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新世紀台灣青春電影研究

新世紀台灣青春電影研究

發布時間:2022-12-07 12:03:36

台灣小清新電影還能火多久

倘若說去年的金馬獎還有一部《賽德克·巴萊》撐本土門面的話,那麼2012年的金馬獎就是「外來人」的天下了,入圍最佳影片的五部作品《神探亨特張》、《浮城謎事》、《奪命金》、《消失的子彈》、《女朋友·男朋友》,兩部來自大陸,兩部來自香港,剩下一部來自台灣,導演是台灣新生代導演楊雅喆,題材還是小清新。小清新仍是台灣電影的方向。 而當每一部電影都擁有一張童話式的海報,每一次談吐都是賣萌的口吻,每一段故事都是白衣飄飄的年代,場景永遠離不開學校、操場,當三十而立的阮經天、趙又廷、彭於晏、桂綸鎂、陳意涵、陳妍希等人扮演著永遠長不大的學生,你會發現那些清麗脫俗的電影,都成為吃膩了的甜點。台灣小清新還能火多久?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問。 何謂小清新?人人都拍小清新 單純從影像來說,小清新是精緻、唯美、浪漫、詩意、夢幻、童真的綜合體,不是一種類型,而是一種氣質,台灣電影最重要的類型是青春片,最典型的氣質是小清新,前者是後者的形,後者是前者的魂。 在新電影的年代,青春片是《風櫃來的人》中的肆意時代,或者《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那樣的殘酷物語,而新世紀之後,青春片是《藍色大門》一樣的憂郁初戀,《人魚朵朵》一樣的幻彩童話,《盛夏光年》一樣的同性萌芽,小清新開始取代藝術、歷史和悲情,人文憂思被自我陶醉代替,十年之間台灣電影已經從一半藝術,一半青春過渡到小清新滿天下的格局。 而小清新,亦有勵志小清新和憂郁小清新之分,前者活潑爽朗,後者多愁善感,常常有些不為人知的隱秘,而這往往是小清新最值得挖掘的東西。 自2002年的《藍色大門》開始,台灣小清新慢慢成為一股浪潮,十年之中,電視台和廣告界的一批青年轉向電影創作,陳映蓉的《十七歲的天空》、鄭芬芬的《沉睡的青春》、李啟源的《巧克力重擊》等皆以小清新題材開啟導演生涯,而焦雄屏所說的「太超過時代」成員林書宇、楊雅喆、程孝澤、林育賢、陳正道等導演,雖然以侯孝賢、楊德昌為偶像,實際操作上都以易智言的《藍色大門》為模板,其攝影、構圖、色調、節奏,人物的設定、演員的選擇,都有太多相同的痕跡。 而新電影導演的門生們,並未繼承上一代的藝術感,投向小清新陣營,王明台、王也民、姜秀瓊、陳懷恩、蕭雅全、侯季然都已經有質量不俗的小清新電影面市。還有最近兩年誕生的新導演,如陳駿霖、林孝謙、李豐博和九把刀等,不管是編劇轉行、電視台滲入,還是國外學電影歸來,手裡能拾起來的,似乎也只有這一種類型。 青春片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拍《最遙遠的距離》的林靖傑說台灣導演很難,99%時間都在找錢,導演的通常做法是拿劇本向新聞局申請「輔導金」,自己再湊一點開始拍攝,這種「無工業體系」造成的最直接問句,就是如何把資源和效益發揮到最大化。 而小清新似乎是個必然的選擇,林書宇曾說:「這類東西不需要太多資金就能完成,宣傳上也省費用,拍張海報展一下主角和片名,觀眾一看就知道什麼片子。」拍電影需要量入為出,小清新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損失扛得起,且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強大的偶像劇和MV製作體系為小清新提供天然資源,有些時候,小清新題材還是偶像劇的衍生品,《背著你跳舞》、《痞子英雄》、《犀利人妻》,以及今年大熱的《我可能不會愛你》,都已經被改編或即將被改編為小清新電影版本。 2008年是台灣電影復興的一年,最賣座的《練習曲》、《九降風》、《沉睡的青春》等都是小清新題材。2011年則是台灣電影最輝煌的一年,有四部電影票房過億,回報率最高的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投資僅有幾百萬的小 清新電影,在台灣賣了4.6億,成為歷史第三,在香港挫敗《功夫》,榮升歷史榜首,大陸突破5000萬人民幣,在哪裡都是奇跡。這一年,台灣共上映30部電影,有17部是所謂的小清新,數量和票房總額都超過年度一半。 2012年迄今為止,台灣電影上映數目大約能達到50部之多,比去年增長20部,小清新題材占據30多部,仍是壓倒性的優勢。 青春片不死小清新悄然變種 很明顯,青春片的單一、重復性都是最大掣肘,但十年來熱度不退,自然是有其內在的改良,事實上自「太過超時代」誕生,這些電影被植入更多元化的因素,如《海角七號》是本土雜化,《練習曲》是公路模式,《盛夏光年》是同志題材,《艋舺》 是黑幫傳奇,《花吃了那女孩》是MV化的形式,《停車》是多段式結構的探索,這些電影,有些已經不再是所謂「小清新」,或只有部分「小清新」,但作為青春片的變種,在市場上有了更高的競爭性。 這批導演同樣有更好的商業頭腦,深懂市場回報的意義,拍青春片雖然是資金掣肘,但他們用同性、喜劇、情慾元素來適應市場,成為典型的「另類小清新」,最典型的李啟源的《亂青春》,大量唯美大膽的情慾戲未影響小清新的質感,這種另類化既有導演們對影像的追求,也有推陳求新的商業計算,這批導演既善於用參加影展獲獎再轉銷本地的模式,又注重直接的噱頭刺激市場,小清新越來越呈現同性戀和唯美色情泛濫的跡象(這也是國外參展的意圖),這樣的題材已多如牛毛。 近十年,台灣電影的最值得驕傲的恐怕就是這些青春片,它不但以小搏大搞活電影市場,還能走進大陸。尤其是ECFA簽訂之後, 《那些年》在大陸破5000萬,《LOVE》過億都是了不起的成績,而更標志性的則是《戀愛恐慌症》、《咫尺天涯的愛戀》、《翻滾吧!阿信》、《轉山》、《新天生一對》、《愛的麵包魂》、《為你而來》、《星空》這樣的青春片大量湧入,蔚為奇觀,一下子填補了大陸電影幾十年罕見台灣電影的空白。 對大陸觀眾而言,一眼是清麗,二眼是通俗,三眼就是抵觸,如此之多的青春片進入視野,必然有良莠不齊的作品,其中不少就是賣萌裝可愛搞低級的商業流水作,電影里也有相當重復性的痕跡,但不可否認的是,礙於資金的問題和製作上的習慣,小清新仍占據市場的最大比重。在2012年,雖然票房最高的是馮凱的《陣頭》和葉天倫的《雞排英雄》這樣的本土化創作,但論票房過千萬的電影,以《女朋友·男朋友》和《逆光飛翔》為代表的小清新,仍占據了其中的最大比重。 有一點遺憾的,唯一提名金馬獎的就只有最佳影片的《女朋友·男朋友》,面對來勢洶洶的大陸製作和港片,根本毫無勝算,這類電影可做甜點,但永遠成不了大餐。小清新,就像今年兩部關於麵包的電影《愛的麵包魂》和《女孩壞壞》里,精心裝飾過的糕點鋪,或者《36個故事》中那樣泛著小資氣息的咖啡館,咖啡和糕點不會消失,只會有吃膩了的腸胃,小清新也不會死,死掉的只有一顆顆對小清新審美疲勞的心。 騰娛

❷ 21世紀後台灣電影發展新趨勢有哪些

21世紀後台灣電影發展新趨勢有:觀眾、銷路和媒體。台灣電影的永續發展必須靠三種力量:觀眾、銷路和媒體,三者環環相扣。必須靠觀眾、而且是自發性的觀眾,同時要說服戲院的銷路。台灣的電影在人才的培養方面也需要大力投人。同時台灣電影人也清醒的認識到在華語電影中,不論大陸的市場有多大,香港的電影有多好,台灣電影要發揮自己的優勢特色,在中國電影史增添上新的一筆。

❸ 2000還是01年中港台三地導演參與的那個青春電影系列,有什麼片子啊

《十七歲的單車》為台灣著名電影學者、影評人焦雄屏經營的吉光電影公司的「三城記」系列電影之一。
「三城記」系列電影結合兩岸三地新銳導演,希望為二十一世紀華人新社會樹立新形象,以別於上一代華人電影注重悲情及歷史回顧。
另五部影片為台灣導演林正盛《愛你愛我》、易智言《藍色大門》、徐小明《流浪到淡水》、大陸導演賈樟柯《上海寶貝》以及香港導演餘力為《人民找換》。
《十七歲的單車》及林正盛的《愛你愛我》為以完成作品並於2月雙雙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單元,本片更獲得最佳故事片評審團大獎即銀熊獎。

❹ 十大青春愛情電影台灣

導語:愛情不是數著日子過去,它讓每個日子都變得有意義。下面是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1. 《我的少女時代》豆瓣:8.3

《我的少女時代》以90年代的台灣高中為背景,講述了女生林真心和校園霸王徐太宇浪漫又溫情的初戀故事。娓娓道來的敘事和青春無悔的情懷都讓這部電影擁有著和內地青春片截然不同的氣質,不墮胎、不劈腿、不疼痛的“三不”原則更是徹底向狗血劇情說再見,用誠意致敬熱血又美好的青春時光。該片作為記錄每個人經歷的青澀歲月,以充滿趣味與青春能量的堅實劇本引起觀眾共鳴

2.《藍色大門》豆瓣:8.3

台灣導演對於青春片的把握讓人咋舌,反正看得心裡又溫暖又感動就是了。

3.《麻將》豆瓣:8.5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們就等著別人來告訴他們,所以,只要你用很誠懇的態度告訴他,他想要什麽就對了。知道為什麽嗎?因為沒有人願意在失敗的時候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寧願自己是上當被別人騙而責怪別人,也不願來罵自己……”

4.《艋舺》豆瓣:7.7

絢麗而美好的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有一種青春,叫殘酷!

5.《女朋友○男朋友》豆瓣:7.5

我們的友誼不會長存,因為我對你動了心。

6.《盛夏光年》豆瓣:7.2

青春是殘酷的.,更是隱忍的!原來寂寞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7.《聽說》豆瓣:8.2

完全不是淡淡的台灣片味道,無聲的部分還蠻溫情的,但是一旦出現說話對白就變得超搞笑。

8.《轉山》豆瓣:8.0

文藝青年的苦行,可見想見,影片對角色、劇組、以及演員本人都是一次磨練。

9.《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豆瓣:8.2

青春就是手牽手,坐上一去不回頭的火車。

10.《逆光飛翔》豆瓣:8.3

如果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見你的存在。這部影片沒有通過情節而博取觀眾的同情,更多的是一份內心真摯的感動,讓我們看到盲人的勇敢,看到了勇敢的力量,讓我們知道勇敢是可以傳遞的,信心是可以共造的。

❺ 台灣青春題材電影, 你都看過幾部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逆光飛翔 等一個人咖啡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1. 逆光飛翔

    鏈接: https://pan..com/s/1sPk_7i3JPiCFjj0KTCnvMg

    提取碼: i6uh

  2. 等一個人咖啡

    鏈接: https://pan..com/s/1SgtC6O2PJ9YL1cIjZdyRXw

    提取碼: 7k1y

❻ 麻煩大家幫我介紹幾部台灣青春電影

《沉睡的青春》,《聽說》導演鄭芬芬的處女電影,張孝全和郭碧婷主演。。。。尋找初戀的電影。

《陽陽》,渺渺里那個小艾主演的,。挺養眼的。

《盛夏光年》,張孝全、楊淇、張睿家主演。講友情與愛情的,夾雜著同性情感。我當時覺得很好看,雖然最後的故事結尾讓人很無解……電影里三個人的名字也很具要象徵意義呵。

《夏天的尾巴》,也有張睿家。相比之於《盛夏光年》中的悲劇與不幸,《夏天的尾巴》顯得要更夏天一點。這是一部有點趨近於沸騰的青春電影,叛逆與躁動交替成為主線,輔之以音樂的柔美與圓潤,宛然構成了一幅剛柔並濟的青春畫。

《六號出口》:青春總是那麼長,但回憶起來才知道那麼短。有彭於晏和阮經天。當時的阮經天還不出名哈。。。個人是不覺得好看啦。。。這部電影。

《海角七號》,這個網上評論很多,我就不多少了。。。故事明暗兩條線很新穎。。

《囧男孩》,我也還沒看哈,貌似是關於小時候的回憶。

還有一部老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很老的,但很經典,你自己選擇咯。。。張震出演的。。。。

還有我給你推薦幾部不是台灣的。。。但很精彩的青春電影。。。。
泰國《暹羅之戀》,男女主角都很帥,故事很精彩。。。。

日本的岩井俊二大師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情書》,《花與愛麗絲》……。。。。。《花》也是我最近才看的,畫面雖然有點老,但故事很精彩。。。。

我又剛剛看了一部,,,馬上再推薦給你。。。《帶我去遠方》,正在看中……

❼ 台灣電影特點

以文藝片為主,風格比較溫馨 導演:侯孝賢 楊德昌 陳果....

❽ 台灣青春電影有哪些代表導演各自風格怎麼樣

台灣青春電影有很多代表導演,比如說易智言導演,他就是台灣比較著名的青春電影代表人在他的作品裡有很多青春的電影,因為大部分都是關於青春的這種題材,嗯,還有其他一些導演,他們的風格都是有獨特風格的,但是也有著相像之處,因為畢竟是青春,青春一共就是那樣的題材,關於情情愛愛,或者是悲傷或者是開心到結婚這種。

閱讀全文

與新世紀台灣青春電影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電影燦爛人生音樂 瀏覽:690
韓國電影愛情霸道 瀏覽:241
電影演員Ellie 瀏覽:302
小王子帶英文字幕的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84
電影演員孫劍 瀏覽:999
台灣有個關於孤兒院的電影 瀏覽:994
電影院用會員卡消費怎麼記賬 瀏覽:39
愛情公寓電影話句 瀏覽:719
豬豬俠以前的大電影 瀏覽:161
大尺度國產電影網站 瀏覽:844
愛情喜劇好萊塢電影 瀏覽:269
有一部電影里有蝴蝶還有蠶蛹 瀏覽:594
我國的大投資電影 瀏覽:531
免費老電影大渡河完整視頻 瀏覽:340
朱茵周星馳電影片段粵語 瀏覽:307
日本新上映科幻電影 瀏覽:866
法國的的老電影泰拳王 瀏覽:637
茅山道士打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710
十大大尺度電影 瀏覽:894
誰有亞馬遜食人族電影完整版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