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本地方言電影粵語閩南語

本地方言電影粵語閩南語

發布時間:2022-10-16 01:49:41

『壹』 京片子,成都話,粵語,閩南語,吳語 哪種方言最好聽

第一成都
第二粵語
第三閩南
第四京片子
第五吳語
說這五種方言的人我都接觸過
川妹子說話很可愛
廣東妹子說普通話特有的廣東口音
聽起來超級可愛
萌化了
閩南話聽起來很有電視劇的感覺
吳語(溫州話)因為我只接觸過溫州人
聽他們說話
真的像是另一種國外語言
京片子很好聽
特別是老北京話聽起來特別有歷史感
這是帶有我個人感情的心理排名
我是福建人
因為在重慶長大
所以對於重慶和四川有特別的感情
我在重慶出生的時候
重慶還沒有成為直轄市
我現在會流利的重慶話和福建閩東話
我是有福建戶口而在重慶出生的人
雖然沒有語言環境
但是天天聽家裡講福建話
不會也聽會了

『貳』 兩大地方特色方言:閩南話和粵語的區別

粵語(粵語拼音:jyut6jyu5),粵語(Cantonese)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語言,且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五種語言之一,僅次於中國的官方語言普通話。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以及北美、英國和澳大利亞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

在標准粵語/粵語廣州話中保留有許多古老發音,粵語保留有較多古詞古義,措辭古雅,且粵語的許多詞語,包括語氣助詞,都可以直接在古漢語的典籍中找到來源。在漢語北方話中,這些古詞已被廢棄不用或很少用。粵語中保留有修飾成分後置及倒裝等語法項目。而且現代粵語仍然有較高使用在上古漢語中佔主導地位的單音詞的傾向。一些被粵語使用者視為通俗的字辭可在古籍中找到來源。

粵語有20個聲母:
b[p]幫p[p?]滂f[f]敷m[m]明d[t]端t[t?]透n[n]南l[l]來z[ts]精c[ts]清s[s]心g[k]見k[k?]溪gw[k?]光kw[k??]規ng[?]牙h[h]好j[j]鹽w[w]魂[?]安(註:[]內為國際音標符號,左側為粵語拼音符號,右側為例字)

聲調
粵語發音系統較復雜。粵語最多有22個聲母,94個韻母,非常接近《廣韻》。而粵語九聲六調: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九聲各自代表字有:詩(si1)史(si2)試(si3)時(si4)市(si5)事(si6)色(sik1)錫(sik3)食(sik)

實際上陰入、中入、陽入聲調的音高,與陰平、陰去、陽去是一樣的,不過是用-p、-t、-k韻尾的入聲字用以區分。由於聲調的定義,是包括抑揚性(即實際音高)和頓挫性。而入聲韻尾-p、-t、-k正是影響了其頓挫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的六個數字標示,我們仍然要說是有九個聲調,或者說有「九聲六調」,不能稱作只有六個聲調。

六個調值的代表字為:周(zau1)口(hau2)店(dim3)河(ho)姆(mou5)渡(dou6)把聲調形象化地繪成一個圖表,使人較容易想像出這六個聲調的分別。

粵語外來詞主要來自英語,廣州從清朝起已經出現外來語。而到香港殖民地史時期,香港粵語(港式粵語)中吸收外來詞特別多,影響著廣東境內的粵語區。這些外來詞很多是普通話沒有吸收的,如「士多」即「小賣部」有的是吸收了但譯法不同,如「沙拉」在粵語中是「沙律」。

不少外國人名在粵語中的譯法,亦與漢語北方話存在很大差別,如第43任美國總統GeorgeWalkerBush在普通話中翻譯成「布希」,中華民國語文譯作「布希」,香港粵語則把他翻譯成圓唇的布希。這些譯名常需用當地語言發音才與原音接近。

相較而言,對輔音尾的音譯,普通話常後加母音譯出,因為沒有相應韻尾,而粵語則不時將尾輔音叢合並,如lift(升降機)有時寫作粵語字「?」(「車+立」:左車右立,讀作lip),將-ft簡化為-p。

從1980年代開始,不少粵語外來詞,隨著香港、珠三角等粵語區與內地交流更加頻繁,漸漸進入了普通話,例如「巴士」(bus)、「貼士」(tips)、「蛇gwe1」(Scare:驚嚇、恐懼,se4gwe1)等等。有時,這些詞被普通話吸收的時候發生失真,如粵語「搭的」(乘搭的士的簡稱)被普通話當作「打的」吸收。

其原因之一是普通話中不存在相應音節,如「搞掂」(gaau2dim3)變成「搞定」即因普通話無-m,而音節tindin不存在(歷史音變中排除,且後無來源)。

【結束語】差別非常大。粵語和閩南語的差異,跟粵語和普通話差異差不多。因為閩語和粵語屬於七大方言。粵語跟白話差別不大,閩南語幾乎就是福建話。既然是七大方言之一,那麼無論是粵語還是閩語,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使用,不僅中國還有外國,並且有些地方的人兩種方言都會說。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指出來不現實。

『叄』 粵語和閩南語一樣嗎

不一樣。區別如下:

1、從詞彙上比較,粵語比閩語更接近普通話一些。

2、從音素構成上比較,則閩語比粵語更接近普通話一些。

3、閩語較多的繼承了唐朝之前的古漢語特點,而粵語則較多的繼承了唐宋時期的古漢語特徵,相比較而言,閩語比粵語的存古度更高。

4、通行地點不一樣

閩語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台灣和海南四省和浙江省南部、廣西南部以及江蘇、江西二省區的個別地區。

粵語主要流行在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另外,福建人下南洋多,東南亞地區也有人說閩語;香港跟歐美等地聯系較為緊密,因此那些國家有很多說粵語的人。

閩南語和粵語是兩種不同的方言,語音和詞彙的區別都很大,兩者不能通話。

(3)本地方言電影粵語閩南語擴展閱讀

「粵語」之名,來源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漢書》作「南粵」)。「越」是一個泛稱,古代「越」和「粵」是通假字,在先秦古籍中,對於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部族,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百粵、諸越,包括「吳越」(蘇南、浙北一帶)、「閩越」(福建一帶)、「揚越」(長江中下游、江淮之間)等 。

隋唐以後「越」、「粵」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粵語,民間亦稱「白話」、「廣東話」等,在美洲華埠則被稱為「唐話」。而「廣府話」、「省城話」這兩個俗稱則專門指舊廣州府地區(今廣州及周邊南番順地區)、香港、澳門、梧州、賀州地區的粵語,范圍比「白話」概念小,一般稱為「廣東話」。

粵語聲調亦大異於北,蓋以六調,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濁平,五濁上,六濁去。復以促音清平為高入,促音清去為中入,促音濁去為低入。合為九聲。現代粵語的語法,如「水大」、「菜乾」、「人客」、「雞公」、「魚生」等,將形容詞放在名詞之後作修飾成分的語法結構普遍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粵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南語

『肆』 為什麼有些「方言」分布地區這么廣,比如粵語、閩南語

方言的分布跟人是有關的,當使用一種語言的人群遷徙到一個地區之後,如果遷入的人強勢他們的語言就會慢慢成為當地的語言了,或者與當地的土著語融合形成新的語音。其實閩南語,粵語,客語都不能算是漢語的方言,你說這些語言跟現在的普通話的差異那麼大卻說是漢語的方言有說服力嗎?那都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據研究閩南語跟北京話的差異比英語和法語之間的差異都大。但是因為政治的原因,英語和法語卻是劃分為兩種不同的語言,而閩南語卻被劃為漢語方言。其實國外的語言學家是把閩南語,粵語,客語劃分為語言的。聯合國也是這么承認的,只是為了統一,中國政府是不會這么承認的。歸根結底政治的作用是很大的。
你所說的四川話那是屬於北方方言之內的,那真是漢語方言,不能說是語言。

『伍』 閩南語和粵語有什麼區別介紹 閩南語和粵語有哪些不同

1、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的集合,狹義則僅指閩台地區之閩南語。台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福建話、河洛話、潮汕話、雷州話、汕尾話(古代河南話)、學佬話等;在台灣亦被稱為台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Hokkien)或咱人話(台閩字寫作咱儂話)。

2、粵語,廣東地區稱為廣東話、廣府話,廣西地區稱為白話 ,是一種聲調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漢語方言。粵語是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粵語英文作「Cantonese」、日文寫成「広東語」,一般稱為「廣東話」。粵語在香港、澳門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紐西蘭的第二大語言。

『陸』 我國的地方方言都有哪些哪些方言「最好聽」

我國方言主要分為官話區和南方方言區,北方官話有東北話,江淮官話,膠遼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和西北官話,還有西南地區講的西南官話,南方則有吳語,粵語,閩南語,客家話,以及贛語和湖南話,我認為江浙滬一帶的吳語,還有廣東,港澳地區的粵語都是很好聽的,雖然對於北方人來說不太好懂,但是吳儂軟語,比方說蘇州話,上海話都給人感覺朗朗上口,特別是女孩子講蘇州話,是非常的軟糯的,而粵語,則具備了很大的影響力,因為港澳的存在,所以說粵語的老歌,電影都是很受大家歡迎的,特別是粵語歌,粵語歌詞聽起來要比國語更押韻。


還有粵語,也是除了我家鄉方言以外最喜歡的一種方言,粵語聽感押韻動聽,比方說一些粵語老歌,填詞了以後聽上去會感覺比普通話更朗朗上口,因為粵語聲調比普通話多,加上粵語也有一部分是屬於自己的詞彙俚語,如今粵語歌依然還是非常都受歡迎,哪怕是北方人,也有不少喜歡聽粵語老歌的,這或許就是一種情懷所在吧。

『柒』 兩大地方特色方言:閩南話和粵語的區別

說起 閩南 話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呢?有的人覺得閩南話和粵語是一樣的,記得有一次我去北方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的是閩南話,邊上的朋友就說了一句我們哭笑不得的話,他說你們粵語真難懂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那麼是不是粵語和閩南話一樣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一下吧。

閩南語,起源於福建泉州。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外,還廣泛適用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和海陸豐地區、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

在學術上以泉州話作為標准腔,即使在閩南語口音不同的地方,高甲戲、梨園戲、南音也仍以古代泉州府城腔進行演唱,如今的閩南話已經成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它還被錄制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2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外太空知音了。

閩南語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兩次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蠻、避亂。晉朝五胡亂華時期(西元304-439),異族入侵中原,佇西晉永嘉二年(公元308)的時候,中原的衣冠八族(詹林黃陳鄭丘何胡)開始避難到福建的泉州晉江等流域一帶,他們把當時的古漢語(比如,有身、瞑、鱉、斟酌、鼎、箸等)帶過來,後來稱作「泉州話」。

但這次數量很少,移民多留在閩江和木蘭溪流域。南朝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析晉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閩疆南部安定取稱,治所在今南安市豐州鎮,領晉安等三縣,轄今之廈門、莆田、泉州、漳州一帶,但不久就被撤銷,直到200多年後的唐朝中期,又在今泉州市區第三次置武榮州,不久改名泉州,泉州市區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泉州的安溪、惠安、永春、德化在400多年後的五代時才設縣。

所以少量「泉州話」就是第三、四世紀的中原音參「吳楚方言」(比如:水薸(phio5)、手ng2、鱟hia)和當地的越語(比如:loo3(高)、san2(瘦)、lim(飲)、hiu3(灑))融合而成的,這就是「白話音」主要的來源,比「讀書音」較早。

第二次: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囝屯墾漳州,漳州話的初步形成。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福建南部蠻夷禍亂不安,朝廷派陳政、陳元光父子(郡望河東)南下平亂,平亂了後屯兵佇即馬的漳州一帶,亦包括今天龍岩地區新羅,漳平一帶,這批人帶來七世紀的中古漢語。唐代設立漳州前不過幾千戶人家,這些人應為唐朝可以控制的農業戶口,在他們之外還有少數蠻僚生活於漳州南部山區。

陳元光所率領的唐朝軍隊與蠻僚為爭奪漳州控制權進行了長期的戰爭,雙方交戰的最後結果,唐朝控制了漳州沿海平原等廣大地區,而蠻僚最終被平定。唐代的漳州還不是很繁華,漳州的發展是在南宋進入第一個高潮。而其具有較大影響的,則是明代獨對漳州開放海禁,「市鎮繁華甲一方,港口千帆競相發」是其當時生動的歷史寫照。

當今的閩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閩越土著人群)與歷代多次北方漢人南遷入閩,特別是唐、宋兩朝時期北方人入閩的基礎上,由八閩遠古語音與歷代外來語言進行交流、結合而逐漸形成的方言。

閩南語的發音主要特點有:1、多數古濁可平聲字,今讀音時不吐氣。2、念知、登等,有時保留破裂音,成[t];3、無輕唇音[v]、[f];4、有韻尾[-m]、[-p]、[-t]、[-k];5、聲調七類,以上為主,與古代聲調系統不盡相當。此外,在閩南語中,文、白語言區別較大。

白讀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較久遠的源頭,據研究,它是唐朝及後來時中原人南遷所帶來的漢語與當地閩越土著(少數民族)的語言相結合就開始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語音體系。文讀音則是本地方言與本民族權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語、近代的官話、現代的漢語、詞彙、語法等方面向權威的共同語靠攏的表現)。

閩南語保留了相當成分的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時期語言的語音、詞彙,被海內外語言學者稱為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閩南語的發展,對保護、弘揚中國古代語言遺產,研究中國其他語種以及古代閩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積極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本地方言電影粵語閩南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癲鳳狂龍電影粵語在線 瀏覽:518
好萊塢電影演員身價最高演員 瀏覽:138
多哥電影2019觀後感 瀏覽:102
琵琶笛子音樂電影 瀏覽:81
吳孟達粵語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1
最新電影免費看手機網站 瀏覽:206
電影院幾點關門 瀏覽:309
蓮花大師傳電影完整版 瀏覽:475
日本十大真人版動漫電影 瀏覽:752
男主角以三千女生為目標電影 瀏覽:396
成龍被迫拍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702
國外愛情片搞笑電影 瀏覽:313
十大恐怖片全集電影大全 瀏覽:631
神拳電影演員表 瀏覽:460
大眼睛女孩電影完整版 瀏覽:51
廈門哪家電影院好 瀏覽:739
豆瓣高分的經典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276
宋崇導演教你拍電影屬於哪類 瀏覽:340
周星馳裝死電影片段 瀏覽:45
在家怎麼訂電影票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