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出會電影有哪些

台灣出會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4 17:39:24

1. 求台灣的經典電影

歷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金馬獎】(1962)
最佳劇情片:《星星月亮太陽》
優等劇情片:《一萬四千個證人》,《楊貴妃》,《宜室宜家》
最佳紀錄片:《今日金門》
獲獎助金影片:《趙氏孤兒》, 《脂粉間諜網》 , 《慈母千秋》
最佳導演:陶秦《千嬌百媚》
最佳編劇:秦亦孚《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男主角:王引《手槍》
最佳女主角:尤敏《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男配角:矮仔財《宜室宜家》
最佳女配角:唐寶雲《台風》
最佳童星:費立《金喇叭》
最佳彩色攝影:黃明《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黑白攝影:華惠英《宜室宜家》
最佳音樂:姚敏《千嬌百媚》
最佳剪輯:姜興隆《楊貴妃》
最佳錄音:鄺護《楊貴妃》
最佳紀錄片策劃:戴彭齡《今日金門》

第二屆【金馬獎】(1963)
最佳劇情片:《梁山伯與祝英台》
優等劇情片:《黑夜到黎明》,《武則天》,《小女兒》
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吳鳳
最佳紀錄片:《台灣漁業》
獲獎助金影片:《白雲故鄉》,《梁紅玉》
最佳導演:李翰祥《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編劇:葛瑞芬《為誰辛苦為誰忙》
最佳男主角:唐菁《黑夜到黎明》
最佳女主角: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男配角:馬驥《白雲故鄉》
最佳女配角:杜鵑《巫山春回》
最佳童星:羅宛琳《街頭巷尾》
最佳黑白攝影:何鹿影《荷花》
最佳音樂:周藍萍《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剪輯:姜興隆《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演員特別獎:凌波《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紀錄片攝影:陳玉帛《台灣漁業》

第三屆【金馬獎】(1965)
最佳劇情片:《養鴨人家》
優等劇情片:《深宮怨》,《人之初》,《血濺紅牡丹》
優等紀錄片:《石門水庫》,《武昌演習》
最佳藝術設計特別獎:《春江花月夜》
獲獎助金影片:《八十八號情報員》,《最後的裁判》
最佳導演:李行《養鴨人家》
最佳編劇:汪榴照《諜海四壯士》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養鴨人家》
最佳女主角:李麗華《故都春夢》
最佳男配角:井淼《故都春夢》
最佳女配角:王萊《人之初》
最佳童星:小龍《最後的裁判》
最佳彩色攝影:賴成英《養鴨人家》
最佳黑白攝影:王劍寒《一毛錢》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曹年龍《狀元及第》
最佳音樂:顧嘉輝《萬花迎春》,駱明道《情人石》
最佳剪輯:王朝曦《深宮怨》
最佳錄音:孫冰韻《深宮怨》
最佳紀錄片策劃:祈和熙,端木愃《春江花月夜》

第四屆【金馬獎】(1966)
最佳劇情片:《西施》
優等劇情片:《啞女情深》,《金玉奴》
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獎:《大地兒女》
最佳紀錄片:《成功嶺之歌》
優等紀錄片:《重慶演習》,《澄清湖》
獲獎助金影片:《鳳凰》
最佳導演:李翰祥《西施》
最佳編劇:胡金銓《大地兒女》
最佳男主角:趙雷《西施》
最佳女主角:歸亞蕾《煙雨蒙蒙》
最佳男配角:吳家驤《金玉奴》
最佳女配角:盧碧雲《煙雨蒙蒙》
最佳童星:謝玲玲《婉君表妹》
最佳彩色攝影:王劍寒《西施》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顧毅《西施》
最佳音樂:左宏元《啞女情深》
最佳剪輯:姜興隆《大地兒女》
最佳錄音 洪瑞庭《啞女情深》
演技特別獎:王莫愁《啞女情深》
最佳紀錄片攝影:祁和熙《澄清湖》
最佳紀錄片策劃:貢敏《成功嶺之歌》

第五屆【金馬獎】(1967)
最佳劇情片:《我女若蘭》
優等劇情片:《藍與黑》,《何日君再來》,《蘇小妹》
最佳導演:李嘉《我女若蘭》
最佳編劇:秦亦孚《蘇小妹》
最佳男主角:歐威
最佳女主角:江青
最佳男配角:崔福生《貞節牌坊》
最佳女配角:於倩《藍與黑》
最佳童星:謝玲玲《我女若蘭》
最佳彩色攝影:林文錦《我女若蘭》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翁文燈《我女若蘭》
最佳音樂(非歌劇):顧嘉輝《何日君再來》
最佳剪輯:汪晉臣《我女若蘭》
最佳錄音:殷變平《蘇小妹》

第六屆【金馬獎】(1968)
最佳劇情片:《路》
優等劇情片:《烽火萬里情》,《龍門客棧》,《太太萬歲》
最佳男主角:崔福生《路》
最佳女主角:凌波《烽火萬里情》
最佳男配角:井淼《烽火萬里情》
最佳女配角:歐陽莎菲《烽火萬里情》
最佳童星:嘉嘉《多少柔情多少淚》
最佳彩色攝影:林贊庭《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黑白攝影:余如季《白鷺人家》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李季《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音樂:王福齡《烽火萬里情》
最佳剪輯:沈業康《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錄音:洪瑞庭《寂寞的十七歲》

第七屆【金馬獎】(1969)
最佳劇情片:《小鎮春回》
最佳紀錄片:《張大千的畫》
最佳導演:白景瑞《新娘與我》
最佳編劇:吳桓《小鎮春回》
最佳男主角:楊群《揚子江風雲》
最佳女主角:李麗華《揚子江風雲》
最佳男配角:孫越《揚子江風雲》
最佳女配角:張冰玉《小鎮春回》
最佳童星:吳鳳鳳《小情人逃亡》
最佳彩色攝影:鄭潔《小鎮春回》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葉英晉,張國雄《月滿西樓》
最佳音樂(非歌劇):周藍萍《水上人家》
最佳剪輯:汪晉臣《新娘與我》
最佳錄音:王永華《珊珊》
最佳紀錄片策劃:楊文淦《龍井鄉》
特別獎:童月娟

第八屆【金馬獎】(1970)
最佳劇情片:《家在台北》
優等劇情片:《歌聲魅影》,《高山青》,《路客與刀客》,《新不了情》
最佳導演:張曾澤《路客與刀客》
最佳編劇:魯稚子《歌聲魅影》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高山青》
最佳女主角:歸亞蕾《家在台北》
最佳男配角:儀銘《歌聲魅影》
最佳女配角:夏台鳳《歌聲魅影》
最佳童星:俞健生《不敢跟你講》
最佳彩色攝影:賴成英《群星會》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高山嵐《幸運草》
最佳音樂(非歌劇):周藍萍《路客與刀客》
最佳剪輯:汪晉臣《家在台北》
最佳錄音:洪瑞庭《群星會》
優秀演技特別獎:胡燕妮

第九屆【金馬獎】(1971)
最佳劇情片:《緹縈》
優等劇情片:《落鷹峽》,《母與女》,《庭院深深》,《精忠報國》,《十二金牌》
最佳技術特別獎:《再見阿郎》
最佳導演:丁善璽《落鷹峽》
最佳編劇:李翰祥《緹縈》
最佳男主角:王引《緹縈》
最佳女主角:盧燕《董夫人》
最佳男配角:王戎《庭院深深》
最佳女配角:陳莎莉《落鷹峽》
最佳童星:游龍《精忠報國》
最佳彩色攝影:範金玉《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攝影:祁和熙《董夫人》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梁延興《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美術設計:包天鳴《董夫人》
最佳音樂(非歌劇):夏祖輝《緹縈》
最佳剪輯:郭延鴻《獨臂刀》
最佳錄音:林丁貴《落鷹峽》
最佳紀錄片攝影:祁和熙《太極拳》
最富創意特別獎:唐書璇《董夫人》
最佳演員特別獎:金峰《啞巴與新娘》
最有希望新女星:徐楓《龍城十日》
最有希望新男星:邱陽《三朵花》

第十屆【金馬獎】(1972)
最佳劇情片:《秋決》
優等劇情片:《還君明珠雙淚垂》,《精武門》,《真假千金》,《萬事如意》,《水滸傳》
最佳導演:李行《秋決》
最佳編劇:張永祥《還君明珠雙淚垂》
最佳男主角:歐威《秋決》
最佳女主角:翁倩玉《真假千金》
最佳男配角:魏蘇《大地春雷》
最佳女配角:傅碧輝《秋決》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賴成英《秋決》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上林《俠女下集》
最佳剪輯:張耀宗《(精武門》
最佳錄音:洪瑞庭《大地春雷》
最佳技藝特別獎:李小龍《精武門》

第十一屆【金馬獎】(1973)
最佳劇情片:《忍》
優等劇情片:《十四女英豪》,《猛龍過江》, 《突破國際死亡線》,《愛的天地》,《天
倫樂》
宣揚中國文字特別獎:《中國文字演變》
優秀演技特別獎:嘉凌《忍》
優秀演員特別獎:狄龍《刺馬》
最佳導演:程剛《十四女英豪》
最佳編劇:鳳鳴編劇小組《忍》
最佳男主角:楊群《忍》
最佳女主角: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
最佳童星:湯志偉《天倫樂》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愛的天地》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鄒志良《彩雲飛》
最佳音樂(非歌劇):劉家昌《愛的天地》
最佳剪輯:張耀宗《猛龍過江》
最佳錄音:王永華《十四女英豪》

第十二屆【金馬獎】(1975)
最佳劇情片:《吾土吾民》
最佳導演:劉藝《長情萬縷》
最佳編劇:張永祥《吾土吾民》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長情萬縷》
最佳女主角:盧燕《傾國傾城》
最佳男配角:儀銘《雲深不知處》
最佳女配角:蕭芳芳《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景森《傾國傾城》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溫隆信《雲深不知處》
最佳剪輯:張耀宗《直搗黃龍》
最佳錄音:王永華《少林五祖》
最佳攝影:余如季《木琴心聲》

第十三屆【金馬獎】(1976)
最佳劇情片:《梅花》
優等劇情片:《滴滴血淚滴滴情》,《碧雲天》,《狼牙口》,《八道樓子》, 《刺客》
最佳導演:張佩成《狼牙口》
最佳編劇:鄧育昆《梅花》
最佳男主角:常楓《香花與毒草》
最佳女主角:徐楓《刺客》
最佳男配角:郎雄《狼牙口》
最佳女配角:張艾嘉《碧雲》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梅花》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王童《楓葉情》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劉家昌《梅花》
最佳剪輯:張耀宗《(密宗聖手》
最佳錄音:忻江盛《梅花》
最具表現時代意義特別獎:香花與毒草

第十四屆【金馬獎】(1977)
最佳劇情片:《梘橋英烈傳》
優等劇情片:《人在天涯》, 《秋霞》,《乾隆下江南》,《追球追求》,《千刀萬里追》
最佳卡通:《未雨綢繆》
最佳導演:張曾澤《梘橋英烈傳》
最佳編劇:何曉鍾《梘橋英烈傳》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人在天涯》
最佳女主角:陳秋霞《秋霞》
最佳男配角:白鷹《千刀萬里追》
最佳女配角:胡茵夢《人在天涯》
最佳童星:鄔裕康《艷陽三月天》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鴻鍾《梘橋英烈傳》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景森《乾隆下江南》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顧嘉輝《秋霞》
最佳剪輯:王其洋《梘橋英烈傳》
最佳錄音:祈江盛《梅花》
最佳卡通影片編導:黃木村《未雨綢繆》

第十五屆【金馬獎】(1978)
最佳劇情片:《汪洋中的一條船》
優等劇情片:《蒂蒂日記》,《煙水寒》,《鄉野奇談》, 《賣身契》,《手足情深》
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多情劍客無情劍》
最佳劇情片導演:李行《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編劇:張永祥《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秦漢《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恬妞《蒂蒂日記》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歸亞蕾《蒂蒂日記》
最佳劇情片童星:黃一龍《鄉野奇談》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陳景森《金玉良緣紅樓夢》
最佳劇情片音樂:黃茂山《鄉野奇談》
最佳劇情片剪輯:張耀宗《賣身契》
最佳劇情片錄音:林焜祈《煙水寒》
最佳劇情片攝影:陳坤厚《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十六屆【金馬獎】(1979)
最佳劇情片:《小城故事》
優等劇情片:《山中傳奇》, 《成功嶺上》, 《歡顏》, 《春寒,《香火》
最佳紀錄片:《怒潮澎拜》
優等卡通片獎:《幸福掌握在您手上
最佳劇情片導演:胡金銓《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張永祥《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李翰祥《乾隆下揚州》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林鳳嬌《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韓蘇《歡顏》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沈時華《一個女工的故事》
最佳劇情片童星:歐弟《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胡金銓《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攝影:俊傑《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配樂:吳大江《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沈呂白,李泰祥《歡顏》
最佳劇情片剪輯:姜興隆《冷血十三鷹》
最佳劇情片錄音:周少龍《山中傳奇》 最佳紀錄片策劃:洪老典《北港牛墟》

第十七屆【金馬獎】(1980)
最佳劇情片:《早安台北》
優等劇情片:《碧血黃花》,《鄉野人》,《金榜浪子吳祥輝》,《六朝怪談》,《瘋劫》
最佳紀錄片:《古厝-中國傳統的建築》
優等紀錄片:《國劇藝術》,《坐骨連體男嬰分割手術》
優等卡通片:《三國演義》
優良策劃特別獎:《古寧頭大戰》
最佳劇情片導演:王菊金《六朝怪談》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宋項如《侯鳥之愛》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劉正謙《賭國仇城》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王冠雄《茉莉花》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徐楓《源》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向雲鵬《鄉野人 》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邵佩玲《茉莉花》
最佳劇情片童星:林小樓《鄉野人》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鍾志文《瘋劫》
最佳劇情片攝影:張季平《源》
最佳劇情片剪接:余燦峰《瘋劫》
最佳劇情片錄音:忻江盛《古寧頭大戰》
最佳紀錄片策劃:李樹屏《國劇藝術》
最佳紀錄片攝影:張照堂《古厝-中國傳統的建築》

第十八屆【金馬獎】(1981)
最佳劇情片:《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記錄片:《海洋牧場之開發》
最佳卡通片:《老夫子》
最佳劇情片導演:徐克《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吳念真《同班同學》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張永祥《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譚詠麟《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張艾嘉《我的爺爺》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王珏《皇天後土》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王萊《小葫蘆》
最佳劇情片童星:鄭傳文《原鄉人》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陳景森《徐老虎與白寡婦》
最佳劇情片攝影:黃仲標《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服裝設計:李燕萍《徐老虎與白寡婦》
最佳劇情片原作音樂:李泰祥《名劍風流》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翁清溪《原鄉人》
最佳劇情片剪輯:周國忠《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錄音:鄺護《愛殺》
最具時代意義特別獎:《皇天後土》

第十九屆【金馬獎】(1982)
最佳劇情片:《辛亥雙十》
最佳記錄片:《朱銘的斧里乾坤》
最佳劇情片導演:章國明《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張鍵《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艾迪《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汪萍《武松》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谷峰《武松》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葉德嫻《汽水加牛奶》
最佳劇情片童星:周品君《在那河畔青草青》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黃銳民《再生人》
最佳劇情片攝影:林鴻鍾《苦戀》
最佳劇情片服裝設計:劉季友,李燕萍《武松》
最佳劇情片原著音樂:駱明道《辛亥雙十》
最佳劇情片改編音樂:關維鵬《彩雲曲》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成明,趙寧,琳妮《辛亥雙十》
最佳劇情片剪輯:江煌雄《人肉戰車》
最佳劇情片錄音:宇宙錄音室《再生人》

第二十屆【金馬獎】(1983)
最佳劇情片:《小畢的故事》
最佳紀錄片:《夏爾降坡公路》
最佳卡通片:《四神奇》
最佳導演:陳坤厚《小畢的故事》
最佳原著劇本:蔡繼光,許默《男與女》
最佳改編劇本:朱天文,侯孝賢,丁亞民,許淑真《小畢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孫越《搭錯車》
最佳女主角: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最佳男配角:谷峰《待罪的女孩》
最佳女配角:英英《看海的日子》
最佳童星:石安妮《魔輪》
最佳美術設計:張季平《大輪回》
最佳攝影:宋立平《今年的湖畔會很冷》
最佳服裝設計:胡金銓,配王童《天下第一》
最佳原著音樂:陳志遠,李壽全《搭錯車》
最佳電影插曲:李壽全《搭錯車》
最佳剪輯:周道淳,林善良《大輪回》
最佳錄音:高富國《搭錯車》

第廿一屆【金馬獎】(1984)
最佳劇情片:《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最佳紀錄片:《四季如春的台北》
最佳導演:麥當雄《省港旗兵》
最佳原著劇本:念真《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最佳改編劇本:侯孝賢,廖輝英《油麻菜子》
最佳男主角:李修賢《公僕》
最佳女主角:楊惠姍《小逃犯》
最佳男配角:常楓《頤園飄香》
最佳女配角:陳秋燕《油麻菜子》
最佳童星:林鼎峰《玉卿嫂》
最佳攝影:黃仲標《花城》
最佳剪輯:張耀宗《省港旗兵》
最佳錄音:王榮芳《玉卿嫂》
最佳美術設計:陳景森,鄺廣賢《唐朝豪放女》
最佳服裝設計:王榕生《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最佳原著音樂:張弘毅《玉卿嫂》
最佳電影插曲:陳志遠,慎芝《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第廿二屆【金馬獎】(1985)
最佳劇情片:《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導演: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原著劇本:朱天文,侯孝賢《童年往事》
最佳改編劇本:張毅,蕭颯《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等待黎明》
最佳女主角: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男配角:陳博正《超級市民》
最佳女配角:唐如韞《童年往事》
最佳攝影:陳坤厚《結婚》
最佳剪輯:蔣國權《NG慢半拍》
最佳錄音:杜篤之《超級市民》
最佳美術設計:王童,古田金,林崇文《策馬入林》
最佳服裝設計:王童,顏昭世《策馬入林》
最佳原著音樂:陳揚《結婚》
最佳改編音樂:張弘毅《國四英雄傳》
最佳電影插曲:李壽全,張大春《超級市民》

第廿三屆【金馬獎】(1986)
最佳劇情片:《恐怖分子》
最佳紀錄片:光啟社《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紀錄片導演:李道明《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導演:吳宇森《英雄本色》
最佳原著劇本:小野《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最佳改編劇本:吳念真《父子關系》
最佳男主角:狄龍《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最愛》
最佳男配角:秦沛《天天星期七》
最佳女配角:繆騫人《最愛》
最佳攝影:黃永恆《英雄本色》
最佳剪輯:黃銘林《飛躍羚羊》
最佳錄音:新藝公司《英雄本色》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最愛》
最佳服裝設計:張叔平《夢中人》
最佳音樂:左宏元,史擷詠《唐山過台灣》
最佳電影插曲:史擷詠《唐山過台灣》

第廿四屆【金馬獎】(1987)
最佳劇情片:《稻草人》
最佳紀錄片:《惜墨》(台制出品)
最佳導演:王童《稻草人》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流氓大亨》
最佳女主角:梅艷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午馬《倩女幽魂》
最佳女配角:林珊如《期待你長大》
最佳原著劇本:王小棣,宋紘《稻草人》
最佳改編劇本:阮繼志《胭脂扣》
最佳攝影:黃仲標《胭脂扣》
最佳剪輯:新藝剪輯組《倩女幽魂》
最佳美術設計:馬光榮《胭脂扣》
最佳服裝設計:陳顧方《倩女幽魂》
最佳原著音樂:張弘毅《尼羅河女兒》
最佳電影插曲:陳揚,吳念真《桂花巷》

第廿五屆【金馬獎】(1988)
最佳劇情片:《七小福》
最佳紀錄片:《暮鼓晨鍾》
最佳導演:羅啟銳《七小福》
最佳原著劇本:羅啟銳,張婉婷《七小福》
最佳男主角:萬梓良《大頭仔》
最佳女主角:鄭裕玲《月亮星星太陽》
最佳男配角:周星馳《霹靂先鋒》
最佳女配角:王萊《海峽兩岸》
最佳攝影:鍾志文《七小福》
最佳剪輯:余純,鄺志良《七小福》
最佳美術設計:黃銳民《警察故事續集》
最佳服裝設計:王耀年《傾城之戀》
最佳原著音樂:盧冠廷《七小福》
最佳電影插曲:王文清《黃色故事》
最佳紀錄片導演:林作庸《深山猶有讀書聲》
特別獎:《陰間響馬》

第廿六屆【金馬獎】(1989)
最佳劇情片:《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導演:侯孝賢《悲情城市》
最佳原著劇本:邱戴安平《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陳松勇《悲情城市》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配角:張世《香蕉天堂》
最佳女配角:李淑楨《魯冰花》
最佳攝影:黃仲標《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剪輯:王獻箎,鄒長根《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美術設計:張季平,栗通,陳耀圻,李寶琳《晚春情事》
最佳服裝設計:朴若木《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樂:陳揚《魯冰花》
最佳電影插曲:陳揚《魯冰花》

第廿七屆【金馬獎】(1990)
最佳劇情片:《滾滾紅塵》
紀實報導片:《紅樹林的故鄉》
最佳導演:嚴浩《滾滾紅塵》
最佳原著劇本:吳念真《客途秋恨》
最佳改編劇本:小野《刀瘟》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女主角:林青霞《滾滾紅塵》
最佳男配角:張學友《笑傲江湖》
最佳女配角:張曼玉《滾滾紅塵》
最佳攝影:潘恆生《滾滾紅塵》
最佳剪輯:金馬《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錄音:沈聖德《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美術設計:張西美,廖鳳平《滾滾紅塵》
最佳電影音樂:史擷詠《滾滾紅塵》
最佳電影插曲:黃霑《笑傲江湖》

第廿八屆【金馬獎】(1991)
最佳劇情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最佳導演:王家衛《阿飛正傳》
最佳原著劇本: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最佳男主角:郎雄《推手》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關海山《五億探長雷洛傳》
最佳女配角:王萊《推手》
最佳攝影:潘恆生《阮玲玉》
最佳剪輯:譚家明,奚傑偉《阿飛正傳》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阿飛正傳》
最佳造型設計:張叔平《阿飛正傳》
最佳電影插曲:倫永亮《何日君再來》
最佳電影音樂:黃霑,戴樂民《武狀元黃飛鴻》
最佳錄音:陳偉雄《阿飛正傳》
最佳紀實報導片:《帝雉時代》,《玉山九千英尺-台灣鳥類開拓史末章》
動畫創意特別獎:《薛西弗斯的一天》

第廿九屆【金馬獎】(1992)
終身成就特別獎:何基明
最佳劇情片:《無言的山丘》
最佳導演:王童《無言的山丘》
最佳原著劇本:吳念真《無言的山丘》
最佳改編劇本:賴聲川《暗戀桃花源》
最佳男主角:成龍《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最佳女主角:陳令智《浮世戀曲》
最佳男配角:顧寶明《暗戀桃花源》
最佳女配角:顧美華《浮世戀曲》
最佳攝影:李德成《霧都情仇》
最佳剪輯:張耀宗,張嘉輝《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最佳美術設計:李富雄《無言的山丘》
最佳造型設計:李富雄《無言的山丘》
最佳動作指導:程小東,元彬《新龍門客棧》
最佳電影音樂:黃舒駿《青少年哪吒》
最佳電影歌曲:黃霑《黃飛鴻之II男兒當自強》
最佳錄音:杜篤之,楊靜安《少年耶,安啦》
最佳紀實報導片:《小鷿鷈》
評審特別獎:《學仙記》

第三十屆【金馬獎】(1993)
終身成就特別獎:黃卓漢
最佳劇情片:《喜宴》
最佳紀錄片:《喜宴》
最佳導演:李安《喜宴》
最佳原著劇本:馮光遠,李安《喜宴》
最佳改編劇本:胡大為,鄧碧燕,林紀陶,於仁泰《白發魔女傳》
最佳男主角:成龍《重案組》
最佳女主角:吳家麗《赤裸的誘惑》
最佳男配角:郎雄《喜宴》
最佳女配角:歸亞蕾《喜宴》
最佳攝影:李屏《戲夢人生》
最佳剪輯:張耀宗《重案組》
最佳美術設計:葉錦添,李偉明,楊

2. 好看的台灣電影請賜教

《經過》

導演: 鄭文堂
主演: 戴立忍 , 桂綸鎂 , 蔭山征彥
她是靜,故宮助理研究員,自小聽著資深員工阿超伯的故宮往事長大,對隱深故宮的山洞庫房,有著浪漫想像。他是東橫,自由作家,幫故宮撰寫故事,一段失戀境遇讓他相信殘缺只是人生必經過程。而他是島,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車型設計師,在公司的內斗中敗陣,懷著與蘇東坡相似的心情來台尋寶,試著解開生命中的謎。

三個人的命運緊緊扣合,隨著『寒食帖』的秘密走進故宮的山洞密室,一段尋寶探秘的旅程,一場經過的回憶,即將開始…

《九降風》
導演:林書宇
主演:鳳小岳 鄭希彥 劉品言

新竹台地,每到九月初秋,風都特別的大。這是九個少男少女的故事,一九九六年,職棒正熱,他們都支持時報鷹隊。
他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聚在一起抽煙,中午在學校,會爬到屋頂上一起吃便當,放學後會聚在土地公廟前哈啦打屁,閑暇時會一起去看職棒比賽,甚至不滿判決,便會沖下去追打裁判,偶爾還異想天開,半夜爬到學校游泳池裡面,在池畔偷喝管理員的啤酒,然後通通脫光光裸泳,他們想像各種玩樂的方式,並且不顧一切的玩徹底。
九個人中,阿彥隱隱約約是大家的領導者,話不多、但有領袖魅力,到處留情、卻不知道怎麼愛別人。小芸是他的女朋友,卻不快樂,不享受這段愛情,反而常常去找小湯補習。
小芸決定跟阿彥分手,她寫了一封信,在他們九個人要去看職棒比賽前交給阿彥。阿彥放在口袋裡。夜晚,比賽結束了,大夥兒騎著車在路上狂飆,阿彥口袋裡的信被風吹走了,小湯叫喊著。一個閃神,撞上大貨車,阿彥倒在路上。
昏迷了一會兒,阿彥醒了過來,他說大家都沒駕照,不要去醫院,只要回家躺躺就好。阿彥說的算。大家一起到阿彥的小閣樓去,看他沒甚麼異樣,也就跟以往一樣的放肆喝酒、作樂打電動,並且輪流半個小時去叫醒阿彥,因為阿翰說:聽說腦震湯以後不能馬上睡覺,不然會一覺不起。凌晨四點,全部的人都睡了,阿彥也就再也沒有起來過了。
一起抽煙打屁作樂的朋友們,突然面對真實而殘酷的人生,隱藏在彼此之間的不諒解與不順眼逐漸浮上檯面,並且在摩托車事件達到最高點--博助把偷來的摩托車借給阿升騎,卻被警察抓到了,然而博助怕被退學,卻裝孬種不願出面,最講朋友義氣的阿行於是出面幫阿升頂罪,落得兩人雙雙退學的命運。
小湯在其中不停的想要調庭每個人之間的沖突與不滿,他想要回到過去,彼此只有信任與歡笑的時刻,他以為自己可以,但卻惹來一身腥。有人怪罪他多管閑事,更有人翻舊帳,他是最後一個該把阿彥叫醒的人,但卻打瞌睡,過去的友情只存在於回憶里,在路上碰到,也只會淺淺的笑著打招呼,更有人不再往來。
小湯和小芸越走越近,本來是半夜要去補習班排隊報名,最後卻到了賓館。但小湯一想到阿彥,便無法勃起,記憶仍在,小湯終究無法取代阿彥的位置。
在畢業典禮的當天,回憶湧上小湯的思緒,他穿著制服不去參加畢業典禮,卻一個人搭火車南下屏東,去找他們當初在球場上吶喊加油,如今卻陷入賭博泥沼的時報鷹隊……

《夏天的尾巴》

導演:鄭文堂
演員:張睿家 鄭宜農 藤岡靛 林涵
阿月是一位患有心臟病而休學在家的搖滾少女,每天跟著她的小貓『夏天』鬼混,平時最愛背著吉他,騎著單車穿梭在稻田、水利間。被學校退學的超級資優生陳懷鈞,與阿月朝夕相處之下,逐漸產生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感情……;日籍轉學生不破朗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足球世界,總是吸引著美少女模範生雯莉。熱情奔放的仲夏,四人在高鐵下的秘密基地一起享受玩樂,一起體驗愛情,一起解救企圖自殺的沮喪父子,實踐搖滾樂的熱血正義,渡過青春剩餘的時光。晴朗天空下,映照著四個大小孩各自心中的願望與秘密,無論生活是平凡或刺激、順利或挫折,總能將一切轉化的有趣。
青春就是要擁有一種取悅自己的能力,這是上天的禮物,如同貓的尾巴,獨處的時候拿來玩樂,沒有目標的時候拿來追尋。尾巴又有什麼作用呢?就是在找自己的快樂。

《花吃了那女孩》

導演:陳宏一
主演:林嘉欣 王心凌 許安安
旁白:陳綺貞

四段女女愛情喜劇,真人真事真情改編。如果南國冰封了,她還是愛她;看不見攻擊的城市裡,她決定愛她;夢見相反的夢,她一定是愛上她;像花吃了女生那樣,她們會相愛到永遠……愛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幾種?1.在一起很快樂。2.在一起不快樂。3.不在一起很快樂。4.不在一起不快樂。5.以上皆是。單選還是復選還是無可選?

電影《花吃了那女孩》海報
愛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幾種?
在一起很快樂。
不在一起比較快樂。
不在一起不快樂。
即使在一起也不快樂。
以上皆是。單選還是復選還是無可選?
四段小故事,都發生在台北一座老舊公寓里,公寓里的戀人都會收到一份寄給Candy Rain的無名包裹……
NO.1〈如果南國冰封了〉
小捷(辛佳穎飾)感情纖細而沒有主見,高中剛畢業便與男友分手,就在此時遇見高中同學小Pon(陳泱瑾飾),小Pon仿如陽光的笑容和帥氣以及百般溫柔,讓不知如何是好的小捷頓時找到生活及感情的依賴對象,兩人開始戀人般的同居生活。
可小捷對於兩人的關系百般顧忌,亦不願在朋友面前坦然表露,讓從不懷疑或隱瞞自己性向的小Pon再不能忍受,兩人終於為此吵起來,小捷淚眼離開,坐上火車回到家鄉……
NO.2 〈看不見攻擊的城市〉
完美主義者U(張榕容飾)是個有潔癖、做事一絲不苟、害羞及思想怪異的餐廳廚師,對於愛情的渴望往往利用虛擬的幻想代替實際的觸碰,從來不主動認識喜愛的人,網上交友成為唯一滿足渴望的出口。透過網路她認識了林銘(魏如萱飾)。林銘是個對自己工作和外型充滿自信的編輯,喜歡年紀比自己小的情人,認為如此她才可以掌握愛情也像掌握工作一樣。她倆每次約會,林銘總要掌握所有約會細節,U慢慢無法忍受林銘的大女人姿態,決定離開,同時思考著自己到底渴求什麼……
NO.3〈夢見相反的夢〉
Summer(高伊玲飾)是位美麗動人的女子,把愛情與婚姻看作兩回事的新時代女性,既感性又理智,一方面轟轟烈烈的愛著Spancer(吳立琪飾),另一方面又提醒自己要完成結婚生子的家庭責任與義務,總是熱情的愛,冷靜的決定。Spancer的世界則很單純,就是全心全意地愛著Summer。但是除了給予Summer用不完的愛,卻從不敢主動要求心所嚮往的渴望,對自己的愛總是有一種無以名的自卑;也因此對Summer的來去,都顯得無力及懦弱。兩人熱戀3年後分手,相約10年後等Summer盡完結婚生子義務後再聚首。
3年後,Summer帶著女兒與Spancer重聚,兩人打算重譜戀曲,不料,Summer的丈夫(莫子儀飾)突然現身,三人遂陷入尷尬的三角關系……
NO.4〈像花吃了女生那樣〉
Ricky(林嘉欣飾)是位速遞員,這大抵跟她處理愛情的方式一樣,來得快也去得快。花心的她最不擅長處理已失去愛的感情,每次都把分手搞得一團糟,因此前度情人總是纏擾不休。她的情感世界由是充滿暴力,總是在遺棄和被遺棄、打人和挨打之間渡過。
Ricky的現任女友(王心凌飾)是個任性又愛撒嬌的可愛女孩,愛好弄熒光色的頭發,彷佛恨不得全世界的眼光都專注在她身上。對於愛情具有強烈的佔有欲,只要Ricky的目光稍稍不在她身上,就即飽以拳腳。似乎透過肢體激烈的碰觸,才感到愛情的真實存在,「愛得強烈才會痛到深刻」是她獨創的愛情道理。

花吃了那女孩
劇情簡介:故事設定在台北一座老舊公寓里,公寓里的戀人都會收到一份寄給「Candy Rain」的無名包裹;但愛情猶如糖果,品嘗起來各有不同:《如果南國冰封》的少女迷情走台北,想跟愛情廝守的一刻卻不住撿拾一地的感情碎片;《看不見攻擊的城》的白羊座女孩小心翼翼追尋理想的愛情,卻不小心交了個貴氣的富姐姐;《夢見相反的夢》的她愛上快要結婚的她,她許下諾言先完成社會責任再續情緣,但漫長等待太痛苦;《花吃了那女孩》的辣女花心闖禍,可愛的女王原來個個是暴女,劈腿不能,四角戀構成一筆胡塗帳。

3. 有哪些關於台灣的電影啊

1. 台北飄雪 (2012) 陳柏霖 / 楊佑寧 / 童瑤

2. 大野狼和小綿羊的愛情(南方小羊牧場) (2012) 台灣 柯震東/簡嫚書

3. 變身超人(2013) 台灣 陳柏霖 / 郭雪芙 / 庭萱

4. 五月之戀(2004) 台灣 劉亦菲/陳柏霖/田豐

5. 九降風(2008) 台灣 鳳小岳 / 張捷 / 初家晴

6. 聽說 (2009) 台灣 陳意涵/彭於晏/陳妍希

7.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2011) 台灣 柯震東 / 陳妍希

4. 有哪些好看的台灣黑道電影

《艋胛》2010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由鈕承澤導演,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岳等主演。

劇情簡介

蚊子轉進這家三流高職的第一天,午餐飯盒裡他最 艋舺劇照(19張)愛的那隻雞腿就被狗仔駭搶走了,蚊子不知哪來的勇氣搶回了那根雞腿,一場從校門口到河堤的追逐戰就此展開。太子幫四人看到蚊子有如泥鰍般閃躲遁逃的身手,大樂,決定收他入幫。 隔天志龍領軍找來蚊子,在學校頂樓,將追打他的狗仔孩和體育班鐵人們獻祭給蚊子,讓他報仇個爽。「今天你不弄死他們,有一天你就會被他們弄死!」在和尚那句堅定的話里,臉上掛彩腫著一隻黑眼的蚊子,朝著其中一名鐵人奮力揮出生平第一枚主動攻擊的拳。接著,他加入太子幫,踏入黑道。 和尚講述艋舺歷史,教育蚊子,蚊子如同踏進大觀園,視野開展,世界遼闊。和尚送回家,丟給他一個在黑暗中會發光的溜溜球,他胸口突然變得暖暖的,原來這種感覺就叫友情。「意義是三小?我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白猴的話超酷,簡直是無敵真理。這一切,都像迷幻葯,令蚊子上癮。 而小凝,是另一件令他上癮的事物。小凝是美與丑的綜合體,她的左臉美如天使,可右臉被一個巴掌大的綠色胎記盤據著。他問小凝「你為什麼要做妓女?」小凝不甘示弱回他「你為什麼要做兄弟?」隔壁傳來 令人尷尬的打炮聲,他只好拿出隨身聽來,和小凝一副耳機,共聽一首曲。那天之後,小凝這就成了他的僻護所,他常常都想來,來看這個小學同學,那個有胎記的小女孩,他不會記錯。 在每天打打殺殺有仇必報的過程中,太子幫五人犯下了無法彌補的滔天大錯,和尚有種,頂下這一切,因此被志龍的父親(廟口老大Geta)打得只剩半條命。和尚傷愈後,Geta送五人上山習武,是懲罰,也是鍛煉,要他們理解出來打拚是靠拳頭,決不能碰槍枝,這個來自西方的邪惡。 下山的那天,在溫泉餐廳的晚宴中,蚊子意外遇見了來與艋舺老大們談合作計劃的外省掛青壯派幫主灰狼,他母親的舊情人。而和尚察覺了蚊子的不對勁,以及席間的暗潮洶涌。 Geta 拒絕與外省掛合作,引起艋舺另一角頭後壁厝成員文謙的不滿,文謙勸說灰狼,這局要成,一定 要廟口加入,否則無法擺平由廟口為首的其他十幾個角頭。艋舺的第一聲槍響,後壁厝老大masa死了,整個艋舺黑道因此產生劇烈搖晃,太子幫五人的友誼也是,他們捲入大人世界的陰謀浪濤中,不知命運會帶他們去哪裡。 20世紀80年代,隨著台灣開始解嚴、經濟起飛,本土幫派在利益誘惑下,道上倫理淪喪,當地幫派勢力重新洗牌。萬華一帶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小混混,走出校園後,就在大環境影響下加入黑幫,而當自己的老大在與外省掛的械鬥中身亡,老大的兒子又不夠帶種的緊要關頭時,重情義的小混混為義氣挺身而出,拚了命也要老大報仇。在黑幫的腥風血雨中,被迫在廣州街一帶站壁的雛妓,則成了小混混心靈的寄託。

5. 台灣電影有哪些

海角七號,魯冰花,搭錯車。。。。。。這是我們上台灣文學課老師放的,都還不錯

6. 有什麼台灣電影推薦

2019年的金馬獎在大陸失聲,而當選最佳劇情片的《陽光普照》不該被忽略。

隨著2020年1月下旬它在流媒體平台上線,目前大陸也有資源了。

《陽光普照》講的是台北一家四口的變故,以此帶出家庭和社會問題。

父親阿文(陳以文飾),駕校教練,校訓「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就是他人生觀,是個內斂嚴父,小兒子要坐牢他會勸法官別輕判,大兒子跳樓都不曾流淚。

母親琴姐(柯淑勤飾),在夜店做妝發師,通情達理的慈母,由於生活不易,對兒子的心理變化照顧不周,面對家庭的分崩離析堅強操持。

大兒子阿豪(許光漢飾),高三復讀的資優生,准女友郭曉真(溫貞菱飾)很喜歡他,而他在一天晚上突然跳樓自殺了。

小兒子阿和(巫建和飾),叛逆少年,講義氣陪同好友菜頭(劉冠廷飾)砍人,被判進少年輔育院三年,之前還搞大了少女小玉的肚子,提前一年半出獄後洗心革面。

話說許光漢最近在大陸很火呢,飯圈女孩新任老公,沖著他也值得看一看啊。

《陽光普照》的電影文本很不錯,但又顯得有點過於直白,靠人物台詞來宣示旨意,少了點電影語言的藝術感。

其實影片中一些空鏡頭的運用很贊,人物也都在狀態里,即使是沒獲得提名的許光漢,也呈現了到位的角色情感,導演應該更相信觀眾一點。

不過本片配樂我也覺得很有feel,但也沒提名金馬的配樂獎項,所以說觀影這種事,是很私人化的,大可不必統一感受。

導演鍾孟宏也參與了編劇,甚至還化名當了攝影,這三樣他全拿到了金馬提名,其中導演獲獎,好的因他,不好的也由他背鍋好了。

7. 台灣盛產青春偶像劇,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台灣電影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揭曉心中的謎底。

5、《卧虎藏龍》

豆瓣8.0分,將近20萬人標記。李安導演帶領中國電影走出國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比起表面的刀光劍影,人心的情感和慾望才是李安要表現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無法化解的內心掙扎,李安卻表達得風度翩翩、意境圓融。最好的武俠片之一。

台詞:江湖裡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里藏凶,人情里何嘗不是?

8. 介紹一下台灣黑社會的電影

1、黑金

《黑金》首次揭露台灣政治丑聞,將金錢、色情、權力、黑幕交易畢現銀幕。港台報紙認為,該片之所以引起轟動,一是題材具有爆炸性。片中的黑幫仇殺、政府貪污、的士暴動均是台灣實事。

《黑金》是由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警匪動作片。由麥當雄編劇,麥當傑執導,梁家輝、劉德華、李立群、鈕承澤等主演。電影於1997年12月23日在香港上映。

2、艋舺

《艋舺》是由鈕承澤執導,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岳、柯佳嬿等擔任主演的青春動作片。這是一段台灣幫派的往事。

該片講述了太子幫五兄弟一起闖黑道,然而後壁厝老大的死,使整個艋舺黑道局勢發生了劇烈動盪,太子幫五人的友誼也因此面臨挑戰。在殺機四伏的情形中,五兄弟面臨著黑道與友情的抉擇。

3、大哥大

《大哥大》是由蔡揚名執導,萬梓良 、恬妞等主演的動作片。

該片講述了大頭生活在貧窮落後的農家,有一回他手持扁鑽,氣憤非常的到賭場,為要回其兄弟詐賭的賭資,一時失手傷了人,從此開始了他浪跡江湖,進出監獄的浪子生涯。

大頭出獄後到歌舞團當保鏢,認識了舞女阿君,又帶了阿君離開,過著替人清洗門窗的正當生活。

4、黑市夫人

《黑市夫人》1982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由徐玉龍導演 。陳麗雲,馬沙主演。

《黑市夫人》講述江湖上,杜三爺德高望重,儼若教父,主持正義,阿郎為其義子,與長兄家榮扶弱除奸,排解江湖恩怨,在多次的火爆行動中,阿郎的智勇雙全,深得杜三爺的賞識器重,與杜三爺的獨生女敏華產生愛苗。

某日在一次危機中,大老闆陸天出手解圍,因而杜、陸兩家結為至交,而且陸天有意將愛女莉莉許配給家榮,希望兩方結成親家,共同合作。

5、火燒島之橫行霸道

《火燒島之橫行霸道》是由朱延平執導,吳奇隆、金城武主演的一部動作片。

影片講述了為陳阿勇賣命打賭博拳賽的一個拳手的故事。

9. 台灣最近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台灣最近上映的電影有《江湖喜事》《別讓我走》《獨家頭條》《夏日有晴天》《忠犬流浪記》等電影。

《忠犬流浪記》是由桑凱·維杜郎執導,應昊茗、傅風男、王景晨、王碩等聯袂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8月20日全國上映。

該片根據搜救犬"叮當"真實背景原型改編,講述了消防戰士楊奇在一次地震救援中因傷提前退役,被迫與自己訓養多年的搜救犬"叮當"忍痛離別。多年以後,搜救犬"叮當"卻偷跑出療養基地,淪落為流浪犬的它用盡了自己一生尋找最初訓導員楊奇的感人故事。

劇情簡介

楊奇是重慶某市消防官兵,叮當是楊奇入伍後訓練的第一隻搜救犬,一人一犬在訓練的過程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一次地震救援任務中楊奇為保護叮當受重傷,被迫提前退役。

離開楊奇後的叮當抑鬱很久,好不容易接受了新主人林楓,卻在一次火災救援中,為救出困在烈火中的嬰兒而受傷,失去了繼續做搜救犬資格,受到英勇稱號表彰的叮當提前被安排住進了搜救犬療養中心。

在療養中心的叮當,無時無刻都想著把自己訓練成搜救犬、因保護自己而受傷的楊奇,終於在有一天,叮當鼓起勇氣,踏出尋找自己第一個主人的道路。

10. 近幾年有什麼比較好看的台灣電影嗎

有一部電影叫《經過>雖然是2005年就拍過了``但知道的人不會很多吧``很不錯的電影.還參加過該年東京國際電影節

導演: 鄭文堂
主演: 戴立忍 , 桂綸鎂 , 蔭山征彥

點評[以下文字乃轉載]

他在街上踩著自行車,在路邊攤吃面,但天橋下賣藝的盲人緩慢而憂傷的二胡曲一直在畫面外延續,那是他腦海中仍揮散不去的旋律,憂傷的流淌著。

鏡頭隨著自行車穿行在這個城市,沿路的商店攤販、車輛不時地在畫面中經過,音樂舒緩。

攝像機的屏幕上也悠然地展現著車行進中一路上的風景,猶如徐徐展開的畫卷。

這樣的節奏是屬於台北這個大都市的么?沒有高樓大廈人流如織,只是小街小販綠樹重山。

記憶在崇山峻嶺中漫步,人是如此的渺小。

那幾米長的古老手卷畫卷也好,窗外的風景也好,在移步換景中,我們感受著時間的流淌、生命的經過。

白色畫面上,黑墨書寫著蒼勁有力又毫不張揚的兩個字, ——經過。那份屬於書法的美已將我深深吸引。

「這里有一個山中的博物館,她原來只是經過這個島嶼,可是,命運卻讓她留了下來。」

一個以紀念故宮建成80周年為題材的創作電影,圍繞著老中青三個人展開的故事。年老的阿超伯是曾經在戰亂時期運輸寶物、見證故宮歷史的老員工,李東橫是研究故宮藝術的「大作家」,而阿靜是充滿了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一代故宮講解研究員。

在浮華喧鬧的現代社會中,他,李東橫,彷彿是一個異類。走在深夜寂靜的小巷,是一個人的落寞。因為他的時間停滯在了深愛的人離開的那一刻,所有歡笑都被留在了過去。沉默、冷淡、對著古畫卷自言自語,漠然的臉、毫無感情地說話,將心冷藏,如一潭死水,只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裡。

「我不想改建,也不想拆遷」,阿靜固執著,不願看著自己的家被拆遷。可是,那隻是我們想要留住過去的願望而已,明知這不切實際的願望並不能阻擋現實的腳步、也不能改變什麼。

「人總是有夢想的嘛」,或許有時在別人看來是那麼的不可理解不可思議,可是,它也會有實現的一天。

阿超伯對過去運輸寶物尋找珍藏的地點挖山洞等等的敘述不時地閃回,它們開啟著童年的阿靜的好奇和對過去的美好想像,造就了年輕的心中的夢想,也帶著我們在過去和現實中往返、在時光隧道中穿梭。地鐵飛馳著駛進站台,它剛穿越了時光隧道歸來么?靠著車窗迷迷糊糊睡去的靜,夢中又彷彿回到童年時初見《寒食帖》時的場景。

閉上眼,深呼吸,小心翼翼懷著如朝聖般的虔誠之心走進那山洞,迎接夢想中的世界。她猶如走進了千年時光隧道,通向那段悠遠的過往。那多年的夢想和祈願只為了這一刻,走在這深鎖著寶藏的山洞隧道庫房中,觸摸到一絲過往的真實。

走在這長長的隧道庫房中,她的身影在遠去,變得越來越小;那是時間的長河,人終究消逝在其中,只有那些書、畫、雕塑留了下來,成為歷史和生命曾經存在的痕跡。

她年輕、有夢想、也會被別人的夢想所感動並給與幫助。就象她說的,她最喜歡的一個字是篆書中的「人」字,因為「它就像一個人伸出手去,想去牽另一個人,那是一種友善的表示」。而她那幽然綻放的情愫與熱情,也感染著心如死水有些自閉的東橫。

島,也有夢想。為了夢想,他從日本來到台.灣,為了看一眼《寒食貼》的真跡,為了看一眼祖父曾經作為書畫修復士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作品,也因為與蘇軾寫下《寒食帖》時類似的在職場被人排擠而流放的心情,想與作品對話、感受與古人相同境遇下的那一份心境,一份內心的安靜。雖然歷史長河故事萬千,時代變化,而人的心情、情感、境遇卻總是類似和相通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深埋內心的故事,

我們都是時間的過客,生命只是一種經過。

老態龍鍾的阿超伯,也曾經是勇敢地在戰火中運輸寶物的年輕人。

沉默的李東橫,他曾經是歡聲笑語地沉浸在愛情中的年輕人,也是跟著巡山員父親走在大山中的孩子,可是有一天,他父親進山後卻再也沒有回來。

阿靜,她是那個從小聽阿超伯講故宮故事和寶藏長大的孩子;也是那個坐在摩托車後座的孩子,在隧道中駛過,通向記憶的彼端。

回憶,是我們一路經過的風景。

人生總有缺憾,而在天橋下拉二胡的盲人,只是在裝著錢的碗前寫著:「人生缺憾,一碗承受」。

「有些事情的殘缺,是一種必經的過程,就讓它這樣吧。」 面對被阿靜摔壞了的古董碗,李東橫寫下了這句話,是給阿靜的,也是給自己的吧。

而阿超伯的一句 「人生的缺憾,不過是茶餘飯後的一場回憶罷了。」 也讓東橫終於走出了對過往的無止境的遺憾,重新面對新的生活。恩,我也要多念幾遍這句話,多多提醒自己。

這部電影雖然是為紀念故宮而拍攝,圍繞著古代書畫作品而展開的故事情節,卻絲毫沒有古舊之氣,反倒讓我們在女主人公的年輕的夢想和熱情中、在那些充滿稚氣的動畫的穿插表現中,感受到歷史煥發出來的的勃勃生氣。

故宮里珍藏的是被人類千百年來共同珍視的寶物,它們是如同《寒食帖》一樣經歷了戰火紛飛年代顛沛流離最終才幸而得以保存下來的人類歷史寶藏的一小部分。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心中最珍貴的是什麼呢?阿超伯告訴我們說,那個曾經伴隨他度過戰亂流離的青年時期的母親送的一個小玉馬,那個在某個台風夜運輸寶物的路途中被摔壞了的玉馬,是他一生最珍貴的寶物,「雖然只是一塊普通的粗玉,但是對我來說,跟一個故宮里的寶物被打破,是一樣的心情阿...」

這部以紀念故宮而拍攝的劇情片,讓我對歷史、博物館有了重新的認識,也勾起了我想要重新拿起毛筆的沖動。

一直覺得博物館里的都是些沒有生氣的冰冷物品,沒有什麼大的興趣。小時候買帖練字也根本不曾去體會過字里行間的含義,對我來說它們只是一個個的字的範本,不同字體有不同特點,然後懂得「字如其人」,從字的結構去理解一個人的性格。等我再長大些,才知道書法作品和所以藝術一樣,是一種表達。這表達不僅是文字上的,那情緒也是蘊含於輕重緩急張弛之間的線條中流淌著的,但,也不曾好好地去體會感受。而隨著連紙筆都幾乎要被電腦打字替代的時代,毛筆是多麼遙遠的一個字眼。雖然帶了筆墨出國,除了偶爾幾次用來表演等,寧願日日坐在電腦前,也是懶於去鋪紙練字的。那彷彿會是一場儀式,屏氣凝神,心無雜念、全心貫注於筆端的內心修煉。雖然如今的「安靜」也是少時便已形成的,但也仍不曾像片中的人物那樣去靜靜的觀看那些書畫作品、和它們對話,去感受古人其實和我們一樣擁有的處於各種境遇中的心情,或許我也還沒有能力懂得,但是,看了這電影我再次領悟,那些書畫作品都是有生命的,它們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人和屬於他們的故事,還有真實的情感。

藝術品終究是關於人的藝術、是因人類的表達而生,是因情感的存在而有了存在和審美的價值。

老人阿超伯兩次在練氣功時說到,「虛實交替之間不要有斷點。」 或許也可理解成是書法要訣之一吧,字與字、比劃之間的一種氣的延續和貫通,或許也是歷史與現代的一種貫通。

而看到影片中那些黑白水墨流動的線條時內心的激動,是因為自己對過往的懷念還是被自己遺忘了的夢想在蠢蠢欲動?曾經有過成為一名書法家的夢想,不知在何時早已變成了一種對自己幼稚的嘲笑並且漸漸遺忘,可年少時的種種卻也變成了如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註定,安靜、緩慢、耐心...... 小時侯從美術班被選去學書法,現在想來總覺得很難說是因為我生性本來就適合還是因為練書法讓我變成這樣。

而這樣的愛好,在如今似乎也充滿著一種懷舊返古的氣息。是否也會有些「不食人間煙火」呢?

很驚喜的是,在影片中看到「雲門舞集」的表演,對舞蹈一直都不太懂,只是曾經在《南方周末》上看到過有關雲門舞集的新作品「行草」的一些介紹,一直想能有機會一睹「雲門舞集」也是出於對林懷民和「雲門舞集」的好奇和時尚的一種驅使,但是當我看到影片中的這一小段表演,雖然幾乎只有不到一分鍾,我卻被深深吸引,在舞者的造型、舞動的緩急變換之間,我能感受到行書的線條流動之美和內在的力量。

電影的攝影感覺很舒服,表演也都不錯。

不久前才看的《藍色大門》中扮演青澀的中學生的桂綸鎂竟已經出落成為亭亭的窈窕女子。並不算漂亮的她,微笑的時候,眯成了縫的雙眼和雙唇,勾勒出3條上彎的曲線,如此美麗和具有感染力。

而扮演老人阿超伯的是一張熟悉的臉,在無數台灣電影或連續劇中出現過的臉——老演員田豐,總是和藹可親的面容,他曾是《童年往事》中的父親,而20年後的《經過》中,我也看到了歲月的無情,時光的流逝。
文/sophie

簡介/

她是靜,故宮助理研究員,自小聽著資深員工阿超伯的故宮往事長大,對隱深故宮的山洞庫房,有著浪漫想像。他是東橫,自由作家,幫故宮撰寫故事,一段失戀境遇讓他相信殘缺只是人生必經過程。而他是島,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車型設計師,在公司的內斗中敗陣,懷著與蘇東坡相似的心情來台尋寶,試著解開生命中的謎。

三個人的命運緊緊扣合,隨著『寒食帖』的秘密走進故宮的山洞密室,一段尋寶探秘的旅程,一場經過的回憶,即將開始…

宣傳照
http://coverpages.fifid.com/_l.jpg

電影觀看:

http://video..com/v?word=%BE%AD%B9%FD+%B4%F7%C1%A2%C8%CC&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故事背景:

http://www.tudou.com/player/player.swf?iid=7225448

閱讀全文

與台灣出會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限時救援電影完整版 瀏覽:16
天若有情粵語版電影完整版 瀏覽:412
團電影票的網站 瀏覽:708
優秀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愛情電影 瀏覽:71
鹿晗演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811
香港電影音樂合集 瀏覽:98
了日本大電影 瀏覽:413
女主角性感好看恐怖電影 瀏覽:889
更新最快的免費下載電影網站 瀏覽:295
又一部振奮人心的電影 瀏覽:564
2017成龍功夫電影周 瀏覽:330
法國老電影喜劇大全 瀏覽:427
電影小狗奶瓶導演 瀏覽:355
擼波波電影院 瀏覽:516
李行導演電影音樂會 瀏覽:266
日照市蘇寧電影票 瀏覽:458
這部電影真搞笑英文 瀏覽:333
葉問4電影完整版迅雷下載 瀏覽:1000
英文電影觀看網站大全 瀏覽:46
色即是空韓國電影大全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