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橄欖樹》最早是誰原唱的
橄欖樹的前世
開創流行古典風的一首《橄欖樹》,1979年由齊豫唱紅。《橄欖樹》原唱者齊豫,當年因為參加台灣民歌比賽獲得冠軍,而一腳踏進音樂界。197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橄欖樹》,清新如詩的風格,受到了歡迎和肯定。齊豫並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但是帶她走入這一行的啟蒙老師李泰祥,卻有著嚴謹扎實的專業學院背景,尤其他創作的《橄欖樹》,更可以說是為流行歌壇開啟古典新紀元之作。
李泰祥的音樂和三毛的詞,因為偏向藝術風格,所以不容易詮釋,不過遇到對音樂有著相同敏銳感受力的齊豫,卻創造出令人驚喜又與眾不同的風貌。齊豫出色的嗓音及獨特的個人風格,為《橄欖樹》注入了豐富的生命和情感。
詞:三毛 曲:李泰祥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甚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麽流浪為什麽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2. 橄欖樹歌曲原唱
《橄欖樹》歌曲原唱:齊豫。
《橄欖樹》是齊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詞,收錄在齊豫1979年7月9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橄欖樹》中。這首歌曲是齊豫的代表作品之一。
齊豫簡介
齊豫(Chyi Yu),1957年10月17日出生,女歌手、音樂人、慈善家,齊秦的姐姐,1978年,齊豫以一曲《Diamonds & Rust》獲第二屆金韻獎冠軍、第一屆民謠風冠軍,正式開始歌手生涯。1979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橄欖樹》,同年演唱電影《歡顏》主題曲獲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
1985年與三毛、王新蓮製作專輯《回聲》。1987年赴新加坡製作個人首張英文專輯《STORIES》。1995年與周華健合唱古天樂版《神鵰俠侶》的主題曲《神話情話》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合唱歌曲獎。1998年演唱的電影《天浴》主題曲《欲水》獲得第3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同年憑借專輯《駱駝飛鳥魚》獲第九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
2002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個人演唱會「音樂難得有奇遇」。 2004年發行三張佛歌專輯。2007年獲得風尚經典人物致敬獎。 2009年獲得新浪網路盛典「時代影響力音樂人」獎。
人物評價
齊豫,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輕靈和淳美,天籟般的聲音讓人過耳不忘,被廣大樂迷譽為「天籟之音」 。(搜狐網 評)
有人評價齊豫的音樂是綠色的,她的聲音之純凈,之空靈,那麼不曾沾有塵埃的。(江南都市報評)
華語樂壇的「天籟之音」!跨越民歌與都市流行曲時代,高亢亮麗的聲線,超凡脫俗的氣質,唯美的演繹,將華語音樂推向一個藝術的巔峰。(華語金曲獎評)
我覺得齊豫真的是這個時代難得的游吟歌者,齊豫是活在這世界上的星星,那個光亮,一直存在,永遠都在的 。(恩師李泰祥評)
3. 橄欖樹原唱者是誰
齊豫,1957年10月17日出生於台灣台中,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碩士研究生,中國台灣女歌手。
1978年以一曲《Diamonds&Rust》獲第二屆金韻獎冠軍、第一屆民謠風冠軍,正式開始歌手生涯。1979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橄欖樹》,同年演唱電影《歡顏》主題曲獲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
4. 橄欖樹原唱是誰
齊豫
中文專輯
1979年 [新力] 橄欖樹
齊豫齊豫(Chyi Yu)(1958年10月17日),台灣著名女歌手,被譽為「天籟之音」。祖籍山東,籍貫台灣.母親為滿族.生於台灣台中,歌手齊秦為其弟。1978年出道。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碩士。
5. 《橄欖樹》歌曲的來歷是什麼
《橄欖樹》是齊豫演唱(原唱)的一首流行歌曲。這首歌由台灣作家三毛填詞、李泰祥作曲,收錄在同名專輯《橄欖樹》中,1979年7月9日發行。
《橄欖樹》是齊豫的歌曲代表作,當初三毛的詞寫的是「小毛驢」,因唱出來不太好聽,李泰祥遂與三毛商量改成為「橄欖樹」。從歌詞看出,在三毛的字里行間透露著其孤獨的赤子之心,以及對老時光和生活的眷戀。
歌詞: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
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流浪
6. 橄欖樹是什麼電視劇插曲
《橄欖樹》是齊豫的代表作品之一。只出現在過電影《歡顏》中並廣為流傳,沒有任何文獻顯示這首歌被任何一部電視劇所引用。這首歌的詳細介紹如下:
歌曲名稱:《橄欖樹》
所屬專輯:《橄欖樹》
發行時間:1979
歌曲原唱:齊豫
填詞:三毛
譜曲:李泰祥
歌詞: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7. 以《橄欖樹》為主題曲的電影叫什麼
上世紀80年代,胡慧中主演的電影《歡顏》曾風靡全國,賺盡觀眾的歡笑和眼淚,而今,《歡顏》的舊瓶里將裝進新酒。經過約20年的歲月沉澱,其實大多數看過胡慧中版《歡顏》的觀眾已經記不得故事情節了,至今仍然停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更多是該片的音樂。由齊豫演繹的主題曲和插曲《歡顏》、《橄欖樹》,當年在音樂抬電影、電影抬音樂的情勢下紅遍大江南北,至今其魅力仍經久不衰。
其實從老版《歡顏》的成功度來看,電影本身的情節到現在已經不太能夠被人記起了,但是它的片中曲《橄欖樹》和《歡顏》卻經久不衰:「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1979年,《橄欖樹》橫空出世,李泰祥蒼茫的調子,齊豫那令人意亂神迷的歌聲,都令聽者難掩悲傷。「飄落著淡淡愁,一絲絲的回憶,如夢如幻如真,弦輕撥聲低吟,那是歌。」其實,有時候我們不能不想,與其說是《歡顏》電影本身留名,不如說是這部電影的歌聲成全了它的輝煌。
8. 橄欖樹歌曲原唱
橄欖樹歌曲原唱是齊豫。
齊豫(Chyi Yu),1957年10月17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台中市,歌手齊秦的姐姐,中國台灣女歌手、音樂人、慈善家。
1978年,齊豫以一曲《Diamonds & Rust》獲第二屆金韻獎冠軍、第一屆民謠風冠軍,正式開始歌手生涯。1979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橄欖樹》,同年演唱電影《歡顏》主題曲獲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
歌曲介紹:
齊豫開始唱這首歌是用西洋民歌的唱法來唱的,但到實際進錄音室的時候,李泰祥就多出了很多想法,李泰祥的要求是要把這首歌唱得很寬闊,不能有虛音,他覺得虛音是靡靡之音。
《橄欖樹》的詞作者三毛對其中幾句歌詞並不認同,最早三毛的詞寫的是「小毛驢」,只是因為唱起來不夠好聽,所以李泰祥才跟三毛商量改成「橄欖樹」 。
9. 歌曲"橄欖樹"的來歷以及它的詞、曲人是什麼
橄欖樹的前世
開創流行古典風的一首《橄欖樹》,1979年由齊豫唱紅。《橄欖樹》原唱者齊豫,當年因為參加台灣民歌比賽獲得冠軍,而一腳踏進音樂界。197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橄欖樹》,清新如詩的風格,受到了歡迎和肯定。齊豫並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但是帶她走入這一行的啟蒙老師李泰祥,卻有著嚴謹扎實的專業學院背景,尤其他創作的《橄欖樹》,更可以說是為流行歌壇開啟古典新紀元之作。
李泰祥的音樂和三毛的詞,因為偏向藝術風格,所以不容易詮釋,不過遇到對音樂有著相同敏銳感受力的齊豫,卻創造出令人驚喜又與眾不同的風貌。齊豫出色的嗓音及獨特的個人風格,為《橄欖樹》注入了豐富的生命和情感。
詞:三毛 曲:李泰祥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甚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麽流浪為什麽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10. 歌曲《橄欖樹》(李泰祥 作曲,三毛 作詞)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寓意
《橄欖樹》是由台灣作家三毛作詞的一首歌曲,表面上是描寫一位流浪者,可實際上是對作者內心世界的刻畫。表達了作者作為一個執著於夢想的人精神上的孤獨與苦悶,但仍然堅持不放棄的思想感情。因為三毛就是一個喜歡流浪的人,只有有過那種經歷的人才能體會,現代人那種沒有歸屬感,精神無信仰,那種孤獨,刻畫的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