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理白族金華啊鵬是什麼意思
金華鎮,是大理州劍川縣政府所在地,也是《五朵金花》電影男主角阿鵬的故鄉。
『貳』 請問一下《五朵金花》與《阿詩瑪》這兩部電影具體在雲南哪個地方拍攝的
五朵金花是發生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講的是白族的故事.拍攝地點有蒼山,洱海,蝴蝶泉等地
也就是為了突出大理的風花雪月的特點.
阿詩瑪是發生在原來的路南縣,現在的石林縣的故事
拍攝地點就在路南石林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的經典性傳說
『叄』 雲南風光確實美 有暇還要走一回
2012年正月初四,一位朋友約我去雲南 旅遊 。飛機到達昆明的賓館已是午夜。賓館比較簡陋,但衛生條件還不錯。一夜無話,夢中睡覺正香,突然聽到雄雞報曉的聲音。我睜開眼睛,見室外還是黑天,估計這家賓館在郊區,否則不會有雞叫的聲音。
早餐後,導游讓大家趕緊上車。車窗外面的天還不十分亮,但東方已經有了晨曦。賓館大門旁邊有一排雞舍,裡面有幾只大公雞,我突然來了興致,作了一首詩,《入昆明》:
夜半落地入春城,
拂曉突然聞雞鳴。
驢友倉促進早餐,
登車徑向雪山行。
我們去的第一個景點是蝴蝶泉,這是《五朵金花》影片中的一個著名景點。雖然這是愛情之泉,我卻沒有青年人的激情。繞看泉水,不見蝴蝶,這兒只不過是一處普通的泉水。一棵老樹橫卧泉上,水灣四周砌有石牆。泉邊有石刻屏,屏上有蝴蝶泉紀事。泉水清清,游動著一群群彩色的金魚。泉水溢出形成小溪向山坡下流去,沿途形成若干小水潭,水潭中都有彩色的金魚。水中的魚是放生後成群的,近處就有人賣魚,供人們放生。這個地方遊人很多,專門出售的放生金魚,非常有可能是就地撈上來的。否則,每天放生的魚那麼多,魚是從哪裡來的呢?
蝴蝶泉側面的山坡上,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是天龍影城,《天龍八部》就是在這里拍攝的。站在影城前的廣場上,可以看到遠處的洱海。《五朵金花》中的洱海是很美的,在這里看去,洱海並不大,景色也沒有那麼美,看來藝術加工和現實景色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蝴蝶泉里有許多硬幣,這是很多青年人來這里為愛情許願時扔在水中以表心跡的。這處愛情的聖地,成就了無數姻緣。許多青年男女在這里許願放生、山盟海誓之後,又有多少人真地會白頭皆老呢?看到泉水中倒映的數不清的青年男女,我有許多感慨,便作了一首詩《蝴蝶泉》:
天龍影城落蒼山,
遙觀洱海波映天。
蝴蝶泉里遊人織,
許願放生水中錢。
我們到了大理古城,導游告訴我們,在這里會遇到很多陪遊客照相的金花。《五朵金花》的電影放映以後,大理一帶叫金花的女孩數不清。大理古城很有特色,古香古色的民族建築坐落在道路兩旁。家家戶戶門前都有竹子和各種鮮花,沿街的房子都是商鋪,主要出售各種 旅遊 紀念品。那些仿銀的各種首飾足以亂真,價格極其便宜。到此地 旅遊 ,給孩子們買點禮物還真花不了多少錢。走進城裡,花卉香氣撲鼻,色彩斑斕。大理古城內家家戶戶都有井,家家門前都有渠水環繞,令人十分愜意。觀賞美好的古城內景,我作了一首《大理古城》:
泉水穿街繞九 巷,
井涌甘霖潤十芳。
萬人彩妝街三月,
百戶植花嗅千香。
大理古城外的廣場上,有若干個照相點,每個照相景點都有五個身穿白色服裝,外套綵衣和圍裙的「白族」姑娘,她們戴著彩色的花環或帽子,紛紛拉遊客照相。這些女孩陪客人照相要收費的,價格並不低,如果不小心被拉去合影,就會被狠狠宰上一刀。幸虧我不好色,女孩子們誰也拉不動我。她們只好給我白白的大眼球,心裡一定在罵我吝嗇。離開大理古城時我作了一首《大理金花》:
大理古城人如蟻,
五朵金花披綵衣。
青磚金字歷滄桑,
段氏皇朝藏隱迷。
白族是中國西南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白族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大理男子一般纏白色或藍色包頭,上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下穿白色、藍色長褲。白族女子多用綉花布或彩色毛巾纏頭,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綉花短圍腰,下穿藍色寬褲,足蹬綉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綉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未婚女子梳獨辮且盤在花頭帕外面,再纏上花絲帶等,左側垂著一束白絛穗。婚後發辮改為挽髻,盤在頭頂,外包紮染或蠟染的藍布帕,纏素色布條。最外面的一塊布上綉白族人民喜歡的圖案,外纏多種顏色的頭繩,格外美麗。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鐲、銀墜耳環。白族姑娘的頭飾,蘊含著風花雪月之意。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穗子是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白族住屋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白族信仰本主崇拜。本主是「本境土主」、「本境福主」的簡稱。白族人認為,本主就是自家或村社的保護神,能保佑他們「為士者程高萬里,為農者粟積千鍾,為工者巧著百般,為商者交通四海」。從唐代以來,本主文化在蒼山洱海間世代相傳。
離開白族村落時我作了一首《白族》:
青瓦雪牆三滴檐,
彩帽銀飾歌聲連。
背依蒼山觀洱海,
金花爛漫美無邊。
無邊金花既有對白族姑娘的贊美,也有對大理一帶金色爛漫的油菜花的稱贊。
在大理西湖的白族之鄉,我們有幸體驗了特殊的白族文化。在這里可以免費觀賞白族的歌舞,有的驢友還興高采烈地體驗了白族的結婚禮儀。白族姑娘給遊客扮演了一回新娘可不是鬧著玩的,參與這個節目是必須交費的,據說價格不菲。我們在觀賞歌舞演出的時候,免費品嘗了白族待客的三道茶禮。品茶之後,可以免費在西湖上乘船游覽,山光水色,白族風情,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上岸之後,我作了一首《大理西湖》:
大理西湖映蒼山,
三道茶禮歌舞歡。
水面遊船載笑聲,
忘卻憂愁似神仙。
當晚,我們進入麗江新城時,已是滿城燈火。盡管天色已晚,麗江新城夜晚還是很熱鬧的,所有的商店晚上依然經營。
第二天要觀賞玉龍雪山。導游告訴我們,只能在下面看,不組織遊客上山,但要在露天劇場里看大型演出《麗江印象》。這個節目是張藝謀排演的,節目錄制完後,《麗江印象》就成了招攬遊客的主要節目。在等待入場的時候,我沿著柏油路慢跑了約有2000米。雖然這里是高原,跑過之後,並沒有覺得特別難受,看來自己的體力還是不錯的。
玉龍雪山看上去很高,只在山峰上有一點積雪。雪山氣勢雄偉,給我的印象還是不錯的。回程的時候,我寫了一首《玉龍雪山》:
黎明披寒探玉龍,
銀裝素裹接蒼穹。
麗江印象歌舞壯,
人與自然造神功。
從雪山回行,又到黑龍潭游覽。黑龍潭水清沏底,可見魚游,山影、水景渾然一體,令人十分留戀。潭中倒映著雪山、竹林,池邊的錦色竹樓給人一種仙境之感。黑龍潭流出的一條長長的水渠中,有一種不知什麼名字的水藻像美女的發絲順水而下,令人產生種種遐想。
離黑龍潭不遠的地方是麗江古城,麗江古城雖有名氣,但幾乎成了出售 旅遊 紀念品的集市。除了那架老式水車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欣賞的文化遺跡,令人著實遺憾。如果當地政府能夠保留一些 歷史 文化讓遊客們欣賞,比到處叫賣商品的意義會更大。回到車上,我作了一首《黑龍潭》
古寺雪山映龍潭,
錦樓竹林碧水潺。
渠面長藻如發絲,
古城麗江在眼前。
大巴車帶著我們來到了一處小鎮,入口有一牌匾,寫著「束河古鎮」幾個大字。小鎮古香古色,全是木樓建築。街道都是用粗石鋪就,只能步行,不可行車。小鎮不大,都在出售仿古紀念品。在一些鋪子前可以看到工匠正在坩鍋里化制銀器。這些手工製作的東西肯定不是真正的銀器,其價格之低告訴人們:這里都是假銀。
小鎮里的彩綿製作工藝真是不錯,件件都是藝術品。中午在這里吃了一餐具有地方特色的菜餚,遺憾的是不夠吃,稍慢一點的驢友就吃不飽。同行的遊客多數報怨,只有我不吱聲,我吃飯速度快此時占盡優勢。離開小鎮,我作了一首《束河古鎮》:
束河古鎮清水園,
彩錦工藝鋪相連。
木樓舊屋前人造,
粗石甬路歸自然。
我回到通化書的時候,束河古鎮遭到了一場火災,所幸只燒毀了十餘間店鋪。小鎮上全是木製樓房,一旦滅火不及,就是滅頂之災。
途中最難忘的景點是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地處險山絕崖之間,山腳有一處水泊,需乘船過去,沿著陡峭的台階山路向上攀登。越登越高,從半山向下望去,山澗深不見底,身體周圍似有雲霧環繞。山路驚險,每邁一步都膽顫心驚。一隻大鳥在半山腰飛翔,估計是大鷹在尋找獵物。初登山時,可以看到幾處瀑布,水聲如雷。登到半山腰時,水聲更大,卻無法看到瀑布。水往低處流,聲音往上傳,在山上聽得特別清楚。山上有一種小型的軌道車,遊客自己駕車行駛。我租了一輛車在軌道上急駛,好不快活。誰知高興了一半,半途中車子停下走不動了。前面的車子發生了故障,把我們幾輛車留在一處非常險峻的半山腰上。這是一處懸崖,沒有任何落腳之處,只有幾片安全網在軌道下面。我不知道什麼時間能夠排除故障,只好獃在車里一動也不動。我的前面是一位小夥子,我的後面是一位姑娘。小姑娘嚇得哭起來,我安慰她:「別害怕,景點會解決的。」過了一會,有兩個工作人員從山崖邊爬過來,排除了故障,車子又繼續前進了。到了終點,我下了車子,沿著只有一尺寬的台階路向山下挪動著。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終於到了山下。回頭向山頂看去,白雲飄繞,山峰半隱半現,遊人如同螞蟻般大小。回想剛才的一幕,不由地一陣寒意從心底升起。乘船回到山邊,稍歇息之後,我作了三首《茶馬古道》:
一
險崖澗深不見底,
懸空鑿路令人奇。
大理千年通西藏,
茶馬古道驚世迷。
二
百丈懸崖嘆驚險,
身如危卵足生煙。
谷深難窺聽雷吼,
空中有路半尺寬。
三
飛車身在半空行,
險峰絕路掛古松。
腳踏白雲大鳥飛,
回到人間膽寒生。
(註:茶馬古道在古代時與西藏相連,大理國遇有戰事,常有西藏來兵救援。)
游完茶馬古道,我們在 途中住了一夜,於天亮後來到九鄉溶洞。初進溶洞區,有一處一線天的景色令人十分驚奇。兩座山崖緊緊相依,中間只有一條很窄的縫隙可以看到一條藍天。山澗里一條碧水極其清澈,乘船上行猶如身在山縫之中。澗水兩邊奇石怪樹絡繹不絕,風景特異,令人驚嘆。沿著彎曲的棧道進入溶洞時,我被溶洞的規模巨大嚇了一跳。洞內彩燈映照著各種奇形怪狀的鍾乳石,有的像猛獸,有的像小鳥,有的像觀音,有的像如來。那一處梯田狀的地方,層層疊疊,水注田中,稱為神田。無論從上面往下看,或從下面往上看,這地方真像是雲貴高原一帶的梯田。過了神田不遠,有兩處巨大的瀑布發出雷一般的轟鳴,巨大的水柱噴涌而下,形成滾滾巨流向地底流去。過了瀑布,前面一處鍾乳石像是孫悟空拜見如來佛祖,活靈活現,令人叫絕,這個景點叫金猴拜佛。
溶洞里的各種各樣的鍾乳石,化成千姿百態的神情,令洞內的遊客不時閃起手機的燈光,並發出驚訝的叫聲。不知不覺,我用手機拍了一、二百張照片,電池也快用盡了。我們在洞中,不知走了多長時間,遠處現出一個洞口,一縷陽光照進了進來。此時真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幾千年之感。洞口有一座巨石,像雄獅一樣扼守在洞口處。這個雄獅,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十分相像。出了溶洞,是一個纜車站,我們登上纜車,身體漸漸升在空中。藍天白雲,陽光明媚。俯瞰大地,青山碧水,影像萬千,九鄉溶洞已沉浸在山水畫卷之中。此時,如身臨仙境,令人心曠神怡。晚上回到賓館,心血來潮,寫了四首《九鄉溶洞》:
一
雲南溶洞藏九鄉,
鍾乳奇石呈彩裝。
金猴拜見佛蓮花,
得遇雄獅沐新陽。
二
水清澗深一線天,
神女地穴結佛緣。
百尺窟內雷瀑吼,
通幽曲徑觀神田。
三
水滴鍾乳千百姿,
石林倒掛誰人織?
或人似獸隨意想,
今觀仙境嘆來遲!
四
身體漸升天地間,
五彩山水在眼前。
神毫繪出美景圖,
心曠神怡樂如仙。
離開九鄉溶洞,我們來到了石林。這個地方因為地質沉降變化等原因,造成土地石漠化,形成了石林這個特殊的景觀。石林因為石景怪異,成了人們游覽的勝地。在一處碧水環繞的地方,一塊巨石像一個美麗的姑娘正向遠處眺望。當年《阿詩瑪》這部影片歌頌了美麗的白族姑娘阿詩瑪和白族小伙阿黑哥的愛情傳說,令人感天動地。這個山石狀如遙望遠方的美女,被人們傳說是阿詩瑪的化身,並成為人們歌頌美好愛情的寄託。許多結伴的青年男女遊客,紛紛在這里留下合影,期望自己的愛情天長地久。
石林中有一處貓捉老鼠的景觀非常逼真,兩塊巨石,一像貓一像鼠,天地造化,令人叫絕。我用手機拍攝了這個美景,回來放在電腦一看,美妙絕倫。在這個地方,我為石林寫了兩首詩:
《貓戲鼠》
盤古萬載海成山,
水去陸升石林現。
千奇百景貓戲鼠,
花團錦綉岩木間。
《阿詩瑪石》
天造奇景水映花,
千古望石阿詩瑪。
情感 天地海可枯,
黑哥何時能回家?
在雲南,我們還游覽了白水台,這是一處佛教聖地。游覽那天正是早晨。天氣較冷,霧氣彌漫。白水台有三個水潭,在那裡觀賞了清晨雪山下的佛景。我寫下了一首《麗江白水台》
東巴聖地三池潭,
艷陽初升佛光閃。
隔岸能拜林中寺,
依山可觀水生煙。
路過下關時,我們看到了下關的飛輪,聽了導游對風花雪月的解釋,我寫了兩首《大理風華》,
一
風出下關無稻浪,
六丈茶樹綻白花。
蒼山常年有雪景,
洱海映月不想家。」
二、
下關飛輪急速轉,
麗江古城水車緩。
九鄉溶洞石林美,
風花雪月在嶺南。
途中我們觀看了東巴文化的千字書和東巴村落,東巴村落是納西族或其他民族生殖崇拜的地方。一個不大的廣場上,立著若干個木柱,柱子上刻畫有圖案,很多男女便在這里留影。看到此景,我心裡一動,發現這不是留影的地方。在廣場入口的介紹中,確認了我的猜想。這里的木雕、石雕及石刻,表達的是少數民族的生殖崇拜,雕塑大都是生殖器官。
自古以來,西南地區就是少數民族的重要聚居地,藏族、彝族、白族、納西族、苗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諾族、景頗族、獨龍族、羌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傣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水族、瑤族等在雲南都有聚集性分布。這些民族大都有生殖崇拜習俗,尤以藏族、彝族、白族、納西族、苗族、羌族、傣族最為典型。
離開東巴村落,我 寫了一首《東巴文化》:
東巴教義驚中外,
象形文化深如海。
納西民族崇生殖,
千字天書引客來。
最後,我們游覽了昆明的民族園,園內以縮微方式營造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點和風土人情,其中的民族文化演出非常不錯。觀賞之後,我寫了兩首詩:
《古道風情》:
三江並流出高 峽,
神山聖水天上畫。
色彩斑斕風土情,
民俗沉澱奇異花。」
《 民族園 》。
民族園內民族多,
奇異花草奇異歌。
錦綉山水錦綉圖,
嶺南故事嶺南說。
旅遊 回返那天,飛機在沈陽降落後,我收到了一條雲南地震的消息。朋友給後去雲南 旅遊 的兒子打電話詢問,地震區距離他們較遠,一切安全。我在回返的 汽車 上寫了四句話:
沐風登機離昆明,
回落沈陽乘車行。
忽聞雲南有地震,
電話相慰免心驚。
註:1、神田、金猴、神女、佛蓮花皆溶洞內之美景。
2、貓戲鼠,乃石林一景。
3、東巴象形文字僅1300多個,至今使用,涵蓋文化無所不包,令世界驚奇。
4、嶺南。雲南因在雲嶺之南而得名。
5、地震。離開雲南約一小時,雲南元謀即發生地震。
『肆』 20世紀50年代有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五朵金花》,這部電影的情節曲折動人,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 )
雲南大理。
該片講述了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鍾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尋找金花,經過一次次誤會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伍』 20世紀50代有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五朵金花這部電影發生在哪個成市
答,發生在雲南省大理市。
『陸』 拍攝五朵金花在什麼地方
電影五朵金花的拍攝地——蝴蝶泉
蝴蝶泉,在大理市周城北1公里處,滇藏公路西側,蒼山的雲弄峰下。進入公園,緩步上坡,行約半里。即是一片成蔭綠樹,走過古樸的石坊,迎面有一塊高約3公尺的大理石石碑,碑呈棱形,正面右側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左側刻有郭沫若詠蝴蝶泉詩的手跡;碑的背面,刻著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沿林蔭小道曲折前行約三四十公尺,只見古樹林立,濃蔭蔽天,一方清泉嵌於其間,底鋪青石,寬約兩三丈,有大理石欄桿,常有人擲金屬錢幣於池中,觀其緩緩旋落或浮於水上。這就是「蝴蝶泉」。
《五朵金花》拍攝於1958年。
簡介: 雲南大理的「三月街」盛會,使一對白族青年阿鵬與金花相識並相愛。他們在蝴蝶泉邊定情,相約明年再會。翌年山茶花開時,阿鵬如期而至,但未見金花蹤影。痴情的阿鵬便開始了遍及蒼山洱海的尋訪。他不知金花的姓氏地址,連續與4個金花鬧出一段段有趣的誤會。最後,在定情的蝴蝶泉邊,阿鵬終於找到了他心愛的金花,其他4位金花也到蝴蝶泉邊為他們祝福。
http://www.dalidaily.com/wenhua/20060601/094420.html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04/05/17/006050536.shtml
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73042785095357
《新五朵金花》電視劇拍攝地也在雲南大理蒼山洱海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l/2009-01/04/content_7363361.htm
http://news.qq.com/a/20081220/000607.htm
『柒』 關於大理的電影
關於大理的電影很多,但影響力最大的是《五朵金花》,此部電影讓大理聞名於世界,也掀起了大理旅遊熱。要想了解大理的前世今生,不能不看《五朵金花》。
後期的《心花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傳了大理洱海美景,但沒有《五朵金花》那樣突出大理人的文化特色。
《大理愛情故事2017》,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為基礎改編的實驗電影,講述一個上海大公司女白領和大理本地男人相戀又錯過的愛情故事。於2020年8月25日上映。
還有《十全九美》、何潤東版的《玉觀音》多是在大理采景。
電影版的《男才女貌》,與之前的電視劇在故事情節上並無關聯,而是全新打造了一個青春愛情故事,拍攝背景也由原來的上海大都市改為具有古樸民風的雲南大理。
建議大理可以查看《遙遠的諾鄧》,主要講述大理州雲龍縣諾鄧鎮鄉土人文及文物保護,特別是小學生做飯的那個畫面,非常感染。
『捌』 誰告訴我五朵金花是哪個民族地
白族;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電影《五朵金花》故事發生的地點雲南大理就是白族集居地,從它的音樂,服飾,風俗都體現白族的民族風格。
電影裡面的 五朵金花是
.... 副社長金花
.... 煉鋼廠金花
.... 拖拉機手金花
.... 畜牧場金花
.... 積肥模範金花
中國游泳隊的五朵金花為:庄泳、林莉、錢紅、楊文意和楊曉紅
『玖』 雲南五朵金花是誰
目前常說的雲南《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講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鍾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淘金花,顛末一次次的誤會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動人故事。
五朵金花是指五個名字叫金花的姑娘,她們的區別是在不同的地方上班,現實中並不存在
演員表
楊麗坤 .... 副社長金花
王蘇婭 .... 煉鋼廠金花
朱一錦 .... 拖拉機手金花
譚堯中 .... 畜牧場金花
孫靜貞 .... 積肥模範金花
『拾』 誰知道新還珠格格裡面蕭劍和晴兒去的那個大理具體在哪裡嗎
大理位於雲南省中部偏西,總面積 29459平方公里,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是祖國大西南一塊待開發的寶地。全州轄一市十一縣,是一個居住著漢、白、彝、回、僳僳、藏、納西等26個民族的地區,1999年末總人口326.0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佔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萬人,是一個以白族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聞名於世的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緬、滇藏公路交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