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八佰》為何有爭議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電影《八佰》了,也深深的被電影中這些戰士所感動,因為在這些戰士面前,生命和國家尊嚴相比不值一提,為了保護國家尊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相信看過這場電影的人都知道《八佰》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原型就是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在“閘北四行倉庫”抵禦日軍的400餘戰士,但是有很多對這段歷史有了解的人都對電影《八佰》有爭議,因為他們認為《八佰》在細節問題處理上和歷史真實內容不同。
其實不管《八佰》存在什麼爭議,這部電影還是非常成功的,那麼你認為《八佰》為何有爭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2. 管虎的《八佰》存在爭議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前半部電影拍攝的確實不錯,而其中不太還原歷史的劇情應該是以血肉之軀護旗。護旗這段劇情出自於1975年台灣出品的電影《八佰壯士》,可以解釋為管虎導演想要致敬經典,奈何導演的水平還算不夠,讓護旗這段在電影中顯得格格不入。
畢竟是商業電影,又不是紀錄片,管虎導演的《八佰》無論是好是壞,都引發了網友們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甚至背景淞滬會戰的討論。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有很多人在《八佰》上映之前都不知道歷史上關於這「八佰壯士」獨守上海的故事,甚至對當年的淞滬會戰都沒有多少了解。
(2)電影八佰在台灣擴展閱讀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3. 為什麼八百壯士到台灣就只剩下三百壯士了
您就別逗了...
台灣當然也是【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情節,拍成電影,林青霞還飾演女童軍楊惠敏送國旗。
台灣前幾年上映的【三百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是一部洋片,我不知道這部電影在大陸翻譯成什麼名字或是否有上映。
4. 怎麼看待電影《八佰》中護旗的片段呢
《八佰》里描繪的護旗沒有發生在四行倉庫保衛戰期間,肯定是照搬1975年的中國台灣版《八百壯士》里的情節,而《八百壯士》里的這段,要麼是編的,要麼是把在租界被軟禁期間,旗子被租界士兵搶走的事情改寫的。
這段對於當時的台灣當局有特殊的意義,那就是在日本和美國相繼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系”之後,來個又長又大的特寫,再描繪國軍士兵浴血護旗,自我安慰一下,台灣當局是不會屈服於國際壓力滴!
還有一種可能是把1938年8月11日在租界內的護旗事件改寫到保衛戰時期。
5. 電影《八佰》第二日發生了什麼
死守四行倉庫,正是出於士兵素質太差的無奈之舉。蔣介石原本命令第88師全師死守閘北,為全線撤退的40萬大軍斷後,並向租界內的全球媒體展現中國抗戰到底的犧牲意志。師長孫元良據理力爭指出,第88師火線補充五次,全師都是新兵,「雖然一樣忠勇愛國,但訓練時間較短,缺乏各自為戰的技能」。若按照委員長的命令,新兵可能會陷入混亂,在全球媒體鏡頭前「被敵軍任意屠殺」,貽笑國際。
縮小死守規模,反而能達到宣傳效果。孫元良選定外觀堅固的四行倉庫,配置一營兵力死守。這個「非典型陣地」,老兵看來不堪一擊,新兵卻會得到安全感,才能從容為國赴死,達到國際宣傳的目的。於是,全師死守閘北計劃縮小為一營死守四行倉庫。唯一目的就是整營官兵慷慨戰死,在全球媒體前展現中國抗戰到底的意志。對軍人而言,這是很憋屈的一個戰斗,卻創造了對日抗戰永恆不朽的宣傳奇作。
炮兵不開炮,攻堅一籌莫展,在全球媒體前開打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持續4天。蘇州河南岸的觀眾親眼見證第10大隊傷亡狼藉,而楊惠敏送旗、陳樹生捨身炸日兵以及謝晉元一槍擊斃200米開外日兵等精彩畫面,更燃起全球媒體同情中國的輿論熱潮。孤軍誤打誤撞,打贏了宣傳戰,也就不必非得戰死在四行倉庫了。
拖到第四天深夜11時,第10大隊才以步兵炮與迫擊炮猛烈射擊四行倉庫,「最激烈時,每秒鍾發炮一響。轟轟之聲,震破長夜的沉寂」。就在這個深夜,第1營接到撤退命令。
八百壯士成為抗日戰爭的精神碉堡。送旗女童軍楊惠敏以參加世界青年和平大會為名,出洋宣傳,引發旋風,受到羅斯福與希特勒的召見。四行孤軍的英雄們則成為媒體焦點,無數的訪問與演講,產生巨大號召力。
最快捷的宣傳法還是拍電影。1938年,香港片商火速拍成《八百壯士》,成為抗戰年代最經典宣傳片。1975年,國民黨黨營「中央電影公司」拍攝《八百壯士》,由林青霞主演,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戰爭巨片。重播40年,感召力至今不衰。2019年的《八佰》,已是第三代八百壯士電影了。
望採納
6. 林青霞重病一場只為45年前的台版《八佰》嗎
為飾演好中國女童子軍楊惠敏一角,林青霞在2個月內學會了蛙泳。拍攝時,為了影片效果,林青霞認真的游完了全程,沒有採用任何替身。由於拍攝時間已近冬天,拍完這場戲後林青霞還因為受凍重病一場。在其隨筆記《窗里窗外》中,這樣描述當年場景:
“導演說那天一定要拍,因為第二天就要放水了,我穿著卡其布的童軍服,脖子綁上了綠領巾,背著書包就跳進那冰冷的游泳池。拍了一會兒,我扒在池邊等拍下一個鏡頭,整張臉給凍得都縮了,副導演見我可憐,叫我上去,給了我一口酒,要我到火邊烤一烤。沒想到酒加上一冷一熱的反差,令我即刻全身發抖的倒在地上,彷彿要窒息似的,我突然大叫起來,叫得驚天動地。只記得一大堆人一邊吆喝一邊把我抬到辦公室,我還是不停地抖,身上的濕衣服也沒法脫,一陣忙亂中,隱約見到一支好大的針筒往我身上扎”。
“等我醒來的時候,媽媽和哥哥都在我身邊”。
7. 《八佰》這部劇的導演拍這部劇的初衷是什麼
初衷是拿獎,而且是拿台灣的金馬獎。
拋開史實,按照電影邏輯來講,在之前的鏡頭里四行倉庫有著許多沙袋,用沙袋來維持旗桿不倒很難嗎?為什麼要犧牲那麼多戰士的生命?
如果按照拿獎,討好台灣地區來分析,這一段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在上世紀台灣自己拍攝的描述八百勇士的電影中,也有著這一段以戰士身軀護旗的橋段,所以管虎不惜放棄邏輯,也要跟著台灣版本的八百勇士進行拍攝。
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八佰》上映的時間已經是電影局規定禁止參加金馬獎的時間之後了。
8. 管虎怎麼了
《金剛川》熱度走低,管虎行為引發爭議,受到網友譴責。
從這部影片本身來說,管虎選擇的演員和導演都是當下最為頂級的,所以說他的陣容非常強大,剛開始很多人也是奔著這樣的陣容去的。從場景方面來看,確實也有一定的還原效果,這些方面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質疑。但是它的整體導向卻讓很多人覺得有所偏差,甚至有人認為這部電影是在贊揚美國的實力強大。
甚至有很多家長表示,本來帶孩子看這部電影是為了教育孩子,結果反倒讓孩子覺得是我們打不過美國,美國好心才把我們放了。這樣的三觀必然是錯誤的,但這卻是這部電影所表現出來的,很多人對於這部電影的導向並不贊同。
而作為導演的管虎,在宣傳期所做的一些小動作,也被很多觀眾看在了眼裡,甚至很多人表示實在是太過惡心。之前管虎在發布會上戴了一頂美國海軍的帽子,上面字母清晰可見,讓很多人覺得實在是太不正常了。
(8)電影八佰在台灣擴展閱讀:
其實管虎並不是第1次這樣做,之前他拍了一部電影《八佰》,這部電影的好評度也很高,但是在宣傳電影的時候,他也穿了一件帶有日本字母的衣服。
如果說一次是偶然的話,兩次就是故意為之了,估計他內心並沒有覺得他是在拍抗日電影,而是想表現出來他不愛國的一面,這才是最為諷刺的。
拍《金剛川》這部電影的時候,劇組還去致敬志願軍烈士,可是管虎在鞠躬的時候都是背著手的,和吳京等演員有很明顯的不同,看得出來他很不情願,管虎這些行為,已經讓他的電影受到了影響。有不少網友表示,以後再有管虎的電影,他們是絕對不會去花錢看的。
9. 八佰台灣上映了沒
八佰敗旅未在台灣上映。號稱歷史大片的《八佰胡伍》在大陸全境褲枯或上映,票房超乎預期,短短數日即突破十億人民幣。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穿過歲月,再次震鑠人心,萬千觀眾感動淚流」。
10. 台灣版電影《八百壯士》創作背景
敘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國民黨軍隊後撤,率領四八青年軍官號稱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軍人英勇殺敵,
女童子軍楊惠敏(林青霞飾)冒著生命危險給守軍輸送食物、醫葯等物資,和國旗,當牽制任務完成,守軍越過蘇州橋後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與《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於幾成孤島上海的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數百國民黨軍人與包圍的日軍的陣地戰。
導演根據一些史實,利用四行倉庫周圍有英法租界,蘇州河對面又是國統區,蘇州河兩岸戰爭與和平不同環境造成的戲劇沖突,表現了愛國軍隊抗擊侵略者英勇無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熱烈聲援國民黨守軍的時代氣氛
(10)電影八佰在台灣擴展閱讀:
七十年代前期,對台灣當局來說是一段風雨飄搖的歲月。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美國承諾和台灣當局「斷交、廢約、撤軍」。 以這兩件事為契機,新中國迎來了又一個建交高潮。倉皇之下,蔣經國做出了重用「台籍菁英」的決定,而這項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李登輝。
《八百壯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上馬的,拍攝過程中得到了蔣經國的大力支持,其要藉助「八百壯士」的「英雄史詩」提振民心士氣,並強調「正統」的動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