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賽德克巴萊是台灣電影嗎

賽德克巴萊是台灣電影嗎

發布時間:2022-11-27 07:38:51

① 《賽德克·巴萊》是中國電影還是歐美大片

中國的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史詩英雄巨作,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在台灣上映將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2012年5月10日內地也會上映此片,此版為魏德聖導演重新剪輯的版本。影片講述的是1930年,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眾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影片於2012年5月10日正式登陸大陸各大影院。

② 《賽德克 巴萊》的上映到底是怎麼回事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在台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內容闡述發生於1930年台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兩個族群在台灣山區爆發沖突,兩軍交戰,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1]

③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台灣拍得戰爭片,最好的肯定是《賽德克·巴萊》,首先作為中國的一個省,台灣經歷的現代戰爭太少,本身就限制了他們戰爭片的拍攝。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盪氣回腸的史詩級戰爭片,導演魏德聖此前最有名的電影是《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光籌劃就有十二年之久,參與演出的演員超過2萬人。

那麼,《賽德克·巴萊》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部電影分上下兩部,上部叫《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下部叫《賽德克·巴萊:彩虹橋》,大陸上映的時候合二為一。個人感覺上部最好看,第二部有些拖沓,大陸上映版挺好,時間短了,節奏更加明快。

④ 《賽德克巴萊》好看嗎

《賽德克巴萊》
很不錯。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12)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提名) 魏德聖、最佳新演員(提名) 林慶台 、最佳新演員(提名)徐詣帆
第3屆海峽兩岸三地(2015) 十大華語電影(提名)
台灣導演魏德聖為我們帶來了令人非常之歡欣鼓舞的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影片分上下集,精細的抒寫了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人堅強驍勇的抗日故事。我們一直感嘆沒有自己的民族史詩大片,而現如今魏德聖做到了,宏大的場景,慘烈悲壯的廝殺,讓我們嘆為觀止。
影片在影像上的表達天賦遠遠超越了好萊塢大片,詩意的景象讓我們似乎只有在《勇敢的心》或《角鬥士》里才能欣賞到的那種令人窒息的唯美表現手法,當然該片甚至在某些方面遠遠超越了好萊塢的經典。那些堅強勇敢剛毅的面孔,那些古老茂密的森林,那些來自靈魂深處的民歌,那些似乎有著頑強生命力的大樹花草,給我們乾涸的視覺注入了鮮活流動的斑斕色彩。
影片的背景來自於1895年中國腐朽墮落的清政府和日本簽訂的不平等《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侵略者。原本安居樂業的賽德克族人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為自由為靈魂而奮起反抗,賽德克族人堅強勇敢的英雄行為刺激著我們幾近麻木的神經。隱忍不是唯一出路,只有奮起反抗才是拯救自我的真理。就像影片所傳達的主旨一樣,這樣一群人他們要做真正的人,可以輸掉自己的身體,但必須贏回靈魂。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靈魂,那就沒有自己的家園,沒有自己的自由,沒有自己的獵場,更沒有自己的未來。
影片人物眾多,但主要刻畫了以莫那魯道為首高大偉岸的民族英雄形象。影片在表現這些驍勇善戰的男人們時,採用很原生態的手法,再現了賽德克族人原始古樸的生活習性,同時也多次再現了那些似乎依然在傳唱的民族之歌。總之影片無論從表現手法上還是敘述故事方面,都相當的考究,基本上沒有穿幫鏡頭。
影片的大英雄莫那魯道是整部影片的靈魂,是一個真正的人,他帶領族人們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他智慧堅定,英勇善戰,他似乎就是賽德克族人永遠的驕傲,他的故事激發著那些生生不息的後來者。
當然影片在表現戰爭場景也是相當的經典,莫那魯道帶領著三百勇士一直和侵略者周旋,他們最後或戰死或自盡,都是那麼悲壯和義無返顧,讓人唏噓不已。影片在表現那些殺戮的場景,是極為精雕細琢的,鮮血四處飛濺,人頭滾動,慘狀目不忍睹,遠超曾經獲得多項奧斯卡金像獎的《勇敢的心》。看來魏德聖在《勇敢的心》上借鑒了不少精華,不過這並沒有單一的模仿,而是更進一步升華成自我的風格,催發出更瑰麗更讓人窒息的民族英雄壯麗的詩篇。

⑤ 跪求台灣影片 賽德克·巴萊(即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2011))

影片主要講述了發生於1930 年代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兩個族群在台灣山區爆發沖突,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雙方各執立場而戰,只是他們忘了,無論是信仰彩虹,還是太陽,他們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⑥ 賽德克.巴萊 最終票房多少

賽德克.巴萊 最終票房8.8 億元新台幣。

《賽德克·巴萊》籌劃長達十二年、動員兩萬人參與拍攝。電影在台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

講述發生於1930年台灣南投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的故事。

(6)賽德克巴萊是台灣電影嗎擴展閱讀:

《賽德克-巴萊》所詮釋的命題,不但屬於曾經的台灣原住民,也屬於整個人類,在華語電影整體傾向於頹廢、萎靡的創作狀態時,它幾乎是以驕傲的姿態,宣告電影精神不死,捍衛著華語電影在好萊塢、日韓電影面前的尊嚴。

賽德克·巴萊是對勇者的稱謂,影片也確實著力表現一種不畏壓迫的英雄主義和民族主義。看這部影片,不但震撼於戰斗場面之激烈和原住民性格之剛烈,更能從內心深處體味到堅毅、勇猛、寧死不屈的精神。走出影院,硝煙很快散盡,但這種源自精神的感動卻能駐扎很久。

⑦ 從《賽德克.巴萊》看叢林山地作戰

台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講訴了1930年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反抗日本人壓迫的「霧社事件」,場面火爆,震撼人心。雖然起事最後失敗了,但他沉重打擊了日本人的囂張氣焰,讓他們認識到無論在任何情況、任何辦法都無法消滅人民的抵抗意志。

電影中出現了大量的戰爭場景,尤其是山地叢林戰的場景,對於研究山地叢林戰很有借鑒意義。

山地叢林作戰作為戰爭的一種形式,是所有軍人都頭疼的問題。20世紀70年代,美軍深陷於越南戰爭中。而正是越南多山多叢林的特點,讓軍事力量強大美軍吃盡苦頭,裝備的優勢無法發揮。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美軍最終撤出了越南,除了痛苦的回憶、戰友的屍體外沒有任何收獲,反而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美國在全球爭霸中也不得不轉攻為守。而《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展現的就是另一場叢林戰的戰爭。也反映了叢林山地作戰的一些問題。

在山地叢林作戰中,首先要解決的應該是裝備問題,山地叢限制了重裝備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慎重選擇裝備。影片中賽德克族勇士的裝備可以說是叢林戰的經典。山地叢林作戰武器裝備首要是輕便,攜帶過重的武器裝備會在翻山越嶺、穿越叢林消耗士兵的體能,對於長時間作戰有害無益。影片中賽德克勇士的裝備組要有以下幾種:山刀、長矛、弓箭、步槍和從日軍手中繳獲的輕機槍。

山刀作為原住民日常生活、生產的主要工具打上明顯的民族烙印,非常適合於叢林中使用。我們可以看到山刀比起日軍的指揮刀和平原地區漢族使用的砍刀明顯要短,兼顧刺砍,適合於叢林中交戰距離短的特點。

而長矛和弓也有類似特點:原住民的長矛明顯短於片頭抗日義軍在平原使用的長矛,弓也是比較原始的單體弓,射程近,但發射速度要比常見的復合弓要快。

槍主要是日本生產的三八式步槍,大部分繳獲自日軍,且不配備刺刀,這縮短槍長,有利於叢林中使用。

而輕機槍作為賽德克人手中少有的支援火力,只在守衛村社、防空和突擊日軍陣地的時候才使用。而日軍的裝備明顯是針對平原作戰設計的,在山地作戰中吃盡了苦頭。

在戰術上,山地作戰也完全不同於平原。主人公莫那魯道在攻下霧社後曾經對所有的勇士說:「要戰勝日本人,就不能像日本人那樣思考,而是像風一樣思考。」在戰術上,賽德克人採用的是利用山地叢林的掩護,引誘日軍小部隊進入既定伏擊圈,從而消滅日軍的戰術。

其次便是採用叢林游擊戰的戰法,依靠賽德克勇士熟練的捕獵技能,在山中設計陷阱等辦法處處打擊日軍,讓日軍疲於奔命。有時也派出一兩名勇士出擊騷擾日軍。在賽德克勇士神出鬼沒的打擊下,日軍各部隊損失慘重。

為了挽回局面,日軍甚至使用了滅絕人性的化學武器。直到誘使與賽德克族有仇恨的其他原住民部族,利用他們熟悉山地叢林戰的特點才使得抗日的賽德克族逐漸處於被動。

雖然賽德克的勇士們英勇善戰,但最後還是失敗了。除了原住民內部的叛徒參加日軍,使得他們的優勢消失外,還有其他很多的原因共同。

首先,賽德克人的兵力過少:」參與「霧社事件」的只有馬赫坡、荷戈等6個社和其他社零星人員,能戰斗的丁壯只有300多人,而他們面對的卻是從各地調集的3000多精銳日軍和投靠日軍的數個部族,兵力差距過於懸殊。

其次,缺少足夠的後勤給養。在起事前,他們沒有準備足夠的食物,影響作戰的持續性。即便是很多婦孺老弱為了不拖累青壯年而選擇自殺,食物仍然不足。到了後來,很多勇士因為飢餓戰鬥力銳減。這迫使賽德克族的勇士選擇於日軍決戰,從而放棄了自己的優勢,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傷亡。

再次,就是槍支彈葯都是繳獲自日軍。在日軍的圍困下,彈葯不足的情況愈發嚴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後來的越南戰爭,越軍不斷從中國和蘇聯取得源源不斷的裝備和補給,美軍卻始終無法切斷越軍的後勤供應線路,最終鎩羽而歸。

實際上,決定戰爭勝敗最重要的是人心:民心所向,所向無敵。賽德克的勇士們用他們的鮮血使日本人認識到壓迫和欺凌必然導致反抗。可日本人並沒有吸取教訓。在霧社事件後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日本人便在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挑起侵華戰爭,最終慘敗而回。應該說,賽德克的勇士們在抗戰開始前就已經像日本展示了不屈壓迫、不懼死亡的精神,但狂妄的日本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導致了他們的最後失敗。

⑧ 《賽德克·巴萊》在台灣的票房好嗎台灣人認可這部影片所反映的歷史嗎

這部電影讓魏德聖大賺了一筆,於是魏德聖把賺來的錢,全部投進去拍《賽德克巴萊》。當時魏德聖盯著票房總冠軍導演的名頭,老闆們也都捨得投資,於是《賽德克巴萊》終於可以拍攝了。這部電影絕對是大製作,光是群眾演員就動用了上萬人次,各種戰爭動作戲份製作都非常精良。

魏德聖也因為這次嚴重虧損,後來基本上沒有再拍電影。但不能說《賽德克巴萊》票房不好,實際上當年上映時候,很多台灣人都呼籲更多人去電影院支持。因為這是真正的本土史詩大製作電影。只能說台灣電影市場太小了,實在無法撐起這么大的投資。大家看,這是台灣電影史上本土片票房情況.《賽德克巴萊》2部都排進前十名.要說起台灣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其實當年這部電影在台灣還是引發了轟動效應。關於這段歷史,可能說起來比較復雜。不過這部電影既然吸引了這么多人去電影院看,自然也會有大量相關討論。

⑨ 賽德克·巴萊哪個國家拍攝的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在台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內容闡述發生於1930年台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兩個族群在台灣山區爆發沖突,兩軍交戰,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拍攝的!

⑩ 電影《賽德克巴萊》是真實的嗎

是真的。

賽德克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原本被列為泰雅族的一支,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第14個中國政府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

影片《賽德克·巴萊》講述的是1930年,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眾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

霧社事件是台灣受日本統治時期發生在台灣台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的抗日行動。事件是由於當地賽德克族(馬赫坡社),因為不滿台灣總督府與地方政府的壓迫而發起,犧牲人數近千人,僅次於西來庵事件。

1930年10月27日,在日本佔領下的台灣島,發生了血腥的霧社事件。這場原住民與日本人之間大沖突,在當時的中國大陸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因為此時台灣正處於日據時期。

1895年,一紙《馬關條約》讓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對於台灣,日本也算是苦心經營,1919年開始,日本政府在這一美麗寶島上,開始建造各項基礎設施,比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等等,不過對於台灣的原住民來說,日本人的掠奪是多於建設。

《賽德克巴萊 》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s_Q4il-iLKCbVKMnCON59Q

?pwd=vfiw 提取碼:vfiw

閱讀全文

與賽德克巴萊是台灣電影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哈西萬達電影院 瀏覽:779
艾梅柏希爾德大尺寸電影 瀏覽:805
有畢業典禮場面的英文電影 瀏覽:490
電影怦然心動的英文原著小說 瀏覽:38
電影獅子王開頭曲英文版 瀏覽:560
怪物電影韓劇在線觀看完整版免費 瀏覽:138
韓國電影唯美劇照圖片 瀏覽:588
日本迷霧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594
血戰1979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 瀏覽:111
什麼人講電影 瀏覽:3
淘寶電影票店家買錯了 瀏覽:688
007老演員和小鮮肉的電影 瀏覽:33
影視網站中電影版權收費 瀏覽:385
海南最大的電影院 瀏覽:291
喜歡一部電影英文 瀏覽:422
諾蘭電影大全集 瀏覽:846
一部電影兩個女孩去游泳 瀏覽:206
泰國情哥mv電影情聖推廣曲 瀏覽:100
那個電影電視劇網站好 瀏覽:962
名偵探柯南全集中文版電影下載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