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八佰》首映禮有哪些明星到場
8月14日電影《八佰》正式開啟全國點映,並突破千萬票房。首映當天,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CEO,電影《八佰》總製片人王中磊,演員兼總製片人梁靜,導演管虎,演員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張俊一、歐豪、杜淳、魏晨、張宥浩、李九霄、李晨、俞灝明、余皚磊、徐嘉雯、張承、陸思宇、黃米依、劉雲龍;
美術指導林木,錄音指導富康兵分兩路,於北京主場、丹東主場進行了實時連線。同時武漢、深圳、上海連線影廳的觀眾以及線上網友也一同觀看了《八佰》全球雲首映禮直播。
(1)電影八佰台灣觀眾擴展閱讀:
各位導演演員評價電影《八佰》
馮小剛評價《八佰》是「非常感動,非常有大義的電影」,表示:「電影復工的開路先鋒是《八佰》是導演和中國觀眾特殊緣分。只有《八佰》這樣的電影,才能擔起復興的責任!」。
丹東主場的吳京表示:「我不輕易哭,但是哭了好幾回。八個月以來我第一次進電影院,就趕上了這場視覺盛宴。」更現場「邀片」管虎要把影片拿回公司研究。
田羽生則評價:「無論你怎麼期待,《八佰》都能對得起你。技術、藝術提高了中國電影一個檔次。」
黃渤談到觀影感受時說:「流出的眼淚不止是感動,更是被激盪出來的。中國現在太需要這樣振奮人心的電影!」
陳思誠更感慨:「電影藝術形式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有這樣的電影存在,能讓我們在一起感動,在一起共情,一起激盪,一起流淚,這才是電影的力量,所以《八佰》牛,電影不死,中國加油!」
B. 為什麼電影《八佰》的關注度那麼高
第一,《八佰》是疫情得到控制後,電影院正式營業的象徵。由於疫情的原因,電影院被迫停業長達半年;這對於影院來說是不小的損失,對於觀眾來說同樣是一種損失;尤其是喜歡電影的朋友,不能去影院看電影是很大的遺憾。許多電影都被迫下線,觀眾期待許久,卻無法觀影,《八佰》同樣是觀眾期待的電影之一。不能看電影使人們的娛樂生活不再豐富,看電影也成了一件難事。
第三,在近期在《八佰》的點映中,收獲一致好評。吳京也觀看了《八佰》的點映,一位不經常流淚的鐵血男兒,卻流了三次淚。可見,這部電影的震撼程度之大。首輪放映票房接近一千萬,觀眾對這部電影是非常期待的。不少網友稱看完《八佰》,心情復雜;稱其為國產史詩級戰爭大片。這些無疑讓觀眾更加期待這部電影,也更加關注《八佰》。
C. 奪冠僅8天八佰被趕下寶座,是被什麼電影後來居上了
近日,國產愛情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對票房貢獻最大,在它正式上映的短短9個小時內,這部中等成本電影就拿下了1.54億的票房,超越了連續奪冠8天的日票房冠軍《八佰》,一舉拿下了情人節當天的票房冠軍!
D. 電影《八佰》演完,很多觀眾把劉曉慶認成陳沖!為何會造成這種錯覺呢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會遇見很多人,也會經歷很多事情,有些人有些事會慢慢教會我們成長。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學會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得與失,好與壞我們自知。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真的會發生錯覺。電影《八佰》演完,很多觀眾會把劉曉慶認成陳沖。也許就是大多數人的錯覺吧。
人這一輩子,無非就是個過程,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如行雲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生活在這個圈子裡面,更應該要養成一種好的文化素養,不斷提高自己,一直努力,一直變優秀。
E. 如何評價電影《八佰》毀譽參半,你怎麼看電影向人傳達了什麼意義
命運多舛的《八佰》總算公映了,針對久旱逢甘雨的中國影市而言,它是一劑真真正正能夠帶熱銷售市場的強心劑,針對成千上萬觀眾們而言,它也是非常值得走入電影院一看的電影。殊不知,有關《八佰》的異議自始至終持續上升,從改檔前到再次上映後基本上沒停過,大量來自電影對四行倉庫爭奪戰的改寫。
大家體現戰爭、勾勒戰爭,目地並不是提高那類由老前輩血水換得的自傲及其榮譽感,而是藉由戰爭去思考人的本性、去討論人為災禍帶來的浩劫、去反戰且號召將來要永保和平的信心,避免該類慘案再度將臨到人們的身上。
F. 一再撤檔的電影《八佰》,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究竟在玩什麼
官方的說法是技術上的原因,但眾所周知,近些年,國家對電影的審查制度又增加了難度,電影本身的一些鏡頭或者某些內容可能牽扯到了一些負面因素,所以一時難以跟觀眾見面。
畢竟電影的本質,還是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東西。所以耐心等一等吧
G. 電影八佰票房到達三十億,為什麼它如此受歡迎
細節和拍攝讓很多的觀眾都感覺到了震撼,都處理的井然有序,從最初的公告到正式發布,八佰的其知名度一直在增長,眾所周知,以戰爭為主題的電影目前還不是主流電影,所以八佰為什麼能在“沒人管”的行業中脫穎而出,甚至斬首了今年的票房冠軍,僅聽或看宣傳就足以吸引觀眾購買門票,八佰採取從場景道具到詳細特效的巨額投資路線,努力真正還原真實的戰場。
投資成本高達7億所有在場的演員都必須真正地恢復自己的角色,這在以前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是很少見的。但是在這場戰斗中,他們看到了戰爭的鮮血,殘酷和死亡,中國士兵不懼怕戰斗,拒絕失敗,不懼怕死亡,原本沉默的民族意識和家庭,國家的情感被充分喚醒,他們意識到中國人正遭受侵略,而中國士兵他們用血肉捍衛自己的和平與國家,這是完整的,在這一刻,他們喚醒了自己的精神,並以各種方式參加了防禦戰。
H. 電影《八佰》為何有爭議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電影《八佰》了,也深深的被電影中這些戰士所感動,因為在這些戰士面前,生命和國家尊嚴相比不值一提,為了保護國家尊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相信看過這場電影的人都知道《八佰》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原型就是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在“閘北四行倉庫”抵禦日軍的400餘戰士,但是有很多對這段歷史有了解的人都對電影《八佰》有爭議,因為他們認為《八佰》在細節問題處理上和歷史真實內容不同。
其實不管《八佰》存在什麼爭議,這部電影還是非常成功的,那麼你認為《八佰》為何有爭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I. 電影八佰為何會引發極端的爭議
電影八佰為何會引發極端的爭議?人紅是非多,雞蛋里挑骨頭,用這兩句話說這個比較合適,有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心理在作祟,一部電影的好壞,取決於它的編劇、導演、演員、後期,當然創意是首要的,它想表達什麼?核心價值是什麼?我們知道八佰是一部抗戰片,在九一八來臨之前,讓中國人再次了解一下那個年代普通人是如何愛國的,面對外辱,中國人應該如何做,我想這可能是影片想表達的,至於某些人說的「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不值得表揚」其實恰恰問題就出在這里,我們要拿出典型來做例子,越是大眾的越有效果,如果都是英雄才能做到了,普通老百姓就只能敬仰了,無法共鳴和激勵的作用就會小了,正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為,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激發愛國情懷。
《八佰 》電影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個戰爭,或許有很多人不熟悉,但談起淞滬會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次戰役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它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失敗。
不過電影有些適當的爭議,也是好事一樁,可以為今後更加完善提供參考,不過,上綱上線是沒必要的。
J. 電影《八佰》中楊惠敏的三指禮真不是智仁勇之意嗎
昨天有一同事看完電影《八佰》回來後發信息和我聊天,說電影如何如何。不過有一個鏡頭沒看明白,那就是送旗女孩楊惠敏敬禮的時候是三指並攏,拇指扣住小指,跟其他軍人敬禮方式不太一樣。不知道這個手勢是怎麼來的,是什麼意思。我真佩服她,看得那麼細。
我也注意到了這個鏡頭。這個鏡頭不僅在現在上映的《八佰》有,在幾十年前台灣拍的電影《八百壯士》中,林青霞扮演的楊惠敏也有這么一個鏡頭。
在電影中,林青霞扮演的楊惠敏跟她爺爺說她參軍了,並給她爺爺領“三指禮”,她爺爺誤以為是參軍三十塊錢一個月。楊慧敏隨即解釋到,三指代表的是“智仁勇”。
不過這個鏡頭有兩處錯誤的地方。第一處就是楊慧敏給她爺爺解釋三指代表的是智、仁、勇;第二處是楊慧敏說她要參軍了,隨後跟著部隊走。為什麼說這里也是個錯誤呢?下面我逐個說明。
嚴家麟在文華書院童子軍規列里明確規定童子軍:要誠實可靠、助人為樂、樂善好施、見義勇為、勤奮好學,同時還要求夥伴間有愛可親,要服從命令,行動敏捷,最後熱愛國家。
也就說他根本沒有把童子軍當做軍隊的後備力量才訓練,而是當作現代的志願者來培養。
所以說,童子軍並不是軍隊,怎麼能把孫先生強調的軍人三要素強加上童子軍呢。
最後要說的一點,作為自媒體的作者,在網上寫文章時,一定要多方考證,對文章負責,最重要是對讀者負責,不能以訛傳訛,誤人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