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視電視或電影關於婚姻的推薦,一定要比較感人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這部劇可能很多人都看過,就是這部《何以笙簫默》(是鍾漢良和唐嫣版本的)。
我有股再來一遍的沖動,可以說這是一部把小說改編的很成功的一部劇,它把婚姻前後的愛恨情仇全部放在了裡面,讓人看的如痴如醉啊。
尤其是男女主,唐嫣的美和鍾漢良的帥,最初看的時候真的很吸引人。
起初看它其實是因為我看過這部小說,很多人的理由可能和我一樣,但是能留下觀眾就是它實力的體現了。
最後,其實還有很多好看的愛情婚姻影視劇,比如《杉杉來吃》、《非誠勿擾》等都是關於愛情婚姻的,有興趣可以看看。
84年,露絲遵循傑克的「遺言」,繼續「孤獨」生活了84年,彷彿他們不曾分開,等到最終永遠的相遇。最終夢回泰坦尼克號,與等待她的傑克和船上的人繼續漫長的航行。
這部偉大的世紀之作,永垂不朽,講述了愛情、親情、金錢、地位在 社會 上混雜,還有更多的是人性善惡,從始至終,每件事有因必有果,層層鋪墊,給人一種故事已完,然餘音繞梁、景情於心之感,而在這一切的背後,串聯著一段純潔的愛情佳話和愛情誓言。
一艘史無前例的航船,載著 社會 上階級最分明的人層出發了。貴族區的華麗與底層的貧民區形成鮮明的對比,上層貴族區充斥著酒會、交易、敷衍的問候交際,金錢和地位成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最重要的衡量標准,人們常常對一件事、一個人品論不休,剝其肌膚,吸其血髓,彷彿是他們生活的唯一樂趣,光鮮亮麗裝飾下的外表卻裝著毫無質量的靈魂,他們之間的交往不過是達到自己的目的,摻雜著金錢和地位的雜質。當輪船即將沉沒時,更是把「人性」二字刻畫的淋漓盡致,彷彿是一座城堡里僅僅住著一隻老鼠般幼小骯臟的靈魂,生死關頭仍想著用金錢買下最後的逃生之路,這本身就是一種悲哀,無論明天他們生與死,但今天他們已經死的徹徹底底。
令我疼惜的是,輪船沉沒時那舉措無助,即將獻身於大海的人,生命在這里顯得多麼藐小、脆弱,身不由己的「滾」向大海。一生都在航行的船長,最後一次也是因為名利葬送了自己一生的榮耀。床榻上一對老夫妻緊緊相擁而卧,一位母親向他們的孩子講述著最後的睡前故事,甲板上藝術演奏家們完成他們最後的深情演繹。
最後不得不長談一下露絲和傑克的愛情了,無論是開始相遇,傑克對露絲一見鍾情,還是露絲突破「現實」的牢籠,階層的枷鎖,都是一種感動。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露絲因傑克自由生活而向傑克傾心。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無論你欣賞過多少遍,都看不膩、看不厭的電影,無論你抱著什麼樣的心態,每次觀看都會另有所獲,無論你處於哪一個 社會 階層,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知己情懷,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像是在講述一段生活,不巧的是,裡面似乎涵蓋和映射了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多多少少的發現了自己的影子。這部名副其實的經典值得致敬,偉大的電影不僅僅是題材多麼震撼浩大,而是這一部電影講了幾乎所有人的故事,剖析了人性,揭示了黑暗醜陋,折射出了感人的愛情、親情和熱情。
《父母愛情》。
導演:孔笙,編劇:劉靜,主演:郭濤、梅婷等。
內容:海軍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
成績:2014年央視一套特約劇場播出,被評為2014年最具關注度的零差評電視劇
2018年獲得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國際傳播獎
推薦原因:
一、從婚姻前到婚姻後,從看不上到相濡以沫,婚姻本就是你退我進,你進我退的相互磨合。
江德福是在舞會上認識了年輕漂亮的安傑,並對她心生愛慕的。但是作為資本家大小姐出身的安傑並沒有看上這個大老粗的江德福。但是江德福不屈不撓,對安傑照顧有加,並且全家人也不斷受到江德福的幫助。安傑漸漸發現貌似粗獷的江德福其實是個機智、可愛的男人,於是她逐漸接受了這份 情感 ,結為夫妻。他們共同克服了出身的差異、文化程度的懸殊、生活環境的惡劣以及特殊時期的生存困境,撫養著五個孩子,相濡以沫走過風風雨雨幾十年。
二、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你看不上那個人的種種,對另一個人來說,都是可以包容的美麗。
有人評價安傑,婚前刁蠻任性,人們可以說她是小女孩不懂事,給人的感覺是率性純真!但是婚後,都是成年人了,卻不顧別人感受,見誰懟誰,對娘家哥嫂是如此,對姐姐姐夫是如此,對小姑子老丁也是如此,對待鄰居也是如此,對待家裡人更是如此,所以現實生活中,面對安傑這樣一個挑剔高傲的人,真的挺難相處的!但是,在江德福眼中,幾十年了,她依然是那個初見的女神,心動一生的女人。她雖然刁蠻任性,但是也純真善良,刀子嘴豆腐心。生活的幸福就在於,你在鬧,我在笑。
三、婚姻是一座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但是看完父母愛情,否定了這句話。婚姻是個蜜罐兒,愛情一直都在。
《父母愛情》被搬上了2020央視春晚,打打鬧鬧的老年生活依然過得火熱。安傑仍然是那個追求浪漫,超凡脫俗的女人,江德福也依然是那個唯唯諾諾,把安傑捧在手心裡的男人,但是摩擦依然不斷,我們卻只看到了幸福的模樣。很多人羨慕安傑的生活,不必為生計忙得焦頭爛額,也不必為生活瑣事弄得身心憔悴,很多女人說一輩子可望不可及。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其實安傑對江德福是非常崇拜和喜歡的。讓你羨慕的不是安傑的超凡脫俗,而是觸手可及的婚姻幸福。
感人的不是轟轟烈烈、轉瞬即逝,而是平平淡淡的攜手,一生,一起,點點滴滴。
《父母愛情》講述了海軍師長江德福與資本家小姐安傑如何攜手走過風雨兼程的一生。如何愛了幾十年,是非常好玩的兩個人,吵著、笑著過了一輩子,但不像別的夫妻,生活中的瑣事把感情磨沒了,他們是談了一輩子戀愛,很美好。
很高興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影視裡面講述愛情的影視劇很多,但是最值得一看的我個人感覺《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值得一看
《父母愛情》,由著名導演孔笙執導。劉靜編劇,郭濤、梅婷等聯袂出演,
身為海軍某守備基地司令員的江德福(郭濤飾)與資本家小姐出身的安傑(梅婷飾),如何攜手走過風雨兼程的一生。郭濤在劇中他從一個沒有文化的毛頭小子最終成為一個師長,但該劇詮釋的卻不是一個如何變成師長故事,而是和安傑如何度過幾十年,如何愛了幾十年,是非常好玩的兩個人,吵著、笑著過了一輩子,但不像別的夫妻,生活中的瑣事把感情磨沒了,他們是談了一輩子戀愛,很美好。
你好:我是影視製片靜心,很高興回答你提這道問題。在眾多的電影電視劇當中,我認為有一部電視劇被大眾廣為流傳,婚姻情節曲折,愛情難能可貴。
這是一部古裝愛情劇《薛平貴與王寶釧》,由著名影星陳浩民主演。講述唐宣宗年間的故事。皇室子孫流落民間被一戶姓薛的平民收養,他是平民中的貴人,所以起名薛平貴。和結發妻子十八年分離,最後功成名就,與妻子幸福團聚。影視劇故事如下:
1.薛平貴由皇室子孫變為平民兒女,長大成人又淪落為乞丐,以乞討維持生活,飯量大,天生力大無窮。人緣好,也算是個乞丐小頭目。
2.救了宰相的女兒王寶釧,兩人互相愛慕,私定終身,促進了薛平貴脫離乞討之路。由壞向好的方向發展。
3遭到丞相及其家人的誣陷降伏紅鬃烈馬得到官方的賞識從乞丐變為兵卒。戰場奮勇殺敵,屢立戰功成為元帥。一路走來坎坎坷坷。
4.結發妻子苦守寒窯一十八年未曾見面,可見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見面的場景催人淚下感天動地。
5.劇中參插了說唱小調,唱出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歌劇編寫到位,給人以啟發、教育、學習。
以上是看了劇情的觀後感,一部好的影視劇故事曲折,情節感人,結局圓滿完美,劇中故事編成地方戲曲(京劇、秦腔、豫劇、等)廣為傳承。一部好的故事劇、愛情影視劇,值得我們一看。
電影《怦然心動》是一部青梅竹馬純真愛情的片子。同時,也是一部關於孩童自我認知過程和自我成長之路 探索 的片子。
這部影片在 情感 的角度來說,是青春期愛情的啟蒙;在思想角度來說,是成長的回憶;在心靈角度來說,是自我的認知。
老導演羅伯·萊納用男孩女孩在童年、青春時光之間的「戰爭」方式表達對成長的思考。雖然看上去很幼稚,卻是過來人當年的經歷。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有青春時期的不解,甚至恐慌和疑惑,關於自我價值,關於成長,關於愛。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導師引導至關重要,一般這個角色都是父親或者母親扮演。
這部影片是2010年上映,現在看時既明然於心,又輕鬆快樂。雖然是一部小眾的家庭電影,但卻深層次引導和解讀「我是誰?」這是每個人用一生都在尋找的答案,不失為一部高評分電影。
這部電影從三個層次來思考均有不一樣的感悟和收獲,但我卻對影片中出現的一些看似不重筆刻畫的角色有另一番的觸動?都有那些值得我們去思考呢?
【咱們結婚吧】
講述由 黃海波(飾演果然)與高圓圓(飾演楊桃) 領銜 主演的的黃金剩女與恐婚男之間通過相親認識,到後來男主客服恐婚,消除彼此的疑慮,並向女主求婚,以及婚後一系列的生活故事,結局很美好,強烈推薦!
劇中的男主角果然是一個在婚姻登記處工作的三十六歲的恐婚男(因為父母婚姻的陰影),而女主是一個在四星級酒店工作的大堂經理,三十二歲,在感情中受過傷。在朋友的撮合下兩人見了面,但是一開始由於搶車位等種種原因,兩人鬧得不是那麼愉快。後來女主丟失了工作,之後被朋友叫過去救場當主持人,碰巧男主也幫朋友忙去了這個活動。之後兩人因為一些小事更加了解對方,並留下了好感。再到後來,果然幫楊桃裝防盜門窗、果然幫楊桃教訓了她的前任渣男,兩個人深入了解,關閉已久的心門剛剛打開。但是楊桃卻發現果然是個恐婚族,她憤然撤離,繼續投入到相親大隊中,後來果然屢次攪黃楊桃的相親,並幫助楊桃識破了一個騙子的謊言。在這過程中,果然對婚姻有了新的認識,逐漸樹立對婚姻的信心。後來果然向桃子求婚了(求婚的這段很經典,強烈推薦觀看)兩人婚後的生活有開心與難過,婚後兩人就遭到了雙方父母一致的生孩子的意見,果然桃子為了各自的夢想能夠順利實現而瘋狂造人。後來果然前女友的出現讓桃子產生了誤會,兩人鬧離婚。後來在朋友的解釋及果然真誠的行動下,桃子明白了果然的為人。正當桃子回家找果然的時候,果然消失了。煩躁的桃子被朋友帶出去 旅遊 ,果然在 旅遊 的地方向桃子深情告白,再次求婚。最後,電視的結局是在婚禮上,果然和桃子造人成功並向大家宣布了這一喜訊。
我覺得這部電視劇很真實地講述了兩個大齡青年從認識到了解再到相愛的故事。講述了他們對婚姻的一種看法,以及婚姻生活的相處模式。希望讓恐婚的人看了有點幫助,可以重新樹立對婚姻的信心!
昨天剛剛看過的一部電影哦,《我愛你》,主角是四個老人,但是君奉老先生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真的很感動我。
君奉先生也太讓人感動了。當自己的妻子因為癌症的折磨而疼痛難忍的時候,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的時候,君奉老先生坐在屋子外面,也在很難過地哭。然後一邊哭,一邊說:「老婆,你不要再哭了,你哭的時候我也很難過。」君奉老先生的妻子雖然最後變得有點痴傻,但是君奉老先生一點也沒有說嫌棄對方,他很耐心地照顧自己的妻子,陪伴妻子最後的那一段人生路程。等到最後妻子是在忍不住的時候,離他遠去的時候,君奉老先生選擇了生死相隨,選擇了跟著自己的妻子一起走。
君奉老先生和自己的妻子一共有三個孩子。就是說,無論兩個人有幾個孩子,兩個人最後還是要彼此相依為命,相知相守,兩個人還是要一直一直在一起。君奉老先生在這一點上成功地把我惹哭了,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哭聲雷動,難過的要死又無能為力。這大概就是身為人的為難吧,是我們身為人,不能與人相知相守的為難。
然後另外一位老先生,金萬皙先生。年輕的時候他對自己的妻子特別不好,什麼臟活累活都要丟給自己的妻子去做,結果最後,妻子先自己一步而去,自己只剩下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但是命運何其有趣,金萬皙老先生碰到了一位收廢品的老太太,這位老太太可憐的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每天就依靠著撿垃圾過日子,四五十年了,就這么可憐巴巴地過著日子,也太可憐了吧,對比一下,我幸運的多,但是我沒有努力工作。我也沒有認真生活。
人活著真的是艱難,上天計算好了你應該在哪一處絆一跤,上天也計算好了你最在意的人是誰,上天偏偏要在你最無能為力的時候再捅你一刀,讓你一無所有。因為我自己的原因,導致家裡出現了這么大的變故....生命何其殘忍。
後來老頭和宋怡芬老太太在一起了之後,兩個人相濡以沫,兩個人相知相守。但是宋怡芬老太太說,自己不想要看到對方離開自己的樣子,所以選擇了自己一個人回到鄉下,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把自己與對方的所有回憶都帶到了自己的故鄉。
對於見慣了生死之後的老人來說,這大概就是生命的常態吧。但是在見慣了生死之後,老人們依然勇敢地邁出了自己的腳步,走出了這一步之後,老人們相愛,相知,幸福地度過了下半生。
但是電影最感動我的,還是君奉老先生了。君奉老先生愛自己的妻子,愛到了無法自控的地步,他對於妻子的愛,讓我感動,讓我震驚,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其中的幸福。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婚姻的電影很多是告訴大家責任和互相理解,下面推薦以下幾部:
婚姻故事
戲劇導演查理和女演員妮可本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卻因工作的問題走向離婚,這個決定讓他們的關系露出了醜陋的一面。為了爭取撫養權,他們不斷攻擊對方,曾經生活中的細節也被拿來當作籌碼,
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反差,開頭有多甜蜜,後面鬧翻的時候就有多慘烈,吵架那場戲真的讓人覺得窒息。
夫妻那些事兒
黃磊和陳數演的,挺經典,挺符合現代人的婚姻愛情觀,我個人喜歡配角的婚姻劇情,女配嫌棄老實丈夫,丈夫忍無可忍離婚,女配在嘗試找了各種人後才迷途知返,原來世上沒有比原來丈夫更好的人。
消失的愛人
艾米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除開這種戲劇化的成分,其實這部電影也講述了兩個不合適的人,在一起是一場多大的災難。
蔑視
戈達爾作品,改編自義大利作家莫拉維亞的小說《正午的幽靈》。一對夫妻本來生活幸福,但妻子卻在一次聚會中對滔滔不絕的丈夫產生蔑視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蔑視越來越強烈,然後她出軌了……
革命之路
兩個文藝青年的結合本應該是浪漫的,但現實卻是被困在工作和瑣事之中。關於婚姻,這部電影並沒有給出答案,但展示了一種壓抑的氛圍。
② 「電影+」失語與疏離——王家衛電影中的情感世界
某些迷離的幻象和灰冷色調下搖曳著的暖意燈光,是王家衛用來使城市中的情感,在其鏡頭下顯影的葯水。
昏暗的燈光,一張床。一台寫字桌,一面牆鍾。傳出低沉旋律的老式留聲機,和一個執迷不悟、自戀成狂、孤獨寂寞的人。
情感就在其中發生,在其中表達,也在其中死亡。
現代情感在王家衛的影像世界裡,是一個自傷繼而療傷的曖昧過程。在他的電影里,情感是人們患上失語和疏離症的因由,也是一種盲目信仰著的救贖方式。
【自虐】
香港作家李照興對王氏電影曾有一段評論:顏色是灰黑白,聲音是沉默,風格是簡約;誘惑在於神秘,原因是遺憾;過程是自虐,目的是自保。
如何體悟和感受這樣一個「自虐」的情感世界呢?
王氏電影中的角色,彼此隔絕,卻又帶著各自的黑暗彼此相近,以圖探尋出亂世中一點光亮。可知普世浮華,動心不過彈指瞬間,長情卻是需要修煉的技藝。一旦愛,便是苦征,便是自虐。
2046號房間里,王菲踩著高跟鞋呢喃,伸出左腳被663捧在手心,念著「一起走吧」。一起走吧!可再怎麼走,都走不出寂寞的十里方圓。再怎麼走,看見的依舊是陌生臉孔,靠著的依舊是冰涼脊背。
痛失愛,而選擇不斷奔跑的男人,穿旗袍,在樓提前寂然微笑的女人;一罐罐買著鳳梨罐頭的男人,踩著高跟鞋看到不一樣風景的女人;布宜諾斯艾利斯瀑布下獨身仰望的男人,坐在售票櫃台後等待一分鍾交談的女人……
他們如同迷戀傷疤一樣迷戀著這個世界,用力或不用力的都在愛。
【悲觀】
張愛玲曾對中國舊文學有著這樣的談論:「細節引人入勝,而主題永遠悲觀。」這同樣適應於評論王家衛電影里的情感。
他用細節組織構成一個低調的情感世界,也用細節表達了他情感世界裡悲觀的主題。
低矮樓房,高陡的樓梯。曬著太陽的舊藤椅,掛滿衣服的牆,放著煙盒的木桌。雨水,途中、夢中的加州陽光。小資情調的女主人公抱著黑色背包蜷卧在沙發上,眼神疏離。男人在小酒吧的酒桌前,對著錄音機低聲哭泣……
所有的細節都在沉默中帶著一種自持的美好,冷色的大氛圍中又環繞著一種暖色的溫情。
物質本身沒有情感,卻在失語的形狀里有股沁人心肺的親切。這些身邊「死」著的事物,卻有「活」著的美。它們無意的,在導演的存心裡,以一種抗拒的姿勢擁抱著現世里的冷暖人情。它們用具體的物狀的自身,在王氏電影里演變成情感,流動在角色的眼神和手勢中,傳達著導演回憶里緩慢而纖細的情愫。
美的東西,亦有其無法抵消也無從探明的脆弱,所以必定悲傷。王家衛用細節編織成一張悲情的網,網住紙醉金迷、歌舞言歡的世界裡,那些游動的感傷。
我們或許要猜測,他墨鏡底下那雙眼睛,究竟看過多少世事無常,才有這樣一個廣袤的悲觀情懷,來演繹人心的滄桑和城市荒涼。
可猜測只是我們無法接近時的一種幻想。
【冷漠】
王家衛的電影中,人物的對話並不多,反而是畫外音,連綿成片,不絕於耳。那些獨自的低語加上配樂,結合成一個纏綿、繾綣、魅惑、追憶、期盼、曖昧、迷人至死的情感氛圍。
一些自言自語彷彿參禪,指引了一條在內心困頓時,走出冷漠世事的歸途。
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疏離,至使你我之間已經沒有太多交談的必要。即使對你微笑,背後也可能躲著惡毒。
電影中,那些畫外音,如同夢境里時時敲響的遠鍾,訴說著愛情里的乏力和無可奈何。表達了導演黑白灰的影像世界裡,沉默不語、彼此隔絕的情感態度。
所以,不管彼此心中多需要溫暖,也只會越離越遠。因為都清楚:我要的是怎樣一種生活。
現代人目的明確,情感成為奢侈品擺進華麗櫥窗,供人欣賞。卻有一層玻璃隔開,看得見輝煌,卻少有人消費得起。
於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一個很小心的人,每次穿雨衣的時候,我都會帶太陽鏡,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時候下雨,什麼時候出太陽。」
現代人在失語症和疏離症患病狀態下,做出許多病態的自衛動作。感情,在現代人眼裡,比水高尚不了多少,而《東邪西毒》裡面講:水是越喝越寒的。
《旺角卡門》里有一句台詞:因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對你承諾什麼。於是情感成了擺設,不能給予溫暖。相愛變成無望的掙扎,最後還是要孤身一人,守住清冷人世,獨自行走,冷暖自知。
如同《阿飛正傳》里那一句:既然她不給我機會,我也一定不會給她機會。
人人自衛,卻從不想張開手去擁抱別人。情感桎梏,從此患上冷漠病。
【愛情】
愛情不能以傳統的數學公式計算。它是一場男女之間,全力以赴卻慘冒粉身碎骨危機的鐵人拉鋸賽。任何承擔愛情之名表述的一言一語,終由濃烈而值得細想的真心話,化為蒼白而虛假的謊言。
王家衛在影片中表達了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愛情態度,現實的殘酷與內心嚮往時時對抗。人們深陷其中,掙扎著想要找一條出路。在遭遇各種打擊後,或許真會在某一個轉角看見不一樣的景色。
他用影像打造了一個低調、悲觀,充滿迷惘的愛情世界,用一種藝術的方式將我們逼上情感的絕路,讓我們在唏噓感嘆後,以全新的眼光來體味現實生活,讓死去的真情和溫暖,復活在你我身邊。
用失語和疏離的影像世界,打開一個通往異處的入口,或許就是人情復歸的道路吧。
王家衛的電影一向善於滲入人類的情感空間,分析人類的情感世界。自《阿飛正傳》的不落地鳥,《東邪西毒》里欲忘記過去的情感挫敗,而甘於自我流放的歐陽修。《重慶森林》里,害怕正面面對愛情,而偷偷闖進其暗戀者的世界裡的阿菲。《墮落天使》里,無奈地承受乾枯情感的孤獨殺手,《春光乍泄》里離合不定的黎耀輝與何寶榮。以及,《花樣年華》里與隱藏的另一半攀談的一對未婚男女,均是寂寞流離的失語者。
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站在影像之外,敘述和製造了這樣一個讓人痴迷又深陷其中的愛情世界,把我們的情緒控制在他的不動聲色中,我們卻無法靠近他。
渺茫浩瀚的電影,折射著人生的影子。快速滑動的35毫米膠片,原本是如此的單調,是那一個個美妙的愛情故事,讓我們一次次地感動,灑下歡聲,流下淚水,呼吸夢想,使我們在冷漠的世界裡變得更加堅強。
然而,電影只是簇簇光的影子,愛情從開始到最後,也只是飄渺的憧憬和回憶。也許,愛情是兒時的童話,永遠的夢想,是真得讓人感動過,也平靜過,愛過,也恨過……
人生常變,只有電影還在用光,訴說著一個比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③ 淺談《剪刀手愛德華》折射的愛情觀
If I do not have a knife, I can not protect you if I have a knife, I can not give you a hug.(我拿著刀就沒辦法擁抱你,我放下刀就沒辦法保護你) ——愛德華
百無聊賴,便找電影看,這次看的是很老的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網上的評價較高,可惜看完後並沒有很感動,也沒有被戳中淚點,但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下淺談個人對本電影的看法。
《剪刀手愛德華》是一部奇幻愛情片,講述的是只是半成品的愛德華有一雙剪刀手,他在主人去世以後獨自生活在古堡中,推銷化妝品的佩格發現愛德華後將其帶回家,愛德華的剪刀手讓小鎮居民覺得既新鮮又刺激故對其很癲狂。愛德華喜歡上了佩格的女兒金,為金不惜助其男友偷竊,被逮捕後也沒有供出同黨,卻被小鎮居民疏離;在聖誕節的時候用剪刀手刻了個金的冰雕,卻因無意割傷金的手被其男友毆打;負氣出走並到處破壞後回家的愛德華救了金的弟弟卻再次被打,只能逃回古堡;在古堡中,愛德華捅死金的前男友,金對趕來的小鎮居民稱愛德華已死;故事的最後金回到小鎮,嫁人生子,而愛德華一直待在古堡。
影片中金的前男友是一個小人,想要買車卻不自食其力是為無能,在盜竊不成愛德華被困的時候逃跑是為無義,在愛德華被捕後不說真相是為無恥,在感知女友愛上愛德華的時候的行為是為無賴,在古堡給女朋友的一腳是為無情,這樣的人心中無愛,所以既自私又自負,最後落得慘死的下場也不為人們同情。當然,這個前男友之所以有這樣的性格是由其家庭造成的,生在一個無愛的家庭,沒有人告訴他什麼是愛,也沒有人教他該如何愛人,他有的只是一個嗜錢如命的父親,真是可憐可嘆!
在愛德華的回憶中,我們知道他的主人雖然突然離世,二人相處時間也許不是很長,但是這個主人卻待他如己出,給了他滿滿的愛,也教會了他如何去愛人,所以後來愛德華才能贏得金的芳心——唯有真心方能換得真心。
愛是守護。愛德華被金的陽光和活潑深深打動,卻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有一雙剪刀手,這註定他只能默默注視金,默默守護金。他會在金沒有鑰匙的時候為其開門,在金跟男友約會的時候幫忙把風,在金被人傷害的時候挺身而出。
愛是成全,愛德華因為自身的缺陷選擇成全金及其男友,不惜為二人冒險行竊,入獄後也沒有說出真相,在金問起原因的時候只給輕描淡寫的一句:「因為是你」;聖誕節的時候,金對愛德華動心,讓愛德華擁抱自己,愛德華卻說:「我不能」,因為他有一雙剪刀手,這註定他抱不到心愛的女孩,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為愛德華感傷,不是求而不得,而是為愛的捨得,他為了金做了那麼多,最後連擁抱也不敢。最後的最後,為了保護金,愛德華在古堡里殺死了金的前男友,也在這座古堡里,金吻了愛德華,這是二人愛情的第一次交融,也是最後一次交融,因為世俗和生理的原因,愛德華和金註定不能在一起,一吻之後,金回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結婚生子,而愛德華只能留在古堡繼續孤獨地生活。
愛德華和金的愛情是互相守護、互相成全,正應了那句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所以年邁的金仍會想念愛德華,並說:「你看,在他來以前,這里從來沒有下過雪,但後來下雪了,如果他不在那兒,我想就不會下雪了,有時你會看見我在雪中翩翩起舞,我現在已經是個老婦人了,我只願他記得我當初的樣子」,而古堡中的愛德華心中只有金。
有的愛情至死不渝,如梁山伯與祝英台,有的愛情纏綿悱惻,如唐玄宗和楊貴妃,有的愛情海枯石爛,如范喜良和孟姜女,有的愛情連枝共冢,如鄧稼先和許鹿希......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人們說法不一,總的來說,愛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外人不便多說。
④ 愛情電影推薦
1、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影片。故事情節再簡單不過,講述兩個已婚男女的婚外戀,和美國的《廊橋遺夢》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後者是西方人的愛情觀,而《花樣年華》折射出的愛情理念,則是屬於「那年代白牆黑瓦淡淡的憂傷」的東方情懷。
2、甜蜜蜜
《甜蜜蜜》影片劇情始於1986年,終於1995年鄧麗君驟逝當天,這部影片彷彿終於遺憾,可是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上,每天都有千千萬萬的李翹和黎小軍正無可奈何地擦肩而過,他們懷揣著自認為理所應當的斑斕的理想,在各個角落奮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