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電影的陣頭文化

台灣電影的陣頭文化

發布時間:2022-10-30 17:57:29

A. 台灣電影特點

以文藝片為主,風格比較溫馨 導演:侯孝賢 楊德昌 陳果....

B. 陣頭的主要概念

陣頭是閩南民俗技藝,是閩南地區及台灣地區民間廟會喜慶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藝之一。

C. 台灣 角頭文化 閩南

要容易形成幫派, 這個國家民族必須要含有適合幫派架構的文化成分. 有兩個東西是很重要的因子:
(1) 講就長幼有序上下倫理的孝道
(2)
缺乏以親身一對一決斗為榮譽的歷史

第一點, 台灣一直以來是很推崇孝道的. 小的要伺候大的, 幼的要為老的出錢出力出命.
這個東西是形成幫派的思想基礎.

第二點, 如果一個國家有親身一對一決斗為榮譽的歷史,
那麼當受辱的時刻, 事後糾集親友打群架的行為則無法被歷史所塑造的榮譽感合理化, 是以較不易發展成黑道幫派的互助組織.
台灣向來缺乏親身決斗的傳統, 地主受辱都是找一群人去打回來, 而不是這個受辱的當事人親自出面決斗. 由他人代替自己打架, 在事後以多欺少,
在台灣的文化裡面絲毫不是恥辱. 這樣的歷史背景能夠支持幫派聚眾打群架的行為並良好的合理化.
不少西方人將當代權貴仕紳的人性有禮,
歸因於決斗(el)的歷史. 決斗或許在許多台灣人眼中有些野蠻. 然而, 決斗有三個重要的成分是非常令人尊敬的: 必須自己出面不能由他人代勞,
必須一個對一個, 必須遵循既定的規則與程序.
如果台灣歷史曾經能有些許的決斗的榮譽感, 則現今不會黑幫橫行.

台灣幫派文化原本在中國漳泉移民爭奪地盤時代,械鬥風氣盛行下,逐漸壁壘分明。但在日據時代,因為涉及抗日行動,因此被日本人
強力鎮壓後逐漸瓦解,但蔣氏政權來台後,為了深入社會基層鞏固政權,蔣經國就以情治單位運用資助黑道、借刀殺人打擊異己的手法,形成所謂「黑道治國」的不
良現象,也曾被反對黨當做大加撻伐的污點。近十幾年來在台灣治安單位強力地以「一清項目」等各種名義的掃盪,軟硬兼施地讓所謂的幫派」自動解散」,讓不了
解實情的外人以為台灣黑道都被瓦解了,但其實台灣的黑道卻都向日本學習,走企業化漂白之路。以各種行業隱藏幫派組織,盡管許多財源來於色情酒店等特種營業
非法所得,但多多少少有些人頭公司行號在運作,也讓警方投鼠忌器,平常只能以吸引線民,得到確實的情報之後,才能採取行動。

像「蚊哥」出殯的場面,就可以從被動員來的各幫派的古惑仔身上穿的黑色制服身上看到這些幫派堂口的名號,例如本土掛的天道盟以「天嗚公
司」字樣來識別,竹聯幫的直接以竹聯企業,或更直接地以堂口「忠義堂」為名號,這項做法其實也是為了在場面上立威。這次的治喪事宜由所謂的「中聯幫」為籌
備的主體,還製作了發給工作人員鑲有蚊哥照片的徽章,別在衣襟作為識別。徽章還分等級,白色的是「蚊哥」親信,限量版的紀念徽章只有少數輩分夠高的道上
「大哥」才能獲得。由此看來,台灣的幫派文化還真是發展得自成一格。而本省掛與外省掛的關系,這幾年的互動也是各自為政,雖然沒有祥和到相敬如賓,但也還
算互不侵犯。例如牛埔幫幫主葉明財也是喪禮要角之一,因為葬禮是在牛埔幫的地盤上,最先以陣頭出動,而與牛埔幫同為本省掛的天道盟,也動員四百多人,台灣
俗話說「輸人不輸陣」意思就是個人輸贏事小,但團體較勁的場面上絕不能丟臉,這句話形容這天黑道的動員最恰當。外省掛勢力遍及全台的竹聯幫、還有以台北松
山區為主要地盤的松聯幫,除了幫主們出面致意、也都出動數百人到場,算是為過去排解各幫派糾紛的「蚊哥」表達謝意,畢竟一有地盤或利益糾紛,真的要爭奪到
底互不相讓,鐵定要有不少人流血,因此大哥往往會權衡利害得失,找仲裁者出面,並找個下台階。也因過去與做事公正的「蚊哥」互動良好,同為外省掛的老幫派
「四海幫」幫主賈潤年,首先倡議要把出殯日訂為「和平日」,應該也是對最近黑道間倫理輩分的觀念漸漸淡薄有所擔憂。此外,演藝圈中與黑道互動良好的台灣演
藝協會會長余天,以及演藝工會理事長楊光友,也都親自來到會場致敬。顯見演藝圈也還是需要黑道「照顧」的行業。
華青幫[台灣]

據華青幫人士指出,20世紀初,美國政府為了便於管理日益增多的華人移民,在舊金山及洛杉磯一帶采強制集中管理,因此也誕生了唐人街和華青幫,雖然華青幫勢力遍及全美,但紐約和洛杉磯至今仍是華青幫的大本營。

據了解,華青幫是由幾位擁有青幫背景的廣東廚師創立的,以代表「華人青年」而取名華青,初期是一個不滿當時美國政府對華裔移民的高壓政策,以及白人對華人的欺壓而成立的自衛組織,由於這幾位廚師均有深厚的拳腳功夫底子,再加上「刀法」一流,常為華人伸張正義,以致加入成員日益增多,但創幫成員十分低調,且未作出涉及違害社會治安的行為。

早期的華青幫與青幫儀軌相近,亦采形同父子的師徒制,也有「萬、象、更、新」等輩份家譜、開香堂等規矩,師收徒需花一段時間的觀察才能「記名」後入「家門」,也就是成為組織成員。輩份崇高者亦稱為「老爺子」,然而華青幫設有幫主,開枝散葉的組織均以「門」為單位名稱,早期的華青幫組織是以中國歷代為取名根據,例如華青「唐門」、「漢門」、「魏門」…。不過後來組織日益龐大,再加上新一代的華人子弟已對中國歷朝歷代不熟悉,今日的華青幫不僅漸失去開香堂等儀軌,連組織名稱也愈來愈洋化,甚至出現以人名為主的組織,例如在美西一帶就有Tony門、CoCo門等奇怪名稱的華青分支。

華青幫對領袖「老爺子」的安全防護相比較,華青幫似乎更勝一籌!據了解,華青幫老爺子的安全隨扈可分成24小時不離身的「四大護法」,還有出入各場合的「八大金剛」,每一個人都可以為老爺子擋子彈哩!

據華青幫人士透露,擁有華青幫主信物「九龍旗」與「老龍盤」的老爺子,不只是具有幫主身份,也是該幫最高精神領袖,因此老爺子的安危維系著幫派興旺。

-------------------

下厝庄[台灣]

下厝庄仔位於台北市承德路由南京西路到民權西路一帶,此一地盤屬老舊社區,長期存有大型流動賭場、酒家、私貨交易,目前由「臭仔」、「阿發仔」、「奧州」3大角頭主導地盤勢力。

下厝庄仔自日據時代就有角頭存在,地盤大致位於現在台北市的大同區,區內以大型賭場、酒家、私貨交易、色情理容院聞名,各地兄弟也常到該區聚賭、赴酒家喝花酒、嫖妓,其中迪化街、民生西路以販售南北貨為主,走私貨品充斥。目前區內主導勢力有3派,分屬「臭仔」、「阿發仔」、「奧州」。

-------------

三環幫[台灣]

三環幫成立於1970年

由賴姓幫主在竹東國小發起

活動范圍多在新竹市、竹東鎮,靠圍勢特種場所、討債維生

2001年11月13日,賴姓幫主在竹東鎮原味餐廳前遭人槍擊狙殺,之後幫內大哥徐盛隆(35歲)接任幫主

-----------------

小南門幫[台灣]

小南門幫原為桃園市南門市場附近的不良分子,1970年代在幫主李秋棟帶領下成型,該幫勢力主盤據在桃園市區,靠賭場、圍勢起家,幫內1名翁姓成員曾任翁財記瓜子、翁財記便利商店重要幹部,財力不錯。

據警方資料顯示,李秋棟原為桃園市南門市場聚合分子,1970年代號召南門市場附近勢力成立小南門幫,活動地盤以桃園市區為主,靠圍勢、經營賭場、收保護費起家。

幫內1名翁姓成員曾任翁財記瓜子、翁財記便利商店重要幹部,對挹注該幫財力影響甚大,1996年政府實施大掃黑後該幫大哥被捕入獄,勢力漸弱。

---------------------

青幫[台灣]

實際締創清幫的人,究竟是誰?實在是無從稽考。歷來江湖相傳,清幫分三堂、六部、廿四字輩。三堂便是開創清幫的翁、錢、潘三位祖師的堂名。六部就是引見、傳道、掌布、用印、司禮、監查等六部。廿四輩,便是他的演派自序。而且在杭州還建有家廟,這便是幫眾大家的家廟。在家廟中,還藏有家譜。譜名﹁對金圖﹂,正面還有玉璽一顆,上有部議班輩四字。這所說的部議,當然是指清代的戶部。換言之,也是清廷所默認的幫會。

它和洪門不同的特點,就是不如哥老會一樣,都是稱弟兄來組織幫眾。它是以師徒如父子一樣,來統率幫眾。這種規矩,本來就淵源於禪宗的叢林制度。並且清幫的班輩演派,又正式承認是禪宗臨濟宗的後代,實在令人撲朔迷離,尋找不出它原始的根源。今將它所稱為臨濟宗派前廿四的班輩列具如次:

清凈道德,文成佛法,仁倫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禮,大通悟學。

後來他們又在原來班輩演派的字序之下,每一個字下面,添上四字,作為一句,以表示它幫內的信仰與精神。內容卻是雜柔三教共通的訓話,具例如:

清 清心秉正 靜 靜坐常思 道 道德修真 德 德配天地

文 文昌化解 成 成其正果 佛 佛心皈一 法 法渡無邊

仁 仁義永遠 倫 倫常在懷 智 智勇雙全 慧 慧恩普渡

本 本枝茂盛 來 來歷清白 自 自心悟悔 信 信用為根

元 元初自始 明 明心見性 興 興家立業 禮 禮門義路

大 大發慈悲 通 通行我國 悟 悟道成心 學 學正度成

-------------------

洪門[台灣]

洪門的根源在"漢留"

洪門起源於「漢留」,經由清翰林院學士陳近南先生,進而轉化為「洪門」。「漢留」系由殷洪盛起始,故後人尊為洪門始祖。殷洪盛明代山西省平陽府太平縣人,於崇禎四年(西元一六三一年)辛未,舉進士,為人賢明練達,慷慨好義。依據在台洪門先進所蒐集的資料,明崇禎七年(西元一六三四年)甲戌,殷洪盛受直隸大同鎮守姜瓖的聘任,餐贊軍機,鄉人聞其賢,拜投門下者:「如陜西同州府浦城縣的蔡德忠,直隸宣化府懷來縣的方大洪,直隸順天府涿州的馬超興,山西絳州的胡德帝與李式開,以及山西縣代州的楊才,直隸大林的林亭等」,一時豪傑之士,俱都慕名來歸。至崇禎十四年(西元一六四一年)辛巳,春間,大同鎮守姜瓖,投降李自成(李闖)叛亂,殷洪盛乃攜諸門人南下,投閣部史可法,適史督師江蘇的揚州,遭清將多爾袞圍攻,並致書勸降,史可法堅貞不移,卒至城陷殉難。

殷洪盛因奉史可法命,至燕京(北京)窺探清廷虛實,沿途遍訪志士顧炎武、王船山、傅青主、黃梨洲諸人,議創漢留組織,作為保留我漢民族一線生機之構想。聞史殉難,乃南返轉至安徽蕪湖,投明將黃得功,參贊軍務,嗣因黃得功自刎,部眾分散,殷洪盛遂毅然招撫,集合二萬餘人,抗拒清兵。崇禎十七年(西元一六四四年)甲申。因李自成、張獻忠等作亂猖獗,於三月十八日,進陷北京,十九日辰崇禎帝潛登萬壽山壽皇亭,自縊身死(明謂在煤山椰樹上)。明將洪成疇因李自成等作亂,被迫出關而投滿清,同時吳三桂又向滿清求援,詎滿清乘機入關,在燕京僭主帝位,於崇禎十七年甲申十月,改為順治元年(西元一六四四年)甲申,以清代明,號稱世祖章皇帝。乃因崇禎帝。原由李自成草率埋葬,清世祖以天子服改葬於皇陵,謚稱懷宗愍皇帝,以服人心。

清順治二年,即崇禎十八年(西元一六四五年)乙酉,五月十三日殷洪盛的反清部隊,再屢戰敗北後,不幸於三叉河之役敗北陣亡殉國(安徽無為含山巢縣三線交叉,距蕪湖西南六十餘里)。其子洪旭,與諸門人蔡德忠等,出走自浙江杭州,投明潞王,詎路王降清,復投鄭國姓(即鄭成功),至此「漢留」構想即流傳至鄭成功所部。

洪門目前已經是合法組織

------------------

至尊盟[台灣]

至尊盟在台北市中山區正式成立當時總會長是由侯廷達大哥當任副會長是由林茂惺大哥當任~底下一共分為4個大會 尊帝 尊聖 尊將〈目前尊將是由今年年初剛被關出來ㄉ陳文將陳桑繼續當任會長〉 尊信 等基層分會。

而如果要說出至尊盟最有名ㄉ就是在民國84年到86年之間聞名股票市場ㄉ黑衫軍。

在八十五年間至尊盟可是一個不可一世,行狀極為囂張新起幫派組織。

而現在至尊盟可說是一個將近分列的組織

-------------

牛埔[台灣]

牛埔幫」在歷次「掃黑」行動中,幾乎沒有大哥被捕

「牛埔」之名,因清朝在台北市中山北路與新生北路一帶的荒地進行牧牛開墾而得來。「牛埔幫」是台北市中山區的老字型大小幫派,也是一個地緣性極強的社區型黑幫,多少年來一直以這一帶為地盤展開活動,根基很深,凝聚力很強,外來勢力很難打入。

「牛埔幫」早期主要是霸佔地盤,開設地下歌舞廳、游樂場、旅館、酒店、應召站等。警方的資料記載說,「牛埔幫」各地區頭目在自己的地盤上為非作歹,從事不法活動如投資插股、充當保鏢、白吃白喝、敲詐勒索、開設賭場,或成立討債公司等,以黑道手段替人討債。對他們來說,黑吃黑的槍殺事件、尋釁滋事和打架斗毆都是家常便飯,這無疑給民眾生活造成極大威脅。1979年,綽號「牛財」的黑道老大組織各地分散的頭目,形成相當嚴密的幫派,從此「牛埔幫」成為島內盡人皆知的地方一霸,它與北部各幫派都維持著不錯的關系,甚至與日本的「山口組」也很有交情。據台灣當局不完全統計,遍布島內各地的黑社會大大小小幫派約1000個,僅台北一地就有100多個。而在台北最有名的幾大黑幫中,「牛埔幫」排名僅次於令人膽寒的「竹聯幫」和「四海幫」。

雖然近年來受台當局「掃黑」的影響,「牛財」等黑幫老大紛紛將「事業」轉向「正途」,朝政界和商界發展。他們成立「合法」公司,諸如興辦「牛埔企業」、經營建築行業等。由於「牛埔幫」成員眾多,又擁有相當雄厚的經濟實力,在台北市中山區地面上可謂一呼百應,用島內的話說就是「叫水會結冰」。此外,「牛埔幫」在基層村裡長、市議員選舉方面也擁有一度之地,對「立委」、市長乃至「總統」選舉都有一定影響,自然成為島內各政黨拉攏的對象。在歷次「掃黑」行動中,幾乎從來沒有「牛埔幫」的大哥被捕,可見「牛埔幫」與台當局勾結之深。

------------------

北聯幫[台灣]

前幫主:唐重生(已亡)

北聯幫是於民國四十七年以北投婦聯三村為首的七個眷村子弟結合而成

北 聯 幫 在 八 十 五 年 八 月 政 府 實 施 「 治 平 」 掃 黑 前 的 全 盛 時 期 有 北 金 、 北 木 、 北 山 等 三 個 堂 口 。 但 掃 黑 行 動 一 起 , 現 任 幫 主 黃 濟 強 遭 北 市 警 方 提 報 「 治 平 」 專 案 檢 肅 對 象 羈 押 綠 島 , 另 一 副 幫 主 王 繼 屏 則 匆 匆 走 避 海 外 。

最 近 三 年 來 更 因 為 與 「 竹 聯 」 、 「 四 海 」 等 外 省 掛 的 幫 派 同 質 性 高 , 加 以 創 幫 的 黃 寶 龍 、 「 賀 胖 」 等 人 死 亡 , 幫 中 唯 一 另 名 實 力 派 大 哥 , 綽 號 「 仔 仔 」 的 饒 台 生 又 在 去 年 九 月 二 十 日 在 美 國 洛 杉 磯 被 刑 事 局 逮 捕 遣 返

---------------

松聯幫[台灣]

松聯幫於1982年由台北「松基」和「婦聯」子弟組成(一說於1969年在台北空軍眷村內成立)。成立初期主要有「龍」、「虎」、「獅」、「豹」等四個堂口,發展極為迅速,陸續成立多個堂口。1986年至1987年其勢力相當龐大,成為當時最具影響的幫派。1989年因其大哥譚世維在廈門被狙殺曾經沉寂過一段時間,後在一些幫派成員的苦心經營下,漸漸恢復元氣,重新成為台灣第四大幫派組織。早期松聯主要在台北松山地區收取賭場和色情行業保護費,其著名的堂口有「九龍堂」咖啡廳,因引進各國美女坐台而亨譽台北。後來逐漸發展多種經營和投資企業,並積極向大陸滲透,其重心在廈門、漳州、泉州等地。1997年1月21日,在幫主朱偉立、王國棟帶領下,該幫13名成員至台北市警局自首。

--------

萬國幫[台灣]

萬國幫"成立在1960年代,剛開始只是幾個混跡當地的年輕人,以西門町漢中街的萬國戲院為名.這一群少年仔,敢打敢殺,拿扁鑽刺人毫不手軟,打出一片天,後來實力逐漸壯大後才和另一大幫派"河溝頭"以昆明皆為界,東邊歸"萬國幫",西邊歸"河溝頭",兩股勢力分庭抗禮~~~

開幫老大:金水

開幫元老:尖仔錐.黑松.柳川.土匪.水蛙.等20多名狠角色

末代幫主:尖仔錐.

---------------

竹聯幫[台灣]

竹聯幫成立於1955年,當時中和、永和的不良分子頭目趙寧,號召台北市與他們有關系的學生在台北市中信百貨公司竹林地召開「中和第三次大會」,結拜聯盟,取名為竹林聯盟,簡稱竹聯,成立之初主有200人左右,大多為在校中學生,主要活動於古亭區、水源地、中和、永和一帶。竹聯幫成立後,不斷與台北其他幫派發生火拚,尤其是與四海幫。1962年,四海幫被勒令解散,「旱鴨子」陳啟禮趁機帶領竹葉青(竹聯幫基層成員),展開大規模報復行動,佔領了四海幫的地盤。此後又與文山、宇宙、飛鷹等幫派火拚,並組織竹聯十三太妹作為周邊組織,到1965年,竹聯徒眾已有五、六百人之多,聲勢浩大,博得天下第一幫的稱號。1970年因陳仁想脫幫遭追殺而招致警方圍捕。與此同時,幫內開始大規模整頓,慢慢介入經濟、政治活動。1984年,在一清專案中,竹聯幫首領陳啟禮和一大批幫眾被捕,勢力受到重創。但竹聯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1988年台灣當局宣布釋放300多名被囚禁的幫派分子,竹聯又重整旗鼓,再現江湖,現不僅仍為台灣第一大幫派,而且成為國際性黑社會組織,責任幫主是黃少岑。

竹聯幫第一代主要投資於特種營業,中生代大多搞賭場,新生代介入各行各業,除控制電影、戲院、舞廳及其他娛樂場所外,還從事建築、水電、橋梁、公路等工程的承包,並開設銀行、投資金融,插手營造,滲入許多重要部門。由於竹聯幫在台灣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使它被公認為是台灣黑社會的魔頭。

聯幫是台灣「外省掛」規模最大的黑道幫派,民國40年代,由台北縣永和市竹林路的眷村輟學生與軍校生組成,當初口號是「竹葉飄飄片片聯」,因此以竹聯幫為名。

竹聯幫堂口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天、地、至、尊、萬、古、長、青、東、南、西、北、梅、蘭、竹、菊、風、雨、雷、龍,新近堂口分別是天龍堂、天蠍堂、捍衛隊、弘仁會、蘭花會等。

D. 其中有一段是在祠堂門口打中國鼓的台灣電影叫什麼名字

叫"陣頭".2012年的電影.導演是馮凱.
這電影的名字是台語直翻的,台灣民間廟宇都會傳承一些中華文化的宗教習俗,
而衍生一些民俗技藝或活動.像媽祖出巡,那可算是一大堆民俗技藝活動的總匯.

E. 陣頭完整版電影

鏈接:

提取碼:uqss

作品相關簡介:《陣頭》是一部由馮凱執導,柯有倫、黃鴻升、陳博正、林雨宣、廖峻、柯淑勤主演的劇情片,是繼《雞排英雄》後台灣人情系列第二部。影片以台中九天民俗技藝團真實故事作為劇情主軸,講述了一個音樂夢破碎的青年,因為賭氣接過了父親的陣頭團體,率領一群年輕人求新求變,開創了台灣新一代的「陣頭」文化的故事。

F. 有個台灣電影男主角穿著三太子

《陣頭》是一部由馮凱執導,柯有倫、黃鴻升、陳博正、林雨宣、廖峻、柯淑勤主演的劇情片,是繼《雞排英雄》後台灣人情系列第二部。影片以台中九天民俗技藝團真實故事作為劇情主軸,講述了一個音樂夢破碎的青年,因為賭氣接過了父親的陣頭團體,率領一群年輕人求新求變,開創了台灣新一代的「陣頭」文化的故事。本片於2012年1月20日台灣正式上映。上映12天全台票房達1.03億元台幣,截至2012年3月24日全台票房達3.15億台幣。

G. 跪求 陣頭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陣頭》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eqqHlBIjFhX0UmjDqT2cTg

提取碼:uqss

《陣頭》是一部由馮凱執導,柯有倫、黃鴻升、陳博正、林雨宣、廖峻、柯淑勤主演的劇情片,是繼《雞排英雄》後台灣人情系列第二部。


H. 什麼叫陣頭

陣頭是台灣民俗技藝,是台灣民間廟會喜慶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藝之一。
陣頭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有車鼓、桃花過渡、牛犁、布馬、踩腳蹻、大鼓陣、病囝歌、十八摸等,武陣有宋江陣、八家將、獅陣、龍陣、七爺八爺等。
電影《陣頭》就是改編自台中九天民俗技藝團所發生的真實故事。

I. 有一部關於山裡孩子打鼓的電影叫什麼

《陣頭》是一部由馮凱執導,柯有倫、黃鴻升、陳博正、林雨宣、廖峻、柯淑勤主演的劇情片,是繼《雞排英雄》後台灣人情系列第二部。影片以台中九天民俗技藝團真實故事作為劇情主軸,講述了一個音樂夢破碎的青年,因為賭氣接過了父親的陣頭團體,率領一群年輕人求新求變,開創了台灣新一代的「陣頭」文化的故事。

J. 《陣頭》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陣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N0fxiaeSqh9ROOZ702B2Q

?pwd=8cea 提取碼: 8cea
《陣頭》
導演: 馮凱
編劇: 馮凱、許肇任、庄世鴻
主演: 柯有倫、黃鴻升、林雨宣、劉品言、廖峻、陳博正、柯淑勤、李李仁、陶晶瑩、鄭志偉
類型: 劇情、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台灣
語言: 漢語普通話、閩南語
上映日期: 2012-01-13(中國台灣)
片長: 124分鍾
又名: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Zhen Tou
「陣頭」是台灣特有的鄉土祭祀文化。阿泰(柯有倫 飾)是個心懷音樂夢想的熱血青年,一心想出國深造音樂,但回到台中老家時卻被父親(阿西 飾)罵了個狗血淋頭。原來阿泰出身陣頭世家,他作為父親獨子,不但不想子承父業,還對此心懷鄙夷。父子關系愈加惡劣,阿泰只想遠遠逃走,卻意外遇到同鄉另一個陣頭團隊羞辱,阿泰激憤之下,接下自家團長位置,誇下海口要在短時間內將自家團訓練出新氣象,在即將到來的比賽中勝出。連基本功都不懂的阿泰開始全心投入,和一群年紀相仿的團友慢慢熟悉、成為家人,他領著大家做環島之旅,將時尚的元素加入傳統的表演,無意間受到電視台注意,令他們一下子火了起來,但是臨近的比賽拼的還是真本事……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的陣頭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愛情的故事日本電影 瀏覽:8
成龍和麥嘉電影 瀏覽:123
電影拍攝場面大全 瀏覽:552
電影院內網女妖男 瀏覽:236
非誠勿擾2電影最後音樂 瀏覽:536
發財有道電影演員表 瀏覽:137
陳佩斯電影大全完整版喜劇 瀏覽:139
具有影響力的電影導演英語作文 瀏覽:502
女演員宋寧電影 瀏覽:540
法國電影完美男人 瀏覽:123
粵語電影在線觀看喜劇電影 瀏覽:936
電影演員我徹底 瀏覽:850
有什麼電影大尺度 瀏覽:29
電影發財日記不在電影院上映嗎 瀏覽:569
我是大哥大電影版插曲 瀏覽:549
法國電影鐵路 瀏覽:875
你好李煥英電影票房分成比例 瀏覽:266
彭昱暢電影結局父親 瀏覽:311
皮皮Av電影網站 瀏覽:299
近日上映的電影成龍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