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部劉德華的電影
女的不是王祖賢演的,是張敏
《與龍共舞》
這部電影很好看
『貳』 關於影片《霸王別姬》的一些瑣碎問題
1 其實關師傅的死是情到深處,加之年老體衰共同促成的,在臨死前,關師傅成經常唱到"丈夫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是導演特意加進去,以表達關師傅當時的感情.
2 電影是改編自台灣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不過只要情感是有愛情變成了人性與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空虛的一面的的表現,不過小說中的人物也並非完全虛構,與我國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有些需相似之處,比如說梅蘭芳大師曾經參加過喜連成科班,影片中的程蝶衣是在喜福成科班中學藝等等.
3 第三點我青木很有可能是導演或是作者虛構的,完全是為了表達主題,即使是有原型,很可能電影中的人物已被改的找不到原型的一點影子.
『叄』 被電影神化的黃飛鴻,在真實歷史中的他是怎樣的
黃飛鴻,被譽為,中國嶺南的一代宗師,在電影之中,黃飛鴻武藝非常了得,而且還忠君愛國,非常有政治抱負和理想。而一方水土也養育了一方文化。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武術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能夠防禦別人,那麼歷史之中的黃飛鴻究竟像不像電影之中說的那樣傳神呢?
不過,黃飛鴻的晚年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他的一生都是功大於過,令世人敬仰,後世還流傳下來了黃飛鴻的很多功夫。無論是在人品方面,還是在武術方面,黃飛鴻,都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肆』 梁坤的人物生平
鐵橋三(1813年-1886年)
原名梁坤,廣東南海縣人。年幼時就非常嗜武,到處尋訪名師。後來有機會遇到洪拳巨子、福建莆田少林寺的覺因和尚,對他的武功非常景仰,遂拜其為師,入廣州白雲山能仁寺帶發修行。在寺中學藝七年,得到覺因的悉心教誨,盡得其師真傳,成為洪拳傳入廣東後的一位代表人物。
鐵橋三:口耳相傳中的俠義之士
據說電影《英雄》去參加奧斯卡頒獎禮的時候,鞏俐說中國現在還用武打片去闖世界,是中國的悲哀(大意如此)。如果傳聞屬實,那麼鞏俐小姐的理解能力實在平平。她不知道在中國武術這個領域里,拳打腳踢的武打功夫其實只是表象,俠義精神才是文化內核。當然,張藝謀是否把俠義精神拍出來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從荊軻到虯髯客,從梁山好漢到清末民初的革命志士,似乎中國從來不缺俠客,但是坦白地說,我們頂多隻是知道名字及其背後的零散故事而已,他們所具備的武功套路究竟如何,又有多少人知道?大概也沒有人會去關心吧。名字可以流傳到今,故事仍然膾炙人口,如果單單只是打打殺殺的功夫,而不是其中濃厚的俠義精神,我還真是難以信服這個解釋的原因。
年少時讀唐詩,非常羨慕「不斬樓蘭終不還」這樣的氣概,對文弱詩人竟然也寫這樣的詩句感到大惑不解,更想不通的是,李白的夢想是著一身青衫,秉一柄長劍,遊走天涯。後來看到學者陳平原的一本書,書名就叫《千古文人俠客夢》,似乎豁然開朗。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都在做著俠客夢,俠義精神的深入人心可想而知。
中國的武術可真是平常人理解的那麼簡單?金庸小說的一拍再拍,香港影視劇的一濫再濫,雖然誰都知道是些憑空想像甚至瞎編濫造的奇人異事,卻從來不缺乏觀眾,就是這個道理。
或者是因為年代久遠,或者更因為只是個民間人士,今天可以找尋得到的有關鐵橋三的記載實在有限,即使有,基本也都是時間上毫不連貫的傳說故事。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市民百姓偏偏對這些傳聞中的故事津津樂道,那些武功高強的名字也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固然與故事本身具有傳奇性的原因有關系,恐怕更多的還是電影電視劇的功勞。
一位武術研究專家的見解很有代表性,他說,其實無論從客觀生理上還是物理現象的角度來看,影視劇中的功夫都是不可能達到的,大多是後人對前人的想像性、文學化的虛擬。
在民間,一直有「廣東十虎」的提法,鐵橋三是其中之一。偏居中國南部的廣東之所以看起來武風很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歷史環境所造成的,也就是說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產物。19世紀的中國,正處於清代末年,內憂外患,社會動盪不安,政府對社會的管理往往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平常百姓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證。而廣東省地處南方,治安更為惡劣,不少百姓為了保護自己,開始紛紛習武自強,幾乎每個村鎮、行會都會聘請武術高強的武師任教,既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又可以讓族中子弟強身健體,漸漸地,南粵大地練武成為一種風氣。
尤其在廣州,隨著諸多武館的相繼設立,並且因為都公開招攬學生而形成競爭。正所謂同行是冤家,武館之間為了確定江湖地位,以及爭奪市場利益,彼此間比拼武藝,或者接受別人的公開挑戰,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一場比武決戰後,勝者有更多學生慕名而至,而敗者則只能含羞遠走他鄉。有關鐵橋三的幾個傳說,基本都是在與他人的比試武藝中形成的。在口耳相傳中,比武的真實情況不可避免地被誇大乃至神化,這也是在無形中為勝利的一方做了最好的廣告。
當然,在殘酷的競爭下,如果只憑著花拳綉腿顯然是不行的,沒有真正的武功是不可能在廣州立足的。或許正是這種殘酷競爭的環境,客觀上促進了近代南派拳術的發展,如今許多至今還在流傳的南拳均始創於這個時代。
鐵橋三所創的鐵線拳即使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在南拳中自成一派並佔有重要一席卻也是事實。更幸運的是,鐵橋三的後面還有一個流傳更為廣泛的後輩黃飛鴻。據說,在佛山,仍有一位洪拳師傅掌握著這套武功。
其實,放到今天的社會來說,我們真的完全沒有必要去考證傳說的真實性。畢竟,在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中,面對栩栩如生的武林義士,我們常常可以感覺到濃濃的民間鮮活氣息,給生活增添許多斑斕色彩,這是不是就已經足夠了?
鐵橋三自小酷愛武術,到了十四五歲,已經練得一身好功夫。後來,鐵橋三拜名聞江南的少林寺覺因和尚為師。他練功刻苦,又能恭敬侍候師父,很受覺因的賞識,把拿手本領都傳給他。經過不斷努力,鐵橋三的功夫日見高深,他把雙臂伸開,能掛起六條大漢,步行數十步而面不改色,因此遠近知名。
有一次,他去赴友人的宴會,座上有個叫胡海的教頭,想把鐵橋三打敗,以顯示自己的本領,還沒散席便請鐵撟三較量。當下雙方擺開陣勢,鐵橋三取守勢,只用雙手招架,使胡海無計可施。
鐵橋三看準機會,三一進馬,便破他門戶,再把手一揮,胡海便撲倒在地。胡海還不死心,來一個「黑虎掏心」直取鐵橋三。誰知鐵橋三早有了防備,閃身避開鐵爪,一個「龍馬揚蹄」把胡海踢個四腳朝天。
眾人哈哈大笑,胡海滿面羞愧,但無可奈何,只好悻悻離去。眾人裡面走出胡海的師弟,假裝上前扶鐵橋三入座,想出其不意將他掀倒,但鐵橋三像座鐵塔,紋絲不動。
胡海老想報復,他找另一個武功高強的教頭馬南,說鐵橋三在背後罵馬南是一個肥豬,不堪一擊。馬南暴跳如雷,想去找鐵橋三算賬,胡海忙上前獻上一計,馬南聽後吩咐依計行事。
這天,有個人來找鐵橋三,說是馬南派他來請鐵橋三去赴宴的,並呈上馬南親書的請帖。鐵橋三與來者交談時,覺得那人神色緊張,語無倫次,心知有詐。他跟來人上路,到了江邊,只見一隻小船停在那裡,有個船家模樣的人立在船尾,來人請鐵橋三快些上船。
鐵橋三上了船,見這條船甚為可疑,便暗發功力,只見船頭慢慢下沉,一會便沒入水平線下了。忽然鐵橋三聽見耳後有風聲,將身一側,抬起一腳,那人掉下江去,原來是那個送請帖的人。鐵橋三哈哈大笑,一個鷂子翻身飛上岸,回頭看時,那隻小船已在江中底朝天了。
原來,胡、馬二教頭想欺鐵橋三不識水性,企圖騙他上船,讓他在水中出醜。這時只見二位教頭從江邊大樹走出來,齊向鐵橋三拱手,表示折服。當下,胡、馬二教頭在附近找了個酒店,設宴向鐵橋三賠禮道歉。從此,鐵橋三更加出名了。 南拳據說最初是出於南少林,在明代逐漸形成獨立拳系。南拳總的特點是步穩、拳剛、勢烈、少跳躍、多短拳、擅剽手,以聲、氣修力。南拳的代表是廣東南黎,廣東南拳的代表是「五大名家」,洪拳是其中聲名最盛、生徒最多的一家。
傳說中的福建南少林是一個反清的大本營,在那裡集結了洪門子弟和三山五嶽的俠雄豪客。清兵火燒南少林後,洪熙官來到廣州,隱居在大佛寺,與佛緣和尚共開武館。洪拳傳入廣東後,包括五行拳(金拳、夾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土地拳)和十形拳(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獅拳、象拳、馬拳、猴拳、彪搴等十大象形拳)。鐵橋三及其弟子林福成、黃泰、黃飛鴻、林世榮等是洪拳中最大的一派。
洪拳在明末清初中傳入廣東,在廣東流行甚廣,是廣東「洪、劉、蔡、李、莫」五大拳之首。其代表人物有鐵橋三(梁坤)、林福成、陸亞采、王隱林、林世榮、黃麒英、黃飛鴻。黃飛鴻隨父黃麒英學習伏虎拳以及先輩以龍、蛇、虎、豹等的象形及特性創編的洪拳,並盡得鐵橋三「鐵線拳」的真傳,又向蘇乞兒學習「醉八仙掌」,創「無影腳」「飛砣」等絕技。他武德高尚,正直真誠,除暴安良,扶弱濟貧。曾助父開設寶芝林葯店,生產「大力丸」、「刀傷散」濟世,並向青年傳授武藝。1894年受聘為劉永福黑旗軍的武術總教習,在行軍時管帶一營。曾有一句流行語:「劉永福打番鬼,越打越好睇」,這與黃飛鴻教習武藝有關。
洪拳在海外的傳播,主要是黃飛鴻傳下的拳術。先後刊印的《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鐵線拳》等拳譜,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現在,美加、歐洲、東南亞等地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洪拳流傳。 鐵線拳,屬於少林外家拳之內功手法,專為鍛煉橋手之用,是鐵橋三的絕技,後由鐵橋三首徒林福成傳授給黃飛鴻。
鐵線拳是一套養生拳,以運動肢干,暢通血脈為主,具有壯魄健體,反弱為強的功能。其大綱不外分外膀手與內膀手二式,外膀手屬外功即手、眼、身、腰、馬;內膀手屬內功,即心、神、意、氣、力。它以剛、柔、逼、直、分、定、串、提、留、運、制、訂十二支橋手為經緯,陰陽並用,以氣透勁,又以二字鉗羊馬勢保固腰腎,練此拳法要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亂,徐而不弛,無論男女老少,皆能習之,恆久練習,有祛病延年之效。 「廣東十虎」這個稱號,許多人都從粵語長片或者電視劇集里聽說的。一般的說法是,在清末年間,廣東省內稱十位武功極高、聲望極高的武林人士為「廣東十虎」,這個稱號在當時是確實已經存在的。
但是,因為這種提法基本只是市民老百姓的口耳相傳,並非武術屆人士的一個選舉或共識,因此關於「十虎」的說法很多。除了民間耳熟能詳的黃飛鴻外,其他的幾位武學家到底是誰,以及其中的排序究竟如何,就一直充滿爭議。比如說,有人認為鐵橋三是「廣東十虎」之首,但有的看法又認為他是排第二甚至第五。
作者筆名為「我是山人」的陳勁先生,在他的武俠小說《武壇二虎》自序里說,「廣東十虎是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黎仁超、蘇乞兒、黃飛鴻、鐵橋三、鐵指陳、譚濟鶴」,這種說法的可信度較高。
『伍』 《廟街十二少》內容
http://ke..com/view/850273.htm 這里有
『陸』 求一部香港電影
城市獵人 City hunter /
語別: 粵語對白 ;
物料詳情: 100 分鍾 : 有聲, 彩色.
片種: 時裝.故事片 -- 中國 -- 香港.
公映日期: 16. 01. 1993.
製作地區: 香港.
製作人: 導演, 王晶.
演員:
成龍 (飾孟波), 王祖賢 (飾惠香), 後藤久美子 (飾金村清子), 邱淑貞, 溫翠蘋, 單立文, 林海峰, 葛民輝, 黎明, 盧惠光, 李察諾頓, 基利丹尼斯, 葉晨, 林其欣, 朱潔儀, 王敏德 (飾中村), 黎彼得, 段偉倫, 荻原賢三, Vincent Laporte, Michael Abbott, Louis Roth.
出品公司: 香港 : 嘉禾, 1993.
其他機構:
香港 : 寰亞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發行], 1993 [首映].
使用許可權:
DVD II ; 鉅星錄像發行(香港)有限公司.
DVD IIA ; 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片名: 城市獵人 City hunter /
別名: 日文片名 : シティーハンター
拼音: Cheng shi lie ren
內容簡介:
好色的孟波調查報業大亨之女清子下落, 與助手惠香來到"富貴號"郵輪. 清子因偷聽到劫船已在公海. 匪徒人強馬壯, 以為勝算在握, 卻不知孟波, 女警也在船上...... (內容簡介來自 VCD)
電影歌曲:
'城巿獵人' / 作曲, 黃霑 ; 填詞, 黃霑 ; 編曲, 戴樂民 ; 演唱, 成龍. 主提曲.
'Happy happy gala gala' / 作曲, Tsugutoshi Goro ; 填詞, 軟硬天師 ; 編曲, Yasushi Akimoto ; 演唱, 軟硬天師. 插曲.
'Dance dance dance' / 作曲, 根本一文 ; 作詞, 三浦德子 ; 編曲, 西平彰. 插曲.
製作機構: 嘉禾, 出品.
寰亞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發行.
成家班, 武術指導. 動作指導.
猛龍特技, 飛車特技.
天工彩色沖印有限公司, 沖印.
鉅星錄像發行(香港)有限公司, 影碟發行.
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影碟發行.
軟硬天師, 填詞. 演唱.
翻譯本: 城市獵人. City hunter
台前幕後:
王晶, 1955/5/3- 導演. 編劇.
蔡瀾, 1941/8/18- 監制.
鄒文懷, 出品人.
何冠昌, 出品人.
周震東, 策劃. 統籌.
北條司, 角色原創.
張耀宗, H.K.S.E., 1945/4/2- 剪接.
張嘉輝, H.K.S.E., 剪接.
李子衡, H.K.S.C., 攝影.
劉滿棠, H.K.S.C., 攝影.
馬金祥, H.K.S.C., 攝影.
程小東, 1953- 武術指導. 動作指導.
奚仲文, 美術指導.
陳顧方, 服裝指導.
詹偉偉, 統籌.
黃瑞顯, 製片.
梁曼儀, 製片.
孔少麗, 製片.
戴樂民, C.A.S.H., 音樂. 編曲.
黃霑, C.A.S.H., 1941-2004/11/24, 音樂. 作曲. 填詞.
邱紀榮, 燈光.
麥榮德, 燈光.
陳偉年, 燈光.
梁德森, 監制助理.
江原千登勢, 監制秘書.
陳希文, 執行製片.
禤志傑, 執行製片.
佘偉森, 執行製片.
何永祥, 執行製片.
吳惠姍, 副導演.
葉偉民, 副導演.
周惠坤, 副導演.
張敏 (導演, 男演員) 1964- 副導演.
劉志豪, 助理製片.
劉思樂, 助理製片.
陳慧芝, 助理製片.
蔡崇輝, H.K.S.C., 助理攝影.
張學文, 助理攝影.
馮遠文, H.K.S.C., 助理攝影.
甘福成, 助理燈光.
劉敏雄, 布景.
譚康明, 布景.
黃炳耀 (美術) 布景設計助理.
畢耀光, 布景木工.
周文潔, 服裝設計助理.
吳里璐, 服裝設計助理.
姚惠明, 服裝.
楊錦珍, 服裝.
朱桂芬, 道具.
文潤鈴, 化妝.
鄭如麗, 化妝.
葉蓮女, 化妝.
曾逸平, 梳頭.
徐向榮, 梳頭.
劉嵐, 場記.
陳偉雄 (副導) 場記.
林江偉, 劇務.
馮志偉, 事務.
甘地, 事務.
施耀榮, 事務.
黃志權, 劇照.
簡珍娜, 茶水.
鄧榮娣, 茶水.
丁遠大, 動畫特技.
劉漢章, 煙火特技.
李燕萍 (製作人員) 後期製作.
李家強, 後期製作助理.
吳國華, 效果.
楊偉強, 音樂剪接.
周少龍, 1932/6/15- 混音. 錄音.
丁羽, 對白領班.
成龍, H.K.S.A., 1954/4/7- 演員. 演唱.
王祖賢, 1967/1/31- 演員.
後藤久美子, 演員.
邱淑貞, 演員.
溫翠蘋, 演員.
單立文, 3/17- 演員.
林海峰, 演員.
葛民輝, 1966/12/30- 演員.
黎明 (男歌手, 演員) 1966/12/11- 演員.
盧惠光, 3/17- 演員.
李察.諾頓, 演員.
基利.丹尼斯, 演員.
葉晨, 1/28- 演員.
林其欣, 演員.
朱潔儀, 9/6- 演員.
王敏德, 演員.
黎彼得, 演員.
段偉倫, 演員.
荻原賢三, 演員.
Laporte, Vincent, 演員.
Abbott, Michael, 演員.
Roth, Louis, 演員.
Goro, Tsugutoshi, 作曲.
Akimoto, Yasushi, 編曲.
根本一文, 作曲.
三浦德子, 作詞.
西平彰, 編曲.
參考資料:
http://ipac.hkfa.lcsd.gov.hk:81/ipac20/ipac.jsp?session=12GS5021C5161.3868&profile=hkfa&uri=full=3100018@!2537@!2&ri=11&aspect=advanced&menu=search&source=192.168.110.61@!horizon&ipp=20&staffonly=&term=城市獵人&index=.GW&uindex=&aspect=advanced&menu=search&ri=11
『柒』 洪金寶演的豬肉榮的電影
林世榮(The Magnificent Butcher)(1979年)
導演:袁和平
監制:鄒文懷
編劇:王晶 鄧景生
動作:袁和平 洪金寶
演員:洪金寶 關德興 元彪 韋白 鍾發 樊梅生 林正英 鍾發 李海生 馮克安 蔣金 元武 曾楚霖 馮敬文 西瓜刨 何柏光 唐晶 咖喱 陳會毅
上映:1979/12/19
該片是具有濃厚廣東風味的民初功夫喜劇,由動作指導出身的袁和平導演,武師出身的洪金寶飾演主人翁林世榮。
佛山黃飛鴻(關德興)有三大門徒——林世榮(三毛)、梁寬(元彪)、鬼腳七(韋白),其中大徒弟以販肉為生,人稱豬肉榮。阿榮行俠仗義,但頭腦耿直,遇事少變通。阿榮無意開罪了五龍堂的人,堂主高霸天(李海生)借機來寶芝林發威,卻被黃師傅出手壓住了氣焰。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雙方由此也就結下了粱子。
阿榮的弟弟林世光(蔣金)攜妻來佛山尋兄,遭高霸天的紈絝子高大海(馮克安)欺騙,愛妻被劫走。阿光幸得嗜酒如命的老叫花福成(樊梅生)相助,而阿榮輕信大海的諂言,反幫惡人向福成動武。老叫花先教訓了阿榮,後讓兄弟二人相見,這才真相大白。阿榮將計就計,假擒福成來五龍堂救出弟媳。二人可謂不打不相識,福成與阿榮便成了好友,在老叫花的點撥下,阿榮的虎鶴雙形拳也越發精進。
高大海豈肯善罷甘休,他先誣陷阿榮奸殺堂主養女,後又將林世光殺害。忍無可忍的阿榮憤然出手擊斃高大海為弟弟報仇。堂主高霸天痛失獨子和養女,亦怒不可遏,最後自然要上演一場五行掌對決虎鶴拳的精彩好戲。 高霸天來寶芝林發飆,黃飛鴻利用手中的毛筆與之交手。關德興自四十年代以來幾乎就是電影黃飛鴻的形象代言人,他以飾演同一個角色最多而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關老爺子唱粵劇出身,基本功和精氣神都還不錯,當然要讓一個七旬老人實拍實打不太現實。袁和平通過四尺宣紙上兩只毛筆的交鋒,巧妙設計出了老年黃飛鴻矍鑠大度的性情和高人一籌的功夫。非但把傳統文化中「武以德服人」的品質用具體的招法躍然紙上,而且正反派的性格也一目瞭然。袁導這種動作中的細部「寫意」手法確實無人能敵。關老爺子自己做了些執筆出招的架式,部分上桌下地的拳腳由袁祥仁替身完成。
老叫花上酒店買酒巧遇高大海,遂戲弄之。這場戲更象是樊梅生的替身在對付馮克安,樊胖除了露幾張笑臉、擺數個正面架式外,幾乎所有連貫性進攻和翻騰都由替身完成。在三排酒壇上的打鬥設計精彩,老叫花在酒壇上信步騰身躲閃高大海的地面進攻,引高大海上酒壇,老叫花迅速落地左腳旋擺將高踢落;高起身回擊,老叫花騰身上酒架接前空翻落至高身前;避過高的鋒芒,老叫花倒地前踢,高一頭撞碎架上的酒壇。老叫花不僅喝到了**的好酒,而且酒錢也順帶一並從高大海身上打出來。袁導的鏡頭表現也恰到好處,你能在廣角全景中看到有節奏的快速過招,接觸和擊中後果。
林世榮聽信高大海的一面之辭,來酒館向老叫花討公道。三毛和樊梅生(樊依舊有替身)兩個大胖子均用洪拳的虎鶴雙形以及蛇形拳過招,這場戲袁導注重突出一招一式和諧趣效果。二人出手迅速,袁導也更多以快推近景來彰顯精彩的手型招法和搞笑的面部表情。而三毛的功夫活寶形象也演繹得活靈活現。
高霸天帶手下來寶芝林抓林世榮未果,便踢了招牌,梁寬與鬼腳七挺身護館。元彪對林正英,韋白對元武。林手執一尺紙扇與彪在夜色下的庭院中一角開戰,紙扇實乃障目工具,林手舞扇面擾亂彪的視線,而以腳勾拋腰間束帶上掛著的銅錢,彪面部中彈側翻 360倒地。兩人過招數合,林再施詭計,被彪識破先起腳反將吊錢摔中林額頭,接一記進步側踢,林騰身飛起倒地。彪奪過紙扇,再一腳側踹將林送入正廳。鏡頭切至庭院的另一角,韋白徒手對付元武手中的猴棍,武以棍支撐,順桿騰空而起一腳前踢中韋。武將手中的棍武得虎虎生風,一段精彩的騰越雜耍。韋不敵被掃倒,順勢抄起一柄長刀和一根段棍。再戰,韋貓身刀棍齊發,以棍中武小腿,韋佔了上風。鏡頭切回正廳內,彪與林徒手過招,林漸不敵,又使出下三濫的袖尾刀暗算,亦被彪避過。林以雙刃近攻,彪則左右騰挪以遠距腳法還擊。林終斃命於自己的刀下。鏡頭再切到庭院,韋將武的棍擊落,李海生前來親自出馬,彪也趕至院外,二人聯手對李。袁導此處的動作設計又是一大亮點,李海生打得似乎從來都沒有如此可信過,他不僅招法得體快捷,且拳掌手腳並用。注意元彪的拳位始終與腰馬配合,這種寫實的套路與洪拳基本功是吻合的。三毛趕來,卻中了李的一記朱沙掌,彪與韋抵擋一陣,架起三毛逃走。
袁導匠心獨具的工整細微和富於節奏的動作設計在這場戲中可見一斑,而他也很擅長用鏡頭語言(如快推鏡頭局部捕捉,快拉揭示全景,慢鏡頭)來放大和意化動作效果。
林世榮在老叫花福成的點撥下習煉洪拳的橋手基本功。招法為運橋、分橋、定橋、穿橋、直橋、柔橋、剛橋、流橋、提橋等,訓練沒有太多戲劇效果,但都是對洪拳招法的寫實表現。阿榮自創一橋上前進攻老叫花,僅這一招半式的過招樊梅生還是被替了身,巧妙避過阿榮的橋手,阿榮失去重心一記狗吃屎撲翻在地。
鍾發飾的怪貓追至阿榮藏身處,二人在停放棺木的祠堂中交手。鍾發在洪家班中可算個一流武師,他的身手絕對能與元彪、元華等人相提並論。三毛毫不吝嗇地將這場打戲設計得古靈精怪、充滿新意,兩人使出渾身解數(除了鍾發騰空翻至三毛背後雙腳前踢並竄上房梁,該鏡頭利用房柱近景遮擋做了個虛長鏡)每個回合均是迅猛的全鏡快攻。鍾發翻騰竄越、上樑下地的雜耍功夫將怪貓一角刻畫得入木三分。而袁導的布光和鏡頭將該戰的怪異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袁導也巧妙地在怪貓身上運用了鋼絲來完成部分需要克服地球引力的反常規動作,呵呵,這也算是袁家班的動作秘技之一。
林世榮手捧弟弟的靈牌來找高大海報血仇。三毛就象一頭憤怒的公牛,進門大力捶翻兩打手,接著撲向馮克安。一記蹲地後掃,馮前翻倒地,接前踢,馮後仰摔壓碎案桌倒地。三毛咆哮著提拳直擊,馮抓起案板護身,鐵拳穿透木板正中馮腹部。馮拔刀,三毛毫不遲疑正面迎擊,抓起圓凳打飛匕首,接右腳側勾踢中馮頭部。三毛一招「犀牛望月」雙拳將馮打出屋外,再雙手將其擎起大力拋回室內(馮的尾紋骨砍在門框檔上,身體後仰倒地。噢)三毛追回屋內,不再理會馮的說辭,以靈牌奮力砸向其頭部,馮斃命。這場戲是典型的三毛動作,為達到效果二人可謂全力以赴、拳拳到肉。三毛始終是鐵拳緊握、雙目怒視,而動作摒棄了繁雜的套招打法,以更直接了當的搏擊來體現林世榮報仇心切的真實。馮克安除了那危險的一坐,幾乎所有的翻摔都沒有被替身的痕跡,也算是賣盡了力氣。而鏡頭也一律在全景中捕捉了動作的起、打、中、摔,少有剪切拼接。讓人看得暢快淋漓、一氣呵成。
最後在大街上,高霸天使五行掌對決林世榮的虎鶴拳,老叫花則在一旁指點阿榮。這是一段長達八分鍾的二人對攻,通常如此長時間的純粹橋手拉鋸很容易使動作陷入呆板乏味,但袁導卻高超地證明了他是套招設計的大師。首先是招式多樣,李海生的掌法分金、木、水、火、土五形,掌風各有特色;而三毛將洪拳的十二指橋手和虎、鶴、龍、蛇、豹式結合,變化多端。另外充分利用三毛的體能,讓其滿場騰挪翻滾、爬高上低。使得整場打鬥充滿了動感的節奏,而非貧乏的原地拉鋸節拍。在鏡頭上袁導採用了全景和過腰中景相結合,以全景展現起招、移位和翻摔,用中景捕捉橋手對招的細節。另外通過老叫化的過肩和過腰鏡頭來具體化第三人稱視角,還有仰、俯空間鏡頭的靈活運用。三毛有一處大遠景中在長凳上的騰空後翻被元彪替了身,其它所有翻騰跳躍均是本人完成,想想三毛的體重和他移動的頻率和范圍,該戰中其體力消耗估計十分驚人。最後三毛用虎鶴雙形結合寸橋和剛橋手法破了李的五形掌,保住了寶芝林的招牌。 如果說將三毛放在一個動作演員的位置上,而要從70年代選出一部代表他本人功夫的作品,那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林世榮》。該片近 110分鍾的戲對於一部功夫片似乎顯得冗長了些,袁導在劇情上也沒有更多創新,依舊是搗蛋徒弟學藝報仇的諧趣套路。但三毛的演繹無疑給林世榮這個角色增色不少,而用洪拳嫡系弟子來做故事主角也使其具有了吸引力。
該片最大的看點自然是由袁家班和洪家班兩大實力門派聯合打造的精侖功夫,八爺和三毛這種夢幻組合可不多見啊。八爺是位因材施技的大師,成龍、元彪、甑子丹、李連傑等巨星均與之有過各具特色的閃亮合作。若將其比做書法家,他可謂多才多藝,不僅能橫平豎直地寫出正統剛勁的楷體,也擅長游龍飛鳳般地畫出神貌兩合的草書。在《林》中,八爺顯然採用了前一種更為寫實的手法,這與三毛本人的特色是相吻合的。
在動作設計上雙方取長補短,三毛的短打快攻加八爺的細膩招法可謂相得益彰、配合完美。在鏡頭表現上,八爺巨細兼顧,他的鏡頭中常帶有一種符號化的「寫意」手法,這可能與袁家班的幕後技巧有關,如為人熟知的慢鏡頭、細節推鏡、還有鋼絲的局部巧妙運用等。
看過《林世榮》數遍後,俺始終詫異於為何人們在談論《醉拳》《蛇形刁手》和《佛掌羅漢拳》時卻遺忘了這部扎實的功夫經典。
『捌』 1979年的電影《林世榮》里喝酒的那老頭叫啥(演員名字)
電影裡面叫 林福成 現實中叫:樊梅生
『玖』 請問歷史上真的有黃飛鴻這個人嗎
黃飛鴻(1847-1924)是南海西樵祿舟村人,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飛鴻五歲從父習武,12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後遇鐵橋三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飛砣絕技,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武藝日臻精進,稍後,飛鴻隨父於廣州樂善山房設館授徒。麒英謝世,飛鴻子承父業成為一代宗師,是當時南派武林中最年輕的武術教練。一生中,曾先後被提督吳全美、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聘為軍中技擊教練。相傳其平生絕技有雙飛砣、子母刀、羅漢袍、無影腳、鐵線拳、單雙虎爪、工字伏虎拳、羅漢金錢鏢、四象標龍棍和瑤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諸勢,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號。
黃飛鴻一生行為正直,生活嚴謹。一生結婚四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後續娶的。嫡妻羅氏,婚後三月亡,續娶馬氏,生漢林、漢森二子後,亦病卒,續納岑氏,生漢樞又病卒。人們都說他命中克妻,因此再續莫桂蘭時便稱為妾,而實「名妾實妻」。桂蘭十九歲嫁飛鴻,(飛鴻年紀已老故桂蘭末有所出)前,也曾得家傳,習莫家拳。嫁給飛鴻後,事夫之餘也悉心學武技,晨徒暮妾,是師徒也是夫妻,夫嚴婦勤進步很快。飛鴻晚年全靠桂蘭隨侍。
飛鴻有四子,諸子中酷愛漢森(因其幼時生得肥肥白白,人稱肥仔二),最得飛鴻真傳。當時在一個名叫保商衛旅營當護衛。一名叫鬼眼梁的同事,見飛鴻之子年少,要和他較技並說「我怕黃飛鴻,絕不怕他的兒子。」可是動手僅兩招就被打翻在地,因此懷恨在心。在中秋節晚設法使漢森喝得酩酊大醉,乘機開槍擊斃漢森,反說漢森醉後拔槍殺他,他不得已才自衛誤殺至死,以擺脫罪責。經過此事,飛鴻知道兒子是為了較技才喪生的,痛心之餘,發誓不再教子習武。黃飛鴻第四子漢熙,面孔長得很象父親,但全不懂洪拳,其職業也與武術無關。
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乘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於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終年77歲。黃飛鴻身後蕭條,貧無以殮,幸弟子鄧秀瓊為他料理後事,葬於白雲山麓。莫桂蘭在林世榮、鄧秀瓊的幫助下,偕黃的兩名兒子移居香港設館授徒,傳授黃飛鴻遺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嶺南武術為已任,經其門人林世榮等整理的鐵線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結構新穎,動作輕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滯狹隘、動作重復之弊病。虎鶴雙形,虎形練氣與力,動作沉雄,聲威叱吒,有推山倒海,龍騰虎躍之勢;鶴形練精與神,身手敏捷,動作迅速,有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氣靜神閑之妙。剛柔並用,長短兼施,偏正配合進退中規,成為飛鴻一脈之代表拳法,為武術界獨樹一幟。一時風行全省,並遠傳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歷久不衰。在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我國高等體育院校教材內容之一。
黃飛鴻不僅武功超群,醫術亦相當精湛,其駁骨療傷之技,時稱一絕。光緒年中,在廣州仁安里設「寶芝林」醫葯館,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功效顯著。福軍首領劉永福親為寶芝林題寫「技藝皆精」的匾額,並聘飛鴻為福軍技擊總教練,後隨劉到台灣英勇殺倭。
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他歷主摒除門派之閡,能者為師,更是力排重男輕女之見,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組織女子獅隊的武師之一。其眾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寬和林世榮,女徒弟莫桂蘭、鄧秀瓊等最負盛名。其餘的門人,亦頗有聲譽,遍布粵港澳台、東南亞各地。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范,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被世人廣為傳誦。
黃飛鴻大事年表
1847年
農歷七月初九 出生於廣東佛山鎮。
1853年 從其父黃麒英習武。
1859年 隨父在佛山、廣州、順德一帶賣武,其間以四象標龍棍勝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鐵橋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隨林福成學藝近兩年,學成 「鐵線拳」和 「飛鉈」等絕技。
1863年 移居廣州,銅、鐵行工人集資為其設武館於第七甫水腳,飛鴻結束賣武生涯。
1865年 廣州三欄行(果欄、菜欄、魚欄)中人聘為行中武術教練。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當鋪夜宿時遇賊人打劫,飛鴻一人擊退數十人,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隨後應邀到在石龍鄉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攜如牛犢大的狼狗在香港設擂向華人邀斗,飛鴻不甘華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腳」擊斃惡犬,自此揚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販彭玉攤擋被一惡棍強占打傷,飛鴻路見不平相助,被對方同夥數十人持械圍攻,被飛鴻擊敗。
約1868年 另設館於廣州西關廻瀾橋附近教徒授藝兼醫刀傷跌打,三欄教席由梁寬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橋斗蟀場為盧九叔任"護草"(現場保鏢)時,飛鴻嚴懲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時。
1871年 娶妻羅氏,婚後三月羅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廣州水師武術教練,並考取廣州將軍衙門「靖汛大旗手」一職。
1882年 記名提督吳全美聘飛鴻為軍中技擊教練,停辦廻瀾橋所設武館。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後,吳全美去世,飛鴻辭去軍中技擊教練職務,在廣州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
1888年 黑旗軍首領劉永福賞識黃飛鴻武藝高強、醫術精通,聘為軍醫官和福字軍技擊總教練,向其贈"醫藝精通"木匾。
1894年 劉永福率領軍隊赴台灣抗擊日本侵略軍,飛鴻隨劉率九營福字軍抵台,駐守台南。
1895年6月 劉永福護台失利,飛鴻離台返粵,自此僅行醫不授武,「寶芝林」前榜:「武藝功夫,難以傳授;千金不傳,求師莫問。」
約1896年 續娶馬氏為妻,生二女、二子(漢林、漢森),不久馬氏病卒
約1902年 續納岑氏為妻,生二子(漢樞、漢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應劉永福邀聘,任廣東民團總教練
1912年 魚欄伙記馬如燦(賣魚燦)遭歹徒勒索被毆,飛鴻見義勇為嚴懲歹徒,「義救賣魚燦」一事在羊城廣為傳頌。
1915年 續莫桂蘭為妾。
1918年 在廣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獵場任守
1919年 精通武術的次子黃漢森遭妒,往廣西梧州渡任「護勇」時被「鬼眼梁」暗算慘死。受此打擊,飛鴻不再向其他兒子傳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廣州海珠戲院廣東省精武會成立大會上表演飛鉈。
1924年10月 廣州國民政府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郁成疾。
1925年
農歷三月廿五日 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資料源於佛山黃飛鴻紀念館
『拾』 歷史上真有黃飛鴻這個人嗎
有。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生於佛山市南海縣,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
黃飛鴻是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著名中醫。
關於黃飛鴻生卒年月的具體日期,說法不一。有研究者認為其生於1847年,也有的認為生於1856年。
至於其去世年份,一說學界普遍認為其逝世於1924年爆發的廣州商團事變之後,但具體日期亦不可考。
另一說1924年10月 北伐之前廣州國民黨割據政府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郁成疾。
次年農歷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10)福成電影粵語擴展閱讀:
黃飛鴻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生於清末廣東佛山,最著名的弟子是梁寬與林世榮(即電影中的豬肉榮),十三姨的原型則是其妻莫桂蘭。
黃飛鴻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的傳奇故事,由袁和平執導,徐克監制的[鐵馬鎦]中,少年黃飛鴻流落廣州在街頭賣藝,遭到幾名大漢圍攻而被黃飛鴻擊退的情節就是少年黃飛鴻的真實經歷。
一次,19歲的黃飛鴻在西樵官山墟的一家當鋪夜宿,遇到賊人打劫,黃單槍匹馬,擊退數十強盜,被傳為一時佳話。
寶芝林並非從其父黃麟英手中接管,而是由黃飛鴻自己創辦,徐克電影里所表現的黃飛鴻與劉永福的友情則緣自一次黃飛鴻為劉永福治傷,後被劉永福聘為黑旗軍技擊總教練。
黃飛鴻生平最大的一件事跡是曾隨劉永福赴台灣抗日保台,失敗後返粵。晚年,寶芝林於1924年的廣東商團暴亂中遭火劫被焚毀,黃飛鴻也就此憂郁成疾,於1925年病逝,享年65歲。
黃飛鴻的一生尚武崇德,俠骨熱腸,死後在廣東民間一直聲名不墮,被看作是真正俠義道的代表人物。而後來也正是以廣東文化為根基的香港,將黃飛鴻真正推到了俠之大者的地位之上。
黃飛鴻最早被搬上銀幕是1949年關德興的[黃飛鴻鞭風滅燭],由胡鵬導演,從此這一形象也因關德興的精彩演繹而深入人心,從此黃飛鴻成為正義與俠道的代名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