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阿戴爾的生活
阿黛爾·阿德金斯(Adele Adkins),1988年5月5日出生於倫敦托特納姆,英國流行歌手。
2008年,阿黛爾發行了首張專輯《19》,獲得當年水星音樂獎提名,並在全球取得了超過900萬的銷售量。其中的單曲《Chasing Pavements》助其獲得格萊美最佳新人和最佳流行女歌手兩座大獎。2011年,阿黛爾推出第二張錄音室專輯《21》,擁有三支冠軍單曲。該專輯全球銷量突破3200萬,是21世紀全球銷量最高的錄音室專輯,被Billboard官網評為史上最偉大的專輯第一位。阿黛爾也在第54屆格萊美頒獎典禮中憑借專輯《21》共奪得包括四項通類在內的六項大獎。2013年2月,阿黛爾憑借《Skyfall》獲金球獎、奧斯卡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12月,她獲得大英帝國員佐勛章。
因為愛瑪依然深愛著阿黛爾,但是愛瑪的理智佔了上風。愛還在,但是經過3年在一起,分手後又3年,愛瑪已經快30了,事業有成,有家有口,她必然明白責任比愛更重要了,拒絕是成熟理智的表現。而且,愛瑪還說過,成長總是比我們想像的更突然。
她們相遇是因為藍色擦身的一瞬,而分手後的那場再見戲,兩人同樣穿著各自藍色系的衣服,坐在一個藍色點綴的咖啡館里,而一切早就不可挽回,一個人不愛了,那兩個人的緣分也就到頭了。
電影結尾,阿黛爾去Emma的新畫展,看到了Emma和她的現任。現任以一種女主的身份置身與畫廊里 -- 與Emma的關系是平等的,能權衡賓客之間的關系,能給Emma事業一臂之力。在阿黛爾轉身的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自始至終都未曾在這段關系裡找到過平衡。
(2)阿戴爾的生活電影中文擴展閱讀
電影改編自法國同名漫畫,和漫畫的出入,大致在於,漫畫的敘述主角應該是Emma,而電影是Adele;漫畫用很多的篇幅去表現Emma如何和Adele在一起,兩個人之間關系未明的糾纏,而電影則更著重與Adele在分手之後的種種;結尾的變化,還有Adele的職業的確定為老師而非公司職員。
藍色是第一章里愛情的主色調,而第二章里它的功能就轉為分手的寫照。Abdellatif Kechiche從電影第一篇章就做了伏線,兩個家庭聚餐的場景與布置上的不同,對話和氛圍上的差異。
雖然沒有把「Emma在Adele家半夜裸身去廚房拿牛奶喝,以致於被Adele的媽媽發現兩人的關系」,這段在漫畫里算是有張力的情節放入到電影里。整個電影的轉折點,被導演很巧妙地安排在阿黛爾辛苦幫Emma籌備朋友的聚會。
『叄』 電影《阿戴爾的生活》求資源!!
您好:
下面的辦法您可以參考:
您的說法其實是個誤區,驅動不是最新的好,而是最穩定的好,官方驅動經過萬次檢測,是比較好的,建議您到官方安裝驅動。
您需要登陸戴爾官網進行驅動下載:
http://www.dell.com/support/drivers/cn/zh/cnbsd1/DriversHome/?c=cn&s=bsd&cs=cnbsd1&l=zh
『肆』 阿戴爾的生活中艾瑪是誰扮演
演員表
角色:Emma(艾瑪)
演員:蕾雅·賽杜
中文名:蕾雅·賽杜
外文名:Léa Seydoux
星座:巨蟹座
身高:168cm
出生地:法國巴黎
出生日期:1985年7月1日
職業:模特,演員
三圍:85-60-90
2006年,蕾雅·賽杜參演了她人生第一部電影《我的女友》。2008年,蕾雅第一次以女主角的身份出演了《巴黎小情人》。2012年,蕾雅作為女配角出演了《碟中諜4》。2013年,她作為女主演之一參演了《阿黛爾的生活》。
『伍』 阿戴爾的生活在幾分鍾精彩
13分鍾。
《阿黛爾的生活》是由阿布戴·柯西胥執導,蕾雅·賽杜、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3年10月9日在法國上映,10月25日在北美上映。
該片改編自法國作家朱莉·馬洛的漫畫《藍色是一種暖色調》,講述年僅15歲的阿黛爾原本有著普通的人生,但一晚在街頭偶遇一位藍發女孩後,兩人的同性之愛不可抑制地爆發了,而這段感情也徹底顛覆了她們兩人生活。
影片評價
該片幾乎亂真的女性情色戲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充滿激情、處理老道的愛情故事。(《好萊塢報道者》評)
憑借兩位女主驚艷的表演,影片女同戀情題材上開辟了新的領域;不過卧室戲份卻內涵豐富、意味深長,在感情和心理上都給人以觸動。(《每日銀幕》評)
『陸』 豆瓣評分達8.4分的同性戀影片,《阿黛爾的生活》為什麼值得這個評分
《阿黛爾的生活》目前在豆瓣上有著8.3分的高評分,確實是一部有口皆碑的佳作
那麼為什麼這部電影能擁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首先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簡評
青春的本態在《阿黛爾的生活》法式浪漫渲染下倍顯唯美,怦然行動的相遇里中電影所給人的是一場凄美的愛戀,在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同性之愛里,電影透過真實而熟悉的校園生活,特寫的鏡頭以平淡的日常將女同之間真摯的愛戀,近乎真實的呈現,未嘗有何冗長的日常,使電影帶領觀眾走入了阿黛爾的世界,也正是這種真實,使本自常人難以接受的同性話題,引發了足以為人共鳴的感動。 ——夢里詩書
從內核來看《阿黛爾的生活》與很多傳統的同性純愛電影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這部電影最終所為觀眾所一展的內核其實並不是傳統電影中那種同性對世俗眼光的挑戰,而是通過一個看似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少女視角令人得見於一種沒有性別之分的純愛,電影對愛的展露已然跨越了性別的藩籬,而於此中關乎少女的成長與青春的悸動,都在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的手上得到了極具藝術性的升華,這使電影最終所一展的不僅僅是愛的美好,更還有著更多可以去解讀感悟的寬度。
『柒』 《阿黛爾的生活》有何深層含義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評價
《阿黛爾的生活》這部劇有何深層含義?
說起這部劇,有人曾表示看不懂。其實,它說的是情感。
Emma的畫展,最後終於如願舉辦,阿黛爾卻獨自站在人群外,回頭恍惚看到Emma……
誰的青春不迷惘,處在其中,走不出來,正常不過。
只是走過了,也就走過了。
『捌』 阿戴爾的生活
香甜桃子的微笑
嬰兒肥的臉頰
有著修長的美腿
挺拔的身姿
高山流水般的線條
小小的鼻尖
大大的情緒
為何總愛那麼傷感
似乎一塊巧克力就能緩解憂愁
生活如此簡單
快樂卻那麼難
命運總愛與人開玩笑
擦肩而過的陌生人
變成了一往情深的戀人
那晚愛情給阿戴爾狂喜
篤信她就是一生的所愛
這別樣的情感
博得觀眾熱烈追捧
祈禱她們可要將溫存保留
孤獨是罪魁禍首
還是貞潔的防線不牢
可愛的人變得可恨
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度日如年
愛人的原諒已變得冰涼
猶如她的心如此絕望
總體來說,看完阿戴爾的生活,整體覺得阿戴爾有些邋遢,盡管她看起來是那樣的完美。故事可以讓人看清現實,那就是好電影。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融不進的世界就不要勉強去融。還有就是盡量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有趣,而不是只把心放在另外一個人身上。
『玖』 《阿黛爾的生活》這樣阿黛爾是否足夠真實
電影《阿黛爾的生活》:藍色,關於慾望和愛。最初看《阿黛爾的生活》是同期看了很多同性題材的電影,包括《伊芙聖羅蘭傳》/《指匠情挑》等,唯獨有這部是我覺得最有生命力的一部。我想大概是太喜歡女主阿黛爾那一頭亂糟糟的發,支撐我一口氣從第一幀看到了結尾,全長179分鍾。今天我們不剖析審美,不談階級分析自我認同,拋開那些僅僅來討論這部電影本身和我所喜歡的阿黛爾。初聽到這部影片名的人會以為是部紀錄片,no,這是一部les片,但講的不僅是個女人之間從相遇/相愛到分開的故事,它講的是迷途、反撲、博弈和告別。將成長路上那些藏在涅槃路上欲罷不能的深坑,最漫長的歡愉和痛楚,活生生的撕下給人看。總之,這部電影,真實至極又美麗至極。 很多人會被電影里一頭藍色頭發的艾瑪所吸引,感覺看到她就會有種被掰彎的感覺,我卻偏愛阿黛爾。不像個性鮮明的艾瑪,她更像是一個如你如我般的普通女孩,她真實。她的發型是那種嘩啦攏成一坨盤頭上,凌亂不整與肆意昂揚,很像泥土中開出來一朵不羈的雜花;嘴唇上留下的番茄面醬,抽泣時滑進嘴裡來不及擦去的鼻涕,莫名其妙無法解脫無法填充的孤獨,被經期攪亂的沖動;吃飯的時候,微笑和親吻的時候,微微露出她的兔牙;她像個嬰兒一樣趴著睡覺的時候,因為舒適的睡姿臀部並不在乎什麼優雅,這些大概都是我所以為的青春應有的樣子。
『拾』 阿黛爾的生活結局什麼意思
《阿黛爾的生活》結局:
阿黛爾在艾瑪的畫展里清楚地看到她與艾瑪女伴之間深刻的差距,她終於向現實妥協,挎好提包,轉身推門,留下一個蕭條而又單薄的藍色背影。
這時她與艾瑪依然同是藍色,但這藍卻已經摻入了其他的東西,這片深藍是無可挽回、孤獨、憂郁而又絕望致命的愛,全劇終。阿獃走了,說明她明白,再也回不去了,雖然畫廊里還有她的畫,但她也只是坐上客罷了。
劇情簡介
高中學文學的少女阿黛爾(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飾)希望畢業後做一名幼師,她愛寫東西也愛給小朋友講故事。15歲的她在一個夜晚邂逅了藍頭發的女畫家艾瑪(蕾雅·賽杜飾)。
兩個姑娘情不自禁的靠近、相戀,走進彼此的生活。他們在青春的陽光里彼此探索自己的身體,面對深不可測的慾望,確認自己的存在,生活與他們而言只有本能和直覺。這對春天般的姑娘像所有的愛人一樣活在愛情時光的天堂里也不可避免地經歷背叛和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