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老電影霹靂

台灣老電影霹靂

發布時間:2022-10-10 15:09:15

『壹』 介紹幾部台灣霹靂布袋戲

霹靂劍蹤(強烈推薦這個)霹靂神州之天罪 霹靂震寰宇之刀龍傳說 霹靂經武紀之梟皇論戰 是我個人推薦的不過最好是從霹靂劍蹤往後看。劇情才能銜接上。

『貳』 霹靂布袋戲的作品背景

其表演手法與傳統布袋戲有所不同。其特色是在金光布袋戲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包括加強聲光爆破效果、使用電腦特效、戲偶的加大與精緻化、改進操偶方式等等。這些包括:
布景演進
從早期的平面背景或小規模布景、單一操偶師地道,演進至今有大型布景、隱形地道、動畫合成背景,甚至實景拍攝。然而重視正義與道德的朴實價值觀仍能在劇中見到。
木偶改良
木偶的眼睛部分,從早期的筆畫眼演化為玻璃眼;毛發部分,就傳統的塑膠假發演進為真實的植發;尺寸與造型方面,戲偶尺寸加大、造型俊美化與擬真化;雙手從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開、手指只能彎不能動的木手,演進到五隻指頭皆能自由抓握的塑膠活手;雙腳從不能彎曲的傳統布腿,改良為裝設關節後可以飛踢或跪坐的活腳等等。
補充:近年開始引入「BJD」系統的娃娃製作技術,便是所謂的「可動關節人形」的高度擬真技術。日本著名的Volks公司就是早期的「BJD」市場先驅。隨著「可動關節人形」的成熟進步,市面上開始出現大量的「BJD」娃娃,霹靂也有開始學習的傾向。
操偶革新
除了基本的文、武戲、甩偶等等,更加入了電影特有的吊鋼絲效果。又如在層次布景里,操偶師得面臨看不到戲偶卻得演活戲偶的狀況,甚而應需要潛水拍攝等。2000年上映的電影《聖石傳說》里,操偶師為了拍攝主角傲笑紅塵和劍如冰乘船的畫面,而潛水操偶,就是典型的例子。 編劇
早期(約《霹靂異數》以前)由本名黃文章的黃強華主導;到1993年的作品《霹靂狂刀》結束之前,則加入王瑞碧、楊月卿夫婦等人共同編寫。之後分工愈趨細膩,設立有專屬的編劇組負責撰寫劇情,由黃強華總審、指導,並維持這樣的編制至今。
其他曾參與編劇工作,或仍在職的成員包括:周志忠、鄭國政、庄雅婷、席還真、羅陵、歐陽瑩、三弦、蘇俊憲、秋棠、蘇雅雪、楊月卿、楊雅玲、周郎、廖明治、王藝婷、舒文、樂山白、鏡湖、雋尚、八叉、申呈山、伯風、太平、千夜、九非顏、宇文徹、喬小鶴等人。
配音
所有的角色台詞都承襲傳統布袋戲的方式,一人配音,由號稱「八音才子」的黃文擇擔綱演出;至今的兩個例外,則為2000年的電影《聖石傳說》中,邀請李宗盛、王偉忠、蕭薔、柯一正等名人為國語版配音,以及舊片,霹靂孔雀令由他人代班。
拍攝
從早期美地塢電視廣播錄制有限公司發展至如今的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在雲林虎尾擁有佔地數千坪的片廠。每天四班24小時拍攝。片廠拍攝進度比出租進度領先。
配樂
早期知識產權不發達時,設有灰姑娘音樂工作室,專司選用各種罐頭音樂與現成的音樂名家作品進行配樂。高福順先生即為當時著名的配樂師。隨著知識產權的發達與時代進步,霹靂從1998年之後成立無非文化、2002年之後亦與動脈音樂合作,製作布袋戲配樂並發行各種原聲帶。音樂創作者包括:荒山亮、蔡佳瑩、孫敬凡、阿輪、洪信傑、吳駿毅、張乃仁、艾瑪、章世和、黃浩倫、黃名偉、賴畯笙、彭帆、張翰群、浩旭、黃建秦……等人。 影音出租
將最新出的劇情錄製成DVD(早期是錄像帶、VCD),分送至出租店出租。維持每周五發行兩集新劇集的進度,代理商則為巨邦國際公司。
2009年9月起,霹靂布袋戲與合作5年之代理商結束代理關系,通路全面轉移至全家便利商店。
電視播映
較舊的劇情於霹靂衛星電視台(已於2005年10月01日改名為霹靂台灣台)播出,周一至周五播較舊劇集,周六周日則播較新劇集,目前新舊劇情之間大約差了106集左右。
電影
為拓展至國際,霹靂布袋戲亦曾拍攝成電影。2000年上映的《聖石傳說》便是以傲笑紅塵為男主角所架構的霹靂布袋戲電影,號稱票房打敗同期於台上映的好萊塢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2》。而2001年的作品《霹靂英雄榜之爭王記》,亦曾改編為英文版,在美國的卡通頻道(CartoonNetwork)上映。

『叄』 誰看過霹靂布袋戲,主角素還真.整個片子怎麼樣

霹靂布袋戲,系指1988年《霹靂金光》,以素還真作為主缐衍生發展的江湖恩怨故事。霹靂系列由《十車書》黃犟華職司編劇、《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霹靂金光》,至2010年《霹靂震寰宇之龍戰八荒》計已播出一千五

霹靂布袋戲,是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新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隸屬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長黃強華及總經理黃文擇所領導製作,采長篇單元劇方式演出。由於每出劇集名稱前皆冠以「霹靂」兩字而得名。 目前霹靂布袋戲是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主打的作品,也是該公司最主要的形象來源。劇中人物素還真是霹靂台灣台的圖像商標,而另外一位人物傲笑紅塵則為衍生電影作品《聖石傳說》的主角,也是該電影圖像商標上的人物。 由於霹靂布袋戲吸引了廣大的觀眾,而使劇中主要人物成為不少觀眾的偶像。其周邊商品包括木偶、劇集原聲帶、電腦、線上游戲及其他人物商品等帶來龐大的商機。如果認真算起霹靂布袋戲的源頭,可追溯至一九八四年黃俊雄發行的第一套錄影帶(霹靂城)開始,原本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也曾經紅遍三台,締造多項空前的收視記錄。並捧紅了史艷文、黑白郎君等正反「偶」像明星,但是受到新聞局三十分鍾內只能演出五分鍾武打戲的禁令影響,使得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漸漸做不下去,後來就改成發行錄影帶,靠著中年族群史艷文迷的捧場,還勉強混得下去。早期雖然輸給港劇一點點,但在黃強華接手後情勢就慢慢改觀了,加快的節奏與金光閃閃的拍攝手法,加上貼近現實的劇情及平易近人的對白,漸引人矚目。 在台灣的偶戲當中,布袋戲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表演類型。布袋戲的表演形式與內容,或可視為觀眾與劇團之間良性循環的產物;因為觀眾愛看,願意付錢支持,於是布袋戲與不斷變遷的社會以及它所面對的觀眾所究織的互動關系將布袋戲視為一種民間「藝術」,是相當時髦的說法。當然,出色的藝人所演出的精彩好戲,無疑的是十分值得珍視的藝術傳統;但是如果從傳統的社會脈絡來看,班數眾多、遍布全台的布袋戲,基本上,對演戲的人來說是一種謀生的職業;對看戲的人來說是一種娛樂;對酬神戲的請戲人來說,布袋戲是宗教活動或儀式的一部份;對戲院或電視台的老闆來說,布袋戲是生財工具。有了這樣的了解,或許才能比較持平的來討論布袋戲,也才能真正思考布袋戲的歷史、其所面臨的問題及反映的社會意涵(注1)。 布袋戲源於明末清初,起於泉州。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台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干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布袋戲自從清代發展以來,日趨普遍,尤以泉州、漳州一帶為甚,無論仔戲偶,戲曲、戲台都自成一格,藝師輩出,將原本的江湖小藝,蛻變為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民間娛樂。直至十九世紀中期,布袋戲仔福建一帶蓬勃發展,泉、漳、潮儼然成為掌中戲重地,戲班的組成也漸由個人轉為師徒相承。此間,有不少福建藝師或自台灣前來習藝的藝師返台,將掌中戲流傳到台灣,廣受民間歡迎。自此,布袋戲更加發達,演出形式更為豐富,直至今日,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偶戲。 布袋戲與傀儡戲有千絲萬縷干係,上可追溯,為傳統的偶戲脈流。可以說布袋戲是地方戲,又兼備中國傳統戲曲特性,盛行閩南語地區。像布袋戲這樣的區域性戲曲在那個年代遍地都是,至今流傳下的仍有「崑曲」、「黃梅戲」等等。而相較這些已經成為高雅藝術的代名詞的戲曲,布袋戲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它在台灣毅然與商業傳播結合,運用新的演繹手法,使得布袋戲更生在電視連續劇的世界裡,並由此發展出包括霹靂布袋戲在內的一系列精彩作品。 霹靂布袋戲於1980年代被開發出來,因其每部戲都以「霹靂」二字打頭而成名,如早期《霹靂金光》《霹靂紫脈線》,至如今的《霹靂兵燹》《霹靂皇龍記》。自其上演後就一發不可收,連續播出十多年,迄今一千多集,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百,宏大直逼三國,細致堪比紅樓。劇情亦真亦幻,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
霹靂布袋戲的崛起有兩個靈魂人物,黃強華與黃文擇這對在性格與專長上互補的兄弟檔,一個心思細密、饒富文采就負責企劃與編劇統籌事宜,另一個擅長布袋戲最重要的口白絕學,以一人配上所有戲偶的旁白,這是掌中戲精神亦是家訓。黃文擇說:「這是父親(黃俊雄)希望即便是盲眼人也能靠旁白達到聽戲的效果……最高曾經配上一劇戲里的二十幾個角色。」 從小就生長在布袋戲世家的兩兄弟,自小即耳濡目染地接受種種布袋戲的薰陶。阿公是鼎鼎有名的五洲派布袋戲創始人、與李天碌齊名的國寶級老藝師黃海岱;父親則是轟動江湖、驚動萬教的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身為黃家的第三代傳人,黃強華與黃文擇並沒有太多的其他選擇,雖然年輕時也很想耍帥搞樂團,可是終究布袋戲還是選擇了他二人。然而,他們並不墨守著日趨式微的傳統布袋戲,等著時有時無的野台戲演出,相對地他們隨著時代快速的轉輪,積極地開創布袋戲的春天,就這樣創造了霹靂布袋戲。
·以劇集系列,區隔,作為劇情連貫,基礎 播出迄今,劇情壽命最短的該屬6集的《葉小釵外傳》劇集,而壽命最長的屬60集的《霹靂狂刀》劇集,至於目前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推出的最新劇集名稱是為『霹靂震寰宇之兵甲龍痕』。 ·劇情延伸自金光布袋戲雲州大儒俠,但已完全脫出原有架構 隨著劇情的發展,早期黃俊雄所塑造出來的角色如史艷文、藏鏡人等逐漸退出劇情,而改以《霹靂金光》、《霹靂至尊》、《霹靂異數》等劇集時期新創的人物素還真、葉小釵、一頁書作為主角,僅保留了早期的丑角秦假仙作為重要人物之一
[編輯本段]傳奇人物
素還真
霹靂化身最多的首席男主角,溫文儒雅、器宇軒昂、超凡脫俗、武學莫測高深、足智多謀、博學多能、謙虛有禮,處世圓融冷靜、慈悲親和、關懷眾生;以武林和平、天下大同為已任,『謀為天下謀、利為天下利』無我、無為!為武林風塵默默承受一切,多次以絕頂智慧化解災厄,置之死地而後生,為天下蒼生應現各種精彩玄奇的身份!幽默風趣的隨機教化,難舍能舍、忍辱負重、不計毀謗、無怨無悔,默默付出,不遺餘力、不求回報,真乃具足大慈悲與大智慧的凡聖一體,反璞歸真『素還真』。其他稱號:清香白蓮。身分:日月星三才子之日才子、紫龍天、天虎八將之一、造世七俠之一、五方主星之中麒麟。詩號: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歷年來,台灣曾有數起因藝人(例如大S、小S)對霹靂布袋戲發表過於隨性的意見,而遭到大量戲迷發聲抗議的事件。目前霹靂在台灣已成為重要的次文化之一。劇中人物素還真、一頁書等偶爾也會被政治人物引用,作為比喻。霹靂曾於近年陸續奪得數項國內重要榮譽,例如:2005年霹靂布袋戲作品《霹靂九皇座》入圍台灣「電視金鍾獎」,並為導演王嘉祥奪得「戲劇類導演獎」。2006年,霹靂布袋戲擊敗玉山、台北101大樓等強勁對手,在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台灣意象」票選比賽中奪冠。
文化之重
霹靂之所以為眾人追捧並常年不衰,主要是其飽含了傳統文化內涵這一獨一無二特性。 其一語音。八音才子黃文擇長於布袋戲世家,他為霹靂布袋戲配音,秉承了傳統偶戲一人配飾眾角音的特性,男女老幼,善惡忠奸,各種特性人物都可擬聲。一千多集劇情數百人物個性,都出自其口。更具特色的是霹靂布袋戲是閩南語發音,如今標准普通話僅有四聲,而閩南語可達十五聲,且保留古音平仄,加之劇中多有詩文辭賦,用古韻讀來,古色古香,恍若重回故時。但語音雖好,卻似門檻,阻礙了閩南方言區之外的人群。但更似任督二脈,一旦打通,便可暢快淋漓,遨遊於一個全新的認識世界中,會感受到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體驗。 霹靂布袋戲能夠擺脫中國文場域中歷史地理因素,建構起屬於它自我的故事。以「苦集滅道」四境為地域環境,時間上則因人物的幾近永生狀態而無法歸結到任何一個歷史朝代。而這些因素又不能把它劃分到現今流行的奇幻一類,在時間起點上霹靂布袋戲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便站立著。想像合理性上更不是奇幻類可比擬,四境背後有著佛家思想的依據,《般若波羅蜜心經》既有「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句。 它又是完全依附在中國文化上,例如劇中主要人物都有各自的出場詩,以首席男主角素還真出場所吟之詩為例:「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人物出場吟詩無疑繼承了傳統戲劇的特色,而詩中所詠的內容,「神、聖、儒、道」等都是中國文化中最大最廣的一些概念范疇。因此主人公素還真不同於一般武俠題材中的俠客,他有儒道釋的底蘊,儒者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道家的謙和懷柔,佛家的慈悲。
1985~1990 1991~1995 1996~2000
·霹靂金光 ·霹靂眼 ·霹靂至尊 ·霹靂孔雀令 ·霹靂劍魂 ·霹靂異數 ·霹靂劫 ·霹靂天闕 ·霹靂紫脈線 ·霹靂烽雲 ·霹靂天命 ·霹靂狂刀 ·霹靂王朝 ·霹靂幽靈箭第一部 ·霹靂外傳之葉小釵傳奇 ·霹靂幽靈箭第二部 ·霹靂英雄榜 ·霹靂烽火錄 ·霹靂風暴 ·霹靂狂刀之創世狂人 ·霹靂雷霆 ·霹靂英雄榜之江湖血路 ·霹靂英雄榜之風起雲涌一 ·霹靂英雄榜之風起雲涌二
2001~2005 2006~2010

·霹靂英雄榜之爭王記 ·霹靂圖騰 ·霹靂異數之龍圖霸業 ·霹靂封靈島 ·霹靂兵燹 ·霹靂刀鋒 ·霹靂異數之萬里征途 ·霹靂九皇座 ·霹靂劫之闍城血印 ·霹靂劫之末世錄 ·霹靂皇朝之龍城聖影 ·霹靂劍蹤 ·霹靂兵燹之刀戟戡魔錄 ·霹靂兵燹之刀戟戡魔錄2 ·霹靂奇象 ·霹靂謎城 ·霹靂皇龍紀 ·霹靂皇朝之鍘龑史 ·霹靂開疆紀 ·霹靂神州 ·霹靂神州之蒼玄泣 ·霹靂神州之天罪 ·霹靂天啟 ·霹靂震寰宇之刀龍傳說 ·霹靂震寰宇之龍戰八荒 ·霹靂震寰宇之兵甲龍痕:

『肆』 台灣霹靂布袋戲有幾部啊!

下一步龍戰八荒

『伍』 剛才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霹靂布袋戲,這個戲在台灣很火么居然延續那麼多年

霹靂布袋戲,是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新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隸屬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長黃強華及總經理黃文擇所領導製作,采長篇單元劇方式演出。由於每出劇集名稱前皆冠以「霹靂」兩字而得名。 目前霹靂布袋戲是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主打的作品,也是該公司最主要的形象來源。劇中人物素還真是霹靂台灣台的圖像商標,而另外一位人物傲笑紅塵則為衍生電影作品《聖石傳說》的主角,也是該電影圖像商標上的人物。 由於霹靂布袋戲吸引了廣大的觀眾,而使劇中主要人物成為不少觀眾的偶像。其周邊商品包括木偶、劇集原聲帶、電腦、線上游戲及其他人物商品等帶來龐大的商機。 如果認真算起霹靂布袋戲的源頭,可追溯至一九八四年黃俊雄發行的第一套錄影帶(霹靂城)開始,原本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也曾經紅遍三台,締造多項空前的收視記錄。並捧紅了史艷文、黑白郎君等正反「偶」像明星,但是受到新聞局三十分鍾內只能演出五分鍾武打戲的禁令影響,使得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漸漸做不下去,後來就改成發行錄影帶,靠著中年族群史艷文迷的捧場,還勉強混得下去。早期雖然輸給港劇一點點,但在黃強華接手後情勢就慢慢改觀了,加快的節奏與金光閃閃的拍攝手法,加上貼近現實的劇情及平易近人的對白,漸引人矚目。 在台灣的偶戲當中,布袋戲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表演類型。布袋戲的表演形式與內容,或可視為觀眾與劇團之間良性循環的產物;因為觀眾愛看,願意付錢支持,於是布袋戲與不斷變遷的社會以及它所面對的觀眾所究織的互動關系。 將布袋戲視為一種民間「藝術」,是相當時髦的說法。當然,出色的藝人所演出的精彩好戲,無疑的是十分值得珍視的藝術傳統;但是如果從傳統的社會脈絡來看,班數眾多、遍布全台的布袋戲,基本上,對演戲的人來說是一種謀生的職業;對看戲的人來說是一種娛樂;對酬神戲的請戲人來說,布袋戲是宗教活動或儀式的一部份;對戲院或電視台的老闆來說,布袋戲是生財工具。有了這樣的了解,或許才能比較持平的來討論布袋戲,也才能真正思考布袋戲的歷史、其所面臨的問題及反映的社會意涵(注1)。 研究布袋戲的動機源於自身熱愛觀賞布袋戲,從小就看史艷文(「雲州大儒俠」布袋戲的主角), 直到現今的素還真(「霹靂」系列布袋戲之主角),布袋戲一直是我童年深刻的記憶,緗袼?俁然鈷S於流行娛樂主流中,除了橫跨電視、錄影帶、VCD、電玩之外,還進軍大熒幕,耗資三億台幣拍攝首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甚至登上國家劇院的舞台表演,這說明了台灣的民俗技藝-布袋戲已經成為文化藝術的一部份。如此大規模的投資,讓人深切感受到布袋戲的魅力已經再度復甦,更讓人好奇布袋戲再度風靡台灣的原因,希望藉著本篇文章,能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台灣的民俗技藝-布袋戲。

以上為網路簡介

現在的布袋戲偶製作非常精美,劇情引人入勝,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魅力,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劇集~!

『陸』 中國大陸1986年放的電影,有霹靂兩個字的

霹靂大喇叭
主演:
洪金寶 Sammo Hung Kam-Bo
張學友 Jacky Cheung
王祖賢 Joey Wong
姜大衛JOHN CHIANG
更多外文片名:
Where's Officer Tuba?
Where's Officer Tubar?
Pi li da la ba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1986年 香港

劇情梗概:外貌普通的警察樂隊大喇叭手陳文俊(洪金寶飾)與好友張定其(張學友飾)本是警界小卒,卻奉召協助神探(姜大衛飾)調查勒索富商的「千面人」一案。不料神探被殺,但其陰魂不息,苦纏二人,要他們替他報仇,將壞人繩之以法,不然就威迫要破壞陳與女友Joan(王祖賢飾)的好事,兩人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奮力冒險追捕罪犯「千面人」……在神探陰魂的幫助下,壞人終於被擒,而大喇叭陳文俊也最終贏得了女友的芳心。
警察樂隊大喇叭手陳文俊心地善良,卻膽小怕事,與學警張寶良同屋共住。神探周時勁多次奮勇擒匪而獲警務處頒授的勛章。陳文俊略戀超級市場新經理祖安,幸得張寶良出計助他一臂之力,使兩人相識,感情漸入佳境。張無意中獲悉神探周時勁正物色卧底人選,協助調查千面人勒索富商金大成一案,於是他極力推薦陳為最佳人選。在首次與乾麵人接觸中,神探不幸殉職,怕事的陳不久將此事忘得一干二凈,怎料神探的鬼魂苦苦相纏,更令他在祖安面前大出洋相。陳想挽留這段情緣,惟有答應替神探報仇。陳與張在神探鬼魂的相助下終於將千面人一夥一網打盡

閱讀全文

與台灣老電影霹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霸王電影四大天王 瀏覽:633
一部西夏電影 瀏覽:239
愛情電影網波多 瀏覽:985
怎麼用百度網盤下電影網站 瀏覽:638
一部外國偷畫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63
擔保人的電影完整版 瀏覽:104
長城電影中的女主角 瀏覽:968
瘋狂的猴子電影完整 瀏覽:660
原始時代大電影正片 瀏覽:858
花無百日紅泰國電影 瀏覽:22
教女生提高戀愛情商的電影 瀏覽:283
國外免費恐怖電影大全 瀏覽:947
成龍電影之夜張藝興唱歌 瀏覽:936
有一部電影一車人頭都沒了 瀏覽:642
二戰電影完整的 瀏覽:935
戀愛談電影主角 瀏覽:592
電影里一個黑人拍手的視頻音樂 瀏覽:700
由你決定去哪兒看電影的英文翻譯 瀏覽:913
電影院10元錢的3d眼鏡是哪種 瀏覽:889
拍電影演員對白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