (即n/l不分) 及w拗音的消失最為顯著。部份年青人把「你」[nei]和「我」[念成 [lei]和 wo 。把「國」[gw?k] 誤讀成「角」[g?k],「過」[gw?] 讀成「個」[g?] 。香港部分學者稱之為「懶音」。這現象似乎與大量外地移民有關,對他們而言, n/l 的發音差異不大,在大部分情況下混淆兩者亦不會帶來嚴重的溝通障礙,於是他們來港學習這種新方言時,往往舍難取易,淡化一些難以分辨的發音之差異。這亦所謂「移民理論」,這種現象在台式國語、美式英語的演化過程中,亦曾出現。
不過,1980年代之前的大眾媒體依然盡力避免在電台電視節目上出現「懶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語言學家亦對其屢加抨擊,並提出「正音」活動,但「懶音」似乎已經為香港粵語的特色,更屢屢出現在大多數大眾媒體、歌手錶演中的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輩口中。但總體上,香港方言與廣州方言仍然非常接近。
英語在香港比較普及,加上從前香港通常比中國大陸較先接觸外來的新事物,過去不諳英語的低下階層會用廣州話拼讀日常的英語詞彙,所以香港粵語的英語外來詞十分普 遍。例如:「地盤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車」叫「逼力」(brake)、「軸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郵票」稱作「士擔」(stamp)、「保險」叫「燕梳」(insurance)等。另外,香港人對男教師及男警察稱作「阿Sir」、女教師稱作「搣士」(Miss)。
這些由英語而來的外來語,其實在1949年前,廣州等粵語地區也經常使用這些當時普通話還沒有翻譯過來的英語詞彙,只是後來由於大陸實行推廣普通話,這些詞彙漸漸就被標准普通話代替了,現時還有老一輩的廣州人,尤其是某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如修車業),會把「煞車」叫「逼力」(brake)、「軸承」叫「啤令」(bearing)、「扳手」叫「是巴拉」、對男教師及男警察稱作「阿Sir」,把「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更是任何年齡層的人都還在通用的叫法,只是以上的詞彙,除了「士多啤梨」外,年輕一輩已很少用到,但還是完全能聽明白的。
有一種觀點認為,以現在香港流行的「懶音」作為香港標准粵語與廣州話之區別標准較為合理。以有無使用「英文之廣州話拼讀」來區分香港標准粵語與廣州話,如廣州 叫「地盤管工」,香港叫「科文」,而佛山譯成「課文」,就會存在一個佛山標准粵語。這種劃分方法從語言的角度上看是不成立的,因其發音完全相同,且用詞並不排斥。其實早於香港開埠之前,廣州已經使用外來語,現今之外來語未必全是香港所創。
由於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到海外,使海外的粵語亦受到香港方言的影響,亦確立世界上出現標准粵語,取音與語法標准亦仍為廣州話。在日常用語及新聞中亦出現諸如「勁爆」(形容事物厲害強大或形容情況鼎盛)、「碌卡」(刷卡)等港式用語。

還有其實我以前在深圳念過書,那個文言文真是鋪天蓋地的來啊,我覺得粵語保留了很多古語的成分,學文言文也比較容易了哈哈。
還有我個人覺得香港的粵語比較好聽,有好多搞笑的詞,尤其是在看搞笑電影的時候最好看港版的,廣州的粵語都是從國語照字逐個念,沒什麼新意

閱讀全文

與香港電影模仿大陸人說粵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演員電影明星 瀏覽:185
在遷安拍攝的大電影 瀏覽:943
珍妮是周星馳的什麼電影 瀏覽:958
外來媳婦本地郎粵語電影在線 瀏覽:523
電影掃毒完整 瀏覽:263
階級差距大的英國電影 瀏覽:617
孩子把綁匪搞崩潰什麼電影 瀏覽:106
催淚的愛情電影國產 瀏覽:708
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周星馳 瀏覽:794
80版電影廬山戀完整版 瀏覽:245
愛情公寓電影爆笑 瀏覽:623
一部電影一個大學生被開除 瀏覽:211
飆車電影音樂視頻 瀏覽:319
東方飛雲電影結局不一樣 瀏覽:369
我們戀愛吧電影中的音樂名 瀏覽:166
5d電影院圖片 瀏覽:969
全職高手大電影預告片 瀏覽:199
我的世界電影還原圖片 瀏覽:913
張一謀的女兒導演的電影 瀏覽:993
忘不了的電影作文大全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