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年輕的朋友在一起原唱
溜溜的她
原唱:李玲玉
詞:古月
曲:李涵
你未曾見過我
我未曾見過你
年輕的朋友一見面啦
情投意又合
你不用介紹你
我不用介紹我
年輕的朋友在一起呀
比什麼都快樂
溜溜的她喲 她喲我喲
心兒咿個嘿嘿嘿
心兒咿個嘿嘿嘿
你不用介紹你
我不用介紹我
年輕的朋友在一起呀
比什麼都快樂
你未曾見過我
我未曾見過你
年輕的朋友一見面啦
情投意又合
你不用介紹你
我不用介紹我
年輕的朋友在一起呀
比什麼都快樂
溜的溜的她喲 她喲我喲
心兒咿個嘿嘿嘿
心兒咿個嘿嘿嘿
你不用介紹你
我不用介紹我
年輕的朋友在一起呀
比什麼都快樂
溜的溜的她喲 她喲我喲
心兒咿個嘿嘿嘿
溜的溜的她喲 她喲我喲
心兒咿個嘿嘿嘿
溜的溜的她喲 她喲我喲
心兒咿個嘿嘿嘿
溜的溜的她喲 她喲我喲
心兒咿個嘿嘿嘿
⑵ 求 就是溜溜的她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作品相關簡介:《是溜溜的她》是由侯孝賢執導,鳳飛飛、鍾鎮濤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
搶首贊
⑶ 求 就是溜溜的她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就是溜溜的她》是由侯孝賢執導,鳳飛飛、鍾鎮濤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
想通過一段悠閑鄉間生活來結束自己少女時代的千金小姐潘文琦(鳳飛飛)在鄉下偶遇同樣來自台北的土地測量師大利(阿B),兩人經過短暫誤會,互生好感。可是返回台北後,卻面臨門不當戶不對的尷尬。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⑷ 侯孝賢拍過的電影
人物簡介
中國台灣電影導演、編劇。生於廣東梅縣。1948年移居台灣。1972年畢業於台灣國立藝專影劇科。1974年從影。當過場記、副導演、編劇、演員。1975年後編寫電影劇本《早安台北》等。1978~1981以編劇身分和名導演、攝影師合作拍攝影片取得成功。1980年首導《就是溜溜的她》Cute Girl、《風兒踢踏踩》1981 Cheerful Wind成名。1982年執導《在那河畔青草青》The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奠定了作為台灣新電影作家的地位。1983年執導《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獲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獎,《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ungkuei獲1984年法國南特大三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1984年創作劇本《油麻菜籽》Ah Fie獲第二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執導的《冬天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獲198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獲30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1985年與朱天文合作創作劇本《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獲第二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因執導該片獲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亞太影展作品獎。1987年執導《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獲1987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尼羅河的女兒》Nile Girl獲1987年義大利都靈電影節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別獎。1989年執導《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台灣中時晚報最佳作品獎、導演特別獎。第四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執導《戲夢人生》The Puppetmaster獲台灣中時晚報電影獎最優秀作品獎,1993年戛納電影節審查員特別獎。他計劃攝制台灣現代史三部曲;即《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及正在創作中的《浦島太郎》。1991作為製片人,製作了《大紅燈籠高高掛》(紅夢)1991 Raise the Red Lantern/《少年,安啦
⑸ 電影《就是溜溜的她》的主題曲和插曲是什麼
歌名就是溜溜的她
作詞:晨曦作曲:左宏元編曲:林國雄
那邊有隻小黃鶯兒 飛不停哎呀飛不停
歌兒婉轉入雲霄 掛上那小月牙兒
啊小小黃鶯兒我要問 你說的是什麼話
呀說呀說的可是回答 就是溜溜的她
你的叫聲贊美出神入化 就是溜溜的她
那邊有隻小黃鶯兒 唱不停哎呀唱不停
說得花兒多含笑 朵朵嘛象彩霞
啊小小黃鶯兒我要問 你唱的是什麼歌
呀唱呀唱的可是回答 就是溜溜的她
你的歌中贊美出神入化 就是溜溜的她
⑹ 侯孝賢的全部電影有哪些
作品
導演作品
紅氣球的旅行 (2007) 聶隱娘 (2007) 每人一部電影 (2007)
侯孝賢作品:《咖啡時光》劇照(10張)盛世里的工匠技藝 (2006) 最好的時光 (2005) 咖啡時光 (2003)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2001) 海上花 (1998) 再見南國,再見 (1996) 好男好女 (1995) 戲夢人生 (1993) 悲情城市 (1989) 尼羅河女兒 (1987) 戀戀風塵 (1986) 童年往事 (1985) 冬冬的假期 (1984) 兒子的大玩偶 (1983)
侯孝賢作品:《最好的時光》劇照(20張)風櫃來的人 (1983)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3) 風兒踢踏踩 (1981) 就是溜溜的她 (1980)
編劇作品
紅氣球的旅行 (2007) 最好的時光 (2005) 咖啡時光 (2003) 去年冬天 (1995) 童年往事 (1985) 青梅竹馬 (1985) 冬冬的假期 (1984) 油麻菜籽 (1983)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3) 小畢的故事 (1983) 俏入彩蝶飛飛飛 (1982) 早安台北 (1979) 翠湖寒 (1976)
製片人作品
第36個故事(2010) 愛麗絲的鏡子 (2005) 命帶追逐 (2000) 去年冬天 (1995) 多桑 (1994) 少年吔,安啦! (1992) 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1) 小畢的故事 (1983)
演員作品
盛世里的工匠技藝 (2006)Métro Lumière: Hou Hsiao-Hsien à la rencontre de Yasujirô Ozu (2004) 侯孝賢畫像 (1997) 男生女相:中國電影之性別 (1996) 沒有太陽的日子 (1990) 老娘夠騷 (1986) 青梅竹馬 (1985)
⑺ 帽子歌後鳳飛飛
鳳飛飛,1953年8月20日出生於中國台灣桃園,中國台灣影視演員、歌手、主持人。
1971年,發行首支單曲《初見一日》而進入演藝圈。
197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燕雙飛》。
1973年,主持綜藝節目《每日一星》。
1977年,歌曲《我是一片雲》受到關注。
1979年起連續9屆獲得金嗓獎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1981年,主演電影《就是溜溜的她》。
1982年、1983年連續兩年獲得金鍾獎最佳女歌星獎。
1986年發行專輯《掌聲響起》。
1991年,歌曲《追夢人》獲得更多關注。憑《心肝寶貝》入圍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
1992年,簽約EMI唱片;同年,發
行專輯《想要彈同調》。
1997年,主持綜藝節目《飛上彩虹》,之後淡出演藝圈。
2003年復出;同年,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35周年演唱會」。
2009年,發行專輯《想要跟你飛》。2012年1月3日,因肺癌在香港去世,享年59歲。
2013年7月,獲第24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同年10月,獲第48屆金鍾獎特別貢獻獎。
溫婉歌後鳳飛飛
從1971年起,鳳飛飛發表首支單曲,開始了漫長而輝煌的歌手生涯。因為每次出現在舞台上總搭配各式各樣的帽子,人封「帽子歌後」,她的歌聲紅遍台灣,甚至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也都稱她為「寶島歌後」。
當時真正能稱「歌後」的,除了鳳飛飛,便是鄧麗君。兩人歌藝不同,性情也大相徑庭,但同樣有著崇高的「江湖地位」。只不過鄧麗君的知名度路人皆知,而鳳飛飛在內地,始終只是一股涌動的暗流。如今,我們終有幸在家門口聆聽鳳飛飛,讓原汁原味的《掌聲響起》、《月朦朧鳥朦朧》縈繞在耳畔。在歷久彌新的感動之餘,我們也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地體會歌後勤勉低調溫婉的東方之美。
歌唱特色
鳳飛飛的歌唱特色在於其高超的轉音技巧,及對不同歌曲都有不同詮釋,在歌曲中我們可以聽見她時而感傷、時而
悠美、時而嬌羞、時而鏗鏘有力的不同表達方式,讓人百聽不厭。而出道初期,發音問題算是歌唱成長生涯中的小過程,不能算是特色,畢竟讓大家喜愛的是她對歌曲的表達,而不是因為某個字的發音不正確,而讓大家喜愛的。因為在當時崇尚字正腔圓國語發音的時代,鳳飛飛在演唱自己的歌曲時,常不自覺得在歌詞中夾帶著台灣國語的發音。
鳳飛飛對歌曲的演繹堪稱一絕,細膩的情感把握,毫釐不差的發聲與轉音,誰又能想到,她曾經為自己的口音而深陷困擾。
30年前的樂壇並不像現在以吐字模糊為榮,字正腔圓是那個時代對歌手的基本要求。
鳳飛飛出生在台灣南部大溪鎮,鄉村出生的背景掩飾不了她在咬音吐字上的缺陷。她分不清平舌音和翹舌音,也常常把「YU」發成「YI」。如唱到「一道彩虹,掛在那雲中」的「中」字,她發出的卻是「蹤」音。雖不是致命的問題,但勤奮要強的鳳飛飛深知這個弱點會阻礙發展,於是專門拜在劉家昌門下學習歌唱技巧,並向左宏元、庄奴等優秀詞曲人學習語言,如此認真的態度不僅讓她獲得了《我是一片雲》、《流水年華》、 《掌聲響起》等優秀歌曲的首唱,並得到這些音樂大師的首肯。
多年後,劉家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記者問他誰是唱得最好的學生,也許問的人早已有了答案———鄧麗君,想不到劉家昌的回答卻是鳳飛飛。或許這樣的回答只是劉大師的一時之選,卻也說明了鳳飛飛的努力在劉家昌的心目中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其實不僅是口音,就算只說音色,鳳飛飛也有安於人後的托詞。她的聲音介於鄧麗君和蔡琴之間,沒有鄧麗君的清澈甜美,也不如蔡琴的醇厚馥郁,她的成就更多地依賴於勤懇表演積累的經驗和個人閱歷對歌曲的掌控力。她的歌聲有著無出其右的真實和溫暖,在中音向高音的轉化上輕松自如,不著氣息又餘音纏繞。
她歌曲的風格活潑輕松,總有一股積極向上的感人之氣。比如思念戀人的歌曲《懷念的鍾聲》里,她用歌聲勾勒出一副夕陽西下的風情畫,憑借遠處嘹亮的鍾聲寄意,莫忘了故鄉的戀人正在盼望你早日回家。纏綿之餘,絲毫不見哀嘆;又如贈別友人之歌《祝你幸福》 :人生的旅途有甘有苦,要有堅強意志,發揮你的智慧,留下你的汗珠,創造你的幸福。通篇振奮,激勵人奮勇向上;還有她自我寫照的歌曲《做個快樂的歌手》 :想做個快樂的歌手走遍那天涯,彈著那吉他,尋找理想。正是永遠努力勤學的信念,讓鳳飛飛一唱30年,紅遍華人區。也因為如此,當你聽到54歲的她還在風雨無阻,每天堅持慢跑健身練嗓時,便會覺得這不足為奇了。
帽檐之下有哲學的鳳飛飛
1974年,鳳飛飛開始主持電視綜藝節目,由於從小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在剛踏入演藝圈的時候,鳳飛飛經常為上台的「行頭」費盡思量。有一次,她戴了一頂鴨舌帽上台演唱,結果反響異常熱烈,之後每次在舞台上,只要不是穿旗袍等傳統服飾,鳳飛飛總是用帥氣的褲裝搭配著風格迥異的帽子,配合著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和憨直的微笑,並用舉手禮向觀眾致謝,這一切都成了她獨特的標志,以至於後來她在電視節目里拿自己打趣:自己沒有沉魚落雁的姿色,但是又很懶,不願意多花時間在化妝上,結果頂個帽子就出場了,想不到效果比美女還好!此後,「帽子歌後」這個稱謂見諸各大報紙雜志。
鳳飛飛帶帽子首先就是為了節約。與如今行頭大過天的許多大牌藝人相比,鳳飛飛的時代就算連個造型師也沒有,一切都要自己打理。帽子可以用碎布料做成,相對於上衣裙子,要經濟節儉得多,鄉村長大的鳳飛飛很自然地選擇了這種既便宜又有效果的舞台扮相。其實以當時鳳飛飛的樂壇地位,要提要求在造型上大動干戈也並非是痴心妄想,但她寧可選擇廉價的帽子,卻沒有想過要整日華服加身傲然枝頭。
戴帽子的日子風光獨好。有人說戴著帽子壓抑了視野,但鳳飛飛看來卻是她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壓低了帽檐,遮蔽住雖然耀眼卻並不必要的光芒,專心地讓眼神與四下的歌迷觀眾交流。就像鳳飛飛在她25歲時寫下的一段自序里說的,「我從來不曾在生命的畫布上,刻意地加上幾許炫麗的色彩」。戴帽子的鳳飛飛,安於她眼中的這個世界,也安於低調實在的自然做派,這便是她的帽子哲學。
相夫教子激流勇退的鳳飛飛
很多藝人都感嘆談戀愛難,結婚更難,這讓鳳飛飛的經歷看上去像是一個異類,與娛樂圈格格不入。
1981年,27歲的鳳飛飛嫁給了香港商人趙宏琦,趙宏琦雖非大富之家,但也算是家道殷實。1989年他們的兒子出 生後,鳳飛飛便攜夫定居香港,逐漸收斂起炫目的羽毛,全心全意相夫教子。關於這個時期的鳳飛飛,有兩件事值得紀念。1991年,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台灣作家三毛在醫院自盡,樂壇領袖羅大佑創作了《追夢人》悼念她,在選擇由誰來演唱時,他沒有用三毛生前的御用唱將齊豫、潘越雲、林慧萍等人,而是想到了已經處於退休狀態的鳳飛飛,結果鳳飛飛用她那平實無華、但余韻悠長的演繹交足滿分。此歌後來被應用為合拍片《雪山飛狐》的片尾曲,長白山的雪景,鳳飛飛的歌曲,使該片留給了觀眾難以磨滅的印象,也成為許多內地歌迷對鳳飛飛最深切的記憶。
1994年,鳳飛飛低調來到北京,那次她的身份不是那個堪與鄧麗君比肩的「帽子歌後」,也不是那個紅透台灣娛樂圈的巨星,而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慈善家,她同夫婿趙宏琦向祖國捐贈了人民幣60萬元,在廣西凌雲縣成立了希望小學。
這兩件事情在茫茫人世間只是滄海一粟,但對鳳飛飛來說,卻是個人命運的寫照。在鳳飛飛看來,激流涌退的全部意義並不在於心安理得地做一名賢妻良母,追求過程的完滿才是人生的真諦。在巔峰時刻全身而退需要的並非是堪於抵抗名利的堅定自信,而是對另一種生命、另一條軌跡的無比嚮往。也正因為此,若干年後,當原來的小心肝寶貝已經長成了94公斤的肥胖少年時,鳳飛飛重新回到歌壇,於2003年在台灣舉辦了35周年演唱會。令人驚奇的是,鳳飛飛的嗓子並沒有因為告別舞台而褪色,而是愈發爐火純青,當《溫暖的秋天》旋律響起時,戴著白色禮帽配合白色禮服的鳳飛飛如30年前般款款現身,一連串的老歌都經過了重新的編排,絲毫不見陳腐,反倒是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經典記憶中的鳳飛飛
《掌聲響起》的確是鳳飛飛的首支名曲,也是她上千首歌曲中的翹楚之作。當鳳飛飛看到這首歌的歌詞時,她就足足哭了三個小時,開始錄音的時候,她還是要求先讓自己哭完再進行錄音,即便如此,每次在舞台上演繹這首歌的時候,她還是常常唱得淚流滿面。
《流水年華》這首歌最先由70年代的白馬王子劉文正在內地唱紅,這首原本是懷念異鄉戀人的歌,成了當時年輕人的送別之曲。鳳飛飛的演繹委婉低回,但沒有傳統女歌手的那種哀傷苦盼,樂觀向上的信念貫穿全曲。
《我是一片雲》這部同名瓊瑤電影異常火爆,不僅是因為影片雲集了當時在台灣最紅的林青霞、秦漢、秦祥林這個三人組合,更因為劇情中的戀愛關系正好是三人關系的現實版,亦真亦幻的三角關系自然調足了觀眾的胃口。
《往事如昨》1965年到1972年出生的人,只要在學生時代喜歡流行歌曲的,一定記得這首歌。雖然大家哼著歌曲或手抄歌詞的時候,頗有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情懷,但「春去春回,年華易逝」的傷感只有在少年們的心中才表現得那麼敏銳。
《祝你幸福》鳳飛飛經常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在她1972錄制第一張唱片的時候,便有《祝你幸福》這么優秀的歌曲。這首歌確實激勵了整整一代人,以至於當鳳飛飛舉辦35周年演唱會時,全場雷動,一起合唱「人生的旅途有甘有苦,要有堅強意志,發揮你的智慧,流下你的汗珠,創造你的幸福」。
人物逝世
「帽子歌後」鳳飛飛已在2013年1月3日過世,享年59歲。她因為肺癌病逝於香港,已經在2月12日安葬於台灣桃園大溪。她生前的法律顧問江燕偉律師,在1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狀況,鳳飛飛因為肺癌,在2013年1月3日凌晨3點19分病逝,而因為她行事低調,加上又快要過春節,因此生前遺願就是囑咐律師等後事都辦完之後,再對外公布消息。 在去年7月到9月期間,鳳飛飛就接受化療,但還是在2013年1月不幸病逝。因為肺癌也影響到她的聲帶,去年本來預計要開的演唱會也取消。江燕偉強調,很抱歉這么晚才對外公布消息,但這是鳳飛飛生前特別交代的遺願。鳳飛飛生前也告訴律師,她有很多在工作上幫助過她的人要感謝,鳳飛飛目前已經安葬在她最喜歡的地方,也就是她的故鄉桃園大溪,在佛光山的寶塔寺長眠,讓歌迷無限追思。
演藝經歷
1968年,參加中華電台歌唱比賽,榮獲第一座冠軍獎杯。
1969年,以林茜之名首次登台於台北雲海酒店。
1970年,駐唱於台北真善美、小麒麟、新加坡舞廳等地。
1971年,發行個人首支單曲《初見一日》,正式開始歌手生涯;11月,她把藝名改成鳳飛飛。
1972年,簽約海山唱片,3月,發行個人首張專輯《祝你幸福》,專輯收錄了包括勵志歌曲《祝你幸福》在內的12首歌曲;同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燕雙飛》,飾演俠女柳上燕,並演唱該劇的主題曲;6月,發行專輯《五月的花》,銷量達到30萬張。
1973年2月,在中視綜藝節目《金曲獎》上演唱歌曲《紅薔薇》,這也是鳳飛飛首次以歌手身分在電視台演唱歌曲;同年與中視簽下基本歌星合約,並主持中視綜藝節目《每日一星》;3月,發行專輯《串串風鈴響》,專輯中的歌曲《風鈴人生》是電影《串串風鈴響》的插曲。
1974年4月,發行專輯《敲敲門》,這是一張曲風輕快的唱片。1975年1月,赴新加坡國家劇院領取東南亞十大歌星獎;3月,加盟台視,並推出個人首個電視特輯《歌星之夜》;5月,與楊欣、藍毓莉等合演台視電視黃梅調歌劇《金鑲玉》;7月,發行合輯《鄉下畢業生》,專輯收錄了由她演唱的電影《五嬌娃》的插曲《原野之戀》以及《歡聚在海之濱》。
1976年1月,獲得《綜合周刊》舉辦的第一屆金像獎最受歡迎歌星獎;同月發行專輯《意難忘》,專輯收錄了包括民謠歌曲《相思河畔》在內的12首歌曲;3月,發行專輯《楓葉情》,專輯同名主打歌是電影《楓葉情》的主題曲;6月,發行電影《溫暖在秋天》的同名電影原聲帶;7月,主持台視綜藝節目《我愛周末》,該節目也是鳳飛飛主持的第一個常態性綜藝節目;節目播出後,她以自然親切的主持風格受到觀眾的關注;9月,加盟歌林唱片公司;10月,發行曲風浪漫的專輯《星語》。
1977年1月,發行專輯《我是一片雲》,專輯銷量突破15萬張,並獲得歌林唱片公司頒贈的金唱片,專輯收錄的瓊瑤電影《我是一片雲》的同名主題曲在華語地區亦受到廣泛關注;2月28日,與康弘聯合主持特別節目《抬頭見喜》;3月,發行台語專輯《心酸酸》,專輯收錄了包括台灣民謠《初戀情形》、《南都夜曲》在內的12首歌曲;4月,主持個人第三個常態性綜藝節目《你愛周末》,鳳飛飛除了在節目現場表演歌舞外,還與許不了共同表演「笑說魔術」;6月,發行台語專輯《奔向彩虹》,專輯同名曲成為她的代表作品之一。
1978年1月,發行專輯《月朦朧鳥朦朧》,專輯收錄了包括瓊瑤電影《月朦朧鳥朦朧》同名主題曲在內的11首歌曲,也正是這張專輯,奠定了鳳飛飛朦朧唯美的演唱風格;2月6日,主持除夕特別節目《飛來福》;5月,發行專輯《花有情花有愛》,專輯收錄了包括抒情慢歌《往日的戀情》、翻唱歌曲《流水年華》在內的12首歌曲;7月9日,主持個人第三個常態性綜藝節目《一道彩虹》,節目除了保留《你愛周末》的部分單元之外,還增加了以鳳飛飛歌唱為主的外景單元「假日風情畫」;11月,發行專輯《一顆紅豆》,專輯收錄了包括電影《一顆紅豆》同名主題曲在內的11首歌曲;12月,發行專輯《玫瑰玫瑰我愛你》 。
1979年1月,獲得《綜合周刊》頒發的金像獎最受歡迎歌星獎; 同年獲得首屆金嗓獎最受歡迎歌星獎;2月,發行專輯《雁兒在林稍》; 6月,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春寒》,飾演林場主的女兒秀蘭,該片獲得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980年,獲得第2屆金嗓獎最受歡迎歌星獎;3月,發行專輯《金盞花》;8月,舉行台灣巡迴演出,分別在高雄喜相逢、台北迪斯角、台中聯美、台南元寶登台表演;10月,主演的劇情電影《鳳凰淚》上映;11月9日,發行專輯《就是溜溜的她》,專輯收錄了包括電影《就是溜溜的她》同名主題曲在內的12首歌曲 。
1981年,獲得第3屆金嗓獎最受歡迎歌星獎;2月,發行專輯《愛你在心口難開》,在演唱專輯同名曲時,她使用了轉音唱腔;4月,發行專輯《鳳飛飛精粹》,專輯收錄了她翻唱的《茉莉花》、《天涯歌女》等歌曲;5月10日,發行紀念母親節的專輯《五月的溫馨》;10月,發行專輯《好好愛我》,並且首次以運動裝束的造型出現在專輯封面上,專輯收錄了情歌《好好愛我》、帶有西洋曲風的《踢踏踩》等12首歌曲;同年與鍾鎮濤共同主演由侯孝賢執導的愛情電影《就是溜溜的她》,飾演個性獨立的都市千金潘文琦,該片上映後成為1981年台灣春節檔的票房冠軍。
1982年,獲得第4屆金嗓獎最受歡迎歌星獎;3月,與鍾鎮濤、陳友共同主演愛情電影《風兒踢踏踩》;3月13日,獲得金鍾獎最佳女歌星獎;8月,發行台語專輯《鑼聲若響》。1983年3月,再次獲得台灣金鍾獎最佳女歌星獎;8月7日,成立「鳳之友聯誼會」,成為第一個擁有專屬歌友會的台灣歌手;同年與林青霞、陶大偉合作主演喜劇電影《四傻害羞》。
1984年,獲得第6屆金嗓獎最受歡迎歌星獎;7月30日,獲得美國聖地亞哥大學頒發的「國際知名藝人榮譽獎」;7
月,發行概念專輯《夏的季節》,這張專輯以夏季為主題,並且運用了南美熱帶元素來表現夏日風情;8月,主持中視綜藝節目《飛上彩虹》,在節目的社教館現場演出部分,鳳飛飛還邀請趙樹海共同演出脫口秀。
1985年4月,發行專輯《彤彩》,這張專輯收錄了包括主打歌《午夜的街頭》、情歌《瀟灑的走》在內的12首歌曲。
1986年1月,發行專輯《自我挑戰》,專輯收錄了3首日本改編歌;9月,發行專輯《掌聲響起》,這張專輯是鳳飛飛在歌林唱片發行的最後一張專輯;專輯同名歌曲《掌聲響起》亦在華語地區流行 。
1987年6月,發行以民歌風為基調的專輯《什麼樣的你》;同年主持台視綜藝節目《我愛彩虹》,在節目中鳳飛飛除了進行歌唱表演外,還與楊麗花搭檔演出《唐伯虎點秋香》。
1988年元旦,主演的愛情電影《春寒》在北京上映;2月,發行專輯《鳳飛飛演藝生涯二十周年精選》。
1990年8月,加盟真善美唱片公司。
1991年1月20日,參加《民生報》舉辦的「金曲龍虎榜頒獎典禮,並演唱歌曲《浮世情懷》;2月,發行專輯《浮世情懷》,這張專輯也標志著鳳飛飛的音樂走向更人文,專輯中的歌曲《追夢人》是武俠劇《雪山飛狐》的片尾曲,這首歌曲不僅在發行後受到廣泛關注,亦成為是鳳飛飛歌唱生涯的代表作;11月,憑借《心肝寶貝》獲得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獎提名;同年由她演唱的《永遠在等你》獲選成為新加坡SBC電台《一代天驕》的主題曲,《回家的路我會自己走》亦被選為插曲;年底,推出專輯《今天的女人和昨天的那女孩》。
1992年7月,加盟EMI唱片;同年成立「飛飛工作室」;8月,發行專輯《想要彈同調》,在這張專輯中,她打破閩南語歌謠的悲情傳統,以一種幸福的方式來演繹歌曲。
1993年5月,為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戲夢人生》演唱插曲《寫佇雲頂的名》;11月,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表演黃梅調《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擔任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的頒獎人。
1994年,發行國語專輯《陪傷心人說往事》。1997年,發行專輯《想要彈同調精選輯》,這張專輯也是台灣第一張採用數字高音質技術HS-2088錄制的唱片;同年她和費玉清合作主持的台視綜藝節目《飛上彩虹》因收視率不佳而停播,之後她選擇淡出演藝界。
1998年9月,發行專輯《鳳飛飛三十周年飛精選》。
1999年3月,在「夢想家搜尋網」舉辦的「網路婦女周世紀末台灣十大名女人票選」活動中名列榜首。
2003年,復出歌壇;11月14日-16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35周年演唱會,並在演唱會上演唱了《追夢人》等代表作 。
2007年4月13日-14日,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行演唱會,演唱會上她以電影為主軸,演唱了多首電影主題曲。2007年9月15日,在上海大舞台舉行演唱會,這也是鳳飛飛在中國內地的首場個人演唱會。
2009年,加入金牌大風唱片公司;12月18日,發行專輯《想要跟你飛》,專輯共收錄15首歌曲,其中13首為精選曲目,專輯同名主打歌曲《想要跟你飛》是一首在日本混音完成的情歌;12月19日-20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鳳飛飛流水年華演唱會」,演唱會以「跨年氣氛」為構思概念,並以「流水年華」為主題。
主要作品
熱門歌曲
1追夢人
2愛你在心口難開
3春風吻上我的臉
4姑娘十八一朵花
5天涯歌女
6玫瑰玫瑰我愛你
7綠島小夜曲
8采檳榔
9相思河畔
10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
11南屏晚鍾
12情人的眼淚
電視劇作品
首播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1974一段情------------
1974金鑲玉-----------
1973胭脂虎------------
1973愛情十字路------------
1972包公傳------------
1972女神龍------------
1972鳳山虎------------
1972兄弟英豪-----------
1972西螺七劍------------
1972開漳聖王------------
1971燕雙飛柳上燕--------
主持節目
時間名稱單位
1973年《每日一星》中視
1976年-1977年《我愛周末》台視1977年-1978年《你愛周末》中視1978年-1980年《一道彩虹》中視1984年《飛上彩虹》中視
1987年《我愛彩虹》台視
1997年《飛上彩虹》台視
廣告代言
台灣松下電機「國際牌五極三鏡彩色電視機」
台灣化學纖維「台麗超級中性洗面皂」
脫普股份有限公司「脫普烏亦麗蛋黃洗發精」、「脫普洗發粉」
耐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耐斯洗發粉」
志成股份有限公司「噴效蚊香」
泰山股份有限公司「小泰山果汁棒」
「賓果蜂蜜口香糖」
「參美水晶霜」
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雙喜芭樂汁」
百吉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百吉80型機車」
歌林股份有限公司「歌林萬能黑晶體彩色電視機」
歌林股份有限公司「歌林風飛飛冷風扇」
花王(台灣)股份有限公司「一匙靈洗衣粉」
滋味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黑橋牌2010年黑豬肉香腸禮盒」
美國惠氏葯廠「銀寶善存」
榮譽記錄
1983年中華民國金鍾獎最佳女歌星。
1984年中華民國金鍾獎最佳女歌星。
1981年新聞局頒贈【銀盤獎】嘉勉。
1981年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國際知名藝人榮譽獎】,美國雷根總統親函致賀。
1979年起連續九屆獲得民生報主辦的【金嗓獎】最受歡迎女歌星、最佳女歌星。
1976年綜合周刊舉辦【金像獎】最受歡迎歌星榜首。
1979年綜合周刊舉辦【金像獎】最受歡迎歌星。
1983年為歌林拍攝的『舞獅打陀螺』廣告片,榮獲世界優良廣告選拔賽【銀盤獎】。
1981年7月21日舉辦中華文化基金會第一屆玉音獎,並成為華盛頓市的榮譽市民,當日並為鳳飛飛日。
1991年 「心肝寶貝」入圍第三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
2010年 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經三年籌備的「華語金曲姟�30年經典評選 之【30年30人】第五位
2012年 桃園縣政府訂鳳飛飛生日8/20為「鳳飛飛日」,來紀念這位令人懷念及尊敬的國寶歌手。
2012年 5月15日 鳳飛飛獲頒 國家褒揚令,這是中華民國百年來第三位受頒藝人,這代表了鳳飛飛對國家的極大貢獻,更代表了台灣人對鳳飛飛的感謝!
2012年 6月23日 金曲獎頒獎典禮 以播放鳳飛飛懷念片段及以3D投射立體效果演唱代表歌曲,來紀念鳳飛飛。
2013年7月6日獲頒第24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⑻ 誰能給我提供一下侯孝賢早期兩部電影《就是溜溜的她》和《風兒踢踏踩》的相關資料
風兒踢踏踩 (1981)
Cheerful Wind (1981)
地區 台灣
色彩 彩色
對白 國語
出品 金世紀有限公司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侯孝賢
攝影 陳坤厚
演員表
陳友
鳳飛飛
梅芳
石英
鍾鎮濤
職員表
美術指導 紀凱慶
剪輯 廖慶松
劇情簡介:
幸慧是廣告導演羅仔的攝影助理,羅仔積極的追求幸慧,而幸慧對羅仔的愛意卻似有若無的,一次的澎湖的廣告拍攝之旅,偶遇因送病人就醫而發生車禍,傷及眼睛而失明的醫生顧金台,一份憐憫助人的心,讓金台對幸慧產生愛慕之情,相約在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後再見面,金台手術後依約前往赴約,幸慧找了一個懷著身孕,體態臃腫的小學同學替代,想開金台一個玩笑,兩人一場趣味的相會後,彼此傾吐愛意。而羅仔正在用心的計劃一趟歐洲之旅,因為這是幸慧的夢想,羅仔想藉此獲得美人的芳心,正興致高昂的邀約幸慧前往,此情形被金台撞見而產生誤會,幸慧在夢想與愛情的選擇下,會選取歐洲夢想之旅呢?還是會舍夢想而投入情人的懷抱?
就是溜溜的她 Jiushi liuliu de ta (1980)
導 演:
侯孝賢 Hsiao-hsien Hou
主 演:
陳友 Anthony Chan
上 映:
2000年09月09日 ( 香港 )更多地區
地 區:
中國台灣
對 白:
普通話
評 分:
5.1/10( 7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類 型:
劇情 愛情
劇情簡介:
影片由鳳飛飛與阿B二位明星演出。一個是個性獨立的都市千金,但是具有鄉土的善良本性(相當具有童真),一個則是拋棄富家公子的身分,獨立更生的窮小子。影片的故事主題雖然是陳腔(經過一番波折男女主角終於結為連理),情節發展也是老套(父母逼婚、女兒出走、一見鍾情、圓滿結局);但是片中已經開始出現侯孝賢後來的寫實特色。首先是影片對於城鄉差異的自覺。影片安排男女主角在南部相遇,因此有將近一半的場景是設在南部鄉下。片中除了刻意呈現鄉間的田野景色之外,也出現與劇情其實並不相關的孩童特寫鏡頭。更重要的是,男女主角的相遇被安排在一個台灣都市化與現代化所引發的一場沖突中發生。因為鄉村要都市發展必須開設馬路,拆除計劃道路上的房舍,而當地的住戶不願祖宅被毀,台灣現代化無可避免的沖突於焉發生。這部影片中,侯孝賢對於台灣現代化所抱持的態度,需要更仔細的分析去判別,這里只是想指出他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早在他的商業片時期已經十分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