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推薦幾部好看的愛情電影
在這里簡單給你幾部,各國都有
1.《將愛情進行到底》國產電影版 80後90初看過電視劇版的最愛,(強烈推薦去看電視劇)印證了一句話:時間是把殺豬刀
2.《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日本,雖然本人不喜歡島國的劣跡,但這是為數不多的個人很喜歡的愛情電影,屬於災難類愛情片,相信我,值得一看
3.《觸不到的戀人》額,忘了是哪個國家的了,有兩個版本的。美版和韓版?呵呵,不好意思了,好久沒看了,美版的講的是一封信寄出卻穿越時空到了,相同地點不同的時間然後由此引發出的一段愛情。
4.《我的小小新娘》韓國,很輕松幽默加溫馨的愛情故事,心情不OK的時候可以逗你一笑
5.《假如愛有天意》韓國,這個跟第四個相反,很感人,自認為本人不是那種很容易受感動的觀眾但看過後偷偷的擦過眼淚
額,就推薦了5部,呵呵,也許樓主已經看過了,但確實是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愛情電影,希望能有幫助
❷ 以前看過一部日本電影 演的大概是一男一女兩人來到一個小島上,島上有個小木屋,挺唯美的愛情故事~~
有點像《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猜的啊,
❸ 甜甜的愛情電影有哪些
甜甜的愛情電影:
1、《初戀這件小事》
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相對來說有些深沉,但如果能靜下心來好好看,大概率會收獲比愛情更多的東西。
愛爾蘭電影,說的是一個患有關節炎的民間女藝術家莫娣,對藝術的追求和與她丈夫相識的故事,看起來他們之間的愛情好像沒什麼很大的懸念。
豆瓣評分:9.1
推薦指數:☆☆☆☆
5、《花束般的戀愛》
這部日本電影我們這邊目前還在上映中,前面說了島國的愛情電影,多多少少都有點哀傷,但這部有點例外,屬於不哀不悲不傷,甚至還不遺憾的那種。
男主角小麥和女主角小娟因為錯過尾班車而相遇,聊起來的時候才發現兩個人的興趣愛好如此的相似,簡直就是靈魂伴侶,瞬間就雙雙墜入了愛河……
❹ 愛情島的介紹
《愛情島》是日本播出的電影,由渡邊謙作導演,永瀬正敏、宮崎あおい、野村宏伸領銜主演。
❺ 愛情島的劇情簡介
電影以極富獨創性的手法描繪了以殺手和僱主的關系相遇的年輕男女對生的絕望和對愛的追求。
失去雙親,孤身一人的少女観幸,遇到了拿著一把紅槍的職業殺手葉山田。二個人對對方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吸引他們開始一起行動。這時候,葉山田正被兩個殺手追殺
同名電影
保羅·羅沙執導的電影
名稱:愛情島
外文名稱:A llha Dos Amores
出品年代:1982年
導演: 保羅·羅沙 Paulo Rocha
主演:
Luís Miguel Cintra
Clara Joana
Zita Duarte
國家/地區:葡萄牙
劇情:
本片是葡萄牙大作家萬塞斯洛·德·莫累斯的傳記片,萬塞斯洛·德·莫累斯的寫作題材多是與遠東地區相關。影片以編年體的形式,記述了作家自1885年29歲時從莫三比克回到里斯本的經歷,直到他1929年在日本的德島去世這四十多年間的各種事件和人生起伏。影片以高超的藝術手段再現了作家和時代的關系,作家的創作活動和作家的愛情、家庭、朋友以及生活細節。
幕後製作:
這部影片最不同凡響的地方在於,創作者創造性地富有靈感地吸取了中國戰國年代的大詩人屈原的《九歌》的形式來結構影片。《九歌》的段落對應了作家萬塞斯洛·德·莫累斯一生的經歷,構思巧妙。影片風格幽雅,畫面富有色彩感,十分華麗。
❻ 日本愛情電影 好像開頭是在一個島上 男的喜歡沖浪 那個沙灘上最後還死了人!男的到最後好像是失憶了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815/
是這個么?
❼ 求一部日本電影 有關小島 生活
難道是島國愛情動作片,要就先採納。
❽ 你迷茫嗎來一起看部島國電影吧!
我真的沒有想到我會在我的號中推薦一部電影。昨天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就有了強烈的推薦的慾望。
這是一部日本電影,叫做《墊底辣妹》。千萬別想歪,這是一部勵志劇情片,講述了一個高二女生工藤的「逆襲」故事:由於一直缺乏個人目標,已經讀高二的工藤只有小學4年紀的知識水平,還時常違反校方紀律險些被校方開除。在補課老師、媽媽、朋友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工藤開始了一條「絕地逆襲」大戰,最後終於考上了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學。
這部電影是根據《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一年內偏差值提升40以上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改編,完全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真實,所以更加勵志。
為什麼我會推薦這部電影呢?
我在平時的文章中一般都是分享關於互聯網或者營銷的感悟,但是我發現通過微信咨詢我」人生「問題的人越來越多。也正是因為這樣,我上篇文章才會寫「處女座產品經理的人生觀」,就是想幫助這些」迷茫「的年輕人。
有時候人不是需要方法,而是需要方向。的確,我一直認為不是細節決定成敗而是方向決定成敗。電影中女主人公工藤是個很聰明的女孩子,但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問題,她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覺得自己在學校就是要天天玩,不需要學習。然後,補課老師坪田先幫助工藤找到了方向——考上慶應大學,並幫助工藤找回自信,激發工藤學習的興趣,再輔以「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加上工藤自身的聰明和努力,最後獲得了成功。
其實,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是這樣,方向應該放在第一位。生活中,很多人真的很努力,但是沒有方向,什麼事情都努力,到最後反而一事無成。不過,幫助大家找人生方向的事情,我可做不到。這肯定需要大家自己努力。但是,我可以和大家分享我自己找到方向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的花名叫「呆寶」。很多人都說,我不呆呀,為什麼會叫「呆寶」呢?其實,呆寶(Dumbo)是迪斯尼動畫片《小飛象》里的主人公,他一出生就有一對很大的耳朵,大家都不喜歡他,覺得他是怪物。他自己也沒有自信,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後來,他在好朋友「小老鼠」的幫助下,學會用自己的耳朵飛翔,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小飛象。
這是一個典型的屌絲逆襲的案例吧!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所以一直用這裡面主人公的名字。這個故事和我自己的經歷也非常像。
剛開始讀高中的時候,我一點兒方向都沒有,成績都快班級倒數了。後來,我遇到一些成績很好的朋友,為了和他們一起玩,我才開始努力,後來成績也很快上來了。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更是沒有方向。我每天都在想是不是人生就要這么走完了,我似乎可以看到10年、20年之後的生活了。因為沒有方向,所以雖然工作還挺認真,但是完全沒有成績。後來,我莫名到了一個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崗位,更是做得一塌糊塗。我常常出差的時候坐在田野中間,看著一望無際的稻田,思考這就是我的人生嗎?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我調到了現在的崗位上做產品經理。因為,工作的原因,我認識了很多牛人,這些人都是「體制外」的,他們每個人似乎都是「雞血黨」,更加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而戰,每個人都有清晰的目標。和他們聊天之後,我特別受鼓舞,我也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我也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得到粉絲們的喜愛,所以,我立志要成為一個好的產品經理。
其實,我們真的應該是為自己而工作,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奮斗,順便完成公司的目標。羅振宇說,新員工剛進公司的時候,人力資源的人就和員工談,你的目標是什麼,你准備多長時間之後離開公司。那麼為了達到員工的目標,公司中有哪些崗位可以幫助你完成目標,或者培養相應的技能。等到了時間,就去提醒員工,你的時間已經到了,你的目標達到了嗎?需要離開公司還是再建立一個更好的目標?
這不是一種最好的工作狀態嗎?我當初建立這個自媒體的時候,是希望把自己在工作中感悟到的轉型經驗傳遞給更多的企業。現在我發現,我也同樣可以把自己個人的「轉型」經驗傳遞給更多的人。
好了,不多說了,大家快點兒看電影去吧!記住哦!《墊底辣妹》!
❾ 那些日本溫情電影都告訴了我們什麼!
說日本電影之前我們先來說說日本。
日本是個很奇特的民族,確切的說是個很復雜的民族,就好比一個擁有多重人格的人,日本就是一個有著多重特點的民族,而這一點也在他們的電影上體現了出來。
說到日本電影,有人可能會馬上想到AV動作片,而有人想到又可能會是日系小清新。這是日本電影的兩個極端,我了解的日本電影,要麼變態怪異,要麼清新純真,我之前一直很好奇?!現在我有自己的答案了。仔細想想,日本是個島國,生存空間小,而且還時不時來個自然災害,所以日本人有著很強的危機意識,渴望發展擴張,而且幾乎貫穿日本整個歷史的武士道精神(忠、信、恥、尚武,重譽)一直是日本人的精神根基。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誘導了日本人的高度自律和日本社會的協調秩序,也催生了整個社會的隱形壓力,使他們無形中處於極端壓抑的狀態下,自然也就會產生一些極端的思想和行為,歧化成了一個個極端小眾群體,或許,電影恰好成為了他們的宣洩方式,一方面表達了他們的壓抑,一方面也感化他們的人性。所以,日本往往能拍出能觸及人心的電影。
言歸正傳,下面開始說說今天要推薦的幾部日本治癒電影。
講述面臨死期的青年,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和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死神簽下了一份讓世界上某種事物消失的契約,並由此回顧自己的一生。
年輕的男主是個郵差,喜歡貓,喜歡看電影。一次意外的暈倒,查出惡性腫瘤,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活不了幾天了。這時,死神出現了。
他提出和男主做交易,只要以消失世界上的某樣東西為代價,男主就可以延長一天的生命。就這樣,每天都會有一樣東西從世界上消失。
於是,電話和手機從世界上消失了。
電影院隨著電影消失了
時鍾消失了
與之伴隨而來的,是一段段回憶的消失。男主和前女友的結識是因為一個打錯了的電話,如果世界上沒有電話的話,那麼也就沒有了和前女友有關的一切往事,曾經相處的時光也就不復存在。
男主最好的朋友經營著一家DVD電影店,會給男主推薦電影,他對男主的友情很沉默,但是卻很真摯。
男主問他,如果生命即將結束,該看什麼電影。他發了瘋似的去找一部電影,卻找不到,他哭了。
電影消失的那天,男主眼睜睜看著所有的DVD變成書本。眼睜睜看著好友的離去。我想,他的內心肯定極其的痛苦。
平時在我們生活中看似不重要的某些東西,其實承載著許多對我們來說不可或缺的記憶。就像時鍾承載著男主對父親的回憶,而貓承載著對逝去母親的記憶。不要等到這些東西都失去了,我們才去緬懷。因為這些記憶於我們的人生是彌足珍貴的東西。
終有那麼一天,我們都會面對死亡,但我們都會擁有比生命更為寶貴的東西留在世上。就好比貓,對於男主來說,承載了比生命更重要的母愛。
在死亡面前,我們本能渴望活下去。但要是以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為代價,活著也就比死去更為痛苦。留下與親人朋友一起度過的過往,才是比活下去更重要的東西。留下與親人朋友一起度過的過往,才是比活下去更重要的東西。
二、《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跨越時空來愛你
美術大學學生南山高壽與福壽愛美電車相遇,他鼓起勇氣向女孩表白。在一起後,高壽慢慢發現兩人原是「舊識」,而女孩身上,也隱藏著諸多秘密,隨著謎底的揭開,這段愛情的結局也已註定。
初次相遇,也是最後一次。就像女主說的,即使提前知道了會發生什麼,開心依舊是開心。面對殘存的日子,珍惜的過好在一起的每一天,就像度過節日一樣,不也很幸福嗎?
這部電影的時間線設定比較難懂,很多人第一次看可能會理解不了。所以我嘗試著解釋一下。
電影中,男女主處於不同的兩個世界,兩個世界的時間線是相反的。以男主的時間線為參照的話,女主的時間線就是倒著走的。這樣一來,男主的明天即是女主的昨天,男主的昨天即是女主的明天,假如今天男主和女主約會,也許得重新做個自我介紹,因為男主知道昨天,前天都是怎樣度過的,但是女主卻不知道,因為對於今天的女主來說,那些都還沒有發生,是她明天,後天才會發生的事。而他們之所以會在20歲相愛,是因為男主35歲的時候恰巧救了5歲的女主,而女主35歲時又恰巧救了5歲的男主,正是這種緣分,女主一直等到男主20歲來找他,哪怕只有短短30天,對於我們啥也不知道的男主而言,他第一天在電車上遇到了女主,一見鍾情,是初次相遇。而對於女主來說,這次見面就是分別了。12點一過,女主就得再等5年,然後與只有15歲的男主相遇。。
這種相愛不能相守讓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看的一部讓我欲罷不能的催淚言情台灣劇《木棉花的春天》。
裡面一首歌這樣唱的"過了今夜的以後,就是分手的時候…"很帖合啊!(感興趣可以搜來聽聽)
仍然很懵懂?!我來圖文並茂的講解一下
兩個逆向的時間每5年相遇一次
時間逆向還沒完,每隔5年一次的相遇每次只有短短30天。而且每隔5年的相遇,兩人的記憶也永遠無法同步,年齡也會相對於上一次相差10歲。
女主第一次見男主就偷偷抹眼淚,我就知道事情並不簡單。
但還是比較懵逼,看到後面懂了原因,我的淚腺也突然脆弱了。沒錯,我也偷偷抹眼淚了。對男主來說是第一次的見面,牽手,啪啪啪,對於女主而言都是最後一次。明明知道是個悲傷的結局,卻還要努力繼續下去,這是一種難以想像的痛苦,更是一種難以置信的勇氣。這部電影把玩爛了的時間梗玩出了新意。個人認為莫比烏斯帶般的時間設定,奇妙又溫情,給這部電影加分不少。國產愛情片的套路很少能像這樣吸引人。我們不缺好的演員,我們缺好的導演,編劇,缺好的劇本。
男主是個無業遊民(搶劫不算工作),和大多社會青年差不多,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
不同的是,他的父母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男主原話)。沒有人生而為惡,環境改變了他們。家庭是我們每個人人生最重要的學堂,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是父母最起碼的本分。
許多危害社會的人,他們都有一個不幸的家庭,不求原諒,但我們至少可以懷有同情。
從小就缺乏家庭關愛的男主做起了搶劫。專挑老人家和柔弱的女子下手,搶劫錢財,就這樣自暴自棄。直到最後一次搶劫,他帶了刀,認為這樣會容易些,結果一不小心把人給捅了。就這樣開始了逃亡,劫持了一輛跑運輸的卡車逃到了鄉下。
偶然遇到了騎車摔倒的老奶奶,內心還存有善良的男主經過思想斗爭後,救了老奶奶。老奶奶為了報答他,就留下了男主,對鄉親們撒謊說是自己的孫子。
但畢竟是逃亡,男主沒想長住,想的是找機會偷走老奶奶的錢,然後再次亡命天涯。但是老奶奶對男主很是照顧,原本一個人孤單的生活也開始出現了變化。
鄰居茂爺爺見男主整天無所事事,找上門來。
茂爺爺是個獵人,為了能在村裡的祭典慶祝上賣點山裡的土特產,就帶著男主每天早上到山裡去打獵,然後再分給男主應得的部分。鄉下人都起得早,而對於每天睡到太陽曬屁股的男主來說,就不那麼容易了。剛開始,茂爺爺會用槍掀開男主的被窩,趕他起床。慢慢的,男主會在茂爺爺來之前就做好上去山的准備。男主開始慢慢發生細微的變化。
而另一邊,隨著一天天的相處,奶奶對他的信任和鄉親們的淳樸也喚醒了他內心的善良,他也開始愛上了這里的生活,喜歡上了這里的人們。鄉下年輕人不多,老人家們手腳也不太方便。於是,慶典開始前兩天,男主還會幫助鄉親們做准備工作。
作為回報,鄉親們也會送給他一些東西。
後來,男主認識了美知(不是妹子的諧音),幫助美知布置好了慶典要用的盆栽。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美知有心事一直悶悶不樂,還對男主有防備。
男主開始主動找話和她聊天。
在和美知相處的過程中慢慢解開了美知的陰霾。
對男主來說,以前漂泊流浪,無家可歸,沒有能夠珍惜和保護的人,就像肥皂泡一樣,跟著風在天上飄來飄去,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而現在的生活才是他渴望的生活,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這里就是他的家。但是他是個有過不光彩過往的人。過往的種種,彷彿就像一塊懸崖上的石頭,搖搖欲墜。對美知過往的了解使得這一塊石頭開始搖動。
男主想到了自己曾經的所做所為,他明白了自己給那些受害者帶來的傷害有多麼的恐怖。那天晚上,他睡不著。半夜起來冰箱里翻吃的,卻在冰箱里發現了奶奶藏的錢。這時候,聽到聲響的奶奶看見了拿著錢的男主,誤會了男主。正在男主努力解釋的時候。奶奶的兒子回來了。奶奶讓男主回房間好別出來。
但是聽到奶奶哭喊的男主還是沖了出來。
奶奶的兒子回來找奶奶要錢。
為了保護奶奶,男主和奶奶的兒子扭打在一塊,差點被掐死。在男主被掐到呼吸困難的時候,他又一次想到了自己曾經的所做所為。
他看到了作惡的自己。那一刻,他明白了。他自己也是個和奶奶兒子一樣的混蛋。
那一刻,男主獲得了新生。他向奶奶說出了一切。然後離開奶奶去自首了。
這部電影最觸動我的就是男主離別和奶奶說對話。
這部電影的故事梗概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就是"一個搶劫犯的鄉下變形計"。是溫情救贖了男主的靈魂。同樣是很普通的劇情設定,但卻不落俗套。如果對愛情不太感興趣的,那這部電影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導演沒有更進一步的去挖掘片中的愛情線,有的人或許會覺得遺憾。但我個人更覺得這樣更好。整個故事的主題也就更為集中。導演想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而我們,應該嘗試做那個給予別人機會的人。
這幾部電影得慢慢靜下心來看,最好戴上耳機一個人看,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再睡一覺,會覺得很輕松自在。沒有融入電影本身的話,肯定會覺得電影太冗長,無聊,看不下去,自然也就是浪費時間。我說過,一場好的電影就好比一次旅行,囫圇吞棗的方式不適合看電影。出於對時間的珍重,才會去欣賞一部電影,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打發時間。
網路雲鏈接(失效留言再補)
一、《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
https://pan..com/s/1nv1NzeT
二、《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
https://pan..com/s/1bpNg50z
三、《肥皂泡》
https://pan..com/s/1pLDoEFL
(☞更多內容,每月更新,敬請期待…)
❿ 日本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觀後感
這是1991年北野武拍的老電影,是愛情文藝片,節奏很慢、場景和人物簡單,很適合喜歡放鬆和體會慢生活的觀眾,而喜歡看動作和戰爭片的觀眾會覺得平淡無奇。
整部電影講的是兩個日本聾啞男女朋友的單純愛情和男孩對沖浪運動的熱愛,對話很少,筆墨都在捕捉人物的表情、走路和沖浪的動作。日本電影善於通過簡單平淡的生活場景刻畫普通人內心的渴望和 情感 波動。表面的平靜生活和內在的激情之間的反差,像平靜的海面下暗流涌動。以前看的《小森林》系列也是同樣的風格。日本電影的攝影畫面也比較干凈,不雜亂,這是我比較欣賞的。
電影開始沒多久,我就預測結局必然是哀傷的美。愛看歐美大片的老公不相信,因為歐美大片的主角光環太強,無論是槍林彈雨還是毒蛇猛獸、車船飛機穿梭,帥哥靚女主角們總能屹立到最後。但日本電影和電視就是偏愛缺憾和轉折美,像著名的19世紀的《神奈川沖浪里》浮世繪版畫,畫的就是在驚濤駭浪中奮力求生,但渺小、命運叵測的幾條漁船。
有人說這樣外冷內熱、又帶有一些宿命色彩的電影審美是因為日本是個島國,島嶼的生態比大陸脆弱,又在地震帶上,從古至今戰亂頻繁,因此人們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而越是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越想抓住和感嘆短暫的美好,因此他們歌頌櫻花的轉瞬即逝的美。另一方面,在不安全感籠罩之下,為了尋求慰籍,日本人在宗教方面深受相信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影響,相信無論石頭、樹木、魚鳥,都可以聽見祈禱和提供陪伴,因此電影很注重刻畫人與山、海、樹木等自然環境的關系。這樣的解釋有道理,因為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歷史 地理確實影響文化思想,包括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