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尼祿是暴君嗎
尼祿(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37年-68年),古羅馬帝國皇帝,54年登基,是羅馬最神秘的皇帝之一,關於他的傳聞很多,他早期的統治是很仁慈的,羅馬甚至相當於鼎盛時期。但59年起他變得殘暴,亂殺平民,有傳言說64年的羅馬大火是他操縱的,市內十四個行政區只有四個沒被波及,大火連燒了七天,數千人喪生。火災以後他曾用猛獸咬死許多被懷疑縱火的基督徒。尼祿愛好藝術表演,企圖以種種藝術文化表演取代傳統競技場的血腥大眾娛樂,他禁止了競技場的決斗,引起了貴族、元老院及民眾的不滿。66 年8月 尼祿前往希臘做預期一年的出訪 67年上半年 尼祿接連參加了古希臘四大競技會—Corinth運動會、Nemea運動會、Argos運動會和Olympia運動會。尼祿從中一共贏得1808項桂冠。並將贏得的獎金納入當時空虛的國庫中。在十一月中,他宣布了讓希臘獨立,可預期的稅收損失引起了元老院不滿。但尼祿之後的繼位者馬上收回這項成命。67年3月中,高盧跟西班牙總督的反叛消息陸續傳到羅馬。尼祿雖控有大部份軍權但誤信第二執政官謊言,以為幾乎所有省總督皆在揭竿而起,於是最後逃到鄉下。68年羅馬發生叛亂,他被元老推翻後自殺,遺體以羅馬皇帝身份厚葬。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42543.htm
㈡ 暴君尼祿是怎樣的
尼祿統治羅馬帝國,對聖保羅來說,是非常不幸的。尼祿堪稱有史以來最殘忍、最可怕的人物之一。 當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他很聰明,長得也很英俊,是羅馬人民最喜歡的人。他在17歲時成為皇帝,然而第二年,他就毒死了自己的弟弟不列塔尼庫斯,因為他害怕不列塔尼庫斯可能會和自己爭奪帝位。 尼祿 尼祿殺死自己的母親 後來,當尼祿想娶一個女子為妻時,他的母親小阿格里皮娜不喜歡這個女子,於是他決定把自己的母親也殺了。 他把一艘用絲綢做成船帆的船當作禮物送給了他的母親。
就這樣,尼祿把這些活人當成火炬一樣燒死了。 這是一個恐怖的景象,但是尼祿騎在馬上繞著圈非常享受地觀看這一幕,直到連早就對可怕的殺戮場景司空見慣的羅馬人民都看不下去了,他們請求讓眼前可怕的事情停下來。 聖保羅並不在這些被燒死的基督徒中間,但是他和聖彼得不久之後都被殺死了。聖保羅獲得了羅馬公民權,所以他被允許使用斬首這種有尊嚴的死法,而聖彼得則和耶穌基督一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㈢ 暴君尼祿是怎樣的人
尼祿(公元54~68年)是羅馬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他殘暴兇狠,放盪不羈,揮霍無度,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和宴慶游賞之中。他自詡多才多藝,自命為「偉大的藝人」。經常不理朝政,登台歌唱演奏,參加角斗競技,甚至到希臘參加奧林匹亞和科林斯賽會,長期進行公開演出,並強制觀眾前去捧場。
㈣ 卡里古拉與尼祿有何血緣關系
羅馬帝國,前27年到395年,歷時四百餘年。帝國前期,為元首制,帝國後期,為君主制。
與其同時期,東方,先後是東漢、魏、晉等朝代。
羅馬帝國也是先後有不同的朝代,其首個朝代是:朱利亞-克勞狄朝,而最強盛的朝代則是:安敦尼朝,著名的五賢帝,就都是安敦尼朝的皇帝。
朱利亞-克勞狄朝,其得名是因為,這個朝代是由凱撒、屋大維出身的朱利亞家族、與屋大維養子提比里烏斯出身的克勞狄家族共同組成的。
這一朝代,先後五位皇帝,五代人,奧古斯都(即屋大維),提比里烏斯,卡里古拉,克勞狄烏斯、尼祿。羅馬帝國著名的兩位昏君暴君,卡里古拉和尼祿,皆出在這個朝代。
首位皇帝,亦即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屋大維,稱奧古斯都,精明強干,傑出的君主,他是本朝的第一代人,在位時,羅馬帝國非常強大。奧古斯都統治羅馬帝國四十餘年,以七十七歲的高齡去世。他去世後,羅馬元老院尊奉他進入神的行列。羅馬帝國信奉古羅馬多神教。
第二位皇帝,本朝第二代人,提比利烏斯,屋大維的養子,出身羅馬名門克勞狄烏斯家族。屋大維先後有三個妻子,第三個妻子是莉薇婭,當他遇到莉薇婭時,立刻愛上了他,立即離婚,與她結婚。莉薇婭先後有兩個丈夫,首個丈夫是她的表弟,出身克勞狄烏斯家族,她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在她遇到屋大維後,也是很快離婚,與屋大維結婚,兩個兒子都成為屋大維的養子。莉薇婭與屋大維生活了五十年,成為羅馬帝國非常優秀的皇後。
提比利烏斯是莉薇婭的長子,屋大維的養子,因此,屋大維去世後,他很自然地繼位為皇帝。這一朝代的後四位皇帝,皆出自克勞狄烏斯家族,由於兩大家族聯姻的關系,其中的卡里古拉與尼祿,有凱撒和屋大維的血緣,也就是說,他們也有朱利亞家族的血緣。
提比里烏斯與其弟德魯蘇斯,追隨屋大維四齣征戰,成為能征善戰的驍將。
奧古斯都唯一的親生女兒,有三個兒子,還有女兒阿格里皮娜,不過,三個兒子先後亡故了,提比里烏斯的弟弟德魯蘇斯也去世了,提比里烏斯成為唯一的繼承人。
提比里烏斯執政很穩健,但是嚴苛,並且乏味。他在位後期,與奧古斯都的外孫女、同時也是他的侄媳阿格里皮娜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最終,他將阿格里皮娜及其女兒小阿格里皮娜流放。阿格里皮娜有九個子女,他們都遭到虐待,其中一個,就是卡里古拉。
提比里烏斯在位期間,有一件事,當時看起來是小事,但對於日後的世界來說,卻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猶太人耶穌,被當地的羅馬總督,釘在了十字架上。
37年,七十九歲高齡的提比里烏斯去世,他的兒子已經去世,元老院一致擁戴其侄孫卡里古拉繼位為皇帝。
沒想到的是,卡里古拉是一位暴君,其倒行逆施不勝枚舉,這里就不羅嗦了。1979年義大利出品的著名大片《羅馬帝國艷情史》,就是根據卡里古拉的奇葩事跡而拍攝的。
卡里古拉,第三位皇帝,本朝第四代人,他在位四年,於41年,被禁衛軍刺殺。他活了二十八歲。
之後,禁衛軍擁立老皇帝提比里烏斯的侄子克勞狄烏斯為皇帝,他是卡里古拉的叔叔。克勞狄烏斯是個老實人,經常被人笑話,卡里古拉也經常嘲笑這位看上去痴痴獃獃的叔叔。
卡里古拉被殺後,近衛軍亂哄哄地擁戴當時已經五十歲的克勞斯烏斯為皇帝,他嚇傻了,最終,元老院認可近衛軍的擁戴行為,克勞狄烏斯才安下心來,正式成為皇帝。
克勞狄烏斯,第四位皇帝,本朝第三代人。他個性謙遜溫和,在位期間,有許多善政,比如,非常尊敬元老院,為解決「元老院議員不得營利」問題,他修改法律,讓元老議員能夠擔任辯護律師並收取酬勞;他還經常親自出席法庭的庭審與訴訟判決;他還完成了一些重要的公共工程,比如,將湖水經由引水道引入羅馬城;他還修成了規模很大的排水道;並且,他還以埃及亞歷山大城的法洛斯島燈塔為原型,在台伯河上立了一座燈塔以指引夜間來往的船隻;他還提高了義大利以外的行省的地位,允許他們的代表成為元老院議員。
除了文治,克勞狄烏斯的武功也不次,他率軍平息了不列顛行省的叛亂。
總之,克勞狄烏斯是一位很不錯的皇帝。他在位十四年,54年,他去世了,年六十四歲。
克勞狄烏斯先後有四位妻子,他有一個兒子,不列塔尼庫斯,他的第四個妻子,就是卡里古拉的姐妹小阿格里皮娜,也就是克勞狄烏斯的侄女,她帶著兒子尼祿,來到皇帝的家裡。老皇帝擋不住她的誘惑,於是,侄孫尼祿,也就成了克勞狄烏斯的養子、繼承人。
克勞狄烏斯去世後,尼祿繼位為皇帝,這又是一位昏君暴君。尼祿,第五位皇帝,本朝第五代人。他生於37年,十七歲時即位,在位十四年,三十一歲時,眾叛親離,被迫自殺。
兩個昏君暴君,卡里古拉是阿格里皮娜的兒子,尼祿是小阿格里皮娜的兒子,兩個阿格里皮娜是母女關系。也就是說,卡里古拉是尼祿的舅舅,兩個昏君暴君如出一轍,難道說是因為外甥像舅?
卡里古拉與尼祿,皆有凱撒與屋大維的血緣。凱撒與屋大維,代表朱利亞家族的正面,而卡里古拉與尼祿,則代表了朱利亞家族的黑暗面。
羅馬帝國的首個朝代,朱利亞-克勞狄朝,就此結束,自前27年,到68年,歷時近一個世紀,有精彩,也有混亂;有傑出,也有昏暴。
之後,出現了四個皇帝,四帝內亂,折騰了一年多。69年,帝國第二個朝代弗拉維朝建立,一代明君韋伯襄在位,帝國才又重新走上正軌。
㈤ 一生殘忍暴戾,還曾亂倫弒母,這位古羅馬暴君究竟做了什麼
並不算殘暴
亂倫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名門望族中算是理所當然的事,即使是現代名門之中也不算希罕的事。
弒母的事是真實的,但不能單從弒母這個結果上去批判,得結合實際情況:
1尼祿的生父,是被尼祿母親毒殺的
2尼祿的養父,也就是尼祿的先代皇帝,也是被尼祿母親毒殺的
3尼祿自己也有中毒跡象,和2任父親中的毒相同,只是因為劑量不同而未致死,但卻是長期服毒導致很多後遺症
結合尼祿母親在先皇在位時便各種暗殺情敵,彈頦元老院勢力,籠絡軍事要職,加上給尼祿下毒,不難想像尼祿的母親只是想要個傀儡皇帝自己垂簾聽政。這也是直接導致了尼祿對親人的不信任感,以至於後來尼祿對親屬比較殘暴的直接原因。
無論尼祿是出於為父報仇,還是為國除害,還是為求自保,都是足以弒母的理由。
虐殺基督徒也是事實,但得結合政治局勢。在古羅馬的時代,基督教是名附其實的邪教,世界三大霸權勢力之一,不認它做國教,不認他是唯一神,不是被武力滅國就是被政治入侵。而古羅馬這樣的皇權神權統一國,就是基督教的霸權路上最大的障礙。相對古羅馬來說也是一樣的,你一群流民跑到我的地盤上來,大談反動言論,動搖國之根本,不拿你開刀難道乖乖等著被滅國么?
說尼祿荒Y的更可笑了,尼祿早已被實錘同姓戀,荒Y只是做戲給人看,況且現代人眼中的荒Y在古代根本不算什麼。古代甚至有國家法律規定國王擁有全國所有女性的初夜權。
尼祿放火燒城的事就不用多說,現代考古學早已為尼祿平反,至於謠言從何而起,自然不用多說,古羅馬和基督教的戰爭是以古羅馬滅亡收場的,歷史又是由基督教編寫流傳的……
㈥ 尼祿是哪個國家的暴君
尼祿是羅馬的暴君。
尼祿是羅馬史上的著名暴君。公元54年,17歲的尼祿登上帝位,殘忍凶暴,耽於淫樂,驕奢無度。他常以「偉大的藝人自命」,登台演戲,不務正事。公元64年,羅馬城發生大火,延燒六日,城中14區中被焚毀者有10區,尼祿卻登樓觀火,飲酒作樂。
公元68年,高盧、西班牙諸行省先後爆發了反對尼祿的叛亂,尼祿在不明戰況的狀態下,以為深陷窮途末路的境地,遂倉皇逃離首都羅馬。元老院獲悉後當即宣判尼祿為"國家公敵",承認率軍起義的西班牙行省總督加爾巴為皇帝。同年6月9日,尼祿被迫自盡。尼祿的死標志著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王朝、由奧古斯都開創的朱里亞·克勞狄王朝至此終結。
人物簡介
尼祿,全名尼祿·克勞狄烏斯·愷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拉丁語: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公元37年12月15日-公元68年6月9日),原名路奇烏斯·多米提烏斯·阿赫諾巴爾布斯或尼祿·克勞狄烏斯·愷撒·德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Lucius Domitius Ahenobarbus或Nero Claudius Caesar Drusus Germanicus)。
羅馬帝國第五位皇帝,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第五位亦是最後一位皇帝,公元54年10月13日-公元68年6月9日在位。
尼祿皇帝在政治上也是有一定作為的。他在內政上的措施基本傾向平民化。他還發明了怎樣對付偽造遺囑的辦法,並且還限制了對於辯護報酬的上限,以此來保護平民的權益。除此之外尼祿皇帝壓低了關於糧食出售價格,使得貧窮人們得以溫飽。
㈦ 尼祿·克勞狄烏斯·德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的相關創作
由於尼祿留下來的軼事相當多,適合的素材豐富,因此啟發許多的創作題材。
波蘭顯克微支《你往何處去(Quo Vadis)》 尼祿·克勞狄烏斯·德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Nero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古羅馬帝國皇帝,54年登基,是羅馬最神秘的皇帝之一,關於他的傳聞很多,他早期的統治是很仁慈的,羅馬甚至相當於鼎盛時期。但59年起他變得殘暴,亂殺平民,有傳言說64年的羅馬大火是他操縱的,市內十四個行政區只有四個沒被波及,大火連燒了七天,數千人喪生。火災以後他曾用猛獸咬死許多被懷疑縱火的基督徒。尼祿愛好藝術表演,企圖以種種藝術文化表演取代傳統競技場的血腥大眾娛樂,他禁止了競技場的決斗,引起了貴族、元老院及民眾的不滿。66 年8月,尼祿前往希臘做預期一年的出訪 67年上半年,尼祿接連參加了古希臘四大競技會—Corinth運動會、Nemea運動會、Argos運動會和Olympia運動會。尼祿從中一共贏得1808項桂冠。並將贏得的獎金納入當時空虛的國庫中。在十一月中,他宣布了讓希臘獨立,可預期的稅收損失引起了元老院不滿。但尼祿之後的繼位者馬上收回這項成命。67年3月中,高盧跟西班牙總督的反叛消息陸續傳到羅馬。尼祿雖控有大部份軍權但誤信第二執政官謊言,以為幾乎所有省總督皆在揭竿而起,於是最後逃到鄉下。68年羅馬發生叛亂,他被元老推翻後自殺,遺體以羅馬皇帝身份厚葬。
暴君尼祿被永遠銘刻在人類文明史的恥辱柱上。各種文獻記載,他幾乎在所有領域都留下荒誕、殘酷、淫樂的足跡,一份拉丁文的編年史用非常簡潔的語言這樣總結道:「尼祿繼承了他的母親,然後吃掉了她;他強奸了他的妹妹;燒掉了羅馬的12個街區;處死了賽內卡;在拉特蘭嘔吐出青蛙;把聖彼得釘死在十字架上;砍了聖保羅的頭;統治了13年零7個月;最後被狼吃掉了。」
古羅馬史學家泰西塔斯曾有過這樣的驚人記載:「在皇帝的私人競技場上,一些基督徒被蒙上獸皮,讓狼狗活活咬死,另一些人被緊緊地捆在十字架上,點燃後作為黑夜中的火炬。身穿馭手服裝的皇帝和人群混在一起欣賞這一壯麗奇觀。」
誰是導演這場暴行的惡魔?就是愷撒大帝的末代子孫,羅馬皇帝尼祿。 公元37年,尼祿出生在羅馬附近繁華的海濱城市安齊奧。他的父親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劣跡昭著的官員,曾殺死過許多無辜的百姓。尼祿3歲時父親死去,母親是喀里古拉皇帝的胞妹,叫阿格里庇娜,是一個美如天仙毒如蛇蠍的女人。然後正式宣布16歲的尼祿為新的羅馬皇帝。
當時的羅馬帝國以羅馬為中心,北起布列顛南到摩洛哥,西從大西洋東到裏海,疆域十分廣大。國家的所有權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羅馬軍團是這一權力的基礎。皇帝是最高統治者、立法者、法官和祭司。人民沒有發言權,元老院形同虛設。尼祿所繼承的王國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 年輕的尼祿一登上王位後,就開始擔心14歲的異母兄弟布里坦尼克斯會要求得到其父的王位,在那個曾幫助其母制備毒蘑菇殺死尼勞第厄斯的毒品專家洛卡斯幫助下,尼祿得到了一種烈性毒葯。在一次宮廷宴會上他把毒品放進了布里坦尼克斯的酒中。席間,當這個14歲的小孩飲進毒酒痛苦地痙攣時,尼祿一邊津津有味地繼續吃飯,一邊若無其事地解釋說,這只不過是在發癲癇病,使在場上的人都目瞪口呆。這是他開創的第一個殺人紀錄。
但是這時尼祿還不能隨心所欲地行使最高權力,因為他的母親阿格里庇娜要分享他的權力,並常常以女王身份自居,這使尼祿十分惱恨。他策劃了一個殘暴的毒計。一次,他在海濱舉行宴會招待母親,然後用一隻特別的船送她回家。當天夜裡,這只船在大海上破裂成碎片,但是阿格里庇娜游到了岸邊,並派人給尼祿送信。尼祿在和信使講話時,偷偷在地上放了一把匕首,然後臉色一變說,他母親派人來刺殺他。這條罪狀便使他的母親喪了命。
尼祿的家庭生活也是血腥殘暴的。他15歲時娶了繼父克勞第厄斯13歲的女兒奧克塔維娥為妻,但是他十分厭惡這個安詳的女孩子,不久就把她放逐到一個島上,後來殺死了她。他又殺了第二個妻子波比亞,只因為有一次她抱怨尼祿回家太晚。尼祿的第三個妻子是斯塔蒂麗亞,是在把她原來丈夫殺死後弄到手的。 使史學家感到驚訝的是,尼祿統治的最初幾年竟是羅馬歷史上最繁榮興旺的年代中的一部分。如果說「麵包和馬戲」是麻醉人民的小恩小惠的話,那麼尼祿確實一度把兩者都給了他們。在競技場上,經常進行囚徒和武士斗獸表演,尼祿本人也參加戰車比賽,這些都贏得老百姓的歡心。
從童年時代起,尼祿就表現出藝術才能。他從事繪畫、雕塑,尤其對音樂很感興趣,很有天資。他能講流利的希臘語和拉丁語,他的詩寫得非常流暢,人們甚至以為是詩人替他寫的。他僱傭了羅馬最好的歌手教他唱歌,並常常在街上,在皇宮花園里露天劇場邀請平民聽他彈琴演唱。在節日里,他舉辦有獎演出並親自參加。這一切都博得人們的好感。
但是好景不長。尼祿的罪惡本性很快膨脹起來。他開始揮霍浪費,用驚人的賭注打賭,外出野遊時由1000輛華麗的馬車列隊護送。國庫空虛時,他把私人財產充公,他曾殺死北非和西班牙幾十個土地主,掠奪他們的財產。他還廢除了早年制定的減稅法以及對老人和窮人的補助法,霸佔寺廟財產,貶值貨幣。很快,他激起了人民的反對。 公元64年7月18日夜晚,羅馬城發生了大火,整整燒了一個星期。城中14個區有三個全部燒光,七個嚴重毀壞。雖然當時住在安齊奧的尼祿星夜趕回救火,把公共建築物和私人花園開放讓無家可歸的人棲身,並採取措施阻止投機活動,但是仍然謠言四起,說尼祿是縱火者。有些人甚至宣稱看見他站在高塔上穿著戲裝,面對下面一片火海,彈奏著里拉琴,演唱他那關於特洛伊陷落的民謠。
火災之後,尼祿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了金碧輝煌的宮殿。人們對他更加反對了。公開說他放火是為了自己建造皇宮。面對這種指責,尼祿選中了基督徒來承擔責任,先是指控他們縱火,後來又指控他們「仇視人類」。因為當時這些基督徒大都是窮人、奴隸和異鄉人,迫害他們最容易。但是尼祿殘酷屠殺基督徒的行為最終引起羅馬人民的反對。
這時尼祿對周圍的人不斷產生懷疑,他認定有一個陰謀集團在反對他。在極度瘋狂和恐懼中,他宣布全國進入戒嚴狀態。整個羅馬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只要他提出一個人的名字,就可以把他處死。許多元老院議員、名人和衛隊官員都被處死了。一些人被斬首,一些人被勒令自殺,還有些人被切開動脈血管。甚至他的教師和顧問森尼卡也被砍下了雙手。 尼祿的恐怖統治、瘋狂屠殺和對基督徒的殘酷迫害,激起了元老院的反對,人民大眾的奮起反抗。尼祿的雕像被玷污,牆上出現咒罵他的塗寫。最後,羅馬軍隊起來造反,北非和西班牙的軍隊也暴動,各路軍隊向羅馬挺進,地方官員紛紛宣布背叛尼祿。軍隊和百姓圍住王宮要和尼祿算帳。
面對四面楚歌和眾叛親離的危境,尼祿要求宮廷衛隊幫他逃走,也遭到拒絕。他寫了一封信,要求人民寬恕他,但他不敢走出宮廷交給人民。最後他在半夜穿了一件斗篷,帶著四個僕人騎馬落荒而逃。逃到羅馬郊外一個叫法恩的家奴房子里。他坐在地下室里,讓僕人在房子後面為他挖掘一個墳墓。這時一個信使送來通知:元老院宣布尼祿為人民公敵,並判處鞭笞死刑。
絕望的尼祿望著兩把鋒利的匕首,沒有勇氣自殺。他要求一個隨從先自殺,給他作示範,但誰也不服從他。天快亮時,遠處突然傳來人喊馬叫聲,他藏匿的地方被發現了。尼祿把一隻匕首放在一個隨從的手裡,然後抓住這只手向自己的喉嚨刺進。他大叫一聲,倒在血泊里,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尼祿只活了31年,在位11年。羅馬人為他舉行了規模很大的葬禮,因為念他是愷撒家族的最後一個統治者。帝國衛隊宣布老邁的伽爾巴為皇帝,但不到七個月就被暗殺了。接下來登基的是歐托,不久自殺身死。下一個是維特里厄斯,加冕不久也被謀殺。不到一年中,羅馬帝國死了四個皇帝,史學家稱它為「四帝之年」。
㈧ 四大暴君指的是誰
如下:
1、提比略
全名提比略·愷撒·(神君奧古斯都之子·)奧古斯都(拉丁語:Tiberius Caesar Divi Augusti filius Augustus,公元前42年11月16日—公元37年3月16日)。
原名提比略·克勞狄烏斯·尼祿或提比略·尤里烏斯·愷撒(Tiberius Claudius Nero或Tiberius Julius Caesar),中文又譯作提庇留或提貝里烏斯。
羅馬帝國第二位皇帝,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第二位皇帝,公元14年9月18日-公元37年3月16日在位。
執政後期,由於黨派與家族之間的斗爭、陰謀,使得他採用殘暴的手段對付政敵與親族。
㈨ 深受人民愛戴的羅馬帝王尼祿,為何會被描述為是一個暴君
尼祿的政治風格和羅馬貴族們希望的不一樣,他看上去更像是我們宋朝的宋徽宗,被皇位耽誤了的藝術家。根據羅馬的史書,尼祿被描述成一位荒淫無度的暴君,為了皇位殺死了弟弟,殺死了母親妻子在內的一對親人,為了建造宮殿放火燒百姓的房子,為了娛樂迫害百姓,最後一個人畏罪自殺。但是後來根據龐貝古城的考古結果,雖然官方對於尼祿的評價不是很好,但是百姓們還是喜歡這個君主的。
但是在龐貝古城裡,百姓們卻寫下了祝願君主安康的語句,這和史書描寫的不一樣。
㈩ 尼祿為什麼是暴君怎麼死的
教團早就知道V哥的存在,並已經被但丁幹掉.但是,V的力量仍在.姬麗葉口中所說的使尼祿手受傷的任務就是教團為獲得V哥力量的任務之一...其實吧友們都忽略了教團騎士們被改造的事實.普通的人類變成了怪物.這不僅僅是阿格納斯那結巴研究生做做筆記就能研究出來的.他同樣需要實驗材料.他或許知道擁有V哥的血液能修復閻魔刀...於是教團到V哥戰斗過的地方搜集.當然尼也會參與任務.從4可以發現,騎士團自克雷多以(包 括克雷多)都全然不知任務的目的(教皇的野心)... 結巴一直將採集的樣本(V哥的血.對於惡魔血液能有多久的活性,完全取決於C社編劇)用於人體實驗,渴望藉此復制一個聽命於教團的盜版V哥.當然,結巴的能力也就僅能製造出一些小惡魔騎士.能力強的 (比如克雷多)能夠稍微駕馭狂氣的V哥的血液靈氣.於是成了較高等級的怪物.或許是,尼錄在精神上更接近V,於是他能更好的與V的血液融合.而因此沒有像其他騎士一樣被魔化.(自4推測,很可能是尼祿在那次受傷的任務中獲得的惡魔之力.教團根本不會在尼祿身上做實驗.這會泄露教皇野心.尼祿的正氣不羈也不會同意.而4開始時尼祿也的確不知道有騎士變成惡魔這回事)而尼的V哥之血就是來自4中提到的「受傷那一天」.這樣看來,但定在4中開場便爆了老頭,其目的便是阻止其繼續搜集V哥之血來獲得魔力.這就一切都說的通了.尼只是個半路意外獲得惡魔之力的普通小子.從血緣上,跟思巴達沒有連系的.但丁最後之所以把閻魔刀給尼錄,也僅是因為尼能用正義控制自己體內的V哥魔力而已.當然同時也是對哥哥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