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東宮影劇院的介紹
東宮影劇院(東四工人文化宮)位於東城區隆福寺大街47號,始建於1954年,隸屬東城區工會,毗鄰中國美術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三聯書店、中國書店,是隆福寺街區標志性建築之一。一個有五百坐席的全新劇場誕生了。林兆華戲劇工作室入駐東宮影劇院,無疑會為東城區的戲劇市場增添更多華彩。不斷上演好劇目,打造出一個精品劇場,未來的東宮,將會與更多的戲劇名導合作,將會上演更多樣化的作品東宮影劇院地處市中心繁華的隆福寺商業街,西鄰隆福大廈、美術館,與王府井相通,東宮與銀街相接。交通便利,門前隆福廣場內設大型停車場,消仿車位充足,是人們娛樂、休閑、購物的好去處。搭賣東宮現採用先進的SRD數碼還音系統。已於2009年底對文化宮進行了整體的裝修改造。大知橋逗廳設630個座位,有貴賓席、雙人包廂,影廳高大,建築聲場符合電影現場感、沖擊震撼力的效果,炫目的影視效果在大影廳里得到了完美體現。
② 電影《沒完沒了》裡面那段快板屬於什麼風格的
快板有「數來寶」、快板書、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種形式。「數來寶」是兩個人表演的;快板書是一個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場小段以外,主要是群眾文藝活動的一種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
從這點上看,電影《沒完沒了》裡面那段快板應該屬於小快板
「快板」這一名稱出現較晚,早年叫做「數來寶」。與「蓮花落」一樣,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討時演唱的。作為乞討時的演唱活動,歷史相當久遠;作為藝術表演形式,就比較晚。如前所說,舊時的藝人總想找個歷史名人,奉為開山鼻祖,以便增光添彩,「數來寶」的藝人當然不例外。於是在歷史上的乞丐群中找到明太祖朱元璋,奉為祖師爺。雲遊客《江湖叢談》說:
敝人曾向彼輩探討,為什麼供奉朱洪武?據他們所談,朱洪武系元朝文宗時人,生於安徽省濠州鍾離縣。父名朱世珍,母郭氏,生有四子一女,三子因亂失散,女已出嫁。四子即洪武皇帝,自幼異於常人。都說這個嬰孩不是尋常人物,將來定然出色……朱洪武名叫朱元璋,字國瑞,到了他會說話的時候,叫爹爹亡,叫娘娘死,剩下他一人,跟他王乾娘度日,及其長大,送往皇覺寺出家,長老給他起名元龍和尚。長老待之甚厚,廟中僧人待之甚薄,長老圓寂後,僧人將朱元璋驅逐出廟,他王干媽將他送到馬家莊給馬員外放牛。放牛之處為亂石山,但他時運乖拙,牛多病死,或埋山中,或食其肉,被馬員外驅逐。王干媽又因病去世,朱洪武只得挨戶討要。因他命頌沖大,呼誰為爺誰就病,呼誰為媽誰亦生病,後鍾離縣人民皆不準他在門前呼爺喚媽。朱洪武在放牛之處自己悲傷伍櫻鉛,十幾歲人,命苦運蹇,至誰家討要誰家之人染病。不準在門前喊叫,如何乞討?他忽見地上有牛骨兩塊,情急智生,欲用此牛骨敲打,挨戶討要。於是天天用此牛骨敲打,沿門行乞。鍾離縣人民皆恐其呼叫爺媽,每聞門前有牛骨聲至,都將剩的食物拿至門前,送給朱洪武。直傳到今日窮家門的乞丐,都不向人呼爹喚媽,即其遺傳也。
社會人士管那牛骨叫牛骨頭,窮家門的人管那牛骨頭稱為「太平鼓」。上有小銅鈴十三個,亦為朱洪武所留。相傳有一個銅鈴能吃一省,有鈴十三個能吃十三省也。
「數來寶」藝人的這類說法多有推今及古的色彩,只可聊備一說。「數來寶」見諸文字記載相當晚。《北平指南》說:「數來寶」,昔日名曰「善人知」,衣裳整破均有,供奉朱洪武,手持竹板,亦有持牛骨者。收養門徒,按戶索說討錢。近來天橋等處很多,有依此為藝,設場演述者。 「數來寶」已經由乞討時的演唱活動變為「撂地」賣藝。佚名《都門竹枝詞》說:近日人情總好奇,新聞謅出解人頤。一群人聚如蜂擁,圍著狂呼一氣兒。
「數來寶」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沿街乞討演唱,二是「撂地」賣藝,三是舞台演出。一些快板藝人兼通相聲,曲藝術語叫做「一人吃兩門」,高鳳山、王鳳山、徐志寬、王學義都是如此。
舊時北京天橋有「數來寶」場子,但不固定。皆因「數來寶」掙錢不多,出語粗俗,不大容易招來觀眾,場主不願租給「數來寶」藝人。他們見哪裡有空地,就在哪裡說,久而久之,也佔一席之地。天橋「數來寶」藝人中較出名的有小海和曹麻子。雲遊客《江湖叢談》載雲:「小海是久占天橋,至遠到隆福寺、護國寺、土地廟趕個廟會,從不出北腔好平的。曹麻子是專走外穴,北平要不掙錢,就往各村鎮去趕集場、廟會。天橋雖然還有些個說數來寶的,但是藝術不強,比不上小海、曹麻子,亦沒有人注意。
當代快板名家當推高鳳山和李潤傑。
高鳳山,河北省三河縣人。1921年生。生於貧苦人家,6歲父兄痛故,流落北京,為天橋藝人曹德奎收養,學唱「數來寶」,後來又拜著名相聲藝人高德亮為師,學說相聲,打下深厚的藝術功底。少年時代開始「撂地」賣藝,逐漸享名,曾參加北京市曲藝三團、北京市曲藝團,並擔任領導,已辭世。高鳳山吐字清晰,語言俏利,節奏鮮明,氣勢流暢,板槽極穩,富於變化。在說、逗結合方面,尤有獨到之處。拿手節目有《同仁堂》、《孫悟空三盜芭蕉扇》、《黑姑娘》、《張羽煮海》、《闖王斬堂弟》等。
李潤傑,天津市武清縣人。1919年出生。幼年家貧,曾拜段榮華、焦少海為師,學說評書、相聲,加上「數來寶」,一人兼通三藝。50年代初期參加天津市廣播電台曲藝團,後來任天津市曲藝團副團長,已辭世。李潤傑擅長演快板書,注意吸取山東快書、西河大鼓等曲種的有益成分,改革快板書的演唱方式,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其特點是:口齒伶俐,表演傳神,感情充沛,風趣幽默。50年代以來,先後演唱快板書近百段,結集為《李潤傑快板書選集》,已出版了三集。
快板藝術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從表現形式看,有一個人說的快板書,兩個人說的「數來寶」和三個人以上的「快板群」(也叫做「群口快板」)。從篇幅看,有隻有幾句的小快板,也有能說十幾分鍾的短段,還有像評書那樣的可以連續說許多天的「蔓子活」。從方音看,有用普通話說的快板。「數來寶」,也有用天津方音演唱的天津快板。此外,一些地方還用當地方音演唱類似快板的說唱藝術形式,如陝西快板、四川金錢板、紹興蓮花落等。從內容看,既有以故事情節取勝的,也有一條線索貫穿若干小故事的所謂「多段敘事」的,還有完全沒有故事的。從韻轍看,既有一韻到底的快板、快板書,也有經常變換轍韻的「數來寶」。
下面介紹幾種快板常用的藝術手段。「包袱」、「誇張」、「鋪陳」是快板常用的藝術手段,但也並非是快板所「獨有」而在其他藝術形式里「絕無」的,這些藝術手段,對快板藝術特色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
包袱
快板,特別是「數來寶」,具有幽默詼諧的藝術風格,跟相聲藝術一樣,「包袱」是結構情節、刻劃人物的重要手段。「包袱」是相聲藝術的生命線,無「包袱」即不成其為相聲。快板里雖也經常使用「包袱」,但有時卻以情節,人物見長,「包袱」居於次要地位。
誇張
快板里誇張不僅用來組織「包袱」,而且用來為描寫增添色彩,使之鮮明生動,有時兩種作用兼而有之。如李白的詩里說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事實上,決不會有三千丈的白發。但人們在生活里承認它不會有,而在藝術欣賞中卻理解它的存在,誇張之妙就在這里。如前所述,作為語言藝術的誇張,既不能信口開河,又不能不擴大,因此,常常是大處合理,小處不能死摳。如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如果從語言誇張的角度理解,無疑是滿腔悲憤的傾瀉,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的血淚控訴。反之,如果照字面摳,「生男埋沒隨百草」,男的都死光了,那麼生女要「嫁比鄰」,豈能行?說起來像是笑話,其實在曲藝創作和欣賞之中卻常常可以碰到。
鋪陳
快板書以敘述為主,描寫成分很多,常常運用鋪陳手法進行渲染,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鮮明、生動。
③ 隆福寺 對著廣場的那個電影院叫什麼
樓主說的應該是 長虹影院 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