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有關艋舺影評
艋舺影評
我看《艋舺》是因為鈕承澤。起初對台灣當紅偶像演黑幫片抱懷疑態度,不過看後發現導演的作用真的可以發揮到最大,即使是演技稚嫩的偶像,只要善加利用也能達到理想效果。相比之下,如今的香港電影實在缺乏朝氣。香港黑幫片名震江湖,但杜琪峰麥兆輝等幾位大導演如果不用劉青雲劉德華黃秋生那一干老戲骨,恐怕拍不了片。老戲骨們確實是質量和票房的保證,但看多了難免視覺疲勞。據說這是因為香港娛樂圈長期被黑道把持,新人出不了頭的緣故,這是題外話了。
亞洲黑幫以日本、台灣和香港勢力最大。以前看《古惑仔》的時候就覺得穿著木屐懷揣短刀但又喜歡唱台語歌的台灣黑幫很有意思。《艋舺》是一部台灣本土的青春黑道片,我個人認為可以和當年香港的《古惑仔》系列比肩。作為黑幫片,它的劇情設置並不是很牛B,但是作為一部青春片,它絕對夠份量,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玩玩小叛逆的白痴片。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有多角度的刻畫,內心戲的演繹很多。相比之下阮經天是幾人中演技最好的,把和尚性格中的沉穩細膩偏激陰狠都表現出來,趙又廷比較生澀,從他第一個鏡頭流著淚打人時就感覺味道不對。所幸的是他演的是內心單純一根筋的角色,演技差一些並不影響整體效果。
這是一部地道的台灣本土電影。(台灣人不說「地道」,他們說「道地」。)它除了年輕人的打打殺殺兄弟義氣之外,還包含了台灣特定的文化。首先來說艋舺這個地方,它是台北最早的街市,繁華的商業區,風雲際會的碼頭,其地位大概相當於香港的廟街。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了50年,到1945年為止(日本投降)。之後台灣經歷了幾年「無父無母」的狀態(大陸在打解放戰爭),直到國民黨撤退去了台灣。所以,在艋舺這個台北最古老的街市,既保留了閩南地方文化,比如片中廟口所在的清水祖師廟,又保留了日據時期的殖民地文化,喜歡看日劇的人一定覺得寶斗里紅燈區非常像日本江戶時代的「游廓」吧!而「外省人」對於台灣本土居民而言最陌生,讓他們感到不安,本能地排斥。我從看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才聽說「外省人」這個詞,它指的就是1949年後隨軍來到台灣的那批人。在《艋舺》這部片中,本土黑幫對抗想奪取艋舺管轄權的「外省人」黑幫,也反映出台灣本土居民對於「外省人」的戒備和敵視。
此片中出現了不少台灣俚語,我網路了一下列個單子,會對理解電影有幫助。
片子開頭蚊子被狗仔一夥追趕時,志龍一夥在喊西巴拉。西巴拉是台灣人玩骰子時喊的,丟的時候才有氣氛。
他們笑被人追打的蚊子是「衰尾道人」,台灣人稱衰到一定程度的人叫衰尾道人。
「不要裝肖」的意思是不要裝瘋。閩南語的「瘋」叫作「肖」。
他們常說,意義是三小。「三小」是「什麼」的意思,含有反問挑釁的口氣。
蚊子問和尚要不要再去買魷魚羹,阿伯笑他天兵。「天兵」的意思是菜鳥,搞不清狀況。
阿伯嘲笑和尚不近女色時唱了一首《玲瓏塔》。玲瓏塔本是北京童謠,在1977年被香港的徐小鳳變成一首流行歌曲來演唱。
《艋舺》的故事發生在1987年,志龍和女朋友商量看的電影《致命的吸引力》和《A計劃續集》都是當年上映的大片。
泡溫泉時白猴說灰狼的手下都很訓練有素,阿伯說他「靠腰」,靠腰是哭餓,意思是哭喪著碎碎念。
GETA大的GETA,是日語「下駄」的發音,意思是木屐。GETA大當年以用木屐夾武士刀出名,每天都穿木屐。
MASA大的MASA是日語中的「雅"或是」正」,男人常用的名字。
文謙在橋下對和尚說,MASA大整天穿的PARIPARI,是日語的ぱりぱり,嶄新的意思。他說GETA大的頭在CONCRETE,我想他說的是日語外來語的コンクリート(混凝土),文謙應該不是會講英文的人。(笑)
他們在日式料亭里唱的第一首歌是《山頂黑狗兄》。這首歌的原唱是洪一峰,洪一峰在1957年給1937年的日本歌曲《山の人気者》填了閩南語的詞來唱,後來這首歌也被庾澄慶等人多次翻唱。他們唱的第二首歌是蔡秋鳳的《心事誰人知》,很襯和尚當時的心境。
和尚左手戴的白珠子叫硨磲,是貝殼做的,佛教七寶之一。片尾他爸爸念經時拿的那串佛珠是黑曜石,水晶中的一種。兩種都有辟邪之用。
片中GETA大代表的傳統黑幫要求手下必須在山上修習長短兵器,並強調「槍是下等人用的東西」。蚊子在被和尚的手槍所傷時重復了GETA大的話。這讓我很自然地聯想到日本在黑船叩關之後的那段歷史。新選組堅持用武士刀對抗洋槍洋炮,幾乎全軍覆沒。他們對武士刀的執著代表著對舊時代難以割捨的情懷和對傳統的誓死捍衛,正如宣稱「槍是下等人用的東西」的GETA大。若是香港黑幫大哥,一定不會因自己用槍而感到羞恥吧!在看《艋舺》的同一天,我碰巧看了一部老港片《江湖告急》。相比之下它們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台灣人跑路首選日本,香港人跑路首選英國。香港是中國被英國霸佔後生的,台灣是中國被日本霸佔後生的,對於母親而言這是屈辱的歷史,但對於孩子而言,不管撫養權歸誰,他都是個混血兒。在漫長的文化融合過程中,「認賊作父」,萌生出難以斬斷的羈絆是在所難免。所以陳果拍了97三部曲,侯孝賢拍了《悲情城市》,吳念真拍了《多桑》。而在《艋舺》中,主人公蚊子沒有父親,他有一個疼愛他的母親,但他和母親的關系比較疏遠。他時常感到孤單,時常想念那個去了日本再也沒有回來的父親。後來他把GETA大視為自己的父親,一廂情願替他披麻戴孝報仇雪恨,卻被母親隱瞞了身世而與自己的親生父親為敵。蚊子的孤單,蚊子渴望父愛的心情,可以解讀為台灣這座身世坎坷的孤單島嶼的心情。而蚊子的掙扎,蚊子的憤怒,蚊子的殘酷青春,便是台灣人在某一時期的集體情緒。對於我們這些祖祖輩輩生活在大陸的「根紅苗正」的孩子而言,我們當然也有自己的殘酷青春。但是「混血兒」的殘酷青春,我們可以觀看,可以想像,卻永遠都無法感同身受。
B. 艋舺耀輝大結局是什麼
《艋舺燿輝/艋舺耀輝》分集劇情介紹 http://juqing.9w.com/gangtai/20670.html 中文名:《艋舺燿輝》 又名:《艋舺耀輝》 導演:明金成 編劇:費城 製作人:王鈞、馬競達 製作公司:巨人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主演:李威、梁又琳、張勛傑、林逸欣、李運慶 偶像劇《艋舺燿輝》主要演員: 李 威飾演陳耀輝 梁又琳飾演余惠芳 張勛傑飾演呂文浩 李運慶飾演許富成 林逸欣飾演林淑君 長 青飾演劉金豹 樓庭岑飾演阿 霞 偶像劇《艋舺燿輝》劇情梗概:大結局 這次的重逢,因為成長,每個人都開始面對感情問題;在機緣巧合的狀況下,耀輝與文浩同時遇上淑君,一個外型甜美可人,但個性堅毅剛強,就算有錯也硬撐的拗脾氣小歌女。耀輝、文浩、淑君三人陷入了愛情糾葛,然而惠芳也難以忘懷那段曾經對文浩的愛戀,讓原來單純的結拜情誼開始醞釀曖昧的變化。 雖然淑君生長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不成材的好賭父親與病痛纏身的母親逼得她必須四處跑場賺錢,但是在她心中一直有著當歌星的夢想,因此當她有機會北上一圓星夢時,她便義無反顧地向前沖,沒想到這一個決定,卻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 劉金豹是艋舺著名黑幫「黑橋頭」幫主,年歲已高,在復雜黑道上卻仍舉足輕重,「黑橋頭」轉型的「黑豹企業」,投資經營酒店、當鋪、傳播公司以及資產管理顧問公司……等等,淑君北上後,隨即被劉金豹的獨子軟禁,在家鄉的耀輝因為遍尋不著淑君的消息,只得親自北上,尋得一個熱炒師傅的工作,並與文浩分頭尋找淑君,就在這尋覓的過程中,一步步踏進劉金豹的勢力范圍,還將劉金豹獨子傷成重殘,自此展開身不由己卻又錯綜復雜的恩怨情仇。
C. 台灣盛產青春偶像劇,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台灣電影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揭曉心中的謎底。
5、《卧虎藏龍》
豆瓣8.0分,將近20萬人標記。李安導演帶領中國電影走出國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比起表面的刀光劍影,人心的情感和慾望才是李安要表現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無法化解的內心掙扎,李安卻表達得風度翩翩、意境圓融。最好的武俠片之一。
台詞:江湖裡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里藏凶,人情里何嘗不是?
D. 世界十大黑幫電影 讓你熱血沸騰的黑幫生活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看那些黑社會的電影總有中熱血沸騰的感覺,那麼你知道有哪些黑幫電影嗎?下面為您介紹世界十大黑幫電影,一起熱血沸騰吧!
No.1黑幫電影經典派:《教父》第一、二部
1992,1974(美國)《教父》(三部曲)是黑幫電影無法超越的金字塔,也是男人的聖經。所獲獎項: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等多個獎項。
No.2黑幫電影史詩派:《上帝之城》(巴西)
世人都知道巴西足球、巴西狂歡節和熱情的巴西女郎,卻對巴西這個國家的電影和歷史人文了解甚少。2002年一部《上帝之城》橫空出世,電影中凌厲的畫面風格和殘酷的社會描述讓巴西黑幫電影震憾了世界影壇。導演用群像式的電影敘事把一群在里約內盧貧民窟出生的黑幫少年從成長到毀滅整個過程展現在世界面前,這無疑開創了黑幫電影的史詩流派。所獲獎項:電影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也成為巴西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No.3黑幫電影浪漫派:《預言者》(法國)
法國的黑色電影一直以來都有優良的傳統,但自從阿蘭德龍時代漸漸遠去以後,法國黑色電影在世界影壇就不太為人所知了。2009年一部被譽為教父的法國黑幫電影《預言者》橫掃歐洲各大獎項,法國黑幫電影終於在卷土重來。電影通過非常寫實的鏡頭語言描寫了一個在監獄中通過個人奮斗最終走向黑幫教父地位的年輕人。雖然在電影中到處是殘酷的監獄黑幫斗爭,導演卻用略帶贊許甚至是浪漫抒情的方式展現了他的奮斗歷程,這也是法國電影始終有別於好萊塢的獨特之處。所獲獎項:電影榮獲當年戛納電影節了評委會大獎,法國凱撒獎9項大獎。
No.4黑幫電影救贖派:《黑幫暴徒》(南非)
南非這個國家對於中國人即陌生又熟悉,因為它盛產黃金、鑽石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因為它有人類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現在已經廢除的種族隔離制度和與之斗爭了幾十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黑人領袖曼德拉。當然今年的足球世界盃也是在南非舉辦。但是南非對我們來說又是遙遠而陌生的。南非的電影我們更是很少聽說,2005年一部極其震撼心靈的黑幫電影《黑幫暴徒》被次年的奧斯卡評為最佳外語片獎。這才讓世界對南非的電影和南非解除種族隔離制度以後的社會有了清晰的認識。其實電影討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人心本善還是本惡,導演通過發生在南非首都約翰內斯堡黑人貧民區的黑幫故事完美的表達了人性本善的觀點,很多影評都說這是一個有關人類心靈救贖的史詩,喜歡電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部“黑色”電影。所獲獎項:電影榮獲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No.5黑幫電影“搖滾”派:《搖滾黑幫》(英國)
俗話說流氓會武術擋也擋不住,當蓋里奇迷上了搖滾世界將會怎樣?那當然就是“搖滾黑幫”魅力擋不住!不論蓋里奇的黑幫電影怎麼變,永遠都不會變的就是成名立萬的黑色多線性交插敘事。幾路人馬你搶我奪人物眾多來回穿插再加上蓋里奇式的黑色幽默這就是蓋里奇的電影。到了2008年的倫敦故事也開始國際化再加上迷人的黑色搖滾,一部黑幫搖滾電影就這樣創造出來了!
No.6黑幫電影深思派:《奪獄困獸》(西班牙)
西班牙電影一直以熱烈奔放吸引人的眼球,2009年一部劇情懸疑、畫面刺激對社會體制進行強烈抨擊的監獄黑幫電影《奪獄困獸》橫掃西班牙戈雅獎。電影風格即借鑒了好萊塢電影的良好劇情鋪墊又保持了西班牙人一貫的熱烈氣質,同時開創性的對監獄黑幫電影進行了創新。電影不再是僅僅關注監獄內的黑暗和無序更加關注的是體制對人本身的壓制和改變。在這里好人和壞人沒有界限,監獄外和監獄內沒有本質的區別,一切都是黑暗,一切都是圈套。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暗黑的體制陰影中,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就是黑幫,黑幫就是社會!所獲獎項:在被譽為西班牙“奧斯卡”的西班牙 最高 電影獎戈雅獎影片《奪獄困獸》成為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8項大獎。達尼埃爾·蒙松憑借這部反映警囚沖突的影片獲得最佳導演獎,主人公胡安的飾演者路易斯·托薩爾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No.7黑幫電影溫柔派:《艋舺》(中國台灣)
這部今年大紅大紫的中國台灣黑幫電影一經推出就票房暴棚,被稱作中國台灣電影復甦的又一力作。中國台灣小朋友生來就比較細皮嫩肉,所以黑幫電影也就拍得溫柔細致,雖然黑人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看到N多的影評都在說好那我也就說好吧。不過說實在的如果黑幫電影加上GAY情節不溫柔不煽情那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女影迷們千萬不要錯過這部極具花痴氣質開創GAY片新世代中國台灣黑幫電影.所獲獎項:電影榮獲大中華花痴聯盟溫柔美男獎。
No.8黑幫電影殘酷寫實派:《格莫拉》(義大利)
義大利黑手黨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名的黑幫組織,但我們一般都是通過美國電影才略知一二,而且美國電影中黑手黨大都已經從義大利西西里島移民到美國大陸。作為黑手黨的起源地義大利本土黑惡勢力始終是這個國家不能消除的陰影,從貧民窟到政壇從西西里島到義大利本土,黑幫幾乎滲透了這個國家的每個神經。《格莫拉》這部幾乎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的黑幫電影把那不勒斯這個義大利中部城市的罪惡近乎真實的表現在觀眾面前,電影鏡頭不加修飾的貼近罪惡展現血腥,無論如何這都是最真實的黑幫電影,在這里罪惡就在眼前一天天的經過。所獲獎項:在61屆戛納影展上獲得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No.9黑幫電影懷舊派:《下流人生》(韓國)
韓國電影進步神速各種類型片層出不窮,黑幫片也是銀幕的主流之一,韓國影壇教父林權澤導演的第99部作品《下流人生》講述了一段殘酷的韓國黑幫斷代史,似乎是導演晚年對自己一生的一次總結。即是電影中黑幫歷史的回顧也有對導演人生和韓國電影歷史的回顧,所以也這是一部另類的韓式黑幫電影。
No.10黑幫電影復仇派:《東方的承諾》(美國)
美國黑幫電影自從《教父》之後長盛不衰,已經成為商業電影的一個主流派系,但是想超越《教父》的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美國個性導演大衛.柯南伯格開創黑幫電影新局面,以極其暴力而血腥的場面和維果莫里森的赤身肉搏吸引觀眾眼球,無疑《東方的承諾》是一部的另類美國黑幫電影。當然我認為最吸引人的還是在澡堂的那一段肌肉和血漿撐暴屏幕的暴力場景。這樣的電影絕對能讓男人瘋狂使女人痴迷。
E. 艋舺多久上映
http://www.92kdy.com/content/8.html 艋舺[DVD] 這個?
F. 香港的喜劇片火了一部又一部,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喜劇片是哪部為什麼
台灣的影視劇很多都很好看,也是經典,不管之前還是現在總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喜劇也有很多是讓人過目不忘。
《大內密探靈靈狗》是很久之前的作品了,但是六七年過去還是能記得它。作為一部愛情喜劇是很成功的,零零狗和梅希望之間的打鬧互動是很真實的,梅希望向母親討教吸引零零狗的方法反將他嚇得落荒而逃。
G. 台灣電影《艨胛》 結尾那些人是不是全都死了陳漢典到底被怎麼樣了是死了么
總共兄弟五個人,先是白猴去幫GATA大哥報仇,被打至植物人,蚊子(趙又廷飾)後來是被和尚(阮天經)殺了,最後他擁抱和尚的時候,用小刀刺了和尚,後來志龍在後面把和尚捅死,活下去的只有志龍和阿伯。陳漢典是因為強奸了志龍的女朋友,被志龍他們抓到,用強力膠封住眼睛嘴巴和鼻子,窒息而死。
H. 《艋舺》的美學解讀
《艋舺》的美學解讀
從09年尾《艋舺》的預告片一出,似乎就開始預計著《艋舺》的來勢洶洶,後來在康熙來了里康永的不斷宣傳,通過豆導專訪中的字字斟酌,還有來自偶像演員的阮經天,趙又廷,台灣老戲骨馬如龍,搞笑諧星陳漢典的加入,彷彿影片開始變得令人期待。
《艋舺》2010年2月5日在台灣正式上映,首先140分鍾的長度沒有讓人覺得昏昏欲睡,即使是在凌晨以後看此片,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的“艋舺”,艋舺是台北舊時的地名,願意是指“小船”,男主角趙又廷飾演的蚊子來到新轉的高中學校,因為被陳漢典飾演的狗仔欺負,意外結識了阮經天(和尚)等四個黑幫少年。於是他們結拜,整日嬉笑怒罵,飲酒作樂。
不得不說,影片的前二十分鍾,完全像是一部十分恰當的文藝片,也不的不提電影的幾個其他元素,音樂是台灣素有公主美稱的陳珊妮製作,美術和攝影是之前《風聲》的包軒鳴,還有李大齊的加入等等。從故事情節緩緩展開足以開出影片做足了功課,破舊的街道,迷離的燈光,和夜晚懶散的調調。主角身上的緊身花色襯衣。之前在《康熙來了》中幾位主演都到場,小S提到是否覺得劇中的服裝會顯得老土,豆導肯定的說不會。當時在節目中還沒有覺得,但是電影里在色調的襯托下,彷彿這種迷離之美是那麼時髦,甚至顯得有些過於刻意,可是又使人信服這樣的情調。
其實在看的過程中,腦海里突然出現一個想法,覺得電影怎麼和之前的《九降風》有些類似,卻覺得有不像,直到看完在網上看影評,發現也有人說了這樣的看法,有人說《艋舺》是喧噪版的《九降風》,說的是黑道的大背影,訴說的確實少年成長中的憂傷與往事。也許有人會說《艋舺》是台灣的《古惑仔》,卻不如《古惑仔》里描寫的氣味濃重,在黑幫里講一個年少的心酸成長故事未免顯得有些單薄。
戲中,蚊子偶然在妓院里邂逅臉上有胎記的妓女小凝,他們似乎朦朧撲朔的愛情戲碼似乎又讓整個影片看起來顯得“文藝”,但是基調又不是那麼足,導致 2
在情節和整體上來說,只能算是影片的調劑,但不能否認偶像劇出身的鈕承澤把它拍的近乎完美,讓人看過之後都會心有餘悸。不免令人想起自己的年少懵懂。 影片從“結拜”到“建立感情”到“背叛”最後到“互相殘殺”,慢慢揭開整個社會存在的現實和黑暗,背叛和殘殺開始,影片就似乎在為影片開始所說的“什麼是義氣,義氣是三小。”而展開解釋,影片以蚊子為主線,講述了故事的起因與進行,作為太子志龍從來是最風光的領頭,而從小就伴隨其左右的和尚,對其萬分保護。直到最後和尚為了避免老一輩的爭奪和廝殺,暗中殺死了艋舺的老大馬如龍飾演的GETA,志龍的爸爸。在志龍得知真相以後,和尚終於滿腹交雜著糾結的對志龍說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影片被推向了最高潮。然而一切都和開始不一樣了,志龍開槍打死知道真相的蚊子,卻被志龍在背後刺殺,最後五個結拜的少年變成了不同的人生。
從細節來看,很多人說影片中描寫的志龍和和尚是斷臂之情,並通過血多場景可以看得出來。一,和尚從來不去妓院,看到志龍帶來女朋友會生氣怒罵。二,五個人去舞廳,志龍和女伴在舞池跳舞,和尚卻變得不開心,和蚊子大口的喝酒。三,看到最後變得無足的太子志龍,和尚把他抱在懷里,然後哭泣,四,最後說出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的話。五,從開始送給蚊子的溜溜球,變現了如此細心。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幾點都可以歸結成是和尚對志龍的關心和兄弟之間的情誼。和尚從小和太子在一起,其實太子性格是很軟弱的,每次遇到事情都是和尚出面處理,和尚知道太子對自己有依靠,所以凡事都去替太子做到。和尚知道未來當太子的爸爸不再的時候,太子會繼位,但是就太子的性格來說,根本不可能承擔這一切,所以和尚看到太子整日沉迷在女人和瑣事上,他會不高興,但是又不能把這些當面說出來。所以他不想讓外省的流氓頭目把整個艋舺吞並,他為了自己的兄弟,所以他作出了那樣的事情。其實和尚內心也十分糾結,他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被太子的爸爸斷了手,他一直想報酬,卻又和志龍是兄弟,所以他內心掙扎,但是當這個機會擺在眼前時,他作了決定。所以,最後他表情痛苦的對志龍說了那樣的話。關於溜溜球,其實是影片的一個寓意,從最開始單純的友情,蚊子加入,到最後蚊子在床邊看守和尚,然後不小心溜溜球丟在地上,其實在那時導演就下了一個埋伏,直到最後在巷子里兩人的廝打,蚊子用當初和尚送給自己的溜溜球勒住了他的脖子。
看完影片,我沒有多大的感傷,也沒有和之前預想的有多大的出入。還算是滿意,給影片八十分。結尾有些突兀,本以為最後扮演外省流氓的豆導會出現,然後蚊子和親生父親相認。結尾還是以文藝的基調結束,畫面是最初的五人剛結識,在藍天下的圍牆下,蚊子問,為什麼你們會選到要我加入你們,和尚說,因為五個手指頭才是一個拳頭。然後蚊子回過頭望著後面的.一切,預示著青春從此開始了,然後不知道,從那時起一切也就不一樣了。不多也不少,也許導演正要給我們每個人時間,回過頭去想想自己的曾經和青春。
結束。影片出現字幕。鈕承澤說,獻給我的兄弟,林小明。
雖然故事有些老套,影片多少也有些不如意,但是仍然有驚喜。阮經天的變現讓我意外,偶像劇出身的他應該是第一次如此有層次的變現,把人物的內心戲演的淋漓盡致,我想這部戲會給他帶來很多。趙又廷雖是主線男主角,但是由於故事的牽扯和連接,也許觀眾的目光更多的投入在阮經天身上,但是趙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另外馬如龍老戲骨自然不用說,陳漢典的加入多少讓觀眾有些笑點,但是認真說來,漢典的用功和實力在康熙里我們都能看到,影片的表現更加出色。 3
完全不輸給專業演員。另外必須要說,豆導的外省流氓戲真是太多了,完全能算是男二號了,之前說過只是一個小角色,沒想到。但是豆導來詮釋這個人物,也許會更加能表達他要呈現給觀眾的。還有那句出自他口中的話:我年輕時曾以為我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草。
也許很多人看完電影會覺得,描寫的並不是黑道的真實環境。但是鈕承澤之前也說過,我要寫的重點不是黑道,而是青春的故事,這裡面也是我曾經年少時的一些故事。所以我們腦海里是否能想到,如今這個頭發夾雜著白發絲,喜歡在現場滿嘴臟話執導,喜歡經常出演自己作品中角色,並且深受廣大影迷熱愛的老人導演的年少時期會有著怎樣的糾結和迷離。
也許有人不喜歡,也許有質疑,但是作為導演本身,這樣一部大熒幕作品。多少已經能夠完成他的一個夢,也許他只是想通告這個告訴告訴大家什麼是兄弟情,什麼是義氣,只是想告訴影片最後字幕出現的林姓兄弟。我們曾經的年少輕狂是多麼值得紀念。
最後,從台灣電影角度來說,《艋舺》是成功的,它的行銷和宣傳等每個環節都預示是國片的進步和進取。電影是要講故事的,故事講的好壞,要靠導演的誠意,還好,我一直覺得鈕承澤的誠意是夠了,這就夠了。 ;
I. 有哪些好看的台灣黑道電影
《艋胛》2010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由鈕承澤導演,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岳等主演。
劇情簡介
蚊子轉進這家三流高職的第一天,午餐飯盒裡他最 艋舺劇照(19張)愛的那隻雞腿就被狗仔駭搶走了,蚊子不知哪來的勇氣搶回了那根雞腿,一場從校門口到河堤的追逐戰就此展開。太子幫四人看到蚊子有如泥鰍般閃躲遁逃的身手,大樂,決定收他入幫。 隔天志龍領軍找來蚊子,在學校頂樓,將追打他的狗仔孩和體育班鐵人們獻祭給蚊子,讓他報仇個爽。「今天你不弄死他們,有一天你就會被他們弄死!」在和尚那句堅定的話里,臉上掛彩腫著一隻黑眼的蚊子,朝著其中一名鐵人奮力揮出生平第一枚主動攻擊的拳。接著,他加入太子幫,踏入黑道。 和尚講述艋舺歷史,教育蚊子,蚊子如同踏進大觀園,視野開展,世界遼闊。和尚送回家,丟給他一個在黑暗中會發光的溜溜球,他胸口突然變得暖暖的,原來這種感覺就叫友情。「意義是三小?我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白猴的話超酷,簡直是無敵真理。這一切,都像迷幻葯,令蚊子上癮。 而小凝,是另一件令他上癮的事物。小凝是美與丑的綜合體,她的左臉美如天使,可右臉被一個巴掌大的綠色胎記盤據著。他問小凝「你為什麼要做妓女?」小凝不甘示弱回他「你為什麼要做兄弟?」隔壁傳來 令人尷尬的打炮聲,他只好拿出隨身聽來,和小凝一副耳機,共聽一首曲。那天之後,小凝這就成了他的僻護所,他常常都想來,來看這個小學同學,那個有胎記的小女孩,他不會記錯。 在每天打打殺殺有仇必報的過程中,太子幫五人犯下了無法彌補的滔天大錯,和尚有種,頂下這一切,因此被志龍的父親(廟口老大Geta)打得只剩半條命。和尚傷愈後,Geta送五人上山習武,是懲罰,也是鍛煉,要他們理解出來打拚是靠拳頭,決不能碰槍枝,這個來自西方的邪惡。 下山的那天,在溫泉餐廳的晚宴中,蚊子意外遇見了來與艋舺老大們談合作計劃的外省掛青壯派幫主灰狼,他母親的舊情人。而和尚察覺了蚊子的不對勁,以及席間的暗潮洶涌。 Geta 拒絕與外省掛合作,引起艋舺另一角頭後壁厝成員文謙的不滿,文謙勸說灰狼,這局要成,一定 要廟口加入,否則無法擺平由廟口為首的其他十幾個角頭。艋舺的第一聲槍響,後壁厝老大masa死了,整個艋舺黑道因此產生劇烈搖晃,太子幫五人的友誼也是,他們捲入大人世界的陰謀浪濤中,不知命運會帶他們去哪裡。 20世紀80年代,隨著台灣開始解嚴、經濟起飛,本土幫派在利益誘惑下,道上倫理淪喪,當地幫派勢力重新洗牌。萬華一帶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小混混,走出校園後,就在大環境影響下加入黑幫,而當自己的老大在與外省掛的械鬥中身亡,老大的兒子又不夠帶種的緊要關頭時,重情義的小混混為義氣挺身而出,拚了命也要老大報仇。在黑幫的腥風血雨中,被迫在廣州街一帶站壁的雛妓,則成了小混混心靈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