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愛情電影影視美學分析

愛情電影影視美學分析

發布時間:2023-06-11 02:25:06

Ⅰ 為什麼說《假如愛有天意》這部電影是一部美好又傷感的電影

導演愛情電影有著細膩的表現力、優美的畫面和文學氛圍。它既現實又浪漫。多種元素的結合往往能恰當地詮釋創作者和人物的情感,強化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內容,產生特別打動人心、美化故事的效果。《假如愛有天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部由郭導演執導的純愛情電影,充滿文藝氣息。它以美學和浪漫主義的風格為基調,講述了兩代人凄美純真的愛情故事。因為情節悲傷感人,這部電影被評為「世界上最感人的21部電影之一」。小編覺得《假如愛有天意》這部電影是一部美好又傷感的電影的原因如下:

3、導演將珠喜與俊河的愛情分為兩個階段,運用對比和音樂渲染的手法,突出這兩個階段的情感特徵,即前半段有多幸福,後半段有多悲傷。同名電影歌曲《假如愛有天意》經常出現在下半場。這是珠喜和俊河愛情的主旋律。旋律悲婉,彷彿訴說著這段愛情的苦澀與悲傷,奠定了悲涼的基調,深化了主題。

Ⅱ 請問電影畫面的美學特性

電影的綜合性,還表現在它對科學技術的依賴。電影本身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眾所周知,電影是在照相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誕生到發展,電影始終是一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的藝術。技術的進步,對於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於電影語言的創新,甚至對於電影美學觀念的演變,都有著不容忽視的重大影響。科學技術對電影的這種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從膠片來看,愛迪生與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最早的電影膠片,由於具有單色性(感光性能弱)、正色性(明暗對比強烈)、顯微性(被攝物體輪廓清晰)等特點,直接影響到攝
影方式和畫面的美學特徵,決定了從1895年到1925年前後的故事片的美學傾向。直到1926年,柯達膠片公司研製成功一種新型膠片,這種膠片被稱為「全色膠片」,比起過去的膠片來,這種「全色膠片」由白至黑的層次更加豐富,有光更加均勻,可以表達出演員表情上千變萬化的細微差別,非常符合戲劇化電影美學的需要,為好萊塢戲劇化電影的繁榮做好了物質技術方面的准備。當然,聲音的引入更加重要,它可以說是現代科學技術在電影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早在默片時期,人什就深感電影無聲的缺陷,為了說明劇情和劇中人物的對話,當時的影片不得不在鏡頭中間頻頻插入字幕。於是,有時就採用現場配音方式,包括現場真人配音、插入錄音音響效果、樂隊現場伴奏等方式,這種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滿意。雖然在本世紀底片、各種投影用的避器和高質量微型錄音機等的產生,使得實景攝影、運動攝影成為可能。總而言之,電影從誕生到成長始終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綜觀電影藝術發展史,無論是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盧米埃爾的固定攝影到運動攝影,從攝影棚內的人工光源到實影拍攝,從定焦鏡頭到變焦鏡頭,從單聲道到多聲道,從低感片到高感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立體電影、球幕電影,乃至全息電影,沒有一項不是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可以說,隨著現代科技革命的飛速進展,電影藝術也將有重大的變化與發展,我們很難設想下一個世紀的電影會是什麼樣子。藝術和科學的綜合,正是影視藝術退異於其它藝術的鮮明美學特色。
電影的綜合性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學層次上的綜合,體現在再現性和表現性的統一,記實性和哲理性的統一,敘述因素和隱喻因素的統一。人類思維發展的本身,就經歷過由原始綜合到學科分析,再由學科分析進入全面綜合的三大階段。電影藝術由最初的綜合——將電影的逼真性和戲劇的假定性綜合利用,再進一步發展到電影和哲學。心理學的綜合,形成電影的紀實化、哲理化、心理化等風格不同的審美趨勢。隨之而來的必定是,探求如何將以上三種不同的美學風格巧妙地加以綜合化,形成更新的美學發展趨勢。縱觀世界各個電影生產大國進入叨年代以來出品的影片,實際上已經在美學追求上進行了新一輪綜合化的探索和實踐。1998年一舉奪得十一項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泰坦尼克號》,以其宏偉的氣勢和生動的故事贏得觀眾的青睞。如果要分析一下該部影片為什麼會名利雙收,可以說它的綜合化審美追求是其最大的成功之處。綜合化審美首先表現在文化藝術與科學真實高度統一。影片一開頭,藉助打撈「海洋之心」鑽石這一故事情節的展開,編導用了相當長的記福對沉入海底的泰坦尼克號進行了掃描式的審視,它猶如一部科學紀錄影片一般,對這艘巨輪的內外結構,以及沉沒時船體怎樣斷裂,斷裂在何處等問題進行了必要的考察和分析,它巧妙地把真正的科學紀錄影片的某些美學因素引入到藝術片的拍場中,將文化藝術和科學原理「文理合一」地綜合到一起。《泰坦尼克號》抓住了現代觀眾對科學真實美感的渴求,不惜成本,投入二億五千萬元巨資,拍攝了這部影片。綜合化審美其次表現在哲理與詩情的統一。《泰坦尼克號》的沉船事件,對人們所引發的理性思考是相當多又復雜的。影片的編導注意到了這一主題復雜多久性的開掘,尤其是對於人們往往不尊重科學,盲目地沉溺於自信的弊病進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評:由於盲目自信不會沉沒,船上必備的救生小艇意減少一半;由於盲目自信不會沉沒,擔任瞭望的船員竟然不帶望遠鏡;由於盲目自信不會沉沒,明明看到泰坦尼克號發出的求救信號,還以為是「鬧著玩」……影片編導似乎有把泰坦尼克號比作人類生存空間象徵的意思,提醒每一個善良的地球居民,「危險」隨時都存在,過分的盲目自信只會導致自身的死亡。標坦尼克號》的編導還依照一般觀眾的審美情趣構思了一個「富家大愛上窮司、子」的浪漫愛情故事穿插手整部影片中,真正地做到了「寓教子樂門。即使沒有得到「過於盲目自信將會導致失敗」的哲理啟示,享受一次「愛情故事」的熏陶也是值得的。雖然「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了,但泰坦尼克號上的愛情是「永不沉沒」的。當觀眾看到男主人毅傑克將生的希望讓給女主角露絲,自己卻沉入冰冷的海水,冷靜地接受死亡,能不為之動容嗎?又如《辛德勒的名單》,其明顯的美學特徵是紀實性,但它在刻畫人物心理方面也同樣達到很高的審美層次,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編導選擇了許多有個性特徵的細節、語言,進行細致入微的描述。同時,這部影片給予每個人的思想啟迪也是很深的。
它不只是單純揭露和控訴了法西斯納粹在二戰期間所犯的大屠殺滔天罪行,同時還深刻地分析了形成這一世界性大悲劇的歷史淵源。影片中的法西斯軍官阿蒙·戈特就曾說過這樣的話:「六百年前,猶太人就是一場歐洲大瘟疫的罪魁禍首,是當時的波蘭國王批准猶太人在這座克拉科夫城市定居下來的,來時他們一無所有,赤手空拳,可他們落下根後,在商業、科學、教育、藝術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如今已是腰纏萬貫,遍地開花……」他的這一說法正是希特勒上台執政以來大肆宣揚煽動清除猶太太,進行所謂種族凈化的大日耳曼民族情
緒的自我暴注。這種民族凈化思想,被希特勒用來挑起民族間的矛盾和仇恨,並已滲透到德國普通百姓的靈魂中。戰爭更使這些被扭曲了心靈喪失了起碼的人性,從而導致了一場旨在滅絕猶太民族的慘絕人寰的民族大屠殺歷史悲劇。影片的哲理性思考和分析,使《辛德勒的名單》超越了以往一般的反法西斯影片的主題意義,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個新的美學境界。
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藝術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綜合式藝術教育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影視文化教育必然應當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許多國家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如在法國,1987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藝術教育法》,決定在今後十年裡為藝術教育投資19億法郎,決定設立法國藝術教育高級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國民教育部和文化交流部主管,由國家有關官員和藝術界知名人士組成,負責發展藝術教育的行政、財政方面的工作,該法還決定把每年5月18日至23日定為法國中小學藝術周。而在美國,則是用另一種形式確立了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1994年美國政府以法律形式通過了《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這項法令把藝術課程(包括音樂、視覺藝術、舞蹈、劇院藝術)增列為美國基礎教育中的核。心課程,並在量近出台了《國家藝術教育標准》。自60年代重視「新三藝」即數學、自然科學和英語,到1990年初布希政府宣布,上述三科加上歷史、地理為中小學教育中的核心學科,柯林頓政府把藝術增列為核。心學科。從此後,美國多數學校都把藝術作為必修課,學生必須拿到學校規定的學分,才允許畢業。在那些將藝術作為選修課程的高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相關學科,選修課程計學分,沒有修到學校規定的學分,同樣不允許畢業。各國藝術教育向普及化方向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人們對藝術的追求和需要越來越高,藝術教育成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正式列入學校教育之中,確立了藝術教育的目標、計劃及課程。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被明確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藝術素質發展、入格的完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藝術教育對藝術哲學、審美心理研究成果的運用使得綜合性藝術教育成為國際上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首先是重視各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舉例說,在音樂教育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等,都比較注重各藝術門類之間的融合。奧爾夫說,從來就沒有孤立的音樂,而只有與動作、舞蹈、語言同時存在的音樂。因此,在著名的德國奧爾夫學院中,綜合性教學成為其最顯著的特點也就不難理解了。這種教學的綜合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注重音樂與舞蹈、動作、語言的綜合。比如該院開設的舞蹈、動作課,就是
在音樂聲中展開的,實際上也是動態的音樂課,二是注重每門課程本身的綜合,像「普通音樂」這門課,就是一門包括聲樂、器樂、節奏訓練、合唱、指揮等多種內容的綜合性訓練課。達爾克羅茲也說,任何樂思可以轉譯為動作,任何動作也可以譯成與之相對應的音樂。據此,他創立了「作態律動學」。律動,就是人隨著音樂的節奏,通過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要素和表現情感,實際上就是把音樂和舞蹈高度地融合了起來。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正是採用節奏性的動作,伴之以聲樂、打擊樂或鋼琴即興伴奏,以身體的運動來反映音樂的要素和情緒的。邊塞爾提出,「音樂教學在兩個意義上必須注意相互的關系,即內部的相互一致,和學校工作的其他方面建立起自然的聯系。」對於內部的相互一致問題,穆塞爾解釋說,欣賞課必須同其他音樂教學工作結合起未,把它滲透到一切音樂創作和演出計劃里去;而聲樂和器樂的教學工作必須融合成一個密切而有效的統一體。他認為,音樂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關系,因此音樂教學應該同其他領域互相交織在一起,這樣可以互相增強活力。否則,音樂教學將是貧乏的,不可能作為發展學生個性的一種媒介而獲得它的全部價值。雷默則提出了「綜合審美教育」這一概念。他所指的綜合審美教育關心的主要是所有藝術共同的行為范疇。他認為,「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樂中有旋律、和聲、節奏;繪畫中有色彩、線條、質感;詩歌中有比喻、形象、韻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種藝術都可以借用其他藝術的要素,再與自己的領域同化,而許多藝術又可以借用非藝術界的要素,藝術地加以運用,轉化成表現素材。」雷默還認為,藝術多學科課程與單學科課程相比具有下面幾點優勢,其一,通過與同族的其他科目對照,每門科目的特色更為鮮明;其二,弄清了同一族所有科目的基本原則;其三,既可從局部,也可從全局看待每一料。霍斯曼曾扼要地提出過類似的建設,他告訴了讀者「一個不需要增加學習時間、教師數量和設備,卻能擴充藝術課程的方法」,就是使整個藝術教學課程一體化。這種教學強調所有藝術之基礎的、共同的東西,即藝術的審美性、創造性、表現性的東西。雖然霍斯曼沒有對藝術教學課程一體化給予必要的論證,但他確信,「就像語言教學能把聽、說、讀、寫綜合起來一樣,藝術教學也可以把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觸覺藝術等融為一體。」受上述思想的影響,美國部分學校的藝術教育採用了把各種藝術學科結合起來的綜合藝術教學形式,即利用繪畫、音樂、舞蹈、刺綉以及其他不同的藝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去啟發學生。被認為最有代表性的是明尼蘇達州羅維爾地區的中小學藝術課程,川教育當局規定綜合藝術課程在,總課時中的最低限度的比例分別為:幼兒園佔10%,小學佔8%,初中要求達到150學時,高中列為選修,各校還可以自行增加課時比例。除必修的美術、音樂、舞蹈外,還要選修七八種可供選擇的姐妹藝術課程。
影視戲劇等綜合性藝術,在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的藝術教育中得到高度重視。現代社會中,藝術媒介迅速向網路化方向發展,以藝術廣告、電視和多媒體網路為主體的媒介已日益成為社會大眾的藝術文化知識的來源和基本生活內容,並日益重構大眾藝術。心理感知的格局。它徹底超越了時空的阻隔,有力促進了世界藝術一體化格局。另外,大眾傳播的作用正在向社會生活所有領域滲透著,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的面貌,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大眾傳播成為社會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藝術教育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19世紀末現代科學技術在聲學、光學、電子學等方面取得重大的成果,使電影藝術等新興藝術種類不斷發展和完善。二十世紀中葉以來,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不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電聲樂器,還出現了電子音響合成器和電腦音樂,大大擴展和豐富了音樂的表現能力。近10多年來,電腦繪畫、光效應藝術與激光藝術更是發展迅速,為影視藝術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展示了廣闊的發展天地。前蘇聯庫茲涅左夫主編的《青少年審美教育》一書,對於從幼兒到大學生對何利用影視戲劇進行審美教育,作出系統的明確的規定,提出詳細的可操作的指導意見。《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以下簡稱《美國標准》,劉沛翻譯,尚未正式出版)是美國學校藝術教育有史以來,第一套在聯邦政府直接干預下,由四門藝術教育的全國性組織研製的藝術課程標准。《標准》的研製工作從1992年開始,1993年曾分別公布四門藝術學科標準的初稿和討論稿,最後於1994年定稿並出版。《標准》可以說是美國藝術教育界在總結美國學校藝術教育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按照1994年通過立法程序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的要求制定出台的。其根本宗旨,是為了從一個方面改進和提高美國的教育質量,使美國的教育到2000年時達到美國總統柯林頓和教育部長賴利提出的「世界級水平」。在《美國標准》中,對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學生的戲劇影視等綜合性藝術學習,都提出了系統的、明確的比較高水平的要求。
各發達國家對影視文化教育的重視,表現在影視教育與各學科教育的綜合。許多發達國家在課程標准中已經沒有「視聽教學」一項,把視聽教學與影視文化教育結合起來。《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市文學區英語語言藝術課程標准》中對「視聽教學」要求規定如下:「在結構方面,學生將能夠:1.識別作者的風格;2.識別正確、恰當的語法、措詞和句法;3.通過視聽不同的媒體擴大詞彙量;4.欣賞不同形式創造性表達的美。在釋義方面,學生能夠:1.發展評判媒體和評價口語表達所必需的批判性思維技巧;2.認識到節奏、方言、沉默、抑揚頓挫對提高演講和文學作品質量的重要性;3.在視聽中集中注重主題或情節;4.從視聽活動中獲取信息。在運用方面,學生將能夠:1.形成主動的聽力技巧:1)聽且理解指令性說明;2)在班級討論中傾聽同學的意見,並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2.別人朗讀時認真聽講;3.利用媒體激發學習和思考;4.培養欣賞藝術、音樂和文學的能力;5.利用電子媒體加強和促進語言學習;6.進行娛樂性視聽活動;7.藉助科技手段和其他媒體表達思想。在跨學科方面,學生將能夠:利用批判性視聽促進跨學科學習;參加個人形式、小組形式、大組形式的視聽活動;合作完成語言藝術課題練習;通過視聽活動了解語言和文化的差別;積極參加群體聽力活動。」這一方面反映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給語言教學帶來得革命性變化,一方面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影視文化教育、整體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的思路、方向。美國的坎貝爾等人所著的《多元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卜書以大量的篇幅介紹了如何把戲劇影視等綜合藝術與語文教學乃至於其他各科教學結合起來的理論與實踐,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戲劇影視不僅涉及文字語言和多種「藝術語言」(音樂語言、繪畫語言、形體語言等),同時涉及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動作思維,與語文結合起來,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真是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我國,新的《藝術教育課程標准》充分體現了對「綜合性」的重視,可能因為考慮到現實條件的限制,影視文化教育尚未獲得應有的重視。至於影視文化教育與其他各科教育的相互鏈接、相互融合,還有廣闊的未開墾的「處女地」。我們江蘇省揚州中學 1993年以來,先後申報、組織、實施了「系統開展學科思維教育」、「全方位系統開展審美教育」這兩個研究課題。1997年這兩個課題分別被立為教育部「九五規劃」的重點課題與規劃課題,並於2001年通過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小組組織的專家評審。影視藝術在兩個課題的實施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通過每年一度的藝術節、電影藝術周,組織學生觀賞影片;通過專題講座,提高學生影視欣賞的能力和情趣;藉助於「新苗文學社」和《新苗》月刊,組織學生開展影視欣賞、評論;在各科教育教學中,我們激勵教師充分利用影視手段和多媒體設備(每位教師配備一台「惠普」手提電腦),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效益。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影視文化教育與各科教育教學的綜合,必將為影視文化教育開拓無限廣闊的天地,必將為各科教育教學帶來無限美妙的風光。
綜合式藝術教育,其目標具有綜合性:既重視藝術素養的培養,又重視人文素質、完善人格的培養。綜合藝術教育,其方式方法具有綜合性,有各種門類藝術的綜合;有藝術欣賞、藝術創作、藝術史、藝術批評、美學理論等教學活動的綜合;有藝術教育與其他各科學習的綜合;有藝術活動與廣泛的社會活動(科學、人文的)綜合,有藝術與生活、社會、人生的綜合。「綜合性課程」、「綜合性藝術教育課程」的核心是科學、人文精神的綜合。新世紀呼喚科學素質、人文素質相互融合的新型火材,新世紀呼喚科學、人文精神相互結合的基礎教育、藝術教育。科學主義要求以自然科學的眼光、原則和方法來研究世界,它把一切人類精神文化現象的認識論根源都歸結為數理科學,強調研究的客觀性、精確性和科學性。人文主義則強調以人為本,把人當作研究的核心,出發點和歸宿,希望通過入本身的研究來探索世界的本質與其他問題。科學、人大主義則是二者的辯證統一。事實上,教育哲學中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之爭,是以思想史、教育史上的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思潮之爭為背景的。李德順在《價值論》一書中指出:人類的活動有兩大原則:一是真理原則,一是價值原則。前者是說:人類必須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和規律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後者是說要「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兩大思潮之間的關系,究其實是真理與價值、客觀性與主體性之間的關系問題。「孤立地看待真理或價值,都是片面的。它們各自作為矛盾的一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規定的。」真理論與價值論的統一是科學主義、人文主義相互融合的哲學基礎。主張科學、人文相互融合的實質就是要在以人類文化「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正出現科學主義、人文主義相互融合的趨勢。黃濟先生指出:「如何吸取二者之長,克服二者之短,把二者溝通起來使之協調發展,始終是哲學與教育哲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鍾後泉先生在其《現代課程論》中,詳細論述了以科學為特徵的學問中心課程與以入文主義為特徵的人文主義課程的長短,而他所建立的課程編制理論,恰恰地體現了科學、人文精神的融合。建立科學、人文相互融合的課程體系,必須既重視「以社會文化對人的塑造」,又重視「人的潛能的充分開發」;既重視「教育內容的科學的系統的構成」,又重視「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內在條件(發展階段、個體經驗、生活現實、實習動機、意志、信念、價值觀等)的認識與洞察」;既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技能、能力、智力的培養,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健康個性、人格的培養;既重視科學精神、科學素質的培養,又注重人文精神、人文素質的培養。據研究,創造力與智力之間存在正相關的趨勢,同時與動機、興趣、熱情、自信心、堅毅性和能吃苦耐勞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關,因此,科學、人文精神的融合,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利條件。馬克思指出:「自然科學住後包括人的科學,正像關於人的科學將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一體化發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同樣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培養具有科學素質、人文素質的綜合性人材、創新型人材是新世紀的要求;建立培養這種人材的課程體系,是新世紀的呼喚。

Ⅲ 從美學的角度分析一部電影 ,急!急!急!

就算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裡,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深愛著並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他的妻子與兒子。他的勇氣與智慧,即使在戰爭的硝煙彌漫中,即使在集中營的暗無天日中,即使在最後槍聲響起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依然閃現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他用盡全力,在集中營的悲慘世界裡,為兒子,營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游戲的獎勵是一輛嶄新的坦克。於是,他的兒子便有了足夠的勇氣,熬過那段水火的歲月,最後,當他坐上盟軍的坦克時,他的幸福無可言語,而那種幸福,正是他的父親用生命為他交換的。他不放棄任何機會為他風雨中的家庭製造哪怕是點滴的歡欣,在路過集中營的廣播室時,他冒著危險在廣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他想告訴她,他和兒子都還活著。他趁著做侍者的機會,為妻子播放了《船歌》,這首曾經響在他們定情之夜的歌曲,飄過沉沉迷霧的阻擋,在黑夜裡,給他的妻子帶去安慰,也讓他們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氣,共同經歷灰暗的時光。

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將兒子安頓在一個鐵箱子里,然後,去尋找他的妻子。當他被捕之後,路過那個鐵箱子時,他知道他的兒子正注視著他,於是,他裝出一副滑稽的模樣,惹得兒子笑出聲,他仍然堅持著,堅持著使兒子相信這一切都只是一個游戲,千萬不要害怕,永遠要微笑而樂觀地去面對。然後,槍聲響起,他去了,而他的兒子與妻子終於獲得解放,當他們在陽光下摟抱在一起的時候,他的兒子說道,我們贏了!確實,在這一場浩劫當中,他們贏了,因為,他們有一個英雄的丈夫與父親,他的名字叫基度。

《美麗人生》是一部相當浪漫的電影,猶太青年基度到一個義大利小鎮上准備以開書店為生,在那裡,他遇見了美麗的姑娘多拉,然後,是一系列充滿了智慧、滑稽、陰錯陽差、浪漫的輕松片段,終於,基度與多拉終成眷屬,鏡頭一轉,他們從房間里追著他們的兒子來到院子里,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令人羨慕,基度用自行車載著美麗的妻子,車框里坐著機靈的兒子,他們飛馳而過,而街道上,卻已經出現了納粹的鐵絲網。

沒有什麼比快樂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當基度的幸福生活剛剛開始之時,他的猶太身份使他被抓去了集中營,而他的妻子,本來並不用去集中營,卻毅然的隨他們跳上了火車。最真摯的愛情,有時候真不需要太多的言語,連執手相看都不需要,只是縱身一躍,跟去天涯海角。在影片當中,演多拉的演員有很好的演技,那是一種很克制的平靜,當她在集中營里聽到孩子將要被殺掉的消息時,她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只是站在樓梯上,由著後面的人群在她身上沖撞,她望向窗外,目光深遠。後來,她被派去挑揀死難者的衣服,那種小心翼翼,不敢也不願發現兒子衣服的感覺很到位。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一個人最深沉的愛,其實,是很平靜的,能夠撕心裂肺哭出來的,往往也是釋然的開始。

最後,基度的兒子和多拉在陽光下抱在一起,他大聲喊叫著,我們贏了。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的父親已經死去。電影響起旁白,以基度兒子的語氣,聽聲音,他也已經步入老年,那麼,這部電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憶。在他的回憶里,他的父親,依舊是那樣鮮活,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活著。槍炮、炸葯、毒氣、死亡、飢餓,這些東西看似強大,最後的勝利者,卻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兒子眨眼的那一剎那,意思是,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堅強、快樂、盼望,人生終究美麗,於是,我們總會贏。

Ⅳ 愛情電影《情書》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

愛情電影《情書》這么多人喜歡是因為《情書》以清新獨特的攝影風格、唯美浪漫的鏡頭語言、雋永淡雅的配樂、含蓄內斂的情感加之曾經的「最美偶像」中山美穗、少女感十足的酒井美紀和「世紀末最後一個美少年」柏原崇的共同演繹,讓這部電影成為美學標桿

電影全片沒有一句告白,卻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和敘事節奏,將暗戀故事娓娓道來:無論是少年倚在灑滿陽光的窗邊低頭看書,放學後在校園車棚製造的「偶遇」,還是藏在借書卡背後多年的素描畫像,那份未曾說出口的愛戀詩意而美好,少年的欲言又止令人心動。

有觀眾甚至稱贊這是一部「無論何時都會流下熱淚的電影」,可見影片對「暗戀」的極致刻畫動人至深。

《情書》重映定檔520

由岩井俊二執導,中山美穗、豐川悅司、酒井美紀、柏原崇主演的人生必看愛情電影《情書》今日官宣定檔2021年5月20日,全國院線浪漫重現。定檔海報以影片女主角「渡邊博子」(中山美穗 飾)雪中仰望天空的場景再現經典,喚起影迷們青春記憶里的那一封「情書」。

影片以一封沒有寄出的情書為引,開啟了兩段唯美刻骨的愛情故事。《情書》成為無數影迷的「愛情啟蒙」電影,陪伴了幾代人的悸動歲月,被譽「情書之後,再無『暗戀』。」 此次重映,導演岩井俊二親寫中文「你好嗎」手寫信問候中國觀眾,引發影迷紛紛以「我很好」回應以示致敬。

Ⅳ 情書岩井俊二,淺析導演岩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情書》是由岩井俊二自編自導的的日本純愛電影,自1995年上映後在便日本國內引起轟動,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打動無數觀眾的心。

導演岩井俊二對青春題材電影的把握可謂爐火純青,而今時隔26年,再看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書》,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戀,那份關於青春的悸動與遺憾,為之悲傷與感動。

成就這場「極致暗戀」的背後,是導演岩井俊二獨特的「岩井美學」的加持。

作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旗手,岩井俊二有著極其濃烈的個人風格,在日本影壇自成一家。

不同於北野武的血腥暴力,也有別與同樣以溫情題材與唯美表現出名的周防正行,岩井俊二的作品有著獨樹一幟的個性化和詩意的美學特徵,而正是這種獨特的「岩井美學」使其受到無數人追捧,被譽為日本最具潛力的新晉「映象作家」。

岩井俊二

今天,我將以《情書》為例,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藝術魅力,淺析岩井俊二獨特的「岩井美學」。

一:自然之美

日本文化研究作家,葉渭渠教授在其與唐月梅的著作《物哀與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識》中寫到:

「日本人最初的美意識,不是來自宗教式的倫理道德和哲學,而是來自人與自然的共生,來自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民俗式的思想 」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所謂的「日出之國」,受獨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歷史傳統等影響,日本對於自然懷有深切的愛與特殊的親和感情,對自然美的感覺極其敏銳纖細,並且含有豐富的藝術性,這是日本人的自然觀的最重要特徵。

而這種特徵,也深刻的影響著岩井俊二及其作品。

電影《情書》中,岩井俊二利用季節性的自然景物進行敘事抒情,唯美的畫面中蘊含著豐富的意境,而這些畫面本身又從抒情表意獨立出來,形成天然的視覺美感。

《情書》整部電影里都使用了雪景,從北海道到小樽、從山頂、屋頂、公路、無一不是白雪覆蓋的一片。

一方面,白雪隱喻亡者,象徵著已然亡故的藤井樹。

而女主渡邊博子所到之處,一切事物都覆蓋在皚皚白雪中,象徵著藤井樹的痕跡無處不在。

另一方面,日本人擅以景寄情,雪正是女主內心世界的外化。

影片開頭,白茫茫的背景,一襲黑衣的博子屏住呼吸,靜靜的躺著雪地之中,這一近景畫面暗示著所有的情節都由這場面孔開始。緊接著,鏡頭開始凌亂的晃動,特寫博子的博子面部與手部動作,她開始大口大口的呼吸。

隨後,晃動不安的鏡頭向上拉伸,轉化為一個悠長的大景深慢鏡頭,俯拍雪地全景,而置身其中的博子,慢慢的成為一個小黑點,在畫面中越走越遠。

這是影片的一處經典場景,漫天飛雪的世界就是博子冰封心靈的外化,而雪則象徵著她對已故男友無限的思念與追憶,在這兩周年的忌日,其他人大多都已走出傷痛,說說笑笑的喝酒聊天,唯有博子,躲在這杳無人跡的地方,以屏住呼吸的行為,體驗男友藤井樹臨死前的痛苦。

由晃動凌亂的畫面暗示生者的悲哀激動的情緒,而博子在雪地之中的緩慢移動,產生了一種在雪地中無法自由、無法前進的束縛感,隱喻博子困於男友逝世的傷痛之中,無法釋懷!

日本人愛雪,雪易消融,其中蘊含著一種無常的哀感,與日本人的傷感性格非常契合,而岩井俊二正是抓住這點,藉助自然之物,定下整部電影的基調,營造出生死相隔的悲哀情緒。

除了白雪之外,電影中另外一個頻繁出現的自然景物便是樹。

在日本人的民俗信仰中,樹木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物象,對樹木的感受和思索成為日本人自然觀的根基,以木為先,成就了最初的自然美,也成為日本文化歷史及藝術美的源頭。

《情書》結尾,爺爺告訴藤井樹院子里有一棵樹,是她出生那年種下的。

女主角笑著在院子里找尋著這棵樹,這看似平常的場景,實則意味著女主在經歷了殘酷的別離與創傷之後,迎來了溫暖的新生。

日本人尊重樹木,他們認為

「植物通過種子發芽、成長、開花和結果,不斷輪回,以維系生命,表現出對生的強烈意識和優雅的美」。

影片的最後,女藤井樹終於得知了男藤井樹的死訊,大病了一場,在生死的邊緣體驗過之後,籠罩在女主身上的父親死亡的陰霾才漸漸散去,而那些被她所忽略的年少的愛戀也破土而出,大病初癒的藤井樹,如同那顆向上生長的樹一般,獲得新生。

二:物哀之美

日本人喜歡美,尤其鍾情「物哀」之美。

「物哀」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江戶時代的國學家本局宣長提出,他認為:

在人的種種感情中,只有苦悶、憂愁、悲哀,一切不盡如人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動至深的。

「物哀」是從寂寞的心境中誕生的悲劇之美,物哀之美,是日本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

日本「物哀」之情的誕生,與日本地理的環境有著巨大關系,一方面,日本列島四面環海,因獨特的地理及氣候,自然美景密布,雪山、海島、湖泊、火山給人無盡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日本又天災頻發,千百年來,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給日本國民帶來太多傷害與不幸的回憶。

在頓感自身的渺小與無力之中,目睹美好事物的消亡,久而久之,一種「世事多變無常」的觀念便深植於日本國民心中,使其產生了對「悲哀」的崇尚之情,「物哀」便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一種獨特的美學理念。

而岩井俊二的作品《情書》,也極好的傳承了這種「睹物傷情、物我同哀」物哀之美。

《情書》這部電影,其故事內核便是「逝去」,青春的逝去、親人的逝去、愛情的逝去,彌漫著一股濃濃的哀傷。

男藤井樹與博子交往多時,卻遲遲未對其求婚,年紀輕輕便在山難中逝世,臨死之前仍然吟唱著那一首傷感的情歌。

當死亡來臨之際,他內心深處,仍然是青春記憶中的那個女孩;那一份未曾說出口的暗戀,註定成為秘密,隨著自己的逝去而掩埋,這是他終身的遺憾,矛盾而哀傷。

渡邊博子沉浸在男友逝世的傷痛之中,兩年都無法走出,她看不到身邊好友秋葉對她的愛慕,固執的不願忘卻;她心血來潮寄出的一封信,卻意外的聯繫上了女藤井樹,在後續信件往來中,漸漸的得知了深藏於男友心中的青春愛戀,悲哀的發現,自己或許只是一個影子,她難舍難棄的眷戀也如水中倒影那般虛無,她痛苦而無望。

女藤井樹看似是最幸運的那個,在追憶與男藤井樹的青春往事中,她逐漸發現少年深藏於心的愛慕,卻因為年少時自己的矜持而遺憾錯過;如夢初醒卻已無力挽回,只剩下對往昔純真的追憶與對逝去的情誼的無盡緬懷,含著一種憂傷與遺憾。

在女藤井樹回憶青春往事時,有一個很經典的片段: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在學校的圖書館中,少年藤井樹手捧著一本書,靜靜的立在窗邊,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少年的側臉上,風吹動窗簾,在少年身邊輕輕揚起,導演用了逆光的機位,又在人物臉上採用高光拍攝,使少年周身籠罩著一層朦朧的美感。

這唯美的一幕,落在了女藤井樹的眼光,她抬眼一撇,眼中似乎流露出她所不知道的情愫。

而在後面的片段中,這一幕再次出現,只是,窗簾落下已沒有少年,只是隨風飛舞的幾片櫻花。

櫻花作為日本島國的國花,已然成為了一種象徵,即對短暫而又美好事物的情緒化符號書寫。

它美麗,卻總是很快飄零,人們欣賞其盛開的姿態,卻又無盡的傷感其凋零的瞬間,這類短暫存在的景物,凄婉優美卻又轉瞬即逝,恰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代表。

在《情書》中,岩井俊二正是櫻花這一意象為詩意表徵,暗示少年藤井樹生命的逝去,也遺憾於這段青春愛戀的無疾而終。

相對比西方或熾熱奔放、或曲折離奇的愛情電影,岩井俊二對於《情書》的情感調度更加的節制與含蓄。 受日本物哀文化的影響,在塑造這段極致唯美的愛戀的同時,也暗含著青春的遺憾與殘缺,但也正因為這種不圓滿,使其透露出一股難以言說的美麗與憂愁,更加的回味悠長。

三:死亡之美

在岩井俊二的系列電影中,死亡同樣是一大重要命題,一般人會對死亡諱莫如深避之不及,但岩井俊二卻總是直面死亡,這很大一部分也是受日本獨特生死觀的影響。

有別於其他民族,日本民族對於死亡、暴力、消逝等一系列消極思想頗為崇尚,對於死亡,他們更多的是欣賞與贊美,而這種思想也深刻的影響著日本國民,並貫穿於他們的文學藝術作品之中。

川端康成曾說:

「死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

所以諸如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等知名作家,都在其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自殺,選擇了如櫻花般在絢爛的時刻走向消亡!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

而深受影響的岩井俊二,也在其作品中,著力表現其對死亡的態度。

但和同時期傑出導演北野武一樣,他們都沒有拘泥於傳統的生死觀,而是結合西方文化,試圖用作品,詮釋自己對死亡新的理解:在強調生命流逝不可逆的悲傷主題的同時,彰顯其對死亡與生命的沉思。

所不同的是,北野武擅長「暴力美學」,用血腥殺戮反襯生命與死亡,而岩井俊二則是用唯美、溫和又含蓄的方式,構建自己的「死亡美學」。

電影《情書》中共有兩個人物的死亡,一是男藤井樹,二是女藤井樹的父親,面對這兩處死亡,導演的表現非常含蓄。

男藤井樹死於山難,但整部影片都沒有這一災難的直接鏡頭,而是通過描寫女友博子對他的執念及追憶,突出其死亡的悲劇。

而女藤井樹父親的死亡刻畫,則更加隱晦,電影中有一處場景:少女藤井樹在父親葬禮結束之後,沿著結冰的坡道滑行,停下來時,她看到冰雪之中有一隻死去的蜻蜓,僵直的躺在地上。她凝視著它,沒有任何情緒的發問:爸爸死了?是嗎?

整部電影沒有大起大落的生死鏡頭,所用的色彩基調也是黑色與白色,突顯出對死者的哀惜之情,兩人的死亡也被刻畫成了一種淡而綿長的哀傷。

這是影片有關死亡的最直接的表現,然而岩井俊二的野心並不滿足於表面膚淺的陳述,於他而言:

生與死並不僅僅在於肉體,還有情感與意念。電影《情書》,並不簡單描述死亡,而是想通過死亡,對重生與離逝進行探討:在死亡發生時,生者如何面對已逝者,如何在死亡的沉痛中脫身繼續生活?

而這一命題,他需要藉助兩位女主給出答案。

面對死亡,電影中的兩位女主最初給出的答案是隱忍、逃避!

博子無法釋懷男友的死,她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遺忘也拒絕新的情感。

她深愛著死去的未婚夫,甚至不惜向早已變成公路的他家舊址發出一封信:「藤井樹君,你好嗎?我很好,渡邊博子」。她深知這封信不可能得到回復,如此固執的舉動背後,只因為她需要一遍一遍的確認這個死亡的訊息,直到自己相信為止。

而對於女藤井樹而言,父親的離世對她來說是巨大的創傷,她選擇了將其深埋心中。

她一直感冒咳嗽,卻堅持不肯去醫院,最後在母親的哄騙下,才來到醫院,坐在長椅上等待叫號的時候,迷迷糊糊的睡著,陷入了夢境之中:

夢中的她也是這般坐在走廊長椅之上,盡頭處忽然亮起一道刺眼的曝光,一架病床在走廊拐角處朝她的方向駛來,四周空無一人,氣氛顯得陰森恐怖;而後鏡頭快速切換,病床的周圍突然多了醫生與護士,後面則是緊緊跟隨著的母親和爺爺,而她的父親正躺在病床之上,戴著氧氣罩奄奄一息······

原來,當年她的父親正是因為感冒沒有重視,惡化成肺炎,在一個雪天病發,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所以,醫院便成為了女藤井樹逃避的地方,這里埋藏著她的噩夢,即便重病也不願踏足。

對於死亡,她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隱忍與逃避,任由死亡的陰影籠罩,無法走出。

但隨著那一封神奇的「信」,那一段塵封的愛的往事的開啟,兩人對於死亡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態度。

在與女藤井樹的通信中,博子終於發現了這是一段無望的愛情,明白了曾經的「一見鍾情」或許真的是另有玄機。

而女藤井樹也因為這一次往事的追憶,漸漸清晰了少年對自己的情愫,在驟然得知對方的死訊之後,病情加重,如同她父親一樣在雪天重病復發,最後由爺爺背著到醫院搶救。

博子意識到:只有忘卻這一段鏡花水月般的愛情,她才能重新振作生活。

而女藤井樹也在生死邊緣體驗過死亡之後,豁然開朗,重新回憶起身邊那些被自己所忽視、掩埋的愛的記憶。

於是,兩位女主在各自對於死亡的「疼痛」之後獲得了新生:博子奔向空曠的雪地中,沖著雪山聲嘶力竭的吶喊:你好嗎?我很好!

畫面一切,躺在病床上的剛搶救回來的女藤井樹發出同樣的囈語:你好嗎?我很好!

這一刻,回憶與忘卻第一次重疊,這兩個備受死亡悲哀的人找到了各自的救贖之道:博子選擇了忘卻,忘卻這段不美滿的愛情;而女藤井樹選擇了記憶,珍藏愛的回憶,帶著愛好好生活。

至此,岩井俊二的「死亡美學」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升華:死亡的哀傷沒有減弱,但逝者已矣,哀傷之餘,生者更應該好好生活。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小說中寫的: 死並不是完結,而是對生的另一種延續。

遺憾往往是另一種圓滿,在影片背景的茫茫白雪中,雪花落下的瞬間,不是凋零,而是盛開,這種死亡之美,被賦予了形而上的美感,足以在心中留下莫不磨滅的印記。

結語:

一名優秀的導演,都該有屬於著自己的標簽,岩井俊二被稱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旗手,在電影《情書》中流露出他對日本傳統文化、傳統美學的懷念與尊重。

而作為一個極致的唯美浪漫主義者,他將日本獨特審美文化中的自然之美,物哀之美,死亡之美與自己擅長的青春題材相結合,成就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青春岩井美學」。

這一封「情書」,看似簡單,但感人至深,回味悠長······

Ⅵ 《漫長的告白》備受各方贊譽,此片為何被稱是最有質感的愛情電影

《漫長的告白》是一部極致美學的愛情片,將會在2022年8月4日上映,是一部最有質感的影視作品,講述了成年人之間的愛情故事,與以往的愛情片有著非常多的不同。影視作品的片長大多數是比較短的,想要講述一段愛情故事,就需要突出重點,大多數影片為了表現出這一點,就讓男女之間的感情發展的過於迅速,這也導致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而《漫長的告白》的愛情是細水長流的。

《漫長的告白》中描述的愛情故事是非常內斂的,會讓人們眼前一亮。對於很多人來說,愛都是一件很難說清楚的事情,特別是讓自己意難平的人或事。有時候沉默的愛會讓人們感觸更深,會讓人們產生代入感。承認愛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現實中很多人對愛這個字都說不出口,影片中著重描繪了這一點,其中的一些沉默的愛會讓人們回味悠長,會讓人們難以忘懷。

Ⅶ 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日本電影《情書》影評範文

電影評論,簡稱影評,是對一部電影的導演、演員、鏡頭、攝影、劇情、線索、環境、色彩、光線、視聽語言、道具作用、轉場、剪輯等進行分析和評論。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日本電影《情書》影評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近年來,被日本電影評論界稱為「日本新電影的旗手」的岩井俊二引起世人矚目。特別是1995年他的愛情影片《情書》,不僅在日本引起了空前的轟動,而且獲得了東南亞乃至歐美的好評。在同年的橫濱電影節上,一舉奪得了年度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兩項大獎。

影片《情書》的魅力何在?岩井俊二自己說他只不過是在影片中加入了許多個人化的東西。所謂「個人化」,我以為既是他的個人藝術風格,也是民族心理、情感的表達,更是一種東方式的電影藝術構思。本文擬從《情書》的結構方式、情感表達和人生感情三個方面分別加以闡述。

一、 細密的蒙太奇結構

在世界各國的許許多多愛情影片中,男女之間相互愛戀的故事早已司空見慣,形形色色。有的直率傾情,有的明爭暗鬥,有的成人之美,有的奪人所愛,或悲或喜,亦悲亦喜,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故事盡管千差萬別,各不相同,但其中的共同點是:鋪陳人物情感發展變化的歷程。然而,岩井俊二的《情書》卻獨辟蹊徑,在眾多愛情影片中脫穎而出。其實,嚴格地說,《情書》算不上愛情片,因為影片中三個男女主人公都沒有真正相愛過,所謂「情書」也不是其中一對男女主人公互訴衷腸的書信,而是通過兩個女孩之間的通信喚起回憶的媒介。那麼,《情書》用什麼打動了不同國界的千百萬觀眾呢?這正是岩井俊二東方式電影構思的秘密所在。

《情書》的敘事文本很簡單:處於青春萌動期的男中學生藤井樹深深地暗戀著與自己同姓同名的女孩藤井樹。盡管他這種純真的感情很強烈、很執著,但卻始終不曾向她表白過,只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中以惡作劇的形式透露出一絲絲內心的隱秘。而女藤井樹全然未覺,根本感受不到他的愛戀。中學未畢業,男藤井樹內心埋藏著那種青春的暗戀情愫轉學來到了另一座城市,認識了另一個叫博子的女孩。博子的相貌、氣質與女藤井樹幾乎一模一樣,於是,男藤井樹便把對女藤井樹的愛戀傾注在博子身上。後來,男藤井樹在一次爬山中,意外墜山身亡。

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如果採用一般的結構模式,完全可以衍化成一部曲折生動但毫無特色的愛情片。然而,岩井俊二的獨特而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特意舍棄了三個男女主人公之間愛情的是是非非、悲歡離合,而把筆墨集中在對往事的追尋和回憶上,形成了《情書》錯綜復雜的電影結構文本。

影片情節發展以博子探尋男友藤井樹的愛情真相作為推動力,引發了另一女主人公藤井樹的回憶;再以女藤井樹的回憶作為次動力,不斷推進博子的情感轉變,從而共同完成兩個女孩子情感蛻變的過程。

時空層面。在現實時空中的情節採用外視角的形式,按照編導者的理性思維和情緒變化,表現兩個女主人公在共同尋找「情書」之謎的答案過程中,由於某些外在因素的聯結,致使兩者或貼近,或遠離,或若即若離。在回憶時空中的敘事則採用內視角形式,情節的進展完全遵循男女主人公的心理邏輯和行為規律。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情書》結構中的現實與回憶兩個層面里至少有四組不同時空的人物行動線,編導者能使它們互為因果、互作經緯、交錯遞進,細針密線地編織起來,做到了天衣無縫,精妙之至。這正是日本人細致入微的思維方式在電影結構中的體現。由此,我不禁聯想到中國戲劇家李漁所說的話:「編戲有如縫衣,其初則以完全者剪碎,其後又以剪碎者湊成。剪碎易,湊成難,湊成之工全在針線緊密。一節偶疏,全篇之破綻出矣」。可見,中國戲劇結構的美學原則與日本導演岩井俊二在電影蒙太奇結構中的美學實踐相映成趣,異曲同工,是純粹東方式的審美意識。

二、細膩而哀婉的情感表達

影片《情書》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在優美抒情中蘊含的淡淡哀傷,這正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情感表達。這種民族情感的形成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在世界各國中,日本無疑是種族構成純粹、文化同質性高的民族之一。它獨特的歷史和地理環境凝塑了日本人那種心理敏感細膩的內傾型性格。環海的地緣,狹窄的國土,曲折的海岸線,形成了日本濕潤的氣候。因此,有學者稱日本文化為「濕氣文化」。它與內傾型性格相結合,使日本人更傾慕清凈、素雅,從而崇尚「清明心」、「心情道德」的執著和堅韌。這種民族情感在岩井俊二的《情書》中格外濃郁綿長。影片一開始,博子掃墓對男藤井樹寄託無限哀思,歸來後偶然發現藤井樹的地址,潛意識中恍惚覺得男藤井樹並沒有死,於是萌生寫信的念頭。信發出去了,她本無意收到回信,然而,意外的回信來了。原來,身處異地的女藤井樹患感冒在家休息,收到博子莫名其妙的一封信,出於好奇便回了信。從此,兩個女主人公頻繁地書信往來,喚起了雙方一連串的回憶。博子在對秋葉的戀情中時時感到愧疚於男藤井樹,這種心理的羈絆,感情的不自由,使她陷入矛盾痛苦中。於是,促使她探尋回信「真相」的願望更加強烈、更加執著。與此同時,女藤井樹在醫院等候就診時,腦海里竟然閃現出中學時代男藤井樹倚窗讀書時的模樣。這表明,在她的內心深處仍然珍藏著美好純真的往事。特別是在博子決意前往女藤樹處了解真相時,不巧沒有見到。當汽車司機無意中道出博子與女藤井樹長得非常相像時,博子才恍然大悟,情節也隨之發生突轉,過渡到博子重新探尋男藤井樹愛情真相的階段。這里,編導精心設計了一個景深鏡頭,景深處是騎著單車的女藤井樹緩緩前行,處於動勢,成為畫面中引人注目的活躍因素;而前景是佇足沉思的博子,處於靜勢,一動一靜,形成鮮明的對比,把雙方尋找和期待的心情突現出來。當女藤井樹擦肩而過時,博子脫口叫出她的'名字,畫面定格在女藤井樹回頭張望尋找的情景上。但轉瞬間,她專注尋找的目光便被川流不息的人群所遮掩,淹沒在茫茫人海中。兩個痴情而執著的女孩遺憾地失之交臂。從而她們又開始了難忘而又略帶哀傷的回憶。女藤井樹在回憶中,把開學、選舉、值日、男藤井樹在書卡上寫名字、用自行車發電對考卷、運動會上為男藤井樹拍照等等點點滴滴的往事串聯起來,深切地感受到了男藤井樹對她純真的愛戀,她也逐漸意識到這種幼稚而美好的感情將是她彌足珍貴的財富,並使她從對父親死亡的恐懼中掙脫出來。而博子則從回憶中真正地清醒過來:自己竟是男藤井樹初戀對象的替代品。於是,她從痛苦的緬懷和思考中掙脫出來,勇敢地面對現實,接受了秋葉的愛。但她對男藤井樹的那一段摯愛仍然難以割捨,於是在秋葉的鼓勵下,當太陽冉冉升起時,博子面對皚皚無垠的茫茫雪原一遍又一遍地哭喊著:「你好嗎?」以此來傾吐對男藤井樹的思戀和哀傷。此時,躺在病床上的女藤井樹也一遍又一遍地自語似回答:「我很好。你好嗎?」同一時間,不同空間,兩個女孩共同的心聲。呼喚著男藤井樹呼喚著彼此,也深切地呼喚著自我。至此,她們完成了漫長而艱辛的感情蛻變和升華,由「過去」的我過渡到「現在」的我,並預示著超越自己情感的「永恆」。

之所以較具體地復述影片中的這些情節、細節,意在說明岩井俊二如此這般地表現人物心靈的敏銳和情感的細膩,正是影片看似平淡如水實則動人心魄的魅力所在,也是日本人特有的情感表達方式,這在西方的影片中是難以見到的。

博子不惜一切地頑強追溯,探尋男藤井樹的愛情真相,女藤井樹對昔日暗戀情人的淡淡回憶,不正是追求感情的「純」與「真」?不正是表現了嚮往理想中的美好事物的執著精神嗎?不正是日本民族格外崇尚的「清明心」、「心情道德」的形象表達嗎?如果把追求真情的執著精神置於當今商品社會的大背景下,不難發現編導者努力尋找和贊揚一種超越物質利益誘惑、潛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真誠感情。因此,可以說《情書》中細膩的哀婉的情感是對今天金錢物慾的間接否定和批判。

;

Ⅷ 以審美的語境看電影 ——淺析侯孝賢《最好的時光》

電影《最好的時光》採用三段式的影片結構,分別講述了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發生的三段不同的愛情。青澀懵懂的戀愛夢、無奈悲傷的自由夢、醉生夢死的青春夢,導演截取了三個時代的光影片段,呈現三種有清晰時代烙印的愛情狀態,從而折射出整個社會的發展變遷。

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機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這是侯孝賢作品的一大特色,並已形成個人風格。他的影片因此而具有很強的形式感,與傳統的影視敘述方式截然不同,具有一定的「反情節」意味。

他的電影風格是代表了東方美學特點的,長鏡頭的移動如同散點透視的中國畫,低於人水平視角的攝影機位繼承了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冷靜客觀的鏡頭風格。我認為,侯孝賢所採用的鏡頭風格同自己要表達的影像目標是有關聯的,侯孝賢是在用情緒和細節來講故事,以還原生活中真實的原生態氣氛為目的,讓觀眾沉陷在黑色大廳中用影像呈現的故事氣氛和時代味道中。

在這樣的目的中,侯孝賢運用長鏡頭更希望客觀的來講故事,沒有瑣碎的鏡頭組接,就不存在可以的用鏡頭強化細節,觀眾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畫面空間內,不會糾纏在懸疑和情節中,而由此侯孝賢講述故事的視角也很清晰。在景別的選取中,他偏愛中景鏡頭,與劇情保持一份疏離,觀影時會感覺到自己是通過一個畫框,一卷畫軸來看的。顛覆了經典敘事所追求的自行呈現,無人講述的真實感,強調了敘事話語的主體性,有很強的形式上的美感。

侯孝賢自己對本片的解釋是,「人生中不能忘懷的片段是精彩的,它《戀愛夢》不是故事而是散文,是記憶中的味道,所謂最好的時光是台灣發展的好時光,電影發展的好時光,人發展的好時光,因為它不能再回來了,已經失去了,所以我們要去呼喚它!」

在我看來,侯孝賢喚起這份美好時光的鏡頭表現手法就是長鏡頭。不僅這部電影,他大部分作品都有類似的風格,如片長158分鍾的《悲情城市》只有222個鏡頭,平均每個鏡頭時長約為43秒,有的長達3分鍾以上。《戀戀風塵》平均每個鏡頭時長有34秒。「機位在遠一些的位置固定下來,演員不可能一個個走到鏡頭前來說台詞,那麼時間和空間的意義就出來了,一切都很自然,很有味道。」

表現最突出的是「自由夢」,侯孝賢堅持採用「全默片」拍攝。所有男女人公的對話都是用字幕表現,一方面來可以更加突出劇情的年代感,和現實產生一種疏離,讓觀眾感受到藝術美與現實的抽離,體現了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美學原理;二來可以更加細膩地人物的感情神態,讓觀眾摒棄聽覺,用視覺來充分欣賞,體現了電影大師巴贊的長鏡頭理論。

一開頭兩人在屋內交談的一段中,鏡頭景別始終保持中景,鏡頭的移動速度緩慢。兩位主人公的表演也是委婉內斂的:女主角坐在桌前凝視的鏡頭,彷彿是靜止的,表現出東方審美的致遠致靜的情趣。

運用畫外音、長鏡頭、空間景深營造的情緒張力及詩意氛圍,都成為其作者電影的標志,使他的電影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這樣的風格可以看做是他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樣的形式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給觀眾帶來了無限的審美享受。

《最好的時光》在影視敘事中顛覆了傳統的大情節敘述模式,不以敘述故事為第一要務,而是把渲染氣氛,表達意境放在首位。他對於意境的表現,通過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從具體,有限的物象上升到無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帶領觀眾進入到電影所構建的奇妙境遇中。表現了電影藝術的自我反思與影射,探討了形式美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侯孝賢的影片如果從傳統的影視敘事角度來看,大量使用長鏡頭,對故事情節發展進行碎片式的解構,突出意境和留白的個人風格並不合乎規范。劇情不突出,情節拖沓乏味,成為許多人對其作品進行批評時的普遍觀點。對於這些觀點我並不否認,但站在藝術形式審美的角度看,這部影片還是具有很高的價值的。

閱讀全文

與愛情電影影視美學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人的突擊隊3電影演員 瀏覽:390
環太平洋電影機甲圖片大全 瀏覽:147
東方求拜微電影演員 瀏覽:969
第五代導演和台灣新電影 瀏覽:399
找到鄉村愛情電影 瀏覽:194
芭比公主大全電影英文 瀏覽:202
周華健客串哪部成龍電影 瀏覽:159
校園黑幫電影大全 瀏覽:786
千年僵屍粵語電影 瀏覽:617
周星馳的打架電影 瀏覽:718
趙本山電影電視短片大全 瀏覽:363
日本電影女主角男主角是心理醫生 瀏覽:386
這胸大也是負擔啊是什麼電影 瀏覽:201
許晴的著名電影大全 瀏覽:419
甘谷老電影院地址 瀏覽:209
我經常看漫威的電影英文 瀏覽:597
然後再向左拐到達電影院英文 瀏覽:24
最好的我們電影導演王晶 瀏覽:561
一部電影幾個人在島上女的被 瀏覽:723
周迅和竇靖童演的什麼電影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