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舊的講白蛇和他兒子的電影叫什麼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祝》《孟姜女》《牛郎織女》)。也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編輯本段]【故事內容】
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還有可愛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編輯本段]【源起記載】
「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脈之一。這里峰巒迭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亞賽桃源。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里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為白蛇。
「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葯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於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於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後,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據載:「金山嘉佑禪寺」創建於北宋·嘉佑(1056—1063)年間,以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創建年代而得名。在這一帶民間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故事,當成型於北宋後期。而「白蛇鬧許仙」故事向江南一帶的播遷,則與金人南侵、宋室南遷有關。宋高宗晚年禪位後,駐蹕臨安(今浙江杭州)德壽宮中。「喜閱話本」,「命內當日進一帙。當意,則以金錢厚酬」。出於「懷舊」情結,在他「龍興」之地相州一帶民間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故事色彩奇幻、情節曲折,應是他喜歡聆聽的故事之一。這就成為宋、元時期「白蛇傳」故事在杭州一帶廣泛流傳的主要原因。
光陰似箭,倏忽千年,黑山的「金山嘉佑禪寺」目前尚有部分留存。南山頭的「雷峰塔」卻已坍塌為廢墟,而當年白娘子在「青岩絕」修行的「白衣仙洞」至今香火旺盛。
一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編輯本段]【歷史流傳】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白蛇傳》不但在中國流傳,在日本也有拍成的電影。《白蛇傳》的傳說,一說認為同印度教有關。印度教的創世,就是從兩條大蛇(Nagas)攪動乳海開始。東南亞也有類似《白蛇傳》的故事,元代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就記述了真臘國王有一「天宮」,夜夜登上天宮的金塔與化為女身的蛇精交合,也是人蛇交媾故事的雛形。此外,希臘神話中的拉彌亞即由蛇幻化而成。後來與青年利西烏斯(Menippus Lycius)結為夫妻,結婚當天,來了個阿波羅尼烏斯(De Vita Apollonius),識破拉彌亞是蛇。
此外,在南宋宮廷說書人的話本里,有《雙魚扇墜》的故事,其中提到白蛇與青魚修煉成精,與許宣(而非許仙)相戀,盜官銀、開葯鋪等情節,都與後來的《白蛇傳》類似。並且在其他的文學作品裡,也有類似的故事,因此,有學者認為《白蛇傳》的故事有可能是中國的故事與印度的神話糅合而成的傳說。
法國漢學家儒蓮曾將《白蛇傳》翻譯成法文。
《白蛇傳》的故事早期因為以口頭相傳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與細節。原來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貞被鎮壓到雷峰塔下就結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產子的情節,還有版本有後來白蛇之子得中狀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這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在南宋就已經具備了。
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清朝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齣的《雷峰塔傳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從《初山》《收青》到《舟遇》《訂盟》,第二卷是《端陽》《求草》,第三卷有《謁禪》《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白蛇傳》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而這出戲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時被獻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覽的招牌,使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白蛇傳》的故事了。後來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雷峰塔奇傳》。嘉靖十四年,又出現了彈詞《義妖傳》,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經完全由單純迷惑人的妖怪變成了有情有義的女性。
清代中期以後,《白蛇傳》成為常演的戲劇,以同治年間的《菊部群英》來看,當時演出《白蛇傳》是京劇、崑曲雜糅的,但是還是以崑曲為主,同時可以看出,《白蛇傳》中祭塔的情節產生的時代較晚。
現代,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台灣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基本是按照已經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內容。此外,還有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亦是根據白蛇傳創作的,而後經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拍攝後搬上銀幕。台灣明華園戲劇團的白蛇傳歌仔戲露天表演,常在端午節前後演出,故事內容無較大的改編,但在舞台設計上與傳統戲劇表現的設計,有許多突破,其中水淹金山寺的橋段更出動消防隊的灑水車,還有吊綱絲的設計,製造出白蛇與青蛇騰雲架霧的感覺。另外,本作也被日本東映動畫改編成同名動畫電影《白蛇傳》(1958年上映),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堪稱日本動畫史上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作中按照了原本故事的設定——小青是青魚而不是青蛇)。
這個故事經過了近千年的演變,除了故事情節不斷豐富外,人物性格也在逐漸的演變。
[編輯本段]【戲曲作品】
《白蛇傳》是中國戲曲名劇,故事初見明·馮夢龍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明人陳六龍編《雷峰塔傳奇》。清人著有《義妖傳》彈詞。全國幾乎所有的劇種,甚至包括木偶戲、皮影戲都有《白蛇傳》的演出。其中以文武開打、唱做並重的京劇《白蛇傳》最有特色。最早的《白蛇傳》,第一折戲叫《雙蛇斗》,是用京劇、崑曲同台合演的「風攪雪」演法。青雄白雌。青蛇要與白蛇成婚,白蛇不允,雙蛇鬥法,最後白蛇戰勝青蛇,青蛇甘願化為侍女,姐妹相稱,而後下山。該劇是清末名演員余玉琴(飾白蛇)、李順德(飾青蛇)的拿手好戲。戲中有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等技藝,還置有砌末,並配火彩,此劇今已失傳。
【京劇】1950年,田漢曾將傳統神話劇《白蛇傳》改編為25場京劇《金缽記》;1953年再度修改劇本,恢復原劇名《白蛇傳》,突出了反對封建主義的主題,發展了故事的神話色彩,唱詞流暢優美。現在常演的京劇《白蛇傳》都是按田漢本演出。從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毀塔、白許團圓止,中間包括結親、酒變、盜草、上山、水斗、斷橋、合缽等情節。改編時前面捨去了白蛇收青蛇的《雙蛇斗》,中間捨去了青蛇《盜庫銀》,後面捨去許仕林祭塔的《雷峰塔》。《盜庫銀》為武旦出手戲,有大刀、雙鞭出手等,高難驚險,舞蹈優美,開打火爆,為名武旦宋德珠、閻世善、李金鴻、班世超、冀韻蘭等的看家戲。解放後,關肅霜把雙鞭改成雙劍。《祭塔》為正工青衣唱工戲,也是初學青衣的開蒙戲,有長達三十八句難度很大的反二黃唱腔。從胡喜祿、陳德霖唱紅後,梅蘭芳、尚小雲又都分別作了加工,遂成為梅派、尚派早年的優秀代表作。
京劇四大名旦都曾演出該劇,除荀慧生以《白娘子》命名演全劇外,其他三位都不演全劇。梅蘭芳以崑曲演《金山寺》和《斷橋》兩折。他先在北京向喬蕙蘭、陳德霖等戲曲界老先生學習,遷居上海後,又向崑曲前輩丁蘭蓀學身段,與俞振飛等研究唱腔,經過梅蘭芳在唱腔、身段、化裝等各方面注入許多新的因素,使之成為梅派藝術的精品。尚小雲以《雷峰塔》為重點,大段「反二黃」唱腔,優美動聽,情感動人;程硯秋也只演《金山寺》和《斷橋》。
張君秋將《金山寺》、《斷橋》、《雷峰塔》連演,亦成為張派常演劇目之一。張派傳人趙秀君曾改編演出。
全本《白蛇傳》,有不少著名的旦角都曾演過。1936年,北平《立言報》主持選舉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當選後曾在長安戲院合演一場《四白蛇傳》(毛的「游湖」、「結親」、「酒變」,宋的「盜銀」、「盜草」、「水斗」,李的「斷橋」,張的「祭塔」)。
解放後改編的《白蛇傳》,由中國戲校劉秀榮、謝銳青首演,後又有杜近芳、趙燕俠的演出本。杜的白蛇綣綣深情,濃郁感人。《斷橋》中「小青妹且慢舉龍泉寶劍」的唱段,最為膾炙人口。許仙由李少春、葉盛蘭輪演,李少春還創造了大嗓許仙的唱法,別具韻味。趙的白蛇柔婉多情,細膩傳神,在感情奔放的《合缽》一場,田漢專門為趙燕俠寫了一段〔徽調三眼〕的唱詞,由名琴師李慕良按趙的風格制譜,唱詞平易近人,充滿生活氣息,與趙的抒情唱法相得益彰。1961年夏,上海青年京昆劇團李炳淑、華文漪、楊春霞等,以京昆同台的形式上演了全部《白蛇傳》。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李炳淑主演的同名電影,影片運用了大量特技和實景鏡頭,上映後轟動異常。
目前活躍在舞台上的李勝素、魏海敏、刁麗、陳淑芳等都曾演出此劇全本,《斷橋》一折更為眾多演員所常演。張火丁曾按程派路數移植田漢本《白蛇傳》。
川劇《白蛇傳》與其它劇種相較更注重武打和做工,其中《游湖借傘》、《水漫金山》、《斷橋》等折戲常單獨演出。劇中青兒根據情節分別由男女角扮演,在文戲時是嫵媚的丫鬟,武戲時則變為勇武的男將,這是川劇所特有的。另外,戲中穿插變臉、踢慧眼等絕活,場面宏大。
婺劇《斷橋》被譽為「天下第一橋」,其中的文戲武唱極具特色。
豫劇、評劇、越劇、秦腔、粵劇、河北梆子等劇種都有該劇的傳統版本。
2000年10月,台灣吳佩倩舞極舞蹈團應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邀請,在南京演出了以爵士舞的形體語言排演的爵士舞劇《白蛇傳》。
相聲中的「唱」是太平歌詞《白蛇傳》是一個老段子。
❷ 王祖賢和張曼玉曾經演過白蛇和青蛇,電影名字是什麼啊
你說的這個片子名字叫《青蛇》
演員:
吳興國
張曼玉
影片導演:
徐克
給你個觀看地址http://www.91kdvd.com/Html/337.html
金山寺在江蘇省鎮江市西北長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明帝時。
❸ 有部小時候看的連續劇,講的是小青教白素貞兒子用銅錢練意志力。求片名
給你轉個貼,希望你能在其中找到你要的那個:
1、1926年,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
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為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的《白蛇傳》題材故事,這是可查的最早的白蛇傳影視版本。
2、1956年 山口淑子(
)扮演的日本電影《白夫人の妖戀》,主題思想是最接近馮夢龍《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盡管二者在表面上的具體情節似乎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3、1958年上映日本東映動畫改編同名動畫電影《白蛇傳》。
4、1962年 邵氏出品的
版電影《白蛇傳》,由
執導。
演技精湛,堪稱當時的一部經典。
5、1975年,台灣地區的影片《白蛇
》,嘉凌,
,
主演。
6、1978年
版電影《
》,與
配戲,是
的早期電影。
7、1982年
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
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
飾
。
8、1990年
版電視劇《
》 ,
飾白蛇,
飾
,
飾青蛇。這個故事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9、1992年
版電視劇《
》,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最經典版本,
端莊大方、溫柔高貴的形象以及
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現在重播最多的版本,歷久彌新經久不衰。
10、1993年
版電影《青蛇》,
飾白蛇,
飾青蛇。該片借新白掀起的熱潮而上映,是
對
潛能的一次發掘,不過和傳統《白蛇傳》的故事相去甚遠。
11、1995年
版電視劇《
》,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傳續集,主要講白素貞的兒子,半蛇半人的許士林的故事。
12、2001年
版《青蛇與白蛇》 ,劇情改得比較離譜,但人物造型都很美,影響不大。 13、編外版:《我和僵屍有個約會I》,有一段小劇情,講的是白蛇對
的八百年等待,
出演白蛇。
14、2006年,劉濤版電視劇《白蛇傳》
15、2010年,
版電視劇《
》
16、2010年,
版電視劇《
之青蛇有淚》
16、2010年,
,
主演的《白蛇後傳》。
17、2011年:
版電影《白蛇傳說》
❹ 白蛇傳的情節發展是怎樣的
白蛇傳講的是蛇妖白素珍和許仙的愛情故事。
故事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對自己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白素貞設計與許仙在斷橋相識,而後許仙愛上了美麗的白素貞,兩人結親。
白素貞經常用草葯給村民治病,村民由是很感激許仙夫婦。他們過上和美的幸福生活。可是好景不長,金山寺住持法海告訴許仙白素貞其實是蛇妖欲破壞他們之間的感情。許仙將信將疑。為了確證妻子是不是妖怪許仙於是在端午時騙白素貞喝下雄黃酒。現出原形的白素貞卻把許仙嚇死了。
為了救許仙,白素貞不得不上天庭盜仙草靈芝來救活許仙。可是,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只好上金山寺要人,水漫金山以至於希望法海放人,但是金山下的百姓卻遭了殃、生靈塗炭。最終,白素貞被法海鎮在雷峰塔,與許仙永世不得相見。
(4)台灣白蛇電影擴展閱讀:
《白蛇傳》的十四個版本:
一、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
拍攝於民國時期1926年,老上海天一電影公司拍攝的《義妖白蛇傳》和《仕林祭塔》。其中白素貞的扮演者由當時上海當紅明星胡蝶所扮演。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部《白蛇傳》題材的影視作品。
二、民國時期的1939年,由當時的著名電影製作公司,明星公司拍攝製作的《白蛇傳》,由「南國乳燕」之稱的電影演員陳燕燕扮演白素貞。
三、1956年日本人拍攝的《白蛇傳》,白素貞的扮演者由日本知名演員由李香蘭出演。李香蘭就是幾乎每部民國電影中舞廳里都會播放歌曲《夜來香》演唱者。
四、拍攝於1962年的香港,由邵逸夫先生的邵氏電影拍攝製作電影《白蛇傳》,香港知名導演岳楓執導。香港知名影星林黛扮演白素貞,以其精湛德的演技和美麗的扮相被稱為經典。
五、拍攝於1975年,在中國台灣拍攝的白蛇傳題材的《白蛇大鬧天宮 》,知名影星嘉凌 飾演白素貞,也開啟了白素貞頭戴紗巾的序幕。
六、1978年香港版的《真白蛇傳》,其中白素貞由初涉熒屏的大美女林青霞飾演,而許仙則由香港最帥小生秦祥林飾演,這部電影算不上成功,也沒帶來多大影響,但裝束卻令人驚喜。
七、1982年香港電影演員林青霞在《新白蛇傳》中再次飾演白素貞,不過這次電影里沒有許仙同學了,整部劇情是杭州雷峰塔倒了以後的事情。再次飾演白素貞林青霞已沒了第一部的青澀。
八、攝於1982年的香港,不過這部《白蛇傳》不再是電影或電視劇,而是有香港名憐阿姐汪明荃主演的《白蛇傳》舞台劇,也是香港第一部粵語的舞台劇。
九、1990年,由港姐陳美琪主演的《白蛇傳》素材的電視連續劇《奇幻人世間》,這次港姐陳美琪主演白素貞,邵美琪演小青。改動比較大、娛樂性比較強。
十、拍攝於1992年的《新白娘子傳奇》,由趙雅芝、葉童、陳美琪主演,這個版本成為最受人喜愛和熟悉的《白蛇傳》,也是迄今為止重播率最高經久不衰的版本。
十一、在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大火以後,93年由鬼才導演徐克執導、王祖賢、張曼玉主演的電影版《青蛇》成功上映,王祖賢白蛇的優雅、張曼玉青蛇的妖艷也是可圈可點。
十二、1995年新加坡拍攝的《白蛇後傳之人間有愛》,屬於《白蛇傳》的續集,由劉秋蓮主演。主要講許仙白素貞之子許士林。
十三、在2001年的時候,電視劇《青蛇與白蛇》發行,白蛇由範文芳主演,劇情被編劇整的很另類,但演員很漂亮,不參考趙雅芝版的還是可以看得。
十四、2006年,劉濤、潘粵明主演的電視劇《白蛇傳》,劇情比較不錯,很符合人們的對劇情的期待。演出深得觀眾的喜愛。
❺ 白蛇傳的改編影視
《白蛇傳》顧名思義,白蛇為絕對主角,符合這個條件的影視作品:
1、1926年,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胡蝶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為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的《白蛇傳》題材故事,這是可查的最早的白蛇傳影視版本。
2、1956年 山口淑子(李香蘭)扮演的日本電影《白夫人の妖戀》,主題思想是最接近馮夢龍《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盡管二者在表面上的具體情節似乎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3、1958年上映日本東映動畫改編同名動畫電影《白蛇傳》。
4、1962年 邵氏出品的林黛版電影《白蛇傳》,由岳楓執導。林黛演的不錯,但扮相不是很好。
5、1975年 台灣地區的影片《白蛇大鬧天宮》,嘉凌,江彬,張琴主演。
6、1978年 林青霞版《真白蛇傳》,與秦祥林配戲,拍的比較簡陋。
7、1982年 汪明荃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羅文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羅文飾許仙。
8、1990年 陳美琪版電視劇《奇幻人世間》 ,這個故事並非《白蛇傳》,沒有水浸金山及士林祭塔,但有人、蛇精及妖精的多角戀愛,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9、1992年 趙雅芝版歌舞片《新白娘子傳奇》,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最經典版本,趙雅芝端莊大方、溫柔高貴的形象以及葉童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現在重播最多的版本,歷久彌新經久不衰。
10、1995年 劉秋蓮版電視劇《白蛇後傳之人間有愛》,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傳續集,主要講白素貞的兒子,半蛇半人的許士林的故事。
11、2001年 範文芳版《青蛇與白蛇》 ,劇情改得比較離譜,但人物造型還不錯,反響一般。
12、2006年,劉濤版電視劇《白蛇傳》
13、2010年,左小青版電視劇《又見白娘子》
14、2010年,邱心志,傅淼主演的《白蛇後傳》。
15、2011年:黃聖依版電影《白蛇傳說》
❻ 內容與白蛇 青蛇 許仙 法海的電影和電視連續劇都有什麼
1、《新白娘子傳奇》是由趙雅芝、葉童、陳美琪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該劇以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傳奇》和夢花館主的《白蛇全傳》為藍本改編,講述了白素貞與許仙之間的愛情故事。該劇於1992年11月15日在台灣台視首播。
2、《白蛇傳》由劉濤、潘粵明、陳紫函、劉小鋒、劉希媛、謝寧主演。這部劇集保留了民間傳說《白蛇傳》中大部分基本人物和重要情節元素,但是更多的是對整個故事進行重新創作,故事圍繞著人間的各種情感展開,其中著重描寫了許仙(潘粵明飾)和白素貞(劉濤飾)的愛情。
3、《白蛇後傳》是由劉一志執導,梁馨月、盛妍編劇,邱心志、傅淼、劉詩詩、鄭敏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該劇講述了青蛇小青在搭救姐姐白蛇的過程中巧遇江南才子鮑公子而產生的曠世奇緣的故事。
4、《白蛇:緣起》是由追光動畫和華納兄弟共同製作的動畫電影,由黃家康、趙霽執導,張喆、楊天翔、唐小喜等配音,於2019年1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在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基礎上有所創新,講述白素貞在五百年前與許仙的前身阿宣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5、《白蛇傳說》由程小東執導,崔寶珠監制,張叔平、林安兒、姜國民等聯手打造。李連傑、黃聖依、林峯、蔡卓妍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白蛇傳》。2011年9月29日國內上映,9月2日在威尼斯全球首映。
❼ 有關白蛇的電視劇
1、1926年,由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胡蝶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為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的《白蛇傳》題材故事。
2、1939年,明星公司出品《白蛇傳》,陳燕燕扮演白娘子,童月娟扮演小青。
3、1953年,香港導演王風推出《白娘娘借屍還魂》。
3、1956年,日本拍攝《白蛇傳》(又名《白夫人的妖戀》)由李香蘭扮演白娘子。
4、1962年,由邵氏出品的林黛版電影《白蛇傳》,由岳楓執導。林黛演技精湛,扮相美艷,堪稱經典。
5 、1975年,台灣地區的《白蛇大鬧天宮 》,嘉凌 江彬 張琴主演。
6、1978年,的林青霞版電影《真白蛇傳》,與秦祥林配戲,是林青霞的早期電影,不算有名,也不是很成功,但扮相很美。
7、1982年,林青霞版電影《新白蛇傳》,講述的是雷鋒塔倒掉後的事情,那已是個沒有許仙的世界了。
8、1982年,汪明荃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羅文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羅文飾許仙。
9、1990年,陳美琪版電視劇《奇幻人世間》 ,陳美琪飾白蛇,吳岱融飾許仙,邵美琪飾青蛇。這個故事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10、1992年,由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在中國播出,該版本是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版本也是最受歡迎的版本。趙雅芝扮演的白娘子端莊、美麗、善良、賢惠的形象至今無人能超越;陳美琪扮演的小青以及葉童的反串也深入人心,《新白娘子傳奇》是現在重播最多、最受觀眾歡迎的版本,經久不衰。
11、1993年,王祖賢版電影《青蛇》,王祖賢飾白蛇,張曼玉飾青蛇。該片是徐克在電影製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他對張曼玉潛能的又一次發掘。
12、1995年,劉秋蓮版電視劇《白蛇後傳之人間有愛》,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傳續集,主要講半蛇半人的許士林的故事。
13、2001年,範文芳版《青蛇與白蛇》 ,劇情改動比較大,新加入輪回因果元素,可看性更強,人物扮相俊美,故事情節吸引人,由於此片未在中國大陸引進播放,因此熟知的人不多,但有幸在網路上看過此劇的人都對此劇有甚高評價,尤其水漫金山的宏大氣勢,是其他各個版本所不能及的
14、編外版:《我和僵屍有個約會I》,有一段小劇情,講的是白蛇對許仙的八百年等待,麥景婷出演白蛇。
15、2006年,劉濤版電視劇《白蛇傳》比較符合現代社會背景及人物關系的劇情,唯美的畫面感人的結局,都給觀眾深刻的印象。劉濤的扮演也是深入人心。
06年五一央視強檔推出 奪得不少觀眾的喜愛 央視各台仍反復在假期重播。
❽ 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的骨釵是真實存在的嗎
沒有,只是劇情設定的。
有些人是偏向於小白的部分魂魄附在了骨釵碎片上,並隨之轉世,然後電影最後小青拼齊了骨釵,小白魂魄歸位前來找小青。
但骨釵並沒有「封存魂魄」的設定。在第一部里,是這樣介紹的:「法寶取人法力,卻也可能取走法寶主人的記憶」。骨釵僅僅只能用來吸取法力或者封存記憶,並不能把魂魄留在裡面。
第一部最後,小白也只是用骨釵反向輸出了她的法力,把許宣的魂魄保住了,然後許宣的魂魄就立刻去轉世了,被【金光】包著。
靈感來源
《白蛇2:青蛇劫起》從中國傳統神話中汲取靈感,腦洞大開的修羅城風、水、火、氣四劫的設定,極具中國神話式奇幻色彩。
影片沿襲國漫製作頂級水準的同時,更創新地將現代風和傳統奇幻結合,實現了美術風格的探索突破,古今建築融入現代金屬機械感,恢弘而奇異的修羅城十分抓人眼球。
❾ 王祖賢和張曼玉曾經演過白蛇和青蛇,電影名字是什麼啊
你說的這個片子名字叫《青蛇》 演員: 吳興國 張曼玉 影片導演: 徐克
給你個觀看地址http://www.91kdvd.com/Html/337.html
金山寺在江蘇省鎮江市西北長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明帝時。
❿ 求白蛇系列電影和電視劇,還有哪部白蛇比較有看點
2006年,《白蛇傳》劉濤版。
編外版:《我和僵屍有個約會I》,有一段小劇情,講的是白蛇對許仙的八百年等待,麥景婷出演白蛇。
2001年,《青蛇與白蛇》範文芳版。
1995年,《白蛇後傳之人間有愛》劉秋蓮版,新加坡的。
1993年,《青蛇》,王祖賢飾白蛇,張曼玉飾青蛇,徐克導。
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趙雅芝版,最受歡迎的一部。
1990年,《奇幻人世間》陳美琪版,改編很多,純娛樂。
1982年,《白蛇傳》汪明荃版舞台劇。
同年,《新白蛇傳》林青霞電影版,講述的是雷鋒塔倒掉後的事情,那已是個沒有許仙的世界了。
1978年,《真白蛇傳》林青霞電影版。
1975年,台灣地區的《白蛇大鬧天宮 》。
1962年,《白蛇傳》林黛電影版,邵氏出品。
1958年,《白蛇傳》日本東映,動畫電影。日本用來振興動畫事業,推出的第一部動畫片,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堪稱日本動畫史上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作中按照了原本故事的設定——小青是青魚而不是青蛇)。
1956年,《白蛇傳》(又名《白夫人的妖戀》)李香蘭版,日本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