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香港台灣那邊的電視劇電影歌曲動畫在大陸播放要買版權嗎
當然要買版權,不論是網路或電視,
如果沒經過版權就放上去也算是侵權盜版,
不追究還好有的頂多要你撤下影片,
但有些會追究的就會跟你討版權費用。
Ⅱ 一部台灣電影買房子就送女人
我記得有個哥倆錢不夠合錢買了一棟也送了一位美女
Ⅲ 十六歲一個人去台灣看電影要多少錢
我那時候在台灣看電影要差不多220台幣,人民幣的話大概44左右
求採納
Ⅳ 台灣電影徹底絕跡的原因沒有任何台灣電影的消息,怎麼回事台灣人不拍電影了
台灣的電影市場是對外開放的,然後就被老美 港台 日本給佔領了,老美是佔大頭,而且院線大頭也是老美控股,本地拍片風格傾向於文藝片,跟市場脫節,全靠政府補貼過日子,看的人不多。
Ⅳ 購買台灣出版的書籍和電影、音樂
淘寶上當然有.如果不喜歡淘寶(我就不喜歡)的話,推薦你兩個我常賣台版唱片和書籍的地方:
www.cdhome.com.cn
www.stargoods.net
東西還蠻多的,即使沒有,也可以給他們留言,讓他們幫你近貨.
貓眼
望採納
Ⅶ 台灣八十年代電影《鬼圖》哪裡能看到或者買到
上pps或土豆 也可以空白頁直接搜索 訊雷的搜狗也能查
Ⅷ 北京哪裡可以買到台灣電影:七匹狼
北京王府井附近有家FAB 裡面有<七匹狼>1和2 前兩天朋友剛剛幫忙買到的
Ⅸ 求大神,對於台灣電影的看法。
對台灣電影而言,2011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台灣地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等片的高票房進一步拉動了本土電影的市場效應;另一方面,以鈕承澤、陳正道、林書宇為代表的一批導演,來到大陸尋求新的合作機會,被視為香港導演集體北上之後又一輪人才流動。值此契機,我們專訪了一批活躍於業界的台灣電影人,包括製片人徐立功、焦雄屏、陳國富、李烈,林書宇、陳正道、九把刀等導演,以及趙又廷、彭於晏、陳柏霖等新生代明星。希望通過他們的表述,呈現出這一年台灣電影的面貌。 在中國電影產業化發展突飛猛進的十年中,台灣電影一直是其中的一個「缺口」,業內甚至出現了很多「台灣電影已死」的看法。但是近年,隨著《海角七號》《艋舺》《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台灣影片不斷刷新本土票房紀錄,或者在國際影展上嶄露頭角。台灣電影漸漸開始爆發,且復甦之勢十分迅猛,不僅在票房上屢創奇跡,在題材類型方面也開始了越來越多的嘗試。早前《海角七號》等台灣電影在大陸引進公映後雖票房平平,但在業內卻實現了口碑相傳,而隨著今年《星空》《LOVE》兩部影片宣布與大陸電影公司合作拍片,以及金馬獎提名出現有史以來囊括兩岸三地優秀作品的「格局」之大,台灣電影是否會與香港電影同樣呈現「北上」的趨勢也開始引起業內關注。 台灣電影的本土發力令人矚目,解決「生存之道」後,下一個問題是如何尋求更大的發展。台灣本土市場容量畢竟有限,而隨著兩岸電影合拍政策的開放,台灣電影人也開始效仿香港電影人的「北上」浪潮,去內地尋找一個更大的市場。 2011年,台灣電影導演「北上」的勢頭變得清晰。小馬奔騰影業投資的時尚愛情片《幸福額度》,邀請台灣新銳導演陳正道執導;而台灣青年導演領軍人物鈕承澤赴內地開拍的《LOVE》,投資成本叫價7500萬元,比起鈕承澤上一部佳作《艋舺》6000萬新台幣(約為126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規模,堪稱天壤之別。 「北上」意味著更大、更專業的宣傳發行規模,而這一度是台灣青年導演最大的掣肘。台灣導演林書宇籌拍幾米漫畫改編的《星空》之初,成本只有3000萬新台幣,其中1000萬新台幣還來自電影輔導金。而該劇本入圍華誼兄弟的「H計劃」之後,投資成本一下擴大三倍,用充足的資金為影片營造了唯美夢幻的視覺效果。華誼兄弟用專業團隊為影片賣力運作後期的宣傳營銷,讓這部文藝氣質的影片享受到商業大片的待遇,這一切,是林書宇在台灣完全想像不到的。 對台灣導演而言,「北上」意味著更為廣闊的天空,而台灣導演獨特的人文氣質、細膩的拍攝手法,也為他們在內地的發展逐步鋪路。在香港導演入主內地,爭拍億元大製作的同時,台灣導演集體表現也讓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