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鄭則仕和泰迪羅賓一起演過哪些電影
泰迪羅賓
中文名: 泰迪·羅賓
英文名: Teddy Robin Kwan
性 別: 男
生 日: 1945-3-2
本名關維鵬,祖藉廣西,生於香港。自幼喜愛音樂,中學時期便組織"花花公子」樂隊,60年代中期一度走紅。1970年進入電影界,主演《愛情的代價》。1973年赴歐美,後在加拿大定居結婚。1979年返港,任電影監制,主要有《點指兵兵》、《胡越的故事》《我愛太空人》、《愛在別鄉的季節》|《誘僧》等。導演兼主演有《我愛夜來香》、《衛斯理傳奇》等片。此外,他還為不少影片擔任作曲和配樂,其中《彩雲曲》榮獲第19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音樂獎。1996年他還以《香江花月夜》獲第2屆珠海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
泰迪羅賓(Teddy Robin Kwan)
本名關維鵬,六十年代中香港�一代華人搖滾樂最受歡迎樂隊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 ( 泰迪羅賓與花花公子)的主音歌手。1970年進入電影界,主演《愛情的代價》。1973年赴歐美,後在加拿大定居結婚。1979年返港,任電影監制,主要有《點指兵兵》、《胡越的故事》《我愛太空人》、《愛在別鄉的季節》、《誘僧》等。導演兼主演有《我愛夜來香》、《衛斯理傳奇》等片。此外,他還為不少影片擔任作曲和配樂,其中《彩雲曲》榮獲第19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音樂獎。1996年他還以《香江花月夜》獲第2屆珠海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先後灌錄港台唱片超過三十多張( 包括LP.EP.CD. ).
香港電影導演會創建人之一;香港演藝人協會永遠榮譽執委.
獲 獎 作 品
1996:Heung gong fa yuet ye (1995) 香江花月夜獲香港電影金像獎 HKFA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Best Original Film Song) 提名獎;1988:City of Fire (1987) 龍虎風雲獲香港電影金像獎 HKFA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Best Original Film Song) 提名獎;
1983:Till Death Do We Scare (1982) 小生怕怕獲香港電影金像獎 HKFA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Best Original Film Song) 提名獎;Zuijia Paidang (1982) 最佳拍檔獲香港電影金像獎 HKFA最佳原創音樂 (Best Original Film Score) 提名獎
1987:City of Fire (1987) 龍虎風雲獲台北金馬影展 GHA最佳電影歌曲 (最佳電影歌曲) 提名獎
Ⅱ 電視劇長恨歌李先生扮演者是誰
吳興國,1953年4月12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市旗津區。台灣演員、劇作家、導演、教授、舞蹈家。
1979年,吳興國退伍後加入陸光國劇隊,拜台灣老生周正榮為師,逐漸嶄露頭角;1986年,創立"當代傳奇劇場";1993年,主演了古裝愛情電影《誘僧》,由此獲得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1994年,主演了賭片《賭神2》;1998年,自編、自導、自演了改編京劇《李爾在此》,該劇首演後獲得好評;2004年底,製作了魔幻傳奇劇《暴風雨》;2006年,主演了民國愛情故事題材電視劇《長恨歌》;2007年,創作了新編京劇《水滸108-上樑山》;2010年,榮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2011年,執導了《水滸108》續篇《水滸108-忠義堂》;2013年,執導、編劇並主演了創新京劇《蛻變》;2014年,執導了《水滸108》終篇《水滸108之終極英雄-盪寇志》。
吳興國原名吳國秋,不到一歲就沒了父親。先後就讀於台灣"國軍先烈子弟教養院"和宋美齡為大陳島遺孤辦的華興小學。11歲,吳國秋被母親送進復興劇校,按照"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口號排序,這個學校的第一屆是復字班,吳國秋上的第二屆是興字班,因此改名為"吳興國"。
吳興國在台灣復興劇校坐科八年,專攻武生,因成績優異保送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成為復興劇校第一個被保送進文化大學的畢業生。就讀大學期間加入雲門舞集,並先後在《白蛇傳》、《奇冤報》中飾演男一號。
Ⅲ 拍港片的這個矮子是誰
泰迪·羅賓,(1945年3月2日)香港藝人,演員,自幼喜愛音樂,中學時期便組織「花花公子」樂隊,60年代中期一度走紅。1970年進入電影界,主演《愛情的代價》。1973年赴歐美,後在加拿大定居結婚。1979年返港,任電影監制,主要有《點指兵兵》、《胡越的故事》《我愛太空人》、《愛在別鄉的季節》、《誘僧》等。泰迪羅賓做過導演、監制、電影音樂、出品人,為香港電影出過不少力,90年代後淡出,偶爾在一些頒獎典禮上出現。
中文名:關維鵬
外文名:Teddy Robin
別名:泰迪·羅賓
國籍:加拿大
身高:
150cm
Ⅳ 他比曾志偉還矮,卻強過向華強,連王菲和張國榮都是他捧紅的,他是誰呢
他比曾志偉還矮,卻強過向華強,連王菲和張國榮都是他捧紅的,他就是泰迪·羅賓,提起泰迪·羅賓,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他卻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導演,其中《點指兵兵》、《胡越的故事》、《我愛太空人》、《愛在別鄉的季節》、《誘僧》等多部電影,都是他的作品,他在香港演藝界的地位很高。
泰迪·羅賓除了事業之外,泰迪羅賓在感情生活上也收獲頗豐,1973年,他帶著美女妻子前往加拿大定居結婚,這對名副其實的郎才女貌組合成為圈內的模範情侶。雖然說從小身殘,經歷過常人所沒有經歷的事情,但是身殘志堅的他並沒有被病魔打到,遇到音樂之後瞬間改變,一路蒸蒸向上的發展,最終獲得美好的成績。
一個人的外貌不能決定他有著怎樣的人生,只是一個長相而已,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在的才華和魅力,所以說泰迪·羅賓,就是一個奇跡,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的前半生嘗遍了酸甜苦辣,也造就了一段他該擁有的傳奇人生。
Ⅳ 誘僧的介紹
《誘僧》根據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是由羅卓瑤執導,吳興國、陳沖主演的古裝愛情電影。影片講述了冷艷的青綬夫人為殺死遁入空門的大將軍石彥生,而自願剃度為尼,對石彥生進行色誘的故事。該片於1993年10月23日在香港上映。影片獲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Ⅵ 作家李碧華誘僧經典語錄
《誘僧》根據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由羅卓瑤執導,吳興國、陳沖等主演的古裝愛情電影。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作家李碧華誘僧經典語錄,希望你喜歡。
1) 生命中任何一天的結束,便永不重來。——李碧華《誘僧》
2) 傷感和頹喪突襲而來,人從沒如此軟弱過。——李碧華《誘僧》
3) 當所有的螃蟹都是橫走時,一隻直行的,就沒有去路了。——李碧華《誘僧》
4) 靜一先把長發剪去,委了一地,都似破碎黑緞,往事不記。——李碧華《誘僧》
5) 火飛快地蔓延,比“朝為紅顏,夕成白骨”的人生還來得措手不及。——李碧華《誘僧》
6) 就像野狗啃食枯骨,就像野鳥搶吃腐肉,就像逆風舉火把,反燒自身。——李碧華《誘僧》
7) 所見皆為古人,所念皆為古人,如影隨形,所以才叫“像”。忘記了這個人,沒有這個人,“像”什麼呢?——李碧華《誘僧》
8) 月夜的竹影,連枝帶葉,遠看像一群披頭散發的野鬼,近看卻是一隻只軟垂的手,女人的手,死去的女人。——李碧華《誘僧》
9) 絕大的一輪紅日已高掛,它也不動聲色,發出一片濃紫色深黃的輝芒,叫人不敢發出呼吸,靜待奇變。城牆的臉,亦由灰亮漸漸漲紅,它平定、牢固、睥睨天下。——李碧華《誘僧》
10) 人生也不過七十,除了十年的懵懂,十年老弱,只剩下五十。……那五十中,又分了日夜,只剩下二十五。……遇上刮風下雨,生病,危難,東奔西跑,還剩下多少好日子?——還不如要眼前歡笑。——李碧華《誘僧》
唐初,天下甫定。被卷進"玄武門之變"漩渦的朝中大將石彥生,因洞悉內幕,不甘俯首稱臣遭朝延通緝。走投無路之際,他遁入佛門,剃度為僧,卻無法擺脫青睞於他的紅萼公主。公主慘死,石彥生理名古剎,清修度日。作品以唐代"玄武門之變"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衍生出一段充滿奇情、陰謀、追殺與情慾沖突的故事。
1) 靜一先把長發剪去,委了一地,都似破碎黑緞,往事不記。
2) 我永遠愛你。“愛”比較容易,但“永遠”是什麼呢?
3) 有敵人的生涯比較好。譬如最快樂的時候,會想起敵人來——呀,如果這人在場便好了。
4) 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如果命中註定是打工,便打好它。別把青春葬送,你在家蹺二郎腿,青春也一樣葬送,光陰不會過得慢點。有些人是不必工作的,但那不是你,反正都要做了,何不快樂一點去做?
5) “不知”是一件滑稽的事,然而“知”卻是傷感。
6) 只是他聽不到她心裡的話。但凡說出口的,不外要他好過點。
7) 人得自個成全自個。
8) 誰敢說,一見鍾情,與色相無關?
9) 世上之所以有矢志不渝的愛情,忠肝義膽的氣概,皆因為時相當短暫,方支撐得了。久病床前無孝子,曠日持久不容易,一切物事之美好在於沒時間變壞。
10) 崇拜他傾慕他的人,都是錯愛。他是誰——男人把他當作女人,女人把他當做男人。他是誰?
11) 舊歡如豆腐,倒地難重拾。
12) 有些愛情好象指甲一樣,剪掉可以再重新出來。有些愛情好象牙齒一樣,失去了就永遠沒有了。
13) 她擅寫月亮,卻不團圓。
14) 心中有戲,目中無人。
15) 她當然記得那一宗“交易”,她背叛了他——或者說,她答應離開小樓,只是小樓不曾離開她吧。她沒強來呀。她當然也記得二人轉身朝林子路口的黃包車走去時,身後那雙怨毒的眼睛,刺得背心一片斑調。
16) 開心的時候要盡量笑,因為,可能一夜之間,你就不曉得笑了。
17) 女人最大的誤會:她以為是“愛情”,他只是調戲。
18) 若他愛你,不必討好;不愛你,更加不必。
19) 那座磚石橋,萬念俱灰,一如丹丹的肺腑,十室九空,再也榨不出什麼來了。
20) 是天地間有忌妒者,故意捉弄,叫分和無常,叫緣份縹緲,半點不由人?
21) 傷感和頹喪突襲而來,人從沒如此軟弱過。
22) 有人呵護你的痛楚,就更疼,沒有人,你欠矜貴,但堅強爭氣。
23) 女人們可以成為知己,不外(一)沒有利害沖突。(二)有共同的攻訐對象(三)不曾同時愛上一個男人。
24) 當然,在愛情游戲里,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眼。
25) 一個瀕死的女人,盡情取悅一個瀕死的男人。
26) 人的一生一世,才不過數十年——最慷慨的男人,也不過愛你數十年。何況,“一生一世”那麼重的賭注,有誰會全下了?
27) 過了好些日子,某個涼風秋月夜,天雨微寒,想起來,會不會遺憾?
28) 一行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不來也罷。
29) 那整幢的葯櫃,便是由無數小小的小小的黑格構成,各自藏著植物的屍體,永生永世不會腐化作塵泥,植物比人高明多了。
Ⅶ 賭俠仇笑痴的扮演者是誰
吳興國在《賭俠》中飾演仇笑痴,賭神對頭,野心勃勃,心狠手辣,蓄意消滅賭神,進而取代賭神在賭壇屹立不倒的地位,為了權利不惜殺死前老大海岸全家。為迫賭神重出江湖親自出馬到法國一行,見高進不在家中,用殘酷的手段殺害了溫柔和腹中的胎兒,並開始追殺,最終被高進打敗;
個人簡歷:
吳興國;
外文名:Hsing-kuo Wu
別名:吳國秋(原名)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星座:白羊座
血型:AB型
身高:175CM
出生地:台灣省高雄旗津區
出生日期:1953年4月12日
職業:演員、編劇、導演、教授
畢業院校:中國文化大學
代表作品:十八、誘僧、青蛇、賭神2、宋家皇朝、特務迷城、李爾在此
演藝經歷:
吳興國1993年與陳沖主演了由羅卓瑤執導的古裝愛情電影《誘僧》;11月4日與張曼玉、趙文卓和王祖賢主演電影《青蛇》;
1994年與楊采妮、徐少強、高捷、劉松仁、姜大衛等主演另類風格武打片《94獨臂刀之情》;
1996年和劉德華、張國榮、寧靜等主演了由潘文傑執導、徐克監制的民國黑幫劇情片《新上海灘》飾演幫馮敬堯;
1997年參演由張婉婷執導,羅啟銳編劇,張曼玉、鄔君梅主演的歷史劇情片《宋家皇朝》飾演蔣介石;
2001年1月參演由成龍、徐若瑄、等領銜主演的動作喜劇片《特務迷城》飾演單於;
2002年底,出演由高行健親自編劇、導演的劇目《八月雪》飾演六祖惠能一角;
2004年根據莎士比亞同名著作製作的魔幻傳奇劇《暴風雨》飾演波布羅一角;
2006年搭檔謝君豪、張可頤、黃奕、及陳莉娜,領銜主演丁黑執導的民國愛情故事題材電視劇《長恨歌》飾演李主任;12月21日和多明戈合作,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上演張藝謀導演、譚盾作曲的歌劇《秦始皇》;
2012年與徐守莉、孫維民、姜大衛主演劇情片《愛在廊橋》;
電影劇情:
高進乃世界聞名的賭神,接受了日本黑幫名人上山的邀請,和新加坡有賭王之稱的陳金城在牌桌上決戰,決戰前他無意中踏入一個陷阱跌下山坡變成失憶,高進失憶後住在小流氓刀仔家裡,刀仔女友阿珍對他很是照顧,刀仔從失憶的高進的賭術中得過好處亦吃過苦頭,高進堂弟高義醉酒闖進高進的女友Janet的房間,對其有非分之想卻失手誤殺Janet,燒毀了錄音帶,還派人殺害高進,幸得上山的保鏢龍五救了他,在脫險時他被汽車撞傷又恢復了記憶,高進和陳金城決戰的時間終於來臨,他比陳技高一籌,利用陳在撲克上的記號,將計就計地戰勝了陳,同時也靠燒毀的錄音帶的殘骸揭穿了高義的丑惡面目,在龍五的幫助下,戰勝了反派,替上山報了世仇,最後便和刀仔周遊世界博彩去。
Ⅷ 誘僧李碧華 青夫人為什麼殺石彥生
青夫人是朝廷派過來殺反賊石彥生的殺手。
Ⅸ 電影《青蛇》經典賞析:鬼才導演徐克真情力作,獻給世上懂情之人
一、影片簡介
《青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徐克導演,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和吳興國主演,電影插曲由詞曲作家黃沾、雷頌德完成。影片於1993年11月4日於香港上映,獲得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執導、最佳電影配樂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是鬼才導演徐克的代表作之一。
二、影片主題
影片取材自民間傳說《白蛇傳》,但與傳統講述方式不同,該片從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許仙及法海之間的情感糾葛,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拍《青蛇》是徐克多年的一個心願,藉《白蛇傳》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徐克希望道出現代女性愛情的愛恨纏綿和有情有義。
三、對比原著
《白蛇傳》是以白素貞為主角,但在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中,青蛇反客為主,由白素貞的丫環變成了不惜主動追求白素貞心儀男人許仙的另一種「小青」。
到了徐克的電影中,青蛇更變本加厲:除了主動追求許仙外,她還混合了善妒、活潑、調皮、不甘寂寞、打抱不平、反叛、獨立等個性。最後,白素貞死了,小青殺了懦弱無能、出家避世的許仙後帶著白素貞的兒子獨自上路。
四、兩次觀感對比
第一次看《青蛇》,感覺很怪,白蛇和青蛇,一改往日《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發型,整個設計很「蛇性」。
尤其是兩人剛變成人形,拖著濕漉漉的頭發趴在屋檐上那會兒,還有小青把兩只腳當作尾巴盤在樹上偷懶,被白蛇拉下來,兩人扭著腰肢走路的場景,在顛覆了前作經典的同時,著實讓人忍俊不禁,我想這樣的設計也只有鬼才徐克才能想像的到吧!
第二次看,關注點開始由外轉移到內,比如兩個人的出場,青蛇止步於青樓,白蛇青睞於書院,兩人的性格志趣可見一斑。
青蛇的調皮淘氣,沒事不是爬在地板上捉蒼蠅,就是爬到房樑上捉老鼠,上躥下跳,一會兒都不得安生;白蛇的成熟穩重,一有時間就手拿佛珠修行,學人說話,盡管說起話來,就跟念戲文似的,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她在學著做人,也在努力地適應人間的生活。
五、影片成功三要素
1.原著小說的精彩
作家李碧華最擅長的是寫情,她筆下的情充滿了浪漫、激越、凄艷的色調,譬如《誘僧》中的紅萼公主為心愛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窩而視死如歸;蒙天放對冬兒的愛情三生不渝,千年不變;程蝶衣那種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橋》中三男二女的情慾糾纏,都揭示了人物復雜豐富的心靈世界,表達了作者對情的執著追求。另外她還喜歡故事新編,像《青蛇》這般推陳出新,不落他人窠臼。
李碧華說她寫作是為了自娛,如果本身不喜歡寫,只是為了名利,到頭來是會很傷心的,她相信自己的靈感,她創作"從來沒有刻意怎麼寫,所有的景象、聯想,見到什麼,想到什麼,都是在下筆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出來的。"
2.導演功力的深厚
徐克表示,故事概念與李碧華原著分別不大,只是加強了戲劇性,突出了白蛇與青蛇在情義取捨上的矛盾沖突。他希望給《白蛇傳》注入新元素,以表現現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看法。
如夢似幻的媚情妖女、不甘寂寞的「第三者」、情義雙重的錚錚俠女,加上他的強項——眼花繚亂的特技,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正如徐克自己所說:「電影導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熱和小說家的想像力,電影就會產生一種魔力」。
另外,在感情的處理上,徐克比李碧華更進一步,他讓最妖嬈的小青勾引最英俊的法海,讓法海痛苦地發現自己的定力在小青的誘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而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3.電影配樂的魔力
如果說李碧華的原著是電影的「骨」,導演、演員的表現是電影的「血肉」,那麼黃沾的配樂無疑為《青蛇》穿上了最合身的衣服。
《流光飛舞》以古箏開場,配合青白二蛇的裙擺撩動、顧盼生姿,在妖冶蠱惑之美中亦不令人覺出輕佻,彷彿時光的流動飛舞。
《人生如此》的歌詞契合電影主旨,黃沾表示當年填詞時曾推敲到茶飯不思,最終寫下面對生死輪回時"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的慨嘆。
《莫呼洛迦》是首帶有天竺風的樂曲,是黃沾專為"蛇妖主題"而創作。莫呼洛迦一詞取自佛教用語"天龍八部"之大蟒蛇,歌曲配合片中青蛇幻化成人時的妖嬈華麗,面對紙醉金迷的濁世揭示出"莫嘆息,色即空,空變色"的佛學理念。
六、精彩花絮
1.徐克最初打算讓鞏俐和梅艷芳聯袂演出本片,但因檔期問題雙雙未能如願。但後來頂上的王祖賢和張曼玉演出效果卻奇佳。
2.李碧華是張愛玲的讀者,原著被認為是對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延續,說出每個男人都希望生命中有兩個女人,一個白蛇,一個小青。
七、問題互動
1.白蛇和青蛇為什麼要決裂鬥法?
答:是因為青蛇勾引了許仙導致白蛇生氣?還是因為青蛇勾引法海和許仙成功,發現白蛇說的從一而終是錯誤的?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白蛇說的:「我已經有了許仙的骨肉」,白蛇已經不再是蛇了,白蛇已經是人了,白蛇已經完全有了人的七情六慾,也體會到了做人的痛苦,知道了做人的條條框框。白蛇開始明白了,做人會痛苦,做人會太累,做萬物之靈並不一定比做蛇來的快樂。
而小青還有機會不成人,所以白蛇和青蛇鬥法,要趕走小青,其實是在是在救小青。
經典台詞賞析:
小青:姐姐,這是什麼?白蛇:也好,還不知道眼淚是什麼,等知道了就痛苦了。小青:不會的,你有的我都會有。白蛇:傻瓜,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只贏不輸時,怎麼會有眼淚呢,怎麼會哭呢,小青,不要強迫自己,你不會明白,你沒人的感情。
2.為什麼小青覺得做蛇好的時候,白素貞說做人特別的好?現在卻又說做蛇好?
答:其實,從白素貞的角度來看,她一直是從自己認為對小青有利的方向去教小青的。當她覺得做人好時,就讓小青做人,當她對做人產生懷疑時,就讓小青做蛇。
由此可以看出,徐克是把小青當作了人妖的分水嶺,並站在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凡塵情感,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3.看完《青蛇》,你覺得是做人好,還是做妖好?
答:用相對論的觀點來看,當我們是妖時,我們會羨慕做人好;當我們是人時,我們又會羨慕做妖好,人總是那麼的矛盾,所以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生活往往在彼岸。
如果把人和妖看做人生的不同階段,妖無疑代表了我們無憂無慮的童年,而人無疑代表了成年之後的我們,童年有童年的魔力,成年有成年的魅力,他們都是我們人生的必經階段,無所謂好壞,只要經歷過了,就是財富。
八、電影的四個層次
一部好的電影是分層次的,第一層是給票房的保證,給愛看熱鬧的人看得。
第二層是給想回味的人看得,所以裡面有些前後呼應的地方,要看兩遍才能發現。
第三層是給愛思考的粉絲看得,越挖掘,就發現裡面內涵越豐富,也是電影主創的用心所在。
第四層是主創們自己也不明白的,或者故意曖昧的留下模糊,想和觀眾交流交流,給觀眾想像的空間。
九、經典賞析結語
好書要反復讀,好電影要反復看,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的見識和見解也會有所不同,本期經典賞析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多多溫習經典,做一個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人!
作者簡介:夢菲,資深編劇、影評人、自媒體人,深耕於娛樂影視領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