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電影布魯克林中文版

電影布魯克林中文版

發布時間:2022-12-12 13:11:26

❶ 電影《布魯克林》:吾心安處是故鄉

      《布魯克林》,一部少有的以市區命名的電影,這部電影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就是能夠讓觀眾產生莫名其妙的共鳴,電影中對於思鄉之情表達的十分細膩,連我這個很少離開家鄉的人也為之動容,深有同感,若有類似經歷的人看過此片,相信感觸會無比深厚。我看電影有一個習慣,若是碰到喜歡的影片,就會查與電影同名的小說和文學作品,讀過後再看一遍電影細細品味,《布魯克林》也不例外。這部由愛爾蘭當代文學大師科爾姆.托賓執筆的小說,以冷靜的筆觸呈現出了一個懵懂的愛爾蘭女孩在經歷並熟悉了紐約的生活後,面臨回鄉和留下的兩難抉擇,最終心之所向的故事。十分奇怪的是,以往都是小說的描寫勝於電影的演繹,文學作品中對於主人公的描寫,尤其是心理描寫之細致入微,演員是無法在電影中完全呈現出來的,但也許是我未能完全讀懂大師的作品,也許是先入為主作祟,較之小說版《布魯克林》,我更喜愛電影版《布魯克林》的敘述方式,尤其是結尾,更是升華了整個主題,有點睛之筆之妙。(這里僅為筆者個人觀點,不妥之處還請讀者包涵)。

       為了表示本人對於電影版《布魯克林》的偏愛,今天的推薦就以電影為主,小說為輔,向各位客官展示一個我心中的《布魯克林》。

       布魯克林是美國紐約市五大區之一,佔地面積和人口都是五大區之首,相較對岸的世界之都曼哈頓,古老的布魯克林多了一份鄉土與煙火氣,十分適於外來人口的遷移居住,正因如此,自十九世紀以來,布魯克林區就是少數民族和外來民族聚居區,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紐約,也就是女主來到紐約的那個時候,由於就業困難和長期被種族歧視,布魯克林區仍被視為混亂、骯臟、罪惡的原住地,也曾是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地區。若非生活所迫,母親和姐姐是絕對不捨得讓小白兔女主去到布魯克林那個「虎狼之地」謀生的,臨行前母親和姐姐的一段對話可謂操碎了心,在意識到妹妹要去紐約好幾年,期間很難和她們見面後,姐姐的話突然頓住了,那些欲言又止的關懷言語,如鯁在喉,一下子就讓我想到每次出差時自己母親的碎碎念念,場景熟悉,情感的共鳴就在這一刻悄悄發了芽。

       而女主顯然並不注意自己的穿著,盡管我認為主演過《可愛的骨頭》《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西爾莎.羅南的顏值仍然十分抗打,但在這部電影中,西爾莎仍然尊重原著完美還原了女主愛麗絲的質朴。質朴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她和閨蜜去參加舞會,愛麗絲都不會被在場男生看上一眼,甚至當閨蜜被邀請跳舞時,愛麗絲也只有鼓勵的份兒。

        但好在愛麗絲不是一個虛榮的姑娘,帶著幾件讓姐姐都覺得少的衣服和小小的皮箱,在家人的目送中含淚告別,愛麗絲不會想到,這將是她與姐姐的永別,未來的日子裡她將獨自面對風雨,在諾大的城市獨自打拚。

        從愛爾蘭到紐約的輪船上,愛麗絲就已經體會到了外出的艱辛,她不知道輪船遇風雨前不能就餐,仍然在空盪的就餐室里按時用餐,結果在夜晚的顛簸中吐的連苦膽都不剩,更糟糕的是同艙的幾個女住客反鎖了廁所,我們可憐的女主角只能在情(shi)急(ji)之下順過來一個空桶上吐下瀉,甚是狼狽,幸得同住的一位愛爾蘭波浪姐相助女主才佔得廁所,覓得了一點安慰。波浪姐是個很不錯的人,先於愛麗絲在紐約打拚了很久,在與愛麗絲的交談中告訴了她一些處世之道,例如上船一定要反鎖廁所,你不鎖,就會有別的bitch使壞反鎖,只有佔得先機,才有講條件的籌碼;例如到了紐約一定會想家,但是沒關系,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例如下船過海關檢查時一定要打扮成熟,表情鎮定,表現得像一個真正的美國人,才不會被趕回愛爾蘭。

       在波浪姐的諄諄教導下,愛麗絲化了妝,強裝鎮定通過安檢,在走向出口時,鏡頭十分有深意,一道炫目的白光透過出口迷濛了她的身影,愛麗絲迎著光,亦或是迎著希望,向著未知的新生活一步步走去。

       來到布魯克林,在牧師的幫助下,愛麗絲尋得了住處,房東太太是個不錯的愛爾蘭人,家中的租戶也都是和愛麗絲一樣在布魯克林打工的愛爾蘭姑娘,這群愛爾蘭姑娘長相漂亮,各有各的奇葩,卻都對愛麗絲比較友好(可能愛麗絲是她們之中唯一舉止正常的姑娘吧)。換了新環境,最大的障礙不是衣食住行,卻恰恰是最容易被別人忽視的東西——思鄉之情。愛麗絲想家,想到食不知味,想到每每收到信都要讀上成百上千遍,想到任何時候都是一副難過到哭唧唧的表情,就連工作的時候都因為想家而無法集中注意力,被主管訓斥後又批准到員工室休息。

       每每看到這里,我都很心疼這個無助的姑娘,每個人在漫長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那樣一個時刻吧,親人不在身邊,愛人還未出現,孤獨無處訴說,生活的壓力接踵而至,卻只有自己可以依靠,那種孤單與落寞,比無數個通宵達旦的加班加點更讓人不知所措。在愛麗絲最艱難的日子裡,愛情悄悄降臨,她在一場舞會中認識了後來的丈夫水暖工托尼,托尼有著燦爛的笑容,不算高大卻很堅實的臂膀,他護送愛麗絲上夜校,陪她看電影,與她約會逗笑,帶她見自己的家人,盡管這個劇情略顯俗套,但卻屢試不爽,愛情的到來撫平了愛麗絲心中的傷感,她漸漸變得開朗愛笑,更努力地在夜校學習會計知識,努力提升自己,通過了會計師考試,甚至在信中告訴姐姐,因為托尼,自己在紐約有了全新的生活。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一切步入正軌之時,姐姐露絲卻因為突發心臟病在深夜去世,留下悲傷的母親獨自垂淚,愛麗絲知道這個消息後悲痛難當,在托尼的萬分不舍中離開紐約,准備去往愛爾蘭處理姐姐的喪事。就在這時,男主和女主做了不可描述的事,他迅速向女主求婚,急切地希望女主在回愛爾蘭之前嫁給他,因為他怕愛麗絲一去不回,所以要用婚姻來讓自己安心。小說中關於托尼的想法是這樣說的:「我看過你哥哥的信。我知道你回去後再來有多難。我知道我也會很難。我知道你是好人。我會生活在恐懼中,害怕收到你的信,說你母親沒法一個人住。」盡管愛麗絲一再聲明自己只回去一個月,托尼卻仍然堅持與她結婚,於是我們的小白兔女主就真的和托尼領了證,成了夫妻,並在辦事大廳遇到了另外一對來領證的愛爾蘭夫婦,為後來女主回紐約埋下了伏筆。

      在電影中並未表現出愛麗絲的糾結,而在小說中,愛麗絲在和托尼發生關系後很後悔,一方面出於對姐姐剛去世的愧疚,另一方面是她還未想好是否要和托尼結婚,這也使得她後來與吉姆相遇後面臨兩難的心情顯得順理成章。

       回到愛爾蘭後,愛麗絲再也不是從前土裡土氣的女孩了,她在小鎮顯得時髦又新潮,儼然成為了當地的時尚標;她也不再是從前雜貨店的雇傭工,她擁有了會計從業證,可以接替姐姐的會計師工作,並且乾的如魚得水。愛麗絲成為了一個在小鎮居民眼中見過世面的漂亮姑娘,很自然地成為了當地有為青年吉姆注意的對象。電影中有個片段十分有趣,愛麗絲在辦完喪事後被閨蜜叫出去玩,在車上吉姆與她搭話,告訴她這里的人和之前不一樣了,愛麗絲反駁道:「有什麼不一樣,你不還是像從前那樣穿著運動夾克,抹著發油嗎?」這里我能看到愛麗絲對於吉姆的抵觸,這個之前未曾正眼看過他的男人,現在居然小心翼翼地和自己搭話,愛麗絲覺得滑稽又無奈。

       可漸漸的,愛麗絲發現吉姆是一個標準的紳士,在之後的見面中他沒有再穿運動夾克,沒有再抹發油,與她相處也總是彬彬有禮、恰到好處,愛麗絲母親十分中意吉姆,因為他英俊年輕又富有,是合適的女婿人選,加之周圍的人不斷撮合,說他們是天生的一對,愛麗絲的心也慢慢動搖,心中的天平開始向吉姆傾斜。這里我十分感謝小說中對愛麗絲結婚的矛盾心情曾有過詳細的描述,這才使得遇到吉姆的愛麗絲的心猿意馬有跡可循。隨著劇情的深入,愛麗絲似乎慢慢接受了吉姆的追求,見過了吉姆的父母,和吉姆在燈火迷離中相擁而舞,回紐約的期限一拖再拖,托尼的來信也被她扔到抽屜沒有去看,與其說不想看不如說愛麗絲不敢看,她甚至想過是否要告訴托尼他們的婚姻是一個錯誤,卻始終沒有勇氣。

       看到這兒我覺得愛麗絲挺渣的,是那種魚和熊掌都想擁有的渣,她既不想辜負托尼,又想和吉姆戀愛,但細細想來這也不能怪她,愛情來得太快,沒等她細細回味就結了婚,婚後遇到另一段似乎更適合她的愛情,面對母親期盼的眼神和托尼一封又一封熱切的信,任憑是誰,都會猶豫不決的吧。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電影很有可能會成就一地狗血,萬幸的是,兩人的愛情並未繼續下去,劇情也沒有走到不可挽回的撕逼中,世界上總不會有不透風的牆,愛麗絲被原來打工的雜貨店的老闆娘——一個是非不分、人品極差的老女人特意叫了過去,得意洋洋的告訴她自己已經知道愛麗絲結婚的事實,這一消息自然是辦事大廳遇到的那對新婚夫婦告訴她的。面對老闆娘得意的神情,小說中的愛麗絲和電影中的愛麗絲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小說中愛麗絲只是在聽到消息後回了一句:「說完了嗎?」就轉身離去了,多少有點做賊心虛的感覺。而電影中的愛麗絲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霍然站起,回敬了下面的話:「我差點忘了,這個小鎮是什麼地方。」

       我差點忘了,這個小鎮和其他的小地方沒有什麼不同,流言和八卦還是會滿天飛,還是會有像你一樣是非的人關注著每個人的死活,怕自己找不到別人的錯處;我差點忘了,這個小鎮還是那樣閉塞、狹隘,這里的人仍然以別人的家事作為自己津津樂道的談資,盡管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哦,可能僅僅是看不慣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僅此而已。那一刻,我相信愛麗絲是頓悟了,家鄉的小鎮也許安逸,也許穩定,但它卻永遠不會有紐約的自由與安寧,什麼是故鄉,也許並不僅僅是生吾養吾的地方,你在哪片土地得以安眠,心靈得到安歇,那裡才是你真正的故鄉。正是有了這段話,全片的主題才有了更宏大的視角,愛麗絲的返回才顯得有意義和理直氣壯,再也不是小說中的悄然離去,也許小說的描寫更真實,但電影的演繹卻更富有層次,更引人深思。

       影片最後,愛麗絲回到了紐約,和托尼在陽光下緊緊相擁,當屏幕下方打出「吾心安處是故鄉」這一行字後,我明白這部電影有了小說以外的深刻內涵,這也是我最愛之處。

       這部電影可圈可點之處還在於一些細節,如愛麗絲返回紐約的船上遇到了曾經和她一樣第一次出門的愛爾蘭姑娘,她像那個波浪姐一樣給了她許多建議,還有西爾莎在這部影片中的著裝,簡直是上世紀50年代美國女性的穿衣範本,在這里也和大家一起欣賞額。

❷ 電影《布魯克林》好看嗎

布魯克林電影劇情簡介

愛爾蘭的小鎮生活,紐約的大城美夢,酒館老闆吉姆,義大利裔水管工托尼,一念之間,女孩艾利絲要做出改變她一生的選擇。

布魯克林電影資源介紹

2.28G BD720P 電影本身拍的不錯,劇情四平八穩,節奏舒緩緊湊,把一些人之常情拍得很精緻,越回味越有味道,演員表現也可圈可點,得益於電影給足了發揮空間。整體來說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今年還會在國內上映來著,現在有興趣就下載看看吧~

❸ 布魯克林電影結局


電影《布魯克林》圍繞一位出生自愛爾蘭的年輕姑娘而展開,這位姑娘名叫艾麗絲,家中有母親和姐姐。一次機緣巧合使得艾麗絲有幸可以前往美國紐約工作,艾麗絲辭掉了雜貨鋪的工作,乘坐輪船遠赴紐約,展開了她的紐約之行。

然而,抵達紐約後,艾麗絲思鄉之情久久不能釋懷,面對紐約快節奏的生活和獨有的都市風格,她一度無法適應,然而這一切都在遇到她的真命天子後有了轉機。漸漸地,她適應了紐約的生活,正在她愛情事業雙豐收的時候,一個噩耗打亂了她的生活——她的姐姐因病過世。

為了安撫母親,她決心返回愛爾蘭,卻割捨不下與男友的感情。雖然她向男友許諾會返回紐約,男友依舊懇求與她成婚後再返回愛爾蘭。

電影的結局,艾麗絲選擇了愛人,然而在這個人生的分叉口,似乎很多人都曾受道德所迫而做了違心的選擇。

試想,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結局還會是這樣嗎?似乎從道德的角度,按照所謂的常理,女主最終應該做的是忍痛離開愛人,放棄紐約,陪伴在母親身邊,而不是任由母親孤獨終老。






❹ 求 布魯克林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鏈接,謝謝

《布魯克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Y5gzvTPNIfF6bX1y0nxYA

提取碼: pw3y

《布魯克林》是一部愛情喜劇片,由約翰·克勞利執導,西爾莎·羅南、艾米莉·理查茲和多姆納爾·格利森主演。該片講述愛爾蘭姑娘艾莉絲來到紐約,希望可以闖出一片天地,最後不得不在現實面前對故鄉和異鄉之間做出艱難選擇的故事。2015年9月13日該片在美國上映。

❺ 心安即是歸處(2017年第3部電影《布魯克林》)

大年初四晚,抱著二寶,坐在客廳,百無聊賴,將U盤與電視相連接,切換至U盤資源,從茫茫片源中找尋一部消磨時間的影片,《布魯克林》這部電影映入眼簾,觀影也需要緣分,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地點,觀看有緣的電影。

影片開始,天蒙蒙亮,女主角Eilis表情呆滯地離開家中,前往教堂,和老闆Miss Kelly以及另一名同事坐在一起,Eilis睏乏不已,哈欠連連,Miss Kelly瞪了一眼Eilis。從教堂離開,前往Miss Kelly的雜貨店,開門進入之時,Eilis有話想對Miss Kelly講,然而刻薄的Miss Kelly轉過頭說了一句話,「如果給我添麻煩的話就不要講!」緊接著,開始上班,雜貨店內人頭攢動,Eilis和同事們在忙碌著,表情冷漠的Miss Kelly站在一旁,一雙勢利眼掃視著顧客們的地位,面對衣著光鮮的闊太太,要求Eilis直接接待,絲毫不顧前面排隊顧客的意見,Eilis無奈之下只得照辦,Miss Kelly貌似開玩笑地奚落嘲弄衣著寒酸的顧客,雜貨店打烊之時,Eilis鼓起勇氣,告訴Miss Kelly她要離開愛爾蘭,前往美國,Miss Kelly又開始嘲弄Eilis的姐姐,說可憐的Rose只能下半輩子照顧你們的母親了。離開愛爾蘭前往美國的頭天晚上,Eilis和閨蜜Nancy參加了一場舞會,漂亮、性感、愛打扮的Nancy成為舞會的主角,而Eilis無任何出彩之處,如同一隻丑小鴨般笨拙地站在一旁,在愛爾蘭Eilis將永無出頭之日,於是進一步堅定了前往美國的想法。

乘船離開,Eilis的母親和姐姐Rose前往送行,一路上顛簸嘔吐,在一個「老司機」的帶領下,教Eilis這個「菜鳥」如何做才能像一個美國人,順利通過美國海關的盤查,在資助人的安排下,來到一個寄宿家庭里,初來美國的Eilis和一同寄宿的姐妹們相處還算融洽,平日里在布魯克林的一家百貨大樓里當售貨員,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裡打工,無依無靠,除了寫信與家人聯系,別無他法,鄉愁蔓延開來,情緒有些傷感,上班時竟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神父(資助人)來開導Eilis,幫她在布魯克林大學報了夜校,學習記賬,一周三次,然後帶她來到為無家可歸的愛爾蘭老人舉辦的聖誕節聚會上,Eilis好奇地問神父,他們為什麼不回愛爾蘭?神父回答:「如果像你這樣的年輕有才的女孩都沒有發展空間,他們這樣的人就更沒有生存可能了。有些人來了50年了,和老家聯系不上了。以前就是他們這些人建造了隧道、大橋、公路,沒人知道他們現在靠什麼生存。」這時一個愛爾蘭老人唱起來愛爾蘭民謠,如同愛爾蘭風笛般清澈、空靈,一群遠離故鄉、漂泊在外的愛爾蘭人聽得鄉愁湧上心頭,眼泛淚花。在音樂聲中,Eilis冒著雪花步行返回住處,一路上眼神堅定,心裡默默發誓,一定要在美國混出人樣。

回到家中,和房東老太太聊了會兒,也如願獲得入住地下室的資格(獨立房間,無需與其她姐妹同住一室)。在一次愛爾蘭舞會上,Eilis認識了義大利大男孩Tony,兩人成為朋友,無話不談,Eilis的夢想是先學記賬,最終目標是當會計,而Tony目前是一名管道工,理想是建立一家建築公司,兩個漂泊的年輕人在異鄉得以相互撫慰孤獨寂寞的心靈,身在異鄉的Eilis很快適應了美國的新生活,一切都如願、順利地發生著,考取會計證書,去Tony家見了對方的家人,確立了戀愛關系,百貨大樓的工作也得心應手,和Tony一起來到海邊游泳(雖然海灘人滿為患,也說明了美國的繁華,為下文襯托愛爾蘭的凋零作鋪墊),每天努力賺錢,為了買船票回愛爾蘭看望母親和姐姐,看似生活、工作、愛情如此順利,這時噩耗傳來,姐姐Rose溘然與世長辭,Eilis悲痛不已,和母親通完電話,難以抑制自己的情緒,和男友Tony商量,要回愛爾蘭陪母親一個月,離開美國之前,如膠似漆的兩人來到Eilis的房間——地下室,同枕共眠,共度良宵,次日辦理了結婚證,辦證期間偶遇了愛爾蘭一家人,寒暄幾句得知對方的親戚同Eilis是老鄉。

Eilis乘船返回愛爾蘭,陪著傷心欲絕的母親,參加閨蜜Nancy的婚禮,同以往一樣參加舞會,從美國歸來的Eilis已非當年的丑小鴨,已蛻變為打扮時尚、引人注目的白天鵝,在母親的介紹下認識了Jim,Jim的父母把當地經營多年的酒館交給兒子,兩人去鄉下別墅養老,經濟條件在當地非常不錯,Eilis的母親也希望Eilis留下來,漸漸地Eilis似乎忘卻了美國的Tony,從美國寄來的信件未拆封便放入抽屜,Jim也帶著Eilis來到海邊游泳,愛爾蘭的海灘空無一人,相比於布魯克林擁擠的海灘,這里堪稱天堂,Jim對Eilis講:「或許在你看來,我生活地非常容易,接管父親的酒吧,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我能想像到外人是怎麼看待這一切的。但其實並不是那樣,我從沒去過任何地方,我甚至都沒有到過英格蘭,我想去看看倫敦、巴黎、羅馬,還有紐約。一想到我這輩子可能都踏不出愛爾蘭,我就覺得可怕。」這番話講完,在Eilis的心目中,Jim也是有夢想的富二代,並非紈絝子弟,愛情的天秤漸漸地偏向了Jim,遠離了Tony,與Jim的父母見面之後,也許求婚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Eilis也不打算回美國與Tony共度餘生。

可惜,命運多舛,造化弄人,刻薄的Miss Kelly將Eilis叫來談話,告訴她,布雷迪太太(前文提到的闊太太)的侄女在布魯克林居住,那天在市政廳見到了Eilis和Tony登記注冊結婚,世界竟然如此小,面對陰險刻薄、見不得別人好的Miss Kelly,Eilis已知曉該如何選擇,堅定地告訴Miss Kelly,我是Eilis Fiorello(義大利姓氏)。離開Miss Kelly的房子,情緒失控的Eilis打電話預訂次日的船票,回到家中告知母親隱瞞結婚的事情,母親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卻神情鎮定地告訴女兒,我有些累了,再見!我只說一次!然後擁抱女兒後傷心地轉身離去,失魂落魄的Eilis站在房間里用手輕撫每一個物件,徹底與家鄉告別,臨走之前給Jim留下一封信,離開愛爾蘭,在船上,一個「菜鳥」向Eilis求助,Eilis如同當年的「老司機」一樣,告訴套路如何走,幫助她順利進入美國。陽光燦爛的午後,身著碎花裙的Eilis再次見到Tony,兩人相擁而泣,畫面定格,如此美好。

電影的服裝設計極贊,從頭到尾非常貼合故事發生的時代特徵、演員的身份、心態與性格,畫面清新脫俗,令人眼前一亮。

音樂從頭至尾輕靈飄逸,婉轉動人,尤其是講述悲歡離合的情節,音樂催淚,尤其推薦愛爾蘭老人的愛爾蘭民謠哼唱,閉眼傾聽,如同愛爾蘭風笛在演奏,如此清澈、空靈。

女主角的演技無需多說,非常非常贊,西爾莎·羅南憑藉此片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兩個男主角表演精湛,展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好男人形象,飾演Miss Kelly的女演員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個尖酸、刻薄、勢利、愛說是非的愛爾蘭老婦人的形象,可謂入木三分。

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應該在百年之前,當時美國正在崛起,歐洲已經開始沒落,數以萬計的歐洲移民乘船渡過大西洋,湧入美國紐約大都市,好似當代的中國,數以億計的來自三、四線城市、農村的大學生、農民工湧入一、二線城市謀生存,或者懷揣夢想,或者為了生計,渴望在大城市裡擁有立足之地,電影中的女主角面臨非常現實的兩難選擇,一邊是夢想——立足美國,開創新的生活,另一邊是家鄉——小富即安,贍養母親。到底哪邊是正確的選擇?其實女主角非常糾結,非常猶豫,難以抉擇,最終其實是Miss Kelly逼她做的決定,不得不離開愛爾蘭,重返美國。雖然遠離家鄉,漂泊異鄉,令母親失望透頂,也辜負了Jim的愛,然而美國也有遠大的夢想和痴情的丈夫,也許有人會指責女主角腳踏兩條船,搖擺不定,不贍養母親,薄情寡義,未盡孝道,其實,如果我們處於Eilis的境地,也會如此糾結,選擇無所謂對錯,人心無所謂善惡,心安即是歸處!

今日大年初五,破五之後,在外漂泊的人們陸續離開家鄉,返回工作、生活、學習所在地,大年三十曾撰文《 漂泊的靈魂無處安息 》獻給背井離鄉、過年無法歸家、在外漂泊的人們,今日大年初五,謹以此篇文章獻給回家過完年、即將離開家鄉的人們。

❻ 電影布魯克林劇情介紹

這部電影講述了愛爾蘭女孩艾莉絲來到紐約,希望創造一個世界,最後不得不在現實面前為家鄉和家鄉做出艱難的選擇。

艾莉絲到達美國後,房東基歐夫人(朱麗·沃特斯飾)是個挑剔的女人。弗勒德神父通過當地牧師幫助她定居(吉姆·布勞德本特飾),艾莉絲得到了一份工作,在商店裡當了一名推銷員。

一開始很困難,但艾莉絲不斷努力,慢慢地讓她的主管Fortini女士(傑西卡·派爾飾)刮目相看。

艾莉絲還在夜校學習,在當地大學學習記賬。她學習進步很快,希望有一天能成為會計。

艾莉絲在社區舞會上遇到了托尼· 費奧雷羅(艾莫里·科恩飾),一個義大利男孩正在做水管工。他們的關系既溫柔又有教養。但在家庭悲劇的打擊下,艾莉絲回到愛爾蘭度過了一個短暫的假期。

當艾莉絲為了參加朋友的婚禮而延長假期時,艾莉絲的母親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讓女兒永久留下來。她為艾莉絲安排了一些工作機會,並試圖匹配艾莉絲和一個善良的當地男孩吉姆·法瑞爾(多姆納爾·格里森飾)。

人生之路被撕裂成兩個方向,一個是她的祖國故鄉,另一個是她的新生活。同時,一方面,她愛上了托尼,另一方面,她喜歡吉姆。艾莉絲必須認識到她的心,做出最好的選擇......

❼ 《布魯克林》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布魯克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HTZoY5kWmQTusfcE9sH6kQ

?pwd=a6t6 提取碼: a6t6
《布魯克林》
導演: 約翰·克勞利
編劇: 尼克·霍恩比、科爾姆·托賓
主演: 西爾莎·羅南、多姆納爾·格里森、艾莫里·科恩、吉姆·布勞德本特、朱麗·沃特斯、艾米莉·理查茲、邁克爾·澤根、保利諾·努內斯、諾拉簡·努恩、艾瑞卡·羅森鮑姆、詹·穆瑞、伊芙·麥凱林、安妮·尼·莫瑞、泰德·麥克馬洪、傑西卡·帕爾、菲奧娜·格拉斯科特、布里德·布倫南、艾琳·奧希金斯、彼得·坎皮恩、伊娃·柏西斯托
類型: 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加拿大、愛爾蘭
語言: 英語、拉丁語
上映日期: 2015-01-26(聖丹斯電影節)、2015-11-06(愛爾蘭/英國)
片長: 111分鍾(英國)
又名: 布魯克林之戀(港)、愛在他鄉(台)
艾莉絲(西爾莎·羅南 Saoirse Ronan 飾)離開了故鄉,離開了母親和姐姐,前往美國尋找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未來。在神父弗雷德(吉姆·布勞德本特 Jim Broadbent 飾)的幫助下,艾莉絲成為了一名售貨員,出色的表現和不懈的努力讓她成功獲得了主管弗蒂尼(傑西卡·派爾 Jessica Paré 飾)的認可和肯定。之後,艾莉絲結識了名為托尼(艾莫里·科恩 Emory Cohen 飾)男孩,兩人之間碰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一場意外讓艾莉絲重回故鄉,很快,母親的種種舉動使她察覺,母親希望自己留在這里,留在她的身邊。在母親的介紹之下,艾莉絲結識了善良的吉姆(多姆納爾·格里森 Domhnall Gleeson 飾),並且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艾莉絲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閱讀全文

與電影布魯克林中文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十大虐戀動漫電影 瀏覽:26
主角叫盛楠的電影 瀏覽:930
張鶴欒導演過啥電影 瀏覽:332
刺青電影完整版2007迅雷 瀏覽:735
上和電影節成龍 瀏覽:6
武漢電影院2020票房 瀏覽:124
電影天堂拆彈專家2粵語 瀏覽:77
周口市教育局展開的一部電影 瀏覽:736
哪吒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660
最近有啥新電影 瀏覽:335
何以為家電影導演 瀏覽:198
梁家輝電影經典大全 瀏覽:813
溫江珠江國際電影院 瀏覽:460
14排在電影院 瀏覽:258
有一個可愛兔兔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994
百變神偷老電影男主角 瀏覽:304
電影名字有黃字的 瀏覽:864
掃把頭是什麼電影里的 瀏覽:31
北京老電影城南舊事完整版 瀏覽:485
雙生花法國電影豆瓣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