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部以前很老的片~有武松
水滸笑傳
演員表
未按演員表順序
黃沾
許冠英 ......西門慶
許冠傑 ......武松
吳孟達 ......武大郎
沈殿霞 ......王婆
毛舜筠 ......潘金蓮
職員表
監制 於仁泰 高志森
製片 陳詩敏
劇情簡介:
打虎英雄武松原乃膽小莽夫一名,但每當酒醉後便真情流露,神勇無匹,於景陽岡松醉後不單收服老虎,更令宋江魯智深等人拜服其下.其兄武大郎與潘金蓮實乃雌雄大騙子以捉黃腳雞為生蓮以自己美貌勾引好色之徒大郎佯作撞破姦情勒索巨款無往而不利 武松與大郎兄弟重逢郎覺松會阻其發達遂叫蓮用計將松趕走蓮施盡渾身解數松仍不肯走最後蓮企圖色誘以嚇走松怎料松酒後亂性險將就地正法幸郎及時出現將松趕走 郎終於找到獵物西門慶慶一自以為英俊風流專賣迷幻.........
『貳』 麥嘉許冠傑合作的電影都有哪些
《最佳拍檔》(1982) 編劇:黃百鳴、馮永 導演:曾志偉 主演:許冠傑、麥嘉、張艾嘉 神偷金剛(許冠傑飾)趁著黑幫進行秘密買賣時,劫走一批鑽石,但臨走不慎留下一隻白手套,由此被香港警方誤會乃國際犯罪集團的「白手套"所為。於是致電紐約國際刑警要求派光頭神探(麥嘉飾)來港追緝罪犯,並由香港女警司賀東施(張艾嘉飾)協助辦案。誰知光頭神探甫一抵港,便遇同樣光頭的匪徒劫金鋪,女警司誤以為神探是劫匪,竟將其捉回警局。而此時珠寶失主飛往羅馬與黑手黨教父商討,教父知道香港有人冒充其「白手套"四處犯罪,決定聯同殺手來港查個水落石出。對此金剛感到危機重重,為了保護自己,他向警方自首,與光頭神探攜手對付「白手套",同時建立深厚友情。經過連番鬥智斗勇,光頭神探最終生擒「白手套"歸案,並贏得女警探垂青。 1982年新藝城電影公司成立不久,就已成為剛剛從邵氏影業奪下大半江山的嘉禾電影公司最大的威脅。以石天、麥嘉、黃百鳴、徐克等人為首的「新藝城七怪"不計人力財力,集眾人之智慧拍出的《最佳拍檔》上映時盛況空前,創下香港開埠以來最高的票房成績。如果將20年的通貨膨脹計算在內,那麼當年該片2600萬的票房摺合成現價竟達2億2830萬港幣,遠超周星馳《少林足球》6200萬的紀錄。而其後開拍的續集《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和《女皇密令》的口碑票房亦是極佳,都雄霸當年度的票房冠軍寶座,由此可見這一系列的受歡迎程度。 說起《最佳拍檔》系列的成功,除了許冠傑等人的明星效應和出色演技外,情節緊張刺激,搞笑橋段精彩也是重要因素。影片吸取了許多西片的商業元素,比如笑料百出的光頭神探,利用電子武器盜竊的神偷金剛,比如這兩人互相捉弄、出洋相的情節等等。至於光頭神探與女警司那段惡漢治惡婆的愛情,編劇黃百鳴則坦承是向莎士比亞的名作《馴悍記》偷師。另外,徐克、麥嘉等人從西方學來的一些電影特技也大派用場:高空飛車、電子武器等等高科技裝備和每集皆以效仿「邦德片"的大型動作場面拉開序幕,這等水準自然令當時香港其他同類影片望塵莫及。 其實《最佳拍檔》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出現,即便在今天看來也屬於畸形工業的產物。當時新藝城公司全體總動員,曾志偉、徐克、麥嘉等五六個導演只拍一部《最佳拍檔》,分別負責不同戲份場景的拍攝。而且不計成本,嚴重超支,飛車、爆破等大場面務求精益求精,往往重拍數遍才過。計算起來,拍他們拍的東西,足夠製成三套《最佳拍檔》——但也正是因為新藝城創業時期這股破釜沉舟的勁頭,才使得《最佳拍檔》不僅在本地票房狂收,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更令新藝城後來與邵氏、嘉禾兩大電影公司三分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因此,《最佳拍檔》最終成為一段神話,那個時代的神話。 「光頭神探"——麥嘉 一口侉侉的台山話,滑稽的光頭造型,層出不窮的笑料和洋相,使得麥嘉在《最佳拍檔》中的「光頭神探"形象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同時也獲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稱號。但在此之前,麥嘉卻從來沒擔正過影片主角,都只是以配角反派或客串跑場的小角色出現。其實,身為新藝城影業的創始人之一,麥嘉對電影的貢獻更多的體現在幕後工作方面,演戲不過是他和許多香港電影幕後工作者(比如導演徐克、編劇黃百鳴、攝影黃岳泰等)的共同興趣,只是他更有天賦而已。 麥嘉,原名麥嘉尚。原籍廣東,1958年移居香港,60年代舉家遷徙到美國紐約。上大學時,主修電子工程,但因喜愛電影,後來做工程師時,又去紐約大學專門學習電影製作,在美國曾以副導演身份參加過三部槍戰片的拍攝工作。73年返港,與吳耀漢、黎應就成立「先鋒"電影公司,76年拍出導演處女作《一枝光棍走天涯》,結果卻是叫好不叫座,幾乎令麥嘉蝕盡本錢;後來又與洪金寶、劉家榮合組「嘉寶"電影公司,導演的《老虎與田雞》等作品倒是深受歡迎。不過,這些只是麥嘉早期踏入影壇所進行的一番磨練罷了,真正讓他大展拳腳的卻是在與石天、黃百般鳴合組「奮斗"電影公司之後。 「奮斗公司"的作品多是低成本製作的喜劇片,盡管只有黃百鳴、麥嘉、石天三人編導演各司其職,創業艱難,忙得焦頭爛額,但《瘋狂大老千》、《咸魚翻生》等片卻皆能取得穩定的高票房收入,居然得到金公主院線的雄厚資金支持,改組為「新藝城"電影公司。再加上徐克、泰迪羅賓、曾志偉等人的加盟,真可謂劍未出鞘,已然先聲奪人! 身為「新藝城"的大老闆,麥嘉對公司製作的電影極為重視並發揮了強大的個人作用。在《最佳拍檔》系列中,除了他的搞笑表演為影片錦上添花外,還利用自己學過電子工程的長處,熟練的將高空飛車、電子武器等特技融入電影的創作,從而令《最佳拍檔》的製作水準遠超同期港片。另外,在堅持新藝城繼續拍攝受歡迎的喜劇電影的同時,麥嘉又大膽幫助林嶺東完成了黑色「風雲"系列,由他親自監制的《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等直指社會丑惡面的寫實暴力影片,叫好叫座,在社會上亦引起了強烈反響。 整個80年代,麥嘉是香港影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他製作並參演的的影片幾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麥嘉也飽受壓力,由此導致他的命運與新藝城同榮共辱。到得90年代初期,當年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要各奔前程,人心離散,結果弄得新藝城大廈將傾、名存實亡,雖然麥嘉苦苦支撐,但最終無力回天。時隔不久,麥嘉便隨著新藝城的解體而淡出電影界…… 誰知在2000年,影視界居然又出現了「光頭神探"的身影。客串電影《大贏家》,主演電視劇《濟公》,麥嘉似乎頗有些重出江湖的意味,但近兩年卻再次銷聲匿跡——恐怕他只是閑來無事玩玩票罷。 看來,麥嘉的輝煌電影時代,只能永遠停留在80年代的記憶中了。 歌影雙天王——許冠傑 1981年,當「新藝城"決定邀請許冠傑出演《最佳拍檔》時,許冠傑開出的200萬片酬外加日本賣埠花紅的價碼,幾乎讓所有知情人大吃一驚。要知道在當年,100萬已經可以拍一部電影了。但新藝城最終仍然答應了許冠傑的「獅子大開口",因為他們知道,許冠傑絕對值這個價錢。 生於藝術家庭的許冠傑,是家裡四個孩子「文武英傑"的老幺,大哥便是香港影壇的喜劇泰斗許冠文。許冠傑藝術才華的最初顯露是在音樂方面,學生時代已是小有名氣的樂隊歌手。1970年以個人歌手身份發展,1971年與兄長許冠文主持TVB電視節目《雙星報喜》大受歡迎,同時推出自己的第一首粵語歌曲《鐵塔凌雲》。不久蒙「百萬導演"羅維賞識,參演了《馬路小英雄》、《龍虎金剛》等電影,積累了拍攝動作片的豐富經驗。 1974年,許冠文、許冠傑主演的喜劇片《鬼馬雙星》創下香港開埠以來最賣座紀錄。其後依託嘉禾,創立許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的《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也都雄踞當年度票房榜首位置,許氏風格的小人物喜劇深入人心,漸漸成為香港市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足見影響之大。而許冠傑不僅輕松幽默的表演風格與「冷麵笑匠"許冠文相得益彰、頗受好評,而且為這些影片演唱的粵語主題曲唱片大碟更是銷路大旺,廣為傳唱、經久不衰——「歌影雙棲"皆至輝煌境地,於當時男星中僅此一人而已。 《最佳拍檔》是許冠傑影壇成名後,離開兄長許冠文的首部作品。這次他扮演的神偷金剛是一個身手矯健、精通各種高精尖武器的高手,大量的動作戲令許冠傑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相比之下,金剛瀟灑搞笑兼自嘲的形象塑造倒簡單多了。好在許冠傑極有敬業精神,能親自完成的動作戲絕不假手於人,與麥嘉的對手戲也顯示出昔日跟兄長許冠文合作時,磨練出的拍檔鬥趣的協調性及幽默感,因此《最佳拍檔》能大獲成功,許冠傑的明星效應和用心演出確實起了重要作用。 在新藝城時期,許冠傑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第二個高峰,除了繼續帶動粵語歌曲的潮流,德高望重被尊為「歌神"外,他主演的《全家福》、《打工皇帝》、《衛斯理傳奇》、《紅場飛龍》等電影雖不及《最佳拍檔》的空前賣座,卻也穩賺有餘,頗有影響。尤其1990年,許冠傑以42歲高齡出演徐克版《笑傲江湖》中的男主角令狐沖,雖然難掩老態,但這個瀟灑機智幽默的浪子形象卻被他演來得心應手,甚為貼切,同樣受到觀眾好評。 1992年,許冠傑宣布告別歌壇。同年底他參演了賀歲片《花田喜事》,第二年該片的原班人馬又拍攝了《水滸笑傳》。在這兩部古裝喜劇片中,許冠傑分別扮演了「小霸王"周通和「打虎英雄"武松兩個具有顛覆性的角色,搞笑表演較之以往也更加瘋狂,迎合了當時港台盛行的無厘頭喜劇熱潮。之後,許冠傑不再接拍電影,逐漸淡出影壇。 不過,到得2000年,許冠傑又重出江湖,與老搭檔麥嘉客串主演了賀歲片《大贏家》,可惜影片上映後票房慘淡,輕易被後輩梁朝偉、鄭伊健合演的《東京攻略》擊敗,不由令人感慨「最佳拍檔"的昔日雄風已然不再。難道真應了好友麥嘉家中嵌的那副對聯——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葬舊人?
『叄』 影視劇中有12版武松,你知道幾個
《水滸》各種正版、翻版、山寨版甚至一些不知名的水滸題材影視劇都盡收我眼底,下面,我就帶大家看看影視劇中12個版本的武松,看看誰是心中的最愛,你又想吐槽誰。
錢雁秋不愧是神劇導演,竟然安排武松、魯智深大戰展昭,結果武松、魯智深被展昭秒殺,瞧這造型,也是可以了。
『肆』 許冠傑在香港地位是怎麼樣的
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
1970年,以個人歌手身份發展,同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Time Of The Season》。1971年,正式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之後推出專輯《April Lady》;同年在TVB特別節目《雙星報喜》中演唱他作曲的第一首粵語歌曲《鐵塔凌雲》,並因此在香港受到歡迎。
1972年,發行專輯《The Morning After》。1973年9月,在香港大會堂舉行演唱會,成為第一個開個人演唱會的香港歌手。
許冠傑主演了多部喜劇電影,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個插科打諢的人物形象,從他塑造的這些角色也可以看到香港喜劇電影的源頭。在電影《鬼馬雙星》中,許冠傑輕松幽默的表演風格頗受觀眾的好評,許氏風格的小人物喜劇也自此深入人心。
許冠傑無疑是粵語流行歌壇上開天闢地式的人物,他用香港口語入歌,亦俚亦雅的創作風格嫁接古典與流行,攜手港樂泰斗顧嘉輝,揭開了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被尊為香港「歌神」。
看過他的演唱會就會知道,歌神的每一首歌都能引起全場大合唱,謂之婦孺皆知可一點兒都不過分。
香港文匯報評價許冠傑「以唱出小市民的心聲見稱」,他將人生哲理、社會世故、愛情豪情融入歌中,雖然稱不上天生靚嗓,卻用不加修飾的樸素感情,唱出了港人掙扎生存、努力向上的樂觀精神。
70年代,許冠傑創作的《鬼馬雙星》和顧嘉輝譜寫的《啼笑因緣》,被並舉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肇始開端。他的《鐵塔凌雲》《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都極具分量,逐步把粵語歌壇引入正軌。和涌現出的羅文、林子祥、葉振棠、關正傑、徐小鳳等一批極具實力的唱將一起,為八九十年代粵語歌壇的空前大繁榮奠定基礎。
早在1985年,許冠傑就拿到了象徵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殿堂級獎項——「金針獎」,這是所有香港歌手都為之終生奮斗的一項殊榮。其意義不下武俠世界中的倚天屠龍。金針獎在手,足矣笑傲歌壇,所謂的天王、巨星,也都成了浮雲。當年人才濟濟的香港歌手中,許冠傑第一個獲此殊榮,歌神實至名歸。
1992年,許冠傑金盆洗手退出歌壇,不僅創紀錄式的在紅館連開41場告別演唱會,無線電台還別出心裁的為他張羅了一台告別晚會——《光榮引退匯群星》。
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晚星光璀璨的嘉賓陣容——「不應該問誰來了,而應該說誰沒有來」,八九十年代能拿得出手的香港歌星,幾乎悉數到場。時至今日還沒有哪位藝人能撐得起規格如此之高的「告別儀式」,一時間轟動港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這個視頻看看)
譚校長作為表演嘉賓,上台演唱之前,晚會主持人陳欣健講了一段趣聞
「有一件事阿Sam不知道,因為很久之前,不知是一九六幾年,在香港大會堂,你在台上脫了衣服大唱特唱,台下有一個很瘦有些齙牙的朋友,坐在那兒一直看著你,這位朋友那時覺得你很偉大!
他簡直想變成女人來追隨你,後來他發現變成女人不行,於是他自己就努力奮斗,而成為了一名天王巨星,他就是譚詠麟!」
譚詠麟走上台親自解釋這件事情。他追憶許冠傑1967年11月1日在香港大會堂的《Pop Show》演出中唱歌的情形,並且拿出當年他看演出的票根,一直珍藏了20多年,可見他對許冠傑的崇拜之情。
席間,已經隱退的張國榮,破例首度拿起話筒,跟許冠傑合唱了兩人的經典《沉默是金》,眼神中滿滿的默契和勉勵。
當年的報紙甚至猜測,張國榮會不會以朗誦的形式來和歌神完成《沉默是金》,因為封麥之後,他把黃?為他量身打造的《倩女幽魂》續集主題曲,都讓給了還屬後輩的張學友來唱。
那一年,四大天王還沒有正式成軍,新生代的張學友、劉德華、黎明組成"三劍客",成為樂壇中流砥柱,三人上台致敬許冠傑的時候,主持人稱他們為巨星,還沒有接受冊封的「下一代歌神」張學友則謙虛的說
這么高的規格,你說說看許冠傑在香港是什麼地位!
在電影《笑傲江湖》中,他把令狐沖的風流倜儻、放浪形骸演繹的十分到位,因此得到不少觀眾的認可。在電影《花田喜事》以及《水滸笑傳》中,他分別扮演了周通和武松兩個具有顛覆性的角色,搞笑表演較之以往也更加瘋狂。
許冠傑是一位傑出的音樂人,他創作的歌曲絕不僅僅停留在思想意義的層面。在作曲方面,他擅長將香港當地的民間小調與西方主流音樂巧妙結合,進入20世紀80年代,他甚至在歌曲中加入搖滾元素;在歌詞方面,文學修養較高的許冠傑喜歡用平實而富於哲理的歌詞來表達樸素的情感。在演唱方面,許冠傑是標準的民謠唱腔,他不加任何修飾的唱法不僅動聽,而且簡單自然。
在香港流行樂壇,許冠傑被稱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完成了古典與流行的嫁接,對現代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許冠傑對於香港樂壇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歌曲的市場佔有率有多高,而在於他吸引了原本鄙視粵語歌的人去聽他創作的歌曲,他的出現是香港樂壇本土化的重要一環。
『伍』 許冠傑演武松的那部戲叫什麼
《水滸笑傳》
香港
79分鍾
1993年6月
《水滸笑傳》是高志森執導的一部喜劇片,許冠傑主演。
電影講述了打虎英雄武松乃膽小莽夫一名,但每當酒醉後便真情流露,豪邁奔放,神勇無匹於景陽岡上的故事。
『陸』 許冠傑演過什麼電影那首半斤八兩的歌電影是什麼
那首半斤八兩的歌電影是什麼
電影名字就是半斤八兩
許冠傑http://ke..com/view/50346.htm
公演日期 電影名稱 劇中角色 當年票房(港幣) 排位
1973/02/17 馬路小英雄 ? 1,567,174 8
1973/12/21 龍虎金剛 小楊 373,604 53
1974/02/17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 1,411,784 10
1974/07/18 綽頭狀元 伍德全 1,675,464 6
1974/10/17 鬼馬雙星 劉俊傑 6,251,633 1
1975/08/21 天才與白痴 李護士 4,553,662 1
1976/12/16 半斤八兩 李國傑 8,531,699 1
1977/07/29 發錢寒(客串) ? 5,056,559 2
1978/08/03 賣身契 朱世傑 7,823,019 1
1981/01/30 摩登保鏢 Sam 19,820,207 1
1982/01/16 最佳拍檔 KingKong 26,043,773 1
1983/02/05 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 KingKong 23,273,140 1
1984/01/26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KingKong 29,286,077 1
1984/08/15 全家福 永昌 19,820,114 4
1985/08/10 打工皇帝 亞忍 16,931,337 9
1986/01/30 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KingKong 27,012,748 3
1987/01/21 衛斯理傳奇 衛斯理 18,712,571 16
1988/07/14 雞同鴨講(客串) ? 29,378,769 4
1989/01/28 新最佳拍檔 KingKong 20,032,206 7
1990/08/24 新半斤八兩 喪標 26,348,460 3
1990/08/03 紅場飛龍 姚龍 11,634,700 24
1990/04/05 笑傲江湖 令狐沖 16,052,552 12
1993/06/30 水滸笑傳 武松 12,955,412 25
1993/01/20 花田喜事 周通 35,481,478 2
2000/01/29 大贏家 黃大千 10,031,582 15
『柒』 求一部搞笑電影的名字,內容貌似包括武松潘金蓮武大郎等。知道的進。
水滸笑傳 許冠傑 吳孟達 毛舜筠主演的 其中還有香港四大鬼才之一的黃沾客串
『捌』 誰知道有個電影是講的武松還有武大郎搞笑的那個電影,其中武大郎和潘金蓮合夥詐騙西門慶
是《水滸笑傳》。蠻不錯的一部電影。結局是武大郎跟潘金蓮合夥騙完西門慶,又想騙武松。被武松識破。
『玖』 許冠傑的電影,全部,粵語的,告訴名字.
1973/02/17 馬路小英雄
1973/12/21 龍虎金剛 小楊
1974/04/15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4/07/18 綽頭狀元
1974/11 鬼馬雙星* 劉俊傑
1975/08 天才與白痴 李護士
1976/12 半斤八兩 * 李國傑
1977 發錢寒 客串
1978/07 賣身契 朱世傑
1981/05 摩登保鏢 * Sam
1982/09 最佳拍檔 * KingKong
1983/06 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 KingKong
1984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KingKong
1984/07 全家福 永昌
1985 打工皇帝 亞忍
1986/12 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KingKong
1987/01 衛斯理傳奇 衛斯理
1988 雞同鴨講 客串
1989/11 新最佳拍檔 KingKong
1990 新半斤八兩 喪標
1990 紅場飛龍 姚龍
1990 笑傲江湖 令狐沖
1993 水滸笑傳 武松
1993/01 花田喜事 周通
2000/01/29 大贏家 黃大千
其中最佳拍檔系列作為同時上映時間最長,票房最高的,在現在的電影界中也是最高的(根據當時物價來算
『拾』 吳孟達演的那個搞笑版武大郎水滸傳電影叫什麼啊
水滸笑傳
導演:
高志森
編劇:
谷德昭
/
張肇麟
主演:
許冠傑
/
吳孟達
/
毛舜筠
/
許冠英
/
沈殿霞
類型:
喜劇
上映日期:
1993-06-30
片長:
79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