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杭州台灣電影大師展

杭州台灣電影大師展

發布時間:2022-09-26 16:13:24

台灣電影獎項,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大陸電影金雞百花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三個字是什麼

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華語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11月至12月於中國台灣舉行頒獎典禮。金馬獎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語電影報名,每屆頒發23個獎項。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在觀賞完所有影片,探討討論後投票選出得主。

(1)杭州台灣電影大師展擴展閱讀

評選辦法:

1、初選:初選階段依影片類別分為劇情長片類、紀錄片類、劇情短片類及動畫片類共四類評審委員。各類初選會議由各類評審委員採取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評選。獲半數以上評審委員推薦之影片,方可進入復選階段。

2、復選:由評審委員針對所有影片類、個人類獎項進行評選。採取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方式產生入圍名單。「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則針對入圍影片所填報之「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名單進行評選。

3、決選:由評審委員針對入圍名單採取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方式產生得獎名單,並經由專業律師公證後密封,最後於頒獎典禮中公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語三大電影獎

㈡ 今晚的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哪個台播出啊

第4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1/28(六) 7時 - 台北縣政府大樓舉行星光大道也會在傍晚6時展開典禮主持人 - 陶子星光大道主持人- 楊千霈

㈢ 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百度雲資源誰有的

鏈接:

提取碼:f5f4

第5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是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辦的電影獎項。

該屆金馬獎《陽光普照》獲得最佳劇情長片,鍾孟宏憑借《陽光普照》獲得最佳導演,陳以文憑借《陽光普照》獲得最佳男主角,楊雁雁憑借《熱帶雨》獲得最佳女主角。

該屆金馬獎於2019年11月23日在台北孫中山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

㈣ 中國四大電影節的金馬獎

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11月至12月於中國台灣舉行頒獎典禮。
金馬獎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語及華人電影報名,每屆頒發23個獎項。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在觀賞完所有影片,探討討論後投票選出得主。
除了正式獎項外,還有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兩個會外獎。終身成就獎或特別貢獻獎,則由各電影工(公)會推舉,執行委員會投票選出。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㈤ 2006年杭州動漫展地點

展覽時間:2006年4月28日-5月3日
布展時間:2006年4月24日-4月27日
撤展時間:2006年5月3日17:00-5月4日
展覽地點:杭州國際會展中心 杭州市石祥路589號

2006杭州國際動漫展介紹

主辦單位: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廣播電視局、浙江廣播電視集團
特別協辦:中國動畫學會
執行單位:2006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公室
展覽網:www.cicaf.com
展覽時間:2006年4月28日-5月3日
布展時間:2006年4月24日-4月27日
撤展時間:2006年5月3日17:00-5月4日
展覽地點:杭州國際會展中心 杭州市石祥路589號
展覽規模:46000平方米
展覽主題:「動漫,讓生活更精彩」
宗旨:突出專業化、強調國際化、加大觀眾參與度,把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打造成為:「國家級、國際性、專業化」的動漫盛會。
定位:融合國際與本土優勢、突出展示與互動氛圍,構建原創產業格局

中國國際動漫節介紹
1、產業格局??政策扶持產業發展、節展引領動漫熱潮
動漫產業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文化產業。2004年,全球動漫產業的產值已達2228億美元,與動漫產業相關的周邊衍生產品產值則在5000億美元以上。中國動漫產業經歷了80年發展的歷程,當前正在興起新一輪的發展高潮。為了推動中國動漫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動漫產品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決定,自2005年起每年舉辦一屆國家級、國際性動漫盛會??「中國國際動漫節」。2005年,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成功舉辦,其規模、水平居國內之首,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承辦權水到渠成,又花落杭州。
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節誠邀您的參與!
2、精彩回顧??精彩激發參與人潮、合力打造產業盛況
首屆(2005)中國國際動漫節共推出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動漫產業高峰論壇、CGCN2005數字媒體藝術高層論壇、經典動畫影視周、卡通形象巡遊、原創動漫大賽等10多項活動,為國內外動漫業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投資合作、研討開發的廣闊平台。
規模大 首屆(2005)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展區總面積2萬平米,展位總數1000餘個。13個國家動畫產業和教研基地,美國迪斯尼、英國BBC、JAPAN小學館、香港玉皇朝、台灣鴻鷹等知名機構的原創作品參展,是迄今國內乃至亞洲規模超前、影響最大的動漫展之一。
門類全 首屆(2005)中國國際動漫節中,既有專業類的展示和論壇,又有群眾性的參與和互動,博覽會的展示內容還包括國內外動漫製作企業、動漫原創作品、動漫人才信息、動漫衍生產品和出版物、動漫嘉年華表演等。
名家多 世界動畫學會創始人、克羅埃西亞動畫大師波爾多•多文考維奇,韓國國際動畫節組委會主席朴世亨、東京國際動畫節執行委員久保雅一、美國迪斯尼著名角色設計師張振益、JAPANAsunaro 株式會社總裁石川一郎、以及香港、台灣和內地的知名動畫大師黃玉郎、馬榮成、賴友賢、王中元、金國平、張松林、戴鐵郎、許江等114位國際名家參加了本屆動漫節,20多名內地知名漫畫家到博覽會現場簽售。
效益好 首屆(2005)中國國際動漫節觀眾突破120萬人次,達成合作交易項目500餘項,合同(意向書)成交額30億元。
影響大 境內外200多家媒體1100多名記者聚集動漫節。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大媒體以及美國《洛杉機時報》、JAPAN《朝日新聞》、NHK電視台等都作了大量報道。浙江衛視、上海炫動卡通衛視、杭州電視台對首屆動漫節的相關活動進行了直播。
3、動漫盛會,06』再起風雲
06』中國國際動漫節六大突破:
注重特色化?展現杭州獨特魅力;
注重國際化?擴大中國動漫的對外形象;
注重民族性?展示中國動漫80年成果;
注重專業化?搭建行業交流的平台;
注重產業化?推進動漫市場化進程;
注重大眾化?營造「全城動漫」的熱烈氛圍。
4、06』中國國際動漫節四大活動版塊
展覽版塊:
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
(1)中國動畫80周年回顧展
(2)中外動漫原創作品展
(3)國內影視動畫企業成果展
(4)國際動漫節及電視媒體展
(5)中外動漫衍生產品展
(6)中外漫畫、電玩、圖書展
(7)動漫遊戲及技術設備展
大賽版塊:
(1)中國國際動畫影視片「美猴獎」大賽
(2)全國大學生動漫原創作品大賽
論壇版塊:
(1)中國國際動漫產業高峰論壇
(2)中國動漫產業項目發布會暨簽約儀式
(3)全國影視動畫工作會議。
活動板塊:
(1)中國國際動漫節開幕式暨卡通狂歡晚會
(2)中國動畫80周年紀念暨頒獎活動
宣傳部分
(1)2006中國國際動漫節吉祥物、標志徵集評選。
(2)「卡通使者」全國十城巡遊宣傳。
(3)中外COSPLAY大賽評選活動(擬作為省衛視互動節目)

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
2005的杭州,因為這場動漫的熱潮而久久不能平息;
2006的我們,因為再次相聚而盡興狂歡!
2006動漫博覽會,黃金周的「嘉年華」
參觀人數預計將超過30萬人
2006動漫博覽會,場面浩瀚
展館面積達46000平米,展位約2000餘個,場面浩大恢宏。
2006動漫博覽會,博大精深
覆蓋動漫原創、製作、出版、播出、技術、周邊產品開發等上中下遊行業。
2006動漫博覽會,功能齊全
■展示:中外原創動畫成就的集中展閱;最新動漫技術的全新發布;不同國家動漫的重點觀摩。
■展銷:國際動漫周邊產品、印象製品、圖書的集中銷售
■體驗:最新互動數碼娛樂體驗
■表演:中外COSPLAY表演

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相關評價

金馬獎頒獎典禮前晚曲終人散,但賽果爆冷,《十月圍城》的王學圻意外敗給《艋舺》的阮經天,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唐山大地震》的徐帆大熱倒灶輸給《玩酷青春》的呂麗萍,無緣封後。不少中港電影人批評大會偏幫台灣片,連今屆金馬獎評審寧浩導演也透露開會時火葯味很濃,香港導演張同祖也覺得賽果偏幫台灣電影。
金馬獎可信度依然比金像獎高。中國媒體黑社會式的吹捧馮小剛徐帆不惜報道假新聞,令人生疑。
金馬獎近年屢被指為小圈子游戲,據悉其評選准則也欠權威性,初選僅由5位台灣評審檢閱所有報名影片,進入復選才增至11名台灣評審選出入圍名單,決選再加入2至4名海外評審選出得獎名單,控制權全在台評委手裡。今年大會明顯要熱捧台灣本土電影,所以賽果才會爆冷連連。
曾執導《瘋狂的石頭》的導演寧浩也是今屆金馬獎評審之一,他說:「金馬獎是票選制,我們只能投出自己的選擇,其實評審的討論火葯味很濃,比如攝影獎,那怕你不是這塊的權威,一樣有投票權。」寧浩對徐帆失影後獎也很無奈。
11月20日晚第47屆台灣金馬獎頒發,小成本電影繼續受到鼓勵,但影帝阮經天和影後呂麗萍均稱得上冷門。對於影後熱門徐帆的「失利」,馮小剛在微博上稱影片票房好遭人恨,「她是路線斗爭的犧牲品。」對此本屆金馬獎終審評委黃建業回應稱:「評委是就表演論表演,很難說票房好壞影響到選擇。」此外,對於影帝為何頒發給阮經天,是否有意保護台灣本土片等質疑也一一做出回應。
疑問1
徐帆為何輸掉影後?
因表演猛烈不夠討喜
金馬獎揭曉前,徐帆因在《唐山大地震》中的出色表演被認為是影後熱門人選,而最後的「失利」讓馮小剛略感不服,頒獎次日晚他在微博上寫道:「『唐』大賣就已鑄成今天的結果,賣了6.6億還把獎給你?恨你還來不及呢。這是生態平衡……她是路線斗爭犧牲品。」徐帆則通過丈夫的微博稱不在乎得失。
對於馮小剛的言論,黃建業稱:「我個人很喜歡徐帆的表演,但評委都是就表演論表演,很難說票房好壞影響到他們的選擇。而且每個演員表演都有正反面意見,徐帆的表演有比較猛烈的部分,可能有些評委不喜歡。」黃建業透露,前兩輪湯唯和徐帆陸續淘汰,就剩下張艾嘉和呂麗萍,「呂麗萍飾演的單親媽媽撐起《玩酷青春》全片,她在遭逢生活上的困難及教養孩子的無奈中,有很強的演繹。由於同是演繹朴實的單親媽媽,出局的徐帆的票數就落到了呂麗萍身上,最終後者以一票之差勝出。」
疑問2
阮經天如何贏老戲骨?
因有所突破以示鼓勵
王學圻在《十月圍城》中的表現一直被看好,但繼年初在香港金像獎上輸給《歲月神偷》的任達華,此番又輸給《艋舺》中的阮經天。黃建業稱阮經天此番摘掉偶像的標簽,得到多數評委看好。來自香港的評委舒琪也認為結果合理,他透露,「我個人投給了阮經天,以他的資歷有這樣的表現很不錯。但王學圻則用一個傳統的手法演繹,反而沒有阮經天突出。」對於王學圻的落敗,黃建業表示:「王學圻在《十月圍城》的戲份被割裂得很嚴重,導致整體戲份偏少。」此外他認為倪大紅在《透析》中的表現也很突出,只是電影氣氛太壓抑,讓其演繹較難表現出來。
疑問3:
台灣本土片受到保護?
絕非評委團主流依據
黃建業告訴記者,在投票過程中,地域是比較少被考慮到的,或許一兩位評委身上會有,但絕對不是主流。對於台灣影片得到保護,拿了最佳影片獎的張作驥導演認為:「保護不來的,要吃漢堡的還是會吃漢堡,有的人卻偏愛小籠包。我只希望《當愛來的時候》票房再好一點。」
【金馬影帝鮮有本土演員】
自1999年柯俊雄憑《一代梟雄:曹操》獲得金馬影帝以來,阮經天是11年來首個獲得影帝的台灣演員。影後方面,除2004年楊貴媚和2005年的舒淇,11年來金馬獎影後全部是大陸、香港演員。 金馬獎對於華語電影工作者來說,是一年的總結,在每年的11月份頒發,之後的12月份沒有重要的獎項開頒,在這個時間點上,金馬獎也算是辭舊迎新了。金馬獎的時間缺陷在於,它會錯過12月份的許多華語大片,因為賀歲檔才是大製作影片的匯集地,所以《十月圍城》這樣在2009年12月份上畫的電影,就只能等到2010年年底才能亮相金馬,有個時間差的遺憾,金馬就不能像香港電影金像獎那樣將賀歲檔的大片一網打盡,或許金馬獎可以考慮像美國奧斯卡那樣,改在每年的2月份舉辦,這樣子或許會使的金馬獎更有看頭,而不是讓去年年底的一些影片來金馬獎爭奪獎項了。
1、 越來越小眾化的金馬獎
台灣電影目前在華語電影圈之內仍然是很尷尬的局面,每年並沒有多少部台灣電影能夠引起足夠的關注,今年最火的台灣電影就是《艋舺》,阮經天憑借這部影片奪得金馬獎影帝桂冠,為台灣電影新人增添了幾分力量。本屆金馬獎台灣電影大獲全勝,在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導演等多個獎項上都是獨占鰲頭,侯孝賢作為金馬獎主席,強推台灣電影也無可厚非,但這樣台灣電影是否真的強到這種地步了嗎?
本屆金馬獎不管是入圍的台灣電影,還是獲獎的台灣電影,都是相對小眾的影片,和去年《不能沒有你》橫掃金馬獎情況一樣,文藝片今年依然是金馬獎的心頭所好,可是這些影片真的擁有廣泛的觀眾群嗎?不要說在內地或者香港,即使在台灣,《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父後七日》都不是備受矚目的影片,金馬獎的文藝氣息越來越重,扶持文藝電影是對的,但似乎不要一條道上走到黑,台灣電影連年低谷,不也是因為台灣商業電影的極度匱乏嗎?現在金馬獎難道要和台灣電影一樣走向同樣的低谷嗎?
2、 難以捉摸的金馬獎
曾國祥和尹志文執導的《戀人絮語》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角逐,這個獎項的頒獎嘉賓是他的爸爸曾志偉和姐姐曾寶儀,在之前外界看來,曾國祥此次獲獎的幾率很大,大家都想看到一個全家在頒獎台上團圓的景象,但是,這幅美景最終沒有出現。獎項的角逐對於入圍來說,是四分之一的機會,所以提名人都有機會得獎,曾國祥沒能獲獎,或許也是彰顯了金馬獎的公正吧。
但阮經天戰勝王學圻,《當愛來的時候》戰勝《十月圍城》,多少還是讓人感到意外,最佳導演的角逐上,鍾孟宏的脫穎而出也是堪稱黑馬,種種結果都讓人看到了台灣電影的絕對優勢,這樣看來,金馬獎似乎又不是那麼公正和令人信服。金馬獎既然是把兩岸三地的優秀電影和電影人都匯聚一堂,那麼為什麼會造成台灣電影大獲全勝這樣的局面呢?況且是在有《十月圍城》這樣出色作品參與的情況下,金馬獎不應該成為一個地域色彩越來越濃烈的獎項。
3、 能否激勵台灣電影的金馬獎
金馬獎今晚讓台灣電影揚眉吐氣,張作驥在2002年憑借《美麗時光》奪得金馬獎最佳影片之後,今年又憑借《當愛來的時候》又一度捧得金馬獎,兩度將金馬獎最佳影片收入囊中,這樣的成就連金馬獎現任主席侯孝賢都未能達到,侯孝賢目前為止還未能奪得金馬獎最佳影片大獎,這在台灣影壇也算是怪事一件。現在侯孝賢擔任金馬獎主席,對文藝類電影也展現出了偏愛。但文藝片始終不是市場的主流,金馬獎評委不跟隨大眾的腳步,一心一意支持文藝電影,精神可嘉,但對於市場而言,這並不是明智之舉。
從目前台灣電影的生存現狀來看,或許就像鈕承澤的電影片名和內容一樣——《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台灣電影人就是在夾縫求生,立足於台灣的金馬獎是面向整個華語電影圈的,台灣電影本身不給力,也導致了金馬獎的營養不良。本屆金馬獎的獲獎影片即使在藝術質量上過關,但影響力較小也導致了金馬獎自身的影響力削弱,這勢必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從長遠來看,台灣電影和金馬獎都需要能夠造成良好市場反響的藝術佳作來增添活力,魏德聖明年正在製作的大片《賽德克·巴萊》,或許能給台灣電影帶來一些全新的改變。
金馬獎自1996年開始改革為面向全球華語片(包括內地、美、加、新加坡等地,而改革後的首屆便是由內地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等)的電影獎,並為了保障本土電影及電影從業者而次年增設評審團大獎(獎勵台灣電影)及評審團特別獎(獎勵台灣電影人員)。不過,在金馬獎的四十七屆歷史里,絕大部分時候還是由台灣本土電影獲得金馬獎的主要獎項,無論是台灣電影沒落的九十年代末還是隨著「超過世代」崛起的今天。
而本屆金馬獎,整體上又是一次對「超過世代」的肯定:獲得台灣傑出電影的《第四張畫》,其導演鍾孟宏的導演處女作《停車》便是超過世代的代表作,憑《艋舺》獲得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的李烈,在當年也曾監制影片《囧男孩》成為當年超過世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另外則是《海角七號》、《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九降風》等),而獲得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的《父後七日》的導演王育麟與劉梓潔,也可以歸入到超過世代……
另外,本土化還包含了另一層意思,即這些獲獎的台灣電影往往帶有著比較濃厚的本土生活氣息與色彩,如《艋舺》,表現出八九十年代台灣艋舺地區的血與淚及復雜的情緒,而《父後七日》充滿著濃厚的鄉土人情風俗,《第四幅畫》則通過兒童的眼光構成一幅現代社會的浮世繪。
平衡化:
既然金馬獎是一個面向全球華語電影的獎項,評審團還是在本土化的基礎上盡量的尋求平衡,包括台灣本土以外地區的平衡,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平衡。
去年只有三部香港電影入圍五個獎項遭遇了不少人的詬病,今年則有《十月圍城》、《月滿軒尼詩》、《葉問2》等九部影片入圍,並獲得最佳動作設計等獎項,但比較特別的是,《狄仁傑》、《十月圍城》、《葉問2》各自獲得一個獎項,帶有些分豬肉的味道。如果再加上菲律賓影片《台北星期天》,內地電影《透析》、《玩酷青春》等都僅是獲得一個獎項時,這種分豬肉的意味更加明顯。
相比於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比較注重於商業性與電影工業的影響,內地金雞百花電影獎的注重於主旋律影片,金馬獎則側重於電影本身的藝術性,即使是在這商業化流行的時期,金馬獎還是堅持著努力平衡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的關系。如獲得最佳動作設計的《葉問2》、最佳造型設計的《十月圍城》都是商業性比較濃的影片,但在其它的技術性獎項里,同樣有《艋舺》的最佳音效、《當愛來的時候》的最佳攝影等平衡;而呂麗萍憑借《玩酷青春》獲得最佳女主角,也有平衡的意味。
縱觀本屆金馬獎的獲獎結果,過度保護本土電影及分豬肉這兩點,可能會成為影迷群體的詬病之處,倒是如今的金馬獎相比金像獎、金雞百花獎等,更加的敢於、勇於不斷的改革改進,被台灣影評人黃仁贊為是「雖然每年風波不少,卻是當今全球唯一力求改進的華人影展」。
何況,實行輪替制的金馬獎主席及不斷變動的評審團成員(每年都在20名左右),也使得金馬獎既帶有專業性(評獎過程有所類似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等,評審團成員集體討論再表決出各項獎項),又有變化(如前幾年時金馬獎更側重於商業性作品與香港電影,這兩年再度側重本土化製作)。

㈦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史回顧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創辦於 1962 年,是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不僅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獎項,也有「華語電影界奧斯卡金像獎」的美譽,為華語電影業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同時與「金鍾獎」和「金曲獎」並稱為台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歷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金馬獎至今已舉辦五十四屆,參賽作者主要是華語發音或華人製作的影片。

㈧ 今年的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上,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這天,他已過完68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得者李安和舒淇聯手頒發導演獎的獎項。李安問舒淇:「你覺得什麼意味著最好的導演?」舒淇回答很鬼馬:「沒有合作過的是最好的。」李安則說:「咦,這五位入圍最佳導演的,你只和侯孝賢導演合作過,你是說……」這個話題是個老賬本,舒淇曾有機會出演《卧虎藏龍》中的玉嬌龍,最後失之交臂。
侯孝賢導演接過獎杯後說:「(這個獎)很久沒得了。謝謝劇組,都是跟我合作很久的,李屏賓啊,錄音啊,名字都忘了……這個片子我拍的蠻開心的。有機會還會拍唐朝。謝謝我的家人。謝謝金馬獎。」
今年5月,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還摘得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刺客聶隱娘》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由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領銜主演的武俠片。

㈨ 台灣電影天後是誰

.台灣電影圈天後級演員

不可能對象。
1.蔡依林:不符合清純玉女,常用性感形容,而且說到蔡依林肯定是唱歌方面了,爆料的話肯定也說歌壇天後了,何必說台灣電影圈天後級演員,況且她也沒拍過電影!
2. 林心如:符合清純玉女的特點,但她一向都在內地發展也是在內地紅起來的,基本都在內地拍電視劇和電影,從沒演過台灣電影,不可能被封為台灣電影圈的天後演員。
3.陳喬恩:不符合清純玉女,在台灣只演過偶像劇,一部台灣電影都沒演過,現在才剛開始拍電影,還是香港電影非台灣電影,也不可能被封為台灣電影圈天後級的演員。
4.林依晨:不符清純玉女,一致都認定她是鄰家女孩,雖有演台灣電影但是是剛出道那段時間,近年都演偶像劇。也才開始拍台灣電影,在台灣電影圈達不到天後級地位。
5.安以軒:清純玉女見仁見智了,也都在內地發展拍一堆電視劇,也只剛出道時演過台灣電影,最近回台灣的作品也是偶像劇,拍完又會內地拍戲,也不會被稱為電影圈天後級的。

可能對象:
1、徐若瑄:符合台灣電影圈演員,但是之前也都在內地發展近段時間才回台灣發展的,不大像能馬上被封為電影圈天後級的,而且她是性感清純兼具,不過考慮她出道時拍的某片片,要形容也不會形容她是清純玉女吧!
2. 劉若英:符合清純玉女但是更多人認定她是才女!近年也少拍電影更少在台灣電影圈發展。還有貌似年紀比較大,以她性格不大可能。

最嫌疑對象:
1、頭號對象郭采潔:一直被封為清純玉女,符合第一點。拍了好幾部台灣電影,得過台灣電影節影後獎,符合被吹捧為台灣電影圈天後。
2.號對象張均寧:一直走清純清新路線,符合第一個關鍵詞,近年拍了N多台灣電影,和桂綸鎂一齊被封為台灣電影圈兩大代表人物,又得過台灣電影節影後獎 。
3號.桂綸鎂:走的也是清純知性路線,符合第一點,近年台灣電影也超多,同和張均寧封為台灣電影代表人物,符合被台灣所謂的電影圈天後演員。
4.陳意涵:同樣被封為清純玉女,台灣電影作品也有幾部,是今年台灣電影節影後,也會被吹成電影圈天後級演員。
5.大S:符合台灣電影圈天後級演員,內地台灣電影作品都超多。一直被台灣吹捧成天後仙女級的人物 。

台灣電影一直都走文藝風,所以用的女演員都有清純清新特質的,來來去去也就幾個打轉。

㈩ 曾拿下最佳劇情片,入圍金馬創投,現為何沒有排片呢

7天78億的票房成績創造歷史,今年春節檔電影創造了一個奇跡。

但喧囂過後的3月電影檔,盡顯寂寥。

唯有一部藝術片悄然上映,卻幾乎無人知曉。

它就是新人導演仇晟的處女作《郊區的鳥》。

誠然,《郊區的鳥》作為藝術片尚未到達驚艷的高度,但作為導演處女作,電影足夠坦誠,且驚喜並不少,晦澀的劇情難免留給觀眾過度解讀,而這或許是新一代中國電影在形式上強烈革新。

閱讀全文

與杭州台灣電影大師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突破口電影的導演 瀏覽:232
泰國電影一刀未剪 瀏覽:855
免費日韓電影網站迅雷下載 瀏覽:635
周星馳的電影元華 瀏覽:630
韓國韓國吻戲大全電影 瀏覽:521
女主角獨木橋異族電影 瀏覽:367
未來水世界電影中文版的 瀏覽:784
發你視頻電影網站嗎 瀏覽:171
傷物語電影圖片 瀏覽:914
網站上看電影會中毒嗎 瀏覽:888
電影謊話大爆炸主角 瀏覽:245
毒誡完整電影粵語 瀏覽:646
泰國復仇電影關於佛 瀏覽:523
電影三人床結局 瀏覽:177
經典英文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瀏覽:14
求小電影網站地址 瀏覽:118
向上的電影圖片 瀏覽:683
周潤發槍戰火爆電影大全 瀏覽:395
開色情電影院得投資多少 瀏覽:438
呦呦鹿鳴電影演員介紹 瀏覽:680