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攀登者》將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匯集了眾多如吳京、章子怡、胡歌這樣自帶流量大咖,有如此明星陣容的影片可不多,吳京自不必說,戰狼系列影片的熱度還未過去,流浪地球就又一次讓他聲名大噪,而章子怡和胡歌更是早已經名聲在外,這三人的粉絲量可能不一定比得過那些流量小生,但都是牢牢的鐵桿粉,而且三人的演技和業內口碑都是極佳。除此三人之外,大家還可以在電影中見到成龍、井柏然、何琳等諸多著名演員。
為了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中國還是組建了一支登山的隊伍,並且派了一支軍隊保護,讓他們能夠順利地登上山頂,因為當時的珠穆朗瑪峰不僅自然條件惡劣,周圍更有很多土匪出沒,攀登珠峰也是登山隊對自己的極限挑戰.電影為了能夠還原當時的情況,在崗什卡雪峰實地拍攝,由吳京、成龍、章子怡等電影屆的大咖聯合出演,給大家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
英文名: 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
中文名: 挑戰巔峰
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1996年,兩只業余登山隊來到位於尼伯爾境內的珠穆朗瑪峰腳下准備征服這座世界最高峰。這兩個登山隊分別由經驗豐富的斯科特和羅伯帶隊,因為此次登山屬於商業活動,兩只隊伍各不相讓,都希望第一個登頂。特約記者兼登山愛好者喬恩也是登山隊的隊員之一,他要做的是將登山過程中的一切記錄下來,但令喬恩和所有隊員想不到的是一場災難正在等待大家。
在大本營隊員桑迪和女友親熱,被當地夏爾巴人向導視為對大自然的不敬。向導警告隊員們,山神將會懲罰人們。對於這些西方登山隊員來說,他們並不相信這些迷信的說法,但領隊斯科特和羅伯心中多少有些忌諱。
登上第四營地的時候,隊員們已經開始出現氧氣不足、水腫等現象。一名隊員因水腫嚴重被斯科特送下了山,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登頂馬上就要開始了,領隊要求大家無論是否登上頂峰,在下午兩點必須返回,否則將有可能發生意外。在經歷了死亡地帶的挑戰,隊員們逐個登上了頂峰。但最後登頂的隊員到達頂峰的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此刻一場暴風雪開始襲來,直到深夜仍有多名隊員沒有返回營地。
已回到營地的喬恩和隊友們通過無線電聯絡到隊員,但暴風雪太大他們根本無法實施營救,只能鼓勵隊員們堅持走下去。斯科特為了保護隊員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羅伯也因氧氣用完在半路上停了下來。幾名就快到達營地的隊員被喬恩救起,他們幸運地活了下來。
這次登山讓人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共有五名隊員喪生。喬恩在離開登山隊後繼續自己的登山愛好,但他再也沒有勇氣回到珠峰,這里留給他和其他隊員的只有痛苦的回憶。
③ 電影《攀登者》主要講述看了什麼故事
電影攀登者劇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 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此外,為了真實再現中國登山英雄勇登珠峰的歷史事件、實景還原珠峰壯麗景觀,選擇在西藏珠峰取景拍攝,讓演員真實體驗高原環境,高海拔、極度缺氧、變化無常的氣候環境,再現中國登山隊勇攀珠峰的歷史壯舉。
④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峰故事,那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據說非常悲壯
在那個年代,中國的綜合國力、經濟發展不如現在,條件是落後的,在攀登途中,登山者們不僅要消耗巨大的體力,還要應對各種突發情況,還要保證氧氣的充足,夜晚攀登更是增加了攀登的難度。
前段時間火熱的電影《攀登者》,獲得了好評,該電影由李仁港執導,主演陣容更是強大,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吳京,還有胡歌,甚至還有我們熱愛的成龍大哥友情出演。電影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頂峰,完成了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的故事。
從登頂開始到成功登頂,這一路上登山隊員們不僅消耗巨大的體力,還要面對各種突發情況以及供養問題,最後只有三名隊員完成了最後的登頂任務。那時登山者們需要遵循「兩點鍾規則」,就是在下午兩點之前必須完成,不然就要回頭,這規則需要夜晚攀登,可想而知,更加艱難。當然在1960年5月25日4點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成功登上了珠瑪琅瑪峰頂峰,他們將五星紅旗放在了這個世界之巔。
成功登上頂峰,這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崛起,代表著中國人不怕困難努力克服的信心和勇氣,他們是值得世人驕傲的英雄。
⑤ 電影中的哪些情節,讓你看得心驚肉跳
每一次提到讓大家心驚肉跳的電影,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是那些恐怖電影,其實恐怖電影不會讓大家心驚肉跳,有的時候只不過是內心感到害怕,或者是有一些比較恐怖的音樂讓大家感到內心緊張而已。而說到真正讓大家看了心驚肉跳的,當然也應該還是那些探險類的。
《垂直極限》這也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災難驚險片。影片故事也是聚焦在喜馬拉雅山脈的k2峰,講述的是一個弟弟帶領救援隊,對被困在山脈的姐姐施救的故事。影片當中最感人的是片中所表現的人間親情,父親在生死關頭為了能夠救孩子甘願舍棄自己的生命,哥哥為了救妹妹,明知有難,但是也甘願冒死相救。當然還有一個柔情鐵漢,為了尋找遇難的妻子,常年在冰山上巡遊,對於這樣的影片對觀眾內心帶來的沖擊力自然也是比較大的,特別是當遇到一些驚險時刻的時候,也總是能夠讓觀眾感到心驚肉跳。
⑥ 《攀登者》結局誰死了
徐纓犧牲,李國梁犧牲。
在片中每位登山者都非常艱辛,為了完成這次的登山任務,不少登山員都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實攀登珠峰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當時很多人都在質疑中國登山隊的實力。面對外界的質疑聲越來越多,中國登山隊努力訓練,靠著自己的力量登頂珠峰。
當時中國登山隊的登山條件不是很好,要想快速登上山頂也是難之又難。登山員方五洲為了能夠登珠峰也奮鬥了很久,終於有一天再次接到了登珠峰的命令,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驚喜了。
但是在這次登山任務中,章子怡飾演的氣象員徐纓犧牲在了珠峰北坳,方五洲看著自己心愛的人離去,內心無比的難過,但是他不能因為兒女情長放棄這次的登山任務,他只好帶著徐纓的夢想一起攀登。
在攀登珠峰的路上,年輕的登山員李國梁也失去了生命,他還沒來得及和心愛的姑娘告白,為了登珠峰最後光榮犧牲。不管是戲里還是戲外,每位登山運動員都是偉大的,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
基本信息: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的劇情冒險電影。
影片以1960年與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為背景,講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國攀登者懷揣著最純粹的夢想集結於珠峰,肩負時代使命於世界之巔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2020年11月,被選送為「2021年全民國防教育萬映計劃重點推介影片」,向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生、基層部隊官兵推薦觀看。
⑦ 珠穆朗瑪峰上拍的電影有哪些 2015年的
《八千米死亡線/K2》
《挑戰巔峰》
《最狂野的夢》
《PBS 珠峰大山難》
《攀登珠峰》
《2012》
《絕命海拔》
⑧ 攀登者電影演員表(致敬60年前珠峰攀登者)
這是一個塵封了60年、關於捍衛尊嚴與家國的故事。在冷戰最為緊張的年代,剛剛經歷了中蘇問題的中國又面對經濟寒冬,同時,不斷有反動勢力試圖干擾我國內政,宣示獨立主權、表明自力更生的能力刻不容緩。1960年5月25日,由王富洲、屈銀華、貢布組成的中國登山隊首次向珠峰發起沖刺,實現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遺憾的是,這次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時隔15年,中國登上隊再次登頂珠峰,索南羅布、貢嘎巴桑、桑珠、潘多、羅則、侯生福、阿布欽、大平措、次仁多吉九人終於在珠峰上插上了中國國旗,留下了中國人征服珠峰「鐵證」。
倒計時4天海報
作為國慶檔重磅獻禮之作,將於9月28日開啟點映、9月30日正式公映的電影《攀登者》正是根據這段歷史改編,講述了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從珠峰北坡登頂的故事。電影的陣容強大,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演員組成的超強「攀登者聯盟」把這段歷史重新拉回人們的視線。
方五洲(吳京飾演)重歸登山隊
為國登山:就是去打仗
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9座在中國境內或邊境上,但直到1956年,中國的登山運動仍是一片空白,從境內的北坡攀登珠峰更是猶如天方夜譚。北坳頂部海拔高達7007米,坡度平均在五六十度,最大坡度達70度,個別地段近乎垂直,像一座高聳的城牆屹立在珠穆朗瑪峰腰部,積雪深不可測,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巨大的冰崩和雪崩。
那個時候,尼泊爾還是印度的附屬地,1953年,在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從尼泊爾境內南坡登頂後,印方一再叫囂珠穆朗瑪峰根本不屬於中國,中國人沒有權利攀登,也攀登不上去。和今天的人攀登珠峰的自我挑戰、實現夢想的意義不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登峰行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政治內涵。
事關國家尊嚴,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賀龍立馬提出體育工作的三項具體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在1960年登上珠穆朗瑪峰,並成立了中國登山協會。中國第一批職業登山運動員從零開始,組建登山隊出國訓練,並於1957年獨立組隊。
最初登珠峰是中蘇兩國聯合執行的任務,相比中方的一片空白,蘇聯方面像其他方面一樣,擔任著「老大哥」的角色。而到了1959年,中蘇關系破裂,蘇聯不僅逐批撤走了在中國的援助力量,包括進行中的登峰計劃在中方的一再協商催促下也沒了迴音,許諾的裝備和食品供應統統不再兌現。
李國梁(井柏然飾演)雪中遠望
但中國登山隊的訓練沒有停下。這支當時平均年齡僅24歲的214人登山隊每天在拉薩進行越野長跑等體能訓練,還到附近山區訓練運動員對高山惡劣自然條件的適應能力和冰雪作業技能。賀龍給大家鼓勁兒:「他們不幹,我們自己干!任何人也休想卡我們的脖子。中國人民就是要爭這口氣,你們一定要登上去,為國爭光。」
當時的登山,要克服的遠不止是登山本身的困難。為了登山,提前兩年開始修路,為的是保證物資的供給。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期間,也處於西方經濟封鎖、中國國力孱弱、民生多艱的時代。「舉國之力」登山,是一場真正的「硬仗」。和今天有明確的攀登路線不同,修路隊隊員還要負責偵查勘查環境,一邊修路,一邊尋找適合的攀登路線。一切都在毫無把握的摸索中進行。
楊光(胡歌飾演)練習打登山結
1960年3月開始,登山隊先後三次向珠峰發起挑戰都失敗了,登山隊的年輕人「損兵折將」,但賀龍向大本營傳達了新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重新組織攀登。剩下幾個人算幾個人,哪怕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登上去!」
時值我國正與尼泊爾談判中尼邊境劃界問題,登山隊員們大多由部隊選拔而來,軍人出身,不過是換了另一個戰場為國征戰,一次次失敗後又一次次組織力量向珠穆朗瑪發起沖鋒。
曲松林(張譯飾演)等待突擊隊歸來
中國梯:跨越15年的精神接力
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就在這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這批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頂,它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了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這架金屬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而「中國梯」的「前身」,是一枚15年前打在這絕壁上的鋼錐。
在那個物資匱乏、裝備落後的年代,傷亡來得太過於輕易。僅僅是「凍傷」這件事,但凡保暖裝備專業一點就可以輕松避免,但在當時卻成了「在所難免」。1960年5月,原本具備登頂實力和技術的主力隊員、骨幹運輸隊員不少都凍傷了,登頂的任務迫在眉睫,只能重新選拔突擊隊員和運輸隊員。電影中吳京飾演人物的原型王富洲,連同經驗豐富的劉連滿和「輕傷不下火線」的藏族隊員貢布,伐木工人出身的屈銀華等10人又一次出發了。這次他們的任務是將物資運到海拔8500米高度。
而到達「鳥都飛不過」的「第二台階」,王富洲一行人已經只剩4個。「第二台階」總高20多米,相當於一棟七八層高的樓房,其下部較陡,但還能找到攀附點或支撐點,最困難的要數最上部的4米多,幾乎是一道垂直的光滑岩壁。
攀爬到 「第二台階」的中上部。面對4米多高的岩壁,劉連滿用盡全身的力量嘗試攀登了4次都沒能成功。貢布和屈銀華也分別試了2次,結果同樣是跌回原地。海拔8500米以上,氧氣稀薄到讓人無法呼吸。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眼看著珠峰近在眼前卻登不上去,四人急得不行。消防員出身的劉連滿想到了搭人梯的辦法,主動蹲下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攀登。先上的屈銀華因為不忍心穿著滿是釘子的高山靴踩在戰友肩上,只穿一雙薄毛襪打鋼錐、攀爬……這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導致之後屈銀華的兩足腳趾和雙足跟就被徹底凍壞只能切除。而蹲下當「人梯」的劉連滿要在極限海拔地帶用消耗殆盡的體力托著100多斤的隊友慢慢站直,同樣需要難以想像的堅強的意志力。
今年已經86歲的貢布在央視《開學第一課》上講述了那段登山往事。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中國人第一次完成了人類北坡登頂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向孩子們回憶,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托舉」完隊友的劉連滿最終沒有和另外三個人一起成為第一批登頂珠峰的人。他寫好遺書,抱著隊友為他留下的氧氣他選擇保存下來給隊友歸來下山使用,愣是沒吸。
那一次的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也使得國際社會對當時的登頂一直存在質疑的聲音。但15年後的1975年,中國登山隊女隊員潘多和8名男隊員再次從北坡登上珠峰,創下男女混合集體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數最多的世界新紀錄。這次登山時,隊員們藉助屈銀華當年打下的鋼錐,在「第二台階」最難攀登的岩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屬梯。
而這一次的登頂,隊員們在幾乎「無氧」的情況下作業七十多分鍾,採集了冰雪和岩石樣本,並把用於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的金屬覘標架設好,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的紅色覘標屹立在雪山之巔,為珠峰確立了標准身高:1975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國測繪工作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這個數字作為國際標准沿用多年。
傑布(拉旺羅布飾演)擦拭冰鎬
《攀登者》:「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去年7月,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決定投拍《攀登者》。這當然是一個太值得拍的題材,但把這樣的一段歷史搬上銀幕,難關也是重重。這首當其沖的就是時間。
完成劇本後,下一個任務就是組建團隊。任仲倫找了不少導演,幾乎找過的每位導演都會問,「什麼時候進入籌備期?」任仲倫說,「我直接告訴你上映日期吧,明年9月30日。」光是這個日期就足矣「嚇退」許多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接下來的天氣根本不可能在真正的雪山上拍攝,大量綠幕合成的場景意味著巨大的特效製作量,而要體現這段歷史的艱辛與偉大,視覺上這些最直觀傳達都不容有失。連「監制」徐克一開始都打過「退堂鼓」,他告訴任仲倫,他可以拍這部電影,但需要至少三年。
最終,《攀登者》的導演任務交給李仁港。這位導演和上影也是老搭檔,作為香港電影工業培養的極為職業化的導演,李仁港在業界以「手快」著稱,且電影美術出身的他對於場景的把控自有其優勢。徐克作為監制,分享了他對於技術多年鑽研的成果和對於用東方美學和情感講述主旋律故事等更高層立意美學的心得經驗。當然,李仁港也是頂著巨大壓力接受這次挑戰,「我接受這個任務之後,所有的周期我是倒數過來的,它在國慶節要上,我就倒數我幾時要剪好這個片子,再倒數我需要多長時間去拍完這個戲,再根據這個時間倒推出開機時間和籌備時間。」
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上影被要求「用最好的團隊」。於是有了眼下令人贊嘆的「國民免檢神仙陣容」。章子怡剛進組的時候對任仲倫表達了她的感慨,居然可以再這么短的時間里把這些「大忙人」集合起來。事實上,每個演員起初都是有猶豫的。武術冠軍出身的吳京「扛造」,但對於感情戲有抵觸,何況大量的對手戲是章子怡、張譯這些文戲備受認可的實力演員,他和任仲倫表達過自己的顧慮。之後又和導演組說了好多次,爬山不要緊,能不能改一改?讓章子怡不要和他談愛情,哪怕變成前妻也好,和誰演感情戲都行,就是不要是自己。
徐纓(章子怡飾演)深情凝望方五洲
吳京在進組之前就面臨嚴重的腿傷問題,大量的動作戲份也意味著對於腿傷的二次加重,但他仍然堅持親自完成所有動作。影片中有部分鏡頭,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他的腿是一條粗一條細的,那是因為一條腿綁了夾板。
而章子怡在接到邀請的時候坦言自己准備生個「豬寶寶」,已經沒有再接新工作的打算。但很快她就下定了決心,「我還是要來,這個作品是我一輩子也沒有爬到過的珠峰,你心中要有一座山,這座山不一定那麼高,但是你要有一個奮斗的目標。」
帶著一份份敬意,張譯、胡歌、井柏然、王景春等主創演員一個個加入了,甚至為了表現凶險的「中國梯」,成龍大哥帶著他的成家班也加入了演出。拍攝中困難重重,高難度的動作伴著一次次危險和受傷,「台前幕後,所有人都在拼。」李仁港說。
成龍飾演攀登者
就像登山,「山就在那裡」,這部電影也就在那裡,一切都在緊張的進程中緊鑼密鼓的開始。演繹那段關於攀登的歷史,本身也成了一場攀登。「我喜歡強度大的劇組。強度大代表著一種緊張感、協作感,代表著一份昂揚的鬥志。」演員張譯說。胡歌在2005年曾經獨自登上啟孜峰,「那次登頂以後下撤回到大本營,我還問過自己,我以後還會登山嗎?那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才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⑨ 電影《遠征珠峰》完整版在哪裡可以看啊
現在可以看了,《遠征珠峰》影片故事以兩支攀登珠峰的探險隊為主線,這兩隊人馬分別由羅布·霍爾(傑森·克拉克飾,)和史考特·費雪(傑克·吉倫哈爾飾)帶隊,這兩人都是世界著名登山家,其中史考特·費雪是第五次攀登珠峰。不幸的是,他們在登山過程中遭遇了特大風暴,在這場災難中,8位登山者不幸喪身。
導 演;巴塔薩·科馬庫
類 型;冒險,劇情,驚悚
主 演;傑克·吉倫哈爾,喬什·布洛林,薩姆·沃辛頓,羅賓·懷特,傑森·克拉克,凱拉·奈特莉
⑩ 珠峰長眠300多具遺體,大多有家庭有子女,但為何從沒親人去認領
珠穆朗瑪峰上面有三具較為出名的屍體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但珠峰上面的屍體數量遠遠不止這些。根據統計,將近有超過三百具的遺體,這些遺體已經在珠峰長眠了很多年了,他們大多是有家庭親人的,為什麼沒有親人前去認領呢?
也有人嘗試過用機器飛機之類的,但這個方法也不太行得通。飛機下到一定高度也會有危險,珠峰上又時不時的會有暴風雪。搞不好還會發生雪崩,就像2014年的那場災難就是雪崩引起的。所以歷經多年,他們的親人也沒有辦法,只能任由他們在珠峰上繼續沉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