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迷的一首怪紳士電影主題曲的啟發,引起我的興趣。對於什麽是台灣的第一部電影,不同的資料有不同的看法,....。下面這一段的看法好像比較不一樣。
.....
台灣華語電影的正式開端,是在1925年。這一年,一群電影愛好者,劉喜陽、鄭超人、張雲鶴和李松峰等人成立了「台灣影畫研究會」。其中任職台灣總督府的李松峰,透過教育會電影部在美國芝加哥購得一部攝影機,再請劉喜陽擔任編導,拍攝了台灣人自己製作第一部故事片《誰之過》。
由台灣影畫協會拍攝的《誰之過》,以及之後由文英影片公司拍攝的《情潮》,在票房上都不成功。1928年,「江雲社歌仔戲班」受日本連鎖戲的影響,在歌仔戲中穿插放映《楊國顯巡案》和《江雲娘脫靴》。這種新形式的做法轟動一時,票房的成功也令劇團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連鎖戲的成功使張雲鶴和李松峰等人得到啟示,再次集合一群電影愛好者,成立「百達影片公司」。1929年,他們拍攝了第二部由台灣人製作的故事長片《血痕》。這部俠義愛情片是仿效了當時中國的"神怪武俠片"而製作的。在公映的時候,空前盛況,賣座非常成功。
1931年,日本侵華,台灣也被迫進入備戰狀態。在文化上,日本對台灣嚴加管治,再加上資源缺乏和人材不足。所以在1931年至1937年間,台灣只生產了五部電影,而且還是以台日合作方式拍攝,由日本人當導演的。五部影片當中,《鳴呼芝山岩》和《榮譽軍夫》是日本殖民者的政宣片;《怪紳士》是偵探片、《義人吳鳳》是傳記片、《望春風》則是一部愛情悲劇。
② 求參加《老夫子》電影製作的杜篤之簡介
網路名片
[杜篤之]
杜篤之
杜篤之(TU Duun Chih),生於1955年,祖籍安徽蕪湖,台灣台北人,電影錄音師、剪輯師、配樂師。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幾乎所有主將的電影錄過音,是具有世界級水準的電影錄音師;親歷並見證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的起起落落,對台灣電影聲音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起步與後期錄音
目錄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展開
[杜篤之]
杜篤之
編輯本段經歷
1973年18歲的杜篤之參加中影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這是其職業生涯的開端。1981年,參加電影《1905年的冬天》的錄音工作,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開始騎車收集各種聲音。同年擔任了《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杜篤之關於錄音技術的觀念受到了楊德昌的影響,他在楊德昌的介紹下觀看了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為塔氏電影精湛的後期錄音技術所折服。在1983年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海灘的一天》中,杜篤之的後期錄音技術達到很高的水準,表現出極高的擬真度,令楊德昌十分滿意,也得到了同期香港導演徐克的稱贊。在這個時期,杜篤之還為楊德昌的其他兩部作品《青梅竹馬》、《恐怖分子》錄音,並為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等電影錄音。
1955年出生於台北。1973年參加中影的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1978年進入中影擔任助理。1981年第一次為電影《1905年的冬天》錄音。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擔任《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其後多次與台灣新電影導演合作,許多重要的台灣新電影作品如《恐怖份子》(1986)、《悲情城市》(1989)、《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等片的錄音工作皆出自其手。杜篤之對台灣錄音工作之發展有顯著且重要的貢獻,
例如1988年他在《悲情城市》一片中首度採用同步錄音,立下良好的典範;2001更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兩片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最佳技術獎。
杜篤之從早期接觸錄音工作開始即對當時電影配音的模式感到懷疑,時常有些新的想法卻苦無實現的機會,直到後來與重視寫實的新電影導演合
[杜篤之]
杜篤之
作,才逐漸讓他得以發揮對聲音的想法。「沒有被察覺的聲音就是最好的聲音」,這是杜篤之時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他認為做再多的東西,如果無法讓人相信,也是徒勞。
杜篤之以錄音工作上的傑出表現及豐富的經驗,至今已贏得了七座金馬獎最佳錄音獎,2001年並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2004年獲頒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錄音作品包含1983《風櫃來的人》、1983《油麻菜籽》、1992《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7《春光乍泄》、1997《藍月》、2000《花樣年華》、2000《一一》、2002《藍色大門》、2003《不散》、2004《月光下,我記得》、2004《天邊一朵雲》、2004《翻滾吧!男孩》、2004《2046》、2006《黑眼圈》、2006《詭絲》、2006《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練習曲》、2007《刺青》、2007《最遙遠的距離》等上百部作品。
編輯本段得獎紀錄
◎1984 《小逃犯》第二十九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1985 《超級市民》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88 《怨女》第一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特別獎。
◎1992 《少年?,安啦!》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3 《戲夢人生》第三十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4 《戲夢人生》第一屆珠海電影節最佳錄音。
◎1995 《好男好女》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2001 《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
《千禧曼波》第三十八屆金馬獎「最佳音效」。
◎2004 獲得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2005 《微笑的魚》獲得第二十八屆金穗獎最佳錄音獎。
◎2006 《松鼠自殺事件》獲得第四十三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郭禮杞、柯宜均共同獲得)。
◎2007 《最遙遠的距離》獲得第四十四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湯湘竹、郭禮杞共同獲得)。
編輯本段《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不過隨著台灣新電影運動的發展,後期錄音還是逐漸顯示出其弊端,原因固然包括這種錄音技術先天的缺陷,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喜歡用群眾演員,這大大提高了對現場聲音還原性的要求,如果使用配音員,那麼配音員格式化的聲音與語氣同群眾演員的口語化的言說方式會存在較大差異,這會導致片中人物情感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真實,杜篤之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1986年,在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中,杜篤之開始了現場錄音的嘗試,按照他本人的回憶,台灣電影史上的同期錄音,就是從侯孝賢拍阿公李天祿的聲音時開始的。
在侯孝賢的另一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悲情城市》中,杜篤之將錄音室搬到現場,開創了台灣電影同期錄音的時代。《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完全採用同期錄音方式進行的台灣電影,它的巨大成功與杜篤之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之後,侯孝賢一擲千金,購買價值100多萬台幣的全套錄音設備贈與杜篤之,鼓勵他繼續進行錄音工作。侯孝賢給杜篤之帶來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為了同一個事業而奮斗的精神,一種對功利心的鄙夷,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信任、扶持,使杜篤之深受感動,它們逐漸內化為其日後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准則。
編輯本段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逐漸衰落,電影市場萎靡不振,杜篤之的錄音功力卻是日益見長,他在1992年徐小明的《少年,安啦!》首度採用杜比立體聲系統,這部電影連同侯孝賢導演於1993年的傑作《戲夢人生》和1995年的《好男好女》一起,為杜篤之在四年之內贏得三個金馬獎最佳錄音獎項。 2001年,杜篤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憑借《千禧曼波:薔薇的名字》和《你那邊幾點》兩部影片獲得第54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獎,獲得世界范圍的肯定。 2004年, 南特三大洲國際影展以「向杜篤之致敬」為口號,舉辦「杜篤之回顧展」,以表彰他對世界電影錄音技術的貢獻。同年,他還獲得台灣「國家」文藝獎的肯定,成為第一個獲得文藝獎的台灣電影工作者。這一年,杜篤之還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聲色盒子有限公司」,這標志著他的電影錄音生涯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編輯本段言論
杜篤之說
電影是這樣的東西,所以你說,我是什麼角色?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但大部份時間是配角。而且台灣電影又不是專門真正玩聲音的一個設計,但是聲音你沒弄好,就會扣分;你弄得好,它會加分,不是加在聲音上,而是加在電影上,這是重點,你幫這個電影加分,而不是幫你自己加分,要努力的是這方面,不要強出頭,我是比較這樣看。
看電影時,我經常不看字幕,我的反應是去聽聲音、看動作、看嘴型。
我們運氣很好,遇到台灣新電影崛起,導演們都支持這些觀念及做法,因為他們也想要這個。
包括台灣新電影多是非職業演員,拍攝的氛圍與氣氛都是很自然的,要配音很不容易,同步錄音就此發展出來。
我們是走交情的,走朋友的相處,這種方式比較中國,我們是用這套中國人的方式和人工作,這是侯導告訴我的。
為什麼電影一定要看得懂,或一定要發揮市場效果?
說杜篤之
侯孝賢:他是半夜聽到好聲音也會拿個錄音機去錄的音痴。
楊德昌:杜篤之是個典型的浪漫的例子:喜愛一件事物,於是變得理想主義,花費許多時間投入,專注克服困難,從失敗經驗當中汲取有用的經驗。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在喜愛的專業上已達世界頂尖。
朱天文:因為小杜,我才知道有所謂「空聲」,我以為那是無聲,但小杜叫它空聲,空間的聲音。譬如《悲情城市》,拍完之後補錄音的部分如牢房難友們唱《幌馬車之歌》,要有空聲故不在錄音室錄,開撥到金瓜石礦區廢置的福利站空屋去唱,四個人,侯孝賢、唐諾、朱天心,跟唯一會日文的我母親,日文歌詞用注音符號標識發音而錄成。
小杜的聲音資料庫里什麼都有。地鐵的環境聲在東京、巴黎、上海、台北,完全不同。到任何地方,他跟他訓練出來的子弟們已是本能反應的必先收錄當地的環境聲,他贊嘆這些聲音是買不到的珍稀物。
③ 台灣電影詳細資料大全
台灣電影乃指台灣地區人民在台灣設立公司製作、編、導、主演,以國語發音之電影片。因台灣社會自由且富有創作力,因此能給予電影工作者良好的伸展舞台。不過因為種種因素,2006年台灣電影票房於台灣市佔率僅1.62%,呈現衰退的現象。
④ 你心目中的侯孝賢電影三佳分別是哪三部
侯孝賢是台灣新電影運動(1982-1987)的代表人物之一,還有楊德昌、曾壯祥、萬仁等。他們的作品有《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小畢的故事》《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
台灣新電影運動興起的原因有:
1、電影業的不景氣,中影改組;
2、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影響;
3、新的電影觀念(作者論、藝術電影)等美學標準的輸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等;
4、新的人才的涌現(獨立製品相對自由為侯孝賢、陳坤厚等本土人才的出現提供了機會,留學歐美的青年歸來如萬仁、楊德昌、柯一正)
5、台灣社會的轉型:70年代末國民黨權威統治的松動,台灣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
之所以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史詩般宏大的影片,是因為侯孝賢不再只是把創作投視於自身的記憶,而投向了整個民族國家的記憶,這是大師級導演的水準。就像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有《活著》、陳凱歌有《霸王別姬》、田壯壯有《藍風箏》,這些同樣都是把視線投向了社會的。
不再拘謹於小我,而是通過小我投射到整個社會。
一個導演能有這樣的勇氣,有這樣的擔當,能夠直面國家民族的歷史,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題主所說的主流電影界評價最高的原因吧。
⑤ 第一部在大陸上映的台灣電影
1984年,《搭錯車》成為首部在大陸上映的台灣影片,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連映3個多月。
⑥ 十面埋伏劉德華章子怡這部電影演的是什麼
導演:張藝謀
主演:劉德華、章子怡、金城武、宋丹丹 章子怡在電影《十面埋伏》的劇照
英文名:英文名:House of Flying Daggers
上映時間:2004年7月19日
動作片十面埋伏
演員:金城武 劉德華 章子怡
繼《英雄》,2004年張藝謀另一部矚目的武俠巨獻《十面埋伏》快將誕生!由劉德華、章子怡及金城武領銜主演,此片在康城影展中首映,獲得全場一致好評。
章子怡於電影《十面埋伏》中飾演盲女歌姬,於人前載歌載舞,除此之外,她更獻身親自演繹電影主題曲「佳人曲」。而碟內亦收錄了世界著名歌劇女歌唱家嘉芙蓮巴特爾(Kathleen Battle)主唱《十面埋伏》片尾曲「Lovers」。
故事簡介:
「佳山佳水佳風月千秋佳色,痴色痴色痴情夢一代痴人」斑斕絢麗的牡丹坊內,金捕頭和劉捕頭正在欣賞著盲妓小妹精彩絕倫的舞姿。突然小妹一劍刺向劉捕頭,劉捕頭躲過這一擊,將小妹拿下。 月黑風高之夜,黑衣人救出了小妹,在逃亡途中黑衣人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小妹,這黑衣人就是金捕頭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間涌現不少反官府的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旗下高手如雲,以「殺富濟貧、推翻朝廷」為旗號,甚得百姓擁戴。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因而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朝廷深以為患,逐嚴令奉天縣加以剿滅。飛刀門幫主柳雲飛雖在與奉天縣官兵的戰斗中犧牲,但在新任幫主領導之下,飛刀門的勢頭不減反增。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劉德華飾)、金捕頭(金城武飾)奉命於十日之內,將飛刀門新任幫主緝拿歸案。劉捕頭懷疑新店牡丹坊的舞伎小妹(章子怡飾)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逐用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二人並再度設下圈套:由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乘夜劫獄,救出小妹;藉此騙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以便一舉剿滅。
隨風依計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隨風對小妹呵護備致,小妺不禁對他漸生情愫;而隨風與小妹朝夕相對,亦被她的出塵氣質深深吸引。星月之夜,二人終究按捺不住,狂烈戀火,眼看一發不可收拾……
林外,罡風凜冽,隱隱殺機正悄悄地向他們進逼……
隨風、小妹,這對不應相愛、卻愛得熾熱的戀人,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明明有愛,為何內心深處,總埋伏著深不可測的陰謀?與及看不見的顫抖……
投資巨大,觀眾對其評價褒貶不一。
2007年該片榮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技術獎。
經典台詞
1.「我讓你摸上面,你卻從下面摸起......」—————烏克蘭的大好風景中,金城武色迷迷地對章子怡說。
2.「好兄弟,你辛苦了。」----------劉德華的卧底身份公布後,宋丹丹這樣對他說。
3.「三年來,我無時無刻都在相信你。」----------劉德華對文章表達這三年的思念之情。
4.「千萬不要假戲真做,誤了大事。」——————樹林中,劉德華語重心長地對金城武說。
5.「兄弟,你傷不重吧?」——————金城武被追兵傷了臀部,劉德華大驚小怪。
6.「我等了你三年,比不上他陪你三天。」————面對變心的章子怡,劉德華悲涼無限。
7.「婚姻大事,望大姐從長計議!」————宋丹丹許下婚約,金城武又驚又喜。
8.「回來,為一個人。」——————金城武趕回決斗現場,凝重地說。
9.「你可以不愛我,但不可以跟他走!」————半瘋狀態下的劉德華對章子怡大聲怒吼。
10.「是你逼我殺你的!」————劉德華飛刀出手,眼含熱淚地說。
精彩視點:
《十面埋伏》是張藝謀的武俠巨制, 在經歷了一番狂轟濫炸般的炒作後, 閃亮登場, 不單在票房上一路攀紅, 而且備受各大電影節的青睞。唯美的鏡頭、驚險巧妙的武打場面在延續了《英雄》的基礎上, 更多了一份盪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日殖時期,台灣電影的發展是怎樣的
日據早期的台灣電影,從攝制、發行、放映到觀看,都是日本人的特權。1901年,日本人高松豐次郎在台北西門町投映十多部粉飾殖民統治的新聞記錄片。台灣華文電影開端於1925年,劉喜陽、李松峰、鄭超人、張雲鶴、李延旭等人成立台灣最早的電影團體「台灣映畫研究會」,拍攝台灣人的首部故事片《誰之過》,仍有殖民力量的參與與滲透。1929年,「百達影片公司」拍攝俠義愛情片《血痕》,十分成功。從1931年開始,日本殖民政府逐漸加強電影控制。一方面攝制、引進日本殖民影片,一方面禁止引入大陸影片,並限制台灣本土電影的活動。伴隨「皇民化運動」的興起,台灣電影也納入到這個體系中。但台灣電影人並未放棄努力。1937年,台北成立了台灣人自己投資設立的第一電影製作所,拍攝的首部作品是愛情悲劇《望春風》,情節的本土氣息濃郁,可以說是當時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悲慘生活的寫照,較為成功。同時,台灣電影人突破日本人的限制,極力引入大陸影片,以民族文化與精神抵制日本的文化殖民。他們從上海、廈門、南洋等處購買電影版權或舊片。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抗戰結束,台灣各地近二十個映畫社放映大陸影片近三百部,包括三十年代左翼電影工作者攝制的影片,如《故都春夢》、《野草閑花》、《漁光曲》、《愛情與黃金》等。
1941年12月,日本實施「電影界新體制」,進一步加強控制,台灣人無法製作自己的電影。
⑧ 關於台灣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獎者明驥的簡歷及祖籍
明驥1939年出生於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水坪鎮劉家河村,1949年赴台,畢業於政工幹部學校暨管外語學校。歷任中國國民黨將軍、中影公司製片廠廠長、總經理、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部長級)、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俄文系教授)、台灣電影戲曲協會理事長、烏克蘭國際斯拉夫科學院院士等職務。八十年代初期,明驥離開政壇,專心研究東歐問題,著述豐碩,在美國和台灣學術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明驥先生曾以80多歲高齡往返於兩岸及美國,呼籲承認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為反獨促統而奔走。
1977年出任「中影」總經理。他富有學識,為人開明,上任之初便發出了與最高當局不同的聲音:「我接任後,應時時求新求變,『抗日』題材與『政宣』電影雖然還能拍,但我不拍,時下的首要是展開新的文化任務。」李行的「鄉土電影」也正是在明驥入主「中影」的背景下重新興起。
時至八十年代初,面對業界危難,明驥銳意變革。他先從引進「新力量」著手,從1981年起,吳念真、小野、陶德辰、段鍾沂、黃嘉生陸續被招入「中影」,擔任編審、企劃、製片、宣傳等工作。82年「新聞局」也順應民意,取消了「劇本預審」制度。電影人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間。同樣是在這一年,「中影」推出了由四位年輕新導演聯合創作的《光陰的故事》 。這是比較公認的台灣「新電影運動」的開端。
明驥在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任內,創建台灣第一座電影文化城,成立台灣第一座電影沖印廠,推動「精製作、小成本」的全新風格製片方針,培育電影技術人才,開啟了「台灣新浪潮電影」的時代。當時在新電影浪潮中成長的導演,現在都已經是著名的編導,包括侯孝賢、陳坤厚、楊德昌、萬仁、柯一正、張毅、王童、廖慶松、托德辰、曾壯祥、朱天文、小野、吳念真等人。[1]
明驥 - 文學作品
明驥獲獎《蘇聯外交史》明驥 編著黎明文化
《中俄關系史》 明驥編著 三民書局
《銀河採薇》 明驥 編著 黎明文化 民國76 [1987]
《北國探索》 明驥 編著 台北正中書局 民國78[1989]
《俄羅斯風雲》 明驥 編著 黎明文化 民國83[1994] [1]
另著有:《傳情一海鷗》上、下集(俄文版)、《現代俄語復合句之研究》(俄文版)、《蘇聯民族問題之興起與發展》、《訪蘇見聞記》、《北國探索》等著作
明驥 - 影視作品
竹劍少年 (1984) .... 監制[1]
霧里的笛聲 (1984) .... 出品人
小爸爸的天空 (1984) .... 監制
戰爭前夕 (1984) .... 監制
小畢的故事 (1983) .... 監制
天下第一 (1983) .... 監制
兒子的大玩偶 (1983) .... 出品人
魔輪 (1983) .... 製片人
光陰的故事老師斯卡也答 (1982) .... 製片人
光陰的故事 (1982) .... 製片人
大遠景 (1982) .... 製片人
苦戀 (1982) .... 監制
龍的傳人1981 (1981) .... 製片人
動員令 (1981) .... 製片人
花飛花舞春滿城 (1980) .... 製片人
血濺冷鷹堡 (1980) .... 製片人
大湖英烈 (1980) .... 製片人
Z字特攻隊 (1980) .... 製片人
緊迫盯人 (1979) .... 製片人
我愛芳鄰 (1979) .... 製片人
源 (1979) .... 製片人
西風的故鄉 (1979) .... 製片人
天狼星 (1979) .... 製片人
錦標 (1978) .... 製片人
香火 (1978) .... 製片人
一個女工的故事 (1978) .... 製片人
明驥 - 金馬獎
2009年11月28日,第4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今晚在台北縣縣府大樓舉行,推動台灣新電影的幕後功臣、前中影總經理明驥獲頒終身成就獎。
明驥說,感謝所有參加台灣新電影製作的夥伴,也感謝所有支持者及家人。[2]
⑨ 兒子的大玩偶的幕後故事
出品於1983年的《兒子的大玩偶》,是根據台灣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同名小說所改編,是由三個不同的小故事組成,分別是《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以及《蘋果的滋味》。由候孝賢、曾壯祥和萬仁各自執導其中的一段。影片是新電影開展以來最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取材自台灣當局一直給予封殺的「鄉土文學」,原著作本就已經處在了官方的禁忌邊緣,而且官方向來防電影更甚於控制文字傳播,「中影」拍攝這種電影,是承擔了一定的風險的。影片在拍攝完畢送交新聞局審查之際,由萬仁導演的那一段《蘋果的滋味》則引發了一場風波,後來被稱為「削蘋果事件」。在那個尚未解嚴的時代,故事內容黑色而嘲諷,對社會的批判色彩較為濃重,這不符合台灣當局與新聞局對台灣電影的指導綱領(參考台灣電影對社會負面描寫的禁令)。尤其是故事內容呈現台灣人民卑微、麻木的社會心態,則更令當局惱火,一度要求將《蘋果的滋味》一段修改或刪除。事件最終在聯合報記者楊士琪的批評與呼籲下,《兒子的大玩偶》才最終能保持原貌出現。這次的削蘋果事件,雖然只是一兩鏡頭的刪存之爭,但卻代表電影自由的重大勝利,並為爾後新電影創作奠定了強大的輿論基礎。
侯孝賢確立台灣新電影的存在
上個世紀80年代,台灣的電影有幾種流派:武俠片、社會奇情片、瓊瑤式文藝片及軍教片,內容流於俗套。於是一批新銳導演,包括侯孝賢、吳念真、劉家昌、小野等人開始推動「台灣新電影運動」,企圖推翻舊電影的窠臼。繼《光陰的故事》成功後,侯孝賢、曾壯祥、萬仁也拍了一部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該片以台灣社會開始轉型的20世紀60年代為背景,三段不同的故事都呈現當時小人物的辛酸。《兒子的大玩偶》被認為是正式確立了「台灣新電影」一詞的存在,它的寫實風格為往後的新電影奠定了主題與方向。
原作:旨在喚起民族意識
台灣在歷史上曾經先後被荷蘭、西班牙、日本殖民者侵佔,蔣介石統治集團在大陸失敗後潰遷到台灣,又依靠美國、日本,使得台灣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極為復雜,在社會中普遍存在崇美崇日的思想,台灣一批作家認識到喚醒民族意識的重要性,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創作出一批批判美日等外國經濟和文化對台灣支配性影響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較大的就包括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的攝制是由編劇吳念真提出來的,他的理由是准備參加亞太影展,題材當然要反映亞太國家和地區發展過程中深受先進強國的影響。影片基本保持了原作精神,選角平實,多採用實景拍攝,片中使用國語、台語、英語等語言,務求什麼人說什麼話,使本片的每一段都自然流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內容和形式達到求真的統一,體現了新電影的紀實風格。
電影:由三段各自獨立的故事組成
侯孝賢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一個小鎮上,青年坤樹把自己打扮成小丑模樣,走街串巷替戲院作廣告招攬觀眾。回到家中,讓兒子阿龍快樂是他最大的安慰。有一天,戲院老闆叫他不必走街串巷,改用三輪車把電影廣告散布到每個角落。他的兒子看慣了他的小丑形象,當坤樹不再將自己打扮成小丑模樣想要抱兒子時,兒子反而大哭起來。坤樹為了使兒子高興,只好又拿出白粉,把自己打扮成小丑的形象……
曾壯祥執導的《小琪的那頂帽子》,描述兩個青年人為了養家糊口,到一個小鄉鎮推銷一種他們自己也懷疑其安全性的日本快鍋,其中一個推銷員林再發在親身示範用快鍋燉豬蹄時,發生爆炸,意外喪生。而他懷孕的太太此時卻因摔了一跤住院待產,打電話來要林再發去醫院。
萬仁執導的《蘋果的滋味》,講述一個從南部到北部工作的工人阿發被一輛美軍的轎車撞倒而軋斷了雙腿,阿發的妻子阿桂和孩子第一次從貧民區搭著大型轎車去一棟全白色的教會醫院探望阿發的傷勢,肇事的格雷上校為了「道義上」的責任,口頭允諾要把阿發的一個啞巴女兒接到美國去讀書,同時還付了兩萬元給他們。這種情形引起來探病人的工頭的羨慕,以為他是故意找一輛美國車撞上去的。一家人吃著外國教會醫院看護給的蘋果,覺得它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甜美可口……
影響:削蘋果事件
雖然《兒子的大玩偶》中的「蘋果的滋味」探討台灣對美國的依存心理並不十分深刻,仍然引起了一場「削蘋果的風波」。國民黨文工會一些觀念守舊的官員要求電檢單位對影片中幾個片段作出刪剪,電檢單位只好照辦。這可以說是對當時所標榜的「電影創作自由」、「電影藝術創作獨立性」的提法是一個極大的諷刺。這出電檢刪剪風波,使得導演萬仁十分引人矚目。而萬仁一氣之下,賦閑在家兩年,幾乎想放棄電影。聯合報記者楊士琪在報紙上公開揭發並抨擊此事,該文刊出後,輿論大嘩,批判官方、中影與影評人協會之聲不斷,《兒子的大玩偶》終於才能保持原貌出現。
這次的削蘋果事件,雖然只是一兩個鏡頭的刪存之爭,但卻代表電影自由的重大勝利,並為以後新電影創作奠定了輿論基礎。同時,這次事件也使得代表過去「觀眾電影」影評角色的影評人協會、以及代表政治力量的文工會,明顯落入下風。整個事件也被認為是失去地盤的舊陳述勢力對新一代影評人的一次失敗反撲。
⑩ 光陰的故事的影片評價
1982年,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聯合執導的集錦式電影《光陰的故事》拉開了台灣新電影運動的序幕,台灣電影史的一片燦爛就此孕育而出。楊德昌、柯一正、陶德辰都是從美國留學歸來,張毅從事小說創作,這四個人都是從未拍過商業劇情片的新手,低成本拍攝從而減少商業回收壓力、在題材上開掘了「成長與歷史」的主題以及清新的紀實影像都是該片帶來的開拓性意義。
該片的劃時代意義體現在多個方面,在體制上,起用年輕導演,突破中影用人成規;低成本拍攝減少商業回收的壓力來換取創作的自由,為台灣新電影鋪下一條返樸的路向;在題材上開掘了新電影的成長-歷史記憶主題,也牽引出本土經驗的回顧;在影像風格上,以清新朴實的紀實影像與當時的電影風氣相區別;故事以低調處理,一反做作的戲劇模式。
該片由《小龍頭》、《指望》、《跳蛙》和《報上名來》四段構成,影片時代背景是漸進的,分別表現了「童年」、「少年」、「青年」、「成年」這成長的四個階段,四位年輕導演描寫出各自對周圍世界的感覺。楊德昌執導的《指望》是全片中技巧最成熟、藝術造詣最高的一段。13歲的少女小芬暗戀房客大學生,滿懷美好幻想的時候無意撞見姐姐和大學生之間的戀情,單戀只留在她心間伴她成長。《指望》將少女對於異性的夢想描述得格外真誠而細致。陶德辰導演的《小龍頭》描寫一個乏人關心的孩子小毛終日沉迷於幻想世界。導演拍出了童真情趣,同時也寫出了父母與兒女的隔膜。《跳蛙》由柯一正執導,影片以大學生為主題,以自由、奔放的筆調描寫一個大學生想干件轟轟烈烈的大事,結果像青蛙一樣不安閑、不停地跳動,卻找不到自己確定的目標。影片還藉此批判了現代生活中許多荒謬的現象。《報上名來》由張毅導演,講遷到新居後的一個早晨,年輕夫妻大衛和芬蘭上班時遇到的誇張故事,在描述成年的無奈的同時也指出了台北日趨繁華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