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電影《愛在午夜降臨前》
聽說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的時候是2011年。剛剛結束了一段不怎麼上得了檯面的糾結,處於一種消極的自我否定和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階段。給自己找了個學習的借口,在異地他鄉邊上班邊學一個跟原大學專業完全不搭軋的專業,甚至是跟所做的工作都聯系不大的專業,從大一念起,每天認認真真上班,做超出本職工作的很多事情;小小心心上課,因為第一次用非母語學習,很多東西生怕錯過了。日子排的滿,可是心裡的空洞還是時不常的讓自己茫然不知所措。
適逢一個公司同事在這邊出差,我們一開始在咖啡廳碰到會閑聊兩句,後來熟了就經常下班後出去到處逛,繼續閑聊。有時候周末就開車去國家公園,找個地方徒步或者露營。真不是為了拍照片或者參觀名勝古跡,純粹就是聊天,開車聊,走路聊。有時候也奇怪,明明兩個文化背景相差這么遠的人,英文都非母語,居然可以有這么多話說。天南海北,從哲學宗教到家庭瑣事,什麼都能認認真真煞有介事的說上個把小時,說到不懂的東西就直接google,兩個人一起讀,讀完之後談想法。那時候的很多討論在今天看來真的是挽救了我的自信心,重塑了世界觀和人生觀,積極的影響了我之後的人生。也不是說現在我就是萬事通了,只是視野開闊了,更包容了,也學會了為人處事的原則。
這一切都與愛情無關。後來他調去別的國家了,我也戀愛了。偶爾會通郵件,還是聊,大小瑣事。什麼事情都可以通過對方的轉換變成不一樣的角度,再平常的事情在相互的討論中就變得有深度了,心境也會變得平和開闊了。簡單的說,我發現自己變得認真了。認真地聽取和學習每一條信息,認真地思考,認真地回復,認真地過日子。浮躁不見了,匆忙而致的消極也不見了,不再為了消磨時間而做事,遇到再大的事都學會了深吸口氣,看清自己需要什麼,別人需要的是什麼,別人需要的我能提供多少的幫助,最大限度的幫助別人,同時做到自己的最好,不留遺憾。特別幸福的時刻就是自己回想做過的決定和做過的事,有自豪感,因為那樣的時刻,是自己全心的、認真的經歷過的。即使結果是令人傷感的,痛心疾首的,慘不忍睹的,那樣的感覺也是真實的,允許自己狠狠地放縱這樣的情緒,然後睡一覺,醒來又是一天。新的一天,根據這一天的情況,重新定位自己,過好當下的這一天。這樣每天都有收獲,每天都有進步。回頭看,生活始終是真實的,美好的,充實的。
廢話就說到這兒吧。回到題主的問題。
2011年那個同事調走後,郵件提到這兩部電影。他說他是在飛離我所在城市的飛機上看到這兩部電影的,很感慨,推薦我去看。我找來找去,只在一個偏僻的網站下到了這兩部電影(有誰知道哪裡可以在線觀看的可以給個鏈接嗎?)。第一部,Before Sunrise還打不開,有些氣餒的打開看了第二部,Before Sunset。當時的第一感覺,熟悉。並不完全是指對對話的內容或是場景的熟悉,只是說,對他們的交流方式很熟悉,很窩心的想到了我和這位同事的交流方式。天馬行空,想到什麼說什麼,說到什麼都是對方感興趣的,對方的反饋又提供了不一樣的見解、注入新的討論空間。喝咖啡,上遊船,用車把Celine送回家,其實都不是目的,甚至不是刻意的發生,只是剛好在那樣的時候,突然想那樣做了,於是就發生了。故事依然是圍繞兩人的對話展開。其實,在我看來,對話的內容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隨著這種對話,兩人之間不用點透的默契和吸引也在慢慢的深化。我隨手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剛好落到你的眼裡就變成了舒適和自在的默契。我不需要刻意,刻意做的,換來的是瞭然於胸的熟諳和恰到好處的謊言,化解尷尬,加深感情。想哭我就哭了,想罵我就罵了,並不是橫加指責,只是相信你會了解我不是在無理取鬧,只是在用這樣一種方式傳達我的思念和擔憂。磁場(抑或是氣場?)這種東西很難說,大概就是所謂的「感覺對了」吧。言語和肢體的交流只是通過其他方式加深這樣的感情,建立更深的信任。反過來,更深的信任會讓人能更認真地對待對方的每一句話,更多的欣賞和感激(appreciate)對方,這種「對的感覺」就會一直延續下去。忘記在哪裡看過的話了,說是好的文藝作品(文字、畫作、音樂或者影視)就是能引起受眾共鳴的作品。作品的深意是見仁見智的,可能原作者想表達的和每一位受眾接受到的都是不同的。這部電影真的讓我感覺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可能沒有那麼唯美,但是電影中主角間的感覺正是我經歷過的,所以這樣的共鳴讓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愛情不能當飯吃,每人都在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突如其來的感覺不是可以計劃的,生活還是有自己的軌跡,遇到轉折點的那一個瞬間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處在那樣一個轉折點的,只能在認真地經歷過之後,順應內心做出當時可以做出的最好的決定,然後回過頭去看,才會產生那種「啊,我就知道」的感慨。再說了,其實不是所有的感情都可以歸結為可以開花結果的愛情,不是嗎?
又扯遠了。Before Sunset給了我很大的滿足感,所以當聽說續集Before Midnight出來以後,找了很多影院(在我這里不是每家影院都放這類文藝(小製作?)電影的),很是激動的第一時間跑去看了。出來之後不淡定了。那個獨立的Celine呢?那個耐心包容的Jesse呢?那個含蓄的優雅呢??好吧,確實是在結尾處,兩人還是本著要在一起的心和好了,可是大段的爭吵讓我心裡感覺拔涼的。看到有人的評論,說這就是真實的生活,記得Jesse在吵架時也說了這樣的話。也許這就是Jesse和Celine的真實吧,可是我看了之後卻有種對美好現實的毀滅感。話說得太多了,話趕話就把本心給遮掩了。Celine是要強的,工作的事情是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責任對她來說也很重要,事情疊加在一起,煩躁和鑽牛角尖的時候就難免會出現,Jesse不會不了解。同樣的,Jesse作為一個小有成績的中年作家,事業上難免會有壓力,與前妻和兒子的問題也一直沒有處理得很好,各種煩惱也會時常涌到一起,Celine也不會看不到。但是太親近的兩個人,面對各自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辦法處理得當,心裡上又對對方存了理所當然的輕視,當然沒辦法幫助對方解開心結解決對方的問題。在電影的最後,回到碼頭,Jesse裝作不認識,放下身段求和,然後相當於吼出自己的想法,Celine總算是聽進去了,別扭歸別扭,她還是意識到自己是願意跟這個男人在一起的,於是繼續使用慣用伎倆,伏低緩和了氣氛,鏡頭拉遠,電影結束。這樣的結尾其實仍然是延續了前一集的手法,open ending。在我看來,問題其實根本沒解決,也沒有要解決的跡象,他們大概還要吵很多年吧。傷心。
就這個電影跟我那個同事討論過。那時候他興奮的告訴我他那個國家也有上映,不知道我推薦部推薦他去看。我糾結了一下,最後給出的答案是不推薦。對我來說,因為第一集沒看,僅僅是第二集已經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感覺生活是美好的,充滿驚喜的,雖然不是時時事事都如所願,但總會有希望的,因而對第三集充滿期待。看了第三集,真實歸真實,場景和對話感人的也不少,即使是爭吵的場景也能能看出兩人是相依相伴一路走來的,但是兩位主角的那種相對消極,得過且過和被生活瑣事纏繞的心讓我看完之後很難過。在第三集里,我看到的希望不是說沒有,只是太少了些。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坐在酒店的沙發上,Jesse把紅酒打開,給兩個人各倒了一杯,熟稔的那種默契感開始浮現,但是一下下,僅僅是一分鍾不到的時間,兩人說著說著那樣的氣氛又不見了,又開始互相指責。想必是壓抑了很久了吧,可是說那麼多還是有點過了吧?距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半年多了,現在想到這部電影還是會感覺壓抑,胸前壓了塊大石樣的喘不上氣。悶。為什麼兩個人會把矛盾激化的這種程度呢?話說7分然後讓時間去消化那些失落和傷心不好嗎?一定要話趕話到那個份上呢?唉。
對我那個同事來說,前兩集太美好了,他對第三集的期待很高。因為工作的原因,他現在獨身異鄉,家中也有各種問題,偶爾會感覺壓抑。我跟他講的是,如果期望第三集延續前兩集的陽光美好和正能量,那就不要去看第三集了。但是如果同樣問題換了其他人,僅僅是為了看電影,或者是基於對Jesse和Celine兩個人的發展有個交待,那麼第三集還是值得一看的。電影本身還是真實的,故事性一如既往地強,小對話也能發人深思,希臘的風景也是沒話說。沒有前兩集積攢下的期待,可能會更多的欣賞這部電影本身。所以同意Frank Lee和Babyface所說,倒著看可能會更好。
難過歸難過,我不後悔看了這部電影,畢竟,難過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體會傷感怎麼能了解和感激甜蜜呢?
B. 愛情不能當飯吃,沒有物質的愛情,抵不過現實的生活,,,,這是歌詞,有誰知道
裸婚時代的那句:我沒車,沒錢,沒房,沒鑽戒,但我有一顆陪你到老的心。其不靠譜程度類似於:雖然我沒看書,沒上課,沒復習,沒做題,但我有一顆不掛科的心。對於愛情最大的誤解,在於以為它是萬能的。《裸婚時代》我並沒有刻意的去看,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難得的,沒有錯過這個片段。文章飾演的男豬腳在女豬腳的要求下當街即興發揮的求婚演講,感動的我眼淚都在眼睛裡打轉~我自認認定可以和我過一輩子的那隻胖紙,是永遠也不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來的~所以,一半是感動,一半是羨慕嫉妒
C. 愛既然不能當飯吃,那還有什麼用
愛是精神食糧,雖然不能當飯,但能愉悅心情,增添生活樂趣,有愛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愛讓人產生動力和奮斗的勇氣,如果沒有愛,這個世界將充滿虛偽,愛是有用的。
D. 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感情不能當飯吃,貧窮夫妻百事哀。不要相信電影,那隻是個供許多陌生人喧囂情感的場所
我個人認為你這樣說是不是有點太絕對了呢?
感情的事情不是那麼虛幻,是有真實存在的,「那隻是個供許多陌生人喧囂感情的場所」?這話從何說起?就算是在貧窮的夫妻,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愉快和值得人欣慰的事情,電影中的浪漫情節雖然常常感覺虛幻而美好,但在我們當中也有不為人知的浪漫故事的上演,或許你曾被感情傷害過,那是因為你曾今相信過它,所以才會導致現在對感情的失望,不過我認為你會再次去相信感情這東西的,當你遇上一個值得你去愛的人----
E. 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感情不能當飯吃,貧窮夫妻百事哀。不要相信電影里的故事情節,那隻是個供許多陌生人喧
如果你有錢,就不分。
如果你沒錢,給不會她想要的,就分。
很現實的,什麼愛不愛的,都是建立在你能養活她的基礎上。
F. 愛情不能當飯吃 歌詞
愛情不能當飯吃
詞曲:陳偉
演唱:李澤堅
自從她離開了這個城市
就帶走了你無盡的相思
從此你像個沒家的孩子
飄飄盪盪一路迷失
往事已悄然的隨風流失
可是你的夢還如醉如痴
每次輕輕呼喚她的名字
默默的把心碎編織
可是愛情不能當飯吃
無謂的堅持就是無知
她早已有了新的開始
你卻還在回憶里固執
可是愛情不能當飯吃
過去的事也一文不值
一直瘋狂的失去理智
何不保留那一份真摯
往事已悄然的隨風流失
可是你的夢還如醉如痴
每次輕輕呼喚她的名字
默默的把心碎編織
可是愛情不能當飯吃
無謂的堅持就是無知
她早已有了新的開始
你卻還在回憶里固執
可是愛情不能當飯吃
過去的事也一文不值
一直瘋狂的失去理智
何不保留那一份真摯
可是愛情不能當飯吃
無謂的堅持就是無知
她早已有了新的開始
你卻還在回憶里固執
可是愛情不能當飯吃
過去的事也一文不值
一直瘋狂的失去理智
何不保留那一份真摯
http://music..com/song/50977147
G. 李嘉誠說:「 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感情不能當飯吃,貧窮夫妻百事哀。不要相信電影里的故事情節,那隻是個
我想李嘉誠的意思是感情生活要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人不能沒有為之奮斗的理想,但不能整天看著電影、電視劇里一些荒誕的情節去幻想,它只是一個娛樂場所,給你生活努力,相信希望的東西,而你必須回歸現實,努力奮斗才是真理。
H. 你在電影中聽過最貼切你生活的一句話是什麼
在大話西遊里,周星馳說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只要你有一顆善良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雖然是一句搞笑的台詞,但是我們從中體會的話,只要你想改變,那麼我們就要相信自己會成功的。
I. 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感情不能當飯吃,貧窮夫妻百事哀。不要相信電影里的故事情節,那隻是個供許多陌生人喧
理想是高於現實,不過太物質了,也不一定開心
J. 愛情不能當飯吃是什麼意思
愛是一種愛和被愛著的感覺,一種心靈的默契,一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一種無須回報而心甘情願的付出,一種 為愛人的幸 福努力去打造 一 片天空, 一種渴望得到關懷、尊重、理解與包容,一種相依為命和善待彼此的過 程, 一種 心動( 思念時)、 心跳(相 見時) 、心痛(離別與傷害時)的感覺 愛一個人、要 了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要認錯 也要改 錯、要體貼也要體涼、要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 !! 幸福不會時時等著你,愛你的和你愛的人不是隨時可以出現,請你學會珍惜。 當一個深愛著你的人為你而改變,那是因為他愛你,當你遇到一個人,他為你收起他的頑固脾氣;也因為他愛你,他把你的興趣也變成是他的興趣時,,……還是因為他愛你. 喜歡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無悔的付出 ,都認為是值得的,只要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其實我們的身邊都有一些這樣的人,只是(你.我.他)還沒發現,最懂你的人,總是會一直的在你身邊守護你,不讓你有一絲的委屈;真正愛你的人,也許不會說許多愛你的話,卻會做許多愛你的事。 如果你發現 身邊有這樣的人的話,請你好好珍惜……。 請你記住!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 總是最懂你的。 這世界 上, 每個 人都有個 想要尋找的人,一但錯過了, 就在也不會回來。 如果愛上,就不要輕易說放 棄 。鬧別扭了,可能你後悔一陣子;但是你放棄了,可能使你後悔一輩子。經歷過愛 情的人生才是美好,經不起考驗的愛情是不深刻的。美好的愛情使人生豐富,經的起考驗的愛情才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