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後來的我們》主要講了什麼
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關於一對異鄉漂泊的年輕人。十年前,見清(井柏然飾)和小曉(周冬雨飾)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
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拚,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情感之路。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命運似乎是一個輪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線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終有「然後」。
《後來的我們》是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制,井柏然、周冬雨、田壯壯主演的青春文藝片。
該片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從那之後,二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4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角色介紹:
1、林見清:演員井柏然
北漂青年。與方小曉在一次停運的火車上相遇,慢慢地兩人開始相戀。愛好電子游戲,想通過自己開發的游戲來走向成功。畢業後,在北京蝸居,為完成自己的夢想摸爬滾打著。和方小曉分手後,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業界成功人士。
2、方小曉:演員周冬雨
北漂青年。與林見清相戀之前,總是希望找到一個能給她穩定生活的男朋友,但是總是被騙。在每次失戀之後只有見清陪在她身邊,與見清相戀幾年之後,兩人因為某些原因漸行漸遠。
3、林見清父親:演員田壯壯
林見清父親。在東北開一家小飯館。盼望著見清每年都能回家過年,給見清做他喜歡吃的粘豆包。見清與小曉相戀之後,他也很喜歡小曉,希望兩人能夠好好相處。
網路-後來的我們
B. 後來的我們結局
電影《後來的我們》結局中林見清和方小曉飛機上見面,而此時的林見清已經結婚生子,可方小曉還是一個人,並且生活過得不好。當時方小曉欺騙林見清說她出國嫁人時,實際上她回老家看了林見清的父親,電影結局正如歌詞所唱,“我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林見清和方小曉兩人結局沒有在一起,對這個結局觀眾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青春的愛情沒有幾個是完美結局的。當初兩人愛的多麼的幸福,現在的他們就多麼的感恩,感謝在那可以肆無忌憚愛的年紀狠狠的愛,感謝沒有顧忌的年齡拚命的愛。
看電影結局我們應該感受的到林見清和方小曉還互相愛著對方,但誰都沒有勇氣說出那句愛。本影片亮點不僅僅在於兩人當初純粹的愛情,更大的亮點在於它教會了我們該如何去愛。
林見清和方小曉他們是千千萬萬人物代表,他們不完美,可在經歷過程中他們都成長了。他們的故事也告訴我們有些人只適合遇到,卻不適合結局。
C. 影評V|《後來的我們》,再次相遇,請保持灑脫,認真說再見
文/小先先
再次遇見彼此,聊聊過往,說出灑脫,不再有任何瓜葛。我覺得挺好的,不是相恨相殺,而是學會了,坦然面對,瀟灑轉身,揮手說拜拜。
2818年04月29日 星期天 多雲
昨天一下班就去看了電影,因為抱著滿滿的期待,後來的我們,到底怎麼樣了呢?我以為的美好結局,沒想到是悲劇結尾。連朋友都笑我傻,明明是個悲劇電影,你怎麼會想到會是美好結局呢?
我也只是之前看預告,看到他們十年後重聚,相視而笑,我以為最後兩人會在一起,沒想到男主居然結婚了。挺不喜歡這個結局,但能怎麼辦,事情都已經發生了,離婚顯得太沖動,對於男主老婆來說太不公平。我知道這是一部情懷電影,是根據導演自己的感情故事為基調寫的,但有情人最後沒有在一起還是挺遺憾的,但是,人生本處處充滿遺憾,或許對於愛情,也顯得微不足道吧。
對於導演劉若英的故事,後面再說,還是來說說這部電影吧。雖然對於這段生活和感情不是我所喜歡的類型,但是故事所展現的道理,我明白了。或許最後沒在一起,可是能夠再次遇見,我們就保持相互微笑吧,過往只是過往,一切都過去了,以前傷心的事情,現在我們能笑著說出來。
十年的感情歷程。其實本來是想給這部電影差評的,因為就一頹廢屌絲青年和一想留在北京,想嫁給北京人,為不喜歡的人做作到最後沒在一起,他們兩人相戀的故事。我不是很喜歡男女主角的頹廢生活,一個整天只知道打游戲、抽煙喝酒的人,有再多的夢想,不去實踐也是空想,一個女孩子,不靠自己努力就想過上好生活,這不都是想等著天上掉餡餅嗎?還不最後上當受騙,受傷害的只有自己。
這十年歷程,只能說明,我們從開始不知道如何去愛,到最後懂得去愛後,已成遺憾。感謝相遇,讓我們彼此成長,這就是感情到最後,沒在一起,就相互祝福吧。過往只是過去,我們需要擁抱現在。
2007年,相遇的我們。 因為一張火車票,林見清和方小曉相識了。那個時候一起回家過年,因為是一個地方的,沒想到因大雪的原因,火車快到家了,卻被大雪困住,只能暫停行駛。於是打算一起走回家。那個時候的新年願望,就是在北京賺大錢,衣錦還鄉。
2008年,相知的我們。 方小曉一直想嫁給北京人,每段感情,卻都失敗告終。林見清是見證者,但他漸漸喜歡上方小曉,不管過往曾經。
2009年,相伴的我們。 同居生活,知己知彼,林見清因為賣違禁品被抓去坐牢,又到過年了,方小曉為了不讓林見清家裡擔心,主動去見清家裡拜年。也因為這次,方小曉也知道,自己也愛上了林見清,他能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2010年,相戀的我們。 感情路很幸福,只是生活壓力卻很大。方小曉想要一個家,林見清以為的家,就是給她大房子。兩個人的愛情觀發生了偏位,一個想要愛情,一個想留住愛情,方法卻用錯了。林見清看著方小曉想要的有錢人的生活,應該來說壓力很大吧,無法靜下心來開發他的游戲,也導致後來的離開,促成了他後來的成長。
2011年,相對的我們。 因為工作的不順,導致生活感情也莫名受牽連。林見清過年回家吹牛的生活,被朋友的揭穿,導致生活的迷茫。生活到底該怎樣過下去,誰也不知道,兩個人都開始疑惑了。
2012年,相負的我們。 因為被房東強制趕出出租房,更讓生活雪上加霜。搬進地下室的生活,還讓方小曉心存的一點希望,就是打開窗那一點陽光和植物的頑強生命,就像希望。可是林見清沒看到,開始變得頹廢,一蹶不振。
2013年,相棄的我們。 最後小曉選擇了放下這段感情,也讓見清更加無助,沒有勇氣再挽留。也正是這個時候,見清打開窗,看到的那株植物一樣,生活還有希望。分手後給了見清在現實的重壓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見清開始努力開發自己的游戲,最後成功。當見清看到那第一筆錢的時候,他哭了,他成功了,但是她卻不在了。他本來以為自己買了房,就能讓小曉回來了,只是他現在的愛情,變得不再是愛了,他還沒懂得如果去愛。
2014年,相戀的我們。 分手後,生活中,處處錯過,雖然還很想念,但是都已沒有勇氣再愛,只能彼此懷戀。
2015年,相憶的我們。 生活的苟且,曾經的過往。小曉陪見清度過苦日子,在好日子來到的時候,卻沒有再一起,一切都成了回憶。
2016年,相惜的我們。 開始懂得過去沒有好好珍惜,雖然學會了去愛,只是這份愛情,被現實埋葬。
2017年,相會的我們。 沒想到會再次遇見,只是現在,見清已經有了家庭。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回憶過往,都雲淡風輕,彼此祝福,就是最後的道別。最後見清回到家後,在兒子面前默默流淚,不只是對這段感情的惋惜,也是對過往自己沒有好好珍惜的苦痛。曾經已經回不去了,就讓它成為曾經吧,珍惜好現在。後來的我們,是否學會了如何去愛?
回憶是彩色的,現實是黑白的。
這是見清和小曉再次相遇的時候,一切空間都是灰色的,因為伊恩永遠愛著凱莉,但是後來卻找不到凱莉了。看著游戲失敗的時候,滿屏的對不起誰,是啊,我找不到你了,世界就沒有色彩了。
為什麼要分手?不是愛情不堪一擊,而是我們終於明白,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你應該擁有更好的人生,我愛你,所以捨得成全。
這部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見清父親寫給小曉的信,
又快過年了,剛剛蒸了兩屜粘豆包,起鍋的時候,噓著了眼睛。今年的黃米面特粘,今年還是給你們留了一屜。後來和你們說,吃什麼,還是家裡的好,那些外賣能好吃么。一直想給你寄點吃的,又不好問見清。這些年,突然覺得他成熟了不少,不知道那是不是因為你。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這些得等你們老了,才能體會的到,做父母的,你們跟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我們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現在人老了,眼睛瞎了,見清也總是說我什麼都不懂,那天在火車站,我還以為握住的是你的手,誰知道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們兩個走不到一塊,我們也會是一家人。好好吃飯,累了就回來。
我以為我會哭完全場,沒想到只最後被見清父親的一封信感動了,全程沒哭,只剩最後的祝福,過去的人,祝你們好好的,再次相遇,別來無恙。
對於這部電影,大部分人都覺得是賣情懷,因為相似的愛情,也像是在講述自己一樣。不少人認為,這其實就是劉若英和陳升愛情故事的翻版,到底電影和他們兩人有什麼關系呢?
「因為奶茶有奶的芳香卻不像奶那麼膩,有茶的清淡卻不像茶那麼澀,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輩子不會膩味。」這是當年陳升對劉若英的評價,所以才有了奶茶這個名字。對於一個21歲的少女來說,劉若英的感情遭遇是殘酷的,她還沒有享受戀愛就已經失戀了。因為,她愛上一個不能說愛的男人,一位31歲的陳升,已經有妻兒的人了。
曖昧可能是有過,但兩人更多的是師生的感情。21歲的劉若英,在陳升的心中更多的是像一個妹妹或者後輩,可對於劉若英來說,陳升已經成為了自己的摯愛。遇到了一位亦師亦友的人,一個少女懷春,一個身為人夫,註定悲劇收場。不過還好現在奶茶找到了她的那一位結婚生子,我們選擇默默祝福,過往,就讓它過去吧。
1、我最恨春節,每年回家就跟逃難似的。
2、處對象的時候,你要摸清對方是什麼背景,什麼來路,要祖宗八輩的查。
3、雖然掙得錢不多,空氣水也沒家鄉的好,但我只有試過,才能安心待在小城市。
4、寧願無家可歸,也不願意放棄搏一把的機會。
5、我覺得,吃飽了比夢想重要,我還是去上班吧。
6、你當我們家是你的避難所還是旅館啊,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當我是什麼啊,懂不懂得尊重人啊你。還能做朋友嗎?
7、出門工作,不只是為了過日子。只是下班回到家時的開心,生活誰不艱難。
8、拚命賺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們。
9、不能喝酒別硬喝,沒錢就沒錢嘛,何必打腫臉充胖子,累不累。
10、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抓鱉。會的,你會找到那個人的。
11、沒事啊,真的沒事,賺不賺錢,結不結婚,買不買房,從來都不是你的目標,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但這是你想要的生活。但是我們兩個現在在一起了,我覺得這些都無所謂了。
12、不管你做不做得到,都對我不重要。
13、你到底自己想要什麼,我哪裡知道你想要什麼啊。你得知道你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知道別人想要什麼。
14、為什麼從來都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呢?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那我不想跟你之間發生什麼故事了。
15、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16、如果那時你沒有跟我分手呢,那我們之後也會分手。如果當時我足夠有錢,我們住進一個有大沙發的大房子,你可能已經找了不下十個小三。如果當時我們就是不管不顧,我們就是結婚了呢?我們離婚好多年了。如果你陪我一起堅持到最後,那也許你就不會成功。如果我們沒有離家去北京,如果沒有如果,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17、你說,咱倆現在這么幸福,萬一有一天咋倆就分手了,咱們這輩子都別見面了。那可不行,我還是得見你,我得知道你過的好不好。
18、"I miss you",我也想你,我是說,我錯過你了。
19、你大概是因為太想我了,所以就覺得見到我了。
20、我們以前的再見,都太匆匆忙忙了,這一次,我們要好好的說再見。
21、我最大悲哀就是,我沒有權力悲哀,再沒有資格為你做任何事情。
22、如果你認為當初我不願意跟你一起過苦日子,那你怎麼就認為,我現在願意跟你過你想要的那種好日子啊。
23、我真希望時間就停在現在這,就永遠停在這。
24、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可是我現在,已經不是我原來的那個樣子了。
25、那是你的好日子,我的好日子在這。你以為你有倆錢,就可以安排別人的生活啊。
26、拼在北京,就像上了賭桌,沒有輸光,就還能再來。沒死跟活著是兩回事,但我必須逼著自己去全力以赴。
27、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28、那如果在你那個游戲裡面,那個男的永遠也找不著這個女的了,怎麼辦?伊恩再也找不到凱麗的話,那這個世界就再也不會有色彩了。
29、只要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個樓梯爬起來就會特別快。
30、美好的愛情大都相似,而不幸的愛情最後都成了故事。
31、小曉,我真不懂你。你從來就沒懂過,從來都沒有。
32、去到哪裡,都是異鄉人。
34、我要是能追上你就好了。
35、不管什麼時候,回來就是過年。
36、年夜飯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誰吃,吃的舒心,踏實,這才是我最在乎的。你們常年在外頭忙乎,就怕你們吃不好,一家人能團圓吃個飯,也要緣分。而緣分這事,誰也說不清。
37、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平凡故事 - 李劍青
我們 - 陳奕迅
愛了很久的朋友 - 田馥甄
D.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後來的我們》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最近的熱搜榜上有個話題是《後來的我們》,奶茶劉若英首次導演的電影作品,本人對這種戀愛、分手、錯過、重逢,會賺足眼淚的電影甚是喜愛。
電影的內容我不想過多介紹,我寫這篇文章只是想就裡面某些情節來發表一下個人的見解。
見清與小曉,兩個人火車上相遇,小曉第一次在見清家吃年夜飯,從此兩個完全不同的人開始產生交集。
小曉想通過結婚來立足北京。她沒有高學歷、沒有其他人的美麗,但是她一直努力、樂觀的用自己所能有的力量去生活。我個人很喜歡小曉的人物性格,喜歡她的不做作,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
我想見清一直是喜歡小曉的,他為小曉每一次的交男朋友而擔心,生氣。但是他是自卑的吧。他一心以為小曉就是想要找個有錢的北京人,擁有一個北京的戶口,一個大house。
兩個人在一起時,小曉很知足,她要的不只是見清所看見的,兩個的價值觀是有偏差的,個人覺得見清是有點矯情的,面子看的太重。
小曉說出分手後就不要見面了,然後這里是有淚點的,至少我的雙眼有些模糊。站著地鐵的裡面,小曉是多麼希望見清能夠有勇氣進去的。就像後來小曉說的,如果你進去了,我一輩子都跟定你。
兩個人錯過了,但是小曉教會了見清成長,因為小曉的離開,見清才能夠成功。
後來的見清父親的一封信,徹底把淚腺打開。後來的他們,彼此擁有過去,卻各自有各自的未來。心還是跟著痛的,那句I miss you,小曉說我錯過你了,有沒有淚水下落。不是說心裡有故事的人才會因此感動。一生之中沒有如果,選擇了一條路,就要因此放棄其他路。
好久沒有寫作,這次突發奇想,發現整個下來邏輯都是亂的,真的一點文采都沒有了,不過也算觀後感。讓我們珍惜現在,不要假設如果,人生也許不會很愉快的走完,但是請認真,努力的活著。過好現在的每一天!請不要將來某天後悔!
故事的開頭發生在春運的火車上,男主撿到女主丟失的火車票,兩人開始相識,男主覺得女主是一個很特別的女生,會喝酒、會打牌,火車因為天氣原因無法前行,他們便徒步走回男主的'家裡,有說有笑!於是20xx年的年夜飯,女主在男主家裡度過!女主是一個在北京打拚多年的人,一直想在北京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是事與願違,當時現任第一代男朋友是個十足聽媽媽話的,也因為男方母親嫌棄女主沒學歷沒背景就黃了,第二代男朋友是一個搞婚外情的男人,被女主發現後也黃了。男主因為看不慣女主被當小三所以把第二代男朋友揍了一頓進了看守所,女主被其做法感動,於是兩人之間開始了新的戀情,兩個人的熱戀期總是甜甜蜜蜜的,苦的日子也是能夠過得很甜,然而一次同學的聚會,互相的攀比,男主過於在乎自尊心,導致了兩個人的感情破裂分手,這一次分手卻也似乎敲醒了男主,他開始努力開發游戲,後來游戲開發成功了,男主也就開始過上了好日子。
整部電影看下來,整體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周冬雨的演技,更是使整部電影更加催人淚點。下面就說一下電影情節裡面讓我情緒波動的地方,第一,女主第一次住進男主的宿舍,因為隔壁的聲音太大,男主把耳機給女主讓她聽手機裡面的音樂,手機裡面的音樂撥出來的是五月天的《知足》,不知道為什麼當時聽到這首歌就覺得很有情緒;第二,女主去幾次男主家吃年夜飯,一開始女主在的時候男主家的那種其樂融融和女主走後只剩下男主父親一個人在喝酒的那種孤單,形成鮮明對比;第三,男主和女主去參加同學聚會,由於混不好被同學背地裡數落,男主自尊心過不去,喝醉酒和女主咆哮那一段等等。
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示是,一個好女生,其實是一個男生的教科書,他們可以使男生們成長。仔細想想自己,如果你的身邊有一個這樣可以讓你成長的女生,請你一定要珍惜,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來。
最近奶茶的首部電影大賣,各種後來的博文、影評、小說蜂擁而至,熱鬧極了。今天我也湊個熱鬧寫後來吧。
看很多文里都說著如果另一種選擇會怎樣,各種的假設加推論都似《前任3》般的遺憾與憶青春。
青春年華里遇到的人和事,都只屬於那個年齡才會做的選擇。誰沒年少過?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青春故事。那就是青蔥歲月的記憶。
昨天五四青年節,有同學在班級群里曬出我們美好的青春年少時的照片,談笑著那時的我們,也會引來我們的會心一笑。
不論後來怎樣,只要當初沒在一起,就是緣分盡了,就開始新的旅程,化成彼此的記憶。不論是痛的還是美的,都已翻篇。
遇到先生時,沒有特別的經歷,就是這樣平淡的走過,結婚生子,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日子中慢慢感受幸福。
後來的我,慶幸在小落家學習,改變了自己理科思維,學慣用右腦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不論是買花,還是每個紀念日,都讓生活有了儀式感,開始讓自己的生活變美了,讓自己懂得了生活也要有美感,學習生活美學。
我很慶幸後來,我遇到了落雪蘭老師,遇到了那些親閨蜜們,讓我的生活變得有質感。
後來的我,因小落家變得自信而從容。因為能體會到生活中與先生點滴美好,陪伴兒子的健康成長,我覺得很幸福。
如果愛就深愛,如果不愛,就請離開。生活中沒有如果。後來的我們,都會隨著時間的飛逝而不斷成長。
後來的生活,其實可以很幸福。學會珍惜當下擁有的,感恩遇到過的人。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隨緣,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只是沒有了我們。」
劉若英導演的愛情電影《後來的我們》可謂是火爆全國的著名影視。此作品憑借著青年人真摯的愛情與悲傷的愛情結局催人淚下。這部作品真實地反映了青年愛情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對愛情這一模糊的概念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在電影的開始,介紹了一對異鄉漂泊的年輕人第一次相見。十年前,見清和小曉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拚,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情感之路。這段時間里,他們有歡樂,也有傷心,雖然沒有那麼完美的愛情,但也彼此互相沒有辜負對方。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命運似乎是一個輪回。再次回想起他們的愛情記憶,但只能互道珍重,揮手告別。
這部電影將青年愛情反應的淋淋盡致,雖然他們的感情沒有走到最後,但也沒有太多遺憾,正如電影中所說的「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在緣分到達他們之間時,他們沒有辜負對方。但最後走向了分手,這或許真的是命運在捉弄他們,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在影院中,當我看到十年後的建清與小曉相見時,不禁熱淚盈眶,回想起他們原先的感情,無不替他們感到惋惜。他們的愛情是無比的純潔,是最真實的感情。在青年人的世界裡,他們只相信真摯的愛情,沒有很多現實利益的東西。但愛情真的不僅僅是彼此之間的喜歡,更重要的是責任。伴隨著青年人的日益成熟,責任感會日益強盛。
雖然建清與小曉之間的感情沒有走到最後,但我相信他們之間的那段記憶將永遠被彼此保留在心底。
不負對方,就是最好的結局。
好多人都喜歡劉若英,好多人都說去看她的電影。我也是毅然決定在緊張的生活中硬擠出時間,上映當天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值得肯定的是這部片井柏然演的確實不錯,很真實,很接地氣。他的爸爸也是一位老戲骨,演的很生活,跟李子健演的當你老了,氣味相當。但是對周冬雨很失望跟七月一樣的命苦,卻不如七月有骨氣。當然這跟她的家庭有關系,爸爸死了,媽媽一個人自顧自的過著好日子,不管她,還催她嫁個有錢人。這樣無依無靠的人,當然急切想要找一個依靠了,無頭蒼蠅一通亂撞,本來心是明朗的,也是能感受到愛的,卻因為那個不安分的目標,沒辦法跟井柏然一起從苦到甜。
但是父子倆男人,爸爸更像一個智慧的明白人。這個電影激起了我對東北人的地域黑。老一輩的東北人,像英雄,也許英雄見多了,都想成為英雄,卻忽視了英雄背後的艱難經歷。新一輩的東北人掉入了虛榮的陷阱里,井柏然雖然傻傻的愛,雖然實在,卻是虛榮到暴躁。在這點,我更認可那些沒那麼愛面子,卻肯實乾的人。
對比現在開放到放縱卻不明是非的周冬雨,反而更喜歡她的同桌的你,山楂樹之戀,喜歡你,那時候單純的模樣。感覺這部片跟奶茶的樣子根本不配。奶茶多麼踏實肯乾的一個女孩,似水年華,天下無賊,全城熱戀,哪個不是實實在在的,她的歌,哪一個不是柔和舒服的。可能如此放肆的偏激是她對自己克制的人生的一種釋放吧。
看他們北漂的日子真的很苦,表達了真實的北漂心理,同時也感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上一輩人那樣的辛苦建設起來的,學會珍惜和感恩。
我依然喜歡劉若英,爽朗溫和自然真實的大女孩,但是不想再喜歡那個開放到放縱的周冬雨了。希望她能沉下來,給自己的人生更多的層次感,更深的挖掘。
換個性格,如果是兩個簡簡單單的人,聰明卻不壞,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就算他們沒有成功留在北京,回家也是一生的幸福美滿呀。也許可以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真的走好呢。(人生忌盲目追隨,宜樂觀堅強努力)
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上映了。沒有去看,好像也沒有多大的心情去看,時間,金錢都是問題。甚至包括心情。只是閑暇下來的時候,還是看了下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論,看了看大家對自己青春年華里的追憶,看了看曾經的我們,有著那些故事。雖然這些故事都與我無關。雖然那些開始的美好跟後來的感慨都是別人的。可是,還是會感慨,好像開始的越唯美,後來結束的就越殘忍。
好像真的應了這樣的一句話,開始的我們愛的有多真,後來分開時的傷害就有多深。昨天跟青聊天,青說刪掉聊天記錄好好過日子吧。我說,放心吧,不會胡來的。像我這樣,開始不像開始,結束不敢結束的懦弱者,好像提開始或者後來,都顯得很無力。
如果說,故事的開始必須很唯美的話,我覺得我自己的故事好像真的有些悲傷。初次的見面定在了醫院里,一個充滿生死別離的和刺鼻的消毒水味道的地方。如今,如果說,還有什麼事是讓我想起來很溫馨的話,那大概就是醫院樓道里的那個擁抱了吧。長這么大,第一次跟一個男人擁抱,很溫暖,很美好。
後來的我們,依舊在一起。吵吵鬧鬧。如果說,還有什麼是我比大家值得驕傲的話,那就應該是我們的故事還在進行著吧。雖然,我不知道,如果他們的故事也一直進行著的話,會不會跟我的一樣,變得平淡無奇變得索然無味。
關於別人的故事,曾經的或者後來的,都是唯美中帶著遺憾。關於自己的故事,曾經的或者現在的,都凌亂中帶著堅持。我不知道究竟哪一種故事比較感人,但唯願,曾經的我們都能擁有美好的回憶,以後的我們都可以贏得燦爛明天!
昨天下午1點30分,我在北京金泉港國際影城,觀看了由劉若英首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原名叫做(過年,回家)。
這是一個很老套的愛情故事,但表演和表現確有新的亮點,男女主角分別是井柏然和周冬雨,助演是田壯壯,120分鍾的影片,電影從100分鍾左右開始時,影廳里的男女老少,常常擦拭著眼睛,老漢也有同感,都是被感動得淚奔了。
其實,電影是小製作,出場的人物很少,情節也很簡單: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林見清(井柏然飾),黑龍江人,成了北漂一族,在中關村電器市場里打工賣原件,利用業余時間,正在開發設計著一款伊恩和凱莉的游戲軟體,後來和在北京打工的同鄉女青年方小曉偶遇了(周冬雨飾),有幾次回鄉之路邂逅的情節:列車上,機艙里,大雪小路上,在林家,田壯壯出場(飾林見清的父親),大家都把善良,精明,大度,寬厚。充分展現出來了。
後來發展是相逢,相戀,分手。有笑有淚,現實生活所迫,為生存和發展,最後,是女方太重視男方的發展前程,而各奔東西了,天各一方。十年之後,兩個人重逢再見面,林見清已經是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兒子幾歲了,馮小曉還是孑然一身,回憶甜蜜過往,已經是物是人非了,佳人不見兮,思之若狂,男女生原本很可愛,在電影里實在是可愛,劉若英的電影,也許是教育年輕人,應該有怎樣的愛情觀吧。
鏡頭運用得也非常好:雪域山林,京城大街,酒吧,地攤,群租屋,斗室,全是自然生態,可圈可點。
生離死別,記憶和遺憾,是人之常情,人生常態,人生美好的時光,常常是曇花一現,觀眾想知道的是到了最後,他(她)還能是朋友嗎。
兩天票房三個億,這就是價值嗎?觀摩一場好電影,讓我真是受益匪淺。
E. 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後來的我們》講述一段橫跨10年的愛情故事,電影里不止有愛情,更有奮斗、有親情,每個人看完都能有所感悟。電影畫面有質感。在敘事上也採用了兩條時間線分開講故事的方式,很有新意,是難得的國產愛情片。服化道的處理也看得出走心了,把觀眾帶回十年前,很有代入感。
我們這一生,會遇見太多的後來,從不懂愛到懂得愛,從失去到珍惜,但好在,我們從對方身上學會了如何去愛,這就是陪伴的意義吧。
經歷過形形色色的人,從形形色色的人中選擇了一個個自認為最好的人,一段段感情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相信了Ta是對的人,卻一次又一次被現實打醒。
終於,我學會了怎樣去愛一個人,卻發現,最值得愛的人已經走遠了…
F. 怎麼評價電影《後來的我們》
G. 後來的我們大結局解析
《後來的我們》大結局解析:十年後的林見清和方小曉再次在飛機上偶遇,此時的林見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已經娶妻生子,而方小曉正准備出國,兩人一起在飛機上回憶起了往事,最終揮手告別。
電影開頭是小曉不停的換男朋友,遇到了不少渣男,後來小曉和剛畢業的見清走到了一起,兩人一起回家,一同在見清父親的小飯館吃東西,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人逐漸產生矛盾,戀情、分開、錯過、十年後相逢,後來的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劇評
《後來的我們》中男女主角的生活卻像是一種程式化的堆砌,住在狹窄的隔斷間、房東一個電話便要「滾蛋」,地下通道做賣光碟的小販卻被拘留,這看似清苦而悲催的北漂生活,也許真的是一部分「北漂」真實的人生經歷,可是個性無法代表共性,人們看到更多的是那閉塞的空間和他們在不同職業之間的轉換,以及那在孤獨中滋生的愛情。
但起承轉合又很生硬,彷彿是為了離別而離別,為了分手而分手,既缺乏對具體生活細節的描摹,也沒有對情感交集的刻畫,使得整個故事都很虛浮,難以讓人心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